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8篇鲁迅的故事,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鲁迅的故事 篇一
少年鲁迅不仅聪明勤奋,而且对自己也严格要求;在三味书屋上学后不久,鲁迅的爷爷在一场科举考试中因替亲友行贿,触犯了法律,被逮捕入狱。鲁迅的父亲因为着急上火,不久就得了一场重病,躺在了床上;鲁迅作为家里的长子,就和母亲一起担起了探视爷爷、照顾父亲和弟弟的重担。他每天要去接医生,经常到药铺抓药。家里的钱越来越少,为了给父亲治病,鲁迅经常拿着母亲给他的东西送到当铺里、换了钱给父亲治病抓药。每天他都往返在当铺与药铺之间。
这一天,当他忙妥家里的事儿,赶到三味书屋时,老师已经上课了。站在门外的鲁迅非常为难,他既怕老师生气,又怕耽误课程,犹豫一会儿,就硬着头皮敲门进了教室。看见迟到的学生,老先生是满脸的不高兴,他停下正讲的课,问道:
“你怎么才到呢?”
鲁迅从座位上***,回答道:
“先生,我去药铺给父亲抓药,耽搁了一会儿,就来晚了。”
“无论什么理由,作为学生,迟到都是不妥的。今后应以此为训,你坐下吧。”老先生严厉地说。
鲁迅坐下后,没有埋怨老师的批评,他想:先生批评得对,一个总爱迟到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我不能原谅自己,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能耽误上课。为了记住这次迟到的教训,鲁迅就在三味书屋自己书桌的右上方,用小刀刻了一个“早”字,以“早”字来告诫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迟到,要勤奋,要遵守私塾的纪律。
从此以后,鲁迅起得比从前更早了,他一件一件地忙完家里的事情后,就赶紧背起书包,匆匆地向三味书屋走去,没有再迟到一次。鲁迅就是凭着对自己严格的要求,勤奋好学,在全班取得了最好的成绩。这件事,鲁迅始终没有忘记。***以后,他还告诉身边的亲人,要记住这个“早”字。
直到今天,在绍兴三味书屋纪念馆里,还摆着鲁迅当年用过的那张书桌,桌上那个刀刻的“早”字,还依稀可辨,它向每一个来过这里的人,讲述着少年鲁迅的这段故事。
关于鲁迅的故事范文 篇二
从今年6月1日起,绍兴鲁迅纪念馆(鲁迅故里)免费开放,开放范围包括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鲁迅生平事迹陈列馆、鲁迅笔下风情园、土谷祠等。从过去门票每人80元,到现在的“0”元门票,景区的做法自然赢得好评声一片,前往参观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为了控制客流量,保护景区文物,景区规定每天只提供4000张的免费门票。原本这是一件好事,没想到票贩子却闻声而动,多次排队领取免费门票,再以10元、20元不等的价格倒卖给游客。由于免费开放首日适逢周末,又是“六一”儿童节,外地和本地游人纷至沓来,尽管景区领票处的3个窗口全部开放,但蜿蜒的领票队伍始终不见尾。许多游客受不了长久等待、耗时费力,只得乖乖地向票贩子购票。
声音
景区推出“0”元门票本身是件值得赞颂的事情,但在实行过程中却变了味,其实遏制黄牛票的现象不仅仅是景区的事,游客也应积极配合,只有大家都不买黄牛票,票贩子才无立足之地。
――绍兴市民刘先生
评论
在报上和网上同时看到绍兴推出了免费景区,感觉非常高兴。但这之后所演变出来的“黄牛票”现象,恐怕令鲁迅故里的管理方都始料不及。
对于鲁迅故里免费开放为何会引来“黄牛”?许多游客与市民认为,这与鲁迅故里“免费不免票”、限量供应4000张免费门票有关。对此,鲁迅故里相关工作人员解释,免费不免票,是全国各地都采取的惯例做法,并不是鲁迅故里特有的。免费门票的形式,目的就是限制客流,保护文物。不过,针对市民提出的问题,管理方表示,他们将出台举措严厉打击票贩子。
关于鲁迅的故事范文 篇三
关键词:越文化;鲁迅;作品;关键词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是一座大山,我们除了仰望、学习、研究,别去想绕着走。鲁迅这座大山,横亘在我们成长的必经路上,我们唯有像愚公一样,才能感动上苍,将他移开。然而,鲁迅这座上,已经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国人,种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头,哪怕是移民到了海外,叫做华侨,鲁迅依然在用他的国民性提醒着我们,阿Q精神也许会“永垂不朽”。
有人说,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有人说,鲁迅是民族魂。
有人说,鲁迅是“鲁、郭、茅、巴、老、曹”中的第一位。
我们都知道,这些是写在书报刊物上的鲁迅。
我们也知道,鲁迅还活在海婴和他的七十年中,还活跃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里。
其实,我想鲁迅还活在大地上,特别是在他长大成人的越地。越地的越文化影响着鲁迅的为人和为文,这在他的人生轨迹和作品中可以一一印证。
一、越文化的五个关键词
越文化属于地域文化,与北方的齐鲁文化相对应,都出自先秦时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当然此前大禹也曾封禅会稽山,算是为越地文化的地理坐标正了名,鲁迅为此也创作了小说《理水》。
(一)越文化的第一个关键词是英雄文化。越人多英雄,越文化崇尚英雄文化。吴越争霸时代的越国国君勾践可算作越文化的代表性第一人,蒲松龄的对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精准地勾勒了越人的文化形象――复仇成功,李白有诗《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1衣锦还乡的描述。秦汉易代,项梁、项羽叔侄杀会稽太守,从越地发迹,2最终成就了西楚霸王项羽的不世功业,又叙述了“有志者事竟成”的故事。两个故事合成了蒲松龄的对联,也从侧面反映了越人的英武豪气。秋瑾的英勇就义3和鲁迅小说《铸剑》,是另一种视死如归的慷慨悲歌。
(二)越文化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名士风流。名士风流的特点是追求精神独立自由。越人是真性情,越文化是追求精神独立自由的文化。汉代名士严子陵不仅不攀附、还拒绝了同学光武帝刘秀的聘请,垂钓富春江,开启了越人隐居山林的传统。东晋琅琊人王羲之会宾客于会稽山阴,作诗酬唱,挥洒而出的《兰亭序》名垂千古,是中国书界的一段佳话,其故事引申而来的成语“曲水流觞”还为后世的文人墨士诗酒相会创制了范式4。王子猷在山阴雪夜访戴的“乘兴而来,兴尽而归”5,不仅丰富了中国成语宝库,也为“魏晋风流”的任诞放浪、不拘形迹作了生动的注解。李白后来曾有诗句“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算是为这条别有“兴致”的水路作了软广告。为此,鲁迅曾有文章《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三)越文化的第三个关键词是歌咏山水。以水为例,越地虽面朝大海,江河众多,但为人所熟知的还是湖水。在唐代,李白诗句“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写到了“镜湖”,曾在山阴长大的贺知章曾作诗《回乡偶书二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一首大家比较熟悉,另一首“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也写到了镜湖。在宋代,镜湖的名字变成了庆湖,词人贺铸便以贺知章后人自居,自号庆湖遗老6。到了近代,秋瑾自称鉴湖女侠的“鉴湖”,其实还是那个“镜湖”。名虽改,但湖不变,美丽的风景还在;时间推移,乡音未改,心怀故土的爱国精神长存。
(四)越文化的第四个关键词是爱国情怀。山人的爱国精神在陆游身上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但能流传下来的诗歌并不多,灿若星辰的唐诗一共才留下来5万多首,而宋代的陆游或许因为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一个人就流传下来近万首诗歌,是中国古代存诗最多的著名诗人。爱国精神贯穿于陆游的一生,我们所熟知的《示儿》《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书愤》等诗歌是传世名篇,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爱国热情。不仅如此,作为豪放词派辛派词人的中坚人物,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写尽了抗金将士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愤心情7。可以说,陆游是中国爱国诗人的典型代表。
(五)越文化的第五个关键词是开拓经营。绍兴师爷是中国古代的职业幕僚,好比当今世界500强的CEO,这在中国文化史是独一无二的。为什么是绍兴的读书人成了古代文秘工作的不二人选,我想这与越文化中的耕读传家有关,还与越文化的开拓创新和用心经营有关。秘书作为一种职业在当今世界相当普遍,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不过30多年历史,还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辅助管理和综合服务是秘书的典型特征,无论是辅助管理还是综合服务都需要开拓经营。
二、越文化中的周树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汉代一个叫樊重的南阳人留下来的成语。一千多年后,绍兴一户周姓人家的长子周豫才,要到南京求学时取了学名周树人8。鲁迅是周树人的笔名,从《新青年》杂志在1918年5月第4卷第5号上刊发9,鲁迅逐渐成了周树人的代称。然而,直到1926年南下厦门大学任教,周树人一直是鲁迅的官方称谓。即便是寓居上海,创作杂文的年代,周树人和大先生也应该是鲁迅在生活中的名字,鲁迅更多的是文学和文化领域的称谓。
周树人是周氏家族的长子长孙,肩负着家族光耀门楣、中兴复出的重担。然而在历经祖父因科考案入狱、父亲被中医医治无效死去的家庭重大变故后,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底。恰逢世纪之交、亘古未有之大变局,格物致知等科学新知为世人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周树人从科考取士的传统方式转移到科学救亡的新道路上来。为了进一步开拓进取,周树人远赴日本学习西方医学。然而,身赴异国他乡的中国人,在20世纪初的日本是被蔑视的,连大学课间休息也以放映日俄为争夺中国东北的战争的幻灯片来放松情绪,这幻灯片中就有麻木的中国人在。周树人的爱国情怀和所受的种种不公正待遇在这一时刻终于爆发,他决定弃医从文,10再次找寻唤醒国人精神之路和国家强大的途径。于是,他参加了革命党,经历了辛亥革命,成为了中华民国教育部的工作人员,甚至亲自设计了当时的国徽,直到成了鲁迅,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成为其奠基人。越人的爱国情怀和开拓经营精神在周树人身上,由此可见一斑。
周树人是追求精神独立自由的。当母亲以病危的消息欺骗其晚婚之时,他就为了接受母亲的礼物把朱安娶进了门,直到1936年已经成为民族魂的鲁迅去世,朱安一直未曾真正走进周树人的生活,更不要说有什么精神交流。往大处讲,周树人为了工作置家庭而不顾;往小处说,周树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独立自由,面对别人的“阻碍”毫不在意,不管这个人是母亲、兄弟、妻子,还是教育部长。于是,他在死一般寂静的深夜发出了呐喊,有了唤醒国人精神的文学革命和革命文学,甚至激励着青年人走上了革命道路。革命青年传承他追求精神独立自由的精神,哪怕是成为了烈士也在所不惜。
周树人是孤独的英雄11。“他总要突出重围,寻找他自己的道路的,有时也会单枪匹马的冲入重围去的。”12面对家道中落、邻里漠视,唯有他带领兄弟们杀出一条血路,周家才有可能东山再起。从绍兴到南京,从南京到东京,再从东京回到绍兴,再到南京、北京,最后定居在上海租界,亲人渐渐离他而去。“无论身前与身后,都不能避免寂寞的命运。”13周树人渐渐隐身于鲁迅的光辉之下,鲁迅也从最初对英雄感兴趣到挺起中国精神的脊梁,最终成为一个英雄在东方升起,而周树人却在孤独中病逝。
三、鲁迅笔下的越文化
20世纪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两个文学家,一个是作为诗人的,一个是作为作家的鲁迅。的诗词是中国红色文化资源的瑰宝,而鲁迅的作品无时无刻不在弥漫着浓郁的越文化气息。
鲁迅的小说《故乡》直写“我”的故乡风土人情,算是作家鲁迅对其故乡绍兴的一次文化梳理和精神赓续。两千多里的距离和二十多年的时间割舍不开他与母亲、侄儿和儿时伙伴闰土的深厚情谊,然而故乡与想象中的不一样,却又基本上还是那样。这种故乡在现实与想象中的巨大落差成为鲁迅这篇小说的基调。作为小说家的鲁迅比诗人闻一多显然要克制得多,不然他也会擂着胸膛喊着“这不是我的故乡,不对,不对!”作者之回故乡明显是为了离开,为了走别人没走过的路,为了创造“既不是暂时坐稳了奴隶、也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中国从来没有过的第三个时代”而离开这故乡。鲁迅是决绝的,虽然这时鲁迅不一定知晓的诗句“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但鲁迅肯定知道一生固守家乡是断难做出伟大的功绩。文中的闰土就是这样的例子,虽然他因为家庭原因,没有接受良好教育的经历,但只有走出去的人才更明白家乡的可爱,才了解家乡的病痛所在,才能更好地开拓创新。
鲁迅笔下的作品是越文化的最佳代言。充满童年乐趣的百草园,耐人寻味的植物何首乌,三味书屋的戒尺,先生的躬亲示范,“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诗句,鲁镇的社戏,儿时的小伙伴,手工艺者豆腐西施,冬天腌的咸白菜,咸亨酒店的“茴香豆”,西湖的雷峰塔,等等,是鲁迅作品中最富有生活气息的部分,而这基本上属于越文化的生动细节,处处显示着作者对于故乡的喜爱之情。
然而,鲁迅笔下的人物更让人揪心。比如七斤,南船北马的交通工具在《风波》的背景中交代得非常明显,七斤作为船夫,整日往来于城乡之间,算是当时的消息灵通人士,而因为一时北京的封建王朝复辟,头上没有了辫子,便被当地的乡绅赵七爷所威吓,害怕跟不上形势,害怕反佣袷屏Ψ雌恕S秩缈滓壹海明明是读书人,但是读的是死书,没有明白教育学习的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读书虫,既没有资本,还死要面子,最终不知所终,成为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再如祥林嫂,在祝福声中“老了”,就因为婚姻不幸被封建礼教活活戕害,更由于儿子被狼吃掉精神受到重创,不被人尊重,成为被社会遗弃的多余人。更多余的是阿Q,没有名字,连自己姓赵也不被允许,能被人利用时,便在农忙有人请了去帮工,不能被人利用时,便因为赶时髦模仿人喊了个革命口号,就被杀头。这些人物,从一般民众到知识分子,从雇工到长工,没有一个是幸福的,其外壳是越人,其实质是麻木不仁的当时旧中国人物的代表。
当然鲁迅作品中的人物从未放弃过探索救国的道路。从《狂人日记》中发现中国历史吃人的本质、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到《记念刘和珍君》中被段祺瑞执政府棒杀的青年学生代表刘和珍、杨德群们,从《药》中被杀害的革命烈士的人血馒头到《为了忘却的纪念》的左联五烈士,鲁迅用笔记录着中国文学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而这种为了革命壮烈牺牲、为了国家繁荣富强而舍生取义的精神,不独越人所特有,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可以说,越文化是鲁迅作品的源头,但并不是鲁迅作品的全部;越文化是鲁迅创作的启发物,而不是鲁迅精神的最终归宿。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要深入研究鲁迅作品中的越文化因素,以此来发掘地域文化对作家作品的影响,丰富鲁迅研究的维度和内容,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复旦大学古典文学研究组。李白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92-93).
王步高。唐宋诗词鉴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7).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41).
刘义钦,史言喜,梁文娟。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376).
徐季子,姜光斗。中国古代文学(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3-95).
注释:
1.复旦大学古典文学研究组。李白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37).
2.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2).
3.徐季子,姜光斗。中国古代文学(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46).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2).
5.徐季子,姜光斗。中国古代文学(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97-298).
6.王步高。唐宋诗词鉴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29).
7.王步高。唐宋诗词鉴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82-383).
8.朱栋霖等。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9).
9.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8).
10.朱栋霖等。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0).
11.鲁迅著,瞿秋白编。鲁迅杂感选集序.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6).
12.庄钟庆,庄明萱。《两地书》(厦门―广州)集注.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249).
1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8).
基金项目:2016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162400410283);2016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课题(SKL-2016-794);2016年度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人文社科科研项目(hnac-2016-sk01)。
关于鲁迅的故事范文 篇四
一、长妈妈和祥林嫂都是青年守寡,且都没有名字
《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鲁迅说:“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鲁迅猜测长妈妈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但不完全肯定,并且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长妈妈被鲁迅祖母称为“阿长”,只是因为家里先前的保姆叫阿长,离开后,长妈妈来补了她的缺,大家叫顺了口,就仍旧继续叫下去。至于她的真实姓名,反而湮没了。《祝福》中也没有出现祥林嫂的名字。祥林嫂为了避免守寡后被婆婆卖掉的命运,逃到了鲁镇鲁四老爷家来做工,“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鲁镇人估计祥林嫂姓卫,也仅是猜测而已,“祥林嫂”这个称呼,是随第一个早逝的丈夫祥林而来。可悲的是,在第二个丈夫贺老六死后,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成为众人不齿的对象,大家仍旧称呼她“祥林嫂”,而不是“老六嫂”,说明祥林嫂的第二段婚姻得不到世人的承认。长妈妈没有名字,足以引起读者的同情,没有名字的祥林嫂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同样没名字,同样是寡妇,同样是做工,但长妈妈在鲁迅家有着一定的地位,祥林嫂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长妈妈是周家的保姆,本是伺候周家大少爷鲁迅的,但她睡相不好,使小主人很难受,虽屡遭祖母提醒也不能改掉,但周家也没有将她换掉。祥林嫂的境遇就没那么幸运了,她初次来到鲁四老爷家,因为是寡妇,就遭到鲁四老爷的鄙视。夫死子丧后再到鲁家,成为鲁四老爷眼里的丧门星,连祭祀时的饭菜也不让她沾手。长妈妈和祥林嫂为什么在生活中受到的待遇迥异,主要原因可能是长妈妈守寡后没有再嫁、始终恪守着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信条,而祥林嫂则违背了这一信条――哪怕这种违背是违心的。同时,鲁迅一家人相对来说比较开明,很和善,而鲁四老爷则是顽固的程朱理学信仰者。这也是长妈妈和祥林嫂在生活中待遇不同的一个原因。
同样都是寡妇,同样都没有名字,同样都是在人家做工,然而在世人眼里,二次改嫁的祥林嫂的命运却比青年守寡的长妈妈悲惨得多。个中原因以及社会启示,何其深刻,发人深省。
二、长妈妈和祥林嫂、柳妈等人都很迷信
长妈妈的迷信,包含了十足的愚昧与阿Q精神。他给鲁迅讲述长毛掳人的故事,说到长毛掳小孩与好看的姑娘,鲁迅认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炙疮疤”时,她竟然变得严肃起来:“我们就没有用处?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妇女脱裤子的威力竟然超过了大炮,荒诞而又可笑。长妈妈是抱着严肃的态度对鲁迅说长毛的故事的,说明她并非凭空捏造来糊弄小孩,她的极端愚昧的精神状态充分暴露。现实生活中像长妈妈这样迷信色彩很重的人,在小说《祝福》中除了祥林嫂,还有柳妈。祥林嫂因为嫁了两个丈夫,并且都死去了,在柳妈看来,祥林嫂将来死了进入地狱,阎王是不会对她从轻发落的,因为祥林嫂在阳间没有遵守“从一而终”的教条。他会把祥林嫂用大锯锯成两半,分给两个死鬼丈夫,这使祥林嫂感到非常恐怖。她最终听从柳妈的意见,向土地庙捐门槛。沦为乞丐后,见到“我”,首先就是问灵魂有无的问题,但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在“祝福”之夜,怀着对阴间无比的恐惧,孤零零地爬向了坟墓。
长妈妈认为妇女脱裤的威力胜过大炮,祥林嫂认为自己将在死后受到阎王的惩罚,柳妈认为祥林嫂捐门槛可以赎罪,都是荒诞不经的迷信,鲁迅对此当然都持否定态度。长妈妈虽然迷信,但心地善良,这是鲁迅怀念她的主要原因。当幼年的鲁迅对《山海经》魂牵梦绕而不可得的时候,她给鲁迅带来了《山海经》,使鲁迅得到极大的精神享受,并由此对文学产生了兴趣。迷信的长妈妈善良的品质在《祝福》中也有反映:迷信的柳妈劝祥林嫂捐门槛的举动,显然是出于好心,是为了能让祥林嫂免除在阴间的罪过。虽然她的建议最终导致了祥林嫂精神的崩溃,但柳妈善良的本意却是不能否定的。
善良的长妈妈很迷信,正是社会底层的淳朴民众思想心态的反映。这种现实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是有其现实基础与社会基础的。可以说,迷信的长妈妈,在某种程度上是《祝福》中祥林嫂与柳妈的现实雏形。
三、《祝福》与《阿长与山海经》中的“规矩”
长妈妈教给幼年鲁迅许多规矩,首先是对儿童的规范:“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毋庸置疑,这种规范,对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是一种扼杀,显然是要不得的,因而鲁迅很反感。其次是大众规矩,比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这些规矩,有的在《祝福》中得到直接的反映。如说人死叫“老掉了”,“祝福”之夜,“我”问鲁四老爷家的短工,四老爷和谁生气,骂谁“谬种”,短工回答祥林嫂“老了”,也就是“死了”,引起了“我”的震惊。这是最明显的文学作品对现实世界的客观真实的反映。
在长妈妈教给鲁迅的所有规矩中,最令鲁迅印象深刻的是正月初一醒来吃福橘的事情。长妈妈在除夕之夜就“极其郑重地”告诉鲁迅,正月初一见到自己第一句话必须要说:“阿妈,恭喜恭喜!”以此获得一年中的“顺顺溜溜”。鲁迅第二天醒来,按照长妈妈的说法做后,她竟然“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而且将沾满喜气的福橘塞到我的嘴里。像这种要孩子恭喜、吃福橘的规矩,显然是一种吉利文化。在长妈妈眼里,顺序是不能错乱颠倒的,很重大,也很神圣。《祝福》中也讲到了祭祀的规矩,也是很神圣的仪式,要求保持祭品的洁净。像祥林嫂这样再嫁且死了两个丈夫的“败坏风俗”的女人,别说祭祀的饭菜,就是酒杯、筷子和烛台,也是不能经过她的手的,“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长妈妈讲规矩,且对有些规矩,执行是很严格的,不能更改,否则她认为会给人带来一年中的晦气,不顺溜。有些规矩固然反映了人们的良好愿望,但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鲁迅的故乡绍兴当时民众思想的顽固,对迷信思想的深信不疑。严格的生活规矩与浓厚的迷信思想在民间广泛存在,且在民众心中根深蒂固,体现在小说《祝福》中,最明显的就是祝福夜祭祀大典举行的神圣性和严格性。正是祭祀的规矩,使得“不干净”的祥林嫂最终丧失了继续生活的勇气,沦为了人见人厌的乞丐。长妈妈相信许多与迷信有密切关系的规矩,这只是社会民众思想的一个缩影;《祝福》将这种思想加以扩大,创造了一个庄严肃穆、天地圣众醉醺醺的“祝福”大典,正是这祭祀大典直接导致了祥林嫂的毁灭。
四、长妈妈的“切切察察”
长妈妈令鲁迅最反感的举动,就是她的“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似乎长妈妈总是喜欢背地里谈论别人的家长里短,家务琐事,并且谈起来煞有介事,伴随着一定的手势与表情。这是幼年鲁迅很不欣赏的地方,鲁迅甚至说:“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长妈妈虽然是鲁迅怀念的对象,但她毕竟是下层民众中的普通一员,有着旧社会农村民众的共同缺点:饶舌多事,将议论别人作为生活的调剂品,津津乐道甚至乐此不疲。鲁迅笔下的鲁镇民众又何尝不是千千万万个长妈妈呢,正是他们构成了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
祥林嫂再来鲁镇,夫死子丧,内心的隐痛可想而知。此时的祥林嫂,是多么需要人抚慰她心灵的隐痛。“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在众人眼里,祥林嫂既然没有为前夫祥林守节,而是再嫁贺老六,这就触犯了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教条,就不值得同情。祥林嫂不厌其烦地向人们讲述阿毛的惨剧,是想唤起人们对她的怜悯,甚至能对她说一些贴心的安慰话。唯有如此,内心的惨痛才能稍稍平复。但我们且看鲁镇人听了阿毛的故事后的表情与反应: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关于鲁迅的故事范文 篇五
关键词:鲁迅 童年 回忆 《社戏》 《故乡》
一。鲁迅的童年经验以及回忆书写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在成人后回忆往事时,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怀着一种浪漫的情感。鲁迅先生远没有伟大的童年时代生活,而他的童年时代大多是通过已经伟大了的鲁迅的回忆来展现给世人的。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朝花夕拾》就是鲁迅永别故乡后的情思,就是在流离颠沛中,对儿时童心的追忆,它表现的是真实的鲁迅,真实的童年生活。而在小说中,“我”并非真正的鲁迅,而是鲁迅的化身,具有更深刻的意义。回忆的童年或许是真的,或许更是一种童年梦幻,是对童年生活纯真无邪的希冀。所以,本文就以《社戏》、《故乡》这两篇有关童年回忆的小说进行分析。
鲁迅的童年以13岁为界分成截然不同的两段生活,在13岁以前鲁迅也有过快乐的童年,而13岁以后,一连串的打击突然降落到他头上。首先是祖父因科场案入狱,接着父亲久病不起,鲁迅不得不过早担起家庭重担,常年奔走于药铺和当铺之间,在世人的冷眼中受尽了侮辱和炎凉,过早尝遍了人生的酸苦,遭受着难堪、屈辱、自卑和压抑,正因为如此,13岁之前在乡下度过的快乐日子在鲁迅不愉快的压抑的生活中显得弥足珍贵。对于鲁迅而言,基本上是在一种被压抑的和沉重的氛围中度过他的最重要的一段童年时光的。在鲁迅的童年经验中有着他的对于不愉快的和压抑的早期生活的极为敏感的记忆,或者说,早期生活的压抑感及其记忆,构成了鲁迅童年经验中最显著和最重要的内容。鲁迅是怀着一种受到伤害的心情走向人生、社会的。在对人世的感慨和洞观的背后,不知隐藏了他多少滞重的记忆。同时,鲁迅作为一个精神界的与黑暗抗争的战士,成年后令人绝望的现实人生便时时激起鲁迅对童年生活的追忆,他的精神需要一个栖息之所,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就成了他逃避残酷现实,寻找精神的慰藉与心灵的栖息地。所以在《社戏》中,成年鲁迅由于精神上的压抑,以至于从北京戏园的两次看戏也不能排解他心中的抑郁,从而转向回溯性童年记忆,向我们描绘了童年鲁迅在故乡看戏的自然欢快、美丽动人的画面。
回忆是一个与时间相联系的概念,时间的延续会使一切事情成为回忆,同时也会使一切痛苦渐渐趋于平淡,甚至由于距离的拉开,有些痛苦还会转化为美感,正如距离产生美。鲁迅虽然对旧的社会、旧的人生在理智上充满了憎恶与绝望,但他在情感深处,在潜意识中却不能甚至不愿像别人那样慷慨激昂甚至兴高采烈地埋葬它,因为那社会、那人生里毕竟有着他的一份眷恋与希望。书写童年是一种回忆,对童年的回忆往往是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发生的, 回忆的引发是有一定契机的:一个历史事件、一种文化嬗变、一次思潮涌动,甚至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都可能引发对童年的回忆。《故乡》中的回忆是因为不愿相信现实中农村残破、凋敝的景象,《社戏》由“我”对在城市看戏的不满始, 以对比的方式勾起了对童年在家乡看戏的回忆。
二。鲁迅小说中的童年情境和故乡景象
我们来看看鲁迅回忆的童年,《故乡》中,“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小说又陆续给我们呈现出了少年的“我”和闰土关于捕鸟、捡贝壳等的天真对话。《社戏》中,在童年“我”的眼里,乡村的风景是那样美丽动人:“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作者还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如双喜、阿发、桂生等。这些小伙伴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我”看不成戏,“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看戏时桂生殷勤地为“我”买豆浆舀水;回家的路上阿发以“我们的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小说中的童年记忆充满了童真、诗意与温情,自然的一切充满了灵动飞扬的生命活力和绚烂美妙的幻想色彩,而且体现着儿童无拘无束的自由天性。
《故乡》写的是现实中的故乡,它是那样的萧索残破,“没有一些活气”。小说开篇就极力渲染一种“臧否不知所云”的心态:“故乡全不如此”,“故乡好得多了”,故乡“仿佛也就如此”,“故乡本也如此”。这或许是因为“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是为“永别”而来。目睹过故乡的衰败,体味了故友的隔膜,满蕴着迁徙的感伤,故乡越发显得黯然失色,以至于离开之际,“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沉郁悲凉之情溢于言表。但是,我们回忆的意愿却是趋向于美好事物用以慰藉心灵的。所以,《故乡》以“我”脑里闪过“神异的图画”: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瓜田和英姿勃发的刺猹少年,使阴晦之气为之一扫。“我”已经不可能忘掉少年闰土那可爱的形象,已经不可能完全忘掉少年时形成的那个美好故乡的回忆。
《社戏》所描绘的是作者心中理想的故乡图景,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人情。鲁迅很早就离开故乡,故乡给予他的,并非都是温馨的回忆,其间还有许多不幸与白眼,鲁迅对故乡却有一种割舍不断的复杂情感。当这种情感在当前的世界显得陌生时,它就在回忆的世界里寻找。同样是看戏,成年鲁迅在北京看的两回戏,都觉得“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只觉得“耳朵冬冬惶惶地响”,而觉得真正的好戏已经是“远哉遥远”的了,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就由枯燥烦闷的现实中转向温情脉脉的回忆里去了。人既然无法脱离既定的存在,那么人就会在对现实苦难的沉重感受中寻求解脱,就会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眺望存在或不存在的远方。
在《社戏》、《故乡》中,同样体现着不同层面的自然与社会对立的结构模式。王富仁说《社戏》“里面有着嘈杂的都市生活与恬静的农村生活的对立,有粗俗自私的城里人和亲切和善的农民的对立,有愚陋倨傲的成人与聪明天真的儿童的对立,有矫饰的贵族化的都市文艺与朴素的平民化的民间文艺的对立,有充满生存竞争的纷乱社会与优美宜人的大自然的对立。这些对立,说到底,实际便是社会与自然的对立。”在《故乡》中是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对立。儿童天真、纯洁,是人的天然本性的集中体现,儿童之间亲密友善,而成人却是愚昧、麻木而又痛苦的,早已被社会理性所异化,成人之间是一种封建等级关系,充满了隔膜。《社戏》《故乡》中的自然,是一种生命的圆融,具有和谐、完美的情致,给人一种纯净、清新、活泼而又质朴的亲切感,洋溢着一种诗情画意般的美。这种自然所隐喻的自由境界,是一种生命的自由境界。童年回忆指向一种摆脱了一切桎梏,坚决、彻底的反抗精神和无压抑的、和谐的人生状态。
三。回忆超越现实的精神慰藉
在当下文学创作中,我们会程度不同地体味到作家的一种远方意识,在他们的笔下,我们会阅读到许多诸如“梦”、“童年”、“乡下”等间离现实的远方描写,这些充满超越性意味的远方意象和精神意绪,既是作家间离现实苦难的一种精神写作形式,同时也是作家试图超越现实苦难、消解现实人生苦难沉重性的富有诗意的表达。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鲁迅《社戏》的结末一句,不知勾起了多少读者的神思遐想。为什么我们会受作品中的这种怅然若失的情愫的强烈感染呢?因为这最末一句话拨动了我们的心弦,年少时的我们读到这里并不会有太多真切的感受,而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会感叹会怀念,它使我们联想起自己永远失落了的童年,从而搅动我们心灵深层的积淀,引起“心弦的共振”。对童年的回忆,实际上暗示了叙述人当下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缺失, 暗示了叙述人的孤独和焦虑,时光易逝,物是人非。而回忆产生的童年梦幻,宣告了叙述人对当下现实生活的否定。童年,对每个成人来说,都永远无法重现地消逝了。每每忆及,总会有一种惆怅的失落感,而人们对永远失落和不可重复的岁月总会去追寻出它的美感来,再用感情镀上金色的光泽。即使是忧患的童年,也会因时间的距离和人生的经验寻觅出不一样的美感。对回忆者而言,纯洁无瑕的童年生活,无疑是逃离当下沧桑成年的一种最为便捷、最为经济的途径。
参考文献
范伯群、曾华鹏。作家与读者间的最良导体――人生经验通感――从《社戏》和《朝花夕拾》谈起.《名作欣赏》,1986年04期。
陈丽芬、万祥。精神憩息下的审美记忆――评鲁迅《社戏》.《安徽文学》,2007年07期。
赵建晖。鲁迅在《社戏》中为什么选用儿童视角.《语文建设》,2006年11.
关于鲁迅的故事范文 篇六
鲁迅在自传中这样写道:“我惊天动地1881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的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13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症,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
朱正著《周氏三兄弟》中这样写道:“他们的母亲鲁瑞(1857~1943),会稽东北乡安桥头人。她的父亲鲁希曾(字晴轩)是个举人,曾任户口部主事。鲁迅在自传里说他,‘以自修到能够看书的学力。’1880年嫁到周家。周作人在《鲁迅的故家》里讲过她的一件轶事:她是闺秀出身,可是有老百姓的坚韧性。清末天足运动兴起,她就放了脚,本家中有不第文童绰号“金鱼”的顽固党扬言曰:‘某人放了大脚,要去嫁给外国鬼子了。’听了这话,并不去找‘金鱼’评理,却只冷冷说道:‘可不是么,那倒真是很难说的呀。’”“他们在皇甫庄大概住了五六个月,到了年底,因为典屋到期或是别的原因,外婆家得搬家了。大舅父迁居小皋埠去了。”
由以上文字,我们可以发现:一、鲁迅先生的母亲鲁瑞喜欢读书,性格刚强,给少年鲁迅以良好的熏陶。二、母亲思想开明、解放,支持鲁迅读书求学。三、虽有时被称为“乞食者”,但毕竟少年鲁迅及兄弟曾受到舅舅等亲眷的关照。基于上述三点,先生把一些小说中的典型环境叫“鲁镇”,同“鲁迅”取自母姓一样,“鲁镇”也是为了纪念母亲,怀念古道热肠的亲眷、逝去的少年时光……
2、“鲁镇”为何是“镇”?
首先,是由先生个人的生活经历决定的。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城里,每年春天扫墓后都随母亲下乡(安桥头村),生活一段时间(小说《社戏》中有交待),这样由城而乡,又由乡而城,而“镇”恰好是城乡之间的纽带,适应了小说题材、内容的需要。
其次,也是出于鲁迅先生独特的匠心安排:“镇”笔涉城乡,交通水陆、汇聚万类,具有宽泛的社会容量,所反映的问题:如知识分子问题、妇女问题、农民问题,更有代表性,更能反映清末民初的水乡绍兴乃至时代际遇。
3、独特的“鲁镇”意境
“鲁镇”首先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意象世界:江浙水乡,习俗风情,各色人物,世事万家;其次,“鲁镇”不仅仅是自然环境,更侧重于社会环境,是一个情感、理智交融,写实、写意相结合的意境。它融进了作者的故土情思,鲜明的文化批判及反传统、反礼教的斗争精神,它浓缩旧时代、旧文化,旧中国,凄婉、凝重、沉痛、悲凉,绝对是“有意味的形式”。
4、中和之美
鲁迅先生深得传统文学、文化的精髓,在他的“鲁镇”系列中,有时呈现出一种中和之美。“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的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纹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面河的农家烟囱里,逐渐减少了炊烟,女人孩子人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泼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登;人知道,这已是晚饭时候了。”(《风波》)。
写人物辩证综合:孔乙己既迂腐麻木,但也有诚实善良的一面,如不愿欠帐、教小伙计识字、给小孩茴香豆等(《孔乙己》);《明天》中有市井无赖,但也有热心肠的街坊、协助单四嫂子安葬宝儿;《祝福》中虽有鲁四老爷的冷酷无情,但也有四嫂、卫老婆子等人对祥林嫂的关照。这样,使作品既高于生活,更忠于生活,而且从审美意义上观照“鲁镇”系列,发现其“温柔敦厚”“哀而不伤”,具有“中和之美”。
5、文化鲁镇
鲁镇是个文化乡镇,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在鲁镇这一典型环境中,凝聚审察了许多文化现象。酒文化:《孔乙己》中描写了“鲁镇的酒店的格局”“短衣帮”“穿长衫”的吃菜喝酒的情态,还写了“我”“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明天》中“红鼻子老拱手里擎了一碗黄酒”“深更半夜没睡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咸亨酒店,几个酒肉朋友围着柜头,吃喝得正高兴”;《风波》中“七斤嫂记得,两年前七斤喝醉了酒,曾经骂过去赵七爷是‘贱胎’”等。
鲁迅的故事 篇七
鲁迅拒绝诺贝尔奖提名
鲁迅是第一位受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作家。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婉言谢绝了。他回信说: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鲁迅写这封信的时间正是中国新文学经过风风火火的10年之后,其时中国文坛上出现了许多卓有成就的作家,当然包括鲁迅本人。但鲁迅是一个清醒的理性主义者,尽管新文学在最初十年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他仍能看出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差距,对中国新文学的实绩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我们从鲁迅的这封信中,可以看出鲁迅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其一,鲁迅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高水平的奖项,在没有实力竞争的时候侥幸得到它,名实不符,不利于文学扎扎实实的发展,反而会掩盖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其二,鲁迅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为标尺,意识到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的距离。强调这种距离,不是妄自菲薄,而是为了使中国文学能更好地向前发展。其三,鲁迅对诺贝尔文学奖保持一种平常心态。鲁迅看到世界优秀作家极多,而诺贝尔文学奖不可能把每位作家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僧多粥少,不必为此计较。
用童心教子
鲁迅先生善于启迪童心,利用童心教子,爱儿子而不溺爱儿子。鲁迅反对打孩 他认为打孩子只能使其皮肉受苦,而且会伤害孩子的自尊,使父子母子的感情疏远,甚至造成逆反心理,产生对立情绪,对孩子的成功不利。当周海婴太顽皮不听话时,鲁迅只是用报纸卷个筒举起来,先装样子吓,看上去好严肃,接着把自己摆在与儿子同等的位置上,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儿子,通过说理的方法使儿子明理、改过。
鲁迅用孩子的童心诱导孩子,把功夫用在培育孩子的身心健康上。有一次周海婴听说家里买了观看狮子老虎的马戏票,他高兴极了。谁料鲁迅不让他去,他急得哭了起来。鲁迅虽说不爱看电影,但为增加儿子的精神食粮,凡有适合儿童观看的影片,他都特意陪着海婴去观看。为什么这一次却不让去呢?因为这马戏在夜晚表演,孩子容易受惊吓,不利于身心的健康。于是鲁迅采用童心诱导的方法耐心地告诉他说:“那马戏节目大都是猛兽表演,又在黑夜临睡之前,孩子看了要惊恐得不能入睡的,对身心健康有影响。”周海婴见父亲说得有道理,也就不哭了。
(何传跃 供稿)
爱书如命
鲁迅先生的全部生活内容里,书籍占着重要的地位,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 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看书以前,总是要先把手洗干净了,然后才捧书阅读,以免把书弄脏,造成坏损。
成年以后,鲁迅一直把读书、买书、借书、抄书、修书,作为自己一种极大的乐趣和事业。对稀有的好书,他就亲自动手翻印,装订成册。
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那是一些简单的画线仪器,几根钢针,一团丝线,几块砂纸以及两块磨书用的石头。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使得他珍藏的一万多册图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出现污损、破散的情况。
鲁迅一向乐意把书借给别人看,特别是青年学生。但是,归还时,如果书面上有了破边卷角等损坏的情况,他会不高兴的。对于那种不爱护书的借阅者,鲁迅宁愿把书送给他,也不忍看到那被“蹂躏”过的原书再转回来 。
鲁迅先生常把一些好书主动寄赠给需要用的人。每当把书送出去时,总是非常仔细地包扎妥帖。这种花在包书上的心力,是为了友人,更是为了书籍。
鲁迅求学
鲁迅18岁了,一个新的问题迎面而来:他要做个什么样的人?他今后的出路在哪里?按照中国的老传统,像他这样出身的人,自然应该走做官的路,先把四书五经读个烂熟,再好好操练一番八股文和试贴诗,然后考秀才、举人、进士,最后搏个一官半职――这正是鲁迅祖父走过的路,也是祖父和父亲希望他走的路。看起来,鲁迅一度也试过这条道。在三味书屋读完经书以后,他曾在家里学过一阵八股文,像什么《义然后趣》,什么《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也做过几首试帖诗,像什么《红杏枝头春意闹》,什么《苔痕上阶绿》,一篇篇都送去给寿镜吾先生批发,态度似乎很认真。到了十八岁这一年,他还和二弟一起去参加会稽的县试,在五百多人中考得第一百三十六名,成绩堪称中上。但是,他对走这条路并没有多大的热情,既然对整个社会都有一种模糊的反感,对这社会给读书人规定的科举道路,就很容易觉得无聊,他本来似乎还想去参加绍兴府的复试,可正逢他一个小弟弟因病早夭,心情大坏,就真索性不去了,他的科举之路,也就此断绝……
两年的时间一晃而过,鲁迅在矿路学堂毕业了,先前那个老问题又拦住了他:以后怎么办?出路在哪里?当时,出洋留学的风气日益旺盛,许多在国内感觉气闷的年青人,都纷纷出国求学。鲁迅也想走这条路。可是,就像他当初只能免费的水师学堂一样,他现在也只能去争取官费的名额,到离中国最近的日本去。那份拿着家里的钱阔阔绰绰地远渡重洋,到欧美去直接拥抱西方文明的机遇,与他隔得太远了……
(丰 木 供稿)
关于鲁迅的故事范文 篇八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鲁迅也有微笑时》。
“鲁迅的骨头很‘硬’;鲁迅的头发很‘酷’;鲁迅的身材很‘修长’”——每每读完有关鲁迅的文字,眼前便会出现这样一个图像:两道犀利的目光,仿佛能刺透那沉沉的黑夜;一头不屈的硬发,根根显示着与恶势力的不调和;一张消瘦的脸庞,露出刚毅与坚强。这形象与那不朽的文字一起,随岁月的增长由模糊到清晰,终于画出我的,相信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鲁迅形象。
在众多作家中,鲁迅是突出的一个。他敢骂,骂苟延残喘、阴险狡诈的“落水狗”,骂奴颜婢膝的伪君子;他敢论,论国民众生的劣根本性;他敢抨击,抨击狂人眼中“吃人”的世界,抨击把孔乙己推上绝路的封建礼教;他敢呐喊,为艰辛而麻木地生活着的闰土,为受封建四大权力压迫的祥林嫂——无疑,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战士。
可能,人们看惯了《呐喊》、《野草》,看惯了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他并非只有一副面孔。在《朝花夕拾》里,关于他幼年时的快乐时光也有所记录。其实,《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无不写出了鲁迅对故乡及幼年时代的怀念。《朝花夕拾》这部集子,最初拟定题目为《旧事重提》,无论是《朝花夕拾》还是《旧事重提》都写出了作者在经历家业衰败、多年沉浮后,对幼年时美好回忆。在这些作品里,虽然或多或少也离不开抨击旧社会恶势力,但读起来感觉已不是那么慷慨激昂,而是一种很平静很优美的感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六一公公的罗汉豆。人们说一个人的文章可以反映他的性格、心情等等,而记忆又是最让人着迷的东西,我想,鲁迅在写这些文章的时候,脸上一定荡漾着微笑,而不会是一张“酷到家的冷脸”了吧。
原来鲁迅也有不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一面,就比如当他想起了故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