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高考家长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2篇一月故事:七月与安生,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一月故事:七月与安生 篇一
改编自作家安妮宝贝(现名:庆山)成名作的电影《七月与安生》,在微冷的初冬时节温暖了许多人的心灵。影片讲述了“安生”(周冬雨饰)和“七月”(马思纯饰)羁绊十几年的友情,细致地捕捉到不同性格女生间的深情厚意,还有生命的交叠与轮转。影片凭借精良的制作、走心的剧情,收获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6项提名。现在就跟随鼹鼠老师一同走进这对双生花的友情世界。
七月与安生:两生花开
七月与安生从踏人中学校门的一刻起,便宿命般地成为了朋友。她们一个恬静如水,一个张扬似火,性格截然不同却又互相吸引。这对双生花,想要依靠彼此打破沉闷的命运,在彼此命运的观照和探索中,得到真正的自我与存在。
七月――
林七月家境良好、父母感情和睦,成长环境造就了她乖乖女的性格。在生活殷实安稳的苏北小城,女孩子的成长轨迹早已被设定――读书,上学,恋爱,找工作,结婚,生子。
七月学习成绩优异,长相美貌,但给安生写信时却一直表露自己根本不知道对什么感兴趣,日子好无聊。可虽然无聊,她终究没有踏出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安宁多属于历经不安宁的灵魂,不在红尘里滚一圈又怎么懂得岁月静好的真义?安生是七月生命中唯一的一道光亮,是她借来看世界的人。在安生身上,七月看到了自己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不过父母给自己设定好的人生又怎样?
所以七月策划了一场逃婚,这一次,她剪了短发,利落上路。
安生――
安生从小生活在破碎的家庭,父亲早逝,母亲性格乖戾且不顾家,这造就了她缺爱、缺乏安全感、特立独行、乖张叛逆的个性。她注定要离_让她窒息的一切,走上流浪的路。
没钱没背景的她和男友一起北漂,做各种工作,今天苍茫草原,明天海上邮轮。她是闯荡江湖的豪气女子,却又无数次想停下来,渴望一个家。所以当七月写信诉说自己生活死水一潭般无聊时,安生对她说:“世界上根本没那么多有趣的人,他们都是装的。”
安生最后心甘情愿回归平凡生活,于她,荡气回肠是为了最美的平凡。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七月与安生。时而七月,时而安生,所以歌唱有时,迷惘有时。
素材运用方向:“想在彼此的灵魂里寻找一条通往世界的途径。”安妮宝贝这句话说的是所有灵魂相交的朋友。“生活在别处”“找寻人生的意义”“自我的成长”等作文中适用这个电影故事。
周冬雨:宝贝长大
18岁时,干净得像一张白纸的周冬雨脱颖而出,出演了张艺谋的电影《山楂树之恋》的女一号。自那之后,她一直保持着清纯少女的银幕形象。时隔六年,《七月与安生》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周冬雨,曾经生涩的演技,已被让人惊艳的表演刷新。2016年10月1日,周冬雨凭借安生一角入围第53届台湾金马奖影后提名。
周冬雨用“痛不欲生”总结自己的学生时代。她看韩国电影,想要长发飘飘,恰逢要中考,妈她剪短;她觉得耳钉很酷,去打了耳洞,妈妈趁她睡觉时,全给拔掉……“我妈就挺安生的,超级安生,跟她在一起,我是七月,因为我怕我妈。”
18岁时,周冬雨被张艺谋选中,在此之前,她没有听说过张艺谋,因为妈妈不让她看电视。随后经张艺谋的推荐,她去了北京电影学院读书,毕业后正式进入演员行当。
她似乎一直在接受着他人和命运的安排。而这一次,在出演安生这件事上,她却很安生。
“只演安生,要么就不演。”看了剧本后,周冬雨内心很明确。
一开始导演曾国祥没想过让她演安生。试戏时,周冬雨以安生的角色读了一段旁白,读完后,曾国祥便决定:周冬雨演安生,一定是这样。
相比入围金马奖,结交了几个朋友才是《七月与安生》带给周冬雨最大的惊喜。“有趣的人会激发我很多有趣的东西,这是化学反应,他们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氛围。”除了导演“老曾”和马思纯,周冬雨还结识了“比自己亲妈还亲”的好朋友――监制许月珍。“她对我影响很大,我以前觉得自己是一个演员了,我应该爱电影。她教会了我,我应该为电影付出。”周冬雨形容自己的改变,“就是现在越来越有感觉了。”
刚入行时,周冬雨不懂得如何应对媒体采访,她不敢直视对方,声音会抖。张艺谋告诉她,真诚就好。周冬雨现在自信了很多,“我会慢慢地学会,既保留自己的风格,又不伤害到别人。”
素材运用方向:“我家有女初长成”,清纯依旧,内心坚强。她的经历适用于“什么是成长”“青春的蜕变”“珍惜机遇”等文章。
曾国祥:彼时安生,此时七月
1979年出生的曾国祥是新人导演,也是资深配角,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是香港影坛老大哥曾志伟的儿子,综艺主持曾宝仪的弟弟。
受父亲的影响,曾国祥十四五岁时就对电影产生兴趣,姐姐曾宝仪是他的启蒙老师,把中国内地的摇滚乐、村上春树的书等等推荐给他,这些东西如今仍在影响着他,《七月与安生》中,他就选用了当年文艺青年最爱的崔健的《花房姑娘》、王菲的《浮躁》等歌曲。
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毕业后,曾国祥进入著名导演陈可辛的电影公司,当“阿四”(打杂)。那时还是胶片年代,他要负责送片子,翻译文件,剧照P图,从最底层的场记做起。十几年从影生涯,他几乎从没当过主角,“废柴”可以概括他所有的角色,不过他也没什么偶像包袱,“真要把角色演活了是一门很高的学问,挑战越大反而越感兴趣。”2010年曾国祥拍了第一部电影《恋人絮语》,《七月与安生》是他第二部长篇作品,没有浓烈的青春放肆,只是通透生动地把人生的各种细微、琐碎、温暖和残忍积攒成一股力量,把原著作者安妮宝贝都看哭了,曾国祥也凭此片入围金马奖最佳导演提名。
很多人看完电影后感叹:曾国祥太懂女人了!他毫不讳言女性对自己的影响。“我奶奶是个女强人,姐姐曾宝仪也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爸爸忙工作经常不在他身边,他从小跟着妈妈和外婆生活:“外婆是上海人,有一大帮子上海姐妹,我一直觉得女人的感情世界很复杂,正是这样的复杂让我很感兴趣。小时候看张爱玲的书就觉得特别的亲切,就好像在讲我外婆一样,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想拍双生花的故事,拍女性主导的电影。”
“年轻的时候谁都想做安生。我也会有很皮的一面。”现在的曾国祥越来越像七月,想要安稳的生活,不变的是对电影的热爱,“毕竟我还是一个新人导演,没有形成强烈的个人风格,我必须多尝试不同题材和类型的电影,这也是慢慢去了解自己,寻找自己的过程。”
素材运用方向:“星二代”光环给了他比普通人更多的资源,也成了摆脱不了的负担,他只有努力才能证明自己。曾国祥的例子适用“艺术源于生活”“用努力证明自己”“坚持与梦想”等文章。
安妮宝贝:一个旅人走到新的边界
《七月与安生》是安妮宝贝18年前的作品,也是她首部被改编为电影上映的作品。
电影上映前,她在微博里写着:“七月c安生”即将公映。在小说中,她们是一个人心中的两个自我。是自我的对抗与和解。回头看,那一切是过往。是你与我走过的曾经。
1998年,24岁的励婕化名安妮宝贝,开始了写作生涯。十几年间,《告别薇安》《莲花》《春宴》《得未曾有》《清醒纪》等等作品――与读者见面,每一部作品都能引起强烈反响。在很多人看来,安妮宝贝就是她书里那个忧郁、沉默,永远是麻布长裙、光脚穿球鞋的小资女人,但她本人却表示并不知道“小资”究竟代表着什么,也没有兴趣去了解。作为荣登多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的畅销书作者,安妮宝贝的生活相对比较封闭,不看电视不看报不读杂志不看新闻,只热爱读书与旅行。她不参加公众活动,不出现于公众视野,鲜少与外界交流。她的写作不受外界评论的影响,只遵循自己个人精神发展的逻辑。“我的写作是由随意的表达开始。对早期的十年前的我来说,它是一个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对后期的十年后的我来说,它是用来和自己、和身处的时空、和他人的关系等种种层面探索深邃秘密的途径。”
如今年届40的安妮宝贝宣布改名庆山,因为喜欢“庆”的欢喜基调和“山”的灵性,在抚育女儿、安定生活后,她说自己与20多岁时那个有攻击性的女孩不同了,“如同一棵树长出新的枝干,一个旅人走到新的边界。所有新的发生,建立于原先的基础,而不是离开自己的过去。”
她曾经回答过读者这样一个问题:“人最强大的力量来自哪里?”
“爱,相信。”
她在引领女性走向一条通向独立道路的同时,也提醒她们不要忘了“爱”。她仿佛是木心所形容的旗袍:“是当年洋场尘焰中唯一的慈凉襟怀”。世间越浮躁,越需冷静。
素材运用方向:安妮宝贝说:“我们的生命,应该是一个深入探索自我,然后提升它超越它的过程。”她的创作历程适用于“特立独行”“优秀”“自我的完善”等作文。
安妮宝贝精彩书摘
六很多时候,一个人选择了行走,不是因为欲望,也并非诱惑,他仅仅是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六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对阳光,对美,对痛楚。
六与其热闹着引人夺目,步步紧逼,不如趋向做一个人群之中真实自然的人,不张扬,不虚饰,随时保持退后的位置。心有所定,只是专注做事。
六有生之年,一起去看看这个美丽易碎的世界。凡有等待,就有启程。
六为了自己想过的生活,勇于放弃一些东西。这个世界没有公正之处,你也永远得不到两全之计。若要自由,就得牺牲安全。若要闲散,就不能获得别人评价中的成就。若要愉悦,就无须计较身边的人给予的态度。若要前行,就得离开你现在停留的地方。
六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六人的眼睛若不苍老,面容就不会苍老。
《七月与安生》,一本精彩的书籍,一部唯美的电影,有人在里面看到了青春,有人在里面体会到了友情,也有人在里面看到了时间的匆匆……你呢,对这个美丽的故事有着怎样的理解呢,请以此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生活在彼此的灵魂里
顾瑾仪
微凉的风摇下了一地碎金,在初冬时节里,一部《七月与安生》勾起了许多人对青春的回忆,对人生的慨叹。
七月和安生从13岁结识,她们之间是深厚的、羁绊十几年的友情。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女生一一七月是月光,沉静中带着漠然;安生是玫瑰,张扬中有着不顾一切燃烧的欲望,在宿命的安排下被彼此吸引,命运的轮开始旋转。
七月在优良的环境中长大,她的人生本没有任何波澜,会按照父母的愿望发展。可她觉得无聊,她渴望打破既有的世界,到红尘中历练一番。这或许是必然性的宿命,上帝从不会一开始就将安定与平和放在人的灵魂中,于是七月开始渴望,开始尝试。而安生,则是她所向往的那个自己。安生的家庭是残缺的,畸形的生活造就了她敏感缺爱、乖张叛逆的个性。她注定要逃离过去,流浪颠簸。然而看似潇洒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甘于淡泊的心,她渴望一个家。所有的不同造就了结局的不同:七月如愿以偿,逃婚,剪发,上路。而安生也最终得到了家,真正安定下来。
互相吸引,互相折磨,互相向往,两生花开。
安妮宝贝说:“想在彼此的灵魂里寻找一条通往世界的途径。”七月与安生,你们与我们,都是一样的存在,都妄想着寻找与之对立的自己,或许渴望解开束缚,或许渴望流于安宁。但无论哪一种,都是自己所向往的、迷恋的人生。所以对于七月与安生而言,本就没有什么不甘与落寞,这本就是在意料之中的实现,两个对立的灵魂,两个对立的自我,一生都在为此而牵绊。那你呢?你是七月,还是安生?
你是七月,你必然期待安生一样的行走;你是安生,你必然期待七月一样的宁静。安妮宝贝曾说过:“很多时候,一个人选择了行走,不是因为欲望,也并非诱惑,他仅仅是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一切源自内心,一切开始于灵魂。我们都生活在彼此的灵魂里,想要依靠彼此,也是观察彼此,效仿彼此,生命本就该是不断深入探索自我的过程,所以最后的最后,我们都能在彼此的灵魂中找到那个最期待的本我和最真实的存在,这才是生命这场旅途的终点。
所以每个人,都是七月与安生。
生命的旋律也从来都是一段接上一段,一段覆盖一段。有时是欢快的,有时则伴随着动荡与隐逸,但回头看时,一切都是难以割合的。
一切源于彼此的灵魂,你我生活在彼此的灵魂里。
安生与七月是灵魂上的彼此,因此,当安生寻到了七月,七月寻到了安生,便成为一生的挚友,再也分不开。小作者围绕这个中心,用细腻的笔法,揭示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每个人都是七月,每个人也都是安生,因为每个人都是立体而多面的。文章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思想的深邃,更在于语言的精炼与流畅,这样深厚的文字功夫,令人赞叹。
(指导教师/夏年凤)
七月与安生 篇二
安妮宝贝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叫“七月与安生”。那年在某出版社编辑室见到她时,我们都很激动,怯生生地,拿着她的新书,用轻得只有自己听见的声音说:“你能给我签个名吗?”她很快签好,用估计连她自己都听不见的声音说: “签好了,谢谢。”
青涩啊,水嫩啊,当时想,这份水嫩,就是青春了。一晃多少年过去,当初那个坐在墙角里不怎么说话的穿灰白牛仔裤的作家女孩,如今已为人母,探讨婴儿奶粉和尿布的用法应该占去了她不少时间。也说明无论生活的大潮多么波澜壮阔,个人的生活都还得按部就班地走,我们都是普通人而已。
少年时读《三国演义》,每每看到刘备摸着大腿上的“贱肉”感叹时不我待,就激动不已,心想英雄就是英雄――我们摸大腿时咋就没想到呢?或者,我们咋就压根没想到去摸大腿呢?后来这一段看多了也就愤愤不平了:这些人物就是事儿多,要是腿上没肉了,他肯定也会感叹:你瞧我都瘦成这样了,还没马踏中原啊!关二弟你的刀还快不快?而且学习他摸大腿,操作起来很有难度:大腿很享受,别人很狼狈――你没摸错地方,他以为看错地方了。
后来书看得更多了。转而佩服起金庸小说里的少林和尚来,一个武功最高的人,很可能就是在寺院里默默扫了十年的地,少林和尚清一色地勤奋低调,从来只见江湖高手上少林来挑战,哪里见少林和尚去找江湖高手挑战的7于是从哪里弄来一把扫把,学习扫地,最后怎么着忘记了,反正扫把没破头先破了――你弄脏了人家的院子,怎能不打你啊?
一晃也是多少年过去了,“80后”的首要任务已经变成了制造“08后”,真是时光荏苒,跑了都要给你抓回来。七年前的七月我正好在北京,13号的晚上听到鞭炮齐鸣――我们申奥成功了,记得当时激动之余又觉得很遥远:2008?数一数,伸出一只手不够,还得加上一只脚。
料是年年今夜,月华如练,明月夜,短松冈。青春,青春应该是个挺无奈的字眼,无奈到连感叹一下缅怀一下的时光都没有,若还能长吁短叹,只说明还未走出青春期,抬头仰望一下星空,眼里饱含一下泪水,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青梅煮酒论英雄,浪花也淘尽英雄,正是我们每个人按部就班的普通生活构成了历史的波澜壮阔,正如正是运动健儿们平时的挥汗如雨将迎来金牌盛宴一样,其实没必要感叹时光的易逝,梦想的难为,留住一刻之间的感动就好。
七月,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