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教育叙事故事优秀10篇

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10篇教育叙事故事,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教育叙事故事 篇一

作为一名非班主任老师,在平时的上课中,课堂纪律的管理便成为了一件着实令我头疼的事情。应对课堂上几个调皮的学生,真的是有种不明白该如何下手的感觉。以至于杂乱的课堂已经严重影响到教学计划的进行。于是我渐渐的开始思考如何想办法改变这样的现状。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不断的尝试不同的教育方法,运用不同的管理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逐步摸索,我越来越发现表扬的作用要远远的大于批评的作用!应对课堂上调皮捣乱的学生,“河东狮吼”的方法无济于事,怎样才能让他们安静而且懂得学习,这成为我一段时间研究的主要问题。之后一件小小的事情令我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河东狮吼”管理方法。

我所任教的一个班级中有几个个性不遵守纪律的小男孩,他们上课爱做小动作,成为了老师们整天抱怨的对象。我的课堂中,他们也是依旧我行我素,老师的批评教育已经对他们不起任何作用。一次上课时,我像往常一样让他们在课前群众背诵所学资料,而他们一如既往的在做小动作,为了不让他们影响到其他的同学们,我能够的站到了他们的身边,其中一个调皮的学生没有带课本,于是我便将我的课本放在了他的面前,同时用手指着教材跟他一齐朗读,这个过程我发现他有试图跟读,但因为他之前落下的太多而无法跟上同学们的节奏,但我却明白此时的他已经尽力。

于是在诵读结束后,我在班上点名表扬了他,也许是老师给他的表扬太少的缘故,当我表扬他时我从他的眼神中发现了他少有的害羞的表情,尽管如此,我看得出他是很高兴的。同时我让他选取了一部他喜欢的动画片答应播放作为了对他努力表现的奖励,而且我让全班同学更是给了他一个鼓励的掌声。这样之后,一整节课,他居然端端正正的坐在那认真听讲!这节课让我真的很感动!从这节课之后,我开始找机会表扬他,

他的每一点进步我都会进行肯定,在课堂上我也总是给他展示的机会,几次课下来,他已经完全改掉了他之前的坏毛病,并且是我的课堂上最认真听讲的学生,当我说让全班同学让他学习时,班级里的同学们更是情不自禁的给了他热烈的掌声。这个学生的转变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原先每一个学生都需要爱的表扬,都需要别人对他的肯定,也许你一句微不足道的表扬,就可能融化他那颗冰冷的内心!透过这件事我明白了要懂得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那一点点优点,并用无微不至的圣洁的师爱呵护着他生命中的那一点点光!而那一点点不曾被扑灭的光,总有一天会洒成满天的星星、月亮和太阳,照亮这个我们深爱着的人世啊!

哪个班没有理解潜力差和性格有缺陷的孩子呢这些孩子在学习上不能和同龄的孩子同步,行动也不如别人敏捷,他们受到了伙伴们的冷落和挖苦。他们成了班级中的灰色人群,有些孩子还相当自卑。这是一群更需要爱的孩子,如何看待他们呢。我对这些孩子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是老师眼中最可爱的孩子”。这句平实的话,就像一缕阳光,温暖着孩子的心,传递着快乐、慈爱,让孩子感觉是生活在大家的关爱中,更加地热爱班级这个群众,更加地充满了学习的信心,让他们体味到了健康用心的生活态度。

让我们虔诚地把故事牢记在心,用心思考,用心感悟。让教育智慧升华,炼就一双慧眼,发现学生“那一点点光。”总会有那一瞬间,一颗流星、一点流萤,在广袤的夜空,都是亮丽的风景,都让我们感受到每一个鲜活生命的独一无二和与众不同。

教育叙事故事 篇二

背景:

那是一年级刚入学的时候,上第一节就让我记住了这个捣蛋的孩子,他上课看都不看老师一眼,并且还经常喜欢欺负同学。总会有同学哭着来找我告状,是一个让每个老师都很头疼的孩子。他的身上总是脏脏的,并且伴着很大的烟味,我想这可能是家长的原因造成的吧。

描述故事过程:

老师想尽很多办法,可是他的习惯毫无改观,为了使他不影响其他同学只好把他放到了班里最前面的位置。有一次我上课的时候发现他在玩橡皮泥,于是我尝试走进这个孩子的心里,便布置孩子们同学之间互唱。我与这个孩子的对话便展开了。“你这橡皮泥是谁给你买的呀?”我这样问他。他听到我的问题变得很兴奋,小嘴哒哒哒哒给我说了好多好多,我就那样细细的听。他告诉我橡皮泥是爸爸买的,他说他的橡皮泥盒子里有很多模型,他说他的橡皮泥可以这样玩(边说边给我示范),他还说了很多很多。当时很感动,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是纯净的,我并没有阻止他继续玩下去,并且告诉他老师很喜欢他。到这我认为我们的第一次交流就结束了,可是不是这样的,下课的时候他拿着他自己用橡皮泥捏的胡萝卜送给我。孩子的这一行动感动了我,从孩子的眼神里我看到他今后一定会有所变化的。

反思:

作为老师不要带上有色眼镜去看待你的学生,你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你的孩子,他们的内心是那样的单纯干净。用你的爱心去与每一个孩子交流,你将收获到的是与孩子共同成长得快乐。用心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

教育叙事故事案例 篇三

XX是责任心强,办事公正,品学兼优,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易于他人沟通的`学生。

有一天,XX同学的爷爷奶奶来到学校的门卫室给我打电话,希望我能到校门外,说有急事要与我商量,我礼貌的邀请二位老人来办公室坐坐,可是他们执意不肯,于是,我急忙跑下楼,在校门口,见到了XX同学的爷爷奶奶。

还没等我开口称呼,奶奶就迫不及待的上前拉着我的手说:“高老师啊,你帮帮我们老两口吧,可怎么办呢?”,我一头雾水“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我急忙问。爷爷说:“我跟你说吧,高老师,我孙子XX,他父母都在外地工作,很忙,XX从小就跟着我们,我们也很惯着他,孩子从小就特懂事,听话,学习也不用我们操心,为人处事呀,和同学朋友交往啊,高老师,你教他,不是我吹嘘我孙子,我孙子真的很优秀;可就有一样,真是难死我们俩了,到现在孩子还不会使用筷子,勺子用的还勉强,原来孩子小,不怎么愿意吃饭,我和他奶奶,就喂他,一直喂到上初一,现在初二了,孩子大了,自尊心越来越强,他不让我们喂了,可是他不会用筷子,吃饭时不怎么夹菜,宁可光吃米饭,也不让我们帮着夹,更别说喂了。这不吃菜,营养怎么跟的上啊,我们真是着急啊,可是我们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只有高老师你能帮我们了,噢,对了,我们来找你,可千万不能让XX知道了,我孙子的自尊心太强了,大了,好面子了,这要让同学知道了,他会受不了的。”

听完了老人的叙述,说实话确实让我很惊讶,我担任班主任工作近十年了,第一回碰到这样的事:学生上初二了,还不会用筷子,吃饭不能够自立,不能自信面对。

我答应了老人的请求,我要帮助两位老人,更重要的是帮助XX同学,送走老人后,我边走边想,怎么办――?怎么才能既帮他又不让他知道呢?

第二天早上,我为家人磨豆浆时,突然想到了:比赛用筷子夹豆子!

初二的学生喜欢参与,喜欢玩,可是难度会不会太大呢?对了,我选择3种道具:大粒花生,小粒花生,黄豆。在班会课上我与同学们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将来同学们都得长大,上高中或大学时要离开父母,和自己的同学生活在一起,怎样让自己在群居生活中过得更好,又不失风范呢?同学们马上好奇的、瞪大眼睛听我的下文。“首先就要学会快速吃饭!”这时,同学们马上活跃起来,“我抢”,“把盘子端过来”――还有同学说“我不跟他们一起吃。”――听了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回答,我说:“同学们,你们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员,做任何事,我们都要融入到集体中去,不能逃避,要积极的面对。”抢、不跟他们一起“不能说不是办法,可是大家想一想这样做是好办法吗?总这样的话,谁还会成为你的朋友呢?”同学们皱着眉头,不说话了。“我来说一个办法,大家判断是不是好办法”,同学们的精神头马上来了,“快速吃饭不是让大家狼吞虎咽,而是让我们自己在吃饭时迅速的夹起我们想吃的菜,让我们省去夹菜的时间,吃的文明些,不让他们认为我们好像没吃过饭似的,怎么样大家同意吗?”“同意!”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那我们做个游戏吧,但是是有胜负的游戏,行吗?”“行!”同学们兴奋的大声喊出来。

请听好游戏规则:时间是30天后的第一个班会课,要求班级所有学生参加,咱们班41人,每七个人一组,分成六个组。有一组6人,如果大家不嫌弃的话带上我一个(同学们高兴的欢呼),组员以抽签决定,但是前提:不准互相埋怨,如有发现就给改组减分。游戏方式:第一轮夹大粒花生,第二轮夹小粒花生,第三轮夹黄豆。(给学生看一下道具)为了防止同学们在夹的过程中,着急,作弊,所以每组要每一轮出一名学生去监察下一组的学生,但是在下一轮比赛时起监察作用的学生就得更换。

比如:第一轮1组A监察2组,2组B监察3组,以此类推直到6组F监察1组,到第二轮时A—F这6名同学就要去参赛,更换令6名同学。我已经将1—42号分别写在纸条上,并做成纸球,从1号开始,每7个号码一组,我也参与抽签。好久没给同学们创造游戏的机会了,这次学生真是相当兴奋了,其中包括XX同学,30天的时间足够同学们准备了。而且,XX同学是一个集体荣誉感极强的学生,是一名十分好强的学生,有了任务后很积极面对的。我相信对他来讲,这是不寻常30天。

30天过得真快,在这期间XX的爷爷奶奶打电话给我,告诉我,XX在家里努力的练习,每顿饭都要有油炸花生米,利用吃饭的时间练习,开始的时候有些费力,可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已经很是熟练了。我们的比赛如期进行了,同学们玩的很开心,最重要的是同学们使用筷子的技巧都增强了,我相信将来真的长大,离开父母了,在吃饭上父母少了一丝担忧,不必担心自己的孩子“抢”不着菜吃了。

学习是有节奏的,该玩的时候不要强迫学生学习。一个活动可以解决一个同学的大问题,同时也是锻炼全体学生能力的大问题,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和谐的氛围越来越浓烈了,学生学习的环境自然就会越来越好。当班主任很累,事情很多,很操心,有时还会很烦心,这都是免不了的。但是,当你走上讲台,看到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当你看到你的学生在你教育下有了很大转变,解决了家庭的难题;当你被学生围着快乐的谈笑,当家长打电话来告诉你孩子变了,变得懂事听话了……那快乐是从心里往外涌的。

教育叙事案例 篇四

耐心等待,守候花开的幸福

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毛静

案例背景

在我心中,每个孩子都是一朵会开的花,或迟或早,或长或短;或迎风招展,潇潇洒洒;或含苞欲放,羞羞答答……需要我们用爱去呵护。尤其是孩子犯错误时,更需要我们怀有一颗爱心,耐心地等待,送一缕阳光温暖他们,化一丝春风爱抚他们,就一定会听到世界上最美的声音――花开的声音!

案例描述

1.跳绳**

记得那是一个冬日的午后,我正坐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门突然被推开了,只见吴梦已哭成了小泪人,“怎么啦?谁欺负你的,快告诉老师。”她伤心地哭着说:“我今天刚带来的跳绳不见了,这是我南京的大姑新帮我买的……”我忙问:“是什么样儿的?什么时候不见的?”和她同来的同桌连声说:“她的跳绳可漂亮了,还是带计数器的,早上第四节体育课时,我和她还在一起比赛的。可中午到校后,就不见了。”“你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啦,会不会带回家了啊?”“没有,我放学时就把它放在了抽屉里,我想下午来的时候再跳。”

那我们快去班里找找,说不定放在角落里没发现呢?于是,我来到教室发动全班孩子,对大家说:“你们见过吴梦那根漂亮的跳绳吗?”同学们都叽叽喳喳地说见过。“吴梦想把跳绳借给大家玩,可是忘了把跳绳放在哪儿了,你们能帮忙找找吗?”全班孩子一起找遍了教室的每个角落――但令人失望的是……没找到。看来不得不承认:是有人喜欢上了这根跳绳,把它悄悄“借”走了。

2.出谋划策

怎么办?望着一张张天真可爱的小脸蛋,我实在找不出怀疑的对象。还是等等吧!兴许跳绳能自己出现呢!回到办公室,其他老师帮忙出谋划策:“你一个一个地仔细观察,也可让孩子互相观察,

教育叙事故事案例 篇五

音乐本身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随着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孩子们从小掌握一种或几种乐器技能已是社会家长迫切的要求,能为孩子提供发展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机会。青少年活动中心是学校教育的补充,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为活动中心弦乐教师,我有责任有义务教好每一个学生。下面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个小故事。

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认知特点看,他们对与生活有关的事物感知得较为清晰。我在课堂教学生活中,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逐步获得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和素养,我的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以至提高音乐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良好的试唱习惯是学好乐器的前提,每一节培训课我都先教会乐理知识再试唱,然后进行示范练习,最后与学生齐练,放手让学生自己练习发现错误及时纠正。这样,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塑造美的心灵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中,我从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出发,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真心鉴赏音乐,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特的感受与见解,调动多个感知通道,交流互动,升华情感,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回首几年课改之路,充满欣喜,满载收获,细细想来这一路的欣喜和收获还源于那一段段令人回味的教学故事。

那堂小提琴课,我站在教室门口,面带笑容把孩子们迎了进来。教材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从“寻找声音——模仿声音——创造声音——利用声音表现情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完成对声音的初步探索。要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有趣的声音世界,我是这样设计的:我先说一个关于“耳朵”的谜语,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说一说,然后教师会将学生所倾听到的声音进行分类,城市的、森林的、乡村的等等,最后学习一首小提琴曲《大雨和小雨》。当我进行到让学生说说所听到的声音的时候,学生们不拘谨,把前面说的这些声音归类后,播放了事先准备好的课件。一条马路上有摩托车、警车、救护车、小轿车、公交车,上空还有一架直升飞机。用鼠标点击物体会发出相应的声音,学生们看得非常专注。我正要点击下一组声音,这时,一个男孩说:“老师,我可以给这幅图编个故事。”我本来没有设计这个环节,但是我没有拦住他,对他说:“那就试试吧。”小男孩说:“一天爸爸骑摩托车上班,在路上突然听到一声急刹车的声音,看到一辆小轿车撞到了一辆大客车,道路马上就堵车了,在空中巡逻的警察看到了,赶快拨打110,警察到了又通知医院,救护车来了之后把受伤的人送到了医院,不一会儿道路就通畅了。”小男孩连说带表演,其他小朋友好像受到这个男孩的启发,纷纷要把以下的几组声音串成故事。

我立即决定改变剩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听声音编小故事。虽然有时他们的语言还不是很通顺,内容也显得简单,但是孩子们说得很带劲,最后我总结:“小朋友们,正是这些奇妙的有趣的声音,使我们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那么你带着刚才的感受把曲子拉一遍,孩子入情入境,很快的掌握了这首曲子。

这种上课形式已经成为我的教学模式,无论吉他课还是小提琴课,教孩子的每一课我这节课虽然已成为过去,但是却留给我深深地思索,我庆幸自己的幡然醒悟,对音乐的体验怎么会那么深刻,感谢那一刹那的清醒,在不经意中创设了宽松、活泼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轻松的语言,指导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放手给学生一个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创造,没有固定的答案、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学生们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创造,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创造是艺术发展的动力,是发挥学生想象力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会记住那节充满情趣、欢乐的音乐课。从此,这样上课已经成为我的教学习惯,无论吉他课还是小提琴课,孩子们每一课都在宽松愉悦中获取了知识、掌握了技能。

以前我认为当教师光荣,但是辛苦;现在我认为做一名教师辛苦,但是幸福,每天我都在思索与行动中编织一个个美妙的故事。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如听)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感受与鉴赏音乐时,教师可根据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动、愿意自我表现的心理特征,边听边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使他们好动的心理得到满足,同时鼓励与表扬激发学生多练,真正喜欢上这门乐器。其能。使学生对乐器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我们相信:只要我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注重教学实际的生动性和实效性,我的弦乐教学一定会锦上添花。路,越走越宽;桃李芬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音乐人才,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前景也一定会更加美好。

教育叙事故事 篇六

因为学生快乐,所以我快乐

岁月的流逝总是不知不觉的,算算自己自从上班到此刻一转眼已经度过十个春秋了。十年间,经历了从当初刚出校门雄心勃勃但却缺乏经验的小老师,慢慢的成长成一位有了自己教学风格、受学生喜爱的“老”教师的成长历程。其中既有苦涩也有甜蜜;既有失意也有成就。总之,虽路有坎坷,但终将通往彼岸。

还记得刚刚上班,我就担任了新一年的班主任,刚刚开始的几天我能够说是和自己的学生们一齐熟悉了学校的一切,我们一齐怀着好奇的情绪参观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一齐认真学习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一齐制定了班级的班徽和努力目标……。可真正的教学常规却远远比我想像的难得多。

每一天的数学语文课就把我愁坏了,因为没有什么教学经验、驾驭教材的潜力欠缺,尤其是当课堂遇到突发事件时,就更是一筹莫展了。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现象,我坚信勤能补拙。每一天都邀请校长、主任、学年组长来听自己的课,诚恳的向他们征求意见。除了上完自己的课之后,我还坚持听学年组长、校内学科骨干的课,向他们取经。每一天下班回家后先对自己当天的课进行总结,理清思路、找出闪光点和不足,进行记录;然后把当天的听课材料进行梳理,也总结优缺点,进行记录;最后开始备自己明天的课,在备课时尽量多的搜集优秀教案,取经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潜力。

除了教学常规需要我去钻研外,学生中经常发生的突发事件也很让我头疼了一阵。记得那天,候博中午在吃了一根冰激凌之后,就吐了,满屋子弥漫着酸臭味,我当时也想吐了,但是我一想我是老师,就忍住恶心感,收拾开来。记得那天的晚饭我都没有胃口吃。

虽然是刚刚上班的新老师就经历了这么多的考验,但我觉得这也是宝贵的经验,对我以后的班主任工作是有很大帮忙的。

回首参加工作的十年里,我有八年的时间都在担任班主任的工作,直到怀孕离开班主任的队伍,我依然不舍得。我喜欢和学生在一齐的感觉,因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浸透着我的汗水;他们的每一份成功都有我的伴随;他们的每一滴泪水都有我为他擦去;他们的每一次跌倒再爬起都有我的鼓励,我的学生和我一样,乐观开朗。

我以前教过的学生张琪,出自单亲家庭的他和身体行动不便的奶奶一齐生活,他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写作业,考试经常交白卷。应对这样一个孩子,我认真的分析着他的心理,我觉得他所有问题的根源就是缺少母爱。所以不论从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我都爱护着他。假期我值班,我就让他代着作业到学校来帮他补习,看着他写作业;下班后又请他吃肯德基,送他回家的路上他笑眯眯的牵着我的手,对我说:“老师,你像妈妈一样好。”

前两天,毕业生李静回学校看我,问我:“老师,我妈妈让我谢谢你。你猜为什么?”我努力的回忆着,李静也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他父亲经常酗酒,每次酗酒之后都打她母亲,李静的妈妈最后忍受不了了,离婚之后没有什么一技之长的她靠当清洁工养活自己和女儿,生活相当艰辛。夏天来了,我为李静买来了新裙子,她高兴的不得了;冬天到了,我给她买了椅垫;每学期开学我都帮她买文具,包书皮。难道是为了这些事吗?可我觉得这也没什么值得谢的呀!李静笑了笑说:“老师,是不是您帮我申报了特困补助?您明白吗,此刻我每学期还能得到学费补助呢,我妈妈特意让我谢谢您。”我没想到,我的举手之劳竟能为这辛苦的母女带来这么大的帮忙。

本学期开始我提前结束了哺乳期,回到了自己熟悉和热爱的班主任队伍,一如既往的忙碌、一如既往的快乐。

每一天在一年二班的教室里,都能够看到我那忙碌的身影。忙碌着准备上课;忙碌着组织学生们扫除;忙碌着布置板报;忙碌着领着学生练习跳绳、群众舞;忙碌接待家长,回答着他们的一个个问题;忙碌着批改着一摞又一摞的作业;忙碌着为学生们出练习卷……,有时忙得自己一天都顾不上喝水、上厕所。放学之后还得忙着家访。因为此刻这个班级的2/3学生都是农民工子女,他们的家长大都忙于生计,有时连参加家长会都没时间,所以我选取走进他们的家庭来了解学生、与家长沟通。在家访的过程中我更深的体会到了老师的职责是多么的重大。

当我第一次踏进姚东辉的家,我就被眼前的一切所震动了。在去他家之前,我对他的家庭是有一些简单的了解的。他的父母都是从山东农村来哈市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据说家里还有一个刚刚3个多月的小弟弟。以我的经验就是家里可能会乱一些,但当我真的踏入他家门的时候,我才对这个家庭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他家租住的是学校旁边的居民楼,为的就是离学校近,这样姚东辉上下学就不用接送了。一间12米左右的房间里摆了一张双人床和一张单人床、一个简易立柜,还有一辆婴儿车,这些几乎就沾满了屋子,在房间的另一个角落里还挤着一张圆桌,桌上摆着吃剩还来不及收的饭菜、奶瓶、奶粉……,房间里我没有看到任何家用电器。

我第一次走进这样的家庭,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倒是姚东辉的妈妈很热情,抱着孩子招呼着我快进屋。我们在有点阴暗的房间里聊了起来。

他们夫妻俩本来是带着姚东辉一齐在革新街地下作小买卖,生活还过得去,反正是比在家种田强。去年年底忙于生计的她竟然连自己怀孕4个多月都不明白,当时正赶上过年,就只好先回了老家。等过完年孩子就已经6个多月了,老家的人就劝她把孩子生下来,没有办法的她就只好把孩子生下来,结果又是一个男孩。这样一来家庭的负担加重了。此刻她只能在家照顾小孩,还得做饭,每一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时间过问和辅导姚东辉的学习,甚至有时连接送他上学或开家长会都没有办法去。正说着,他怀里得孩子叫了,同样是母亲的我帮忙逗着孩子,我发现孩子的衣服好像很不合身,低下还有缝接的地方,我就顺便问了问,他妈妈说没有时间给孩子买衣服,就拣他表姐家孩子的,但是他这个儿子长得胖,穿人家的衣服就显得有点小,还不够长,就得缝缝接接了。我把这些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上,一边和他妈妈说,以后放学我负责送姚东辉回家,嘱咐他有什么困难就和我说,一边和他再见。他抱着孩子一边道谢,一边说麻烦我了,我让他赶紧进屋,别把孩子着凉了。

回家的路上,我的情绪很不平静,同样是孩子,不能因为他们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就比同龄孩子缺失什么,作为老师,作为这些孩子的班主任,我所要关注的也不能只是孩子的学习,更要关注他们的生活,爱护和帮忙他们。

回家之后,我找出了一套新的婴儿服装礼盒,还找了一些儿子小时候的衣服和玩具。第二天当我把这些送到姚东辉妈妈手里的时候,我就说了一句:“看看能不能用上!”他妈妈还想和我说些什么,我转身就走了,我觉得我为的不是那句谢谢和感恩,我也不是一个施舍者,我只是在尽我的职责,做我就应做的,我想任何一位老师都会这么做。

这之后的日子里,我担负起了每一天送姚东辉放学的任务,“反正你家离学校挺近的,也不麻烦!”每次他妈妈说谢谢、麻烦我的时候我都是这句话。在学校里,我也是格外关注姚东辉,天气转凉了,我就提醒他自己回家把厚衣服找出来穿。有时他也和我抱怨说妈妈天天看小弟弟,没时间管自己,我就开导他,让他明白他小时候妈妈也是这么照顾你的,妈妈其实个性辛苦,每一天个性累,你要体谅妈妈,还要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活。

他妈妈也总是在晚上孩子们都睡觉之后,给我打电话。有时是聊聊姚东辉最近的表现;有时是询问我小孩子不舒服都吃什么药、几个月都就应打什么针;有时候甚至就是和我聊聊天,说天天家里也没人和他说话,挺寂寞的……,我感觉她把我当成了一个能够交心的朋友了,所以尽管我每一天回到家既要哄自己的孩子,还要备课已经很累了,但我仍然很高兴接她的电话,不厌其烦的为她解释一个又一个问题。

在我的努力下,姚东辉的学习成绩有了稳步的提升,最重要的是他变的越来越开朗了。我正在鼓励他向体育委员的方向努力,他也表示必须要好好的学习和表现,让妈妈和老师高兴。看着他稚嫩的脸庞、听着他幼稚的回答,我心里个性欣慰。

当了母亲以后,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要真心的去爱每一个孩子。记得王树琪拉裤子我帮他收拾,还要不断安慰他没事,别哭;记得候达中午没有带饭,我就张罗着为他准备午饭,还要思考口味和营养;记得姚东辉放学没人来接,我就送他回家,路上还不忘和他聊聊这天的课程;记得有孩子生病住院,我总是第一个带上礼物去看望,还要抽空为他补课。班主任工作的点点滴滴虽然琐碎,但为了学生的快乐成长,我觉得值得。

老师虽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老师虽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十年,我不求自己获得多少荣誉,我将一如既往的、兢兢业业的继续为教育事业努力奋斗!

教育叙事故事案例 篇七

这节语文课的主题是《心声》,这是一篇小说,也是一篇讲读课文。今天是这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中考”常常考小说的阅读,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只习惯于平铺直叙地叙事,不会描写人物,所以,在备课时我将重点放在“教会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上。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第一,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第二,理解主人公纯洁善良、关爱他人的情感。

这节课从“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开始。我提问后,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小说的三要素是:环境、情节、人物。”

学生的回答是对的,我要求学生将“三要素”齐读一遍。现在回忆起来,这个环节很值得回味。按说,屏幕上已经很清楚地出现了“小说的三要素”,我为什么还要学生将屏幕上的“三要素”齐读一遍呢?从小学到中学,老师好像经常会使用这种方法,只是到了大学的教室里,这种方法才比较少用。为什么这个方法只在中小学常用,而大学少用呢?

这个环节使我想到的是:我们做教师的总是有一些很日常的、很细节的教学方式,这些日常的、细节的教学方式普遍流行于小学的课堂或中学的课堂,但做老师的好像较少考虑其中有些教学方式是否应该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而有所改变。尤其当某种教学方式是具有较强的控制性、强制性时,做教师的是否应该逐步减少这种控制性较强的“保姆”式的教学方式而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呢?

由于我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我开始减少对学生的控制,增加了一些开放性较强的问题。

对这个环节我觉得有些遗憾。接下来的重点是让学生领会“人物描写的方法”。 我问学生:我们以前学过的人物描写方法有哪些呢?有学生说“肖像描写”、“语言描写”,有学生说“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另外有学生补充说“心理描写”。

学生回答的这些“人物描写方法”与我备课时所设计的内容是吻合的。我在制作

PPT(Power-point)时,已经写出这几种方法。我点击鼠标,屏幕上迅速出现“描写方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等”。

当屏幕上出现这些“人物描写方法”时,我忽然感到有些别扭。在学生的答案与我的设计吻合时,要是不满足于“正中下怀” 的感觉,不用PPT整体地投放出来,而是边听学生说,边用键盘记录学生的意见,那样的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呢?

按照备课时的教学设计,提出“人物描写的方法”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心声》这篇小说的刻画人物方法。于是,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屏幕上投影出来的几个问题: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李京京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小说是怎样刻画他的?你能举一些例子来说说吗?

学生开始“讨论”后,我走下讲台在学生的课桌间穿行。我很想知道他们在“讨论”什么。偶尔有学生问我问题,我尽可能地作一些简短的启发。

上完这一节课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节课的教学重点究竟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和“理解主人公纯洁善良、关爱他人的情感”,但实际上我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上,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心理的”、“哪些句子说明了这个心理”等等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按照以往的经验,这些方法和技巧是以后的考试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从升学考试的指挥棒来看,注重方法、技能的传授和指导显然对学生“应考”是有利的。对于一个老师尤其是初中三年级的老师来说,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应考”技巧和方法上,也许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我的困惑是,像《心声》这么一篇经典性的儿童小说,它奉献给读者的难道仅仅只是作者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吗?像这么一节语文课,究竟应该注重情感体验,还是方法训练呢?如果真要引导学生“体验情感”,这节课的很多环节都需要改变。

教学反思 教育反思: 语文课堂的感动从哪里来

起,中央电视台连续推出了《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评选,给中国大地掀起了一阵阵感动的热潮。全国各地上上下下相继推出了《感动××》的评选,感动的人和事走进千家万户,感动的声音不绝于耳!

这股强劲的“感动之风”也吹进了我们的语文课堂,凡是有点感动的课文,或者课文中有感动的人和事,敏感的语文老师总要问问学生:哪些地方(语句)让你感动了?于是学生钻入课文,寻找感动的地方,划出感动的语句,接着交流感动的理由,而后读出感动的句段。“感动”成了语文课堂里的“流行歌曲”。

在这和平安逸的年代,我们的孩子的确远离了感动,有的孩子不知感动为何物,许多令老一辈感动的人和事,我们的孩子却感动不起来。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唤醒孩子们的感动,一个不会感动的人一定是个不完整的人。语文学科有着先天的感动条件,有着众多的感动因素,语文课不让学生感动,还有什么课能让学生感动呢?

孩子们失落了感动,我们总想帮助孩子拾起感动,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学会感动。顺着这股感动的潮流,语文老师不由自主地成了“弄潮儿”,也试图让孩子们在语文课中感动一回,一回不够再感动第二回、第三回,仿佛我们的语文课成了“感动课”,没有感动仿佛就不是真正的语文课。

语文课的人文特色不可或缺,特别是在公开课里,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了语文课的一大“亮”点,文化的,精神的,思想的,人性的内容给语文课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使得语文教学的风格与流派异彩纷呈。有的老师为了追求“人文”,以为“感动”就是体现“人文”,便把“感动”移植进了语文课堂。

当我们第一次听到“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的时候,也许会为之一振,感觉很新鲜,认为这样的提问(探究)方式触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动”的语句畅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这样的“感动”来自于学生的言语,而且是从文本的语句中获得的“感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似乎得到了较好的统一。

要感动他人,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更何况是感动孩子。我们在观看《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颁奖盛典的时候,也并不是每一个人物的事迹都能让人感动的。而此类节目的制作完全是大手笔的,声光电一应俱全。语文课堂里无非就是文本和课件,还有师生间的对话,要想让学生随着文本感动,教师还真得使出“十八般武艺”。

由于生活阅历、情感积淀的欠缺,学生的感动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一触即发的,而是随着阅读的层层深入,感动才会慢慢抵达学生心头。当老师提出“哪些地方让你感动”时,学生的感动往往是粗浅的、模糊的,甚至根本就没有感动,学生的“回答”只是为了感动而“感动”,为了给老师“解难”,为了博得老师的赞许,这样的“感动”不是真实的,不是发自学生内心的。

“条条大道通罗马”,在通往“感动”的路上,我们不止一条路可以走,我们完全可以另辟蹊径,选择另一个角度,选择另一条思路,照样可以到达“感动”的彼岸。倘若语文课里不提“感动”二字,不说“感动”二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很自然地就感动了,这样的语文课才是我理想中的“感动课堂”。

教育叙事故事案例 篇八

防止学生累教累犯做到谆谆诱导,对有些学生把教育说服当耳边风,要让他认识错误的严重性,在校纪校规的允许下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同时通知学生的家长配合好老师工作。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老师的中师爱是班主任工作永恒的主题。教书育人不能没有爱,爱的教育不能没有艺术和教育的智慧,只有融入教育智慧的师爱才能是学生真正的爱。

王某,男,13。家庭条件较好。新生注册我还未知道他的名字他就开始给了我一个见面礼——毫不忌讳的玩弄他的手机,被我批评后只是放进口袋并未表现悔过的样子;开学第一天升旗他就在我前一天千交代万叮嘱不要迟到的情况下公然迟到并一摇三摆想进入队伍,我非常生气,狠狠地吼他,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也不反驳。某下午,自习课,突然一阵悦耳的音乐响起,是他又偷偷把手机带到学校,其实从和班里同学的谈心交流时我早就了解到xx的手机是从不离身的,他也有很多的过去学校的朋友,他们从早到晚总是用手机聊天交流。我感觉他如果能改掉依赖手机的习惯,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应该能够在学习上有所进步的。因此我和他进行了一次恳切地长谈鼓励他,试着让他走出虚拟的世界。一开始,他还算配合下决心试着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全心全意投入到学习中去。但是这一天他又把手机带到学校,仅仅坚持了两天!我与其家长交谈时发现,他用极其粗暴的,激动的语言在顶撞他的母亲。在以后和他家人的沟通中我了解到他从小只要一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地方,总是以发脾气,闹情绪为发泄和争取的途径,而每次也总是以他的胜利为终结。于是,在一次又一次过激行为中他尝到了甜头,而脾气却越来越激烈暴躁了。

某天,在数学课上,王某又一次因为上课玩手机做小动作被数学老师批评;英语课被英语老师批评;任何科任老师都对他的表现不满意,王某家离校较远,某晚其母打来电话得知他放学居然未回家,并且不在亲戚家。其母很是焦急,在我连着打了很多本班学生家电话询问后,才鼻清脸肿回到家,说是在路上摔跤了并不怕疼坚持回家。次日,我对他进行了表扬,谁知几天后才知道他是被别人打伤的,我对他再次苦口婆心的批评教育,指责他不应只顾自己不顾家人的感受,但他仍然是一脸的无所谓。并要求我不要插手这件事情,由他自己解决,我与他母亲联系后用了最好的方式解决了这件事情。

他在学业上无法做到出类拔萃,因此他总会选择其他各种方式获得心理满足。比如说,上课调皮捣蛋、不专心听课,他试图通过这样的表现来获得“与众不同”的感觉,引起老师和同学关注,寻求心理平衡。在对他的教育中我发现他有着极其孩子气的一面,想尝试一下新鲜事物。也是为了表现出他的个性张扬。但同时我也察觉他的有些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有偏差,他会认为老师对他进行教育是为难他,他会觉得对他进行适当的惩戒和教育是学校不人性化管理的体现等等。通过与他谈心走近他,慢慢地我了解到由于经济实力的增强,家庭收入提高。家长对学生在生活上尽可能地去会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从而渐渐地也养成了他们任性好胜的个性,少了几许宽容心同情心,多了几许霸气,好胜心。

家中众星捧月式的过分溺爱使他养成了娇纵自私且受挫折能力弱的个性。通过交谈我发现他很喜欢表现自己,对老师安排他做的事,能够尽心完成,发现同学有违规行为有时他也能告诉老师,因势利导综合他的特点适当给他安排工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班里要往高处贴条幅,当时我并未叫他(其实是在我的心里从未指望过他),可是他却主动留下来对我说:“老师,要我帮忙吗?”我毫不犹豫地同意并在心里感动莫名,他也确实卖力地去做并且做得很好。我真的感觉在教育工作上,要花点深功夫,即要不失亲和力又必须严格!如果只用简单的说教很难去改变他。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有学生都不是一天就长成这样的。所以我认为要使像xx这样的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和行为习惯上有改变,不能硬攻,只能智取。

因为,随着国家日新月异发展,信息量的敞开使学生对于新事物的兴趣求知变得十分容易和广泛,学生的知识面与时俱进地扩展。他们大多有强烈的反叛意识,追求自我个性张扬,但相对缺乏团队精神。

教育故事案例 篇九

教育故事案例

案例一:孩子,我赔你的笔

那是一个初夏的早晨,雨一直下,给人一种似乎无以名状的烦躁。

第三节课我被安排到三(3)班代课。

子杰,一个自控能力欠佳的小男生。

课进行到一半,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他的课本仍然停留在前一页,手里在拨弄着一支自动铅笔。

唉,这个小家伙常常在上课期间摸东西或者做小动作,开小差倒成习惯了!不给点颜色他不行啊!我悄悄地、不动声色地接近他,伸手夺过他手中的自动笔。又悄悄地、不动声色地走回讲台,把笔扔在讲台上!再瞟了他一眼,脸色红红的,拿起书本认真地看着。

下课后,我示意他过来,几句责备、几句劝告的话后把自动笔还给了他。我整理好书本刚要离开,有学生大声报告:“周老师,殷子杰哭了!”我漫不经心地看了看,难道是我今天的话触动了他的心灵?不像,因为我从没见过他这般伤心的模样!

走过去看,他还是在拨弄着那支自动笔。

“怎么哪?”我漫不经心地问。

“自动笔的前头破了,铅打(推)不出来。”孩子哭丧着脸。

我拿过来一看,果然是笔头部分的塑料破了。细细一想,应该是刚才我扔到讲台上的那一刻摔坏的。真不该那样扔!这笔的质量也真是差,怨什么都没用了。

“我妈妈星期天买给我的,说不能弄坏了,要不然挨打!”孩子嘟着小嘴,两行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

“那你妈妈在哪儿买的?”我急切地问道。

“温泰市场。”

“哦,那中午再说吧。”我迅速整理思绪,决定买一支同样的笔,赔给他。身教重于言教!我应该给孩子们做出一个表率。

吃完午饭,我申请外出,到商店看文具柜自动铅笔的品种。真好,这个商店里也有那种自动笔。问好价钱,付款,取货。

回到学校还没到上课时间,我飞奔进三(3)班教室。

“上午的那支坏笔呢?拿给我。”我迫不及待地对子杰说。

孩子们疑惑地看着我,我骄傲地伸出手给他们瞧。

一个孩子惊奇地说:“殷子杰,你的新自动笔!”

另一个孩子反驳道:“不是的,这是一支和殷子杰的一样的新的自动笔!”

子杰翻出自己的那支被摔坏的笔。

我接过来说:“一支换一支,坏的自动笔留给我,好的是你的!如果下次课上你不听讲,把好的自动笔还换过来,这支坏笔还留给你,行不行?”

孩子使劲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我也笑了,周围的孩子都笑了,空气似乎也被感染了。

师爱在这里流淌着!

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无时无刻不在用自己那双敏感的眼睛观察着教师的一言一行,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着教师的一言一行,所以说,教师自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教材,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

案例二:堵不如疏

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初中学生来说,让他们明白语文的重要性,语文对他们将来的有用性,是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初二、初三的学生,语文对他们来说,就是完成其他理科作业的一门自习课。这种现象,我想大多数的初中语文教师都曾经历过。下面叙述的就是我的一些经历,算是和大家分享一下,仅作为一些经验和教训吧。

那年我任教初二年级,班里有些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他们学习数学这门课程就已经够吃力的了,这学期又新开的一门物理课。对这些理解力稍差的孩子来,学物理就更是雪上加霜了。再加上英语课的学习比较紧,语文这门看似比较“轻松”的课程理所当然就成了孩子们其他课程的“补习课”。

一开始,我并没发现这种现象,只是在课堂上经常见几个孩子埋头认真地读书。我以为他们在默读课文,所以也就未加注意。可连续几堂课下来,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终于有一天,当我突然出现在北面一排的某个埋头“苦读”的学生身旁时,发现他手里读的是一本物理书。也许是当时气昏了头,我立即批评了他,并且对班上其他埋头“苦读”的几名学生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我严厉地告诉他们,以后语文课上谁再看其他学科的。书籍、做其他学科的作业,一律没收。可是没过多久,这种现象又出现了,而且学生跟老师玩起了“斗智斗勇”。这让我当时真的头痛不已。

有一天,我跟其他学科的老师聊天,通过他们知道,班上的确有些学生理解力稍差,学数学、物理的理科课程比较吃力。我也向他们大发牢骚,说这些学生都在语文课上学你们的课了。他们也比较无奈,说还是需要语文的教育来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力。这句话深深地提醒了我,对啊,语文才是提高学生分析力、理解力的最好课程,何必来“堵”?想到这里,我已经有了一个计划。

第二天,我一进班里,就对学生说:“今天我来跟大家讲一节语文物理课!”当时学生的表情我记忆得特别清楚——吃惊、疑惑甚至有些不可思议。但我确实在接下来的课程中,从语文的角度跟他们解释了一些物理上的定理、公式,并且有些还用到了一些哲学上的知识,像量变引起质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等,这些都可以对他们在物理上的学习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有时候我还举了一些历史小故事,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等一些理科课程的兴趣。最后,我对他们讲:“即使这些课程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理解,来温习,但不要忘记,语文的学习不是浪费了你们的时间,恰恰相反,语文课正是提高这些课程学习方法效率的重要课程。”经过这堂课以后,学生再也不在语文课上看其他课的书了,而是专心地听我上语文课。

这件小事情,虽然不是那么的轰轰烈烈,能够让人铭记一生,但是对于每一个我所教的学生来说,他们不仅学习了语文知识,而是更学会了一种人生态度,就是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他们应该好好做的事情,不要为了其他事情而放弃本应该好好做的一件事。而对于我这名普通的初中语文老师来说,深深体会到对待学生问题,堵不如疏,更不能盲目解决。有时候换个角度,变通一下,反而把问题解决的更加完美。

教育叙事故事 篇十

为期两周的教育见习结束了,回望这短短的两周,我受益匪浅。从看老师上课、记听课笔记到与三年级五班的同学们相处,无一不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老师,作为一名教育者就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养,也对“师范生”真正的含义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接下来我就这两周的教育见习作一个小小的总结。

第一天,我和班上的其他同学在7:50的时候准时到达实验小学,我和一个同专业的学妹分到了三年级五班,主要跟随姜老师学习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姜老师不仅仅人长得漂亮,而且对我们十分的友善。很热心地给我们搬了两把椅子。我们到班上的时候正好是姜老师在上语文课,我和学妹就坐在教室后面听课。这是一节评讲课。这一节给我的印象挺深刻的。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初步接触写作的学习。其中有一部分是让同学们介绍家乡的特产,并写一段广告语。有个学生写到:南充的酸菜,这酸爽不敢想,又香又甜,要吃酸菜就吃南充酸菜。我不明白是不是我的笑点很低,当时差点笑出声了。觉得这个学生听聪明的,仿照老谭酸菜方便面的广告语。还有的学生写到:温江的大蒜,美容又排毒。不得不说,我也算是在温江待了快三年的人了,怎样就不明白那里的特产是大蒜呢

听了姜老师的课,我觉得她把单调乏味的语文知识教得活泼生动。在她的课堂上,我感觉是一种享受,她把难懂的语文知识,联系实际,并利用投影仪把生动的画面展此刻同学的眼前,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理解并快速消化。她给我一种幻想,她上课就像在操作一台机器一样娴熟。在小学的课堂中,纪律很难把握,可这位老师让她的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其他,学生的思路跟着老师快速旋转,还有她的新课程思想布满课堂,我当时对这样一位老师肃然起敬,我真的佩服她,她说她有三十多岁了,可我们觉得她只有二十六、七岁。这是表象上的,可我觉得她让我觉得年轻的地方是她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她是一位很好的语文教师,语文课上她的学生能把以前学过的课文倒背如流,学习新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可自行读、研,这在一年级的课堂中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可这位温柔、美丽、大方的教师做到了,她在语文的教学中有许多亮点,我不明白我以后能不能学会。

这两个星期我也听了很多青年教师赛课的公开课,因为这次见习的同学比较多,所以每次上公开课的教室后面都坐满了。我又相继听了英语课、数额学科、音乐等课程,还有一节队会课,这也是我第一次听队会课,才明白队会课全程都是由学生来主持进行的活动。记得这届队会课的主题是“废物利用”,有两个肖老师当主持人,组织同学们进行活动。有的学生利用报纸或者塑料袋做出一件裙子,有的学生用易拉罐做笔筒。总的来说,整节课在进行的很顺利,只是同学们可能有点紧张,忘词了。有一次是一年级十四班的英语课,这是一个新老师,这节课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在听低年级的英语课之前,我一向有一种观念就是低段的英语课很简单,给学生讲讲单词就能够了。听完这个老师的课,才明白,原先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首先整堂课给我的感觉很舒服,学生的用心性很高。教师不仅仅运用多媒体课件,还做很多卡片,以及玩具。而且教态,语态很好。其他听了她的课的同学都赞不绝口。当学生们放学后,我的思绪仍滞留在欢快的氛围中,享受着教师精彩的讲解,幻想着自己以后能成为一名这样优秀的教师,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总之,短短的两周见习也让我体会到很多。作为低年级的老师让孩子喜欢你十分重要,一个常常对孩子微笑的老师总能得到孩子的爱戴,孩子在她的课堂上也个性认真活跃。但是微笑并不代表放纵。树立威严是必要的,让孩子明白,什么能够做,什么不能做。要做一个润物无声的老师,在课堂上灌输人生道理,一点点启迪学生。而不是每一天让学生反读背名言警句,这是死板不深刻的。我们要理解我们的孩子,孩子犯错难免,不就应因此而动怒,最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孩子犯的这个错误是有道理的,我们也会有针对地辅导我们的孩子。新课程提倡赏识教育,欣赏我们的学生,在值得表扬的时候表扬孩子,但是分批评,伤害孩子自尊。

在我们心中,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都一样的可爱,鼓励表现好的孩子,帮忙潜力弱的孩子,是我们的职责。带给学生更多的成功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如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提高学习的兴趣,这尤为重要了。关键在于教师怎样看待成功和为学生带给了多少成功的机会。在课堂上讲课时,我发现老师先向学生讲清知识点,再出类似的题目给学生做,学生都能做出。对答案的时候,有些原先趴着听课本的同学因做对了一道题目而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启发我明白普通班的应根据课堂上所教的资料去命题。只要学生上课认真听了,就会在作业、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他们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会产生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