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读后感2000字范文【精选4篇】

读书,使人归于宁静和淡泊,使生命超然物外。读书,是一种精神的跋涉。这次高考家长网为您整理了4篇读后感2000字范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小王子读后感1700字 篇一

看着扉页“小王子”三个字,只觉得一股神秘、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翻开书页,嗅着淡淡的墨香,在书中开始一段梦的历程……

“我”是一个飞行员,因为飞机故障而降落在寂寥无人的撒哈拉大沙漠,一天早晨,在“我”睡醒之后,“我”遇见了小王子,他可爱,气宇不凡,亦有着淡淡的忧伤。

“我”亲爱的小王子硬缠着我,要“我”帮他画一只绵羊,就这样,“我们”相识了。

慢慢地,“我”发现这个从天而降的小王子了解我,和“我”一样讨厌大人。小王子告诉“我”,他B612星球上的唯一居民,再来到地球之前,他已经到过许多其他的星球,“我”静静地听着那些星球上的故事,听着小王子讲述那朵B612星球上独一无二玫瑰花。

与小王子相处的日子很开心,可是他毕竟属于另一个星球,终究要离开我。终于,“我”亲爱的小王子在恳求一直毒蛇咬死他后,回家了……

读完《小王子》恍若在梦中,一种淡淡的忧伤在周围弥漫,只觉得心被扯了一下,隐隐的疼。《小王子》的故事是哀伤的,一个关于思念的故事。思念得认真、真诚、痛得切骨。“我”对小王子的思念纯净淡雅,小王子的思念诚恳认真。

永远记得文章的随后一段话:仔细看看这幅风景图吧,记住这个地方,如果有一天你们去非洲沙漠旅行,你们要能把它辨认出来,如果你们有可能经过那里,那么,我请求你们,别走得太匆忙,就在那颗星星底下待上一会儿吧!这是,如果有个孩子朝你们走来,如果他笑了,如果他有一头金发,如果你们问他问题他不回答,那么,你们肯定能想到他是谁。那就请你们行个好!别让我那么伤心,赶快写信告诉我:他回来了……这是一种多么沉痛的思念:如果你遇见了他,一定要告诉我,因为……亲爱的小王子,我想他了……因为我以被他驯化……

“驯化”这个词是小王子来到地球上遇见的第一个生物——一只狐狸告诉小王子的。这只可爱的小狐狸认为,如果小王子驯养了他,那么他平淡的生活会变得快乐起来,他会辨认出小王子与众不同的脚步声,他会为拥有麦子的颜色而欢欣,因为看到麦子,他会想到小王子金色的头发,因为驯化,他那颗孤独的心有了张望的方向。

“驯化”让小王子明白了什么是独一无二,什么是无可取代,当你驯化了他,他的身上已经有了你独有的记号,你会在世间万物中一眼认出他,你的心里会装满对他浓浓的思念,只因为他是你的唯一。即使世间有千万个他,只因为被你驯化,他便是独一无二。

亦因为驯化,小王子对地球上成千上万的玫瑰笑着挥挥手,因为即使外形一样,但是它们没有内涵,于是,柔软的沙地,无声的倒下,他回到了他的星球,陪伴他的玫瑰,因为他想它了,思念源于“驯化”。

因为已被玫瑰驯化,小王子在他降临地球的地方日夜徘徊,想尽一切办法回到B612星球,因为已被小王子驯化,作者每次仰望星空的时候,会深深的思念小王子,会喜欢倾听星星的思绪,星星的心……

“剪不断,理还乱”思念是世界上最难斩断的线,正如“我”对小王子的思念和小王子对玫瑰的思念。即使“我”已经离开,即使穿越生死,“我”的思念一直都在……

思念的心宛如宝石,灾难、流变,乃至岁月都无济于事,一切的一切都休想磨去哪怕半点光泽,而只能越发将其打磨得熠熠生辉。

生命,戛然而止,那又如何,我对你的思念坚强的期望朝阳憧憬月辉;自由的翅,被捆绑,那又如何,我对你的思念在天地之间纵情驰骋无畏飞翔;风尘流变已经将山河易容,那又如何,我相信,你会把我的思念铭记珍藏……因为我们都被彼此“驯化”,因为你是我的唯一!不幸能夺走一切,但它夺不走思念,夺不走我心中那份真挚的爱恋。

思念是最美丽的种子。因为思念,小王子不顾一切的回到星球,照顾他心中唯一真爱的玫瑰;因为思念,“我”请求读者帮“我”找到“我”亲爱的小王子,即使我在地球的另一端;因为思念,当作者在飞行任务中离奇失踪后,人们想象着他驾着飞机飞向了小王子的星球;因为思念……

无论未来变换得怎样惊天动地,怎样难以思及,可如丝的思念却可穿透茫茫岁月、茫茫得失,亘古不变,它始终震撼着我们的心。

我愿意现实如同传说一样,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驾着那架失踪的飞机飞到了B612星球,见到了他亲爱的小王子,让他的思念有一个圆满的结局,让他不再哀伤……

亲爱的小王子,亲爱的安托万,在那个遥远的小星球上,你们好吗……

《小王子》的故事是哀伤的,一个关于思念的故事。思念得认真、真诚、痛得切骨。“我”对小王子的思念纯净淡雅,小王子的思念诚恳认真。

读后感2200字左右 篇二

《一公升的眼泪》的剧情催人泪下,使人感悟生命的顽强和可贵。生命,友情,亲情等都是故事所歌颂的。在灾难面前,有人选择消沉放弃,有人选择勇敢面对。前者使生命永远坠入黑暗,而后者却能从黑暗当中在看到生命的发光。

《一公升的眼泪》剧情根据一真是故事改编而成。记得我曾说过,生活不像电视剧。可是自从我看完这部日剧后,我发现我错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就像这部日剧一样,是来源于身边的事,却又有着更高的升华。原来,生活有时就是电视剧。

《一公升的眼泪》共11集,本剧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描述了15岁时身患不治之症(脊髓小脑变性症),直至25岁去世,真实存在的女孩木藤亚也的半生。这是一个在日本感动了成千上万人的真实故事。15岁的池内亚也出生于一个平凡而幸福的家庭,一家六口每天的生活虽然平淡却很幸福快乐。从小就是好学生乖宝宝的亚也考上了自己心仪的高中,原以为从此光辉灿烂快乐的人生正等着自己,没想到却患上了不治之症——脊髓小脑变性症。

本是一个开朗活泼的花季少女,得知自己身患不治之症犹是晴天霹雳,面对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自是无法相信、无法接受,悲痛在所难免。亚也的病情开始渐渐恶化,身体机能开始不受控制,走路无法保持平衡,经常跌倒,甚至不能好好写。看着这么没用的自己,亚也哭了一次又一次,当她哭着问医生”为什么病魔会选上我?“的时候,更是让人潸然泪下、绞痛心碎。

在面临逆境时,是用痛苦的心在倒数, 还是用乐观的心去燃烧出每一天,都取决于自己。亚也在未接受事实前总会说:”如果我没病就好了!“,她总会红着眼眶寻找所有的答应。但在家人、朋友以及喜欢的男生麻生的支持和鼓励下,亚也开始面对现实,因为她知道这就是现实, 不管怎样哭泣也逃避不掉病魔。她说:”这就是事实呀,我应该学着去接受!“,自那天起她找到了生存的目标——她要活下去!她要坚强地站了起来!她下定决心努力无悔地度过每一天,不给自己的青春留下一丝遗憾。她说:”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在死亡面前轻易就放弃自己“。是的,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虚度年华、自我放逐,找不到自己生命的足迹,落魄的灵魂只能在遗忘的角落徘徊,在黑暗中永远无法也找到曙光。

亚也不仅要为鼓励自己以及帮助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而活,还要为自己而活。她不希望身边的家人、同学、朋友因为她而改变他们原本的生活;也不希望自己成为他们的负担和可怜对象。于是,她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一步一步地寻找光明,直到能那样微笑着说话为止,这最少需要一公升的眼泪,但她要在眼泪中变得坚强。当班里同学们因她而教学进度延缓时,她会微笑着说”对不起“;当被人说是残疾,投来奇异的眼光的时,她会坦然的接受说”背着沉重包袱的我 就是现在的我,我会抬头挺胸地活下去“;当她无力跌倒的时,她会鼓励的说:”摔倒了又有什么呢,再站起来就行了,摔倒的同时仰望天空,蓝蓝的的天空今天也是广阔无边地微笑着,我是活着的。“…虽然经历了无数次的打击和伤害,但亚也总是那么乐观、坚强。她没有怨恨过任何人,更加没有怨恨命运之神为什么对自己那么残忍,她只知道自己想生存下去,只要能生存一天,对她来说就是上帝对她最大的恩赐。

亚也跟我们所企求的远远不同。我们可以幸福的活着,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过自己想过的人生…但是亚也不能,这些对她来说都只是奢求。因为病魔的困扰她放弃了人生中很多重要的东西。放弃了能让自己飞跃的篮球赛,放弃了自己想考的大学,放弃了自己钟爱的职业…她所剩下的未来就是竭尽所能地生存下去,仅此而已。她每天都是在和自己战斗,痛苦着,压抑着。但是她依然怀着对未来的微小憧憬坚强勇敢的活着,她说”如果痛苦时就超越这痛苦,那对岸有彩虹般的幸福等待着“” 有目标有理想我们就要全力去争取,没有到最后一秒,谁也不知道结局…

最后亚也也流尽了她一公升的眼泪,直到她不能写字的那刻前,她一直在坚持握笔写日记。即使自己的手不断发抖,即使笔掉了无数次,她还在坚持写,直到写完‘“谢谢’”两个字,她安详地、微笑着离开了人世。从亚也身上,我看到了是对生命的渴望,对生命的执着。生命如此短暂,如此脆弱,亚也却谱写了自己生命的乐章。她耗尽自己的一生去感受和体会世界的美好。 她欣然接受了上天的安排, 努力的令自己身边的人得到幸福。她让我们知道了能够活着,原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她留给我们的是对生命、生存的思考以及那一抹最坚强、最美丽的微笑。

看完一公升的眼泪,我,思绪万千,对这一位坚强的女孩我心深处感到生命看似坚强,可是,又有谁理解生命,人生呢?我含着泪,眼泪就像驰骋的河水往下流……

理解,生命,难能可贵,人生只有短暂的几十年,为何轻易说抛弃就抛弃呢?不,人生就要像野马那样,永远地奔驰,亚也说过:我不能动,不能帮助别人,可是我想生存,何尝我们人生不也要像亚也那样,坚强不屈,抵抗病魔,怀抱感恩之心。

生活多一份关怀,会更加温暖;生活多一份感动,会更加美好;生活多一份坚强,会更加精彩。

读后感1700字 篇三

今天到新华书店查阅课题研究资料,无意间发现了一本和课题紧密相关的书籍《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于是坐下来漫不经心的读起来,也许里面有自己需要的“黄金”,试试看。可是一睹这本书的芳容,我还是醉了。

《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是付小平老师著作,它展示了一位好爸爸用心陪孩子一起渡过幼小衔接关键时期的心路历程。付小平老师通过自己的女儿伊伊的亲身经历,把教育学,心理学融入真实的案例之中,这是一本适合年轻父母和幼教工作者值得一读的好书。

全书共分六部分:

一、幼小衔接,绕不过的一道坎。

二、充分准备,才能有效衔接。

三、养好习惯,才能顺利衔接。

四、提升能力,才能自信衔接。

五、塑造性格,才能开心衔接。

六、迈入小学,才能关键衔接。

每一篇文章,有案例有方法,方法新颖,超乎想象。其中最吸引的要数《别让孩子伤在分数上》。

《别让孩子伤在分数上》案例是作者的女儿伊伊刚刚升入小学不到一个月,第一次数学考试考了刚及格。然后付老师对孩子的测试失利分析原因,找到一是试卷中大部分错的题目是本来孩子掌握好了的,由于没有经历过考试,缺乏答题技巧紧张造成的;二是查找到考试中暴露的问题,如:做题慢。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第二次考试取得了一个好成绩。但随之陆续而来的英语、语文小测验,在班上位居中等,付小平老师结合三次考试成绩分析,找到一个导致伊伊不够优秀的共性问题——答题过程粗心,可以做对的题目都出错了,丢了不少分,然后又进行分类:一类粗心,提醒避免出现类似错误;二是没有掌握问题。通过讲解练习,最终伊伊拿回了100分的卷子。

付小平老师提出问题——究竟如何面对考试和分数?,同时给出我们各位家长的建议是:一、态度比结果重要(成绩并不重要,但试卷反映出来的薄弱环节很重要);二、进步比分数重要(纵向比较孩子成绩,发现错误和原因,找到进步和变化);三、成长比成绩重要(快乐成长和优异成绩协同发展,相得益彰)。

付老师确实是一位好爸爸,面对孩子每次的考试能做好细致的分析并找到相对应的补救方法。对待孩子的分数现实生活中无非有三种家长:

一、无关紧要,马马虎虎。

这些家长认为一年级课程那么简单,考的好不好都代表不了什么。我只要努力赚钱,给孩子最好的物质保障就欧克了。这样的孩子不能被引起重视,孩子丧失自我存在感,长期的恶性循坏使得成绩一直不好,等到高年级开始重视,已经晚了。

二、只注重分数,不看过程的家长。

有些家长不坚守过程,只要一看到试卷上的分数,就火冒三丈。从来不关心孩子努力的过程,不分析失败原因,只拿分数和其他的孩子进行比较,埋怨孩子指责孩子。所以惹得自己“一身骚”,孩子挨批受打,最后两败俱伤。长此以往家长经常“火山喷发”,孩子短暂性“压力山大”。若干天后所有的工作一切回归原位。

三、和谐家长,就是换位思考的家长。

他们陪同孩子一起接受失败,一起陪孩子查找原因,在考试后机智应对,为有更大进步的家长,就像付老师一样。

我看到这篇文章感触极深,因为我就是上面例举的第二种家长,面对成绩“暴跳如雷”事后“安然无忧”的家长。孩子的成绩失败,导致没有自信心,作为妈妈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每次考试都是看分数,总是以没有时间帮助孩子分析为理由,一次一次放纵了孩子的学习,才导致孩子成绩的失败。我好恨我自己,就是补习班能换回来“家长的陪伴”,能弥补孩子心中的“失落”吗?如此孩子还是很听话,在我的命令下“成方成圆”,我没有顾忌孩子的感受,导致孩子自卑、压抑。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今后一定改变自己的育儿方法,多陪孩子,多关注孩子,多鼓励孩子。

分数和考试是每个求学路上的人都逃脱不了的法咒,“分分,学生的命根”同样“分分,老师的法宝”。不管我们的子女今后在择校还是工作,无疑选择的筹码就是成绩。作为妈妈,我好可怜那些低分数的孩子,他们也努力,他们也付出,他们因为分数低不敢和同伴玩耍,他们因为分数低失去了老师的宠爱,他们因为分数低而不敢和无理的家长讨价还价,我想象着“如果有一种只求知,而不测试”的教育之路那该多好。

最后,我想用付小平老师的一段话来结束,“从迷糊到清晰,从懵懂到明白——一小段关键的人生路,心灵陪伴,让孩子走得更稳更远”,以此来表达我对这本书的阅历,感恩生命中遇到了付老师,给我照亮了前进的教育之路。

读后感2100字左右 篇四

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共产党员,政治正确非同儿戏。在一年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如果不是带着抵触的情绪去敷衍塞责,而是从哲学的高度、宏观经济学的广度去思考,那么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和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必会潜移默化的入心入脑。在做人做事时不受控制的跳出来,影响看待问题的角度,指导社会实践,进而使人生格局、思想境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有所提升和改观,然后就有了更加努力工作的理由。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人类自我解放的共产主义社会,或将替代"变成高富帅,赢取白富美"而成为一个体制内共产党员的终极人生目标。

共产主义是理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国情,这是我党的口头禅,而这一切都来自于马克思思想的创造性衍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可见,只要身在体制内,只要谈治党治国,只要谈社会建设,都绕不开马克思这位大胡子的老头。他作为我们必将回归的初心和灵魂导师而坚挺的存在着。

而这位在文件中出现频率远高于其他词汇的老头子,这位被顶礼膜拜的世纪伟人,这位被高举在历史的荣誉柱上的大神,我们真正了解吗?

正当我在意识形态之海中游移,想要掀开历史的面纱走近伟人以求指点时,我的研究生老师钟君推荐了一本书《马克思靠谱》,给了我一个方向和机会。此书是配合在自治区大火的电视节目《开卷有理》的纸质版本,娱乐性必然大于其政治性,而这恰是一本科普读物必备的优点,所以它更适合对马克思其人茅塞初开的九零后,也正是因为这样,火了《马克思是个九零后》这首歌,也让这本人物传记似的作品有了更加充分的可读性。如果你深谙马克思理论之道,这本书或许作用甚微,但作为翻开整个体系的动力和深入的引子,却是没有更合格的了。因为它通篇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给老马穿上新潮的衣服,化妆打扮一番穿越到了现代,用时下流行的语言、诙谐幽默的文字、轻松的笔触、独特的视角,透视了一位3D版的马克思。让这个宽宽额头,眼神清澈,大胡子浓密的形象深入人心。故做画一张,以表喜爱之情。

初识老马,大概是在初高中的课本里。那时,他的名字绝对能排在我最厌恶黑名单的前十。什么"剩余价值"、"阶级斗争"巴拉巴拉,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简直是天书。然而惭愧的是直到现在,自己对那些耳熟能详概念的认知仍然停留在皮毛之上。除了领会上级文件精神,学习必学书目,"高举马克思理论伟大旗帜"张口就来外,我也从未主动拿起马克思的著作去阅读,因为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兴趣,那绝对是一件需要倾注强大意志力的痛苦事情。工作十余年或许对社会现状,政府运作讳莫如深,但对它们的理论基础,老马思想核心的掌握却是零散和碎片化的,这笑柄属实让人惭愧。纵观全局,这或许也是个人党性修养的提高,学习教育推进的瓶颈所在。

马克思为什么靠谱?书里弥漫着一种迷之自信。从马克思的青春懵懂到哲学思想初成,再到天才世界观破土,本书以思想上的进化升级为线,穿起了期间几部影响世人著作的明珠。宏观理论上化晦涩为直白易懂,生活细节上化旁观为身临其境,让读者为老马的思想火花迸发而欢呼,又为其生活悲惨而痛苦,看到老马子女因为窘迫而夭折,看到老友恩格斯、妻子燕妮的追随不弃,动情处几近泪目。老马笔耕不辍,心里装着大爱,真真正正是为全人类,以自己的肉身去对抗资本的恶魔,这是何等的思想境界,又是何等的人生格局?行文到后几章,重点放在了社会主义为什么靠谱上,马克思作为一个医生,拿着手术刀给资本主义开膛破肚,虽然刀刀见血,让大资本家们闻"马"丧胆,但治病救人是一个医生的天职,他推诚置腹的指出病情,这让苟延残喘的资本主义病人能够针对症结自我修复,甚至是隐藏自己粉饰太平。进而使福山的"历史的终结"论一度甚嚣尘上,成为社会主流共识。然而,这些蒙人双眼的论调会终现弊端,下坡路不可避免的出现在前方。新自由主义、西式民主制度尽管看起来先进合理,但它们仍然救不了行将就木的资本主义制度,因为无法改变的是: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必须依仗更为先进的生产关系,而现实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无法容纳日益膨胀的巨大生产力。骨子里的顽疾不除,表面折射着七彩光的巨大泡沫终将面临不可修复的破裂。资本世界妄图用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制造虚假繁荣,其实这都是表面功夫,况且养肥的也是体重已经严重超标的少数资产阶级。再回看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力道十足。究其缘由,不外乎领导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支撑把握住了历史推进的根本和主线,进而再一次把中国推向了世界的巅峰。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难以避免,但泱泱大中国在制度上俯视芸芸众生的优越感何惧挑战。

"尽管当前中国经济遭遇经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风景这边独好"的局面必将长期存在。我很庆幸生于此时,能够跟伟大的中华民族一起经历复兴时代。"马克思靠谱","社会主义靠谱","中国更靠谱"给了我们底气和行动力,因为实现"中国梦"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愿望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