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优秀8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高考家长网整理的8篇《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篇一

“关心啊,是真的非常需要,它拥有治疗的力量,是痛苦的慰藉,让孩子觉得是被需要的。”

——《地球上的星星》台词

看完了《地球上的星星》,我被片中的美术老师尼克深深打动,尼克老师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即便是残疾患病的孩子,在他的眼中都是独一无二的。他真正读懂了孩子,从根本处分析孩子,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小男孩伊桑不仅在读、写方面有了进步,而且在美术领域施展了其特殊才能,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功的快乐!

作为教师,我们要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对于班级里比较特殊的孩子,我们应该多关注他们,及时地给予他们亲切地的微笑和肯定的点头,让他们感到老师的关爱。我们要放大他们的优点,以最大的耐心和决心等待孩子的变化。爱是相互的,只有爱才能创造爱。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篇二

电影播放到这里时,细心的人会看到一些问题初露水面,以教育为生的老师们面对这个“不思进取,调皮叛逆”的学生,他们并没有采取任何方法去帮助这个孩子走上正道。成绩上不去,学不会其他人学的知识,回答不出来简单的问题,老师只是采取一些惩罚措施,去惩罚他,实在不行就选择了放弃,毫不犹豫的把他归为“问题儿童”。伊夏的父亲在他和其它小朋友打架时,在老师一次次上门告状时,他也只是选择用武力解决,教训自己的孩子,抱怨他为什么不懂事,为什么不能向品学兼优的哥哥一样。电影在此之前唯一给人的安慰可能就是伊夏的母亲,至少我们看到的是他的母亲很爱她,很爱这个家,也曾想帮助伊夏去取的一些进去,让他有所变化,甚至为此放弃了自己工作!任劳任怨,为这个家默默的奉献这自己的一切!然而他们都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去帮助这个孩子,没有人真正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发现他的问题所在。

学校用成绩的高低去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这是应试教育的一大弊端,一把尺子怎么能准确的测量出没一个学生的“尺寸”呢!

然而很多父母也自然而然的把成绩当作衡量他们的标准,认为成绩高就是好孩子,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误区吗?还有一种对孩子的伤害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很多父母经常会把别人家的孩子拿着和自己的孩子做对比,然后抱怨他什么都不行,这对孩子的伤害是无形的,也是很有杀伤力的!这部电影里到没有别人家的孩子,只有一个样样精通的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哥哥,父母在伊夏每次遇到问题的时候都拿着哥哥的榜样刺激他,以至于被送去寄宿学校时,伊夏认为爸爸妈妈不爱他了,这个家也不想要他了,才有了那本翻页移动的漫画!

当这里的老师慢慢发现伊夏的问题时,居然和上一个学校的老师一样,不假思索的就认为他是“问题儿童”,甚至私底下还嘲笑他!我不懂,这难道是一个老师该做的事吗?发现学生成绩上不去,难道不应该是帮着寻找原因,去解救这个学生吗,不是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吗?一个父亲会这样对待自己孩子吗?直到后来这个代课美术老师尼克的出现,伊夏的心结才得以打开!在所有老师都嘲笑他的上课方式时,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说服校长,去伊夏家里了解这个孩子,研究伊夏的作业和绘画作品才真正找到问题所在!尼克老师爱迪生等等各种名人的事例去激励他,在他的帮助和引导下,伊夏不再害怕,并且取得了绘画比赛中的冠军,书写和阅读的问题也慢慢被解决!伊夏开始变得和一般儿童无二,甚至成了超出常人的绘画小天才,被同学和老师认同!

伊夏最感激的人是尼克,是尼克把他从堕落的深渊带了回来,给他自信,让他走上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正确道路!到伊夏战战兢兢的拿着自己的第一份奖状时,多少人被感动的潸然泪下,感激这个老师!可是在此之前伊夏的那些老师和那些有这和这些相同作为的打着教书育人旗号的老师们不应该反思一下吗!你们在无形中“放弃”过多少这样的“小天才”!可能就是因为你们的打击和放弃,让他们步入歧途,平庸一生!

学校用成绩给学生定下的“框架”,父母用爱给孩子定下的“框架”,社会用他衡量一切的标准给这些有这特殊才能的儿童定下的“框架”,都只是发现每个人表面存在的问题,要想真正教好每个孩子,就要求每个老师用心去发掘他们的内心世界,而不是用一把尺子,一个框架停留在问题的表面!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他们是平等的,都是地球上一颗闪闪发光的小星星,不要因为你的疏忽让他们披上了一层黑纱失去了原有的光亮!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篇三

一个人安静的看完了《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深深的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意犹未尽之余又看了一遍。电影虽长,却耐人寻味。影片中的美术老师尼库巴是一位富有洞察力的老师,也是一位善良的老师。直至影片结束,被这样的老师深深的感动着。同样作为一位教师,换一份心境看电影,自己也试着做一做和以前不一样的老师。

伊桑是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他总觉得书上的文字就像跳舞一样动个不停,以至于伊桑的成绩一直是最差的,也因此受到老师的责罚、打骂,同学的嘲笑。他不会自己穿衣、系鞋带,他不会踢球、无法判断自己该怎么移动,他无法识别字母、他有诵读障碍。他只是爸妈的基因库相结合时不小心多加了一小段错误的小基因,不是他的错;他只是对大自然的一切充满着好奇与幻想,他的头脑不段的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他的一切都倾泻在他的画里。可、没人理会这些。爸爸捏着那单薄的成绩单大肆发泄着怒火,妈妈失望的流着泪,不愿面对自己连三年级都过不了的智障般的孩子、将他转至外地的寄宿学校。殊不知这已经对伊桑的心灵造成了深深的影响,留下了不可磨去的烙印。在伊桑无助之时,新来的美术老师尼库巴并没有像普通老师那样觉得伊桑是个差生,他通过观察、沟通,找到伊桑学习之所以差的原因。他认为每个孩子兴趣点不同,伊桑在绘画方面有天赋,他的创造性极强,在学校绘画比较中,伊桑的画胜过老师尼库巴而成为学校年鉴的封面。尼库巴老师走进了伊桑的世界,帮助伊桑走出困惑,取得成功,他是一位懂孩子的老师!

沟通是人与人相处的桥梁。现在发现印度的电影拍的都很吸引人,这些电影里都能把人内心的感受表现的淋漓尽致。尼库巴老师在得知伊桑的情况后,去和他的父母做了沟通。在我看来,现实的教育中,作为老师的我们,更要学会如何与家长沟通,向他们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自己的想法。

也许电影是美好的,电影中的尼库巴老师也许在现实中也存在着,如果我们都能做尼库巴那样的老师,相信孩子是幸福的,家长是幸福的,我们亦是幸福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我觉得都应该得到别人的认可。对于有学习障碍的孩子来说,关心对他们来说是很关键的,他们有着深远的意义,他们需要一个像尼库姆布斯一样来挖掘他们潜能的启蒙老师。

看完这部片子,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有十分丰富的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需要用自己的知识与技能,选择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目标,培养健全的人格。作为一名教师,孩子需要时的一个拥抱,一个亲吻,我们不要吝惜;“孩子,我爱你”,请大声说出来;孩子产生恐惧,过来找我;孩子受到挫折的时候、遭遇失败的时候、别担心,我会在你身边的;放心吧,每时每刻都会关注你!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敞开心扉,用爱浇灌孩子的心田!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篇四

今天,我们看了《来自地球上的星星》,剧中的小男孩有阅读听说障碍,尽管他十分努力但还是听不懂老师的指令。重读了两年三年级的他还是一点儿进步都没有,父母老师只会责怪他不够用心在考虑过后送他去了寄宿学校。可他万没想到,那是他改变的时候。伊夏被新来的美术老师,开始培养他拼写和表达能力,最终他取得了成功。这使我想起了初四的班主任。

犹记当年丝丝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四时流转,白驹过隙。转眼我已毕业,这年的六月天,“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而那个“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她,温暖了我整个年华。

琴瑟一起,笙箫不默。

初见她,是在初一入学。那时的我们稚嫩的脸上洋溢着对新环境的欣喜与憧憬。在家里,对于没吃过苦的我们来说,军训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这不,军训刚开始站军姿就有几个女生低血糖晕倒,“慧妈”见我们“军心不稳”,没有选择和其他班主任一样躲在太阳照不到的树荫下,而是挽了挽头发同我们一起军训起来。原本以为看起来有些弱小的她不会陪我们太久,可今后的一周里军训场上总能看见她同我们一起沐浴阳光的身影。她说:“我也想感受一下青春的滋味。每天同我们一起跑早操、站军姿跑步,即使挥汗如雨但她却同我们一样开心。

地球上的星星电影观后感 篇五

含泪看完了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影片中伊桑是一个八岁的有些自闭男孩,他和别的小男孩不一样,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别人并不以为然的惊奇,他喜欢发呆,喜欢遐想,喜欢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而这些对于他的父母,对于所有的成人世界而言,并不那么重要,他们只对家庭作业、分数和成绩的排行感兴趣。所以伊桑在学校,总显得那么孤立与卑微,在家里,又总会因不如优秀的哥哥,遭来父母的漫骂。影片的起始就是在这样的比较中,抛出了尖锐的问题。趣味的是,在这部分中,导演把一些生活画面留给了伊桑的母亲,刻画了她为丈夫,为大儿子和小儿子如何忙碌的一个早晨,很明显,导演并不满足要给我们展现一个勤劳的母亲形象,而同时也在抛出这样的疑问:我们的父母除了给孩子,供给衣食上的保障外,是否还需要给予什么

伊桑惹出的麻烦,最终超出父母能承受的范围,他被送到了一家寄宿学校理解专门的“教育指导”。对于离开,伊桑做出了焦灼不安的反抗,可是现实实在是太强大了,孩子永远在父母的掌控之中的。在新学校,一切并没有什么改变,伊桑的孤独愈演愈烈,他的痛苦与日俱增。

与同伴相比,小伊桑显得如此的怪异:他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简便地辨别日常事物,不善言谈,表情呆板;他甚至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生活自理,一个8、9岁的孩子,如此这般,的确十分人之举。可是他异常擅长画画,他能用绘画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他的小小画册上记录了以往和父母在一切的欢乐,可是渐渐地,这个画册上没有了自我,他用绘画的方式表达了自我的疑问和反抗,可是这一切,他勤劳的母亲和忙碌的父亲却全然不知,他们就像大多数父母一样,忙碌于自我的工作和生活,却丝毫不去关注孩子心里的想法,不去关注他们点点滴滴的表达。其实孩子再年幼,也都是有思想的,会思考的。

看到那里,我被触动了。我在想,伊桑的父母,与我们中国孩子的父母是多么的相像,在大人的眼中,成绩永远是孩子的主旋律,排行永远是孩子的指挥棒。有谁真正在意,我们幼小的孩子,应对学业的重压,他人的嘲笑,心理的窘迫,他们的内心有哪些挣扎与呐喊我们做大人的,应当怎样陪伴我们的孩子怎样辅助孩子,为他们解决成长中的需求和困难。

好在,影片中伊桑是幸运的。一位新美术教师尼克的突如其来,让事件开始逆转。尼克用欢乐自由的教学风格,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他打破了“事情是如何完成”的所有规则,让学生自我去思考,去梦想,去想象。尼克是个十分优秀的教师,他很快发现了这个叫伊桑的孩子并不欢乐,甚至十分的危险。他开始了找寻原因。他发现伊桑最主要的问题是不能拼写和阅读,他是一位学习障碍的儿童,他找到了他的父母,在他的家里找到了伊桑孤独与痛苦的原因。尼克想起自我的童年,与此时的伊桑是那么的相象,他决定要拯救这个孩子。他采取了一系列的特殊辅导,最终帮忙伊桑找回了自我,也找来了欢乐。影片的最终,尼克教师与伊桑幸福的拥抱,尼克教师将伊桑高高举起的欢乐画面,不禁让我们潸然泪下,也再一次引起我们反思。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将走向何处为什么拥有很多世界级学科竞赛高手的泱泱大国,却在创造与发明本事上远远落后于他国……

伊桑是幸运的,尼克教师也是幸运的,彼此幸会的支点,来自两人同样的生活境遇和爱好,伊桑遇到了一个能读懂他的教师,而尼克遇见了一个美术怪才的学生,于是关爱与接纳,感应与共鸣,使得金石为开,厚积薄发。

我想,我是羡慕尼克教师的,因为他不需要靠题海战术来提高升学率,不需要深陷堆积如山的作业批改中,不需要整日辅导纠结于作业对错的学困生,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尼克教师没有来自上级学业成绩考核的各项指标,没有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规则约束,他的课堂是开放民主的,是多元发展的,以至于那个野外举办的全校美术大赛,也是那么的人文、平等与宽松……

我想,我是敬佩尼克教师的,因为他诙谐活泼的教学风格,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令孩子们兴趣盎然。他细致的观察,挖掘了伊桑潜在的绘画天赋,他用自我完美的师爱,撑起了自闭男孩的艳阳天。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尼克教师唤醒了伊桑的求知,他教育伊桑的成功案例,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楷模。从尼克教师的身上,找到了我们应当怎样做一个教师的正确答案。

人世间,一花一草一世界,每一条生命都有着自我的人生轨迹,每一个孩子都是这个地球上的星星。如果,我们的教育制度,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的上级,能少一点分数的硬性指标,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能够有时间亲切的掬一弯水月,那么,或许每一棵星星都能在浩瀚的人海中,熠熠生辉。

地球上的星星读后感 篇六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今天,我也看完了。可毕竟,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所以,现在,我就给你讲讲我的感受吧!

《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首先令我深思的,是它的题目。地球上的星星,是指哪一颗星星呢?是指人群中,最与众不同的那个人。还是指天空上的那些星星呢?而且,无论他们是天上的星星,还是人群中的一个不同的人,他们的不同点是什么呢?带着种种疑问,我开始看这部电影。

看完以后,我便得出了答案。先别急,从下面我对这部电影的介绍,你就知道了。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位少年,伊夏的故事。由于患有读写障碍症,所以导致他的成绩一直不太好。老师一直批评他,爸爸也喝斥他。只有他妈妈理解他。这不禁让我心寒:人与人之间,就应该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呀!难不成,理解伊夏的人只有千分之一吗?

说起伊夏,他班上的人一定会嘲笑他。用来解释的词,无非就是“他很笨”,“他很蠢”一类的话题。可以说,他真的是这样。每科的作业,乱七八糟。几乎全是红叉叉。罚站,对他来说,就是家常便饭。老师对他的逼迫,使他产生的压力太大,他竟然还会产生错觉:把字母当成一个一个的蜘蛛,还把书包扔向窗外。他的父亲忍受不了了,母亲只能忍痛把送往一所寄宿学校。在临走之前,他画了一本翻图画,正是这本书,让后面的一位新来的画画老师,发现了他的创意和天赋。这位老师,和别的老师的教育方法都不同。他来的时候,打扮成了小丑模样,吹着笛子,令很多同学感兴趣。后来,他发给每位同学一张画画纸,让同学们自由作画。效果特别好,每位同学都开始画了,除了伊夏。老师觉得奇怪,便问其他老师,询问了伊夏的父母。得出了答案:他的成绩不好。当老师发现这本翻图画时,心情变得分外激动。他想到了一个问题:或许这些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对。于是,他便让老师们改变他们的教育方法。可却得到老师们的不认可,以及讽刺。可这位老话并没有被挫折打败,他还想到他以前帮助过许许多多的孩子恢复心理健康,所以说,他决定帮伊夏提高成绩。这仅仅是因为,他相信伊夏。后来,这位老师请求校长举行一场画画比赛,出一本画册作为纪念。校长便同意了。在第二天,全体师生都来参加画画比赛。伊夏是最后一个到场的。不过,他还是画得很好。你猜最后怎么样了?伊夏得了全校的第一名!而且经过努力,他的各科成绩都提上去了。迎接他的,正是所有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还有一个无比愉快的暑假。

你看,故事的情节多美呀!对了,我那个问题的答案还没想你揭开呢!答案就是第一个:人群中,那个与众不同的人。这个人,正是伊夏。他,就是一个天才!是经过帮助的天才。这个人,就是那位老师。是他的信任使伊夏变得自信,是他的帮助使伊夏进步。在生活中,确实也是这样。还有一点,就是教育方法。现在应该还有一些学校,是会对学生实施暴力行为。所以,现在的学校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这,就是我从这部电影里所体会到的。你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篇七

今日看《地球上的星星》这个电影一开始看见伊桑各种调皮。真的是特别的生气,从生气到反思再到结合自己的生活。在想自己以后遇到了这样的孩子怎么办呢?

慢慢的,随着电影情节的跌宕起伏,生气慢慢变成了感动。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上天派给我们的天使。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幸运的遇上伯乐。孩子有孩子的特点。教育孩子要真正的做到与孩子心理的沟通。很多时候我们只看着孩子的结果,而去责备他们,却忽视了原因。所以用我们要用自己无私的爱,去走进孩子的内心,帮孩子改掉一些坏习惯使孩子上进。

看到最后的时候,伊桑得了第一名,所有人都为他鼓掌的时候,他在后面却躲躲闪闪,我感到了非常的心疼。他是之前得受到了多大的伤害。

我突然在一瞬间明白了这句话:“世界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直到影片的最后伊桑的画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他的作品登上了学校的封面!爸爸妈妈也高兴坏了,可能他们从来没想过自己儿子可以有这么大的改变!这都源于尼克姆老师的付出!时间真的不缺少美好,而是缺少发现美好的眼睛!

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都会有自己的光芒,即使没有其他伙伴那样夺目,在某个特定时间里,也散发属于他们自己的光芒。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篇八

一颗星星来到地球上,没有人认为这是一颗星星,时间一长,这颗星星变得暗淡,不再发光,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直到那份丢失的“看见”再次出现。

当人们给孩子们定制了统一的模子,那么结果只有两种:一是这个孩子很完美的按照了这个模具生长,人们皆大欢喜,而他未来的路也早已被规划好,他已经彻底变成了一具没有个性和思想的木偶了。这场人生的舞台剧,他不再是编舞;二是长成了一个“畸形”,人们反感他、厌倦他,不对他抱有任何希望。就像我们给瓜套上了“长生果”的模具,的确长出了一个“长生果”,可那还是瓜吗?

看这部电影中的伊夏就让我想起了《银河补习班》中的马飞,他们都只是缺少一份“看见”,伊夏超乎常人的绘画天赋在充满规则的寄宿学校中被磨灭了,他变得麻木;马飞在教导主任的眼里就是一个坏学生,因为在这里,成绩优异才是王道,他自己也放弃了自己。这也不禁引发人们的思考,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够算是成功的教育。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他们迟早会以自己的步调开始学习”,在此之前,他们只是不是道该如何应对这些,每个孩子的起点不一样,但我确定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步调,“一只手是以五只不同长短的手指结合出来的”,如果每个手指都一样长,手还是手吗?

家长们很着急,因为这是一个充满了竞争的时代,是一个“你必须不停努力才有可能向前”的社会,但中国现在十分普遍的现象,就是人们在大学毕业后,很多人会去选择热门的一些工作,完全没有自己很明确的方向,这便是如今教育很大的一个弊端。到底什么时候每个孩子都能被“看见”呢?

伊夏的美术老师“看见”了伊夏,马飞的亲生父亲“看见”了马飞,只有缺失的那一份“看见”回到了你我这里,我们谁都是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