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回归主题的作文【7篇】

岁月静好,我们安康,愿疫情快快过去,一切都回归本色!让我们来看看关于回归的作文怎么写吧?下面是高考家长网整理的7篇回归主题的作文,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高考家长网给您的好友哦。

以回归为话题的作文 篇一

有一个地方,使我们终生难忘;有一个地方,把儿时的'记忆珍藏;有一个地方,是父母所在的方向。那个地方就是叫做“家”的地方。无论身在何方,我们总会被这个叫做“家”的地方吸引过去。只要一回到那里,我们便立刻被无限亲情所包容,温馨与幸福的感觉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时我们忙忙碌碌,总是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搪塞不能回家的因由。然而“春节”到了,心目中再也不会有一丝徘徊、一丝犹豫,再也不会去想一下有什么借口。即使远隔万里,心中的磁力线也早已指向了回家的路线。如果有谁阻拦我们回家,那心头的怒火——一定会把对方烧的焦头烂额,体无完肤!于是大家不惜将大把钞票交给交通部,不惜千里奔波旅途劳顿,只是为了赶到那片生息着我们父母的地方。赶回去,赶回老家,和父母一块过年!只要一家人亲亲热热地团聚在一起,哪怕只是吃上一顿简简单单的团圆饭,心里也会由衷欣慰倍感满足的。

思念总是在这个季节点热烈地燃烧着,春节---是炎黄子孙心中难以割舍的符号,它像一声号角,一旦吹响,它的儿女们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世界性的的大迁徙,天上地下,陆地海里,当思乡的情愫开始萌动时,会像春天的野草般迅速蔓延,不可遏止,一种原始的自然力把这些儿女统统吸引到了那个叫做“家”的地方。

父母居住的那片老宅,此时似乎有着无穷的魅力。父母那殷切期盼的慈祥眼神,那血浓于水的无限亲情,给了你“家”的感觉,给了你回归的渴望。亲情是不能割舍的情缘,在春节里,让我们借着节日的浓烈氛围,将浓浓的亲情肆意的渲染!

回归主题的作文范文 篇二

论文摘要:采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员工样本,运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定量方法对员工工作满意与组织认同态度变量之间相互关系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工作满意感采用多构面维度,组织认同感采用单构面维度,数据资料均来源于员工所填调查问卷及深度访谈,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结论,具有重要的管理学意义.

吴秉恩认为组织发展的 关键,潜藏于「人身上的资源,在于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对组织的认同〔‘〕.从管理观点而言,组织认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员工态度,因为有高度组织认同的员 工会做最符合组织利益的决策,即使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也一样.员工的组织认同感一旦形成,往往会在很长时间里影响他们对公司的信心和评判〔”〕.而 这正符合当代的各种管理思潮,如参与管理、全面品质管理、团队管理及授权赋能等。但员工的组织认同感从何而来?工作满意与组织认同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 是研究者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1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工作满意感(JobSatisfaction)一直是组织行为学中 的热点问题,工作满意感已成为组织中一种早期警戒的指标。Robbins认为工作满意感是工作者对自己工作所保持的一般性满足与否的态度,工作者的工作满 意程度高,则表示对他的工作抱有正面的态度.工作满意感有单构面和多构面之分。采用单一的总体构面还是把不同的构面分开考虑,要取决于研究的实际需 要。许士军认为不同的样本结构,或不同的量表项目,均将导致不同的构面.笔者通过深度访谈(In一depthInterview),运用扎根理论 (groundedtheory)分析、归纳并结合企业实际,经焦点问题讨论组(focusgroup)讨论,厘定工作满意感构面为:工作本身、工作 环境、主管领导、项目价值、裙带关系、升迁考核、薪资福利、角色冲突、工作自主性、企业发展前景〔“.本文拟采用工作满意感这10个构面作为研究变量的 结构化基础。

组织认同(OrganizationalIdentification)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具有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 特性。在1958年March和Simon提出第一个详细的组织认同模型以后的20年里,研究组织认同的著述并不多见,对于组织认同的定义,理论界尚未形 成共识.组织认同则是指员工是否将自己认为是组织的一份子,进而认同组织的使命、价值观及目标,并将组织的利益纳人各项管理决策之中.目 前,组织认同已经成为组织行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当组织成员对组织有强烈的认同感时,其显示出的成员士气将使组织力量达到无可限量的境界。

反之,当组织成员对组织毫无认同感时,成员士气势必低落,低落的组织势必走向衰退与解散,因此,组织的领导者应体会到成员对组织认同的重要,提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将是组织效能充分发挥的关键。

尽 管不少学者对组织认同进行了单变量的实证研究,也得出了一些结论,但组织认同与工作满意感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虽然Dick等人对组织认同与工作满 意度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并没有发现他们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g].Cheney研究指出:个人的工作动机、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明显受组织认同影 响,即组织认同的效果与组织内的决策、动机、工作满意、工作表现等多个层面都有关联.例如,个人可能不满意于薪资或督导方式,但对于组织及组织目 标有高度认同,可能导致他不考虑这些不满意,而坚决继续留在组织。鉴于此,本研究假设如下:

假设1:工作本身、工作环境、主管领导、项目价值、裙带关系、升迁考核、薪资福利、角色冲突、工作自主性、企业发展前景等10个满意感构面与组织认同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假设2:总体工作满意感与组织认同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假设3:工作本身、工作环境、主管领导、项目价值、裙带关系、升迁考核、薪资福利、角色冲突、工作自主性、企业发展前景等10个满意感构面对组织认同具有显著影响力。

假设4:总体工作满意感对组织认同具有显著影响力,工作满意感可以作为组织认同的预测指标。

2研究方法

2.1被试

为 了控制员工所在行业和所服务的组织层面的差异对离职倾向可能产生的影响,本研究的样本取自我国一家特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的32个下属企业的全 体员工(截至2007年8月31日正式员工总数为18345人).正式调查时间是2007年9月1日至10月31日。问卷共发出478份,回收419 份,剔除填答不完整及刻意乱答者36份,共取得有效问卷383份,有效回收率80.13%,符合抽样原则。为了消除员工之间的个体差异可能产生的影响, 让研究结果比较稳定,本研究引人年龄、年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职位及所在单位性质等个人特征变项于模型中,作为分析中的控制变量,其中男性占 64.2%,40岁以下的员工占79.6%,年资在15年以下员工占68.6%.按照员工离职研究对理想样本的要求,本研究的问卷调查对象仅限于该企业的 正式员工。

2.2工具

(1)工作满意感问卷。该问卷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个案企业的实际严格按照设计流程,经反复 修改、征询专家意见及信效度检验组编的新问卷。共由10个分量表37道题目组成,10个分量表分别是工作本身、工作环境、主管领导、项目价值、裙带关系、 升迁考核、薪资福利、角色冲突、工作自主性、企业发展前景。示例性题目“建设项目所创造利润情况”、“从自己的工作中看到合理的晋升机会”及“本单位的薪 资水准”等。采用Likert五点尺度法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分,其中1,2,3,4,5分别表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得分越高表示越 满意。Cronbacha系数0.9016.

(2)组织认同感问卷。该问卷采用Milleretal.,(2000)修 改Cheney(1983)组织认同问卷测定。共有10道题目,示例性题目有“成为该单位的员工,我很自豪”及“我向朋友提及我所工作的单位时会称其是很 优秀的公司”等。计分方法同上,分别给予1一5分,1为非常不同意,5为非常同意,填答者与此项的分数愈高,代表对组织认同感愈高。Cronbacha 系数0.9490.

2.3研究程序

为使样本更具代表性,本文采用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相结合的概率抽样法。数据资料均采用 员工自填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为了避免共同方法偏差(commonmethodsbias),除对引用国外成熟量表采用专业人士翻译和回译 (translation&back-translation),确保中文测量题目含义的精确性外,本研究还对全部问卷的内容做了单一因素分析, 发现所有的题目没有落到一个因素上,基本不存在共同方法变异问题。采用Spssforwindow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相关分析、方差 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来检验工作满意感与组织认同之间关系,在数据分析中对缺失值的处理均采用了整列删除(Listwise)法。

3结果分析

3.1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及Cronbacha系数

从表1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各变量的测量量表信度水平即Cronbacha系数均在0.85以上,说明量表具有很高的信度,问卷的同质性、内部一致性程度高且内部结构良好;

(2)就员工切身感受到工作满意10个构面来看,员工填答的满意程度平均值介于1.97一3.01之间,且绝大部分低于总体均值3.0,同上,说明员工对工作满意因素中表达了自己不满;

(3)员工总体上的工作满意感和组织认同度较低。其中员工最不满意构面分别是项目价值、裙带关系及角色冲突,这应引起管理层的高度关注,需加以改善。

3.2工作满意感各构面与组织认同关系验证

(1)工作满意感各构面与组织认同相关分析

经 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并做双尾检验(2一tailed),其结果显示如表2所示,工作满意感10个构面和组织认同均表现出了0.01水平 上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如表所示).该结论验证了假设1;“员工工作满意感各构面与组织认同具有显著正相关性”。根据系数判断,主管领导和企业发展 前景与组织认同相关程度一致,且最高,说明这两个构面可能对组织认同产生较大影响,但仅仅根据相关程度不能判断各变量对组织认同的影响程度,即相关分析只 是表明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而不能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回归分析则弥补了这个缺陷。

(2)工作满意感各构面与组织认同回归分析

本论文采用强迫进人回归法进行各研究变量的回归分析,经运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中第一列为模型代号,第二列为输人的变量,第三列为剔除的变量,第四列表示采用的方法为强迫进人回归法。从表中可以看出,10个自变量全部用作输人变量,没有变量被剔除。

表 4包括回归模型进行拟合时模型的相关系数(R)、相关系数的平方值(RSquare)、调整的相关系数的平方值 (AdjustedRSquare)、估计值的标准误差(Std.ErroroftheEstimate)以及方差膨胀因子 (Varianceinflationfactor,即VIF)和Durbin-WatsonL两种多重共线性测度系数。相关系数等于0.759, 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有比较好的相关性。R2等于0.576,表示这10个自变量一起,可以解释因变量57.6%的变异 性.VIF=2.356,D-W=1.846,均在标准范围内,说明自变量的残差之间不存在自相关,也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5模型方差分析表明,由于显著性概率小于5%,拒绝原假设,即认为回归方程中各系数均不为零,回归方程有意义,R2的F值的显著性表明回归模型的总体效果非常理想。

表 6中列出了常数项和各个自变量对应的非标准化系数(UnstandardizedCoefficients)(包括常数项和变量系数的取 值<B>及其标准误差<Std.Error))、标准化系数 (StandardizedCoefficients)(Beta值).t值和显著性水平(Sig.).从该表中可以看出裙带关系、薪资福 利、角色冲突及工作自主性等4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被排除在回归方程之外。

回归分析表明,工作本身、工作环境、主管领导、项目价值、升迁考核和企业发展前 景等6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和常数项达到了0.05水平上的显著性,从而对组织诀同产生了直接影响,被引人回归方程。而裙带关系、薪资福利、角色冲突及工作 自主性等4个自变量对组织认同没有产生直接影响。尽管相关分析表明该4个自变量与组织认同显著相关,这主要是由于该4个自变量通过其他6个自变量而与组织 认同产生了显著相关。从回归系数来看,企业发展前景影响最大,其次是工作本身和主管领导。综合以上信息,经回归分析最后得到的多元回归方程为:

组 织认同二0.566+0.211x工作本身+0.133x工作环境+0.168x主管领导一0.107x项目价值+0.108x升迁 考核+0.215x企业发展前景。模型的回归系数为0.759.以上分析部分验证了假设4"工作满意感各构面对组织认同均具有显著影响”。

3.3总体工作满意感与组织认同关系验证

(1)总体工作满意感与组织认同相关分析

经 皮尔逊(Peatson)相关分析,并做双尾检验(2-tailed),其结果显示如表7所示,总体工作满意感与组织认同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r=0.675,表现出了在0.01水平上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该结论验证了假设2:“总体工作满意感与组织认同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2)总体工作满意感与组织认同回归分析

用强迫进人回归法运行后,简化的分析成果如表8所示:

根 据表8回归分析成果表,总体工作满意感回归系数及常数项达到0.01水平上的显著性,对组织认同产生了直接影响,被引人回归方程。回归结果中,F值为 318.417,在0.01水平上显著,表明回归效果非常好,相关系数等于0.675,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有比较好的相关性。R2等于0.456,表 示整体工作满意感自变量,可以解释因变量45.6%的变异性。方差膨胀因子VIF=1.838,D-W=1.648,均在标准范围 内,说明自变量的残差之间不存在自相关,也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综合以上信息,用全回归法最后得到的多元回归方程为:组织认同二0.484+0.845x总体工作满意感。

模型的回归系数为0.675.以上分析支持了假设4"总体工作满意感对组织认同具有显著影响力,工作满意感可以作为组织认同的预测指标”。

4结论

本文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员工样本检验了工作满意感与组织认同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论包括:

第 一,经相关分析,发现工作满意感及各构面和组织认同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员工的工作满意感越高,对公司的组织认同就越高。其中主管领导和企业发展前景两个 构面与组织认同的相关系数最大,这充分说明了公司主管领导和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影响员工满意的重要因素。上行透式公司针对“求职者偏爱什么样的企业”这 一问题做过调查,在对1217人调查中,选择“企业有发展前景”的人最多,占总人数的22.84%(见2000年1月巧日《北京人才市场报》). 工作本身和薪资福利与组织认同的相关系数也较大,这说明员工比较关注自己工作本身以及对薪资福利的追求,福利报酬不仅是员工的生活资料、能决定员工的生活 品质,同时薪资福利的多少也是现在社会对人的评价标准、是员工自我认定的标准,员工以所得报酬的多少作为对公司认同的重要标准。

以回归为话题的作文 篇三

美丽的自然,自然的美丽,将自己置身于山野,用心感受起伏的山峦,蜿蜒的小河,脚踏青青的芳草,呼吸着着带着泥土芳香的空气,让自己的思绪拥抱白云,感受回归自然的喜悦。

自然赋予我们许许多多的浪漫,让心情游走在自然之中,看着缓缓升起的朝阳,迎接着新一天的开始,漫步于小河边,感受落日时的晚霞,让疲惫的心境在晚霞里宁静。因为人类是从大自然中来的,所以,只有当人真正返回大自然中时,才能找到心灵的慰藉。生活中,人们喜欢鸟语花香,难忘大自然的亲切。在紧张的工作之后,不少人不畏路途遥远,从繁华的都市,涌向郊野,奔向高山大海,在浪水的冲洗、绿叶的遮护,及森林淙淙流水与虫鸣的安谧祥和中,尽情地呼吸大自然的气息,获得放松和汲取智慧,在大自然中寻求直觉和力量的源泉。

自然和人类是相互联系的。我们欣赏自然美的过程,就是自然景观以它的形式特征之美与人的思想相结合相交融的过程。人们把山岳看成是风景地貌的骨骼,把河川看成是大地的血脉。所谓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山水风景的自然美,是指自然山水本身焕发出来的天然美。葱郁的山岗,清沏的流泉,飞瀑的云海,峰峦的白雪,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天赋性。“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贵在自然,没有任何娇柔造作的虚假,是真、善、美的巧妙结合。

自然中的人,也没有了雕琢的痕迹,没有功利虚名的压力;大自然赋予人以力量和创造灵感,她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和未知性。游走于自然,陶冶出我们如水一般的情怀,感受阳光的温暖,拥抱风的和煦,让自己溶入自然,**火热的情怀。

美丽的自然,我愿意是你的歌者,因为你,我多了许多的浪漫,多了许多的情怀!自然,我要回归的地方。

回归主题的作文范文 篇四

“海归文学”不是新世纪以来“新移民文学”的特有现象,但它将是世界华文文学领域的一个新热点。20世纪初期,大批海归学人,以其丰富的创作实绩为中国现代文学创造了新鲜与惊喜。我们暂且不去统计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有多少海归作家,仅仅是现代文学的六大家“鲁郭茅巴老曹”,就都有海外留学或者讲学背景,域外经验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海归文学”并不是当前“新移民文学”发展中的新生现象,而可以看做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海归文学”的延续和发展。

今年5月施雨的《上海“海归”》的出版是一个信号,虽然书中的“海归”是有地域性的,但“海归”由“新移民”主体的再次提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考察视点,这既是“新移民文学”研究的一种细化,也是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一次主动接轨。

刘俊在《“新移民海归文学”:新立场、新视野、新感受、新文学》一文中指出“新移民海归文学”是海外“新移民”作家的一次新出发,是海外“新移民”作家的一次新开拓,是海外“新移民”作家的一次新蜕变、新升华。而这种种新变的发生动因是“新移民”作家的“二次文化震荡”和“二次身份转换”。如果将“新移民”的界定扩展,不局限于20世纪70年代末从大陆移民海外的新移民,而是将这份名单延伸到港台,那么可以说,“新移民海归作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例如,旅欧的刘索拉,回国后创作了《女贞汤》《口红集》;龙应台回台后推出了《亲爱的安德烈》《目送》;虹影常住北京,往返中欧之间,相继推出了《上海王》《上海之死》《好儿女花》;旅美的施雨,今年完成了《上海“海归”》;薛海翔曾经是90年代美国“新移民文学”的重要力量,现居住上海从事影视剧编剧;旅加的阎真90年代归国后更是创作了重量级小说《沧浪之水》。

若将“新移民海归文学”的内涵和外延都进行宽泛地解释,目前“新移民海归文学”的对象包括两个作家群体。第一,是指居住国内但已拥有外籍身份的“新移民”;第二是保有中国国籍留学归国的学人。在现代文学领域,为中国文学做出重大成就的学者和作家通常是后者身份。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种身份的创作者将是21世纪世界华文文学潜在的庞大作家群,即“70后”、“80后”的中国留学生,这也就与王列耀提出的欧美华文文学的“后留学生文学时代”相呼应与对接。但就目前创作实绩来说,我们关注的“新移民海归文学”的对象多属于第一种身份背景。

较之“新移民作家”,“新移民海归文学”创作主体的创作视点发生了转移。张翎在2001年出版《交错的彼岸》时说“写作就是回故乡”,她的话道出了一批“新移民文学”作家的心声,他们的共同立场是用文字抚摸故土,相对于大陆文坛作家而言,他们是“离场”者,以隔岸观照的姿态记述中国。而“海归文学”的创作者们已是一群“在场”者,他们以亲历的身份关注中国的文化传承与历史变迁,因此在文学表达上,海外创作最易被诟病的现象,即与中国现实当下之间的“隔”,在无形中就有可能被弱化直至消弭。

从总体上考察“新移民海归文学”,它的文学题材是丰富的,“海归作家”在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领域都有积极的文学贡献。中国故事无疑是“海归文学”的创作重点。中国叙事是“海归作家”的主动选择。与之前的“新移民文学”立足于海外生活和域外体验不同,“海归文学”沉潜进中国社会,以中国想象和中国经验为他们的叙述重点。但正如刘俊指出的那样,这类“海归文学”的立场、视野和感受都具有杂糅性和融合性。施雨的《上海“海归”》展示了一种新的视角。她采访的对象都是扎根上海的“海归”,他们已与上海融为一体,他们考虑的事情是如何在中国更好地生活,而不是回归西方重拾理想和抱负。不可否认的是,“海归文学”作家因受中西文化的熏陶,在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在潜移默化间渗透着西方的文化视野和自由诉求,因此他们的作品与大陆当代文学作品相比较,具有十分个性化的写作风格和思维角度。阎真是“新移民海归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出现的一个交集。自加拿大写作“新移民文学”的代表作《白雪红尘》(大陆版名《曾在天涯》)之后,阎真回国后创作了完全是反映当代知识分子精神困境的《沧浪之水》,在自审和他审男性心灵世界的同时,也关注女性,完成了《因为女人》。应该说,阎真的“海归”创作已完全脱离了留学题材和异国图景,而是贴合现实生活,聚集当今中国的热点事件。他实现了从海外华人作家向中国当代作家的全然回归。

“新移民海归文学”在艺术追求上趋向扎实的现实主义。“新移民文学”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出现过对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积极追求,如当时美国活跃的“新移民”作家严力的精神分析、戴舫的解构、薛海翔的后设小说。但进入21世纪以来的“新移民文学”越发地回归“现实”,在“海归文学”的创作中,现实主义也成为很多作家追求的艺术风格。欧美华文文学与“新移民海归文学”共同推出了一批出色的现实主义小说,其中撼动人心的作品正是通过生动的文学想象达到逼近真实的艺术效果。在对中国故事的传达上,两者最大特点就是紧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两个“典型”是作者坚守的艺术原则。

回归主题的作文范文 篇五

关键词:人物设定;地点设定;主题暗示;本源意识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013-01

马克・吐温生活的时期正是美国资本主义时代向帝国主义时代转型的时代,也是美国从一个内部分裂之年轻国家蜕变为世界强权大国时期。大机器文明带来了美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西部扩张、工业化革命、奴隶制度的废除、科技进步、大政府的观念、对外战争等等。美国人的物质生活的确大大提高了,然而物欲与利欲正腐朽着人们的内心,一场看不见的繁杂与喧嚣之战正步步逼近。美国人该何去何从?如何为心灵疗伤?是在这场战斗中漂泊流浪,还是回归本源,寻找心灵之静。《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幽默讽刺的笔风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本源论。心灵才是人之本源,正如中国古文人欧阳修说得好:“好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弊之源。”美国人应该从这场喧嚣中治愈,而回归本心势在必行。

一、以孩子为故事主角,探索生命之初成

小说的主人公主要是汤姆・索亚的为首的一群孩子,这里体现了作者在时间上本源的回归。中国作家、革命家柔石就说过:“孩子,这是人类纯洁而天真的花朵。”布莱尔也曾说过:“儿童的天真和老人的理智是两个季节所节的果实。”从很大程度上说,孩提时代是人生命形成过程中最干净、最纯洁的阶段。正因为是孩子,汤姆・索亚可以那么自然的表现他的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他是一位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之味生活的小小少年。“人小鬼大”形容他实在再合适不过。也正是因为处于纯真无邪的少年时代,他才会毫不避讳地指正杀人案之真凶,从而解救了被冤枉的莫夫・波特,这种孩子般的美丽与干净正是当时美国人所缺少的。作者希望国人能够像孩子一样善良、单纯,不被社会与机器毒化,不要将内心的压抑、委屈、贪婪视为漠然,也希望人们在激烈社会竞争中不忘坚持公平、坚持真理。而不是失去善良之本心、随波逐流。当人的生命回归孩提时代,本源意识也逐步重返。

二、以返乡为结局,接近生命的本源地

汤姆最终重返故园――圣・彼堡得斯,是一种寻找生命本源的空间上的回归。有人说故事结尾汤姆返回故乡是一直反抗大人世界的汤姆的妥协,是被一直渴望逃离所谓社会文明社会收编了。显然这个理论不太成立。圣・彼堡得斯是美国社会之缩影,也是主人公汤姆之生长故乡,在经历了指正杀人犯、当海盗、掘宝探险等系列事件后,汤姆的回归实际上是一种成长的体现。这个小镇本是简朴乡村生活的一种的地方,凋蚀着人的心灵的不是这个地方,而是裸的社会现象。汤姆的回归是正视社会的一种体现,也是对黑暗社会的一种直面挑战。勇敢机智的汤姆并不会完全通过逃离来规避社会弊端,而是直面它、正视它,从而改变它。作者在这里传达的是流浪之本是回归,回归生命之本源地,而非逃之夭夭,让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流合污者固然可嘉,但不同流合污而又能治污防治者却更为可贵。

三、以流浪回归为主题,呼唤生命之本源意识

小说流浪与回归的主题,旨在呼唤美国人的本源意识。无论汤姆走了多远,在外流离了多少,正如落叶归根般,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下来。这是汤姆的流浪后应该有的回归,也是作者表达的真实主题,更是向生命本源论的一种致敬。汤姆之流浪是作者对所有时代虚伪、庸俗的社会规范的抵制,是对黑暗奴隶制、残忍而虚假宗教的强烈反对,可以看出作者强烈批判的庸俗、保守、贪婪以及资产阶级的道德败坏。汤姆之回归是作者呼唤本源意识态度的坚决的体现。物质上的富有、所谓文明社会之规则是社会机器猖狂侵蚀人类的利器。马克・吐温呼唤美国人之反抗,也呼唤人类要想本源致敬,活出生命的本质与可贵。

四、结语

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集时间、空间以及主题回归于一体,深刻揭示了本源意识对于当时美国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三毛有句话说的很好“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都是流浪”,马克・吐温智者般地一样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要同社会疗伤当。面对社会的黑暗,他没有抱怨,更不是袖手一边,他有着睿智而清晰的头脑,他用幽默而讽刺的深刻文字,充满童趣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一步一步引导读者深入,也一步步影响着当时的美国人。

回归主题的作文范文 篇六

帝国主义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奴役的斗争过程。中国的各个有识之士为了使国家强大、民族复兴,先后提出了许多的救国、治国主张,试图挽救祖国于水火之中,但均以失败告终。终于,经过100多年前仆后继、赴汤蹈火的顽强战斗,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1949年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人民民主,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虽然饱经战火的新中国国家实力有限,但仍没忘记解决香港问题。中国政府在着眼于抵制帝国主义对中国所实施的孤立政策的同时,对香港问题的立场是坚定、明确的,即香港地区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3个不平等条约,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关于恢复行使对香港地区的主辔侍狻1978年,我国施行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提升,综合国力不断的增强。基于此,同时随着1997年的日益临近,英国方面不断试探中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在这种情况下,解决香港问题,恢复中国政府对该地区行使的谈判时机已经成熟。

中英两国政府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从1982年9月至1984年9月,分两个阶段,经过了22轮。在谈判中,中国政府立场坚定,态度明确,克服了英方所设置的种种障碍。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终于于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1997年7月1日,随着零点钟声的响起,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华民族终于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今年是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回顾历史,在香港回归的这20年以来,香港的社会继续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香港的民生和经济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日的香港,经济稳步增长、市场繁荣、贸易活跃、金融发达、就业稳定,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取得了让全世界瞩目的成就。香港的发展,得益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离不开党和国家对香港的支持。同时,香港的发展也是祖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映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

香港回归20周年,促进实现祖国统一。

香港回归,是我国政府坚持国家,维护民族尊严、反抗侵略的具体体现。回顾1840年后的100多年,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奴役下,中国领土被分裂,关税不自主,人民失去了基本的权利,被任意侮辱和杀害。历史的教训使得我们懂得了没有国家的独立,便没有民族的一切;民族要复兴,就必须有国家的独立。

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香港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香港回归的这20年间,香港的社会经济继续保持着繁荣发展,这充分地证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性。

自“5・20”以来,显得更加的严峻。随着当局上台,势力更加猖狂,祖国统一大业备受影响,中华民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务院前副总理钱其琛指出,“争取和平统一,谋求共同发展,理当成为两岸人民共同奋斗的方向。” 海峡两岸能否尽快实现统一,是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因素。因此,香港回归这20年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在印证“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正确性的同时,也作为了一个范本促进的解决,实现国家统一。

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香港回归20周年,对解决,实现祖国统一具有重大意义。

香港回归20周年,推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香港回归的这20年,香港的社会经济继续保持着繁荣发展。香港的繁荣和发展,为内地的经济发展增强了活力,提供了有利条件。自香港回归,香港和内地在经贸关系方面相互依存,已经连成一体。可以这样说,香港没有内地,就不会有今天的繁荣和稳定;内地没有香港,也不会有今天改革开放的好形势。内地和香港多年形成的这种互利互补的经贸合作关系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阔的领域展开,香港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一百多年来,香港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高度的智慧,把昔日的小渔村建设成了一个高度现代化的大都市、国际贸易中心,在世界的经济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香港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一个完整的、成熟的市场体系,对市场机制的运用有丰富的经验。香港回归这20年,经济仍然保持着较为快速的发展,其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和运用的经验对于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借鉴性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能够全面地激发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提升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香港回归20周年,提升民族凝聚力。

所谓中华民族凝聚力,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赖以统一、独立和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具体包括:民族整体对民族成员的吸引力、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向心力以及民族成员之间的亲和力。香港回归这20年来,与内地的联系日益密切,香港的繁荣和稳定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尤其是在香港“占中”事件发生后,从香港各界人士的反应可以看出他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侧面可以映射出民族凝聚力的加强。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香港回归20周年,香港的发展足以印证,中华儿女的凝聚力在不断加强。这将促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香港回归20周年,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

从香港文化产生、发展的历史来看,香港文化与中华文化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香港同胞与内地同胞有着无法割断的历史与文化联系以及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特别是两地同胞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与千古传承的民族精神。同时,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国际金融中心,文化上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因此,香港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合璧文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以回归为话题的作文 篇七

转眼之间,东方之珠**回归祖国怀抱已经十周年了。由于今年恰逢整十年,所以,**上有关**的报道非常多。于是,我的思绪也被拉回到了十年前。

一九九七年,我还是单身汉。六月三十日那天我休息。一大早,我就去买来了够吃三天的菜,因为我计划,此后几天要守在电视机前,以便亲眼望着**重新回到祖国大家庭。在这样举国欢腾的日子里面,伙食当然应该改善一下。我记得我买来了喜欢吃的猪脚。把早饭做好,吃完饭以后,我就开始收看电视台播放的有关**回归的电视节目。

我一面看电视,一面还把精彩的节目用录像机录了下来,准备日后观看。到了晚上十一点左右,我把所有能收到的电视台都搜看了一遍。结果发现,除了一个省台播放该省庆祝**回归的联欢节目以外,其它的所有电视台的所有频道,都在并机播放**电视台的节目。这种现象,我是第一次遇到。

当七月一日到来的时候,我听到四处想起了长时间热烈的鞭炮声。我知道,这是澄江人民在庆祝**回归。整个夜里,我都在看电视。有一段时间,我看着看着就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等醒来以后,又继续看。到了白天,我也是大门都没有走出一步。连续看这么长时间的电视,我是第一次。

在迎接**回归的不眠之夜里,我的思绪一直*静不下来。*近代史上许多屈辱的往事,一起涌**心头。权丧国辱的过去,让我义愤填膺,而洗雪耻辱的收回**,又让我喜不自禁。数年之后,我用多首诗歌抒发了这些情绪。

能够亲眼看着被外国侵略者占领了一个半世纪的**重新划入祖国的版图,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荣幸。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是我生活中充满快乐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