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111作文精彩6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高考家长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6篇111作文,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1=1作文 篇一

一加一等于几?这还简单?2呗!可仔细一琢磨,这还真不简单,1+1的答案却是那么五彩缤纷……

一天,妹妹来我家,我知道她在幼儿园里学过了10以内的`加减法。我就问她:“1+1=?”她果断地回答:“等于2。”她还用手指演示给我看,边演边说:“一根手指头加一根手指头等于两根手指头,不是吗?”“哈哈,真聪明!”旁边的外婆和妈妈连声夸奖,我则不以为然。

于是,我问在一旁看报纸的爸爸,“爸爸,一加一等于几?”爸爸说:“一加一等于三。”妹妹随口纠正:“你错了,一加一应该是二。”妹妹和爸爸争论得不分上下,爸爸笑眯眯地说:“爸爸和妈妈结婚了,生出了一个小宝宝。现在有几个人了?”“三个。”妹妹脱口而出。“那就对了嘛。所以1+1=3。”“哦,我懂了!”妹妹欢呼起来。我心想:爸爸还挺聪明的。

突然爸爸反问了我们:“一加一还可以等于几?”妹妹睁大眼睛,新奇地看着爸爸,我也目不转睛地瞪着爸爸,看爸爸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爸爸一本正经地说:“你听说过1+1=1吗?”“什么?1+1=1?”我揉揉脑袋,“这……这倒没有。”“告诉你吧!”爸爸得意地说,“有一个面包和另一个面包进入了同一个肚子里,这就叫做1+1=1。”“哦!”我们这才恍然大悟。

我默默思考,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在不同的场合,1+1的含义也就不同了。

+1=1作文 篇二

一加一等于几?想象力让我们知道:它可以等于幸福,因为一颗善良的心加上一双勤劳的手,就会创造人间的幸福;它可以等于噩梦,因为一切的幸福,会在一念之差下变成噩梦;它也可以等于未来,因为牢记过去,珍惜现在,就能把握未来。

但是,一加一永远都等于二。

如果一道数学题是“1+1=”,你会怎样回答呢?我想,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的写上“2”。当然,老师也会毫不犹豫的打上一个勾。为什么?这就是真理的力量。

在数学书上,我们随处可见真理的存在;在做题时,我们同样需要真理。可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理无处不在。

真理固然简单,就像“1+1”一样。但是,真理的求证和推广是艰难的,就像一个身无片甲的人要穿越密布的荆棘一样。比如日心说的成立便是如此。

日心说从古希腊就有人提出,但是由于当时天文学的落后,使人们对地心说的'信任不减。但直到十六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才又一次提出了这个真理。但是当时的宗教势力的反对等原因,迫使哥白尼葬身于火海之中。

但是风雨之后总会有彩虹。一个科学家倒下了,然而千千万万个科学家又站起来了。后来,通过这些科学家们的努力,日心说打倒了地心说。于是真理才得以被证明。

当然,还有我们熟知的居里夫妇。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在一个破旧的小棚子里,面对一口黑糊糊的大锅,证明出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的存在。

我们也忘不了那个手拿着拴有铜钥匙的风筝线,在雷声隆隆的费城放风筝的科学家――富兰克林。正是他这次危险的“费城实验”,证明了电可以流动的性质。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也不多说了。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加一等于几时,大家可能不会再说一些数学逻辑之外的答案了吧。我当然不是在教大家“写八股文”,我只是想让大家知道――真理是伟大的。

+1=1作文 篇三

“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这样说。也许,他老人家的少年时代是无忧无虑的,但我的少年时代那可就大不相同了,学习生活充满了烦恼。如果把学习生活比作一个算式,那结果就是1+1=1。不信?你瞧这些习题——

例一:

已知现已是北京时间21点30分,我放学回家了。学校里紧张的学习已把我弄得昏昏沉沉,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累极了!一打开门,我又看见了童年里陪伴我的电视机。电视里肯定在演武打片了,姚明一定在中央电视台的屏幕上了,中文版的《三国演义》好象在对我说:“来看呀,张飞单挑马超啦!”多想看呀,可是妈妈在家。

求:是否看电视?

解1:书包里有高近一米,重近一吨的'习题在等着我,还有时间看电视吗?

解2:一天9节课,每节课45分钟,每节下课还写作业,一天花了那么长时间学习,看会电视还不行吗?再说,在学校里学习太累了,回家看会儿电视还可以放松放松,调节好心情,对明天的学习还有帮助,并且还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消除烦恼,何乐而不为呢?

批阅:你胡思乱想些什么,你可是初二的学生了,晚上还可以看电视吗?你必须抛开玩心,你应该做的就是学习,抓紧一分一秒,争取考试考出高分;再说,这么晚了,还有作业没做,明天还要起早床,怎么可能还有时间看电视呢?写作业去!(批阅者:妈妈)

答:唉,看什么电视,“铁将军”在家把关,能让我看电视吗?更何况还有一座“山”压着呢!我只得去解决那座“山”。学习,学习,你就不能让我轻松一下吗?

结论:1位“铁将军”+1堆作业“山”=1张天罗地网。

例二:

已知现已是早上5点50分,闹钟已经高分贝狂叫不下2分钟了,该起床上学去了。但我还是迷迷糊糊,大脑还处于半睡半醒状态,怎么也爬不起来,与往常一样习惯地将烦人的闹钟按住了,大脑怎么也醒不过来,特想继续睡觉,但楼下的校车在不停地鸣笛,正催我上学去呢!

求:是否继续睡觉?

解:哎呀,这怎么起得来!我昨天因为作业多而睡得那么迟,今天要这么早起床,好象不大可能吧。为了上课不迷迷糊糊,还是睡一会儿吧,校车走了没关系,等会儿坐出租车去。

订正:哎,我想些什么?都初二了,虽然作业多,睡得也很晚,但若赶不上校车那就得迟到,一迟到,老师将以怎样的脸色对我?妈妈将怎样对我?我会落到怎样的下场?更何况学校里还有许多作业等着我呢。不行,我不能迟到!我必须马上起床去追赶校车!

答:我只得一个鲤鱼打挺,翻身爬起来,胡乱地穿上衣服,慌乱地拎起沉重的书包,心里祈祷着校车还没走远,飞一般地从六楼冲向一楼,然后拼命地跑,终于赶上了已缓缓启动的校车,一个箭步跨上去,累得我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结论:1个闹钟+1辆校车=1顿狂奔。

仔细观察,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1+1=1的算式。进入初中,我周而复始地演算着1+1=1的算式。所以我要说:“少年更识愁滋味!”

+1=1作文 篇四

这是个简单的问题。遇到这种问题,人们常常会说:“是IQ题么?”“得11吧”之类的,但是面对这种问题,我会坚定地说:“1+1=2!”

从前,有一个聪明的小学生,他每次数学考试都得100分。他为了使自己的。知识积累得更多,就给一位数学家写了一封信,问数学家能否指教他什么。不久,数学家回信了,信上是这么写的:来我家吧,我会让你知道学数学就应该知道的事情。于是,这个小学生就去了数学家的家。一来到数学家的家,数学家就拿出了一张试卷,让这个小学生做。小学生一看,试卷上写着1+1=?,而且就这一道题。小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数学家为什么要出这么一道题给他做。数学家看他那疑惑的神情,就跟他说:“孩子,你知道这道题的答案,你既然知道,那为什么不写呢?”数学家喝了一口茶,接着说:“数学就是这样,你既然知道1+1=2,那为什么还迟迟不肯下笔呢?那是因为你自己不相信自己,认为没有你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就把这到简单的题想象得复杂了,其实,数学也是这样,你要是知道答案,就不必多想,更不要失去自信。知道了吗?”

由此可见,在遇到困难时,千万不要失去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当遇到简单的事情时,千万不能把它想象成困难的事情,也不要因此而失去自信心。

最后,请大家一定要记住一句话: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1=1作文 篇五

1+1可以等于3,也可以等于王,但对于我来说——1+1=诚信。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鸟儿在枝头上欢快地歌唱。周测成绩终于出来了!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教室。

“叮铃铃”——铃声响起,刘老师抱着一沓试卷走进来,她笑容满面,很优雅地做〖www.kaoyantv.com〗了一个停止说话的动作。大家小心翼翼地望着刘老师,果不其然,刘老师是笑里藏刀,“啪”地一声,刘老师把试卷扔在讲台上,对着一个同学,火冒三丈地说:“你看你,才考这么一点分,年级倒数第一!”刘老师清了清嗓子,说:“好了,下面——要表扬一个同学,她就是王铠呈,90分!全班唯一的`一个90分!掌声鼓励!”一听到成绩,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讲评试卷时,我忽然发现自己错了一道1分的题,那1分——正好是老师千叮咛万嘱咐的——画线题。

要把这个消息告诉老师吗?告了,会让老师失望的。不告呢,如果被人发现了,我一辈子都要背上“骗子”的罪名!难道要让老师知道,班上唯一的90分也是假的吗?

经过内心的一番挣扎,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上了讲台。“刘——老师。”我低下了头,不敢直视老师那和蔼的面容。“怎么啦?”“我——我的画线题——没做——您,您没扣分。”“哦?”刘老师若有所思地拿起试卷看,她皱起了眉头:“哦,是改错了,那就是——”“89分。”我小心翼翼地回答,不敢耽搁刘老师一秒钟。

忽然,刘老师抬着头,慈爱地望着我。“是89分哟,但因为你的诚实,我也不去追究了。”

回到座位,我如释重负地笑了,因为,我用1分买回了诚信。难道不是吗?

+1=1作文 篇六

4月24日

星期二

“同学们,我提一个问题。”自然老师竟破天荒地问我们,“l+l等于几?”一个同学毫不犹豫地站起来说:“1+1=2!”

“错了。”老师笑了笑,在黑板上写道,“1+1≠2。”这时,大家简直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老师似乎看出我们的心思,便说:“让我们来做个实验。”然后她拿出了实验器材:一个烧杯、水、酒精、两根玻璃试管。

“哗哗……”老师把水倒进玻璃试管里,又用同样的方法,把酒精倒入另一根玻璃试管里。两根试管都装满了,几乎要溢出来。老师又把酒精和水倒入一个烧杯中。

老师又问我们:“把这种混合物分别倒回试管,你们猜猜会怎样?”“和原来一样多。”一个同学回答说。“对!”同学们一致赞同。

老师笑而不答,只是又把这混合物一滴不少地倒进原来的试管。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看着老师操作,教室里安静得连掉一根针的声音都能听清楚。

“咦!”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叫起来。奇迹出现了,试管里的混合物与试管差了一大截。可老师在下面又没做什么“小动作”,这是怎么回事?

“大家感到奇怪吧?”老师耐心地给大家解释,“同学们,自然界中各种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分子构成的,而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一定有空隙。酒精和水混合时,由于酒精的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水分子马上挤进酒精分子的空隙,就使液体的体积缩小了。所以产生了‘一瓶加一瓶不等于两瓶’的情况。”

噢,原来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