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林语堂(优秀5篇)

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漂亮的高考家长帮网小编为您带来了林语堂(优秀5篇),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帮助到小伙伴们。

林语堂的感情生活 篇一

烧掉结婚证书

林语堂出生于福建龙溪(今漳州平和坂仔),婚前曾有两位恋人。林语堂的妻子廖翠凤是他的第三位恋人。廖翠凤是鼓浪屿的首富廖家的二小姐,而当二人拟订终身时,廖翠凤的母亲却有异议,说:“和乐(林语堂的本名)是牧师的儿子,家里很穷。”廖翠凤却坚决果断地说:“贫穷算不了什么。”就是这句话一锤定音,成就了林语堂与她的婚姻。

1919年1月9日林语堂与廖翠凤结婚。结婚后,他征得廖翠凤的同意,将结婚证书烧掉了,他说“结婚证书只有离婚才用得上”。烧掉结婚证书,表示了他们永远相爱、白头偕老的决心。婚后不久,林语堂和廖翠凤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攻读硕士学位。在哈佛读了一年,助学金却被停了,林语堂只好前往法国打工,后来到了德国。先在耶拿大学攻读,期间通过转学分的方式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后又到莱比锡大学攻读比较语言学,1923年获得博士学位。

经济困难时,廖翠凤只得变卖首饰以维持生活。终其一生,林语堂在操守上也是绝对纯洁的。美色当前,欣赏一番,幽他一默,亦不讳其所好,惟不及乱耳。

与妻相处之道

如果廖翠凤在生气,林语堂连话也不说一句,保持沉默。倘若真的吵架了,也是吵过就算了,他的绝招是“少说一句,比多说一句好;有一个人不说,那就更好了。”他认为夫妻吵嘴,无非是意见不同,在气头上多说一句都是废话,徒然增添摩擦,毫无益处。他说:“怎样做个好丈夫?就是太太在喜欢的时候,你跟着她喜欢,可是太太生气的时候,你不要跟她生气。”廖女士最忌讳别人说她胖,最喜欢人家赞美她又尖又挺直的鼻子;所以林语堂每逢太太不开心的时候,就去捏她的鼻子,太太自然就会笑起来了。

林语堂曾经说过:“只有苦中作乐的回忆,才是最甜蜜的回忆。”他们即使穷得没有钱去看一场电影,也可以去图书馆借回一叠书,俩人守住一盏灯相对夜读,其乐不改。所以大师亦说,穷并不等于“苦”,他从来没有“苦”的感觉;世俗所谓的“贫穷夫妻百事哀”的逻辑,完全被他推翻了。

金玉良缘的秘诀

1969年1月9日,在台北阳明山麓林家花园的客厅里,一对喜烛点燃,林语堂夫妇悄悄庆祝结婚五十周年。林语堂把一枚金质胸针献给廖翠凤,上面铸了“金玉缘”三字,并刻了詹姆斯·惠特坎·李莱的不朽名诗《老情人》。

林语堂认为廖翠凤属于接纳万物、造福人类的“水”,

而自己却是凿穿万物的“金”。

林语堂认为婚姻并不是以善变的爱情为基础的,而是爱情在婚姻中滋长,男女互补所造成的幸福,是可以与日俱增的。

有人问他们半个世纪“金玉缘”的秘诀。老夫妇抢着说,只有两个字,“给”与“受”。在过去的一万八千多天里,他们相互之间,尽量多地给予对方,而不计较接受对方的多少。林语堂说:“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去欣赏它,又怎样去驾驭它。”

1976年3月26日,林语堂逝世于香港,灵柩运回台北,埋葬于阳明山麓林家庭院后园,廖翠凤仍与他终日厮守。

林语堂(林语堂 篇二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1895年生于福建漳州平和县坂仔镇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目录人物简历学术成就文学特点个人生活收缩展开人物简历

1895年出生于福建龙溪(今漳州平和坂仔)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为教会牧师。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读了一年,助学金却被停了,林语堂只好前往法国打工,后来到了德国。先在耶拿大学攻读,1922年通过转学分的方式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后又到莱比锡大学攻读比较语言学,1923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并在《语丝》上发表第一篇文章《论士气与思想界之关系》。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3年3月1日,林语堂抓住萧伯纳逗留上海的时机,推出《论语》专号,刊登介绍萧伯纳的文章,为社会上的“幽默热”推波助澜。1934年创办《人间世》,出版《大荒集》。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孔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 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54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因林语堂与南洋大学校董发生分歧,仅上任半年。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去世,四月移灵台北,长眠于故居后园中,享年八十岁。

学术成就

文学作品

译作   汉译英主要作品 《咏怅集》 《幽梦影》 《西厢记序》 《水浒传序》 《华阳散稿自序》 《兰亭集序》 《秋醒词序》 《.齐物论》 《蝶梦》 《英雄气短说》 《黛玉葬花诗》 《莺莺札》 《声声慢》 《桃花源记》 《石钟山记》 《愚溪诗序》 《庐山草堂记》 《货殖列传》 《扬州瘦马》 《家书》 《园宅》 《凤姐说茄子鲞》 《杂事秘辛》 《息机说》 《浮生六记》 《不亦快哉》 《东坡诗文选》 《冥寥子游》 《板桥家书》    小说《京华烟云》 《风声鹤唳》 《赖柏英》 《朱门》 《啼笑皆非》 《唐人街家庭》 《逃向自由城》 《红牡丹》 散文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剪拂集》《吾国与吾民》《欧风美语》《大荒集》《我的话》 (第1卷,又名《行素集》) 《我的话》 (第2卷,又名《拙荆集》)《生活的艺术》《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浮生若梦》《从异教徒到基督徒》《新生的中国》《俚语集》《锦秀集》《中国圣人》《语堂文存》《讽颂集》《拨荆集》《爱与刺》《有不为斋文集》《雅人雅事》《第一流》《文人画像》《无所不谈》《优游人间》《道家是个幽默派》教育读物书名出版年份出版社《开明英文读本》 开明出版社《开明英文文法》 开明出版社《语言学论丛》 1932年开明出版社《最新林语堂汉英辞典》 正中书局《中国新闻舆论史》 1972年 《当代汉英辞典》1936年 评论集书名 出版年份 出版社 《新的文评》 1930年  《中国文化精神》 1941年 上海国风书店 《平心论高鄂》 1966年 文星书局 《信仰之旅——论东西方的哲学与宗教》 2005年 香港道声出版社 传记《苏东坡传》 《武则天传》

创办刊物

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间世》 1935年创办《宇宙风》 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

发明创造

林语堂早年已立志发明“中文打字机”。当时科学严谨的汉字检索系统仍未建立起来;又由于汉字本身是符号文字而非字母文字,长期以来人们对制成中文打字机的可能性多持怀疑态度。为解决这一难题,林语堂在数十年间不断研究探索,自斥资金,购置设备,一再尝试,以致一度倾尽家财、负债累累,终于成功发明 了“明快中文打字机”,于1946年在美国申请专利。1952年,取得该项发明的专利权。打字机以“明快”命名,乃取其明易快捷之意,寄托了他希望人人都能顺利操作使用的心愿。除开“明快中文打字机”,他另有若干项小发明亦获得专利,其中一件就是可以挤出牙膏的牙刷。 林语堂发明的无须记住字位、字码的中文打字机诞生于1947年,机器采用林语堂创造的`“上下形检字法”设计键盘字码,每分钟最快能打50个字,且不用训练即能操作。

文学特点

散文创作

林语堂散文所涉领域极广。他认为理想的散文“乃得语言自然节奏之散文,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善拉扯,带情感,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如与高僧谈禅,如与名士谈心,似连贯而未尝有痕迹,似散漫而未尝无伏线,欲罢不能,欲删不得,读其文如闻其声,听其语如见其人”。 (见《小品文之遗绪》)从他创造性地将西方的humour译成“幽默”始,一直到晚年自诩为道家精神,林语堂始终保持这种谈话风的艺术范式,并以闲适幽默为格调、性灵超远为立场。 林语堂的散文半雅半俗,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往往以一种超脱与悠闲的心境来旁观世情,用平淡的话语去赞扬美文,这样便形成一种庄谐并用、私房娓语式的闲适笔调。他的文字自然流畅,幽默而不荒唐,自有意趣。不过有时轻松过度,少了一份厚重。林语堂的这种风格同他对文字的见解有关。他认为:“世上有两个文字矿:一个是老矿,一个是新矿。老矿在书中,新矿在普通人的语言中。次等的艺术家都从老矿中去掘取材料,惟有高等的艺术家则会从新矿中取掘取材料。” 林语堂的文风有别于左翼作家所主张之战斗的文风,而是站在高于现实处,以自由主义精神写“热心冷眼看人间”的智慧文章。他的文章虽也讲要直面人生,不过并不缀以惨淡的笔墨;也讲改造国民性,但并不攻击任何对象,他以观者的姿态把世间纷繁视为一出戏,书写其滑稽可笑处,进而追求一种心灵的启悟,以达到冲淡的心境为最上乘。他最终也没能听取鲁迅关于不要把小品文当成“小摆设”的规劝 (参看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坚持用散文的笔调本色为文,从而广达自喜、独抒性灵。 纵观五四时期的散文作品,林语堂这种融汇了东西方智慧的幽默情味,虽缺乏主流文学的批判力度,却也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维度,另辟蹊径,对当时、尤其是当下的读者意义重大。

小说创作

林语堂小说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的比较文学现象,体现出鲜明的承续与超越特征,这种特征展现在“艺术家”、“世界”、“读者”这种三元框架之中,透过“艺术家”把握林语堂的文化边缘特征、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人格符号和人格滋养,透过“世界”把握林语堂的性灵与表现中西合璧的审美世界观,透过“读者”把握林语堂的文学追求和文化传播策略,构成了“在场”地把握林语堂小说创作和艺术成就的基础。

翻译作品

林语堂的翻译特点是通畅易懂,少用“行语”,中等文化的读者都能看懂,这也是他探索的结果。1936年他“做”《生活的艺术》,写到260页,他觉得用语深奥,论辩枯燥,会失去读者,于是推倒重来,换用一套话语,以风可吟、云可看、雨可听、雪可赏、月可弄、山可观、水可玩、石可鉴之类细腻动人的东方情调去观照竞争残酷、节奏飞快的西方现代生活,于是文风一变,空灵动人。他避用哲学概念,弃用政治口号,引俗入雅,降雅为俗,将雅俗融合,写出了无学究气、智慧而快乐的生活哲学。

个人生活

婚姻家庭

林语堂婚前曾有两位恋人,妻子廖翠凤是他的第三位恋人。育有三女,长女林凤如 (如斯)、次女林玉如 (太乙)、小女儿相如。 廖翠凤是鼓浪屿的首富廖家的二小姐。虽然廖翠凤的母亲认为林语堂家里太穷而有异议,但廖翠凤还是坚决果断地和林语堂在1919年1月9日成婚。结婚后,他征得廖翠凤的同意,将结婚证书烧掉了,他说“结婚证书只有离婚才用得上”。婚后不久,林语堂和廖翠凤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攻读硕士学位。 尽管婚后生活清贫,但林语堂认为,“只有苦中作乐的回忆,才是最甜蜜的回忆。”他认为婚姻并不是以善变的爱情为基础的,而是爱情在婚姻中滋长,男女互补所造成的幸福,是可以与日俱增的。林语堂夫妇在五十周年结婚纪念日时曾经表示他们“金玉缘”的秘诀就是“给”与“受”。

母语情结

林语堂时刻忘不了乡音——闽南话。他在平和坂仔出生、生长,后来到厦门的就读,闽南话作为最初的母语深入他生命深处。他在《来台后二十四快事》中,不仅把听乡音的快乐列在其中,而且还摆在第二和第三位。林语堂的许多文章中都融入了闽南话、闽南文化的元素,其中体现最为集中的是他1963年写的自传体小说《赖柏英》,不仅仅这是他对初恋女友的回忆,还是闽南文化的传播,在书中闽南话、闽南风俗集中得到了体现。 1966年定居台湾开始,林语堂更是把听乡音当成了他最大的欣慰和人生享受。到了晚年他按闽南话语音写了一首五言诗,甜美地回忆和描述家乡的民风民情:"乡情宰 (怎)样好,让我说给你。民风还淳厚,原来是按尼 (如此)。汉唐语如此,有的尚迷离。莫问东西晋,桃源人不知。父老皆伯叔,村妪尽姑姨。地上香瓜熟,枝上红荔枝。新笋园中剥,早起 (上)食谙糜 (粥)。胪脍莼羹好,呒值 (不比)水 (田)鸡低 (甜)。查母 (女人)真正水 (美),郎郎 (人人)都秀媚。今天戴草笠,明日装入时。脱去白花袍,后天又把锄。 (黄)昏倒的困 (睡),击壤可吟诗。”

林语堂书法观 篇三

摘 要:林语堂先生的成就不单单在文学和翻译方面,他对中国的书法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意通过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论中国书法的一章试探林语堂的书法观。

关键词:林语堂;书法观;韵律;书法

林语堂, 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

不仅有很高的文学功底,早年出国留学的经历也使他具有了很高的文学造诣。

这都是为我们所熟知的,其实林语堂除了文学的伟大成就之外,对于中国书法艺术也有很深刻、独到的见解。

早在《吾国吾民》中林先生就对中国的书法艺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虽然字数不多,但也体现了林语堂对中国书法的深刻认识。

下面我们就通过林语堂对书法艺术的简单论述来一窥他的书法观。

一、以韵律为根本的艺术来源论

艺术的起源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关于艺术起源的观点很多,例如 “摹仿说”、 “游戏说”、 “宗教魔法说”、 “巫术说”、 “劳动说”等等。

这些观点都从不同角度对艺术起源的问题作了充分探讨,那么艺术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呢?

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中国书法》一章提到,“一切的艺术都是韵律的艺术”,林语堂认为韵律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中国的书法艺术之中,而是普遍的存在于任何的艺术之中,只是在时间的范围内是否让人们重视、是否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已。

正是伴随着韵律的原则,对韵律的不同理解与欣赏使各国艺术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韵律在中国的艺术发展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林语堂却认为这种对韵律的最先崇拜却是起源于中国的书法艺术之中。

二、认为中国书法是中国美学的基础

中国的书法,就是指汉字书写时所留下的痕迹。

其实书法艺术在全世界是普遍存在的,只是在不同的工具材料下的表现方式不同而已:西方通过硬笔和墨水来追求字母的排列之美;而中国的书法,是由于汉字的特殊性,加上毛笔的作用产生出来的特殊美感。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书法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才显得尤为独特,林语堂也认为“书法代表了韵律和构造最为抽象的原则”。

中国书法也通过特有的线条和结构的美感代表着中华民族美学观念的基础。

三、书法是各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体

中国书法作为中国美学的基础。

并不仅仅体现在对汉字的书写上,在这种美学基础的影响下,书法的审美标准也渗透到中国社会各方面的领域。

中国人一直讲书画同源,书法通过毛笔所表达出来的丰富笔法被绘画所借鉴,中国的许多画家如赵孟頫、董其昌、黄宾虹等人,通常也是书法家。

中国古代建筑当中的飞檐就是对隶书波磔的一种再创造的审美表现。

其实早在唐代就有观公孙大娘舞剑而得笔法的传说,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就在生活中观船夫荡桨而得笔法,并探索出了自己特有的书法风格。

中国书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并且每一位书法家都在积极的去寻求自己那种特有的表达方式。

这种审美的。相互渗透使书法变成了各学科间相互渗透的综合体,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四、多形态的运动美是理解中国书法的钥匙

自然之所以吸引人,不仅是她所拥有的生物种类的繁多,也在于各种类之间遵循着自己的生活形态不断运动的结果。

西方人之所以看中国的书法很神秘,是因为西方人在艺术的注重方面更加的在意艺术的层面问题而不是艺术的线条问题,对于线条的质感问题的认识远不及中国书法研究的透彻。

正是因为如此,书法线条各形态之间的运动、对于运动的把握,才是理解中国书法的钥匙。

林语堂认为“中国书法探索了每一种可能出现的韵律和形式”,这就是来源于自然的结果。

其实中国书法中的许多笔法如锥画沙、屋漏痕也都是源于自然的表现,书法家们正是把握住了这样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将这种美融入自己的书法创作当中。

因此,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书法笔法的精髓,就要善于去把握多种形态的艺术美感的追求。

五、对现代书法的无限憧憬

唐代大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就讲到“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清代大画家石涛也讲过“笔墨当随时代”。

任何一种艺术的发展都不能是固步自封的。

林语堂也深知这个道理,那么中国书法发展到现在,又有什么样的创新性而言呢?林语堂认为“它最为明显的特征,不是努力抚慰我们的心灵,而是竭力刺激我们的感官”,这或许是中国书法在现代的一种新的发展道路。

虽然在林语堂的时代,中国的书法艺术还没有与现代很好的结合。

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有中央美院教授徐冰创“天书”系列、邵岩等年轻一代所探索的现代书法、中国美院王冬龄教授成立的现代书法研究所、浙江大学陈振濂教授领导的“学院派”书法运动等等,中国书法也呈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在这些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更加体现了林语堂对中国书法在新时代发展的先知导向作用,也不负林语堂先生对中国书法的无限憧憬。

斯人已逝,但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伴着这些珍贵的资料,中国的书法艺术也会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的发展,体现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林语堂的作品赏析 篇四

林语堂在《无所不谈》中的《闲话说东坡》、《记纽约钓鱼》、《记游台南》和《论西洋理学》等,最体现开放的丰富和舒展的美丽,也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与上相关,林语堂的散文并不讲究整体构思,也不理睬章法或写作规则的权威。他认为:“八股有法,文章无法,文章有法,便成八股。”⑦正为此,林语堂欣赏金圣叹的《水浒传序》。该序开篇兜头一句:“人生三十未娶,不应更娶;四十未仕,不应更仕;五十不应为家,六十不应出游。”突兀而来,完全是感兴之言。而全文慨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大谈朋友聚谈之乐,与《水浒传》并不搭界,借题发挥而已。有人肯定要指摘金圣叹文不对题了。可文不对题又有什么要紧呢?重要的是作者淋漓致地发抒了自己心头涌动着急欲出口一吐为快的人生感悟。也正因为憎恨“规矩”,林语堂觉得奇怪,像金圣叹这样的通达之人和不羁之才有时也会犯糊涂,不知不觉地困倒于章法句法之下不能自拔。他写道,金圣叹批书专门替作者算一抑之抑,一结二结,并满口“妙哉,妙哉”,真是矮子摸大象,摸不着头脑。⑧林语堂同时指出,文章的起承转合等等,循文思自然的波浪涌现而成,其千变万化,犹如危崖幽谷,深潭浅涧,毫无匠心的经营,而因缘际会,自成其曲折崭岩之美,不是明堂大庙营造法尺所可以绳范的东西。

故林语堂的散文一篇有一篇的格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千姿百态。结构大多很随便,也找不出起伏、勾色、呼应等的痕迹,只流动着自然的韵律,散发出粗朴的气息。这是属于林语堂自己的气息。它以真情和独见,构成了林语堂的“个人笔调”。林语堂的自由写作态度与梁实秋恰好相反。作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得不止,这是苏东坡的话,林语堂衷心认同。梁实秋则以为此是“才人高致,非常人所能企及”。又说,徐志摩为文,尝自谓跑野马,属于“下笔不能自休”一类,虽然才华横溢,究非文章正格。

林语堂要作文如谈话,梁实秋要谈话如作文。梁实秋甚至认为谈话也要严谨,有主题,有腹稿,有层次,有头尾。他批评道:“写文章肯用心的人就不太多,谈话而知剪裁的人就更少了。” 谈话也要剪裁,在林语堂听来简直不可思议。所以林语堂是主张打破桎梏而无遗的表现主义者克罗齐(BenedettoCroce)的信徒,梁实秋是新人文主义者白璧德(IrvingBabbit)的信徒。白璧德讲“文章纪律”。难怪梁实秋的散文篇篇笔法老到,结构精严。这自然也是现代散文可有之一格。但梁实秋又将作文的规矩强调得太过了。郁达夫引述过梁实秋发表于《新月》上的一篇文章的一段话:“近来写散文的人,不知是过分的要求自然,抑过分的忽略艺术,常常的沦于粗陋之途。无论写的是什么样的题目,类皆出以嬉笑怒骂,引车卖浆之流的口气和泼妇骂街的口气都成为散文的正则。像这样恣肆的文字里面,有的是感情,但文调,没有。”郁达夫反问道:“难道写散文的时候,一定要穿上大礼服,戴上高帽子,套着白手套,去翻出文选锦字上的字面来写作不成?”

林语堂生平简介 篇五

林语堂(1895年-1976年),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和发明家。1895年出生于福建一个__家庭,父亲为教会牧师。1912年林语堂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并在《语丝》上发表第一篇文章《论士气与思想界之关系》。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出版《大荒集》。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孔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 shubaoc.com 高考家长帮…会长。1976年3月26日,去世于香港,四月移灵台北,长眠于故居后园中,享年八十二岁。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