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进入学生会感想总结范文【通用3篇】7-16-64

这里是高考家长帮精心整编的进入学生会感想总结范文【通用3篇】,让您更全面的了解生本教育研究网的相关知识。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育人策略研究 1

进入学生会感想总结范文【通用3篇】7-16-64

摘 要:学生是学校育人活动的主体,学校在育人的过程中应以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全面发展为目标。生本教育理念倡导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从这三方面出发开展育人活动将能更好地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育人;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学校育人活动中主要存在两种严重的状态:一是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被教育;二是学生的“纵火”与教师的“灭火”。

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被教育:教师长期用说教的方式去教育学生,学生被动地在听教,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失去了目的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失去了本该有的活力,难以形成健康的品格。

学生的“纵火”与教师的“灭火”:在长期的被说教之下,学生的反叛心理就会不断产生,经常出现各种“纵火”――违纪行为,而教师却每天都为“灭火”――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而忙个不停,可又不见成效,也因经常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而淡化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以上两种状态造成了学校育人效果不明显、学生养成教育的成效不显著的状况,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陈旧的育人理念,以学生为本,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展各项育人活动,所开展的一切育人活动都要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开展,真正建立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发展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自由的发展和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对生本教育理念下育人的理解

生本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生本教育”理论的创立者郭思乐教授认为:“教育是依靠人的特殊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过程,它最终或基本上是由一个带有整体性、活动性和生长(创新)性的生命自己实现的。”所以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育人工作应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教育的目的,处处把学生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关心、关怀、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目的,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去开展育人工作,使育人工作走向人格化、人性化,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全面地发展。

三、生本教育理念下育人的具体策略

(一)一切为了学生

1.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往简单、粗浅的育人方法,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学生的成长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以关爱之心、服务的态度开展各项育人工作,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引导学生发展个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2.由“狱警”变为“母亲”

狱警的主要职责是对在押犯人(嫌疑人)实施监管,他们所面对的并非自由人,而学生是自由人、发展中的人,他们具有极大的活力和潜力,在育人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像狱警那样时时、处处约束学生,否则将会严重制约学生的发展,削弱学生的活力,而应以一颗母亲般的心去关爱学生,就像关爱自己子女一样真诚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教育他们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心,时刻关心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点滴变化,对他们的进步及时加以表扬、鼓励,对他们的退步及时加以提醒、点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爱的存在。

3.由“消防员”变为“引导员”

消防员的工作性质就是哪里有火灾、哪里有危情就马上赶到,他们救急不救难,把生命和财产转离危险境地就达到了目的。而育人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哪个学生违纪就处理谁、哪方面有问题就处理哪方面的做法,这样的育人方式是片面的,收效甚微;而应把眼光放远点、把思想放远点,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出发点,从学生的思想、心理、生理、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引导和鼓励,要不失时机地开展理想前途教育、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4.由“纤夫”变为“牧者”

纤夫拉动的是没有动力的船,失去了纤夫,这些没有动力的船就将无法行走或随风移动,失去了目标和方向。而育人工作所面对的是自身有动力的“船”――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目标和方向,和主动发展的潜力,若长年依赖“纤夫”的拉,这艘“船”就会失去动力,一切潜力尽无,因此育人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成为学生“生命的牧者”,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草原,让学生自由地“吃草”,快乐地成长。

5.由控制生命变为激扬生命

教育的对象是生命自身,教育过程的主力和主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不能过多地对学生进行控制,不能要求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方向、要求去发展,不能采取上古鲧的“堵”的治水方针,而应采取禹的“导”的治水方针,使育人工作回归到学生的生命机制,一切的育人工作应该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真正为了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从而使他们内在的生命力、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的天性得到自由的发展,从而激P学生的生命。

(二)高度尊重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是育人成功的基础,只有高度尊重学生,才能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使育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要做到尊重学生,关键是要全面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学生,尽量以尊重的角度拉近与学生在感情上的距离,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乐于接受意见和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成长和发展。

1.正视、善待学生的差异

教育是一种大爱,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历程。我们要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要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差异,善待他们的差异,为每一位学生搭建自我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塑造的平台,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育人活动中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赏识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包容学生的缺点,精心引导,潜移默化地激发、引导学生,引领他们走向成功的人生。

2.容学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我们的学生当中,确实会出现或这或那的错误,很多教师在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时喜欢用最严厉的方法去进行处罚,以此来压制学生并借此警戒其他学生。其实这样的育人方式会给学生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极易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育人工作的开展。只有学生感觉到被尊重时,他们才会对老师产生信赖、感激之情,从而乐意接受教育。宽容是对学生的最大尊重,在平时,教师对学生要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少一些批评和埋怨,教育学生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对学生宽容相待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真正关心,在学生身上产生一股巨大的自我教育力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促进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3.从制度育人到人本育人

制度具有标准化、量化的性质,是刚性的;人本则强调从人的情感、需要、发展的角度出发,是柔性的。完全利用制度去育人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育人的过程应该是民主与法制相结合,即教育、管理上以人为本,在制度上体现人文关怀,更多地对学生施以理解、关爱和激励,使学生能真正从内心深处去接受教育,接受思想的熏陶,变被动的约束为主动的遵守与维护。在制度的实施中要多让学生“参政”,多让学生表达、提意见,允许学生作必要的解释而不专断,要多方面了解实际情况,确实要做出处理的也要做好后续的跟踪教育工作,促使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而不断成长。

(三)全面依靠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是育人成功的关键。“一手包办”“事必躬亲”的育人方法是生本教育理念所不提倡的,在育人过程中,我们必须全面依靠学生,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的育人模式,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达到真正育人的目的。

1.依靠学生开展育人活动

实践证明,依靠学生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育人活动,能让学生在参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得到自我教育和提高,使学校的育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为此,教师要清楚认识到自己是育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主角,要相信和依靠学生干部和团员,在有效指导的基础上大胆放手让学生组织和参与各项育人活动,根据不同时期的育人目标和育人实际,就思想品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等,让学生通过组织演讲、观看录像、听讲座、文娱表演、社会调查、签名活动等形式灵活多样的活动,创设人人参与活动的机会,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思想觉悟,不断得到提高、升华,让育人目标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实现。

2.依靠学生的榜样力量育人

学生的榜样是“土生土长”的,它包括了育人目标中的方方面面,且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依靠学生的榜样力量育人是最有效引领全体学生健康成长的途径。因此在育人活动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榜样,要树典型,依靠学生的榜样去育人,激励每一位学生向榜样奋起直追,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塑造更好的品格。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榜样作用,让学生的榜样多样化、生活化、全面化,我们可以发动学生开展“找榜样、学榜样、做榜样”的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榜样氛围,打造出一系列优秀的典型榜样,让全体学生都能在某方面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让这些榜样“亮”起来,并依靠这些力量促进学生向榜样靠拢,让学生在成长道路上时时、处处都能汲取榜样的力量,完善自我,使育人目标真正得到实现。

3.依靠学生的自我管理育人

在育人过程中少不了管理和约束,学生长期处于被管理的状态之下,不利于他们的成长,而自我管理是依靠学生自身的力量进行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一种管理和教育方式,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行动,是学生自我完善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我们必须依靠学生的自我管理,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进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他们自我管理的方法和处事方法。同时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不断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反省,学会自我分析、自我诊断、自我医治,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个性,实现自我完善,形成良好的品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育人是一门艺术,我们只有坚决贯彻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和教育学生,遵从学生的发展规律,不断探索育人的良好途径和方法,才能真正育人、育真人。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港侨中学)

生本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研究 2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目前在全球的教育行业都正在不断发展。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我国教育系统将其引入后,尝试对其进行发展,但目前,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发展速度还较为缓慢。合理的运用翻转课堂,能够改善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中存在的不足,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充分获得发展,与此同时,也能够贯彻好生本教育的理念。现阶段,我国教育部门和各个教育机构,应该充分的认识并利用好翻转课堂,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1翻转课堂

1.1起源。翻转课堂最初起源于美国。2004年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开始利用社交网络对自己的亲友进行远程教学。而在这过程中,亲友的学习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这也促使可汗想到运用网路平台进行教学活动,进而帮助更多人获得更为优质的教育。在这样的想法萌生后,他便将自己的教学过程录制成为十分钟以内的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上。这样的做法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迅速取得了很大成效,获得了学习者的多数好评。2007年,可汗创造出他自己的教学网站,在其中上传更多教学视频,以便于人们学习。可汗并不依靠这种方式充实自己的腰包,而是以一种免费分享的形式服务众人,这也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好评。2011年,可汗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向人们做了更详细的解说,目前,可汗的翻转课堂模式已被美国教育界进行了充分的发展和完善,逐渐被教育系统普遍应用。1.2翻转课堂的概念解读。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范围的教育机构的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这更倾向于采用传统的知识讲解的授课模式,在课堂上将必要的理论知识全部讲解完毕后,在通过留作业的形式,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完成知识的消化。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束缚会更多,容易使学生在高压控制的状态下,丧失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自由的感觉,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逐渐学会主动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学生课前预习与师生课堂互动相结合的形式,完成教学过程。翻转课堂中,每次课前,学生都要观看老师提前制作完成的包含本节课知识内容的一段视频。看后再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疑问。之后通过与同学和老师间的沟通和套路,逐渐消除疑惑,深化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翻转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巨大变更,在课堂环节中也实现了师生角色的互换,使教学过程的多个环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主动参与到了学习过程中。教师也不再是教学环节中知识讲解的机器,而是更多的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学习。翻转课堂法整个授课过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氛围相比以往而言更加活跃。师生的交流和互动过程明显增多。而对学生的课程评价也有了很大改善,原有的书面测试已经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课上表现及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环境都被纳入考察范围。

2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理念,就是指在以人文本的理念指导下,充分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现代化的教育要求教师能够运用生本教育的理念,充分正视每个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后,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轨迹,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对学生给予足够的信任。生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自我感悟,做到因材施教。

3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模式

翻转课堂模式,能够符合的体现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首先,翻转课堂尊重了学生的想法,肯定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它能够包容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地带。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能够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了解到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而做到根据学生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以使学生学习到自己更需要的知识内容。其次,翻转课堂需要教师意识到自己的引导责任,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引导,更应该在课堂上讨论组引导学生做出准确的表达,进而为学生之后的生活产生正面影响。最后,翻转课堂能够以其独有的特点,完善传统教育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种教师模式中,教师可以准确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及时指导,快速的解决学生的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

4对翻转课堂的建议

4.1提高微课质量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保证课前学习效率。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课堂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其效果高度依赖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教师制作的微课资料。目前,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习惯于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知识学习。所以,教师在实践翻转课堂时,应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观,先让学生认识到课前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指导学生体会自主学习的优越性,再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4.2改进课堂设计,提高知识内化效果。相对于传统课堂,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行为发生了本质变化。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课堂讲授转变为小组讨论、探究学习等师生互动交流,课堂的知识传授过程转变为知识内化过程。当前,许多教师正在积极实践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但有些教师在实践时,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而未给予适当的指导、引导和鼓励。由于缺乏与教师和同伴交流的经验,学生不敢或羞于当众表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最终导致翻转课堂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应该在摆脱传统课堂的思维禁锢的基础上,积极改进课堂设计,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课堂知识内化的效果。4.3加强微课程平台建设,促进翻转课堂普及。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需要在课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微视频等微课资料的制作,而且此过程对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如果每位教师都在课前精心准备每堂课的微课资料,将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被浪费,而且会导致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急剧增加。因此,促进翻转课堂的普及,微课资源共享是亟须解决的先行问题。要加强微课程平台开发,整合汇聚各区域内的或全国的微课资源;要加强统筹策划,利用集体智慧打造高质量的、系统性强的微课程平台,以减轻教师实践翻转课堂的压力。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理念,生本教育能够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且能够在尊重学生人格的条件下,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翻转课堂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恰好能够满足生本教育的理念,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我国教育机关和教育工作中应该尽快完善翻转课堂中存在的不足,使其尽快得到普遍的合理应用。

作者:冯晓光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兴隆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61.

[2]陈瑞增,刘思思。翻转课堂:传统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电子世界,2013(18):214.

[3]董辉。翻转课堂研究及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5):124-125.

生本教育理论基本观点的探索和思考 3

一、什么是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生本教育始终强调我们面对的是自己生长的生命。就像农人在禾苗面前那样毫不怀疑禾苗的生命力,而不去拔苗助长一样。拔苗助长的特点是对生命做出外界规定的生长指标,而用指标来强制生命生长。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而所谓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相信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过多地干预学生,而给他们尽可能多的自主。生本教育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求学生不断观察、操作、发现知识,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过程。

那么,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应如何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大前提。当前,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与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生本教育还有一定的距离。只有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提高课堂40分钟的质量和效率,减轻学生课内外的作业负担,给他们以更多的自主时间与空间,才能保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成功人才。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最主要是改变教师的思想,要让所有教师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来,落实到行动中,而不是喊口号。

二、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满堂灌”、题海战术,填鸭式、挤牙膏式,什么都讲,什么都问,由教师一人唱“独台戏”,学生只需要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转,这样,不仅挤掉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教师也劳而无功。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讲得多了,学生活动少了。因此,教师要少体现教学再发现的过程,怕字当头改变教师教学方式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生本教育理念下观念,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教学是为了学生而服务的,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只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得以主动发展,创建和谐、高效的课堂。然而,在新课改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的意识到,部分教师片面、肤浅地理解了生本教育、和谐课堂、高效课堂等一系列概念,致使课堂理念、课堂形式、课堂效果都笼罩在伪装的状态之下,出现了“伪和谐”、“伪高效”。

实践证明,零敲碎打的改革,已经不足以解决今天的问题了。我们过去当然也承认教育存在的问题,但我们一般都认为,这是高考指挥棒的毛病,而不是体系自身有何不妥。但是,我们想要说明的是,我们原来的体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的教育体系,也就是一切都是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过去我们也认为,教师好教就是学生好学,然而现今研究的成果表明,两者并不等价,而且,有许多时候甚至是对立的。我们需要为学生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

我们原来的教育体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的教育体系,也就是一切都是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过去我们也认为,教师好教就是学生好学,然而现今研究的成果表明,两者并不等价,而且,有许多时候甚至是对立的。我们需要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原因很简单:整个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过程的终端,是学生的主动发展,而不是教师善于教。

三、生本教育的基本观点

1、价值观

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体。生本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为教育价值原则。

2、学生观

学生的起点非零,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人人可以创新。学生潜能无限。学生不可限量。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是学生自己。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的最重要资源,是动力之源,能量之库。依靠学生的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释放学生的能量,是教育改革的一项有效的策略思考。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作为当前解决教育问题的最有效和最重要的策略。

3、教学观

教皈依学: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学是教学的本体,教原本就是用来帮助学的。长期以来,我们对于本能可以实现的事情,却教得十分认真,做着许多无用功或有害功。例喝水和教喝水,一人没有生命的需求,也无生命的本能。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支持下,激起、强化、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4、生本教育的课程观

生本教育的课程观主张“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尽可能地精简,而滕出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也就是大作功夫;主张学科内部整合和整个课程整合。

四、如何有效地将生本教育应用到课堂教育中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在很多教师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不敢改、不会改,因此,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多组织教师培训、多组织研讨、听专家讲座、听名师讲课,接触新的教学理念,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适应角色的转变,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师生角色发生了转化,教师不再是主角,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因此,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让他们动起来,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在课堂上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其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其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郭思乐教授说:我们知道土地是农民的至爱,却不知道学习是孩子们的至爱,农民有了土地可以耕作,却不知道孩子们有了学习的权力可以成功地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要知道我们的思想有多宽,孩子们就走得有多远,在教育领域里,也与经济领域一样,自由就是生产。而我们用最善意、最无心和最彻底的方式剥夺了孩子们的学习权力,我们留给孩子们的是劣质的学习权力。因此我们要把土地还给农民,把学习还给学生。希望老师们多多关注生本教育,注重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并用生本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我们的课堂,做好学生的牧者,将他们带到水草丰盈之处,让它们自由自在的享受并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