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高考家长网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9篇《活着》读后感,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活着读后感 篇一
看到活着这一作文题。大家肯定都会想到余华先生那部经典的著作《活着》。他向我们阐述了一个出生贵门,却因嗜赌成性,输得一无所有。最后,带着一家的孤儿老小,过上了艰辛的生活。但是,这却仅仅是一个微乎其微的转折,更大的厄运,已经慢慢的靠近富贵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他这一生做过最多的事,目睹着亲人们一个个的离去,富贵无能为力,他什么都没有,曾经的资本都被他挥霍一空。现在的他只有一具没有灵魂的肉体。我们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将富贵的命运写的如此的凄惨,已经超过了我们不能承受的范围。
我想,正是因为对富贵这一生的命运多舛,让我们每个读者都产生对于活着的思考。活着,仅仅是活着吗。活着,让富贵从一个富家子弟变成一个一贫如洗的空空老人。让一个有着幸福生活的一大家子,变成只有一头老牛陪伴富贵终生到老。难道活着的意义就是不断地接受着生活给我们的不断施压,打击,折磨,而我们却毫无反抗之能,只能任凭它将我们粉碎。没错,这正是活着,活着就是希望,因为活着,富贵看到了自己子孙满堂,享受到了温馨与愉快。活着就有希望,至少带着一份记忆,那份记忆仍然在,就像记忆中的人仍然活着一样。就像我们经历幸福喜悦,或艰辛苦难,只要继续活着,它们中的大多数细节和感受都将被我们和时间一一遗忘。甚至好多年之后,想想自己怎么可能承受得住那些。现实是我们也依然活着。不要去在在意结局的好坏,重要的是我们依然活着,依然可以享受活着带给我们的希望。
要说活着有什么意义呢?无数人问过这个问题。有无数中解释,但是我想在不同的时间对于活着的要求和解释也是不同的。人只是一种存在,它与天地万物一样并无意义。人的存在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这是本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伟大和无私。
活着,就是活着而已。
读《活着》有感 篇二
余华的《活着》是很久以前读的了,这个很久大概三四年吧,所以对书中的具体言语记忆不是那么准确了。为什么还要写读后感呢?就因为我读了《我们仨》写了一段文字。我认为《我们仨》和《活着》对我都有震撼力,两位作者的写作语言、处世态度都是感动我、提醒我、震撼我。所以也就有了这迟来的读后感。
福贵赶牛耕田的形象我小时候经常遇见,不过不是南方水田的农民,是我们北方的老年农民的形象。我们是山东西部,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的爷爷就是地地道道农民,他是个及其勤快的人,用老家的话说:“撂下耙子就是扫帚”,在田地里就没看到爷爷闲下来过,即便在他八十一岁,癌症手术后,他还下地干一些不太费力气、力所能及的农活,勤劳已经渗入到爷爷的骨子里去了。记得每日黄昏,爷爷都会把我们家的院子用扫帚打扫一遍,日久成为习惯,直到现在我也会不自主的把胡同或者楼下清扫一下,尤其是下雪之后我会自己把楼下的雪扫干净。所以当我看到余华描写农耕老人时,不用他语言的点缀,我心中就有了他的形象,那种太阳下老人赶牛春耕秋收的场景历历在目。
“活着”就是人生最有力量的答案。福贵的人生可谓是大起大落,由曾经的纨绔公子哥,就是标准的“败家子”,是几千年的农耕时代的一个典型负面人物代表。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经济,朝代变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换了,不变的农耕经济,而生活方式却是一成不变。放羊、卖钱,盖房、娶媳妇、生孩子,这种轮回就如拉磨的驴,一圈圈的进行着努力,可是到头来还是重复的生活。而福贵就是一个没落败家子的缩影。他的前半生本来就没有了可取之处,只能作为反面教材教育孩子。而作者却赋予他后半生一种执着顽强的精神,一种永远不会被打倒,永远不会被击垮的乐观主义精神。
我觉得福贵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宛如一座永远打不夸的丰碑。在现在孩子教育中是稀缺的精神,许多孩子甚至不懂珍惜生命,因为家长不让玩手机跳楼;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老师批评了两句就会跳楼。孩子承受能力差还不能约束自己,禁不住手机游戏的诱惑玩上瘾,家长管不了,老师批评不得。稍微有一点不如意不顺心就会闹情绪、耍脾气。当孩子成绩不如意,生怕老师告诉家长,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孩子一时转不过这个湾来,脑子中想不开,就会采取这种害己伤人极端行为。这种悲剧的一幕幕上演告诉我们挫折教育已经刻不容缓,提高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教育孩子如何看待失败,怎样在挫折中成长,家长让孩子去体验他们自己生命中阳光与风雨,丰富他们人生旅途的风景,接受狂风暴雨的洗礼。而福贵在承受命运的极限考验,一次次排山倒海的打击,他能够坚持的“活着”就是奇迹,就是对生命最大的讴歌,也是对福贵人性的最大考验
福贵的精神之所以有宝贵之处就是倔强地活着,乐观的活着,痛苦和悲伤在福贵身上就像一把锋利的青光剑刺向水中,微微起了一点水花后化作平静。福贵的前半生虽然是让人唾弃、遭人痛恨,可是他的后半生却是一个即普普通通的`人,又积极应对生活变迁,努力拆解生活的磨难。生活从来都是曲折,它就像一个艺术大师,总是会创造出曲折离奇的故事。让人们感觉生活多么不容易,它就会给你一道道难题,惊喜与惊吓时不时的出现在你的身边。生活给福贵的惊吓多了点,他用跨越山海的力量来跨越这些沟沟坎坎,时光像一把雕刻刀把一次次的磨难刻到他脸上的皱纹里,可是他的心却在一次次的打击中越来越坚韧。
福贵的牛是他的朋友,他有什么话就会告诉它。他和牛都是从容的看待这一切。生活难免会不公平,看开就好。也可以说生活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同一件事情有的人认为公平就会有人认为不公平。福贵大智若愚,他从来没有考虑过公平不公平,过去的事也就放下了。《武林外传》里有一段歌词:“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如意,可你的生活仍在坎坎坷坷中继续,希望就住在你的心底,愿你勤勤恳恳善待别人、关心自己,美好的日子在等你”。在人的旅途中,有太多的成功与失败,得与失、恩与怨、是与非。如果每一件事情都牢牢记在心中,伤心事就会愁白你的头发,烦恼事就会侵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你的生活就像被着无数的沉重的包袱在佝偻着前进,每一步迈出的步伐如此沉重,那么生活对于你来说就是以及慢性毒药,迟早要发作。当你躺倒医院的病床上时,蓦然醒悟,人生如须臾,学会放下就是放逐烦恼,快乐人生就会随之而来。福贵就是这样做的,“活着”对于福贵来说也就有这非凡的意义了!
如果人的心可以像水一样,可以受伤,但是它随时都可以痊愈。那么生活也会像水一样滋润你的心灵!
《活着》读后感心得800字 篇三
《活着》这本书对我的触动是非常大的,主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贵生活在那个纷乱特殊的年代,经历了战争,杀伐以及一系列动荡的生活,经历了家庭的兴富到衰落,身边人陆续的死去,在他们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东西,失去金钱,失去亲人,最后只剩下一头瘦骨嶙峋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为伴尽管这样,福贵还是活了下来,活着——心中永存希望,只要心中有希望,那么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可以克服。作者在书中说了这样一句话: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活着自己去感受生活,不可以看别人是怎么说的。希望在心中是不会破灭的。
书中的福贵小时候家里非常的有钱,他经常出去赌博,把所有的钱都都赌光了,那时的福贵还不知道挣钱的不易,当赌完所有的钱财时,福贵的爹死了,娘病了,福贵才真正体会到活着的意义。福贵变了,在国军遭到攻击的时候,福贵活了下来,为了活下来福贵也是遇到很多的不幸,家珍生下了凤霞,当福贵回来的时候,凤霞已经会说话了。后来家珍又生下有庆,有庆给别人输血时,生生的被输死了,有庆的死对福贵的打击很大,但是福贵依然选择活下去。家珍病了,病的越来越严重,可后来又渐渐的好起来,福贵的日子也慢慢的好起来了,但是凤霞又因生孩子大出血死去了,家中只剩下二喜、苦根、福贵,但好景不长,二喜又被压死了,苦根吃豆子太多撑死了,最后只剩下福贵一人了,但是还是没有放弃生活,坚持活了下去。
福贵这一生应该说是幸运的。因为经历了中国多次的大变动、土地改革、人民公社、__,他都活了下来,同样,他也是悲惨的,亲人们一个个的离他而去,但是他心中依然选择活着,没有放弃希望。《活着》结束时说: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的东西。福贵可以说就是一个英雄,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当时的社会局势动荡,可福贵的一直坚信活着、乐观的活着,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活着》告诉人们的就是福贵的那种精神吧。《活着》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坚强的活下去吧,并且乐观的活着,快乐的活着,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只要快乐的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活着读后感 篇四
看了葛优的电影才跑来看这本书的。
不得不说,《活着》是我看过哭的最惨的电影。每一处伏笔铺垫的恰到好处,每一个对比转折让人来不及喘息。时代背景,人性善恶,人情冷暖,人生动荡。里面走过的那些人,远的近的,善的恶的,来的去的,都去了。也无非是留下一张嘴,一个饭桌,吃着一顿饭,忙着下一顿饭。在最艰难的时候,维持活着最基础的需求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是最珍贵的,当最珍贵的一点点被剥离的时候,才发现总能活下去,还能活下去。而希望总是会有的,妻子儿女,外孙,还有那些叽叽喳喳的小鸡。慢慢长大吧,变成鹅,变成羊,变成牛。带着一个越来越好的希冀,活下去。
这本书跟电影还是有相当大的出入,可以说,电影中虽然将有些因果变得分明了些,譬如春生和福贵家的恩怨,但是电影还是没有舍得把书中的所有苦难都包裹进去,没有把最冷酷的人心包含进去,也还留了个温暖的结尾。
在这本书里,我真的觉得孩子的本真和纯洁是多么多么的让人心疼。这里的孩子都是好孩子,有血有肉,单纯的那么傻,相比于很多书本里古灵精怪的孩子们,这些孩子好像很早就没有供她们任性的土壤了,他们只能以一颗不谙世事的纯良的心,承担着被催熟的懂事,肩负着疼爱家人,照顾家人的累但却幸福的事。
人不该贪念太多,可以披被温暖,饱含善念,就很幸福啊!
活着读后感 篇五
《活着》中写道一句大概意思是:干尽坏事的人虽然令人瞧不起,但命都长。对,福贵就这么一个人。
生存与幸存就像硬币的正反面,可惜死去的人连硬币都见不到,更何谈幸福。而福贵命长就这么一直生存、幸存、生存、幸存………或许活着就是他的幸福。
他知道自己的错误便重新做人,他知道家珍的病重便不让她下地干活,他知道儿子是好心献血死的就没有杀死春生,与春生的最后一次见面告诫他千万要活下去,要活下去,他知道女儿有人家要便高兴地合不住嘴,他知道自己的亲人们一一离去却仍旧坚强的活着,哪怕是一辈子跟老黄牛相依为命也还是活着。
一双如何看待世界的眼睛和一颗如何运转的心,决定着活着的态度,如果时代注定活着要命途多舛,那就利用好剩余的日子,因为生命的价值不被时间所束缚;如果时代注定活着会一帆风顺,那就勇敢前行回报那个值得你付出的时代。
我们不能改变时代改变命运,但可以思考我们一路走来留下的脚印,有深、有浅、有直、有弯,这些脚印仅仅是我们的过去,一场大雪过后,我们会踏出新的脚印。活着就是对逝者最大的宽慰,活着就是对期盼者最大的支柱,活着就是崭新明天的资本。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余华《活着》读后感 篇六
如果我们有更多选择,就不会有这么多咄咄逼人的欲望。但是我们只能沿着这条狭窄的小道,麻木地走过去。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可悲。
我也懂得做人应该积极乐观的处世至理,读余华的小说《活着》,我的人生观却没有特别大的改变。要说收获,则无非是在感叹之余,再一次被提醒:人应该知足。
我认为之所以有一部分人像我一样没事胡思乱想,无非是因为人的软弱,因为人的不懂得知足,总是想要得更多。
《圣经》中提到:天然人的生命是十分软弱的,人的体内人的成分使人易怒,冲动,不能自制。这一点我是相信的。人的软弱,使人面对困境时往往无力支撑自己走向新生,使自己陷于泥潭而不能自拔,使自己明知善恶却无胆反抗。人若敢地在黑暗的旷野独自唱着歌走路,在烈日炙烤的峭壁无声地攀爬,在无桥无船甚至无人的野渡泅过冰冷的河面,充分显示自己的勇气与智慧,那么在现实的世界里,人的日子会有更合理的安排。
但同时,人又不懂知足。追求太多总是难以得到满足的。未经沧桑的人总是容易在现实的捆绑中藉着心灵的不满足幻想着换个环境,一味认为物质的`困境使自己忙于无意义的奔波,无暇顾及精神享受。于是,在不如意的现实边缘,痛苦地接受一袭又袭虚无的冲击。却不曾想到,若真有一天,你活在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中,过着看人脸色甚至随时可能遭人毒打,随时可能朝不夕保的日子,你还会为曾经的生活尽不如意吗?或许那时,更多的便只剩下懊恼和追悔了吧。
生活从来都不容易。读了《活着》,我想,接受现实,努力成长,好好活着,活着,活着……
活着或死亡都是一个年轻生命难以驾驭的题目。同样是一本薄薄的让我只用了一个下午就读完了的书。巧的是读了几页便发觉心这本书为背景的电视剧我竟看过,这让我更真切地体会到了这书的含义。
《活着》从一个旁听者的角度道出了一个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贵生活在那个纷乱特殊的年代,经历了战争,杀伐以及一系列动荡的生活,经历了家庭的兴富到衰落,身边人陆续的死去。在他们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东西,失去金钱,失去亲人,最后只剩下一头瘦骨嶙峋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为伴。尽管是这样,他还是友好地面对世界,一切伤痛的往事在他口中都变得那样的平淡。也许当我们的生命已将要走到尽头的时候,回望以前的一切,才会做到安下心去对待,才会做到清醒的重新认识所有的事。我想起陆幼青的死亡日记,那不也是站在生命的边缘真正完全而清醒的对世人讲述一切。
读到家珍死去,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离死别中最宁静的一段,也是最真切的一段,想起阿朱死后乔峰抱着她的尸体的痛器失声,想起陈家洛听闻心上人香消玉殒后流下的懦弱眼泪,想起莎翁着作中男女主角一次一次的撕心裂肺和悲痛欲绝,我想人活一生,总要承受这样的击,而多年之后,当身边的人一个个全都被岁月带走了,那时的我们也许真的会选择一种平静,它是多年的感情磨合而成的,是沧桑的经历,浇铸而成的。数十年后的我呢,我是否可以面对着一塘残荷将过去的伤痛记忆娓娓道来,我对自已的过去是否清楚地知道并且敢干面对,我不敢说。
这个世界的确不公平,有人可以享尽荣华,有人却要像富贵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洒着血汗过完一生。面对这样的不公,憎恨逃避都是徒劳,甚至我也说不清到底该怎么做,我面对的是无法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无奈和内心与现实的强烈,盾,在这样一个状态下,我一面应付着现实中的琐碎,而在内心寻求思想上的解脱,但不管怎样,我始终希望自已能对世界友好,尽管天性中的倔强与后天形成的反叛也许会导致我走上叛逆的路。
生老病死,我们都得一样一样地过,生命只不过是个过程罢了。我只是希望能按自已的意愿选择一个方式,真实清醒并发自内心的去实现它的价值,到了那一天,但愿我能带着平静的微笑向世界道个别,也对身边的人说声再见。
活着读后感 篇七
《活着》这本书是我从初中开始就很喜欢的一本书,那时的我曾经梦想过做一名作家。
作者说,“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散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我自己创作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感受,写作时常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
这本书刚刚开始看的时候非常吸引我,我发现它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辞藻不华丽,语言很接地气,比喻也恰到好处,行文舒服,不得不让人赞叹。再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最后落得只有富贵活着,缓缓透出人生道理。
《活着》里的福贵就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活着”两个字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成年后步入社会,我们需要逐步锻炼自己的耐受力,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一点一滴化解压力,因为所有吃过的苦,终会化成生活馈赠的惊喜,让你在来日岁月里,成为底气十足的自己。
这本书教给我很多,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在于它能用最朴实的语言讲出人生的真谛。
《活着》读后感 篇八
余华想告诉每一个走进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的人,生命没有幸福和不幸福,生命仅仅只是活着,仅仅只是一种存在。
是否在那已逝的十几年青葱岁月中,年轻的心所追求的幸福崇尚的荣誉只是一个笑话,或是一场梦境?是不是所有的追求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都是一个不可能的存在?
活着读后感 篇九
快乐就在我们身边——读了《活着》,留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可爱的有庆、坚韧的福贵,那就要数家珍了。家珍是个具有中国传统色彩的女性,她的表现也许并不引人注目,只是一个传统的贤妻良母的形象,但是她以她独有的存在形式阐释了一个众所皆知的道理——知足常乐。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真正能够懂得并应用的却很少。
还记得狄德罗效应,哲学家丹·狄德罗很喜欢友人送的高级睡袍,但当他穿上之后,开始觉得家里的家具和装饰都显得粗陋庸俗,于是把旧的东西一件件更新,最终也不觉得开心,他发现“自己竟然被一条睡袍胁迫了”。所谓知足常乐,其实就是要克制自己追求一些并没有多少价值的、虚无缥缈的东西的欲望,欲望是永远不能填满的黑洞,过于追求一些对自己并没有多少意义的东西,只会让不完美的感觉对自己越缠越紧。
人性有很多弱点,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追求了错误的东西;人之所以郁闷,是心中装进了许多杂质,不但不清理,还越装越多。于是更加迷茫,并不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越陷越深,最终沦为自己贪欲的奴隶。知足常乐,说到底就是一种与世无争、顺其自然的心境,不过分的去强调什么、不过分的追求什么,只是做好自己该做的,明确自己的追求,抛弃贪欲的羁绊,从而达到一种平和的心境,这就是知足常乐。想要做到知足常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人生阅历的积累和生命的沉淀,没有足够的人生感悟,想要做到知足常乐是困难的。因此,我们一般看到的活的知足快乐的人,大多数是老人,这并不是说老年人没有了追求,这恰恰说明在经历了人生的历练、磨砺之后,人的欲望会降低,至少不会像年轻人那样有火一般的追求,人生会磨掉一个人初生时的燥气、狂妄的追求以及内心的炽焰,留下的是金子般珍贵的经验,这个时候的人往往是最睿智的,看透人生大起大落之后,他们学会了知足常乐。这时候,他们的最大的愿望无非是合家欢乐,仅此而已。
除了岁月能教会人知足常乐,人生的巨大打击、灾难,同样会让人明白知足常乐,当然,也有可能致使人崩溃。就像家珍,经历了家庭破败、二老去逝、身染顽疾、丧子之痛之后,唯一的愿望就是可以和福贵安安生生的过日子,这就是她最大的快乐。当然,对于我们,都不会为了学会体会快乐而期盼打击,所以,为了学会体会快乐我没要做的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文化素养、道德水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学会将平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当做一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