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9篇写人物作文,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关于写人的作文 篇一
关键词:音乐学;学术精神;文论写作
“音乐学文论写作”是音乐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引下掌握对音乐学学科的系统性学习。具备职业音乐学工作者的眼光、思想、文风是至关重要的,正如书中引言部分提及,“尽管本书所论以音乐专业的文论写作为对象,专业性、针对性很强,但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文论写作来说,其基本原理和写作规律是相通的……因此非音乐专业的高校教师和学生……同样可以从本书的讨论中得到有益的帮助和启迪。”①南京艺术学院自2002年9月开设“音乐学文论写作”专题课程至今,教学成果显著,后经过数轮的实践与改进,于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其课程讲稿《音乐学文论写作》经整理后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问世。
一、思想理念之物化
从事音乐学文论写作需要具有一定的音乐基本素养。对音乐学知识的掌握服务于文论的写作,从而做到文从字顺。音乐论文写作区别于一般文学写作,它的描述兼具感性与理性。艺术的灵魂源自于人内心的感知,音乐的感化既是知识的接受,又是思想的启示。自“音乐学”专业第一届招生至今,关于“音乐学科论文指导”的正规出版物甚少。早在1981年就出版了由周淑敏所著《学术论文写作》②一书,但其并不是完全针对音乐类的论文,而是就整个文科学术论文写作方法的一个探讨。在《中国音乐理论书目大全1949-1999》③一书中,关于音乐理论的书目分类设有:音乐理论、音乐史记、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并无“音乐文论写作”这一类,正如该书中提到的“专门讨论音乐学术文论写作的公开出版物,只有傅利民教授编著的《音乐论文写作基础》④”。笔者也仔细翻阅了该书,发现它为音乐论文的写作提供了准确的操作方法,是一本以快速规范学术论文写作为目的的教材。但由于定位于应试,仅就音乐论文的技术操作而言,因而对于音乐学内在学术精神的塑造缺乏深层次的提炼和长远的规划。
在由居其宏、冯效刚教授合作著写的《音乐学文论写作》(以下简称《文论写作》)一书中对“音乐学”这门学科的定位以及该学科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地探讨。在此书出版之前,音乐界除了《音乐论文写作基础》一书外,还曾出现过如方建军先生的《音乐院校大学生音乐论文写作若干问题探讨》⑥、杜亚雄先生的《民族音乐学的论文写作》⑤、童忠良先生的《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与论文写作》⑦、郭晓林先生的《关于音乐论文形式特征的完整性》⑧、杨沐先生的《我国音乐学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几个问题》⑨等,这些论文散见于各大音乐学术刊物。它们是对于文论写作中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讨论,后由蔡际洲先生主编《音乐学学术规范读本》⑩集结出版。《文论写作》作为一本具有学科综合指导性的读本正式出版之后,弥补了这一学科的专业系统性文论写作指导读物的空缺,并且此后也未曾有同类专著面世。《音乐学文论写作》给予心灵上的启发,解除思维上的困境,为音乐学的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法、目标、任务。
二、同类书籍之异化
《文论写作》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音乐学“元理论”的阐释,为探求新时期、新社会音乐学文论写作进行了规划。在此过程中作者做了周密的考虑,开篇分析了音乐学学科的定位,基本范畴及其遵循的原则、体裁样式,并厘清了众多“方法论”。在中篇“过程论”中,作者对行文步骤进行具体的规范,为了使读者能够全面的学习,该书运用举例和对比的手法,新颖有效地配上了“宏观图示”这一别具一格的传授方式。书中更加具体地谈到学生的行文方法。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也是作者一再提示学生如何阅读书刊,如何将文集转化成知识储备服务于文论写作的核心所在。引用具体人物事例结合分析时,配有关于作者对音乐谱例的具体阐释,能使读者更深入有效地对音乐本体进行理解。
只有充分掌握音乐学文论写作的基本规律,才能不断提出假说,从而引导“读者中的求知者”找出问题的根源。本书所使用的富有亲和力的设问和回答的方法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全书以举一反三的问答阐释贯穿其中,足以证明作者对于写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性。书中还将一些知名的音乐学者的相关文章加以引用进行举例说明,也成为该书的亮点。
思考来源于社会,并真实地记录着社会。本书不仅向读者介绍了“音乐学文论”的写作特点及方法的运用,还将“音乐学”这一综合学科偏重置地于从写作中培养读者对社会审视的一种独特的眼光及对社会音乐想象整体的关照之上的思维体现。音乐产业化的兴起,对音乐界的冲击不容小视,作者也聚焦在此,将与音乐相关的例如文化娱乐公司音乐创意策划、音乐报社编辑、记者等职业的应用文稿样式也逐一进行点拨,从而升华了音乐学文论的思想维度,顺应了时代的变迁,拓宽了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就业面。“音乐文化,作为社会全部精神文化的一个部分,就其来源思想实质、结构、发挥功能的方法和形式而言,乃是社会的。”⑾该书完全满足了“音乐学”在人们心中的一个全面彻底的定位及诠释,能够统筹全局的关注与社会动态息息相关的时事,将学术的探究与社会的音乐实践没有绝对化的区分。作者将“音乐文论”上升至“音乐学文论”的全面,力求做到拓宽其实用性。音乐学不是固有的抽象物,它与社会和时代的关系是分不开的,可见作者在思想的把握上细致入微。读者在受到启发的同时,树立了独特的音乐视角。
三、学术精神之濡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艺术的沉淀岂是一朝一夕,改革开放发展至今,中国音乐已经历了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音乐学”这门综合的学科需要的不仅仅是从表演、教育等专业去孕育“音乐学学者”或“音乐学家”,音乐学发展至今,需要各界的人才来关注,输送开放的理念,最大程度上关注国内外的一些新的观念,开拓视野。要有与相关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知识的运用理解及把握的一个要求,资料的合理运用,思想上的启发也是对“学术激情”的激发。
作者在书中酣畅淋漓的表达,语言亲切不失规范,精炼且易懂;词藻朴实不失形象,调侃且贴切;语态犀利不失幽默,俨然作者笔下的音乐学所含文化上升为一种社会的精神文化去注入。该书在传授音乐文论写作方法的同时,将“学术精神”的内涵提炼至重要位置,甚至贯穿了开篇至书后的范文部分。上篇的“三个第一性”即对象第一性、材料第一性、研究第一性也是该书问世以来影响学界的新理念。书的附录部分收录了我国关于“学风建设”的各项规定及决定。学术精神的提炼固然跟个人思想的感化分不开,学生应该杜绝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在思想上对音乐学这门新兴学科的趁虚而入。书中引入带有独特学术观点的文章加以解读。作者在范文解读中提到的“人本思想”“‘浮瓶信息’引发的思索”“中的思想”等都是学界值得关注的学术焦点。十二篇范文极具时代学术代表性,同时也是“学术精神”问题上的集中体现,表明了时下热门事件进行有关“学术风气”坚决纠正的决心。全书再三强调“音乐学学风”问题,不仅对于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须牢固坚守的道德底线要求,也是非音乐学界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人生准则,因此作者没有将读者绝对化,而是顺应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艺术指导方针。端正“学术精神”即“规范人生品格”。俗话说“文如其人”,文章是人内心的写照,伦丁曾说过“音乐行为是个体与音乐刺激长期互动过程中形成的。”⑿该书对读者的心灵上是一个洗礼,一种系统的思想感化,亦或是理念的濡化需要不断地揣摩,从而转化形成规范的风气,该书渗透着“学术精神”的要求,使读者在价值观和世界观上得到了稳固和提升,足见其学科的前瞻性。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本书的问世都会引来不同立场的人们褒贬各异的议论。站在我个人的立场,该书优点众多,通过上述文字加之读者间的良好口碑足以证明,本书的读者对象已指明不只本、专科学生、硕士、博士,还有教师、记者等。因此,该书出版对象上不局限于事音乐的人。它内容上较为丰富,知识面覆盖较广,读者没有年龄层,学历层的限制。文中出现针对某一问题举例说明的时候举例证与时代脱节的现象。例如124页“例如李正忠《关于讲政治》一文,围绕的《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一文,在讲政治三字上大家发挥,甚至引马列主义之经、据革命导师之典,进行‘六经注我’式的‘阐释’,把音乐界一些不同风格和不同意见的争论上升到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⒀,具有明显的时代痕迹。往往使年轻学生因年龄差异而不能感同身受,没有经历过岁月的洗礼,想必类似的字眼看来是晦涩难懂的,难以引起共鸣的。
此外,在书的后篇列举了众多的经典范文评析,让我们一睹大家风范的同时,深感作者令人钦佩的洞察力及对学术规范的高要求。本书的主要受众是大学本科生(在校学习的本科生大多年龄不超过25岁),作者希望在本科阶段能够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审美品格。倘若能够穿插些新一代的青年音乐学家们针对时下流行的现象进行讨论的文章,或许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音乐学论文更具可读性,饱含亲和力地激发年轻学者怀疑和思索的兴趣。
结语:
在音乐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从事音乐学研究的人们奢望从中寻找点宁静,委实不易。人们无法求全责备地要求社会改变,两位作者凭借自身的积累,与时俱进地致力于该学科的建设。《文论写作》的到来不为哗众取宠,被赋予了社会的属性。从历史上来看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态只有随着社会的形态而变化,才能融入社会、适应了社会。该书的精髓不是某一词汇或某一段语句,而是它所构架的内在系统理念的传达。推动音乐在社会的导向作用,切实将音乐作为一种纵向流动的动态去看待,更是对音乐学学科的学风建设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了一个综合提升。着手于当下,放眼于未来。音乐学文论需要推陈出新,需要闪亮登场,不仅需要一些老艺术家们浓厚的艺术积淀做支撑,同样也需要年轻一代的“天之骄子”为之思考。社会需要用音乐营造时代旋律,用文论彰显学术锋芒。
注释:
①居其宏 冯效刚。音乐学论文写作.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引言第5页
②周淑敏。学术论文写作.建材工业出版社: 1981年
③陈建华 陈洁。中国音乐理论书目大全1949-1999.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④傅利民。音乐论文写作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⑤方建军。音乐院校大学生音乐论文写作若干问题探讨
.交响:1997年第4期
⑥杜亚雄。民族音乐学的论文写作.黄钟:2001年增刊
⑦童忠良。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与论文写作.黄钟:1998增刊
⑧郭晓林。关于音乐论文形式特征的完整性.中国音乐学:1996年第4期
⑨杨沐。我国音乐学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几个问题.音乐研究:1988年第4期
⑩蔡际洲主编。音乐学学术规范读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1月
⑾苏 A•索哈尔著 杨惨 .音乐社会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7月第67页
⑿多纳德•霍杰斯(Donald•A.Hodges)主编 刘沛 任凯译。音乐心理学手册.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6年 第 59页
关于写人的作文 篇二
【关键词】 作文教学;生活;感受;情境;阅读;修改
现在的高考作文与中考作文中最让人头痛的是学生的胡编乱造,不是作文不能虚构,而是写的都是假的生活,那是学生的通病,没有东西可以写;还有的情况是写的是生活,但读来如同嚼蜡,那是另一种通病,不知道怎样才能写好。笔者带的学生,初一就有人能发表文章,初二就比较多了,到初三一次单元考试,就有三分之一的作文能达到发表的水平。只要有作文比赛,每次都有奖,而且获奖的人数还不少。还有一点除了极个别小学时就不会写字的人以外,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很顺利地在一堂课里写出六七百字的文章。今天把自已关于作文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整理出来,与行家们一起探讨。
1 巧妇找米下锅
有些人只要一提到写作,脑子里就是写作知识的传授,关注写作的技巧:如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等,其实这些是最细枝末节的,他们是颠倒了“写什么”和“怎么写”的本末关系。当学生无“米”下锅的时候,任何的烹调技术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写作――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有宏观程序:认识与经验的积累――写作的需要与冲动――起草;微观程序:构思――起草――修改。因此有米才可以下锅,材料的积累才是首要的。
常听学生说三点一线枯燥乏味的生活,能写出好文章来呢?那就是学生的误区,平平淡淡的生活不登作文大雅之堂。所以凡笔者接手的班级第一堂课必定先讲“语文学什么”和“怎样学语文”两个问题,关于作文一定安民告示两点:生活是写作最丰富的矿藏,阅读是语文永恒的最大的作业。
为什么呢?不是说没有生活吗?其实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内心的活动真微妙。如果放眼世界,鸟语花香,电闪雷鸣,悲欢离合,和平与发展,哪个不能写?可是一些只读圣贤书的人又会说我们在围墙内。那么校园就在身边吧,照样精彩纷呈。上课时的众生相,下课后的变奏曲,晚上就寝前的进行曲,配上就寝后的小夜曲,合奏起来还不够热闹?这些写下来差不多就成了杜甫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成果了。还有内心的奥秘,这世界上最丰富、最细腻、最瞬息万变的东西,分分秒秒不间断,时时刻刻不重复。加之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红脸白脸黑脸花脸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日日夜夜不都在“变脸”吗?怎么会没有东西写的呢?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情以物兴,缘事而发”(刘勰)。千古文章不就是这么写出来的吗?
2 让茶壶里的饺子倒了出来
2.1 创设情景。生活是每个学生都在经历着,而且现在的学生个个都很聪明,为什么作文会没东西可以写呢?那是我们的作文课没有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什么是好作文?就是能写出独特感受的文章。要让学生有感受,才能爱写作,才会写作文。创设情景就是一种方法。作文课可以创设的情景很多。
方法一:做口头作文:如朗诵,演讲,辩论,成语接龙,讲故事比赛,三分钟自画像,参观访问当记者或者当播音员,自主旅行当导游,参加社区活动等。
方法二:写书面作文:做游戏,写游戏可以。开设收视课,电视散文、配乐朗诵、东方时空、新闻调查等都是收视课的内容,可以录制用于课堂中;或是名作改编的电视剧(如四大名著,国外电影频道中的经典名作),可在家中欣赏,或在学校里看,都可以借鉴、仿写、点评,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如本市《教育专刊》组织“我看三国”的专栏,看了名著,学生们写起文章来洋洋洒洒,有《看三国论吕布》、《论“既生瑜何生亮”》、《我看赤壁之战》等文章在报上发表。
方法三: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可利用单元配套的内容,也可以自己创设,或者就让学生编辑杂志、组织文学社。因为有随笔、大小作文中优秀的文章如雨后春笋,办个班刊不成问题,起名为“新起点”,由学生自主编、组稿、审稿,期期暴满。
2.2 读写结合。根据新教材的作文体系,我抓好了第一块,即与课文的阅读相结合。凡是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的小作文,我都扎扎实实地练好小作文。因为所写的东西与课文有关,不愁“无米之炊”,另外与课文相结合而又有变化,易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写作成了阅读中一部分,还能促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变化又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利用课文常作改写、扩写、缩写、续写、还有写读后感、点评(析从文章中心结构到语言和表达技巧,乃至插图都行)。
贴近生活,走进学生的心中,以我手写我心,当然不会倒不出饺子来。
2.3 美文点评。在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之后,就是怎样写的问题了。新教材中作文知识融于作文实践中,没有专门的体系,但作文立意、构思、剪裁却是必须教的。笔者采用了潜移默化的方法,一方面融于读写结合中,一部分则借助美文评点和作文互必来补充。
美文点评时所选的文章要说真话、抒真情,而且语言一定要优美。在新生接手后,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符合这样标准的美文,先定好调子,再示范学生点评的方法(立意、构思、结构、语言、表达技巧)。然后由学生推荐美文来点评,由浅入深,一个个专题地欣赏之后,再作综合性评价。全班学生按学号轮流,但先由课代表开始。到学期结束时评出最佳美文推荐者,最佳美文赏析者。学生的兴趣非常浓,文章的赏析也渐渐的入门。赏析直接指导写作,写文章也如虎添翼了。
2.4 作文自改和互改。作文教学目标是要达到学生“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教,自改作文不待教师改”。前面的读写结合和美文点评,基本可以达到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教。但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这个改不是教师精工细作,而是学生自己能够改出来。所以作文的评改是要让学生学会改作文,知道改什么和怎样改。
起初是印发例文,指导学生修改从哪里着手。然后就是两周一次的作文修改,每次作文后都要求自改,作文都是过一天自改后再上交,且采用作文过关制。也是一次一个专题,循序渐进。首先是基础关,改字词句和标点符号,初改作文要达到人人都书写清楚、端正,标点使用正确,无错别字和病句。同桌互改后再由四人小组审查通过。初一年级约二个月时间完成。第二关是入门关,要从主题、内容、结构和写作方法等方面着手了。内容要求充实,叙述要具体,结构要完整,前后顺序要恰当,写作手法要巧妙。明确要求后,将学生组成六七人一组,上中差都搭配好,选定组长,并对组长先行培训――怎样组织修改,怎样写修改总结,怎样上讲台作小组交流等。也要作各个击破。修改主题是重头戏,约两个月来学会,其余的差不多都练习一个月时间。第三关提高关,尽可能在作文的创新上下功夫。介绍时文,介绍最新的创作手法,让作文锦上添花。
2.5 成果展览。好学生几乎都是表扬出来的,当好作文涌现出来时,成果的展览还能起到神奇的激励作用。小作文是展览,大作文就打印出来,或制作一个网页,将所有的作文都传上来,让学生们自己到网上去浏览。还可以推荐去发表,大作见报,其功效就不在话下了。再则是结集,到学期结束给自己的作文编一本作文集,从序言的写作到文章修改,从封面的设计到文章的排版,都会让教师敬佩学生的创造能力的。
写人物作文 篇三
夏杨体重达60多斤,比我们老师还重。每到夏天,夏杨都会剃上一个光头,这是怕天热会不停流汗的缘故。那光光的脑袋和少林寺的和尚一个样,所以大伙管他叫“大胖和尚”。
谈起这个“大胖和尚”脑袋直摇的肯定是体育老师了。每次跑步,这个“大胖和尚”都跑得比乌龟还慢,有一次跑累了,他居然就地一躺来了个四脚朝天呢!
关于写人的作文 篇四
笔者针对时下愈演愈烈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纷纷争考公务员,争当“考碗族”的社会现象,并且为了更具时效地完成关于申论研究的科研立项,特此以我校0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了有关调查与分析,共发放问卷92份,回收92份,问卷有效率100%。现将结果形成文字,如下。
一、问卷展示与分析
根据你的阅读和写作经验,认真回答如下问题:
1.申论跟高考作文相比,有什么不同?
2.申论跟时评相比,有哪些不同?
3.申论与公文是怎样的关系?
4.您认为申论写作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5. 您觉得写好申论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6. 您觉得自己写作申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7.您认为申论写作对大学生提出了哪些要求?
8.您认为中文专业的考生在公务员考试中存在哪些优势与劣势?
9. 通过《申论写作》课程的学习,您有哪些收获,有哪些建议?
10. 除了参加公务员考试,您认为学习申论写作对您还有其他意义吗?
二、问卷结果分析
笔者以我校0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了有关调查与分析,共发放问卷92份,回收92份,问卷有效率100%。上文已说明本问卷氛围三大块内容,同理,现将问卷结果对应地分成三部分进行分析与阐释。
(一)申论写作的特点
1、时评写作VS高考作文VS申论写作
时评写作 高考作文 申论写作
写作目的(48.81%) 针对实事做出点评,旨在分析,增强大众舆论导向。 参加高考 选拔公务员
写作考试难度(15.22%) 针对的是话题,更能把握中心,掌握写作内容,条例更清晰易懂,较申论更为自由,亦更为简单。 考试时间、字数底线、试题考察内容结合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实际。 以理论为背景,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依托,以国家政策为指导;综合考察一个人的逻辑思维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体(45.65%) 具有提纲的样式,即引述材料——议论分析——联系实际——归结全篇。 对文章体裁范围、表达重点等都有明确规定。 一般都是论述性的议论文,具备普通公文的相关特性。
行文要求(35.87%) 1、选取恰当的当下新闻(话题鲜)
2、确定鲜明独到的观点(观点辣)
3、搜集典型有力的论据(论据杂)事实胜于雄辩,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的材料可信手拈来。
4、运用严密有趣的语言(语言趣) 在作文试题中有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两大块:1、对作文基本技能的要求:文体、字数、主旨、语言表达、结构统筹、文面等方面的要求;2、对文章有延展性的要求:立意深刻、内容健康向上、语言运用上富有文采、有创新等。 要求讲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中央现阶段理论方针政策,这是基本公式;针对所给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作出概括总结、合理分析以及提出解决方案,这是基本思路要求。
写作内容(43.48%) 就社会生活的某一现象或事件发表看法,阐述观点。 具有时效性与新闻性,缘事而发、寓理于事,贴近生活,题材广泛。 紧密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每年命题组都会出不同的题以反映高中学生的看法,形式多变,内容丰富。 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从媒体关注的表层引入深度的理性分析,以强化阅读理解能力为重点,以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为关键,核心是培养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写作主体(25%) 广大新闻媒体与公民个人, 第三方立场。 高考生 虚拟的公务员身份
写作性质(25%) 是一切社会人都可以的呐喊,是一切文化人都可以用文字表达的世界观。 高考语文考试科目中的一道题目 公务员考试中的命题组成部分
语言表达(45.65%) “精、短、快、活”,采用大众视角,针对一个话题展开论述,观点深刻,发人深省,语言通俗易懂,可综合运用多种写作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段。 考生可以自由地发挥,鼓励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包容并推崇文学性语言,尊重个人风格的实践。 语言上有严格限定,具备公文的基本要求,注重理性与逻辑性,行文风格朴素易懂,反对文学性与个人化风格。
小结:
由以上大学生们通过对申论写作与高考作文写作之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在92位调查对象看来,申论与高考作文、时评写作三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以上八个方面。其中,写作目的、文体、语言表达以及写作内容的不同所占比例最重。由此可得,申论同高考作文虽然同为考试形式,同样具备限时作文等客观规定,但是由目的、性质、内容、语言表达、主体、要求等比项出发考察,申论的特点还是十分明显的。简言之,由于招考目的、考生对象的年龄阶段与社会阅历的不同,申论不是一种单纯的写作考试或是自由写作行为,而是一种在阅读与分析材料基础上的集概括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于一体的案例分析题。
特别是近年来,公考制度日趋完善,申论考试已由开放式向封闭式转变,由自由写作向定向分析转变,考试的针对性逐渐加强,它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来考察应试者们的能力,绝不是单纯的写作方面的能力,因而,申论写作更注重考生对时事政治的理解与思考,更关注学生的前瞻性与逻辑性思维,最突出的则是对考生政治敏感性的考察。毕竟,申论隶属于公务员考试,必须强调考生能模拟公务员身份,完成相关工作本身所提出的要求。
2、普通公文VS申论写作
小结:
通过调查,普遍反映出来的结果是,申论起源于典型的公文文体,制发公文是解决申论给定材料问题的必然选择。申论考试的大纲要求与公文写作的规律是一致的。申论的三种题型的解答根据公文法定文种和事务文书的种类都有对应的文种和问题思路:概括、概述题属于法定文种的报告;提出对策题属于事务文书计划中的一种方案;作文题属于法定文种的意见。
申论写作中常会涉及公文写作,如一些公文文种、假定部门、身份问题。公文写作的虚拟领导性及内容上的国家意识、全局意识、前瞻意识等都是申论写作的考察点。申论写作考察的能力也潜移默化的体现在了公文写作中。
从文体角度出发,申论论述写作应属应用文体,即公文写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论述材料与行政机关的智能紧密相关;2.结构基本相似;3.申论论述写作要求与公文写作规律要求基本一致。
(二)中文专业大学生与申论写作
由问卷的第一部分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大学生知“彼”的基本状况,对第二部分的调查则能让我们了解到大学生们知“己”的程度。两相对照,则能发现大学生自身素质与能力训练上所存在的冲突点,也是笔者想要重点调查的突破口。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95.65%) 公文 申论
区 别 目的(5.68%) 向上级提交申请,向下级下达命令,以处理相关问题的行政办公文件。 选拔公务员
关于写人的作文 篇五
党的理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理论,党的路线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路线,党的事业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事业。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公文写作关于“人民至上”的排比句,欢迎大家阅读。
本期主题:人民至上
1.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永远不变的“主旋律”,增进人民福祉是我们党永远不变的“坐标系”,紧紧依靠人民是我们党永远不变的“动力源”。
2.党的理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理论,党的路线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路线,党的事业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事业。
3.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导向,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力量作为第一依靠,把群众幸福作为第一追求。
4.守本源,树牢服务思想,不能漠视群众;守本职,强化服务流程,不能折腾群众;守本分,提供精准服务,不能遗忘群众;守本位,提升服务标准,不能冷落群众。
5.在群众“最盼”的问题上动脑筋,在群众“最需”的事情上做文章,在群众“最急”的工作上下功夫。
6.要“心”系人民,有为民的情怀;要“师”从人民,学为民的方法;要“身”入人民,做为民的实事。
7.摆正态度,做人民的“贴心人”;散发热度,做人民的“暖心人”;发扬风度,做人民的“真心人”。
8.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
9.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10.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
11.人民军队的根脉,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人民战争的伟力,来源于人民的伟大力量。
12.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牢记为了人民的根本宗旨,践行服务人民的铮铮誓言。
13.没有一颗初心,比为人民谋幸福更崇高;没有一项使命,比为民族谋复兴更伟大。
14.以忠诚之心践行党的宗旨,以敬畏之心对待手中权力,以感恩之心服务人民群众。
15.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16.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
17.在群众最“盼”处出实招,在群众最“想”处见行动,在群众最“急”处抓整改。
18.只有心怀人民,才能做到措施不软;只有人民满意,我们才能无愧初心。
19.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
20.胸怀“人民梦想”,致力“人民生活”,践行“人民立场”,坚守“人民情怀”。
21.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抓在手上。
22.那份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赤诚如初,那种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炽热不变。
23.靠组织做实群众工作,靠感情做透群众工作,靠方法做活群众工作。
24.做的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大事,挑的是“为民族谋复兴”的重担。
25.着力保障“底线民生”、不断改善“基本民生”、强力破解“热点民生”。
26.站起来当伞,为人民遮风挡雨;俯下身作牛,为人民鞠躬尽瘁。
27.依靠人民群众,就会无往不胜;脱离人民群众,必将寸步难行。
28.用自己的操心换来群众的舒心,用自己的辛苦换来群众的支持。
29.千计万计,群众路线是第一计;千难万难,问计群众就不难。
30.善于知民情纳民言,真诚顺民意解民忧,扎实惠民生促民富。
31.政绩体现在人民的向往中,功德树立于群众的口碑上。
32.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
33.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把发展的责任扛在肩上。
34.人民群众中有无穷智慧,基层实践里有万千高招。
35.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36.多办民生之事,多谋民生之利,多兴民生之举。
37.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
38.心系民生冷暖,胸怀万家忧乐。
39.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
关于写人的作文 篇六
【关键词】新课标 个性化写作教学 内涵 实现 生命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77-01
新课标“关于必修课程的教学”章节中明确指出:写作的目的是“表达交流”,其本质性内容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写作过程是认识过程,也是走向自觉、完善自我、不断成长的过程。 正如余秋雨先生曾经说的那样,“作文训练说到底,是生命和生命之间表达和沟通的训练。”可以说写作个性化是新课标谈得最透的话题。
传统的写作教学普遍存在一个错误观点,即认为写作教学就是教授学生写好文章,其实这是应试教育在写作教学中的体现。迫于升学的压力,学生长期受困在家校两点间单调的生活里,没有机会呼吸社会人生的新鲜空气,因而难以萌生人文精神的萌芽,难以汲取精神家园的丰富营养。写作教学远离生活,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再加上一些教师过分注重写作的功利性,忽视了写作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与创造活动,扼杀了学生的人格张力与创造精神,使学生陷入平庸,显示不出些许个性活力。而新课标提出珍惜学生独特的感悟,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发展。这对我们的写作教学是根本的方向性的指导。
个性化写作教学是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出发点,结合现作理论,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写作活动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和谐发展的一种写作教学方式。
首先在思想观念的层面,表现为尊重学生的生命样式。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水平是写作质量高低的关键,而这种认识水平与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直接相关。写作教学首先应该在培养这些能力的方面下功夫,这一点与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是相一致的,每个版本都注重激发考生“能力点”,对“能力点”的考查首先是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再者就是考查考生对人生、事物的一种认知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从而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
从方法层面看,个性化写作教学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实践,它旨在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教学新思维,开拓教学新视野。师生双方默契配合的写作教学,如同开阔的精神地平线上导与驰的艺术。它彻底改变了“思想先行”、“主题先行”的写作教学思想,提倡真实自由的写作,写出真实的自我,塑造健全的人格。一言以蔽之,这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命题在写作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1.回归生活,激发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 而生活是写作动力、兴趣产生的土壤,两者相辅相成,是鱼与水的关系,缺一不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关起门来讲授写作知识、操作技巧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让学生走出教室,留心观察,体验自然、感悟人文、积淀情思,去发现生活的真谛,尤为重要。不过这“生活”不啻是写作主体所感觉到的“事相”,主要是与其心灵发生了价值联系、激发其思绪的那部分生活。正如苏轼在谈自己的创作时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 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换言之,只有找到了写作主体与生活的契合点,才能赋予作文鲜活的生命和鲜明的个性。因此,所谓“通过写作去表现生活”,最终就是“通过写作去表现真实的自我”。因此教师需要注意的要义是尊重学生个体的发现和选择,引导其从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出发,去“发现”生活现象中存在的哲理,去“发掘”人与社会的奥秘和意义。
2.注重积累,提倡独创性的借鉴。这里的“积累”除了上文提及的生活阅历和生活体验的积淀外,侧重指课外文学作品的阅读拓展和相应练笔。新课标在弱化语文学习其他刚性指标的同时,着重强化了课外阅读的刚性指标,即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是引人注目的。这一强化除了在宏观上可以促成学生的人格文化之提升外,一个具体的指向就是配合写作教学。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就是吸纳与倾吐的关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实验研究已经表明学生充满趣味的课外阅读对发展其写作能力,远胜于机械的写作训练。另外,建立在持续的、大量的课外阅读基础上的练笔,形式随意,短小轻松,对于丰富学生词汇量、提高其驾驭语言能力、养成个性化的写作习惯,具有显著的功效。然而在整个积累借鉴的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引导学生冷静而客观地评价阅读材料,不易受自己情绪和他人评说的影响。因此,在阅读和写作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敢于大胆错误结论,敢于审慎地提出新思想、新见解。这种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3.激励评价,闪现个性火花。每个人都有自我欣赏和自我完善的本能,作文讲评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应着眼于人,关注学生潜力和个性。中学生的作文不可能像作家的文章那样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也不是人人都有公开发表文章的机会,但是如果教师采取适当的方式,也可以让很多学生都能从写作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作文讲评应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优秀层次的学生,讲评重在观察,思维方法和写作技巧上点拨,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注意鼓励的分量,提高鼓励的效能;对作文层次较差的学生,讲评则从观察,字词句等最基础的方面详加指导,鼓励他们增强信心,迎头赶上,坚持“沙里淘金”、“扬长避短”等原则,善于捕捉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热忱鼓励。我国古代大教育家颜渊说过:“数子十过,不若奖子一长,数过不改,徒伤其心,奖长易劝是全恩。”评价激励得法,会形成良性循环,促使学生的创新写作不断获得神奇功效。
总的来说,个性就是差异,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关键就在于不能忽视并善于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张扬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因为作文不仅仅是一种写作技巧的传授,更是生命状态的燃烧和释放。我们的写作教学应该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和尝试,确立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地位,重树他们作为个体生命的写作权利和尊严。
参考文献:
秦训刚 蒋红森主编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第266页。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关于写人的作文 篇七
关键词 文本 积累 方法 技巧 范文 点评
语文教学包括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大板块。一般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教师将需要进行讲读的课文与作文课完全分开来进行教学,认为两者联系并不十分密切,而且也很难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于是在讲读课上只进行范文教学,不搞作文教学,关于作文教学的内容或存在的问题则放到作文课上去解决。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结果,无形中留给学生一个错觉,似乎讲读课文与写作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学生甚至更错误地认为不上语文课照样能写好作文。多年来,我在讲读课上努力探索与将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大胆实践,除结合讲读课进行改写、缩写、扩写、补写(想象片段)、写作读后感等多种作文的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之外,还在以下几个 方面进行了尝试,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立足文本,积累素材
文教材,还是我们的省编初中语文教材,其入选范文,总体上说是古今中外文章中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今文章的水平。这就为在讲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运用范文向学生提 供写作材料,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料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学生在写作文,特别是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往往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写。这除了缺乏生活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他们阅读的范围太狭窄,知识太贫乏,占有的写作资料太少。根据这种情况,在讲读课中,我特别注意将范文中的内容教给学生作为写作材料,作为学生写作的“流”。譬如,我把的《别了,司徒雷登》、吴晗的《谈骨气》、鲁迅的《〈呐喊〉自序》、陶铸的《崇高的理想》,以及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等课文中关于爱国主义方面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英雄事迹、理论阐述及名言佳句等介绍给学生;对《廉颇蔺相如列传》、《荆轲刺秦王》中廉颇、蔺相如、荆轲等历史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颂扬或批判。这样就为学生写作以爱国主义和革命理想为内容的作文提供了材料。同时,我在讲课时,非常注意启发学生对范文中提供的写作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加以灵活运用。
二、学习方法,把握技巧
在讲读教学中,许多教师经常是从鉴赏的角度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作品的写作特色。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云山雾罩。在学生的眼里,他们总觉得课文中的那些写作技巧是与自己的写作实际无缘的,是典型的用不上的“阳春白雪”,因此,学生对教师们津津有味地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不大感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把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同引导学习和运用范文的写作技巧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范文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然后逐步地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例如《荷花淀》、《百合花》、《药》等课文中关于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就是作品的一个重要特色。
我在讲解作品的那些写作特色时,密切联系学生描写人物时往往只满足于人物动作的笼统抽象的描写而不能给人以具体且细微的形象这个实际,在启发学生体会课文中关于细节描写的内容时,非常明确地告诉学生,细节描写成功的关键,一是用好动词,二是抓好动词的修饰语的运用。如鲁光的《苦练》中有这样两段关于人物的细节描写:袁伟民从筐子里抓起一只球,突然向她扔了过去。招娣敏捷地往后退了几步,稳稳地将球垫了起来。不等 她站稳,“砰”的一声,又一个球从教练手里飞到她的左边。她斜身飞一般地迎了过去,球垫起来了,人却摔 倒在地上,她就势一个滚翻,又从地上站了起来。她的加练任务是救十五个球。如果失误一个,就算负一个球。她玩命似地向球飞扑过去,滚翻起来……渐 渐地,她的双眼发沉了,脸色苍白了,但她仍然不顾一切奔跑着,飞扑着,滚翻着。当救起第九个球时,她倒 在地上起不来了。这里连续的动作细节描写之所以出色,关键是运用了一连串恰当的动词,以及用来修饰动词的状语。学生对动词的运用比较重视,而往往忽视对修饰语即状语的运用。
三、巧用范文,点评习作
通常的作文教学,老师们往往在学生们作文之后,一个学期中进行为数不多的讲评,将学生们在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起来讲,但缺少讲评的参照文章,学生常常有过眼烟云的感觉。我的作文讲评,除了在作文课进行作文讲评外,更多的则是把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带到讲读课上去讲评。这有个明显的好处,就是把范文当作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出学生作文的瑕疵,使学生们从对比中得到启发,受到教益。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欣赏鉴别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生在作文中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写到眼睛时总爱用“炯炯有神”、“水汪汪”、或“暗淡无光”等词语形容人的眼睛,这当然比不用这些词语去描写眼睛要好多了,但千人一眼,如同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似的,这就把人们本来是千差万别的眼睛写得既熟又俗了。在学习《祝福》中的祥林嫂的肖像描写时,我把作品中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第二次来鲁镇时,她“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祥林嫂在土地庙捐了门槛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而她在生命行将结束的祝福前夕,则“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而祥林嫂在这之前遇到“我”时,要问“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写人物作文 篇八
Her to go to Chinese classes lively and interesting, artful, our these restless "little monkey". Remember once said "the Prometheus stealing fire," miss zhao don't know where to find a similar "torch" props, also let the class ACTS as a "Prometheus" take "torch" to "human", but also let us ask why the "Prometheus" took "torch" to "human"? We learned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of the text, is very impressive and interesting.
Remember once, my classmates and I play fell and broke his knee. Miss zhao, like they treat their children very carefully to help me clean the wound, coated with medicine, carefully looked at miss zhao that full of love and anxious eyes, my knees are on painkillers, much pain relief. At another time, because I have a fever off class, miss zhao use of noon rest time, help me with my homework, let me in a timely manner on the "catch" the pace of the students.
Miss zhao in the mind is very wide, the greatest tolerance under each "trouble" in our class. But, however, though normally miss zhao affectionate to us, once but when we make mistakes, zhao teachers would become very strict, first arch eyebrows wrinkled his thin, started a "why? How?" "Bombardment", and then bent up fine eyebrow, earnestly to reasonable, say you completely convinced.
This is what we all love miss zhao, she like a mother care for us, with love in eyes of strict supervision, we use persuasive reason we; She is so kind to us, we can't afford not to a genuine love and respect; Love persuasive, never tired, my dear miss zhao, you are our good friends, is my idea of a good teacher.
赵老师是我一年级到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她大约35、6岁,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每当我们有同学获奖时,赵老师眼睛里总会闪烁着喜悦的光芒,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时儿戴时儿不戴,戴上时像一位博士,不戴时像一位母亲。
她上的语文课生动有趣、妙语连珠,把我们这些不安份的“小猴子”都吸引住了。记得有一次讲《普罗米修斯盗火》,赵老师不知从那里找来了一个类似“火把”的道具,还让班上的同学充当“普罗米修斯”把“火把”带到“人间”,而且还让我们询问那位“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把“火把”带到“人间”?在互动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课文,印象非常深刻而且有趣。
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玩耍时摔了一跤,摔破了膝盖。赵老师像对待自己的小孩一样,非常认真地帮我清洗了伤口,仔细地涂上了药,望着赵老师那充满爱和焦急的眼神,我的膝盖仿佛是上了止疼药一样,疼痛缓解了许多。还有一次,因为我发烧掉了一堂课,赵老师就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帮我补习功课,让我及时“赶”上了同学们的步伐。
写人物作文 篇九
My father is a humorous person.My father short stature,fine fine thin,white skin,black hair,a head of the "big wave" self-invited roll hair,who would think that he is met at the barber's hot. His colleagues said he is narrowed down fei xiang,I think so too. He is a fine art,is famous in the central south five provinces binding artist,his one-man show has a favorable review in the many famous people. After another wall,he is a funny people,special love kidding,I don't know if all of the art is very humor,I think my dad's body is full of humor cells. No matter how tired he how busy work,as long as take a door,exactly,he said,as long as a see me,and immediately he smile,I followed delightful sounds.
我的爸爸是一幽默的人。我的爸爸身材矮小,瘦精精的,白白的皮肤,黑黑的头发,那一头自来卷儿的"大波浪"发型,谁见了都会以为他是在理发店烫的。他的同事们都说他是缩小了的费翔,我也这样认为。他是个搞美术的,是中南五省小有名气的装帧艺术家,他的个人画展得到过很多知名人士的好评。他又是个顶顶滑稽的人,特别爱开玩笑,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搞艺术的人都非常幽默,反正我觉得我爸爸身上充满了幽默细胞。不管他上班有多忙多累,只要一进家门,确切他说,只要一见到我,他就立刻眉开眼笑,我也跟着手舞足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