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征文吧,征文的主要目的是宣传与教育,内容选择主要是颂扬和体会。写征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高考家长网网为朋友们整理了4篇感恩奉献作文1500字,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感恩父亲节作文1400字 篇一
回顾这二十年,我唯一没有变的梦想就是一定要让父亲住上大房子,一定要让父亲吃很多他口中“不喜欢吃”的大餐。我的父亲其实很平凡,二十年了,我们好像没有一张合影,这么多年感觉他什么都没给我,却又把一切都给了我。
曾经看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红了眼,害怕时间匆匆,我却还没读懂父亲。听了《父亲的散文诗》泪流不止,我的父亲没有散文诗,他的手上全是茧,皲裂的皮肤里是黑色的早已洗不掉的泥垢。
1月,是个难忘的日子。父亲的脚踝被砸肿住院了,在医院见到他的那一刻,我的鼻子开始发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为了不让父亲看到,我只是低着头,不敢抬起。要强的父亲在我面前轻描淡写地说“不疼”,“不要紧”,可从他苍白的面孔上我能看出来有多疼。学过朱自清的《背影》,文中父亲穿过月台买橘子的背影让我感动过,现在父亲艰难的单脚站立更千百倍的刺痛我的心!那夜我躲在厕所哭了很久,我们都不善于表达爱意,父亲却无时无刻不在表达对我的爱。
高考结束那年,父亲来学校宿舍接我,看着我重重的行李,他一把扛在肩上,完全不提及考试的事。可在考试期间,父亲为了看我一眼,坐了一个小时的车来到考点,怕我压力大,只是拍拍我的肩就又回去了。一段焦急地等待后,考试成绩终于出来了,考得并不理想。父亲知道后没有责备我,反而劝我出去散散心,可我也看见了他眼中的失落……想想当时的情景,内心便充满了对父亲的感激,感谢父亲对我的宽容与厚爱。来新睿那天,父亲替我背着行李,送我上学。看着父亲老去的背影,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想对父亲说声“谢谢”,可此时喉咙哽咽,什么也说不出来……父亲就是这么不善言辞,可他用行动默默地为我付出了他所能做的一切。
我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对外界的新鲜事物“一窍不通”。可自从我离家来到新睿,父亲不但跟邻居学会了微信转账,还笨拙地请教我怎么收藏表情包,问我表情包代表什么意思……父亲的这些小举动,我都看在眼里。我知道他学习使用智能手机、使用微信、研究表情包是为了跟上我的“步伐”,是为了拉近我们的距离。偶尔的微信视频,虽然我们说的话寥寥无几,父亲也会看着手机里的我久久傻笑,不愿挂断。
“曾经和一位长辈聊天,他说:“我女儿也许随时都可以放下我,可我只有到死那一天才能放下她。”我很有感触。父亲也不是生下来就是父亲,他也是第一次当父亲,但我们却成为他生命里的一切。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高中生沉迷网络,经常半夜翻学校的围墙上网。有一次他翻墙到一半便狂奔而归,从此认真读书,不再上网,后来考上名校。昔日同学问及此事,他沉默良久,说:“那天父亲来给我送生活费,因舍不得住旅馆在墙下坐了一夜。”这哪里是个故事,这就是我们父亲的真实写照啊!即使我从未让他骄傲,他却依然待我如宝;即使我从未付出,他却依然给我全世界!”
离家读书后,看到过校门口一边忙碌做生意又一边盯着城管的小摊男主人;见过挑满担子货物赶公交车的中年男人和食堂不怕脏、用双手去收拾餐具的大叔。他们也有孩子,他们也是父亲,他们也像我们所有人的父亲一样,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辛苦奔波着。有一段时间觉得父亲很古板,后来看到张爱玲说的一句话“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我开始理解父亲了。其实,父亲对我做的远不止我知道的这些,他把一生中的爱都全数给了我,很多时候觉得父亲不懂自己,后来我才发现,是我不懂父亲。
我想对父亲说:落叶归根,是树木对大地滋养的感恩;乌鸦反哺,告诉我们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曾经,父亲说:不要怕,天塌下来有爸爸顶着!再过几年,我会说:以后家里的担子交给我,我来扛!
我的感恩故事征文 篇二
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与你分担所有的人是父母。成长路上,愿为你照亮路途的还是父母。
曾记否,妈妈弯着腰,耐心的教我们学走路,是妈妈让我们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曾记否,爸爸用肩膀举着我们去动物园看动物表演,是爸爸让我们了解人类以外的生物。曾记否,爸妈牵着我们的稚嫩的小手,将我们领进学校的大门,知识的海洋。渐渐的,我们长成了意气风发的少年,头顶上软软的胎发已变成乌黑的头发,而爸妈的青丝中不知何时已是白发缕缕。我们抬头挺胸,脸上自信满满,而爸妈挺直的背影已成了弧形。如今的我们用灵敏的双手创造着自己的未来,而爸妈的双手已如树皮般粗糙,布满老茧。
妈妈脸上的皱纹增多了,她将姣好的面庞给了我,爸爸的身体变差了,他将健康给了我。岁月在爸妈身上留下了痕迹,而爸妈的爱在我心底也刻下了深深的烙印。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是默默的,不要求回报的。这种爱是透明的,我们看不到,也摸不着。但我能感到它的存在,因为我感觉世界是美好的,心是温暖的。
有人说父母是儿女只取款而不存款的爱心银行;也有人说父母是载着我们从少年走向成熟的船;还有人说父母是燃烧自己照亮我们的蜡烛。歌颂父母的文字太多太多。这正是因为父母对我们太过重要。是他们领我们来到这勃勃生机的世界;是他们在每一分每一秒都跟随在我们身边,对我们细心的呵护与照顾;是他们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时间赶来,带领我们走出困境。父母对我们的爱的确是太伟大了,再璀璨的钻石在它面前也会变得黯淡无光,再丰富的画卷在它面前也会显得苍白单调。
父母的爱不光伟大,它还简单,圣洁,纯粹。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父母关爱的海洋中。父母的爱,就像空气,透明而必须。父母的爱,就像一座山,博大而宽厚;父母的爱,就像那树根,坚定而深沉;父母的爱,就像那百花酿成的蜜,馨香而甜蜜。
记得高考前,妈妈总是在我学习累了,休息的时候为我按摩肩膀,放松手臂。妈妈总是边按摩边对我说:休息的时候,要注意活动活动脖子,肩膀和手臂。不要一直低着头写字看书,要注意劳逸结合。可不要为了高考,把身体拖坏了。平平淡淡的几句话里流露着妈妈对我的浓浓的关爱。
现在的我,时常为妈妈捶背,看着脸上透着满足的妈妈,我心中不禁一阵酸楚。我只为妈妈做这么一点,她就能如此的满足。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就像世上的道路那样宽阔而漫长;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好比手中的筷子似的细小且简短。
父母的爱,让我懂事了许多,成熟了许多。我会牢牢记在心底,以我最大的努力回报他们。虽然父母从未想过从我们这得到什么。,但我们不能因为这样,而无动于衷,至少要时刻心存感恩。古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让我们时刻谨记“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惨痛教训,将感恩永远铭记于心,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
最新感恩的征文 篇三
记得很多年前看过一部电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是一部讲述母爱的亲情片。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心里突然有了隐隐的担心,看着母亲日渐老去的身影、越来越多的白发和皱纹,我多想让时光慢一些、再慢一些,让我能有更多的岁月陪在母亲身边。但是,生活的琐碎总是一点点的消磨掉我的初衷与期望,或者这是我为自己找的一个个借口,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我和母亲相处的时间仍然是很有限的。
母亲从小就被寄养在她的外婆家。她是个有志向的人,一定要上学学文化。不管是酷暑严寒,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学校的人。不负众望,母亲从小就学习好,当年村里的规矩是谁考了第一名,要敲锣打鼓将喜报送到家里,母亲很争气,是村里送喜报最多的好学生,也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母亲十七岁时回到了她自己的家,家里的四个弟妹还小,我的外公当时在外地工作,外婆没有文化,一个人支撑整个家。母亲后来跟我说,她十七岁那年成了一家之主,帮助外婆拉扯弟妹,一直到弟妹成人、工作、成家,基本都是母亲一手操办的。这么短短的几句话,真的很难诉尽母亲几十年的操劳!我经常记起这样的场景:夜晚,在昏暗的灯光下,母亲的缝纫机呵呵啦啦响个不停,我在睡意朦胧中看到她趴坐在缝纫机前的身影,那个年代物资还很匮乏,好多的生活必需品要靠自己动手。母亲是一名医生,其实工资在当时不算低,足以让自己过上富足的生活,但是她选择毫无保留奉献给自己的亲人,从没想过在自己身上花一分钱。母亲工作了十几年,都没有买过新衣服。我家的相框中母亲年轻时的照片,都是同一件浅蓝色的上衣。
母亲是工作在基层的一名妇产科大夫。她在大学时非常勤奋,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记得母亲说过她实习的时候单独做的第一个手术,她的带教老师赞不绝口。她工作上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并且还在很多危急情况下抢救了很多生命,这是她一直引以为豪的。她热爱自己的事业,每当看到病人家属有照顾不当的地方,她总是亲自动手示范,病人家属总是感激不尽。当时的医疗卫生条件都很有限,十里八乡才有一个医院,病人总是里三层外三层,把母亲围在中间。母亲也是加班加点的工作,经常成夜成夜的守在产妇身边,再加上家庭的拖累,她经常累的坐在椅子上就睡着了。数十年的劳心劳力,母亲的身体出现各种问题,特别是右胳膊,在给产妇接生时劳累过度,落下了病根,这也是我一直挂怀的。
母亲生我的时候曾大出血,以至于我出生后的十几年中,母亲一直严重贫血,这也是拖垮她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世界上的母爱都是神圣的、伟大的。母亲对我的爱更是如此,自从我出生,就像一粒种子种在了她的心里,时时刻刻都牵挂着,从小只要是我出了点什么问题,她总是反应过激,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被传染上了腮腺炎,老师把发烧的我带到母亲眼前,母亲看到我的脸肿起来,当场就两眼一黑。后来母亲的同事经常拿这个事打趣她。我的成长过程中她总是无微不至,一直到我结婚工作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仍然让她时时刻刻在牵挂。这是让我愧疚的,即便是我倾尽所有,也难以回报。母亲退休后,终于可以放慢脚步歇一歇了,我把父母接到身边,住的地方离单位也不远,这样的时光应该是我和母亲最想要的。我工作日中午都去母亲家里吃饭,虽然她高兴能每天见到我,但是又常常处于矛盾之中,因为又多了一个她牵挂的人:我的儿子。自从儿子出生,相当于母亲心中又种下一粒种子,每天都会挂念着儿子的一举一动。儿子虽然由奶奶看大的,但是他和母亲感情很深。每次见了面都有聊不完的话题,母亲不仅在生活上对他无微不至,还特别注重跟孩子情感上的交流,注重孩子的感受。所以儿子特别爱跟母亲在一起。每次离开总是恋恋不舍的。
我的感恩故事征文 篇四
读过鲁迅先生那篇著名的杂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之后,我一直对旧中国“长者本位”的家庭观念深恶痛绝。在这种观念之下,“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利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而我要对那些“觉醒”的父亲敬佩不已,他们“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背着家庭生活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失去了这世人非人的忍辱,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然而鲁迅先生并没有告诉我们,把孩子放到“宽阔光明的地方”之后,他们并不能学会“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那又该怎么办?我曾亲眼目睹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某大学校内公告栏中出现了一封署名为“一位亲酸父亲”的家信,信中这样写道:
亲爱的儿子:
尽管你伤透了我的心,但你终究是我的儿子。自从你考上了大学,便成为我们家几代里的唯一一位大学生之后,我的心里已分不清咱俩谁是谁的儿子了。
在你读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我们收到了你的3封信,加起来比一份电报长不了多少,简言易骇,主题鲜明,痛篇字迹潦草,只有一个“钱”字特别工整清晰。
当时正值你妈下岗,而你爸我微薄的工资,显然不够你出入卡拉OK、酒吧和饭馆。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不仅没有半句安慰,居然破天荒的来了一封长信,大谈别人的老爸老妈如何的大方。你给我和你妈心上戳了重重的一刀,还撒了一把盐。不知在大学里,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识和社会阅历之外,还能否长一丁点善良的心?
“辛酸父亲”的来信,在大学的校园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许多人都以为它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刺痛了社会的心”。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父母从小没有进行恰当的教育于此肯定有关系,然而我思考更多的是,在父亲“觉醒”、孩子“解放”之后,“我们现在该怎样做儿子”?这才是我考虑的关键所在。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告清楚“谁是谁的儿子”。这决非一个简单的问题。在孩子被解放到“宽阔光明”的地方之后,搞不清“谁是谁的儿子”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多。今天的父亲在儿子面前意犹昨天的儿子在父亲面前一般必恭必敬,惟命是从。孩子得到了“解放”,父亲与儿子之间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戏剧性的颠倒,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我不是“圣人之徒”,说要搞清楚“谁是谁的儿子”,当然不是要重新确立长幼之序,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在走到另一个极端去。而是因为,这一问题实在是讨论的前提。试想,如果连这个问题都搞不清楚的话,还如何去讨论“怎样做父亲”、“怎样做儿子”这样更进一步的问题?
那么,“我们现在该怎样做儿子”?
我们需要学会感恩。鲁迅曾说,“父子之间没有什么恩”。我也曾说过,我不是“圣人之徒“,听到这样的断语当然不会“面红耳赤”,但我也确实坐不住了。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观点,生育完全是一件“损己利人”的事情。单从个体的角度来说,在从性爱到生育的环节中,人具有这一圈子的能力。他既然能跳却不跳,偏偏要这般“损己利人”,当然不能说一点恩也没有。退一步来说,即便将“生”看作是满足性欲的副产品,没什么“恩”的话,那么“育”呢?难道一点“恩”都没有吗?我想,我们只有怀着感恩的心去对待自己的父母,才可能以感恩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
我们需要学会体谅。就算有人坚持要说“父子之间没有什么恩”,他至少也得要承认“父亲并不欠子女什么债”。“觉醒的父母,完全是义务的”,这句话父母可以说,其他人也可以说,如果我们也理所当然的这样说,就有点不合情理了。实际上,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从来都是含辛茹苦,尽心尽力。他们并不期望有什么回报,如能够得到一句关切的问候,对他们而言已经是“受宠若惊”的事情了。孩子若像债主一般,天天逼着父母做那些力所不及的“奉献”,对他们来说几乎就是人间最大的心灵折磨。我们都需要体谅,父母当然也不例外,要学会体谅别人,首先就要学会体谅自己的父母。
我们还要学会承担责任。我们随着年龄不断的增长,我们就得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无论是对自己,或对父母、朋友,还是对竞争对手。而单从做好子女一面来讲,我们尤其需要早日自立,尽量减轻父母的负担与压力,同时也可以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别忘了,在我们被放到“宽阔光明”的地方之后,父亲还在身后独自肩负着那道“黑暗的闸门”,我们有责任把他一起带到幸福的生活中去。
这样的“需要”还有很多,我当然不能一一指出。再套用一句鲁迅先生的话作为结尾:“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心中有了爱,便能学会感恩,学会体谅,学会承担,学会怎样做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