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沉香作文(优秀3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高考家长网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3篇沉香作文,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沉香作文 篇一

门前几朵淡黄色的桂花随风飘落在地的衣肩上,沉香氤氲,她的含笑如春风沉醉的夜月,温柔而又皎洁。——题记

不知过了多久,已忘了你那双长了厚茧的纤弱的手,已没见那渐渐爬满你两鬓的白发。时光是一场流沙,在时间的缝隙里,我想起了那些忽远忽近的往事,每个人都承载着一份从未提起的思念,将它安放在心中的那座城,岁月荏苒了曾经,如今又勾起了心中的那份涟漪。

姑姑是我内心中第二个最尊敬最敬佩的女人,在我印象中姑姑是坚强而又勤劳的,她已快年过半百,在她的一生中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大风大浪,但似乎没有一次能将她击倒,她很理性地把握着自己人生的度。我知道她纤瘦的手很难为自己撑起一片晴空,我知道她微弱的双肩很难承受太多的沉重,姑姑以她瘦弱之躯承载了生命之重。

去年回去,我连忙去那熟悉的屋中找她。一年多的不见,时间或许会侵蚀了你的容颜,但不变的是我对你的思念,你对我的依恋。一见面你便笑逐颜开地上前招呼着我,我有些腼腆地说了声姑姑好。

黄花之下,你我在门前的柱花树下坐着,你跟我聊起了我小时候的趣事,一边听一边望着你,那时你的眼睛像一弯明潭般清澈,那说着便不自主上扬的嘴角也让我不由看见了你脸上堆积的皱纹,你清瘦的双颊被绚烂的回忆镀上了一层迷人的霞光。

你说我小时候总爱向你撒娇,像一个黏人的小跟屁虫,你走哪我跟哪。我听后瞬间被逗乐了,脑海里也浮现出了那一幅画面。你突然停止了述说,转身将我的手放在你的手心上,轻轻地抚摸着,抬头望着天边红晕的云霞说“时间流逝地真快啊,转眼间你就长大了,现在也懂事了,在家里要帮妈妈做家务,少和弟弟吵架,要好好照顾自己知道了吗?”这是你常说的句话。在这时我鼻子突然一酸,心里麻麻的,不知何来的一阵勇气贯彻了我全身,我直扑入姑姑的怀里,她似乎被这一举动吓到了,宛如一个木头人一动不动,我似乎感觉姑姑的手正悬在空中被定格了。

过了会儿,她的手在我的背上柔抚着,我轻轻地说:“姑姑我爱你。”云在树梢飘得悄悄,风吹树叶轻轻地摇,夕阳像花儿开得正俏,而光芒恰巧模糊了你的棱角,我偏头望着桂树下的静思的你,阳光,桂影,巷中沉香弥漫,岁月静好。

沉香作文 篇二

大家都知道文房四宝指的就是纸、墨、笔、砚。不过我们家的这文房四宝可不一般,据我爷爷说这还是由我太爷的爷爷传下来的,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价值连城的沉香笔筒和五十年前的毛笔了。

沉香,沉香。顾名思义就是散发芳香的木头。由沉香木制成的笔筒埋在土里,据说几百年也不会损坏。我们家的沉香笔筒那可是顶杠杠的,看它那沧桑的外表就知道它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正中央写着一个大大的苍字。不知是被人有意破坏了还是使用的太久远崩陷了。只意味深长的留下了一部分“夕”。不管这个字到底是什么老先生对我们的希望都是一样的;像苍翠的松树一样做人,像松树一样只求付出,不求回报。

左右侧面就像双耳瓶的两支耳朵一样起着提拿的做用,上面的纹路清晰可见,摸着感觉凹凸不平,特别有层次感,用手弹一下会传出像玉石一般的声音,令人心旷神怡,后面已经破碎了,但依然也会传出玉石声,也能闻到淡淡的香气。这沉静的声音,特别的气味,更加增加了我对它的喜爱。底面刻了六个古文。可惜我不是古文学家,否则一定告诉你这是什么意思。沉香笔筒看完了,觉的还不过瘾吗?别着急,我再给你们看二号重量级古董——一支五十年前的老毛笔。

不知道大家听没听到过这句诗。“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之人为采笔,千万毛中拣一毫。”这句诗出于白居易的《紫毫笔》。光这几句诗就写出紫毫笔的珍贵。“千万毛中拣一毫”意思就是说千万根毛中只能挑中一根做毛笔的毛,那该是多么珍贵啊!握笔部分是由竹子制成的,上面刻着“加建久白云”五个字。虽然外观上不能打满分,但实效那可是顶呱呱的,我家就有一卷用这枝笔写成的书法。那可真是龙飞凤舞,宛如天女散花一般。由此可见,五十年前的毛笔也不是吃素的。

好了,文房四宝就介绍到这,什么?你说你还想听,对不起,等下期的吧!

沉香作文 篇三

日子里的香醇,是旧时的糕甜,是沉沦于味蕾中血脉里的源远流长。

年幼与外婆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在童年影影绰绰的印象里,跟随母亲回到外婆家,外婆很像是旧年代里所塑造出的典型的农间妇人:她常戴斗笠,踏着沾满灰土的平底鞋,总是默默的撑着竿子、负着竹筐,往田间去。我们之间好像隔了一层厚障壁。

冬日的清晨,外婆从红砖堆砌成的厨灶里走出,手中端着的是残破的旧瓷碗,碗里盛着米白色的粄和朱褐色的酱料,样子实在是瘆人,好像往雪白的墙砖里倒了勺棕色颜料。母亲说,那是“味酵粄”。我内心是却十分抗拒,但又不敢表现出丝毫厌气,怕惹得外公外婆伤了心。

只得抽起一块糯米丢入嘴中,一股酣甜在唇齿间浸透,滑而不腻的粄块在嘴里打转。我眼里忽而眨着亮光,用力咽下,喉咙里满是清香。我第一次如此惊喜地看着外婆,外婆也看着我,亲情就在这一瞬被拉近了。

长大些时,我也更愿意回外婆家了,尤其喜欢和外婆上自家的楼顶闲话。我们手中不离的,仍是勾起彼此间心潮的味酵粄,听外婆叙叙而谈。当时只知粄是容易做的,煎炸一碗好的酱料可不容易:要在那晦暗的厨灶下忍受烈油的欢腾,要看好火候,待糖煮开了,盛在密封的塑料瓶里带上许久,酝酿出一缕极好的仙露琼浆来。拉起外婆的手仔细瞧瞧,处处是被油和火照拂过的深深浅浅。

外婆谈论起母亲和舅舅年少时的神采飞扬,我至今难忘。她说,三十多年前,我们这个村子还是很穷的,孩子们上学得翻过石壁,中饭晚饭便拿零食什么的凑合凑合。母亲也曾提起,小时候常吃的便是米棒,偶尔能品上一次味酵粄,也是很富贵了。外婆二十多岁时,便要拉扯着两个孩子,又不能忘了田间的农活。每日除了在农间除草施肥,就是要在家里挑水烧饭,日子困苦也乐得其所。讲起母亲小时候的“丰功伟绩”时,外婆额间的纹路都悄无声息地褪下了,沧桑的双眸重新涣散出迷人的光彩。

我仔细打量着这个女人,这个与我血脉相连而我又对其知之不多的妇人,我仿佛看见屋后橄榄树下一个扎着辫子的女孩——那个几十年前仍会在树下啃果嬉戏的外婆。我垂眸注视着碗中的味酵粄,她勤俭朴实的模样便在这味道中驻下了。

而今我们也总会收到外婆寄来的味酵粄,粄里携裹着她独家秘制的酱料——浓稠稠的爱与牵挂。我对味酵粄、对外婆热烈而深沉的情感,也在每次的品尝中长久下去了。

血脉是万物一色的醇厚缠绵,它传承于上一辈人的呕心沥血中,经过纷繁岁月的洗礼,留下独特的味道,铭于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