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专业: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81401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洞简各方面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工程地质、岩土钻掘工程 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接受相关的工程训练,能在城镇建设、土木水利、能源 交通、资源开发、国土防灾等各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单位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防 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资源勘探与采掘、岩土钻掘与工程监理等工作的应用 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要求在牢固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的基础 上,系统学习地质学、工程力学、工程地质学、岩土钻掘工程等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接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搏颤迅具备从事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管理、资 源勘探与采掘、岩土钻掘工艺与设备开发等的能力。本专业可设置工程地质和岩土钻掘工程两 个专业方向,培养要求可各有侧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较强的创新意识、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 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地质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 知基此识;
3.掌握扎实的地质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地质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4.具有综合运用地质工程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5.了解地质工程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6.具有在地质工程领域获取信息和职业发展的学习能力;
7.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8.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地质学基础、工程力学、工程数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分析、地质 灾害防治、岩土钻掘机械基础、岩土钻掘工程工艺原理、地质工程施工、水文地质、地质工程试验 测试技术、地质工程数值模拟。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
(1)工程地质方向: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72学时)、弹塑性力学基础(56学时)、 建筑制图(56学时)、测量学(40学时)、普通地质学(48学时)、岩石学(32学时)、矿物学(32学 时)、构造地质学(64学时)、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32学时)、岩体力学(48学时)、土力学(56学 时)、水文地质学基础(40学时)、地下水动力学(40学时)、工程地质学基础(48学时)、工程地质 勘察(40学时)、岩土测试技术(32学时)、工程钻探与取样技术(32学时)、工程物探(24学时)、 工程建筑概论(40学时)、岩土工程监测(24学时)、工程招标投标与概预算(32学时)、地质灾害 防治(32学时)、水利水电工程地质(32学时)、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专业讲座(32学时)。
(2)岩土钻掘方向: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72学时)、流体力学(40学时)、液压传动 (48学时)、机械制图(96学时)、测量学(40学时)、机械设计基础(56学时)、金属材料与零件加工 (32学时)、地质学基础(72学时)、岩体力学(40学时)、土力学(40学时)、工程地质学基础(40学 时)、岩土钻掘工艺学(48学时)、钻井液与工程浆液(48学时)、岩土钻掘设备(40学时)、基础工程 学(56学时)、基础工程施工技术(40学时)、岩土测试技术(32学时)、新技术专题报告(16学时)。
2.示例二:基础地质(51学时)、构造地质(34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8学时)、土力 学(34学时)、岩体力学(51学时)、水文地质学(34学时)、工程力学(11*时)、结构力学( 102 学时)、测量学(51学时)、弹性力学(34学时)、基础工程设计原理(51学时)、载荷与结构设计原 则(17学时)、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34学时)、数理方程(34学时)、数值方法与计算机算法(34 学时)、弹性力学中的有限元(34学时)、地基处理(34学时)。
3.示例三:工程力学(72学时)、结构力学(40学时)、普通地质学(40学时)、工程测量(32 学时)、矿物岩石学(48学时)、工程制图(32学时)、构造地质(48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0学 时)、地貌与第四系地质(32学时)、岩土力学(64学时)、流体力学及液压传动(40学时)、有机高 分子化学基础(24学时)、大地构造学(24学时)、水文地质学(32学时)、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64 学时)、钻掘工程学(64学时)、工程地质勘察(32学时)、岩土施工设备(32学时)、工程CAD( 32 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实习、地质基础教学实习、专业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 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岩土室内实验、岩土原位测试、材料力学实验、工程勘察技术与工艺实验、地 质工程计算机软件应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工程地质学》、《地下工程》、《水文地质学》、《环境地质学》、《测井资料地质解释》、《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工程岩土学》、《地下地质制图》、《地震勘探原理》、《层序地层学》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工程类企业:地质勘查、工程勘探、测量技术、环境评价、能源开采、土建工程、施工管理; *、事业类单位:地质检测、地质灾害预测与评价。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由于地质工程专业涉及国民经济建设的领域很广,目前的经济建设项目很多,发展的速度很快,为毕业生创造了很好的就业环境,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困难的情况下,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却仍然非常好,具有比较强的发展势头,在全国形成了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
地质工程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展望
中国加入WTO以后,随着市场竞争的国际化,大批国外技术力量将不断进入中国。我们培养的地质工程技术人员要面对这种国际竞争的压力。同时,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地质工程专业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来满足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据资料显示,随着中国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成和城市建设的规模化,从事基础工程施工的人才将出现下降的趋势,而地矿行业对人才需求量在未来的10年内将会大幅度地增加。同时,近年铁路建设走势增强,人才需求形势看好。各勘查院对人才的需求稳中略有走强趋势,其他行业对工程地质人才的需求减弱,而对岩土钻凿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水利水电行业历来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大户,也是未来地质工程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培养现状
地质工程专业中的两个专业方向是原工程地质专业和探矿工程专业,它们都是一个相对比较老的专业,有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史。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具有一个很完整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力量,有较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办学经验丰富,各校都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同时有比较完整的教学配套设置和完整的学科体系,注重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改革自己的课程体系,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培养计划,对地质工程专业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拓宽了学科基础,增加了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施工、工程地质、建筑基础工程施工、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地下矿产的钻孔开采与利用、非开挖施工技术、岩土工程施工管理等。目前所培养的学生基本上达到了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监理的综合培养目标,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二、地质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地质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地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从事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各类工程建设地质等方面工作。
地质工程领域适用的行业包括:地质调查,油气及固体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与评价,大型工矿企业和水利水电建设,公路和铁道建设,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的调查,勘察及监测等。地质工程领域覆盖的范围包括:地质调查技术和方法与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区域矿产基地及矿产远景区预测与评价,矿区与矿床的勘探、开发与评价,地质工程领域建设、勘查评价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决策,地质勘探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的预测、评价、监测与保护,地质结构、地质环境、地质过程及地质灾害研究中的计算机应用,地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及新方法、新技术的设计、开发、应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行业的工程管理。
只是从事地质专业的某些方面的工作比较辛苦,据有关专家分析现在地质专业缺少的是综合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所以对于在读还未就业的大学生目前应该做的是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做好扎实的基础功,然后在此基础上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多实习,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相对来说地质专业是比较适合男生的,因为以后的工作条件艰苦,多是在室外或者野外之类的,不是太适合女生,不过女生可以继续深造从事研究方面的工作或到地质队里做文职,也可以留校,当然能吃得苦的女生还是可以在这个专业做的很好的,所以应对这个专业持乐观的态度。
三、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岗位
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岗位
地质工程师、采矿工程师、地质环境工程师、地质技术员、水文地质工程师、矿业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测量技术员、高级*工程师、地质勘探人员物探人员能源开采人员、地质勘探工程师、土建工程师、矿长等。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好。
地质工程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它综合运用了地质学、工程学和环境科学等知识,旨在通过对地球物质颤侍宏及其内部结构、性质和演化过程的研究,为工程建设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茄册据。随着我国城谈或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地质工程专业在城市规划、地质灾害防治、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国土资源部门、煤炭、石油、水利、电力等行业,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环保监测、科研机构和高校等领域。可见,地质工程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还需要注重与时俱进,关注前沿科技和行业动态,以适应新形势和需求。
地质学专业就业前景与就业方向
地质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是很好的,毕业后可以在国家资源能源勘探、开发与环保、城市建设、城市交通、港口、水利水电建设、国防和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等机构从事研究工作。
地质勘探工作
就芹此业方向一般都是国企单位,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质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嫌圆迅作。
石油勘探工作
众所周知,在国企上班的工资虽然不是很高,但是福利待遇绝对在中国是数一数二的,所以在这个专业的同学一定要把理论基础给学扎实,毕业就能很好腔掘地进入体制单位。
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地质工程 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如下:本专业培养能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从事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各类工程建设地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可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从事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或生产部门的相应技术工作。瞎链也可在国土资源、中铁中建、工矿企业、工程设计院、资源勘查与评价,环境评价,城市与环境水文地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 生产管理 等方面的开发、科研与管理工作。该专业适合升学考研。
一、地质工程专业简介
地质工程主要研究地质环境的概况、评价、改造和保护等相关知识和技能,范围涵盖地面、地下、陆地、海洋等,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地质环境条件,并分析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形式,是 地质学 与工程学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
二、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质工程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基础地质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应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从事 组织管理 的基本能力。
三、地质工程专业学科要求
该专业对物理、地理要求较高。该专业适合热爱地质工程,喜欢地质研究、分析的学生就读。
四、地质工程专业知识能力
1.掌握宽广的综合性知识及扎实的 计算机语言 基础,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地质工程专业有关的基本理论,系统学习地质学、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 工程力学 、结构力学、岩土力学、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分析、岩土 工程施工 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具有进行工程地质综合分析、勘察设计、施工设计、岩土工程施工、岩土改良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对地质现象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
4.具有工程郑梁地质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规划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受到工程师的系统训练;
5.熟悉勘察技术工程的有关规范和熟悉国土资源法和环境地质保护法等法规,具有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6.利用现代化知识传播手段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信息交换,掌握信息分析、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磨丛孙知识更新能力。
地质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地质工程可从事的工作主要有地质调查:主要采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和综合性方法查明陆地和海域各种重要的区域地质现象,研究这些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一系列基础地质图件、资料,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工程勘查:简单来说,工程勘查主要就是为一些工程勘慎稿脊测地下地质敬闭环境,并对其进行综合评定,提供可行性评价与建设所需的基宽渗础资料,保证工程具有稳定、安全的施工环境。工程勘查工作多数是在野外工作,因此对学生的身体条件有一定要求,一般不适合女生。
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其他信息:
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很好,地矿行业对人才需求量在未来的10年内将会大幅度地增加。同时,近年铁路建设走势增强,人才需求形势看好。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的人才。 地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土资源、工矿企业、工程设计院、资源勘查与评价,环境评价,城市与环境水文地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开发、科研与管理工作。 由于地质工程专业涉及国民经济建设的领域很广,目前的经济建设项目很多,发展的速度很快,为毕业生创造了很好的就业环境,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困难的情况下,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却仍然非常好,具有比较强的发展势头,在全国形成了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
上面就是高考家长网给大家整理的《地质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 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希望可以在地质工程就业前景方面为您解惑。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