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我们仨》读后感优秀4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高考家长网网为朋友们整理了4篇《我们仨》读后感,可以帮助到您,就是高考家长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我们仨》读后感 篇一

钱钟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饱经生活,用温暖的笔墨叙述生活,思念亲人。在九十多岁高龄,出版《我们仨》,带着我们走入她的内心,去感受她对亲人、对生活的热爱。

钱钟书、杨绛夫妇文学、语言学术造诣深厚,在读《我们仨》后,不谈他们的学术成就多么斐然,仅去体会她们恩爱温暖的婚姻生活。

1935年7月,用杨绛妈妈的话说,脚上拴着月老红线的杨绛与钱钟书结婚到英国牛津求学,开始了他们的婚后生活。

自此在整个家庭生活中,我们仨患难与共,相互理解与支持,坚守自己的信仰,没有抱怨,不管经历什么艰难坎坷,对生活始终抱有积极的态度。

面对简单而朴白,清新而脱俗的文字,我不敢妄加评论,唯有深深地感悟。

纵观钱钟书和杨绛的幸福婚姻:

一是取长补短,苦中作乐。钱钟书在学术上被誉为奇才,但生活上却“拙手笨脚”,分不清左右脚,拿筷子像小孩子满把抓,但杨绛从不嫌弃,耐心而有趣的慢慢帮助他。尽管留学生活比较艰苦,但我们玩着学做饭,很开心。钟书吃得饱了,也很开心。他用浓墨给我开花脸,就是在这段时期,也是他开心的表现。

寓教于乐,钱钟书竟然学会了划火柴、做饭等生活中的一些琐碎事情。杨绛先生情商高,与外界沟通好,能把生活尽量安排周全,创造好的生活环境。不论生活还是工作都各取所长,将家庭每个人的长处发挥到极致。

二是相互欣赏,一往情深。钱钟书打翻墨水瓶染了桌布,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砸了台灯,杨绛说不要紧我会修;弄坏了门轴,杨绛说不要紧我会修;颧骨上长了疔,杨绛为其治好且不留疤痕。于是他对杨绛的“不要紧”深信不疑。钱钟书称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在钱钟书写《围城》期间,杨绛不惜做“灶下婢”,鼓励支持钱钟书写作,钱钟书也将《围城》献给杨绛先生。钱钟书和杨绛说:“没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结婚这事我没想过和别人。”

三是泰然自若,处变不惊。不管世风如何,不论身份如何改变,他们一以贯之地保持低调平实的作风,淡薄名利,宁静超然。大到在上海沦陷期间,饱经忧患,也见到世态炎凉。但他们把日常的感受,当作美酒般浅斟低酌,细细品尝。钱钟书哮喘病发,呼吸如呼啸。杨绛不知轻重,戏称他为“呼啸山庄”。小到我搭毛巾,边对边,角对角,齐齐整整。他们两个认为费事,随便一搭更方便。不过我们都很妥协,他们把毛巾随手一搭,我就重新搭搭整齐。我不严格要求,他们也不公然反抗。钱瑗每逢爸爸“因病请假”,小儿赖学似的心虚害怕,就用来安慰爸爸:“提勒提勒耳朵,胡噜胡噜毛,我们的爸爸吓不着。”

杨绛曾说,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谁家没有夫妻子女呢?只不过各家各个样罢了。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有几个知己,不求有名有声”

四是互为角色,相亲相爱。钱钟书既是杨绛的老师,又是个弱小的孩子,杨绛是钱钟书的'学生、妈妈、保姆。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变为最大的。钟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

婚姻家庭中的爱是需要扮演很多角色的,只要爱着对方,什么也愿意去为他(她)想,什么也愿意为他(她)做。

杨绛告诫年轻人: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和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正是因为他们的如此种种,才创造了自己的幸福婚姻和生活。

对于爱情也好友情也罢,我对他们的态度和做法深信不疑!

我们仨读后感 篇二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像一场梦,真真假假,悲欢离合。

杨绛的书像个梦,在梦中离别,在梦中(www.kaoyantv.com)失散,独剩下她一人,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叹一声“人生如梦”,道一声“如梦幻泡影”,拉着你的手,像一个常家老人叙叙叨叨的讲着大半辈子的事,聊聊平凡朴素的家常。

杨绛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和平常的家庭一样,一同承担困难,一同享受快乐,平平淡淡的过着日子。她继而说道:“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人生如此,平凡中蕴含着一点火花,潜藏着一点不寻常的巧合。

《我们仨》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时间的残酷并不防碍杨绛把他们仨一同生活的岁月,编织于梦中,记录于那条悠长的古驿道上。

1997年—1998年的岁月,对于杨绛是怎样一种"凄凄惨惨切切”是旁人无法读懂的,女儿和老伴相继去世,独留一人于世,不厌其烦的回忆着他们共同的时光,与其说,“我们仨”是杨绛、钱钟书和钱瑗三个人,不如说是他们的情感。“我们仨”是一段回忆,是一个整体,是家的集合。

文人的痛苦往往比幸福更为浪漫,他们把痛苦化为诗歌,化为文字,朦朦胧胧,如文中的描写手法,人生就好比那条看不分明,迷迷茫茫的前途,被称为“古驿道”的前途,老伴钱钟书的生命则似驿道旁水中的船,流向不知的地方,她可做的只有在古驿道上行走,去追随,一年又一年,相伴着的柳树从绿叶成荫到枝寒萧瑟。如此往复,直到有一天船在不经意间漂走,随着瀑布冲泻出来,一道光似的冲进茫茫云海,变成了一个小点,看着看着,那小点也不见了。这是杨绛写钱钟书去世前两年的手法。而女儿钱瑗的回忆就更是迷幻,她把钱瑗从患病到去世的所有过程编成了梦,通过梦的视角、播放、记叙。

在古驿道上失散,离别,如文中描写:“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而文中一段对爱国的理解:“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一直没有弄明白什么是真正爱国的我,被文字中所迸发的力量震撼,那种出自灵魂的震撼,这就是真正的爱国。

人间没有永远,钱氏夫妇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了尽头了。只是他们让很多人羡慕,一生相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濡以沫的生活,又有多少人可遥想?

《我们仨》读后感 篇三

淡淡然读完杨先生的《我们仨》,终了也是淡淡然,再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的沉痛打击下,杨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里记录着生活里点滴记忆,也许这是她对逝去的人的最好缅怀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径吧!

“心上又绽了几个血泡”这么一个百岁老人一生又该绽起多少血泡,看着血泡一个个变大,最终喷薄而出,留下的可能才是痛苦之后的温情。让我记起《汤姆叔叔的小屋》里的一段话“当一种强大的压力把一个人压得忍无可忍时,他就会立刻调动他全部体力和意志进行垂死挣扎,企图掀翻这个重压,由于这个道理,痛苦到达最高-潮之后,退潮时往往会给人带来喜悦和勇气”。这生离死别带给杨先生的除了深秋的悲凉,还有什么

《我们仨》这样一本纪实文集,简便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过的六十几年岁月。从两口之家的小甜蜜,到两人去到牛津,在图书的海洋里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总也找不到什么喧哗的声音,找不出任何干扰项去打破这片宁静,老人像是在轻轻的对自我言语,在亲人墓前一齐回忆那逝去的日子。她不曾想把人生描绘的多么壮丽,多么缤纷,却在不经意间告诉我们,她爱着她的丈夫,女儿,她有着普天之下女人所有的那份热忱,那份牵挂。然她的不一样,除了书本,除了学生,除了家庭,其他的纷纷扰扰均与她绝缘,他的文字里透出来的尽是黑白底色,年轻时候的含苞待放,大家闺秀,到老年时候的沉着坚毅。在这片田地里,你何处去寻找市侩气息又有什么比这无声的坦然更有重量。

了不起的,是她在浪涛滚滚尘世间,瘦弱身躯下投出的坚毅,视野的宽广,对知识的渴求,对任务的负责,对丈夫的肯定,对女儿的宽容,只在其内心拥有一颗淡然的心,不计名利,不求富贵,书香四溢,如入芷兰之室!女人当有对生活如此之真诚,又何如收获不了安然的晚年

我们仨读后感 篇四

文学做了上百上千年,做的不过一件事,爱恨别离。

钱钟书一家人在古栈道上相遇,也在古栈道上相失。三个人或紧紧蜷在船上,或孱弱躺在病床,或蹒跚走在路上,灵魂却倚靠在一起。南柯一梦,如同星河般缥缈,但也似山峰般坚定。诗书,庖厨,分离,相聚……生活是这个家庭做了一生的梦,落在层峦耸翠中。一种坚韧把他们缠绕在一起,所以即使面对时光的流逝,疾病的侵扰,仍然“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这坚韧似金丝银缕,把他们郁郁青青的岁月编成了一场盛世。

钱钟书和杨绛可谓是伟人了,他们的一生称之为盛世,原因却并不在于此。因为纵然声名远扬,但面对生死,人还是人,还是沧海一粟。漫说人生一百年,生命有限,而爱不朽。杨绛先生曾说“因有两人陪伴,可相依为命”,他们进入彼此的生命,相互依靠,奋力前行。爱情的热烈与冲动,已经交织成温柔绵长的亲情。钱钟书在前面慢慢地走,杨绛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这样的小梦被拉成万里长梦,才是他们的盛世。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我们茕茕孑立,一边看着这样那样的梦,一边不自知地坠入自己的梦中。我们赞颂他人的盛世,殊不知自己也早已踏上了征程。

年少春衫薄,青云之志不坠,不是我们的坚韧吗?风雪满道,盼故人早晚上高台,是我们相互的扶持啊。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感情却是可以延续的。其实我们和身边的人早已被那样坚韧的丝线缠绕在一起了,所以才敢有移山填海,志气如斯的坚定,而且也会有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私情,还有所恃知己,肝胆相照的友谊。一步步探索而来的,这些是我们自己的盛世啊。

“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我们仨》是杨绛晚年的一个盛世回首,而脚下的路才是我们现在要去奔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