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
《秦兵马俑》教案 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个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课前准备: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时间: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
思考:秦兵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三、检查、交流:
1、指名朗读生字、找出新词。
2、意思: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3、朗读词语。
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
(1)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
(2)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3)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写将军姿态。
(5)写武士姿态。
(6)写骑兵俑姿态。
(7)写车兵俑姿态。
(8)写* 手姿态。
(9)写马俑姿态。
(10)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1)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是的。
5、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将3至10节归并在一起。引导学生用过渡段概括段意。)
四、精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2、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面感受。)
3、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1)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
(2)换一种说法。 (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五、指导写字
1、老师示范。
2、学生描红。
六、作业 抄写词语 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课文除了写兵马俑"规模宏大",还写了什么?
二、精读第三段
1、学习过渡句,领会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找出承上句与启下句。兵马不仅俑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自学课文第三段完成表格。
兵 马 俑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将军俑 久经沙场,肩负重任
武士俑 威武凝重
骑兵俑 勇猛善战
兵车俑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弓拏手 张弓搭箭,神情专注
马 俑 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3、朗读有关语句。
4、学习第10节引读
5、小结: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三、齐读最后一段
1、这一段写了什么?与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划出相互呼应的句子。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与"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是的。")
2、找出两句中的一对近义词。("举世无双"与)
3、体会句中体现出的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流露出的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四、总结课文
1、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秦兵马俑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理解课文中几个重点成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感受秦兵马俑的宏伟气势和鲜明个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探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初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他们民族自豪感。
2、学会分析课文结构,会使用课文中所运用的描写手法,写作手法来造句,写作文。比如、举例子、列数据、想像、排比、过渡句、前后呼应等。
三、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介绍背景,激发兴趣
同学们,1974年在我国陕西临潼东南秦始皇陵的骊山陵东侧,人们发现了三个兵马俑陪葬坑,从中出土了大量刻画精致、形态逼真的兵马俑。就这样,气势恢宏、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发现了!它们让生活在现代的人们领略到了几千年钱秦始皇率领千军万马统一六国、创造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宏伟场面。秦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便是介绍秦兵马俑的一篇佳作。现在请用学们看向屏幕,跟着老师齐读本课的题目,开始去领略神奇的秦兵马俑吧!(教师领读几遍)
2、学习生字生词
从刚才同学们整齐响亮的读书声中,老师体会到了你们强烈的求知欲望,相信你们一定是很好奇秦兵马俑到底是怎么样的,有什么独特的魅力能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吧?不过,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磨刀不误砍柴工”。要学习新课还要先学习生字生词才行。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来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这样,在接下来的课文朗读和学习探究中同学们才能更快更准的理解课文大意,解答心中存在的疑问。来看大屏幕。
(出示生字词)
可先询问学生是否会读,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老师针对学生读错的进行纠正。在带领同学们读一遍。学生再自己齐读一遍。
(出示重点词语)
询问学生对这几个词的理解。教师针对点评,在说出标准的解释。讲解完毕,学生再读一次,加深理解。
(二)课堂教学
1、朗读课文,解读课文
同学们,学习了生字和生词,大家都掌握了它们的读音和意思了吧?下面请打开课本,大声地、有感情的把课文齐读一遍。在读时要带着屏幕上的这几个问题,边度边思考,一会看谁能帮老师解答。(出示题目,引导学生开始读)。
给学生读完后自由思考回答,教师再点评,引导,讲解。
⑴这篇课文是以什么结构来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总分总,三,位置地位、特点、概括)
⑵秦兵马俑有什么特点?那一段是对秦兵马俑特点的概括?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最后一段)
⑶哪一自然段说明秦兵马俑类型众多?这一段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第三自然段过渡段、承上启下)
2、详细剖析课文内容
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能理清思路,找出了课文的结构和重点段落,并大概的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秦兵马俑的特点。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进一步走进课文,详细分析秦兵马俑的特点,看看它们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具体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看看老师给你们的几个小要求、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9自然段。
②这几个自然段共写了几种兵马俑?
③每种兵马俑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自由读,老师让学生举手回答,或点名回答。注意适时适当的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相应兵马俑的图片和文字解说)。
齐读第十自然段,分析这一段的写法有什么特别之处?运用哪些描写手法?
(排比,想象,比喻。再让学生造句,指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加以运用,增加作文的文采)。
3、激发情感和想象
同学们都读了课文,大概的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跟老师欣赏了很多关于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图片。现在老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一听,你仿佛听见了什么?问一问,你又闻到了什么?自由跟同桌和前后桌的同学讨论,一会跟老师和同学分享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要尊重和肯定学生的想法,加以鼓励)
(教师小结)、是啊,同学吗的想象力都很丰富,能穿越千年,置身处地的感受到那时候的场景。那一匹匹战马,那一辆辆战车,还有那军容肃穆、整装待发的战士···似乎让我们看到他们在战场上英勇厮杀的壮观场面,让我们听到那响彻云霄的战鼓声和呐喊声还是闻到那浓浓的硝烟味儿。
我们因这如此宏伟壮观的场景而震撼,为我国古代人民高超的智慧和雕塑手艺而惊叹折服。下面,就再请同学们大声而有感情齐读课文,再次感受作者笔下那伟大而神奇的秦兵马俑。(读完后)同学们现在心情是不是很激动?很骄傲很自豪?是啊,拥有这么伟大的艺术珍品谁能不自豪呢。不只我们自豪,连外国的很多名人都对秦兵马俑高度赞扬!大家来看屏幕,读一下都有谁也被秦兵马俑的魅力折服了。
(出示收集到的一些人对兵马俑的评价语)
四、教学总结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都很棒。非常积极的思考和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在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伟大神奇的艺术珍品——秦兵马俑而骄傲的同时,也深深的为我们祖国拥有像同学们这么聪明可爱的继承人而骄傲。你们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继承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并将之发扬光大。将来为祖国的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的课已经接近尾声,下面老师在给同学们布置几个小作业。课后希望同学们自觉完成。
1、收集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奇迹都有哪些?
2、在课文中作者运用了很多表现手法和描写手法,找找都有哪些,并各造一个句子。
3、背诵课文中你认为写的好的段落的句子,然后背给家长和同学听。
五、教学反思
反思在教学中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的价值观的培养,是否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主思考;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程度如何等。
课文《秦兵马俑》教案 3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积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神态自若、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类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并应用相关资料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类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1、师生搜集秦兵马俑相关图片,文字资料,有条件可制作。
2、学生课前朗读课文三至五遍,不懂的词语查一查字词典。
教学过程
一、以预习为起点,让学生畅谈预读的感受
1、了解学情,研读课题。从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人手,营造初读交流的氛围:从你们的眼睛和神情看,预读了课文19课《秦兵马俑》(板书课题),一定有感受要说,是这样的吗?先引导学生读题(可相机出示挂图),并让学生说出对课题的理解(注意弄清“俑”的意思),再交流预读的突出感受。
2、畅谈感受,板书词语。在交流感受时,可让学生板书自己概括的重点词语,如“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世界第八大奇迹”等。从整体上基本把握课文。老师在学生充分畅谈的基础上因势点化,抓住“举世无双、世界第八大奇迹”等相关词语切人,引学生自主探读课文。
3、从读强化,检查识字。可用生字卡片了解并巩固识认。检查中,注意引导学生对多笔画字(如“瞰、率、靡、魁”)辨形认读,要求读正确。
二、以自读为重点,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精彩
1、读出理解(重在读懂):鼓励学生选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读书,并提示学生用好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图片等信息读懂课文,注意发现并积极向自己提出问题。在充分自读中主动找同学交流互助。
2、读出见解(重在品味):点拨学生在读中注意图文结合,并在自己认为印象深刻和最能吸引自己的句段处多读多品多想,对精妙的词句要读出自己的见解与发现。如“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是承上启下句、概括了课文主要内容、其中三个词点出了秦兵马俑的突出特点);又如第九自然段中的排比句;再如“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的“绝无仅有”等。
3、读出心声(重在体验):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用声音读出自己的。惊奇,用情感读出自己的赞叹。找伙伴读,互评互促,人情人境。
4、调整板书(整体构建):从总体感受人手,老师和学生一起将板书进行调整。可先将“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绝无仅有”等重点词重调于课题下面,再将“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板开(或横板或竖板),再让学生归类调整词语。重在强化学生对秦兵马俑特点的把握和对美的语言的感受。
三、以诵读为焦点,让学生直抒心中的自豪
1、自由选择,尽情诵读。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学生想读哪段就读哪段。读中注意引导学生精要地进行体验式点评(即评、读、悟、想相融合):听出了什么味道?还有想读出自己不同感受的吗(主要指向重点词句)?让学生充分参与:我认为他读得不够气势,请听我读这句话!这两个词突出了威武,我觉得语气可读得更突出一些,等等。
读中图文结合,多形式互动结合,同时注意对照黑板上的板书。
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兵马俑宏大的气势;第四至八自然段主要读出各俑不同特点的威武、敏捷与勇猛;第七自然段重点抓住几个排比句,读出品评的韵味,读出入境的想象。首尾段则要充分读出自己的赞美、惊叹与自豪。
(如果学生选择以解说形式展示,更要鼓励。)
2、自主积累,主动延伸。一是读背自己最喜欢的句段和摘抄好的词句;二是准备以导游形式,将课文(或某一内容)编成导游词,结合搜集到的兵马俑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回家后向家里邻里等周围人介绍兵马俑。
四、作业。
课文《秦兵马俑》教案 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描写细致。特别是介绍兵马俑的两个特点都用了总分的写法,学生很容易理解。教学时引导学生多读,理清课文脉络,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兵马俑的艺术价值感受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古代劳动人员的无穷智慧。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活动1
边放课件教师边导入:
举世闻名的秦兵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我们班就组成秦兵马俑考古学习小组,将一起出发。到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
学生欣赏完课件后教师提问:
师:看了以后,它给同学们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呢?
(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生讨论交流,它如何规模宏大。)
活动2【讲授】讲授
二、精读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拿起笔,把描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相关语句用“---”标记出来。
2、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站在高处鸟瞰,又是什么样子呢?(让生自由交流)通过看图片,来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三、学习第三段中的过渡段
出示过渡句: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观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齐读。
活动3【活动】活动
四、自主探究学习课文
1、轻声读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让我们进一步去接近它们,与它们一一交谈。首先我们来到将军俑身边。
1、读一读描写将军俑的'语句,你能想象出这位将军威猛的瓷态吗?
2、谁能模仿将军的样子摆一个造型,上我们“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河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3、同学评议,他像课文中描述的那位将军吗?
想模仿的像,要想评议得准,就要把书读进我们的心里去,就要通过文字走进人物的心里去。
4、再读课文,说说你从这位将军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5、从你的朗读中,我们听出了你的理解,你的印象,你的感受。
读了作者的描述,看了逼真的造型,听到同学们的朗读,仿佛这位秦厚爱的将军正威风凛凛地站在我们跟前,这就是课文里说的“惟妙惟肖”。
2、我们再去参观其他兵马俑。
1、默读课文与5—10自然段,想象这些兵马俑各自的姿态和神情。同桌可以相互做一做,仿一仿,并按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描述。
2、指名摆出某一兵马俑的姿态,并读背课文中的相关句段。
3、这几位同学惟妙惟肖的模仿,展示出了这些兵马俑各自的特点,而且让我们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了。这就叫“个性鲜明”。
4、是的,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它们,那我们不光能发现它们“神态各异”,还能感觉它们内心所思所想。
(引读十自然段,学生读兵马俑的所思所想的相关句子。)
5、闭上眼回味一下,你能看懂它们的神态吗?能听懂它们的心声吗?请用“有的……好像……”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再写几句话。
面对已经在地下埋了二千多年的陶俑,我们仿佛还能感受到它们当年的英武,还能感觉到它们轻细的呼吸声,还能倾听到它们娓娓的交谈。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从而,由衷地热爱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活动4【作业】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教学小结:
课文生动地叙述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的热爱,为中国有如此规模宏大的历史文物而感到自豪。
2、布置作业
秦兵马俑博物馆为了迎接暑假洗旅游高峰,正招聘小导游呢!下去两人一组,每人都当一回解说员,先课文你最感兴趣的一小节做解说词,来给对方介绍一下。
《秦兵马俑》教案 5
课前分析: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内容,本案例是第二教时,教学目标是通过文本的诵读感悟,理解兵马俑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以及古代劳动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特别是农村孩子,对秦兵马俑的了解很是肤浅,有的甚至从未接触。因此,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存在一定的障碍。但是,由于计算机的普通教育,学生们已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所以,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对学习本篇课文可行而必要。
教学思路:
首先播放秦兵马俑的视频录像,使学生初步感知兵马俑,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接着借助网络,让学生观察类型各异、惟妙惟肖的兵马俑图片,展开丰富的想像走近一个个兵马俑,聆听他们的声音,感受他们的思想,触摸他们鲜活而灵动的内心世界;最后,播放规模宏大的俑坑视频,诵读抒情的文本,展开网上对话交流,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网络多媒体教室、《秦兵马俑》专题学习网站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谈话激趣
教师行为:
1、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段秦兵马俑的视频请大家欣赏,思考:看了录像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播放录像。
学生行为:
1、观看视频录相。
2、交流感受。
小结:法国前总理希拉克看了兵马俑后,不由赞叹:“这是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迹”。许多来中国的旅客都说:“到中国不到西安,等于没有到中国;到西安不看兵马俑,等于没有到西安”。秦兵马俑之所以能得到这么高的赞誉,除了因为它的规模宏大外,还因为它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艺术价值,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兵马俑。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秦兵马俑的规模、类型与神态,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 二]合作探究、学习文本
(一)学习3-9自然段,感受兵马俑的类型
教师行为: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3-9小节,思考: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在这些众多的兵马俑中,你对什么俑最感兴趣?
(教师行间巡视,提醒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引导学生讨论: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按照学生的发言,依次点击网络课件出示“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的图片,让学生感知各种类型的兵马俑)
3、这些兵马俑,每一件都惟妙惟肖,请“打开《秦兵马俑》专题学习网站”,进入“兵马俑的类型”学习版块,图文结合,观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兵马俑,思考:你对哪些兵马俑感兴趣,它们有些什么特点,由此你想到什么?
(学生可自己单独思考,也可邻桌讨论,还可下位互相交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心情愉快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4、播放秦军勇猛的作战视频录相。
学生行为:
1、借助网络,图文结合,自主、合作学习各种类型的兵马俑。
2、大组交流。
①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的特点;
② 学习文本的感受。
(一、兵马俑高大威猛、英勇善战、类型众多、分工明细、训练有素,二、作战一定百战百胜、所向披靡。)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网络环境的教学优势,创设宽松民主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理解文本、获取知识、形成情感的同时,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
(二)学习第10自然段,感受兵马俑的神态
教师行为:
1、一个个兵马俑是一件件的艺术珍品,走近他们,仿佛能听到他们的呼吸,感受到他们鲜活的思想。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十小节,思考:课文写了哪几种形态的兵马俑?
2、组织学生进入“兵马俑神态”学习版块,观察神情各异的兵俑。
3、引导学生依据文本句式进行补白:还有哪些神态的兵马俑。
学生行为:
1、朗读课文,感知神态各异的兵马俑。
2、到“图片库”中找寻文本描写的四种神态图片,逐一交流。
3、借助图片资料,仿照课文句式,补充“……”内容。
4、学生配乐朗诵,美读课文。
【设计意图:利用网络课件,让学生“走”近一个个兵马俑,认真观察他们的神态,展开丰富想像,触摸它们的呼吸,聆听它们的声音,感受它们的思想,努力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
(三)学习11自然段,感受兵马俑的辉煌
教师行为:
1、播放兵马俑军阵排列录相;
2、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录相,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行为:
1、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体会。
3、齐读课文:秦兵马俑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设计意图:视频欣赏与文本朗读结合,再次感悟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以及个性鲜明的艺术特色。】
[三]、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教师行为:
1、老师带来了秦兵马俑的补充资料以及一些相关网站,请大家点击浏览。
2、阅读完毕后,思考:你最想说的是什么?登录“在线交流平台”,将自己的话发表在论坛里。
学生行为:
1、浏览网站“知识拓展”学习版块。
2、在线交流。
3、学生办“兵马俑手抄报”或“兵马俑电子小报”
【设计意图:发挥网络独具的互动功能,引导学生在线交流、尽情倾吐,在相互的交流、探究中,加深文本的理解。】
二、教学反思
1、网络环境有助于学生新知的学习。农村孩子知识面相对来说比较狭窄,对出土于西安临潼的兵马俑更是知之甚少,即使了解,也只是电视或读物中偶有耳闻,多半肤浅而零碎;而凭借网络,就会使遥不可及的兵马俑以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为文本的学习提供了条件与基础,对于阅读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网络环境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实践,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它通过丰富资源的提供、良好交互平台的搭建,学生在理解文、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学得主动、轻松、愉快,完全摒弃了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案例中对于秦兵马俑多种形态的自主点击欣赏,拓展延伸中的“补充资料、网站”“交流平台”的构建,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于文本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提升作用。
3、主题学习网站是开展网络环境下阅读教学的极好方式。纷繁、浩瀚的网上资源对于小学生来说,毕竟难于甄别与取舍。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效率,教师课前将网上的相关资源进行搜集筛选整理,并制成基于课文的主题性学习网站,十分必要。如《秦兵马俑》一课的教学,主题性网站的建设,就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当然,网站的建设,要注意教学资源的丰富性、针对性、有效性,还要注意它的互动性,使其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只要这样,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实践就会彰显出灿烂的丰采与魅力。
《秦兵马俑》优秀教案 6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与各种兵俑的神态,使学生初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揭题
导入:
同学们,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了位于西安临潼的兵马俑后感慨: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今天,我们也去参观一下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
1、课件播放图片:
说说你看了图后有什么感受?
2、带着你的这种感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想想全文主要介绍了兵马俑的什么?找找哪一段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
2、学生汇报:
出示第3段: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指名读:
说说宏大,鲜明的意思。
(宏大:巨大,宏伟。鲜明:鲜活。)
三、研读主要内容
1、课文哪里介绍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哪几段介绍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学生汇报。
3、过渡:
让我们先睹为快,一起走进兵马俑,去仔细看看这些神态各异的兵马俑吧!老师这里有个要求:
(出示课件)
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4~8小节。
思:想想这几段共介绍了几种兵马俑?
议:向同桌说说你印象最深的是哪种?为什么?
4、交流汇报:
⑴ 将军俑:说说自己对将军俑的印象。
随机理解:身材魁梧,昂首挺胸。
⑵ 武士俑、骑兵俑:说说自己的感受。
⑶ 陶马:指名读。
闭上眼睛,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用鼻子闻一闻,你似乎又闻到了什么?
5、小结:
对呀,那一匹匹战马,似乎让我们闻到了浓浓的硝烟味。让咱扪连起来读读这句话。
6、古代的工匠们把一个个兵马俑制作得像真的一样,作者又写得如此栩栩如生,那同学们也要读得活灵活现。全班齐读4~8小节。
7、哪里看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相机理解:鸟瞰,统率,南征北战,所向披糜。
师:当我们站在巨大的兵马俑坑前,放眼一览那威武军阵时,都会为之惊叹!你能读出自己的这种情感吗?
8、齐读第二段。
过渡: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了两千年前的古代大军阵,他们军容严整,气势雄伟。
(播放军队混战声音)
9、当你站在巨大的兵马俑坑前,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看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如此威武雄伟,你心中最想说什么?
四、总结
1、是啊,这一行行的金戈铁马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文明的象征!当我们面对着这些古老而又雄壮的建筑时,不禁让我们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是那么自豪!那么骄傲!
2、出示:
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3、齐读李光耀先生的这句话。
《秦兵马俑》优秀教案 7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⒈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⒉联系课文内容领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⒈出示图,师问:这是什么?教师板书课题:秦兵马俑。
⒉把你知道的秦兵马俑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
二、学习第四九自然段。
⒈兵马俑有哪些类型?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呢?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自学要求:
①读一读,圈出表示外貌、神态、动作的词。
②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小组交流。
③演一演,根据书上的描写做一个动作,其他同学猜猜演的是什么俑。
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小组学习。
⒊交流。
三、学习第十自然段。
⒈学生默读,用横线画出表示神态的词。
⒉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四、导读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体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六、作业:
⒈依照文中的过渡段练写片断。
⒉搜集秦兵马俑相关的课外资料。
板书:
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
(恢弘气势)(惟妙惟肖)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8
1、信息整合开拓学生视野。本堂课是一节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型,课堂上,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结合课文内容,搜集了大量的兵马俑的资料、图片,以及有关录象。学习过程中,适时地出示这些图片、录象,很快把学生带入了学习氛围。这些电子资料,如秦兵马俑中一、二、三号坑的介绍和图片,各种神态的兵马俑像,有关兵马俑的录象……为学生更真切地了解秦兵马俑提供了视觉材料,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看的同时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
2、给学生台阶,教会他们“说”。这篇课文是一个让学生学习写作说明文的很典型的教材,文章从教学生从各个角度来观察事物,并运用了许多说明方法,其中,想象尤为突出。如第10自然段围绕“神态各异”作者对兵马俑的神态进行了细致地观察,并进行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考虑到学生对战争的场面不太熟悉,学习第10自然段时,我出示两张典型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想象,让学生模仿书上的句型“有的……有的……”说一段话,这样,既给了学生一个台阶,又真正把网络教学和语文训练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动口说出自己的看法,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激发学生联想,让大脑“活”起来。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我善于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奇思妙想”、“别出心裁”,这样就能给学生留下最直接、最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学完课文后,我播放一段秦与赵国的被神化了的长平之战,这场战争充分显示了秦人的先进的战略战术和智慧。看完录象,请学生说说自己此时的感受。再出示兵马俑的图片,请学生说说,你好像听到他们再说些什么。这样,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探求,多角度思考,多情景描述,多情节描写,去求异,使思维纵横扩散;去求佳,使思维聚合收敛,以引发发散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思维产生突破性的飞跃和敏锐的顿悟,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但这堂课,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学生发言不够热烈。
2、老师既要上课,又要操作电脑,还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常常会顾此失彼,弄得手忙脚乱。
3、学生学得不够深刻。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求学生浏览这么丰富的资料,学会选择,准备交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课堂上,学生只能从文字上说出兵马俑之价值,内心其实没有深刻的体会。语文课必须带领学生细细品读,把学生情感引发出来,才能把重点、难点解决。
秦兵马俑教案 9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识记“吏、戈”等字形,读准“干练”“战车千乘”等词语。联系语境理解“所向披靡、惟妙惟肖、举世无双”等词语的意思。
2、在读中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产生民族自豪感。
【参考话题】
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尽可能地运用文本的语句,融入自己的感受,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兵马俑做具体的介绍。
【教学过程】
一、前置性作业:
1.我来学习七彩词语。
2.我来朗读课文。
3.我来理清课文脉络。
4.我来搜集有关资料:秦兵马俑。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师:同学们,听说过世界上有八大奇迹吗?哪位同学能说说呢?
(学生回答,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提示。)
师:世界八大奇迹指的是埃及的金字塔、亚历山大港灯塔、爱琴海太阳神像、奥林匹亚宙斯神像、阿尔特米斯月神庙、摩索拉斯陵墓、巴比伦空中花园和秦始皇兵马俑地下军阵。现除埃及金字塔和秦始皇兵马俑保护室完好外。其余六大奇迹已经毁坏。我们来看几张兵马俑图片。
2.教师展示兵马俑图片。
师:同学们,2200多年前,秦始皇动用70多万刑犯,耗时38年,修建自己的陵墓。作为统一六国的皇帝,他在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留下了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板书课题:秦兵马俑:)如今已成为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读题:秦兵马俑
3.知道“俑”是什么意思吗?
4.“秦”指秦代,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马的偶像。
(二)初步感知秦兵马俑形象
1.通过预习,你对秦兵马俑有了哪些了解?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可以是收集的资料,可以是书上的介绍。)
2.你们能用一个词说说你所了解的`秦兵马俑吗?
3.课文中有许多描写秦兵马俑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词语)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军吏士兵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身材魁梧 身披铠甲 铜戈利剑 昂首挺胸 神态严峻 久经沙场 足蹬长靴 目光炯炯
跃跃欲试 撒开四蹄 微微颔首 勇武干练 殊死拼搏 战车千乘 惟妙惟肖 绝无仅有
[理解“吏”;理解“乘”;理解“靡”;*读准“魁梧”。]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课文,想一想这里的哪些词语能概括秦兵马俑的特点。试着来填一填下面的句式。
2.秦兵马俑不仅 ,而且 , 。所以它是 的珍贵历史文物。(用上以上的四字词语来说一说,鼓励学生多种方法。)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10
【教学要求】
1、读准生字,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人民智慧的无穷。
4、利用网络开展拓展阅读,增加对兵马俑等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遗产的了解,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你知道兵马俑吗?请你说一说你对兵马俑了解多少。
2、出示课题:
秦兵马俑
理解一下秦、俑及题意,秦兵马俑究竟是什么样的,自读课文。
二、自学课文
1、出示要求:
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僻的字词摘抄出来;读顺句子,把难读的句子摘抄出来;秦兵马俑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2、检查自学:
⑴ 指名在展台上出示生字词,进行认读(重点词):
享誉、临潼、俑坑、鸟瞰、披靡、魁梧、战靴、擎着、驾驭、殊死、弓弩手、战车千乘
⑵ 指名在展台上出示摘抄的句子,指导读句子。
⑶ 以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通全文。
三、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考:
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是用哪句话连起来的?
2、交流,完成练习:
这篇课文从( )和( )两个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是用( )这句话连接起来的,这句话在文中起( )作用。
3、给课文分段,可以是三段法也可以是四段法。
四、练习
听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播放秦兵马俑录象片断,激发兴趣。
2、指名谈谈观录像后的感受。
二、学习第二段
要求:
一读,自读第二自然段;二理,理清课文介绍的思路;三赏,读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四议,课文中哪些介绍方法值得我们学习,说明理由。
1、学生交流,相机出示“秦兵马俑示意图”和“一号坑全景图”。
2、完成练习:
在三个俑坑中,二号坑和三号坑的总面积有( )平方米,相当于( )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 )个。
3、总结学习方法,按此方法自学下文。
三、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2、学生交流:
相机出示“将军俑图”、“武士俑图”、“骑兵俑图”、“马俑图”和“群兵马俑图”。
3、完成练习,说出各图片的名称。
4、讨论,你是根据什么来作出准确的判断的。
5、指导朗读第8自然段:
让学生说省略号的作用,从中读懂些什么,有什么体会,包括对写作方法上的认识。
四、学习第一、四段
1、文中怎样评秦兵马俑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2、这样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好处,说说理由。
3、你能根据这两段内容提出一个问题并自己回答吗。
4、有感情地读一读。
五、巩固复述
你参观了秦兵马俑,你准备向你爸爸妈妈介绍些什么,准备一下,同学间说一说,指名在班上说一说。
第三课时
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项完成,进行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
1、关于秦兵马俑还有许多知识,你想了解什么,从网上搜索一下,把找到的有关图片和资料告诉大家。
2、类似于秦兵马俑的文化和艺术很多,从网上搜索有关中华民族文化和艺术遗产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加以整理,出一份小报。
3、从网上搜索你感兴趣的资料,模仿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及第三自然段的过渡形式,写一篇短文。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 11
授课人:周静芳
教学目标 :
1.学习3、4自然段),完成作业 本作业 。
2.了解兵马俑的阵容、神态。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4.用“也许”、“似乎”造句。
5.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
教学重点:
1、用段意归并法归纳主要内容。要做到语句简洁、连贯。
2、用“似乎”、“也许”造句
教学难点 :
1、用“似乎”、“也许”造句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揭题,激情入境:
1.导入 :在数千年文明中,有这样的一个奇迹,它是秦始皇兵马俑。
2.读课题,想读出什么感觉?
3.用自豪的,充满惊叹的,历数沦桑的感情,用自己的声音,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找出重点:
1.想看看兵马俑吗?欣赏作者用妙笔为我们铺开的介绍兵马俑的画卷。
2.快速轻声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兵马俑的?
3.概括一下,写了什么?(板书:军阵神态)
三、了解军阵,读出气势:
1.考虑一下,四人小组读这段,可以根据角色怎样分配任务
2.指名小组读,为什么?(了解总分总结构)
3.分别读前锋,主体,侧翼和后卫三句话,掌握精锐,强大,灵巧稳固的特点。
4.根据军阵图分别指出这三类军士,并补充
5.能根据图猜测一下当时他们是如何打仗的吗?
6.是的,秦军依靠这支军队获得无数胜利,读一读作者如何盛情赞美军阵的。
7.补充内,快速阅读:
1)介绍了几个俑坑?共有几个秦俑?
2)兵马俑分为兵俑和马俑,这段提到几种兵俑?
8.总结,好一个威武雄壮的兵马俑。
四、揣摩神态,训练句式:
1.导游指引下,读第四自然段。
2.这些兵俑共有的特点是?
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是什么意思?
3.古代雕塑家将他们雕得像活的一样,作者又用高明方法把它们写活了,我们能把他们读活吗?
4.介绍了哪几种,最喜欢哪个兵俑,划一划,读好它。
1)老战士:
A.老战士给你什么印象?哪儿看出来的?(说,读,比结合)
B.面对这样的老战士,你由衷地感到一种敬佩,大家一起读一读
2)小战士
A.喜欢小战士哪点?解释“稚气”,读出稚气
B.谁愿意做个年轻充满朝气的小战士,愿意读的都站起来读一读
3)战马:
A.战马在做什么?战马有什么特点?(抓住竖耳瞪眼,膘肥体壮的特点)
B.没读过的都站起来读一读
5.这三句描写的句子中,都有一个作用相当,意思相近的词,你发现了吗?
6.出示“似乎”“可能”“也许”,表示什么?
7.用上猜测的方法,能使静化为动,死变成活,欣赏一个片断描写。
8.观察,并写句型
9.交流,汇报。
10.由兵马俑的面相能联想到性格,谈吐,职业,这也是联想的高境界了,要这知道这些兵俑只是一些陶土烧制出来的而已,如今我们眼前能这样生动地展示出来,得归功于技艺高超的匠人,和妙笔生花的作家了。
五、总结内容,再度激情:
1.最后,介绍一个秦陵的略图。
2.我们能相信,当秦陵完全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候,必然会再次令世界震惊!
《秦兵马俑》教案 12
a级基础知识达标(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一锤定音(给加粗字正确的音节打“√”)(12分)
享誉(yù yǜ)鸟瞰(kàn gǎn)魁梧(guǐ kuí) 拼搏(bó buó)南征北战(zēng zhēng)所向披靡(mǐ mí)
二、词海拾贝(补充词语)(16分)
举世( )双享誉( )( )( )( )宏大 ( )态( )若跃跃( )( )惟( )惟( ) 若有( )思( )( )沙场( )( )拼搏
三、我会填(14分)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这句话在全文起_______的作用。它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词点出了秦兵马俑的突出特
点。(8分)
2、我也会用“不仅……而且……”写一句话。(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好钢笔字(8分)
b级重点难点过关(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阅读乐园(41分)
世界第八奇迹
1974年,在西安临潼区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附近,秦兵马俑终于从历史的沉淀中重见光明,向世人展现了2000年前的英武雄姿。当年,秦始皇为了自己死后仍有人侍奉、守卫,享乐如同生前,即位之初,就发动民工在他自己的陵墓内,大规模地制作了陪葬的兵马俑群。迄今为止,所发现的4个俑坑,都是地下坑道的土木结构建筑,总面积相当于5个足球场那么大。1号坑俨然是一个全副武装,戒备森严的警卫型“方阵”,也是最大的一个坑;军阵布列较复杂的2号坑出现了车、步、骑3个兵种;3号坑约有500平方米;4号坑是未建成就废弃的空坑。如果按出土的兵马俑排列形式复原,以上各坑共有武士俑7000个,陶马100多匹,战车100多辆。秦兵马俑规模气势之大,艺术价值之高,无可匹敌,后人称其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这一段话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2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兵马俑在______。当年_______为了自己死后如同生前,即位
之初,就发动_______在________,总面积相当于________
__。(20分)
附加题(10分)
填空:
世界八大奇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秦兵马俑》教案 13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
二、教学目标
1、凭借课文的语言资料,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感知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2、在学习中培养探究 “世界遗产”---秦兵马俑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感知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兵马)
师:“兵马”是指什么?(板书:秦兵马)说说“秦兵马”又是指什么?(板书:俑)
师:“俑”什么意思?秦兵马俑与秦兵马有什么关系?
生:秦兵马俑是模拟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雕刻成的。 (齐读课题)
师:秦兵马俑在哪里?(西安临潼)它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二】快速浏览,抓住特点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兵马俑的特点。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齐读第三自然段)
3、这句话不仅概括了秦兵马俑的特点,还是一个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接上文,引领下文的作用。这就叫“承上启下“。这一段的上文就是写-------兵马俑规模宏大 。(板书:规模宏大)
【三】、探究学习,领略奇迹风采
(一)、学习规模宏大的特点。
(1)请同学们自由轻读第2节,想一想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圈画出相关词句,在书上作批注。
(2)交流: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指导朗读。把你的感受放进去读一读这句话。(重读突出这些词语)
①数字
②站在高处鸟瞰,……一行行,一列列,…… 你还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③是啊,兵马俑坑面积之大,兵马俑数量之多,要想看到他们的全貌,我们就必须站在高处----鸟瞰。
(4)出示视频,感受兵马俑规模宏大。
品析:通过朗读、观看,你有什么感受?
生:这些秦兵马俑真像是秦始皇统率的大军,规模宏大,气势恢宏。是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二)、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师引语:我们从整体上感受到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那么走近一个个兵马俑。你还会发现他们有什么特点? (板书: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
1)、兵马俑有哪些类型?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呢?出示自学要求
4人小组学习,填表格。 自学要求:
①读一读,圈出表示外貌、神态、动作的词。
②请同学们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兵马俑,仔细地读一读,用一两个词概括它留给你的印象,待会儿向大家介绍。
2)、指导学习将军俑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指出将军俑的外貌、神态、动作。 外貌:身材魁梧 头戴金冠 身披铠甲 神态:昂首挺胸 动作:站在队伍前面 (出示幻灯1)
(2)将军俑
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在你的眼前,这是一位怎样的将军? (威武,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了他的威武?请你来读一读,把将军威武的形象读出来)
(神态自若,你是怎样体会到的`?)(师:将军面前是呐喊着冲杀上来的敌人,自若的神态,给敌人以震慑、胆怯;后面是军吏和士兵,自若的神态,能稳定军心,给人以力量和信心。)你能读出将军神态自若的样子吗?
难怪,作者会认为这是一位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将军。谁还能把这位威风凛凛、神态自若的将军形象读出来?
(3)指名读,齐读。
3)小组分组合作学习
(1)武士俑 小导游的形式汇报
能不能说说它给你留下的印象?(威武凝重、英勇无畏)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师:大敌当前,武士俑们严阵以待,蓄势待发,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你能读出武士俑们的这种精神吗?
(2)骑兵俑
(骑兵俑勇猛善战)是的,骑兵俑能骑善射,是马背上的勇士。
(3)弓nu手 演一演汇报
张弓搭箭,眼盯前方,准备就绪,训练有素。
(4)车兵俑: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5)马俑:跃跃欲试
4)、仔细比较,区分兵马俑不同类型的不同个性。
5)出示幻灯,认一认,并读一读每个俑的特点。 品析:通过朗读,透过这些兵马俑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秦始皇所率领的大军有将军、有武士、有骑兵……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个个英勇善战彰显出英雄本色。
6)学习第10节。
教师引语:兵马俑不仅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而且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
1、放声朗读第十自然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
3、扣省略号,“……”省去了什么呢?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又在想着什么?请同学们用“有的……好像……”来说一段话。(出示一组画面)
师:同学们,看到这近8000个雕刻的秦兵马俑,各有各的神态,竟然找不到相同的两个,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古代的劳动人民真是太了不起了。
师:我也不禁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三)、总结全文内容 落实人文教育
师:的确,秦兵马俑惟妙惟肖是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恢弘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 请同学说一说什么是绝无仅有的。
2、 生自由回答
生:秦兵马俑雕刻的惟妙惟肖是绝无仅有的。
生:秦兵马俑规模宏大是绝无仅有的
生:我觉得秦始皇统率的大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是绝无仅有的
生:我认为秦兵马俑展示出六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是觉悟仅有的。
师:与“绝无仅有”意思相近的,文中还有一个词是-----举世无双。因此,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被人们称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师:面对这些宝贵的历史文物,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精心保护)。
五、作业:自选题
请你观察书上的插图(或上网寻找有关图片资料),展开想象,描述你感兴趣的一个兵马俑。
做小导游,将课文内容改编成导游词,向大家介绍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教案 1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发现。
2.初步对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和本表达特点进行体会、进行揣摩。
3.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会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一、导入课题,激发情感
1.同学们,祖国60华诞国庆大阅兵大家观看了吧,那真可以称为雄壮之师、威武之师。你们见过一支地下的军队吗?这是一支“举世无双”的军队,它在地下沉睡了20xx多年,于1974年苏醒了,它就是秦始皇陵墓的陪葬。见过它的人,都好似穿越了时空隧道,将人们带到了秦朝的古战场。它一出世,就被誉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2.板书课题。
“俑”就是古代殉葬用的人形或兽形物,多为木制或陶制。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
会读书的孩子,总是善于发现。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全文,找一找,划下来。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个句子一方面介绍了规模宏大,另一方面介绍了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是的。,兵马俑大到整体的军阵阵容,小到个性鲜明的各类型兵马俑,都是举世无双、绝无仅有的。)
三、学习“规模宏大”部分
1.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从哪些字眼能体会到规模宏大?抓住它,想象气势,然后读出来。
2.汇报:“宏大”就是宏伟壮观,气势磅礴。作者是怎么介绍的?
●预设一:抓住数字体会宏大。
⑴面积大:“20000平方米,相当于50个篮球场那么大。”
如果对篮球场还有些陌生的话,与我们的教室相比照,教室约50平方米,那么相当于多少个?(约400个教室)
数量多:“近8000个”“6000多个”组成巨大的长方形军阵。
(同学们,用数字来说明是说明文中常见的,但我们读的时候,别让它一晃而过,也应该让它和我们熟知的事物比照一下,就更能体会到它的宏大了)
⑵请同学们强调着数字来读一读,读出气势来。
●预设二:巨大的拱形大厅整体的阵容
(1)通过“巨大”这个词语,可以体会到规模宏大。
⑵出示图片,身临其境。
随机了解:什么感受?(浩浩荡荡威风凛凛震撼)
⑶出示文字,指导朗读:
“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真像是当年秦始皇统帅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似有千军万马铺天盖地而来之势。)
四、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1.课文介绍了几种俑?
补充:据资料介绍,光军吏俑就分为高级军吏俑、中级军吏俑和下级军吏俑;士兵俑又分为骑兵、步兵俑、车兵俑等,书上的插图叫跪射俑,还有叫立射俑,真是“种类众多”。
小结:同学们,查阅资料,掌握更多的资料对于我们学习课文、深入理解会有更大的帮助。
2.秦兵马俑的魅力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取胜,更在于它那“千人千面”的雕塑艺术。课文中说他们“个性鲜明”。
●“个性鲜明”,“个性”是指性格、气质。这些俑不能动有不能说,你怎么能感觉到他们不同的个性?(通过他们的神态可以感觉到)
●出示课文第8自然段。
边读边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动作,选择一个读给大家听。
●出示句子,去掉“好像”的后半句,进行比较。体会在描写时联想的作用。
●师生合作读,师读前半句,生读后半句。感受联想的表达效果。
这一段有个表达方面的特点,即:先写了作者的所见,之后又加入了作者的联想,正因为有了联想才让我们读课文时,觉得兵马俑像活了一样惟妙惟肖,似乎有了盔甲之寒,有了肌肤之温,有了一颗砰然跳动的心脏,有了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神。
五、引读最后一段升华感情
1.以引读的方式:
怪不得,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是因为(文章最后一段)。
怪不得,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是因为(文章最后一段)。
秦兵马俑的经久魅力在于它雄浑博大的宏观场面,在于它栩栩如生的精雕细刻,让我们共同赞颂:(文章最后一段)。
2.小结:推荐大家看一本书,名为《苏醒的地下军团》,你会了解更多的秦兵马俑的情况。
《秦兵马俑》教案 15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识记“吏、戈”等字形,读准“干练”“战车千乘”等词语。联系语境理解“所向披靡、惟妙惟肖、举世无双”等词语的意思。
2、在读中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产生民族自豪感。
【参考话题】
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尽可能地运用文本的语句,融入自己的感受,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兵马俑做具体的介绍。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前置性作业:
1.我来学习七彩词语。2.我来朗读课文。3.我来理清课文脉络。4.我来搜集有关资料:秦兵马俑。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师:同学们,听说过世界上有八大奇迹吗?哪位同学能说说呢?
(学生回答,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提示。)
师:世界八大奇迹指的是埃及的金字塔、亚历山大港灯塔、爱琴海太阳神像、奥林匹亚宙斯神像、阿尔特米斯月神庙、摩索拉斯陵墓、巴比伦空中花园和秦始皇兵马俑地下军阵。现除埃及金字塔和秦始皇兵马俑保护室完好外。其余六大奇迹已经毁坏。我们来看几张兵马俑图片。
2.教师展示兵马俑图片。
师:同学们,2200多年前,秦始皇动用70多万刑犯,耗时38年,修建自己的陵墓。作为统一六国的皇帝,他在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留下了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板书课题:秦兵马俑:)如今已成为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读题:秦兵马俑
3.知道“俑”是什么意思吗?
4.“秦”指秦代,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马的偶像。
(二)初步感知秦兵马俑形象
1.通过预习,你对秦兵马俑有了哪些了解?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可以是收集的资料,可以是书上的介绍。)
2.你们能用一个词说说你所了解的秦兵马俑吗?
3.课文中有许多描写秦兵马俑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词语)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军吏士兵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身材魁梧 身披铠甲 铜戈利剑 昂首挺胸 神态严峻 久经沙场 足蹬长靴 目光炯炯
跃跃欲试 撒开四蹄 微微颔首 勇武干练 殊死拼搏 战车千乘 惟妙惟肖
[理解“吏”;理解“乘”;理解“靡”;*读准“魁梧”。]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课文,想一想这里的哪些词语能概括秦兵马俑的特点。试着来填一填下面的句式。
秦兵马俑不仅 ,而且 , 。所以它是 的珍贵历史文物。(用上以上的四字词语来说一说,鼓励学生多种方法。)秦兵马俑优秀教案设计
大家用了这么多赞誉之词来介绍秦兵马俑,难怪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站在它面前人们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师诵读)
*1976年5月,时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有幸成为目睹秦兵马俑奇迹的第一位外国政府首脑, 李光耀称赞“秦兵马俑的发现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中国这一伟大的历史文物,昭示着中国伟大的未来。”
*1979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在参观秦兵马俑后,感叹道:“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兵马俑,不算到中国。”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惊叹:“铜车马比我们宫廷的马车还要好!”
*美国总统克林顿发感慨:“真希望到这里来当馆长。”
2.抓中心句,感知课文结构。
本文的作者是这样评价兵马俑的:兵马俑不仅马俑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在文中划出这句句子,想想这是一句什么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联系上下文看看,课文哪一部分写了规模宏大?(2),哪一部分写了类型众多、个性鲜明?(3-9)
小结:像这样的句子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理清课文层次,并且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感受规模宏大
1.同学们,秦兵马俑是怎样的规模宏大呢?课文的第2自然段做了具体的描述,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找一找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具体感受到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然后小组交流。
2.小组汇报
A、交流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3.让我们走进拱形大厅,从高处去欣赏他们。(出示课件):现在你想说什么?是啊,我们都为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 齐读) 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1)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
(2)换一种说法:
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3)师描述:你听,在震天的铁蹄声,八千多个兵马俑组成的秦军军阵浩浩荡荡开始向前挺进。他们保持队形,凝为一体,在向前挺进。这是一支曾经扫荡六国,纵横天下的威武之师,这是一支曾经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王者之师!
指导朗读:(齐读)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B、交流写法
师: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学生: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小结:作者用一系列的数字已充分让我们感受到了兵马俑规模之大,为了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已发掘的三个俑坑的面积,用了我们熟悉的足球场作比较。
4.能通过你的朗读把兵马俑这种恢宏的气势读出来吗?
学生齐读,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气势恢宏。
5.小结:同学们不仅读出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更把我们的思绪又带回了两千多年前那战火纷飞的古战场。这支在地下隐藏了两千多年的兵团,是一支浩浩荡荡、气势恢宏的雄壮之师,是一支军容严整、行动有序的威武之师,是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胜利之师。是他们,在秦始皇的指挥下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下节课,我们将和他们来个零距离的接触,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倾听他们的心声。
(五)作业
1.写课文中描写兵马俑的四字词语。
2.学习第二小节的写法,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也能用上不同的说明方法。
第二课时
一、前置性作业:1.搜集有关资料:秦兵马俑。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秦兵马俑》,谁还记得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介绍秦兵马俑的?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今天我们将重点来领略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二)了解类型、体会个性
师:曾经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秦军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离我们远去,而秦兵马俑却以恢宏的气势,高超的制作工艺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1.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俑,他们又有怎样鲜明的个性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9节,印象深的俑可以多读几遍。
*重点学习将军俑
(1)过渡:人常说:“鸟无头不飞,人无头不走”,站在这支胜利之师最前列的,正是那骁勇善战、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军。
(2)这位将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是如何感受到的?(学生交流)
(3)作者又是如何抓住特点来描写这位将军呢?
A、(学生自由读)从这段文字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将军?(威风凛凛、指挥若定、气宇轩昂……)
B、你能把对这位将军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其他同学听读课文,画出最能表现将军特点的词语或者句子。
☆从“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最前列”和“神态自若”的描写中,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特点。
尤其是对神态展开的丰富想象更让我们觉得传神,仿佛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站在了我们眼前,多么——(引说)“惟妙惟肖”。
好的文学作品就会让我们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就是文学的魅力。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C、指名感情朗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展开想象,能抓住将军的特点,准确地把它模仿出来。
D、生上台模仿,师生评价。
E、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位将军描写得栩栩如生,你发现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吗?
小结学法:作者抓住了将军俑的体型、装束、动作、神态,由此展开丰富联想,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站在了我们眼前。我们在学习其他俑的时候也应该抓住这几点,去体会它们鲜明的个性。
2.指导自学。
(1)过渡: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描写将军麾下的神兵呢?请同学们分组学习其他的兵马俑。然后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兵马俑进行交流,并完成表格。
(2)教师点拔:先确定学习内容,再感情朗读,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兵马俑的特点,还可以和同学合作进行模仿。
(3)小组同学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汇报。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展示相应的课件,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兵马俑的特点。
☆从“体格健壮,体态匀称”及穿着装扮,手持各种武器,“目光炯炯,双唇禁闭,神态严峻”中,体会武士俑威武凝重的特点。
☆从“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中体会骑兵俑的勇猛善战的特点。
☆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马俑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
(5)小结:从同学们的朗读和模仿中,我看到一个个兵马俑栩栩如生地站立在我的眼前,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支百战百胜、所向披靡的神兵,正是他们,缔造了秦王朝一统天下的神话。
3.感受“形态各异”,练习仿写人物形态。
(1)过渡:兵马俑不仅类型众多,而且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引读第10自然段)。
(2)感受兵马俑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A、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作者是如何把这群没有生命的兵马俑表现得栩栩如生呢?
(再次感受作者把观察到的事物和自己的联想结合起来的写法)
C、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体会和感受读出来吗?
D、八千个兵马俑就有八千种不同的神态,在你的心中还浮现出了哪些神态各异的兵马俑呢?你能学习作者的写法,把它们描绘出来吗? 谁能用“有的……好象……”的句式来说一下?
(小组合作,展开想象,仿写句子,集体交流。)
☆有的微闭双目,好像在养精蓄锐,作好下一场战斗的准备。
☆有的兵马俑围坐一团,好像在商讨国家大事。
☆有的兵马俑头靠头,神态严肃,好像在传递军中重要情报呢!
师相机指导:他们有的沉着冷静,好像;有的目光炯炯,神态严峻,好像;有的坚毅果敢,好像保护着驭手……
小结: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仿佛看到一个个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兵马俑在我的眼前闪过,他们或蓄势待发,或摩拳擦掌,或一马当先,或视死如归,我似乎也听到了他们轻细的呼吸声。
4.指导朗读:齐读这一段。
5.师引导:同学们,读完后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
(三)激发鼓励,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同学们,听了你们的回答,我也是又激动又佩服古代的劳动人民啊!的确,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是的。(课件出示)
2.着这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感叹道:“秦兵马俑的发现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留下了“能创造这个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的祝愿。
此时,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学生自主交流)
3.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瑰宝,一朝醒来,震撼了全世界。作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我们为这举世无双的艺术瑰宝感到骄傲,更为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无穷的创造力而自豪!这也将激励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进!让我们满怀豪情,大声朗读(课文最后一节):
师激情引读:这就是我们的——(秦兵马俑);这就是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的——(秦兵马俑);这就是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这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秦兵马俑);这就是令中华民族骄傲和自豪的——(秦兵马俑)!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响亮的名字——(秦兵马俑)!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
类型众多,个性鲜
《秦兵马俑》教案 16
一,引导质疑
1,师: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秦兵马俑》这一课,学习一些质疑的本领。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为了提高质疑的质量和课堂学习效率,老师建议大家围绕课题,课题前的导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质疑。请大家再一次朗读课文,准备提出自己的疑问。
2,学生质疑,老师简要在黑板边板书,如:
秦兵马俑在哪里 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 是怎么制成的 是怎么被发现的 兵马俑有哪些特点 课文是怎样描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 ……
3,师生梳理问题,将问题分作三大类:阅读课文解决类,查阅资料解决类,正在探索研究类。简单的枝节性问题当即解决,师生共同确定重点问题:秦兵马俑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4,师生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与过程:边读课文边勾划,批注;查阅相关资料,图片;先自己阅读思考再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
二,自主探"疑"
1,自由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朗读,难读词句生生互教或请教老师,特别是文中的四字词语与生字要读正确。
2,学生独立默读思考,批注,查阅资料。
3,按合作小组讨论交流:一人组织,依次发言,共同归纳在全班发言的要点与理由。可以适当作一点儿浅显的记录。
三,全班研"疑".
在学生或小组代表汇报发言的过程中,教师结合以下要点采用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与感受,相机渗透相关资料,指导有感情朗读。
▲因为"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老师相机出示1978年前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后的赞言:"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
▲因为"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相机理解"乘"的含义,简介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
▲因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绝无仅有".
这是引导理解感悟的重点。可以结合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从数字中,从比照周围事物中感受"规模宏大".
感悟"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可以把观察图片,朗读课文,想像神态与动作,照样子模拟形象结合起来,如两人一组,一人读句段,一人模拟神态与动作,并在班上适当展示与评议,在模拟表演与评议中形象地理解词句,感悟课文。
四,畅谈感受
教师扮演"记者",走入学生--"游客"中,采访"游客",如可问:秦兵马俑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参观"了秦兵马俑,你最想说什么 有一批外国游客想到中国来参观游玩,你能向他们简要介绍一下秦兵马俑吗
五,小结收获
1,师生小结学习过程与收获,齐诵与质疑有关的古代格言,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提出新的疑问,课后去探究。如果老师能提供思路有关资料,老师要适时提供给学生。
2,自主积累喜欢的词句:有感情读一读,再抄一抄。
《秦兵马俑》说课稿
徐州市光荣巷小学 曹梅
我今天执教的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19课《秦兵马俑》.
这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本篇课文共分两教时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根据本篇课文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教学的目标确定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精读课文第3——11小节,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第十二册语文电子教材所提供的各种资料,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因为,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如今电子教材的开发与利用,给了我们很大的便利,其音,影,画的全方位的展现,一下子拉近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秦兵马俑似乎一下子处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因此本课的教学我就充分运用了电子教材的这一优点来组织学生学习课文,感悟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因而,本次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导入
在这一环节,我从整体入手,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本篇课文的总体印象,然后再顺理成章地导入今天的新课。
二,精读课文第3——10小节。
课文的3——10小节是本课时教的重点,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但秦兵马俑所处的时代毕竟离学生已经久远,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并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去触摸那段凝重的历史,去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首先就要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所以,在这一环节,我首先播放了一段视频,让震撼人心的画面及铿锵有力的音乐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灵,带领他们穿越时空的遂道,去亲身感受秦兵马俑的魅力。事实证明,在那撼人心魄的音乐中,学生全神贯注,一个个目不斜视,紧盯着大屏幕。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下子将两千年前的那段历史拉到了学生的眼前。此时,对于课文学生已经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让学生翻开课本,去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感受秦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及鲜明的形象,无疑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欣赏完图片之后,我首先请学生说说这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然后提供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反复地读课文,找一找,秦兵马俑以怎样鲜明的形象吸引着中外的游客,同时,老师以大屏幕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要求学生在自读,理解的基础上,图文对照,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最鲜明的2——3种兵马俑进行细细地研究,从字里行间去品味它鲜明的个性。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这一环节,我还特意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圈画画,或者将自己的理解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时候,我始终抓住一个评价原则——理解各种兵马俑的类型特点,并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在此基础上,相机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读,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
此时,我再利用电子教材所提供的视频录像,再次向学生展示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雄伟的气势,让他们领略其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再一次以有声有色的画面深深地震撼学生的心灵。并且引读课文的第10小节,并追问学生:"你从中还读懂了什么 "让学生用"有的……有的……"练习说话,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去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到秦兵马俑的惟妙惟肖,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三,学习第11小节。
这一段,我以读代讲,让学生读后再说说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进一步利用电子教材所提供的资源,着重理解"绝无仅有"这个词,以此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那种举世无双的创造才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总结全文。
最后,我再对本课的学习内容作总结,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 17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8个绳子,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
3、能用“也许”、“似乎”造句。
4、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⑴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⑵继续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⑴准确说出第3自然段的写作顺序和作者观察兵马俑阵容的顺序。⑵用“似乎”、“也许”造句。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审清题意,读通课文,给课文分段。
2、初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学习第1、2、3自然段,完成作业本上的第1、2题。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1、出示课题,在“俑”下加点,提问:“俑”是什么意思?(古时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木偶)再提问:从题目看,你知道文章写什么?
2、简介秦始皇兵马俑的概况。
二、一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的字音;
2、划出生字新词;
3、思考问题: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
三、检查一读课文的情况
1、指名认读生字;
2、了解划出的词语;
3、指名回答问题(一读的思考题)并板书(阵容、神态);
4、完成作业本上第1、2两题。
四、二读课文
1、自由读,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
五、三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六、学习第一段
1、齐读。
2、课文一开头就介绍了什么?(博物馆的地理位置)
3、让学生知道: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兵马俑博物馆是陈列1974年从秦始皇陵墓的兵马俑坑中发掘的兵马俑的地方。
4、让学生试着概括段意后,再对照课后的段意,让学生明白课后的段意概括的即简洁又确切。
七、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外到内分别写了什么?(镏金大字、大厅)为什么说大厅极为壮观。
3、按由外到内的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厅的壮观。
4、这一自然段的段意是什么?
八、学习第3自然段
1、边默读边思考:课文是怎样写兵马俑的军阵的。(用“总分总”的段式,指导学生进行复述。)
2、完成作业本上第6题。
3、结合讲评,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概括这一自然段的段意。(兵马俑军阵威武雄壮)
九、总结学法,齐读1、2、3自然段。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兵马俑的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
2、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能用“也许”、“似乎”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和新词。
二、指名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段意。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边默读边思考,完成填空,课文是怎样写兵马俑神态的?
①这些兵马俑神态,。有的兵俑,,,,这是久经沙场,屡建战功的;有的兵俑,,,这是刚入伍的。
②一匹匹战马,,,似乎在倾听雄壮的号角声。
2、引读理解。
这一段作者先总写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再分别写老战士的外貌是(留着胡子),神态是(虎视眈眈,神情十分严肃);写新战士的外貌(束着头发),神态是(一脸稚气);战马的外貌是(膘肥体壮),神态是(竖耳瞪眼)。
①句中“也许”可换成什么词?(或许可能)在句子中表示推测和估计的意思。
②句中“似乎”可换成什么词?(好像)在句子中表示推测,不肯定的意思。
3、齐读第4自然段。
4、概括第4自然段的段意。
5、小结:作者用精炼的语言,丰富的词语描写了兵马俑的外貌、神态,使我们身临其境,仿佛回到远古时代,目睹士兵和战马的风姿,同时由衷地赞叹起塑造兵马俑的古代艺术家那高超的技艺。
6、用归并法概括第2段段意。
四、学习第3段。
1、齐读第3段。
2、讨论。
①“沉睡”是什么意思?“沉睡了两千多年”是指什么?
②“重大发现”已经说明了这个发现的意义之大,前面再加上“最为”两字说明了什么?
3、概括段意。
五、总结全文,独立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1、指名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讲评。
2、同桌互说课文主要内容。
3、做作业本上的第5题。
4、讲评作业,揭示归纳的方法。
六、作业练习
1、完成作业本上第3题后的讲评。
2、做作业本上第4题。
①指名读。
②比较句子,写出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3、指导造句
①“也许”是什么意思?
②造句举例: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想法也许是对的。
③试着造句,讲评。
④“似乎”是什么意思?
⑤造句举例:前段时间,爷爷病了。经过医生的诊治。爷爷的病似乎好起来了。
⑥试着照句,讲评。
课后小结: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 18
《秦始皇兵马俑》这份课堂实录,体现了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和特色。整堂课都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始终只起到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鼓励他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无论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是对词句的品析,始终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上面,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师: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电脑已经风靡全球,然而在沉沉的地底下,却冲出了一支古代帝国的雄兵(课件演示),这就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揭题)。
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深入研究第三、四自然段。请大家快速自由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生:(快速自由读)
师: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谁来简单说说?
生:这两个自然段写了秦始皇兵马俑的神态和军阵。
师: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说。
生:第三自然段写了秦始皇兵马俑的军阵,第四自然段写了奏始皇兵马俑的神态。
(师板书:神态军阵)
师:就让我们先下到坑内,去目睹一下这个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俑的风采吧!请大家先读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
生:(齐读第一句话)下到坑内近看,这些兵马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师:什么叫“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呢?你会说吗?
生:“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就是说他们的神态各不相同,而且做得像真的一样。
师:有补充吗?
生:“栩栩如生”就是逼真生动,像真的一样。
师:对,古代的雕塑家们把兵马俑雕得像活的一样,高明的作者又把他们写活了,我们能不能通过朗读,把它们读活呢?
生:行!
师:先练一练,重点练读你最喜欢的那个兵俑或马俑的语句。
生:(自由练读)
师:谁先来读?
生:(读老战士句)
师:这个老战士给咱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自己的话说说,从哪儿看出来?
生:我觉得他很会打仗,在战斗中立了许多功劳。
师:是的,他在战斗中一定非常勇敢。还有谁来补充吗?
生:我觉得从“虎视眈眈”可以看出老战士非常凶猛。
师:对谁凶猛啊?
生:对敌人!
师:老战士对敌人充满了分恨,那我们怎么读才能把老战士的形象读活呢?谁先来?
生:(读句)
师:够凶猛的,谁再来试一试?
生:(再读句)
师:面对这样的老战士,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大家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齐读)
师:下面的课文,谁来读?
生:(读新兵句)
师:大伙儿喜欢这样的小战士吗?
生:喜欢!
师:喜欢他什么?
生:一脸稚气!
师:“一脸稚气”就是说——
生:还没长大似的。
师:显得怎么样呢?
生:显得很生疏。
师:显得很生疏?有意见吗?你说呢?(另指一生说)
生:显得他缺乏战斗经验和很年轻。
师:很年轻,给我们的感觉是那样天真、活泼、可爱,是吧?谁来读读?
生:(读句)
师:读得好!谁愿意再读一读?
生:(一位基础较差者读句)
师:今天你能读,老师很高兴,大伙儿一起来!
生:(齐读)
师:描写战马的语句,谁喜欢读?请没读过的,你来!
生:(读句)
师:读得真带劲,老师想问你,你要读出什么呀?
生:我要读出战马倾听号角声的样子。
师:有补充吗?
生:我要读出它“膘肥体壮“,
师:用自己的话说。
生:“膘肥体壮“意思是很健壮,课文中指战马很强壮。
师:你读读这个词!
生:膘肥体壮!(语气干脆利落)
师:读得好,还要读出什么?你说。
生:还要读出它很警觉。
师:哪儿看出来的?
生:竖耳瞪眼。
师:说得具体点。
生:“竖耳瞪眼“就是说眼睛注视着周围的敌人,竖起耳朵倾听有没有敌人来进攻。
师:对呀!那一匹匹战马,似乎让我们闻到了浓浓的硝烟味。让咱们连起来读读这句。
生:(齐读)
师:这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兵马俑,你们想不想对它们有个更全面的了解?
生:想!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老师做的资料卡。
(补充教材内容)
生:(快速阅读资料卡)
师:你们看(指课件出示的资料卡),这些兵马俑共有——
生:8000多个。
师:按地位可分为——
生: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
师:按兵种可分为——
生:车兵、步兵、骑兵、弓兵。
师:它们各有各的神态,我们从它们的神态中就能判断出它们不同的年龄、兵种、性格、地位、心理活动等,真是栩栩如生啊!
让我们再读书,把它们读活了。
生:(齐读全节)
师:听你们读得有滋有味,我也很想试试,可以吗?
生:可以!
师:那就听我读一读吧!(故意少读“似乎、也许、可能”)我读得怎么样?
生:不好。
师:少读了这几个词,也通的嘛,问题不大吧?
生:不行,因为它在倾听雄壮的号角声,没有“似乎,就是——(说不出)
师:怎么了?没关系,先想想,不过我知道,你明白的,就是表达不清楚。你说吧!(另指一生)
生:假如把“也许“去掉,就确定了身份。
师:我懂你的意思了,就是说有了“似乎、也许、可能“,就能根据前面的话,猜测后面的话。(生点头)看来还真不能省。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学着作者的样,通过仔细观察这些兵马俑的外貌,特别是神态,来猜测一下它们不同的年龄、地位、兵种、性格、心理活动呢?
生:行!
师:先写下来好不好,把作业本打开,先写,待会儿再交流。这里没有的也可以写。
生:(交流)“有的兵马俑牵着膘肥体壮的战马向前走去,可能正要向总部报告情况。”还有一句:“有的兵俑跪在地上,举趣双牟利,向前方遥望,可能向攻上来的敌人射击。”
师:你写的这儿有吗?(指着课件出示的俑图问)
生:是第四幅。(大家看图)
师:“举起双手”?这个动作好像不太合适,一条胳膊肘支在腿上,单膝着地,一只手放在腰旁,好像在干什么?
生:射箭!(齐)
师:我们猜猜,他的身份是——
生:弓弩手!(齐)
生:我也写了两句:“有的兵俑双手握在一起,似乎在紧张地观看着激励的战斗。”这是第七幅图。
师:好像在看哪!(师笑)不投入战斗,在看哪!(众笑)你说下去。
生:“有的兵俑牵着战马,可能是正要上战场的骑兵。”
师:你真会联想!同学们,这8000多个兵马俑,神态各异,互不雷同,真是栩栩如生,咱们古代的雕塑家可真了不起,秦始皇兵马俑真不愧为——
生:世界第八大奇迹!(齐)
师:当我们看到军阵那精妙的布局时,更会为之惊叹呢!请大家自学课文第三自然段。在自学前,先作个调查,咱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长大了想当导游的有没有?
生:(一部分学生举手)
师:文学家?(部分学生举手)军事家?(部分学生举手)(师笑)哦,都全了。这样吧,根据大家不同的兴趣和对课文的理解,选择一至二项学习任务。
(课件出示)重点研究:
军事家:画、摆军阵图。
文学家:研究作者观察顺序、写作顺序,结合完成课后“习题3”。
导游:练说导游词。
播音员:读出军阵的威武雄壮。
(学生自学三分钟)
师:停!咱们就学到这儿,先来交流一下,请文学家先来。你完成了课后的习题,你研究了什么?
生:这个自然段的写作顺序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
师:其他文学家有补充意见吗?(生摇头)说下去。
生:作者参观兵马俑的顺序是从前面到中间,再是两边的侧翼和后卫。
师:是不是这样?同意的举一下手。(生举手赞成)
师:你们先告诉我前面的整体描写是哪句话?
生:(齐读)
师:最后的整体描写是哪句话?
生:(齐读)
师:有意见吗?请军事家来介绍一下。
生:(投影学生画的军阵图,一旁讲解)
师:前面三列横队是什么?(生说不清)你们说是什么?
生:(齐)前锋!
师:说下去。
生:后面是四十列纵队。
师:是什么?(生说不出)下面请小小军事家告诉他!
生:(齐)主力!
师:对,也可以说是主体!
生:边上是侧翼。
师:边上的,面朝哪儿的?
生:外面的。
师:说下去。
生:最后一排是后卫,面朝外的。
师:有意见吗?老师还想考考你,为什么这么排列,你有没有研究?
生:最后一排是后卫,面朝外的。
师:有意见吗?老师还想考考你,为什么这么排列,你有没有研究?
生:如果前面有敌人攻击,前面三列横队就马上投入战斗……
师:有画得不一样吗?
生:我的和他的不一样。
师:其实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个示意图可以有不同的画法,课后可以琢磨琢磨。哪个播音员来读描写前锋的句子?
生:(读句子)
师:哦,很精干的样子,你也来试一试。
生:(读主体的句子)
师:主体也显得非常强大。这样吧,请咱们播音员都站起来,你们一起来示范一下整体描写的第一句话。
生:(读句子)
师:好,真不错!我看你们长大了,说不定都会超过倪萍、赵忠祥呢!最后一句,咱们一起来。
生:(齐读最后一句)
师:军队是这样威武雄壮,哪位导游带咱们来游一游(一学生面无表情地开始讲述)
师:(启发):等一下,你导游,下面的游客是你的什么人?
生:上帝。(众笑)
师:那面对上帝你能不能微笑服务?(众笑)
生:(开始放松讲解)(内容略)
师:讲得不错!看来这个导游知识很渊博,你们还有问题吗?尽管向她提问!
生:什么时候挖掘的?
生:为什么要制作秦始皇兵马俑?
师: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生:秦始皇兵马俑坑的面积是多少?
生:……
师:好,同学们的问题很多,你都能回答吗?(导游摇头)没关系,老师这儿有三本书(出示):《中国雕塑史》、《重要考古发现》、《中国名胜古迹》。看了书后你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找到后,请你也像老师一样做成摘记卡。
师:同学们,那一行行、一列列的金戈铁马,那么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秦皇朝当年兵强马壮、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威镇四海的壮观场面,真不愧为——
生:世界第八大奇迹!(师指板书,生齐说)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军阵布置及作者观察兵马俑阵容的顺序。
2.理解“栩栩如生”的意思。
3.了解“也许”,“可能”,“似乎”的用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受秦始皇兵马俑栩栩如生的神态的句子。
2.难点:通过仔细观察兵马俑外貌神态来猜测它的心理等。
三。教学安排:1教时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秦始皇兵马俑》,谁能结合课后练习3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
2.教授第三自然段
师: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三,四自然段,请大家快速自由地朗读这两自然段,并简单说说分别写了什么。
生:朗读
师:谁来简单说说这两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生:军阵,神态(教师板书)
师:谁知道“军阵”的意思?这个军阵是怎样布置的?你能不能通过自学把秦始皇兵马俑的军阵用简单的线条画出来呢?(教师先示范)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一下?
你能不能按照作者观察的顺序把你的图讲解一下?(投影)
师:同学们赞同他的讲解吗?(师引读军阵部分课文)
师:同学们想想,我们刚才读的这段话作者观察兵马俑阵容的顺序是(课件出示题目)
师:讲得真不错,那么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军阵呢,你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
学生交流感情并有感情朗读
师:这的确是一个威武雄壮又充满临战气氛的军阵,你看老师还特地把这个军阵的不同角度给拍了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吧!(课件出示军阵图)
师生看图大声朗读
3.教学第四自然段
师:同学们那一行行、一列列的金戈铁马那么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秦朝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壮观场面。想不想近距离地感受一下兵马俑?让我们一起下到坑内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兵马俑图片)
师:你们猜他们作好临战准备了吗?你从图片的哪里看出来的?
师:谁能用一两个词来概括这些兵马俑的神态。
生: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活灵活现等)
师: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谁能找出来读读?让我们大声地读一遍。
师:古代的雕塑家们把秦始皇兵马俑雕得像活得一样,高明的作者又把他们写活了,我们能不能通过朗读把他们读活呢?先练读你最喜欢的那句兵俑或马俑的语句。
师:你要读的是——老战士
生读
师:这个老战士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抓住几个重点词理解:虎视眈眈严肃久经沙场屡建战功)
师:面对这样的老战士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大家一起把他读活了。
师:你要读的是——新兵
生读
师:大伙喜欢这样的小战士吗?喜欢他什么?(抓住重点词:束着头发稚气)
喜欢这个小战士的同学站起来,你们要把喜欢的感情读出来。
师:还有描写战马的句子,谁愿意试试?
生读
师:读得真带劲,老师想问问你,你要读出什么啊?(抓住重点词:膘肥体壮竖耳瞪眼)
师: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师:大伙把这几个句子读得那么棒,想不想看看我们读得兵马俑长什么样啊?(课件出示图片,边看边回忆句子)
师:为了大家能对兵马俑有更全面的了解,老师在课外找了一些资料,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资料。(课件出示)
师:他们各有各的神态,我们从他们的神态中就能判断出他们不同的年龄,兵种,性格,地位等,真是栩栩如生啊!让我们把这一自然段连起来读读。
4.拓展延伸
师:听你们读得有滋有味的,我也想试试可以吗?(少读“似乎”,“也许”,“可能”)
师:老师读得怎样?没这三个词也能读通顺啊,难道你觉得有问题吗?
生:没这三个词变确定了。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些词是根据前面的话猜测后面的话,看来真不能少。那好,咱们重新来过,老师读描写外貌神态的句子,你们来读作者猜测的部分,怎么样?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学这作者的样子,通过观察兵马俑的外貌,尤其是神态,来猜测他们不同的年龄,地位,兵种,心理等呢?来,老师这里有两幅兵马俑图,我们来试试,看谁说得更逼真。(让学生自由发挥,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白写作的方法,为下一步作好铺垫)
师:看来同学的想象不比作者的逊色,这两幅图在大家的描述下已经栩栩如生了,看,老师还有很多呢,选一幅兵马俑的图画,你先把它写下来,呆会儿咱们交流。
5.布置作业
秦兵马俑教案 19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识记“吏、戈”等字形,读准“干练”“战车千乘”等词语。联系语境理解“所向披靡、惟妙惟肖、举世无双”等词语的意思。
2、在读中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产生民族自豪感。
【参考话题】
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尽可能地运用文本的语句,融入自己的感受,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兵马俑做具体的介绍。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前置性作业:
1.我来学习七彩词语。2.我来朗读课文。3.我来理清课文脉络。4.我来搜集有关资料:秦兵马俑。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师:同学们,听说过世界上有八大奇迹吗?哪位同学能说说呢?
(学生回答,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提示。)
师:世界八大奇迹指的是埃及的金字塔、亚历山大港灯塔、爱琴海太阳神像、奥林匹亚宙斯神像、阿尔特米斯月神庙、摩索拉斯陵墓、巴比伦空中花园和秦始皇兵马俑地下军阵。现除埃及金字塔和秦始皇兵马俑保护室完好外。其余六大奇迹已经毁坏。我们来看几张兵马俑图片。
2.教师展示兵马俑图片。
师:同学们,2200多年前,秦始皇动用70多万刑犯,耗时38年,修建自己的陵墓。作为统一六国的皇帝,他在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留下了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板书课题:秦兵马俑:)如今已成为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读题:秦兵马俑
3.知道“俑”是什么意思吗?
4.“秦”指秦代,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马的偶像。
(二)初步感知秦兵马俑形象
1.通过预习,你对秦兵马俑有了哪些了解?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可以是收集的资料,可以是书上的介绍。)
2.你们能用一个词说说你所了解的秦兵马俑吗?
3.课文中有许多描写秦兵马俑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词语)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军吏士兵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身材魁梧 身披铠甲 铜戈利剑 昂首挺胸 神态严峻 久经沙场 足蹬长靴 目光炯炯
跃跃欲试 撒开四蹄 微微颔首 勇武干练 殊死拼搏 战车千乘 惟妙惟肖 绝无仅有
[理解“吏”;理解“乘”;理解“靡”;*读准“魁梧”。]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课文,想一想这里的哪些词语能概括秦兵马俑的特点。试着来填一填下面的句式。
秦兵马俑不仅 ,而且 , 。所以它是 的珍贵历史文物。(用上以上的四字词语来说一说,鼓励学生多种方法。)
《秦兵马俑》教案 20
执教者:青口小学 杨淑惠
教学要求:
⒈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⒉联系课文内容领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⒈出示图,师问:这是什么?教师板书课题:秦兵马俑。
⒉把你知道的秦兵马俑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
二、学习第四—九自然段。
⒈兵马俑有哪些类型?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呢?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自学要求:
①读一读,圈出表示外貌、神态、动作的词。
②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小组交流。
③演一演,根据书上的描写做一个动作,其他同学猜猜演的是什么俑。
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小组学习。
⒊交流。
三、学习第十自然段。
⒈学生默读,用横线画出表示神态的词。
⒉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四、导读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体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六、作业 :
⒈依照文中的过渡段练写片断。
⒉搜集秦兵马俑相关的课外资料。
板书:
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 恢弘气势) ( 惟妙惟肖)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 21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18个词语的意思。
3.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
教学时间2教时
教学重点运用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边揭题边审题。
秦始皇谁知道? (公元前295一前210年),姓赢,名政,是秦王朝的建立者:“俑”指什么? (古代殉葬的偶像)兵马俑又指什么? (古代瓷制成的兵马殉葬的偶像。) “秦始皇兵马俑”你们是怎样理解? (秦始皇安葬时所陪兵马殉葬的偶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音,理解义。
音:膘俑铠栩
形:镌铠
义:门楣铠甲栩栩如生虎视眈眈屡建战功膘肥体壮箭囊慕名而来包抄
2.默读全文,思考课文是从明6几个方面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
(划出课文的词语或句子来回答)
兵马俑博物馆壮观的建筑物
兵马俑威武雄壮的阵容
兵马俑栩栩如生的神态
3.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写什么? (兵马俑博物馆的地理位置)
结合简介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时间和地点及其它情况。在陕西省临潼县的秦始陵墓,规模宏大,今尚存高76米,底485~515米夯土陵丘。陵园有二城,内城周长2525米,外城周长6294米。1974年后在外城东前后发掘出三个兵马俑坑,内有大量大小与真人相仿的彩陶兵马俑,武士俑披甲着袍,持实战兵器,形态逼真,排列有序,再现了秦代军队的阵式、编制。
兵马俑的出土在我国考古上的地位。
4.本文可分几段,说说每段段意。
全文分三段:一、1节、二、2—4节,三、5节。
(段意见课后第2题。)
三、连接段意,归纳主要内容。
1.学习、理解单元学习提示,理解。
2.运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完成课后第2题的填空。
四、课堂练习:练习册1—4题。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⒈根据意思写出有关词语。(可书面练习,出可抄在小黑板上。)
①竖着耳朵,瞪着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 )
②形容生动逼真,同活的一样。( )
③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着。( )
④绕到敌人侧面或后面进攻。( )
2.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由讲,指名讲。并要求学生讲出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板书壮观阵容神态
二、课文第—大段
(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极为壮观,课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
(用小圆圈在文中圈出。(闪闪发亮镏金大字宽敞明亮足足两个足球场半圆形没有柱子)
2.为什么这些词语写出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壮观。门楣上镌刻着大字。
①门楣上镌刻着几个闪闪发亮的镏金大字:“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里面大厅很大。
②里面是—个宽敞明亮的大厅,足足有两上足球场那么大。
3.有表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4.这段的观察顺序是一从外到内。
5.总结学法:划出重点词体会理解义有表情朗读理观察顺序
(二)运用刚才的学法,自学下面的自然段。
1.兵马俑威武雄壮的阵容,课文从哪些句子和词语表达出来?
为什么这些词语写出了兵马俑的威武雄壮?结合看图理解。(精锐的前锋,从队列数量、穿着、动作、佩戴写出兵马俑的威武雄壮。步兵、骑兵、战士,也从穿着,队列、数量写出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侧翼和后卫的作用,队列、朝向写出兵马俑的威武雄壮。)
2.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3.这一段构段用的是什么方法?作者观察兵马俑又是按什么顺序的?
(构段:整体一部分一整体) (观察顺序:从前往后再两侧和最后。)
(三)学生自学第。四自然段,完成表格。
┌─────┬──────┬────┬────┐
│ │ 老战士 │ 新战士│ 战马 │
├─────┼──────┼────┼────┤
│外貌(外形)│ 留着胡子 │束着头发│膘肥体壮│
├─────┼──────┼────┼────┤
│ 神态 │ 虎视眈眈 │一脸稚气│竖耳瞪眼│
│ │神情十分严肃│ │严阵以待│
└─────┴──────┴────┴────┘
(四)读最后一段话,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1.“沉睡两千多年”一说明兵马俑从殉葬在秦始皇陵墓里到1974年被发掘,讲明埋藏的时间长。
2.“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是我国考古史上最为重大的发现之一。”“重大发现”已经说明这个发现的意义,所在,前面再加上“最为”说明这个发现对考察古代历史的价值之大。
三。总结课文。
1.有表情地朗读全文。
2.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这篇文章写兵马俑博物馆,从外写到内。写威武雄壮的阵容,从前锋到步兵,骑兵、战车到侧翼和后卫,整个兵马俑充满临战气氛。写兵马俑神态,分类描述。老战士、新战士、战马的神态栩栩如生。
附板书:
门楣 馏金大字
秦 博物馆:
始 大厅 宽敞明亮 两个足球场大
皇 前锋 3列 210个 穿 持 负
兵 阵容 步兵 骑兵 战车 穿 路 临战气氛
马 (威武雄壮) 侧翼 后卫 防止
俑 老战士 虎视眈眈十分严肃
神 态新 战士 —脸稚气
(栩栩如生) 战马 竖耳瞪眼严阵以待
四、课堂练习。
完成课后第3题和练习册第5题的填空题。
参考资料:
三、关于课后习题
1.第1题:是从兵马俑坑的面积,威武雄壮的军阵和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三个方面来介绍的。
2.第2题:课文介绍了兵马俑博物馆的地理位置、壮观的建筑物和兵马俑的威武雄壮的阵容与栩栩如生的神态,指出它的出土在我国考古史上是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第3题:(1)③(2)③。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 22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能用“也许”、“似乎”造句。
3、研读课文,深入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的价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
4、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几年前,比利时的《列日报》,登载了一则消息,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向读者呼吁:“亲爱的读者,快去美术宫看看,当我们还在漫长的黑夜里时,中国人在干什么?”这是指的什么呢?原来指的是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
2、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走一遭,好吗?(板书课题)
3、教学“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学生认真听,思考老师向大家介绍了秦始皇兵马俑的哪些方面。
2、自读:学生自读全文,遇到生字、不理解的词、句分别用规定的符号作上记号。尝试着自行解决。
3、检查:a学生接读文章。b看意思写词语“虎视眈眈、久经沙场、栩栩如生、浩浩荡荡”。(课件出示)
4、交流:地理位置、建筑物、军阵、兵俑……
三、再读课文,内容归纳。
1、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哪几点又可把他们并为同一方面来说?
2、小结。(课件出示)试着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a、介绍兵马俑博物馆的地理位置。
b、兵马俑博物馆壮观的建筑物和兵马俑威武雄壮的阵容、栩栩如生的神态。
c、兵马俑的了土在我国考古的地位。
主要内容:文章介绍了兵马俑博物馆的( )、( )和兵马俑的( )与( ),指出( )。
四、学习资料,帮助理解。
1、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提供课外资料,学生阅读。
兵马俑是1974年春于陕西临潼县始皇墓东一点五公里的地方发现的。一共有三个大坑,总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估计埋有秦俑八千余件。其中一号坑面积,达一万四千多平方米,现已挖出两千平方米,出土陶俑一千多件,陶马三十多匹,战车八乘。二号坑面积六千多平方米,出土战车八十九乘,骑兵俑二百多件,步兵俑六百多件。三号坑面积较小,仅五百二十平方米,内有驷马战车一乘,卫士俑六十八件,估计为这支地下大军的军帅指挥部。
秦始皇陵兵马俑生动地反映了秦朝兵强马壮的阵容,可以说是一幅威武雄壮的古代军事画卷。可能由于当时战事分工的不同和军阶的高低,这些武士俑中,有的身穿战袍,有的身穿销甲,有的骑在马上,有的站立马前,有的伫立攀弓,有的单腿跪射。他们的面部神态各不相同。有的头部低垂,若有所思;有的则忧心忡忡,凝视空茫,反映了远征将士思乡的心情。
3、谈谈学习资料后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谈话读文,提炼主线。
1、请同学们再一次自读课文,最吸引你的地方,可以美美的多读几遍。
2、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建筑、兵俑、军阵、地位。)
二、欣赏课件,引出专题。
1、让我们与兵马俑的距离再近些,请看大屏幕。(欣赏课件)你能用自已喜欢的词来赞赞秦始皇兵马俑吗?(栩栩如生、雄壮、美丽……)
2、秦始皇兵马俑:伟大、神奇……因此称它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当之无愧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到这“世界第八大奇迹”前,我们来研究什么?(奇在何处?)
三、选择研读,交流成果。
1、确定研读内容。
那么我们研究秦始皇兵马俑“奇在何处?”可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逐一回答,板书。(建筑、军阵、兵俑、历史、地位)
2、商讨研读方式
你觉得可以用哪些方式进行研究?(读、看、划、写……)
3、随机交流。
a、建筑:极为壮观(场面)
找出描写建筑极为壮观的句子读一读,感受场面的壮观,秦俑的多。(补充:一号坑230*62 武士俑7000 战车100 战马100)
b、军阵:威武雄壮
军阵怎么个威武雄壮?用什么形式告诉大家?
1、说:a概括说怎么说。(威武雄壮、严整……)b具体说怎么说。(前锋、侧翼、后卫……)
2、读:a自读。b学生个别配乐读。c集体配乐读。感悟“军阵”的威武雄壮。
3、画:画军阵草图。
4、介绍:看军阵图介绍。
c、兵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1、感受“栩栩如生”a读描写“老战士、新兵”的句子。b看图对比着读(出示老战士、新兵秦俑图片)
2、体味“神态各异”a提供资料看图选择写。(秦俑群体近像)b交流读。
c选择三位同学连续组段读。d改:用上“似乎、仿佛、可能”读。e请同学加总起句读。
d、历史:年代久远
e、地位:最重大之一
四、课后延伸,展示个性。
创设情境:自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馆对外展出,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无数中外宾客纷至沓来,一睹威武壮观的秦俑风采。并在参观后纷纷题词留言:(课件逐一出示,学生诵读。)
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李光耀
中华第一帝,世界第八奇。——胡绳
这一激动人心印象深刻的秦俑,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民和伟大未来的证明。 ——基辛格
1、今天我们一起用语文课独有的形式到秦始皇兵马俑走了一遭,你肯定也有许多话要说,请你也试着题词留言。(交流)
2、全体起诵读萧克题词结课:(课件出示)
古都有先人留艺术瑰宝,华夏待来者绘锦绣宏图。 ——萧克
(先人:古代劳动人民。来者:炎黄子孙,包括在座的每一位。)
板书设计:
秦始皇兵马俑
建筑 极为壮观
军阵 威武雄壮
兵俑 世界第八奇 栩栩如生 神态各异
历史 年代久远
地位 重大之一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23
接到90学时上课的任务,内心多少有些忐忑。但是一路磨课,一路成长!一个人的思考,一群人的打磨,最终成就一台戏。结果是呈现给观课老师的,过程和成长是留给自己的!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这一路的实践与收获。
一、众里寻它,处处皆是它!
其实,和课文的相遇也是一种缘分。浏览了那么多课文,我一眼就相中了《秦兵马俑》,或是文字,或是表达,我就这样与它结缘。仔细走进文本,你会发现它更多的美。难读难理解的字词比较多。总分总的结构让脉络清晰,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概括了的主要内容。作者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作者用了很多的四字词语,其中介绍外貌的一组四字词语很有特色。作者用“观察+想象”的写作方法介绍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其实在介绍兵马俑类型的时候,作者重观察;在描写兵马俑神态的时候,作者更关注自己的想象。其次,在介绍四种类型和四种神态的时候,一个用了具体描写的方法,一个用了排比进行概括介绍……仔细在文字里畅游,语言点就慢慢浮出水面。
二、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
面对那么多的教学内容,我该如何取舍呢?这是困扰着我。刚开始,我似乎什么都想要。于是,第一次的教学设计,我让学生找出文中评价兵马俑的句子,圈出关键词,完成以下的思维结构图。
我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练习理清总分总的脉络。只可惜现实很骨感,练习耗时且不说,学生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该干嘛!似乎把简单知识点复杂化了。
接着我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写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蜻蜓点水讲到了,但是这样的交流和分享意义何在?
感受规模宏大之后,我布置学生默读课文4—8段,小组讨论,作者在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也许是问题的指向不明,或者是我的文本解读凌驾在学生的能力之上。学生能零零散散地找到共同点,却找不到文本之间写作上的不同点。
在这尴尬的冷场之后,我又让学生进行了练笔,用上“观察+想象”的方法,用上排比的修辞方法概括介绍的兵马俑的其他类型。我是想让学生感受作者表达的灵活性。
如此一来,教学的点很多,但是没有一个点做大挖深,只是浮光掠影,教与学都是惨淡收场。迷茫之时,团队帮我剔除了细枝末节,坚持一课一得,关注四字词语,把“观察+想象”做足。
三、山重水复,翘首待花明。
虽然知道教什么,但是怎么教却久久难以突破。脑袋里一直有思路,却怎样也找不到出路。如何把想法变成做法,这就是我们不断打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师傅建议我用导游词搭建整个教学框架,王校也希望我不舍弃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把教学新意落实在导游词上。也许是我道行不高,我无法实现这个设想。一时间,我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无力感。这时候,大家开始在我原来的设计上打磨,尽量给每一个教学环节填补细节。渐渐地,课有了模样。
四、君子一言,受益何其多。
课堂上,我和孩子们都表现不错!有时候,真正投入了,课堂才是真正属于我和学生的地方。曾经站在舞台上执教“公开课”,我总是在意台下观课老师的一颦一笑,忽略了学生。这一次,我似乎忘记了他们,只是我和孩子的互动,这是一大进步!课后,单老师表扬了我和学生!我很开心!单老师的评课,也让我收获良多。这一次上课,我取舍大胆,直接舍弃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抓住四字词语和“观察+想象”的写作方法做足功课。四字词语教学,我层层递进让学生充分经历了学习的过程,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有了充分经历与练习。但是“观察+想象”的写作,我只是通过朗读来展开,没有让学生体会想象是建立在观察得基础上,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联想。单老师建议可以首先让学生找到观察和想象的部分,然后打乱序号连线,说说有了想象的好处,最后再是练习巩固。如果把学习的过程做丰满,学生的收获也会丰厚。
课文《秦兵马俑》教案 2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投影、挂图、录音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
(板书:秦兵马俑)
(师: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秦”字的最后一笔是“、”。这里的“秦”字就是指“秦朝”。秦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国家--秦国。可是,同学们知道这里的“兵马俑”是什么东西吗?指名说)
2、齐读课题。(理解了课题的意思,让我们一起读读课题)
过渡:法国前总理希拉克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秦兵马俑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就让我们一起到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指名读自学提示。
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思考:读了课文,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在书上写下你的感受。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刚才同学们都用心去朗读了课文,读得非常好。老师从课文中找出了一些四字词语(出示词语灯片)认识吗,谁来读读?(指名读,提醒:读出词语的韵味
师评价)
(2)、我们一起来读,你能从这些词语中发现什么规律?(指名说)
(师评价:同学们真是有心人啊!)
3、指名交流:读了课文,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领会过渡段的作用
1、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具体介绍兵马俑的哪两个方面?能到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吗?
2、生朗读思考,指名说,(出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齐读
3、读了这句话,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兵马俑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方面是(齐说)
第二方面是(齐说)这两个特点作者是用哪对词巧妙的连接起来的?(不仅、而且)
在我们要讲清楚一个人或一事物的两个特点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生说“不仅、而且”)那么,请你想想你怎样介绍好你喜欢的人或事物的两个特点呢?
4、再读过渡段,浏览全文,思考:这段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指名说)
小结:过渡段既能概括上文,又能引起下文,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又是一种巧妙的写作方法,所以我们在阅读写作中要重视运用。
四、精读第二段,感悟“规模宏大”
1、仔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第一句话在这一小节中有什么作用,划一划能看出兵马俑规模宏大的语句。
2、指名交流,出示前四句话
3、自由读句子,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兵马俑规模宏大的?指名交流(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相机出示挂图
4、指名读(你能通过朗读让人感受到兵马俑规模宏大吗?愿意读给同学们听吗?)
5、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你会有什么感受?(或对着这幅画,对着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师小结:是啊,我们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6、齐读游人的反应(出示: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7、“折服”什么意思?这是一句双重否定句你能换一种说法吗?
出示: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师:这两种表达,你认为哪种最好?为什么?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8、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体会一下兵马俑那令人折服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吧!
(播放录音,出示:站在高处鸟瞰大军)
9、自由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过渡段的作用,并且感受到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兵马俑的另一个特点我们到下节课再去探究。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25
课文4-9自然段介绍了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教学这一部分资料时,我先让学生自读描述各种兵马俑的句子,感受各种兵马俑的特点,用词语概括。然后组织交流,并把全班同学认可的词语写在黑板上相应的俑的下方。学生学习兴趣高,思维活跃,写了不少词。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环节过后,我让学生为你最喜欢的兵马俑作代言,这时学生的兴趣更高了,从他们的描述中,我清晰地感受到这样的研读是有效的,学生的阅读理解与表达潜力得到了训练,同时在理解表达的过程中一些形容人物的词得到了积累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