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教育的读书心得(5篇)

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下面是高考家长网整理的5篇教育的读书心得,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 篇一

《爱的教育》让人感到温暖,把学生当亲人的老师。当安利柯的先生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与他。虽然我无法做到这位先生的如此坦诚,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学生了。两个学生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会凭我直觉判断,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评那个我心目中的差生。却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学生在暗自垂泪,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不再是个好老师。宽容和尊重学生,"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先生们给的我另一个启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只要目的达到,又何必在意学生是否接受了惩罚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形容爱的'定义,但是我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同样,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教师,更会把我们当作朋友,兄弟,父母。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总之,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被爱的人才懂得去爱

人,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很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

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 篇二

我花了整整一个月,终于看完了这厚厚的《爱的教育》。我看完之后的第一感觉就是爱。

这本书是根据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透视日常生活中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师生关系,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

爱情的教育文本虽然简单朴素,也描写了很普通的人物,但却透露出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会让人感到感动。比如每月的故事——凯尔千里寻母的故事。据说凯尔的母亲因为父母的债务,决定去待遇优厚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工作。当她离开时,她和家人保持联系。但是自从上次凯尔的母亲写信说她不舒服,她就和家人失去了联系。家里各种方式发的信也沉入大海。我收不到妈妈的信,所以家里更冷。父亲和儿子每天都去以泪洗面,凯尔为他的母亲而死。最后,13岁的凯尔自告奋勇去找妈妈。凯尔的坚持让父亲无奈的相信这个像大人一样懂得事理的。孝子一定会成功。做好一切准备后,凯尔开始了千里寻母之旅。在路上,他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道过了多久。在凯尔的不懈努力和人们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失去生命意识的垂死母亲。凯尔的出现让我妈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帮助下,凯尔和她的母亲终于团聚了。看完这些,我不禁佩服凯尔对母亲的深爱。再想想自己。而凯尔,同龄,却显得无知,那么渺小。只要小事情发生,就把火丢给你妈。这太不对了。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谈论的一个词。然而,有时,我们经常忽视身边的爱,比如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的良好指导,朋友对彼此的安慰。这些往往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我们并没有认真去欣赏。而如果你经历了,你会觉得人生就是这么美好的一件事!

朋友们,请带上一份神圣的爱,投入这个世界。你会发现,只要每个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更美好的明天。请乘上“爱”的船,结束自己的爱情生活。

好的教育阅读心得 篇三

读书格言: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书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书可以。

每天清晨,匆匆上学;每天傍晚,高兴回家。教科书,翻来覆去;作业本,搬进搬出;教与学,你来我往;上下课,周而复始;大小考,轮番上阵;节假日,如期而至;寒暑假,各自安排;毕业季,各奔东西;老师们,辞旧迎新。以上场景是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学校生活。这样的学校生活,昨天是,今天是,那么未来是否也会一直持续下去呢?本月里,我们学校推荐了朱永新教授的《未来学校》这本书,它开篇就真实得描述了现实校园生活,让我迫不及待想知道未来的学校又会是怎样的呢?

朱永新教授在书中谈到,互联网为教育的变革提供了条件。前段时间因疫情原因,我们的老师进行网络授课,老师们对此也都有了更深的感触。“停课不停学“活动虽有前人的经验分享,但网络直播课依然苦难重重。庆幸的是,在学校的组织下,网课进行的非常顺利,这波也疫情控制的很好,我们很快就返校上学了!老师在家教学,学生在家上课,这样的形式与书中“未来学校”的学习形式很相像。通过阅读,结合近期的经历,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与教会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同时,网络课程的开展也对老师有了更高的要求,这让我也意识到老师自身发展的必要性。

书中提到“学习中心的老师不再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陪伴者、指导者”。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我也是一直秉着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老师面对的不是一个学生,如果学生学习知识后,没有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孩子们找不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们的学习个性就难以凸显了。“能者为师”,每一个掌握知识的人都可以成为老师,这让今天的我有了职业危机感,不学习不努力不进步的老师终会被时代淘汰。身为音乐老师的我,我们教授的其实就是一门专业技术,一门三天不练技艺就会生疏的专业技术,职业危机感给我带来的不仅是压力,更是给了我前进的动力,是让我有了一定要坚持终身学习的信念,“无学期化”Anytimeandanywhere!

好的教育阅读心得 篇四

读书名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这个月拜读了鲍鹏山老师的《好的教育》这一本书,再看这本书前,看过鲍老师写的《孔子如来》,鲍老师的书总是那么浅显易懂,深入人心,总能拨动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一根弦,让我们看过以后有启发,这本《好的教育》看过以后,自己对教育,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们在不断创新,改革的同时,越来越看重那个用数字衡量的教育质量,也让教育变得功利起来,把教育的目的模糊了。在孔子、苏格拉底时代,教育是智慧的操练和德性的修炼。教育应该是美好的,诗意的。

书中告诉我们,鲍老师在平时开讲座的过程中发现,有两个群体是比较消极的,一类是领导干部群体,一类是中小学教师群体,因为这两个群体工作压力特别大,又是高度体制化,所以在学习的时候,总是带着消极的情绪去学习,其实我们中小学教师应该跳出惯性思维,换一种思路来看待自己的工作,只要走出这一小步,我们改变就走出一大步。

好的教育是能给孩子带来愉悦感的,如今我们为了成绩,削尖脑袋去想办法压榨学生的最后一点时间,让孩子不停学习,丧失了自由,自己也变成一个非常努力的人民教师,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家长也是铆足劲帮助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规划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好的初中,好的高中,好的大学,让孩子把读书目的变成只有谋食,但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培养孩子应该从孩子的爱好培养起。

读完本书,我最深的体会是我们还要学会让孩子有进步的喜悦,及时给孩子肯定的评价,让学生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人第一,学习第二。我相信,大家看完本书以后,在教育中会有更多的想法,会给以孩子更多的阳光,让孩子灿烂成长。

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 篇五

市教育文件要求教师加强阅读,我比较认同。因为我事先就形成了读书的习惯,这次从图书馆借阅要求阅读的书目,静心阅读摘抄。陈鹤琴所著——《家庭教育》,读来颇有共鸣,读来如行云流水。

我想原因有二:第一,自己写过育儿日志,思想领悟起来也容易;第二,作者的生存年代不远,语言、思想等方面没有太多因素的干扰。总而概括,如下几点:

概括来说,这本书读来顺其自然,语言毫不晦涩。作者比较常用的语法就是排比句、并列句。排比句让读者在跳动的节奏中阐释了多种情况,读者的注意力易于集中。同时,也感受到作者是一个可爱的人。并列句前半句便于读者认识,后一句便于读者思考。作为育儿的书籍,比较适合父母阅读。

其次,这是一个真正潜心研究的作者。文章足以流露出作者的人格,一个个形象的例子,一句句感悟的话语,那的确是自己的思考。让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父母在关注自己孩子的同时,还要关注别人的孩子的发展。这样,通过对比就可以让父母收获更多的教育思想。孩子是变化的,原本乖巧的。,在某个成长阶段不认真的时候也能够育儿。

再者,育儿还需要更加细致。我自认为是一个比较细心的妈妈,看了这本书,我觉得问题总不是在想当然中结束。同样一件教孩子刷牙的事情。作者又分为许多细节,有想法的教育孩子。我也需要更加细致一些,主要是思想深度需再度挖掘。

最后,在摘抄妙招的同时,要加入自己的思想。作者也读过不少书,拿《颜之推家训》这本书为例,作者在看过之后,也有自己的观点。《家庭教育》这本书从婴幼儿到五六岁,都有一些建议。我看后颇为受用。

育儿书籍,我也看了不少。在陈老这里,仍然有新的内容可学习。这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继续好好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