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数学家阿基米德的故事 (优秀6篇)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高考家长网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6篇数学家阿基米德的故事,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阿基米德的故事 篇一

闲着没事的多禄米,有一天忽然心血来潮想学一点儿什么东西。当时,阿基米德已是一位十分著名的科学家了。多禄米想了又想、再三挑选,决定把阿基米德请来,拜他为师,学习一些几何知识。

接到国王召见,阿基米德不敢怠慢,急忙来到了皇宫。这里金碧辉煌,气势典雅。白玉大理石铺成的透明地板,水晶珍珠般的吊灯,雕龙刻虎的巨大梁柱,把整座宫殿装扮得格外豪华、漂亮。阿基米德一边欣赏着宫殿中的装饰,心中一边想,这些宏伟的建筑中不知凝结了多少科学家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啊!尤其是那些精巧、别致的设计,无不反映出建造者们在数学,特别是几何学方面的极高造诣。

从此以后,阿基米德就当上了国王的私人数学教师。刚开始上几何课时,国王挺认真,似乎下定决心要学好这门课。可是,时间一长,多禄米的兴趣就逐渐往下落了。尽管阿基米德讲授的几何学内容都很浅显,但对于不爱学习数学的国王而言,一堂课的时间简直比一年还长,他日益显出不耐烦的情绪来。

对国王情绪的变化,阿基米德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但他仍然一如既往地认真讲课。他细心而又耐心地向多禄米讲解着关于各种几何图形的原理、规律以及性质。可是多禄米对眼前出现的一个个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的图案毫无兴趣,有点昏昏欲睡了。阿基米德来到多禄米的身边,用手推推他。这位国王勉强睁开惺忪的眼睛,还没等阿基米德说话,他反而先问:“请问,到底有没有比你教的更简捷的几何学学习方法呢?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实在是太慢太难了。”

听了国王的问题,阿基米德思考着,冷静地回答道:“陛下,乡下有两种道路,一条是供老百姓走的乡村小道,一条是供皇家贵族走的宽阔坦途,请问陛下走的是哪一条道路呢?”

“当然是皇家的坦途呀!”多禄米回答得十分干脆,但又感到迷惑不解。

阿基米德继续说:“不错,您当然是走皇家的坦途,但那不过因为您是国王而已。可现在,您作为一名学生要知道,在几何学里,无论是国王还是百姓,也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家只能走同一条路。因为,求取最高深的学问是没有什么皇家大道的。”国王多禄米眨巴着眼睛,最后总算理解了阿基米德这番话的含义……经过日积月累的刻苦学习,他终于成为一名学识渊博的帝王。

阿基米德的故事 篇二

在希腊这个国家,有一位举世闻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

有一天,国王让一个工匠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漂亮极了。可大臣们看了,都一个个窃窃私语:谁知道那是不是纯金?国王知道后,便把阿基米德给找来,让他查个水落石出。

阿基米德每天都在想这个问题。有一天,他去洗澡,洗浴盆放了大半盆热气腾腾的水,他一下子坐下去,忽然觉得轻飘飘的,整个身子象浮起来似的,水哗啦啦地从洗浴盆里流出来。

“**了!”他跳了起来,水落下去了。他的孩子坐下去,水又升上去,流了出去。

“我知道王冠的秘密啦!”说完他就奔向王宫。

在国王那儿,他给国王做了一个实验:找来一块和*样重的金块、两只大小相同的杯子和盘子,然后把王冠和纯金块放在装水的杯子里,当水漫出来,用盘子接着。把这些水倒在同样大小的杯子里,一比,结果水不一样多。

他对国王说:“王冠(如果)是纯金的,那么它们的体积也应该一样,放进水杯里,水也应该一样。现在王冠的罐子里**,纯金的水少,就说明王冠的体积比黄金打,可见不是纯金的。”÷

国王明白了,他派人把工匠抓来,果然,他是用黄铜代替的。

解开王冠秘密的就是阿基米德定理。

这定理不光对于水,对于一切液体气体都适用。

数学家阿基米德的故事 篇三

赫农王让金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银子,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后来,国王将它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出很多方法,但都失败了。

有一天,他去澡堂洗澡,他一边坐进澡盆里,一边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拖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穿就直向王宫奔去,一路大声喊着“尤里卡”,“尤里卡”(Fureka,我知道了)原来他想到,如果王冠放入水中后,排出的水量不等于同等重量的金子排出的水量,那肯定是掺了别的金属。

这就是有名的浮力定律,既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出液体的重量。后来,该定律就被命名为阿基米德定律。

阿基米德的故事 篇四

1 运用物理学史,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有些教师认为,现在信息化教学已经很普及,课堂教学中可利用各种各样的多媒体、实验器材来讲解更多的物理现象和知识,学生们也可以更加简单和直观的掌握这些知识,那些物理学史内容在课堂上可有可无,我认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对初中物理教学来说,一些物理学科的知识具备很强的实用性,能很快应用于生活,也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比较容易一些,但是当学习内容进入较复杂的阶段时(如光学、力学和电学等),大量的计算和推理,再加上实验的环节越来越多,往往有部分学生就会感到课堂越来越枯燥,物理学习的过程也变得非常的复杂而无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消失。这就十分需要我们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将有关的物理学史穿插到课堂中去,让学生与伟大的物理学家最直接的接触,让学生用心去感受这些巨人的科学探索智慧的光辉,从而产生对伟人的崇拜感和浓厚兴趣,就是很好的教学方法。移情效应能使学生提高对物理学科的学习热情,以致能够持久地去奋发追求物理知识。

例如,在进行“阿基米德原理”教学时,此实验步骤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学生在难度面前往往兴趣下降。我利用阿基米德的故事去引入新课,让学生了解伟人的故事,感悟探索智慧,激发学生的激情,并顺势引入新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进入正题前,我先讲了这样一个有关阿基米德的故事:叙古拉国王交给金匠一块纯金,命令他制出一顶新的纯金王冠,好用来参加一年一度的盛大祭祀。王冠制成后,国王拿在手里掂了掂,觉得有点儿轻,怀疑金匠在金冠中掺假了,可是,做好的王冠无论从重量上、外形上都看不出问题。于是,将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日夜思考。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慢慢坐进澡堂时,原来池水很满,他身子往里一泡,水就从盆边溢了出来,他望着溢出来的水,突然大叫一声:“我知道了!”竟然地跑回家中。阿基米德把金王冠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缸中,一些水溢出来了。他取了王冠,把水装满,再将一块同王冠一样重的金子放进水里,又有一些水溢出来。他把两次的水加以比较,发现第一次溢出的水多于第二次。于是他断定金冠中掺了其它金属。当他宣布他的发现时,金匠目瞪口呆只能承认了自己的罪行。这次实验使阿基米德从中发现了一条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减轻的重量,等于他所排出液体的重量。这条原理后人以阿基米德的名字命名以此来纪念他。一直到现代,人们还在利用这个原理测定船舶载重量。

学生听故事时津津有味,兴趣盎然。有了这段物理学史作为铺垫,不仅将学生顺利引入了有关浮力知识的思考之中,还使学生们跃跃欲试地想要自己动手来验证,课堂效果自然很棒。这样的课堂引入虽然比其他的引入方法多花了些时间,但学生对阿基米德这位伟人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更激发了他们认真观察生活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许多。我还鼓励学生课后查找资料,更多的去了解伟人背后的故事。第二天,就有学生将她查阅的资料带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例如:叙古拉王国和罗马对战时阿基米德发明的抛石机,其实就是最早的杠杆原理的应用;还有阿基米德妙用凹面镜聚光原理一举击退千军的故事。还有的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写进了日记里,很好的延伸了物理课堂,教学效果自会事半功倍。

2 运用物理学史,感悟科学探索方法

科学发展史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它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也显示出了众多科学家的科学探索方法。物理学中的大量理论是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发展而来的。物理学史的内容与物理教材紧密相连,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案例,这些案例不仅体现了追求创新的科学探索精神,也包含了缜密精当的科学方法。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中,我引导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在课堂上,我将物理学史的发展的顺序与相对应的物理理论联系在一起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由于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开篇,是进一步学习牛顿力学的基础。而现用的教材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历史发展过程处理得比较简单,学生对亚里士多德和笛卡尔的历史贡献了解得也很少。于是,在教学中我利用伽利略的故事去引入新课。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物体是怎么运动起来的?生:汽车需要发动机,自行车需要人来蹬,这样物体才运动。师:发动机或者人蹬都是给物体施加了力,那是不是说有力物体就能运动?没有力物体就会静止?学生的观点立即分为两派,有的学生说是正确的,有的学生说是错误的。教师请学生代表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后,很郑重的告诉大家,伟大的智者亚里士多德及同时代的人们也都认为“物体受力而运动,不受力则停止”,而300年前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在学习亚里士多德著作的过程中,则认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进而自己设计实验了原有的结论,为近代物理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然后我向同学们展示了伽利略斜面实验,再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小车滑行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在讲解中,慢慢让全班的立场都站到正确的或更具优势的认识上,最后引出牛顿第一定律。同时强调“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的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的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学生在了解这些物理学史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教材中知识点的理解,也感悟到了物理史中独特、典型和严谨缜密的探索方法。在教学中我不断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物理学史料,认真设计教学环节,适时向学生介绍典型的物理故事,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提升和探索方法的感悟,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3 运用物理学史,激发科学探索精神

在课堂上讲述相关的物理学史,不是简单的说故事,而是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其中拓展学生的物理科学视野,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就是一个重要的目的。在实践与研究中,我摸索采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以问题为线索引入物理学史上轶闻趣事,以故事过程为线索强化对坚忍不拔的科学探索精神的激发。

笔者往往先提出某一个现实中存在而又类似于物理学史上的问题,然后用几句话,或者一副图等,在二、三分钟的时间内介绍关于此相关的物理学史,使他们以一种移情的方式设身处地体验以往科学家的严谨而艰辛的探究过程,促使他们主动刻苦学习和建构知识,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时,我向学生介绍了感应电流是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在奥斯特电生磁的影响下,以及安培在证明自己分子电流时的实验报告的影响下经过10多年的研究才发现的,并且还介绍了安培对磁生电发现的出现过错误的经历。根据这些历史经过,让同学们讨论或者实验再现:①导线是不是在磁场中运动就能产生电流还是需要做特殊的运动才能产生电流;②如果导线不运动,磁场运动可否,这可以用什么物理知识来解释;导体和磁体都不动让穿过闭合电路磁场发生变化是否也能在导线中产生电流。然后全班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实验,根据实验得出结论。然后再来讲述这种实验的科学理论。同时我会具体讲述从1824年到1828年法拉第经过4年的大量实验仍未发现真理,但他没有放弃,直到1831年8月29日,他用一个软铁圆环,环上绕两个互相绝缘的线圈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这次教学中,我一再须提醒学生: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

阿基米德的故事 篇五

一、文学伦理学

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由华中师范大学聂珍钊教授于2004年首次明确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主要用于从伦理的立场解读、分析和阐释文学作品、研究作家以及与文学有关的问题。”在我国,刘小枫首先使用“叙事伦理”一词,他将伦理学分为理性的伦理学和叙事的伦理学两种,理性伦理学“探究生命感觉的一般法则和人的生活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观念”,叙事伦理学则“讲述个人经历的生命故事,通过个人经历的叙事提出关于生命感觉的问题,营构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

美国学者劳伦斯·洛克里奇(Laurence S. Lockridge)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伦理批评》(The Ethics of Romanticism, 1989)可谓文学领域伦理批评的复活。洛克里奇在伦理批评的视域内对威廉·布莱(William Blake)、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约翰·济慈(John Keats)、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等八位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进行了解读,并指出他们的伦理观对现代文学的影响。美国学者亚当·桑查瑞·纽顿(Adam Zachary Newton)在他的《叙事伦理》(Narrative Ethics, 1995)一书中,最早将“叙事伦理”的概念应用于文学领域,用以“研究叙述故事和虚构人物的伦理后果,以及这一过程中把叙述者、听众、证人和读者结合到一块的相互作用的理论观点。”

二、卡勒德·胡赛尼及其小说

胡塞尼作为一名黑马式的新人作家,创作时间较短,作品出版时间不长,因此国内外关于他的研究并不多。且大部分学术专著和论文都聚焦于胡塞尼作品的文学阐释。国内文学批评界对胡塞尼作品的研究相对更为薄弱。胡塞尼的作品较早由北京世纪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他的两部作品《追风筝的人》与《灿烂千阳》均由著名翻译家李继宏进行译介。

2003年, 胡赛尼出版处女作《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小说以倒叙笔调,通过阿米尔的叙述,再现了他与同父异母兄弟哈桑之间的故事。阿米尔天生懦弱,希望能通过风筝大赛获得父亲宠爱;他的仆人哈桑则勇敢果断,且对阿米尔忠心耿耿。在年度风筝大赛上,他们击败了所有的风筝选手。但是,斗风筝者的最高荣誉在于追回被最后斗败的风筝。为了帮助阿米尔获得最终胜利,哈桑奋不顾身去追那只象征胜利的“蓝风筝”。在此过程中,哈桑遭到了非人的凌辱和折磨。而阿米尔则躲在一旁,冷眼旁观,甚至选择了逃跑。最终,阿米尔赢得了胜利,也获得了父亲的宠爱。但是他非但没有感激哈桑的付出,反而因为嫉妒哈桑分享了父亲的关爱,而对他栽赃陷害,将他赶走了。多年后,已然移居美国的阿米尔为了赎罪,也为了重走“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回到阿富汗,却意外得知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他愧疚不已,并采取了补救措施,历尽千辛万苦从塔利班手中救出哈桑之子,将他带到美国抚养成人。

2007年5月,胡塞尼的第二部力作《灿烂千阳》(A Thousand Splendid Suns)由河源出版社发行。这部小说以苏联入侵、反苏杰哈德、塔利班专政为背景,讲述了两位阿富汗妇女的动人故事。两位女主人公分别是玛丽雅姆和莱拉。玛丽雅姆为私生女,生活拮据凄惨,且不为父亲及其家人所接受,在她母亲上吊自尽之后,被迫嫁给了比她大三倍的修鞋匠拉希德。拉希德品行不良,冷漠粗暴,玛丽雅姆过着痛苦的生活。而莱拉有着受过良好教育的开明的父母,本人也接受了较好的教育,且有一位恋人塔里格。不幸的是,由于战争,她不仅失去了哥哥和父母,还与塔里格失去了联系。万般无奈之下,为了她与恋人的胎儿,为了活下去,她也只能嫁给了拉希德。本来毫不相干的两位不幸的女人,出人意料的成为“一家人”。原本对莱拉敌视的玛丽雅姆由于莱拉的宽容和女儿的出生,结成同盟,一起抵制拉希德的迫害。数年后,莱拉遇到塔里格,互诉衷肠,引得拉希德对莱拉大打出手,此时,玛丽雅姆挺身而出,杀死了拉希德。玛丽雅姆让莱拉与塔里格和孩子远走高飞,独自承担了所有的罪名,走上了刑场。莱拉和塔里格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并在阿富汗战争结束之后回国,为重建祖国贡献力量。莱拉意外地看到了玛丽雅姆父亲祈求女儿原谅的信件,为她的姐妹感到欣慰;而她自己也做了一名孤儿院的老师,传授知识并传递爱心。

三、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解读卡勒德·胡赛尼小说

从卡勒德·胡赛尼的两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卡勒德·胡赛尼是一位具有伦理思想的作家。

首先,家庭一直是胡塞尼关注的主题,无论是《追风筝的人》还是《灿烂千阳》,胡塞尼都以家庭为场景展开叙事。《追风筝的人》以男性视角,探讨了家庭中男性世界父子、兄弟之间的默默温情;《灿烂千阳》则以女性视角诠释了家庭中女性世界母女、姐妹之间的生死情谊。他认为:“我的写作不断涉及的最重要的场所是家庭。抛开了家庭这个线索,我几乎无法理解自己,无法理解周围的人,无法弄明白在整个世界自己的位置。”纵观胡塞尼两部小说的主人公,他们都生活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贫困与战乱令他们家庭破碎,透过这些支离破碎的家庭,胡塞尼向世人展示出一幅幅家庭伦理悲剧。同时,也透过这些家庭伦理关系,表达了他广博的人道主义关怀以及对重建祖国阿富汗的伦理构想。

其次,在创作中,胡塞尼试图通过描写主人公成长的故事来建构出一条伦理主线,折射出存在于整个阿富汗社会中的不同阶级和宗教信仰中的伦理矛盾,并且找到了解决方法——经由伦理选择,冲破宗教戒律和社会习俗的束缚,回归到人性的真谛。

在两部作品中,胡塞尼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入手,基于当时的伦理环境,深入分析了小说中主人公的心路成长历程,逐步总结出小说人物成长过程中的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的主题。同时结合小说描写的历史时代背景和阿富汗特殊的民族结构将主人公的个人事件扩大到对于整个人性的思考,最终得出结论: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真正成长,就必须要做到道义感的自觉、人性的反省和精神上的超越。只有勇敢面对自己的过错,超越世俗的偏见,才能实现心灵的救赎,获得真正的自由。

通过对主人公所处的伦理困境的反思与追索,胡塞尼揭示了贫穷、战乱等对伦理道德的扭曲与摧毁,而故事最终较为美好的结局则折射出胡塞尼独特的人道主义伦理诉求:美好的社会需要和谐的家庭、健康的伦理环境,每个人都应担负起与个人伦理身份相符的伦理责任。

阿基米德的故事 篇六

摘要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胡塞尼的第一部小说,2007年由德国导演马克・福斯特将其搬上了银幕。本文结合电影和小说《追风筝的人》,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剖析了主人公阿米尔在其对哈桑的背叛和寻求心灵救赎过程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激烈的较量与冲突,从而揭示其心理活动的深层次的原动力因素,并深入地揭示小说和电影的主题。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 弗洛伊德 自我 本我 超我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作品简介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部小说,也是第一部来自阿富汗作家出版的英文小说。2003年,这部小说刚一出版就占据了各大图书榜单的榜首位置,迎来了无数赞誉,胡塞尼本人也凭借它获得了联合国人道主义奖。2007年,德国导演马克・福斯特将其搬上了银幕。小说由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阿米尔在坦然面对自己曾犯下的罪恶之后,以赎罪般的努力,克服本我、自我与超我间的冲突煎熬,最终令人感动地完成了一个男人的成长。电影则以倒叙的方式开篇,并以风筝为意象引出了主人公与哈桑之间的故事,画面朴素深刻,情节含蓄委婉。

电影开篇故事的起源在阿富汗的喀布尔,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在阿米尔受别人欺负的时候总是哈桑站出来保护他,尽管哈桑比他还要瘦弱。天性懦弱的阿米尔因无法成为父亲心目中那样铮铮铁骨的男子汉而被父亲所轻视,但父亲的朋友拉辛汗却不认为阿米尔一无是处,在他的指引下,阿米尔愈加显露出他所具有的写作天才,最终成为一名作家。除了写作之外,阿米尔斗风筝也是个行家里手。同样,哈桑在这方面也毫不逊色于阿米尔,并且哈桑还能向雷达一样准确地追到被斗败的风筝。12岁那年,阿米尔和哈桑参加了阿富汗传统的斗风筝比赛。阿米尔将对手通通打败,然而要赢得最终的胜利,还必须追到被他最后割断线的风筝。哈桑是当地最出色的追风筝高手,他替阿米尔去追,承诺阿米尔一定追到。然而,风筝追到了,哈桑却惨遭恶霸少爷的强暴。阿米尔目睹了一切,性格软弱的他却选择了袖手旁观,并再次错误地选择了陷害哈桑并逼其离开家门。随后,苏联入侵阿富汗,阿米尔和他父亲亡命出逃,离乡背井地到了美国,开始了他的新生活。但是,多年后,一个来自巴基斯坦的电话却把阿米尔从貌似平静的异国生活中拉出来,真相、责任、赎罪,“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冲突较量,让阿米尔重回阔别多年、满目疮痍的阿富汗,寻找哈桑的孩子,最后阿米尔选择了自己独特的赎罪方式。

二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

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他在治疗和研究精神病患者的基础上创建了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心理学又称“深度心理学”,其不仅只是介绍心理现象的表面,而且要分析到心理现象背后隐藏的富有影响的精神根源。1923年,弗洛伊德在《自我和本我》(The Ego and The Id)的序言中提出了人格结构论。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大部分。

“本我”,位于人格的最底层,是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本我”是非道德的,是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为人的整个心理活动提供能量,强烈地要求得到发泄的机会。它无条件地按照“快乐原则”行动,即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没有道德是非和时空限制,无所顾忌地寻求本能需要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心理刺激的彻底消除。弗洛伊德说:“我们整个的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追求快乐而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识结构的部分,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结构部分的“本我”,不能直接地接触现实世界,为了促进个体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作用,必须通过“自我”。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学会了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他们逐步考虑后果,考虑现实的作用,这就是“自我”。“自我”遵循“现实原则”的,它根据现实条件和客观环境来调整“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不造成更大的痛苦的前提下满足“本我”的需要。“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是人格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遵循“道德原则”。它既是社会规范的执行者.又对“自我”进行监督与控制,阻止“自我”执行“本我”的需要。“超我”用自我理想来确立行为目标,用良心来监督行为过程,使“自我”摆脱“本我”的纠缠,以保证行为符合规范,最终使个体拥有完美的个性。

弗洛伊德的这个理论将人格结构分成了三个层次。他认为这三者之间是相互矛盾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彼此协调,人就会处于平衡和谐的状态,反之则会产生人格障碍。

三 阿米尔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

1 “自我”迫使“本我”怯场

尽管阿米尔是富家少爷,能享受到正规的学校教育,且本性又聪慧过人,很会写故事,但他的父亲却并不这么看。阿米尔的父亲是当地的富商,曾单身和熊搏斗过,身材也是魁梧高大,非常勇敢,被人俗称为“飓风先生”。因此父亲在阿米尔身上就存在着很多不满,例如,阿米尔很懦弱。书中曾经讲到别人抢了阿米尔的玩具,阿米尔都不敢做反抗,还是哈桑帮他和别人打斗抢回玩具;阿米尔身体很孱弱,奔跑永远不会像哈桑那样飞快;书中还谈及在用石子打水漂时,阿米尔永远不能像父亲和哈桑那样能跳六七次。当然这其实都是一些小事情,但是以儿童阿米尔的眼光来看,失去母亲之后,父亲的爱就是一切。而这一切的事情似乎都表明父亲更欣赏哈桑。父亲从来都不会忘了哈桑的生日,总是会给哈桑买生日礼物,对待哈桑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甚至还请著名的外科整容医生帮哈桑矫治了兔唇。这一切在少年时的阿米尔看来,似乎都是父爱离去的表征。所以阿米尔的“本我”是嫉妒哈桑的,他从未把哈桑当做是朋友,虽然哈桑总是对他两肋插刀。阿米尔的“本我”认为是因为阿桑,所以父亲才不爱自己,所以“本我”总是嘲笑和戏弄哈桑。然而“自我”却知道哈桑对自己的忠诚,所以在“自我”的迫使下,“本我”一次次怯场。如:

当阿米尔给哈桑讲完自己写的自认为很精彩的故事:一个男人为了得到更多的魔法杯里由眼泪变成的珍珠最后杀死了自己的妻子时,哈桑问到“……为什么他必须感到悲伤时才能掉眼泪呢?他不可以闻洋葱吗?”阿米尔目瞪口呆了,因为哈桑看出了他故事的破绽,这时他的“本我”出现了:“有一个冰冷而阴暗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他懂什么,这个哈扎拉文盲?他一辈子只配在厨房打杂,他也敢批评我?’”。然而“自我”却知道哈桑对我的忠诚,它迫使“本我”怯场,“‘很好……’我开口说,却无法说完那句话”。“自我”如同“本我”一样,也是以自己为中心,不同的是它更合乎现实、能分辨是非,像是心理中的“控制室”。所以最终阿米尔的“自我”压制住了“本我”的冲动。

2 “本我”挣脱“超我”

12岁那年,阿米尔和哈桑参加了一年一度的风筝比赛,阿米尔割断了最后一个风筝,赢得了比赛。但按照阿富汗的习俗,还得捡回那个被割断的风筝,才算是赢得了最高的荣誉,因此,哈桑决心一定帮阿米尔捡到那只风筝。可是在捡到风筝返回时,哈桑却在小巷中碰到了经常欺负他们的恶霸少年。恶霸少年希望哈桑能交出风筝,可哈桑为了保住阿米尔的荣誉,坚决不愿交出风筝,最后被恶霸少年强暴。而与此同时,阿米尔在门板背后目睹了哈桑对自己的忠诚。此时阿米尔的“本我”和“超我”进行着激烈斗争:到底站不站出来帮助哈桑?阿米尔的“超我”认为应该站出来帮助哈桑,哈桑对自己忠心耿耿,就像他的父亲对父亲那样的死心塌地,无论是自己做了什么,他总是一味的信任跟包容。在自己遭受坏孩子欺负的时候,他也是挺身而出。哈桑不只是仆人而是自己的朋友。但阿米尔的“本我”却登场了:一方面,自己会被恶霸揍一顿,身体上会受苦;另一方面,拿不到风筝,也就意味着让父亲失望,也就很可能得不到父亲的宠爱。“本我”和“超我”之间发生激烈的较量:“我仍有最后的机会可以决定,一个决定我将成为何等人物的最后机会。我可以冲出小巷,为哈桑挺身而出――就像他过去无数次为我挺身而出那样――接受一切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结果。或者我可以跑开。”最终“本我”遵循“趋利避害”原则挣脱了“超我”:“……结果,我跑开了”。这时“自我”协调到:“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我必须宰割的羔羊。这是公平的代价吗?我还来不及抑制,答案就从意识中冒了出来:他只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

3 “超我”最终战胜“本我”

20年多后,阿米尔在美国成家立业,已经成为了一名作家。可父亲的好友拉辛汗突然一个电话让阿米尔回到了阿富汗。拉辛汗告诉阿米尔,哈桑因为保护他家在喀布尔的故居被塔利班杀害了,妻子也一并被杀死,只留下一个孩子索拉博还遗留在塔利班统治的喀布尔地区。拉辛汗还告诉阿米尔,其实哈桑是自己的父亲的私生子,只是因为害怕影响自己的声誉,所以一直都未公开过。拉辛汗希望阿米尔去喀布尔救出索拉博。知道这个真相之后的阿米尔痛苦万分,此刻他又面临着抉择:到底是救,还是不救索拉博?这时“本我”和“超我”之间又在进行激烈的较量。“超我”认为:救索拉博的话,自己就赎清了一些罪恶,不管是帮父亲还是帮自己,但“本我”却想到了要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因为当时的喀布尔已经是塔利班恐怖分子的统治范围,毫无人身安全可言;如果不救索拉博的话,仍然可以满足自己的私欲,可仍然是以牺牲哈桑的儿子为代价。经过“本我”和“超我”的激烈斗争之后,阿米尔最终选择了不惜一切代价救出索拉博。其实这一次考验也延伸到了在与塔利班成员(曾经的恶霸少年)交锋之时,阿米尔选择了索拉博而不是逃避。阿米尔的“超我”想到了父亲欺骗哈桑与自己所承受的心灵的痛苦,想到了哈桑曾经认真的眼神“为了你千千万万”,想到了父亲对于欺骗的阐释,想到了父亲的众多善行,想到了为了保护自己家的房子被枪杀的哈桑,想到了流落在战火纷飞的喀布尔的索拉博……阿米尔再也无法承受心灵的重担,最终理智的“超我”战胜了软弱的“超我”,阿米尔决定深入喀布尔救出索拉博。这也最终完成了阿米尔心灵的救赎,最终实现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协调统一。进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出人性的本质和救赎。

四 结语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关于人性的恶和人格实现的小说。它在表面上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和细节描写背后,含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在阿米尔的背叛与救赎的过程中,“本我”、“自我”、“超我”三者间不断失衡。失衡就需要平衡,“本我”、“自我”、“超我”都在不断找寻和纠正自身的位置,发挥不同的作用。最终,阿米尔实现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协调统一,完成了人生的救赎,获得了生命的重生。其精神价值的伟大就在于通过主人公的背叛和救赎而实现自我的过程,呼唤自我、呼唤良知、呼唤精神上的平等和自由。因为我们需要内心的安定和力量直面人生的对错,获得人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Hosseini,Khaled.The Kite Runner[M].NewYork:Penguin Group(USA)Inc,2006.

[2] 卡勒德・胡赛尼,李继宏译:《追风筝的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 张国龙、陈晖:《成长的背叛,救赎及其他――〈追风筝的人〉对成长的深度书写》,《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5期。

[4] 林芊芊:《〈追风筝的人〉主人公阿米尔心理解读――从荣格原型理论的角度采分析》,《大众文艺》,200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