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高考家长帮为小伙伴们精心整编的滕王阁序教案(优秀4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2、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
3、了解相关文言知识及文学典故。
4、积累“故”、“尽”、“属”、“即”等实词义项,“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5、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作者复杂的感情。
教学重点
1、通读全文,疏通文意。
2、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3、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教学难点
文中的语言和大量的典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陆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楼阁庙宇,比比皆是。在这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为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名扬天下。它们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鸛鹊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
二、关于文体
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
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三、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关于作者: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县),初唐文学家。
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滕王阁序》是他的著名文章,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也因其开阔的意境,宏大的气势,而成为千古绝唱。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南昌故都,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四、通读全文
1、通读全文,解决生字注音。
2、对照书下注释,粗通文意,划下不理解的语句。
3、分段请同学在全班诵读,教师纠正字音,明确停顿。
五、作业
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分组分段朗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进入文章情境。
二、课文分析
1、第1段
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起笔先介绍滕王阁的所在地,“豫章故郡,洪州新府”,由古及今。接着由天及地,写天地的广大,写滕王阁的具体地理位置,其中“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一句,更写出了滕王阁的宏大气势。
如此灵秀美丽的工地,一定也会产生杰出的人物吧。“雄州物列,俊采星驰”一句由陈述地理位置转而对人进行描写。在盛赞了宾主之后,又盛赞了这次盛会,最后,又谦逊委婉地介绍了自己参加这次盛会的原因。
2、第2段,第3段。
两段写景。
先点明时间,深秋季节,骤雨初歇,山峦景物全都笼罩在一片暮霭之中,从楼上向下眺望,绣闼,雕甍,山原川泽,闾阎扑地,舸舰弥津,再衬以水面上传来的缕缕鱼歌以及穿空飞过的大雁的啼叫,有声有色,亦动亦静,引人入胜。
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千古传诵。青天碧水,天水相接,浑然一色,可算是全诗意境之眼。
作者一反传统悲秋的习惯,将眼前的秋景注入了心中的豪迈,使景物描写平添了一份洒脱之气。
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当堂背诵,背诵时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及重点句。
教师可请一两位同学当堂示范,但一定要把握好时间,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要强求。
3、第4、5段。
写宴会盛况,并抒发人生感慨。
第4段作者紧承上文景物之美的描写,说到美丽的景色使自己情绪激动。极写管弦之感,歌声之美,铺陈宴会宾主欢饮娱乐的场面,多次使用典故,简练、含蓄的表现宴会的豪华。但一想到“四美具,二难并”,心绪一转,不由得“兴尽悲来”,由喜悦渐生愤慨。接下来的几句,一方面体悟天地之大,一方面感叹人生无常,感情基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此看出,“兴尽悲来”才是全文情感的主脉。
“兴尽悲来”,而想到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空有绝世才华、却远离都城,无可施展;心怀君主,却不知何年何日才能被召见,不由得让人感慨“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大有生不逢时之感。然而作者并没因此而消沉,反而因之以自劢,在文中明确地表达了自己乐观向上,不懈追求的决心和勇气。其中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最高思想意义的警句,表明了克服一切困难执着追求自己的理想,就算身处逆境也不轻言放弃的积极、乐观、坚定的品质。“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郝援引于此,表明了他不放弃自己理想,高尚的人生观。
学生熟读,背诵2—5自然段。
4、第6、7自然段
述说自己的身世以及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知己难遇。
三、作业
1、背诵课文2—5段。
2、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四题。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四题的检查。
三、总结骈文特点→www.kaoyantv.com←。
可采用学生自己归纳,汇总后老师指导方法。
由此文可看出骈文要求通篇文章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语对偶。讲求平仄,用韵严格,注意藻饰和用典。
四、课上练习
1、填空。
①中国江南三大名楼指_______________。
②“初唐四杰”指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王勃,字_________,绎州龙门人,初唐文学家。
2、《滕王阁序》中出现的成语有哪些?
3、默写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雁陈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③老当益壮,宁移百首之心?_______,_______。
④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联,阅读后回答问题。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①“一楼何奇”中的“楼”指。
②“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指。
参考答案:
1、①滕王阁,岳阳楼,鹤雀楼,黄鹤楼。
②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③子字。
2、物华天宝,老当益壮,钟鸣鼎食,人杰地灵,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介书生,高山流水,俊采星驰,穷且益坚,青云之志。
3、略
4、①岳阳楼②“忧”和“乐”
《滕王阁序》教案 篇二
关键词:《滕王阁序》;文言文教学;方法
笔者在对传统篇章的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语文活动,激活原本枯燥的文言文课堂,让课堂教学趣味化,让知识运用生活化,让学生在课堂上直观感受传统篇章学习与生活运用对接的相辅相成关系。
这里,就以骈体文《滕王阁序》的教学流程为例作以介绍:
一、导入新课·解说词和导游词
这是一篇美得让读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好骈文。笔者在进行教学时先展示自己亲临“现代”滕王阁的照片,并适当加以解说,让学生猜测自己登楼的感受——与作者不尽相同。然后出示网上下载的滕王阁旧照片,回归滕王阁的本真,让学生对比,并配以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导游词:
夕阳西下,我踩着先人的脚印拾级而上,“披绣闼”“闾阎扑地”“舸舰弥津”,尽收眼底,不禁让人“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层峦迷蒙在现代高耸的建筑群中,不再耸翠,剥蚀的飞阁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孤鹜一去不复返,秋水千载空自流。“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恍惚间有一位天涯游子与我萍水相逢,分明听到他“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铿锵誓言。今天,很荣幸成为同学们的导游,得以再一次瞻仰这座江南名楼,再一次触摸王子安那意气风发、援笔成文的英姿。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的“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去找寻因王子安流淌的文字而名传千古的滕王阁!
教师利用“说”导游词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把学生当作游客这一现实性很强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听词看图中,入情入境,在学习课文的第一时间感受到名胜滕王阁浓浓的文化气息,从而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成语和对联
在学生蹁跹遥想之时,教师又一语戛然而止——那工整的对联,那被岁月剥蚀的琉璃,那从远方传来的汽笛声,让我不禁悔恨自己不能全篇背诵那来自初唐的华章,只能吟诵几个流传四海牌匾上的成语及被抄誊在八方楼宇柱子上的几副楹联。接下来,就请你把我当时想起的成语或对联在文章中画出来。
学生迫不及待地在阅读中圈点勾画,于是整理出——
1、成语
人杰地灵高朋满座物华天宝渔舟唱晚雁阵惊寒天高地迥
钟鸣鼎食萍水相逢命途多舛老当益壮穷且益坚腾蛟起凤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对联
(1)文章中的对联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塌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2)历代名人题在滕王阁上的对联
孤鹜飞秋水
长天落晚霞
帝子长洲仙人旧馆
将军武库学士词宗
飞阁流丹雄州雾立
高朋满座俊彩星驰
(3)学生炼句
一介书生叹微命
千秋旧馆惊落霞
盈虚悠悠阁中帝子今何在
宇宙茫茫宴上书生身所归
萍水相逢子安歌他乡客
关山难越游子悲失路人
以成语和对联为这一教学环节的主线,将通假字、一词多义等疏通文意的教学要点贯串其间,于无声处听惊雷。学生在找寻过程中自然会去疏通文意,一改过去依文讲解翻译让学生乏味的做法。教师一声令下,教得轻松,学生圈圈点点也学得有味。
三、研读课文·典故和歇后语
本课共1045个字,用典却近50处之多,又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在研读课文时,以分组讲故事形式,明确文中的故事及在文中的作用。在作者创作思路及文章结构层次的概括上,充分利用学生手头上每生一册的资料,让学生以歇后语的形式概括改写“行文脉
络”表。
1、学生整理的典故
龙光射牛斗之墟、徐孺下陈蕃之榻、东南之美、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帝子长洲、天人旧馆、闾阎扑地、落霞孤鹜、白云遏、睢园绿竹、彭泽之樽、邺水朱华、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天高地迥、长安日下、吴会云间、南溟、天柱、帝阍、宣室、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长沙贾谊、海曲梁鸿、君子见机、老当益壮、青云之志、贪泉、涸辙、扶摇北海、东隅桑榆、孟尝高洁、阮籍猖狂、终军请缨、投笔、晨昏万里、谢家宝树、孟氏芳邻、鲤对、龙门、杨意、凌云、钟期流水、兰亭、潘江陆海、宗悫长风
2、学生改写后的歇后语
洪都口碑——人杰地灵
洪府盛宴——高朋满座
滕王阁美景——水天一色
……
在师生活动交流中,教师注意关注每一位学生,学生个个积极参与讨论,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协作和分享。教师将课前备课知识点,在“该出手时才出手”,水到渠成地完成,整个课堂在轻松愉悦中进行。
四、课堂延伸·短信息和颁奖词
“教材是一个例子”,作为四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无疑是中华名胜的一个标本,学生若能通过本文学习,触类旁通,将自己所看到、所了解的名胜或家乡景点作一番梳理,这就充分体现了课文的例子性,也能体现教学的现实性与生活性。为此我设计了下列两个题目供学生合作完成。
1、说名胜
请你就到过的一处名胜或家乡一个旅游景点,用编短信息的形式发给你远方的朋友。学生说家乡景点,作品一例:
天鹅洞——宁化天鹅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四周植被繁茂,绿树成阴,山内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又有地下暗河潺潺流过,是你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2、评作者
人说楼以文传,我说人亦以文传,因《滕王阁序》出名,作者被入选“感动文坛”人物,请你为他写一则颁奖词。学生作品一例:“命途多舛”,也掩不住你“老当益壮”的雄心,千载光阴似流水,磨不去你华美篇章的光辉,虽历战火,滕王阁依然耸立;虽经风霜,你的形象仍旧是那么洒脱。我们向你致敬!
五、作业布置·广告语和诗词
灵活地利用课文,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充分调动学生读写的兴趣和积极性,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题:滕王阁成了全国十大名片之一,请你为这张名片写一则广告或选一首诗词,评审组将把你的广告或小诗打印在名片中,如果你将来亲临滕王阁,别忘了将你的作品打印在你的照片里。学生广告作品及推荐小诗各一例:
广告——滕王阁逢迎千里天下客,王子安挥毫一笔古今情
小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诗》
这种短小的作业,学生易于接受,落实的可能性大,也能以读导写、以读促读、以写促读,让阅读与写作并行,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审美评价能力,更有助于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创作过程的快乐。
总之,传统篇章届届教,教材相同,可学生不同了,常常让老教师发现新问题:并不是一石在什么水面都能击起千层浪。教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寻找教学新出路,才能适应学生,才能踩准新课程的节拍。对于那些时代久远的传统篇章,教学时可将它分割成主课与辅课,主课立足走进学生生活,将课堂生活化,辅课立足文言文教学重难点(文言现象),作一练习式设计。课堂生活化了,趣味化了,学生诵读自然有了兴趣,自然会去主动探究。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重难点
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1)提问复习上节内容
(2)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3)提问学生们预习内容,至少提问两名同学
2.讲授新课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首先向学生们展示滕王阁的历史资料以及相关图片;其次将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生平结合课文做出分析;最后重点剖析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加深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
3.巩固练习
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4.归纳小结
(1)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对于本次课堂内容做出归纳小结
(2)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5.作业布置
(1)布置相关作业内容,要考虑到课本知识巩固积累和运用,兼顾知识的拓展性和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2)教师要在必要时给学生以解题提示、点拨或必要的解释。
《滕王阁序》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及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
2、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3、 训练学生能将名句改写成优美片段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注释,疏通文意,讨论研究、形象描述,体会骈文特点。
情感与价值观:
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领受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用富丽的词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寥
廓壮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本文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此序当为赠序而非书序。聚散之因缘,登高之见闻,贤主嘉宾之寒暄,旧识新交之志趣等都是赠序之应有之义。如何立意寓旨,如何取舍结构,则颇见为文之功底。王勃天生才智,宛如妙手偶得。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结构图:
二、整体感知 深入研读
第一部分:概写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突出人杰地灵。扣“洪府”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由古及今,历史久远。(时)
星分地接,襟带控引――由天及地,宏伟辽阔。(空) 地 灵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由物及人,资源宝贵。(物) 人 杰
主宾尊贵,俊采星驰——由文及武,盛会空前。(人)
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也紧扣照应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第二部分(2——3):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扣“秋日”
(一)本部分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
1、色彩变化之美——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
如 “流丹”, “耸翠”, “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
“潦水尽寒潭清,烟光凝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 “写尽九月之景”。
这句是因果性的推论。作者抓住了“秋水”和“秋色”两个有代表性的特征来写秋天,写水写山,动静结合,如诗如画。
2、远近变化之美——作者用电影手法,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作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
“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 近景
“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中景
“虹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 远景
3、上下浑成之美。
“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潦水”对“寒潭”,“烟光”对“暮山”, “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故曰齐飞;秋水碧而连天,长天空而映水,故曰一色。千古绝唱。)
4、虚实相衬之美。
“渔舟唱晚”四句,写的是生活之乐和自然之乐。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
(二)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1、“潦水尽…”,清澈的潭水给人清爽的感觉。
2、高耸入云,溢彩流丹的滕王阁令人叹为观止。
3、“落霞…”的朦胧秋景,“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舳”的富庶祥和都洋溢着作者无比愉悦的心情。
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两个短句,点明了时令,格调高亢嘹亮,领起下面对秋景的描绘。
5、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两个四六句,“四字”托出叙述主体,“六字”作描绘、渲染,意在指出阁在山水形胜之地
6、“绣闼”,是由外至里;“俯雕甍”是由上视下。用三字句,加快节奏。仅用六个字,就极简练概括地写出登阁的情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7、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两句,写登高望远所见山川之美。
8、“舸舰弥津”两个四六句,极写人烟之盛,“舸舰”之多,渲染出一片富庶祥和气象。
9、“云销雨霁,彩彻区明”又变而为四字句,转写自然景物,绘出雨后天晴的景色,由此引发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
10、“渔舟唱晚”,写生活之乐;“雁阵惊寒”,写候鸟之歌。社会与自然各具情趣,又融为一体
作者写自己的喜悦心情毫不张扬,而是寓情于事于景,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的,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
三、拓展延伸 再读品味
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一反传统中“悲秋”的习惯写法,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迈的情致。
四、小结作业
写滕王阁构筑之宏,眺望之广,周围秋景之美。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二句为描写秋景名句,展示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秋之图景。再读文章,体会作者抒发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感受作者“居卑位而有为”的进取精神。
板书设计
滕王阁序
王勃
晚秋暮色图
色彩变化 远近变化
上下浑成 虚实相衬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