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庄辛说楚襄王范文【精选9篇】6-5-68

这里是高考家长帮精心整编的庄辛说楚襄王范文【精选9篇】,让您更全面的了解庄辛说楚襄王的相关知识。

庄辛说楚襄王 1

庄辛说楚襄王范文【精选9篇】6-5-68

纵观中国历史,由经商而经国之第一人非吕不韦莫属。吕不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吕家世代经商,到吕不韦时已经积聚起千金家产。吕不韦从老父手中接过经商的担子后,由于肯动脑、善经营,很快便使家财得以迅速增加,可是他并不满足金钱的巨增,而是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未及中年,他便迫不急待地寻觅着入仕的良机。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样的机会终于来了。那年吕不韦到赵国的国都邯郸去做生意,见到了被送到赵国当人质的秦国王子异人,即子楚。这个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孙子,由于秦赵交恶,子楚当人质的日子并不好过。可吕不韦却从中发现了商机。他回到家里问父亲:“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立君,泽可以遗世。愿住事之。”(《战国策・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意思是说,种田也好,贩卖珠宝也罢,不过十倍、百倍的利,而拥立一位君王,所获之利,不可计数。现在的老百姓即使最努力地去种田,也不得温饱,而拥立君王,则可恩泽后世千秋万代。这样的事我愿意去做。于是,吕不韦拿出千金作为投资,在秦赵之间豪赌了一把。他以五百金给子楚,让他作为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购买奇珍异宝,自己带着到秦国上下游说,离开赵国时,甚至还拿出六百金贿赂守城官吏。这投资不可谓不大。吕不韦不仅在金钱上投资,还用美色来投资。他把从赵国买来并致其怀孕的一个美女送给了子楚。该女生下一子,这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49年,子楚继位,是为秦庄襄王,尊奉其母为华阳太后,用吕不韦做相国,封为信文侯。庄襄王即位3年之后死去,太子嬴政继立为王,尊奉吕不韦为相国,称他为“仲父”。

至此,吕不韦这个生意场上的高手,奇迹般地完成了由经商到经国的全过程,耗时不过10余年。在此期间,吕不韦所用的经商手法,与著名的孙子兵法颇为相似。这第一计就是知彼知己,不打无准备之仗。吕不韦在投资之前,对异人子楚及秦国后宫的情况作了详细的了解,发现其父秦孝文王非常宠爱华阳夫人,于是通过一番商业运作,自然是少不了用金子来打点。这叫“以利诱之”。华阳夫人虽贵为王后,但也一样爱财。吕不韦先是让华阳夫人将子楚认为儿子,使其具备了可以被立为太子的必须条件,然后让华阳夫人在孝文王面前吹枕头风,促使孝文王答应把子楚立为太子。这样孝文王只要一死,子楚便可堂而皇之地荣登大宝。这条便捷之路的铺设,没有对敌我双方情况的了如指掌,要想获胜是不可想像的。第二计是多谋善算,抓住有利时机。吕不韦很会利用稍纵即逝的机会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在子楚落难之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又是送金子,又是赠美女,哄得子楚晕头转向,竟然说:“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当华阳夫人正在为没有儿子,秦王死后自己的地位难保而发愁时,吕不韦出现了。他用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华阳夫人让她相信只要把子楚收为儿子,并立为太子,将来子楚成为秦王,必然会使华阳夫人受到极大的尊崇。还有,当子楚请求把吕不韦的相好赐给他时,吕不韦虽然很生气,但转念一想,这岂不又是一个获取资本的大好机会,怎能让机会从自己的指缝中溜掉!他立马就献出了这个女子,为自己的赢利又增加了一个砝码。第三计是奇货可居。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子楚后非常喜欢,说:“子楚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成语“奇货可居”的出典)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把子楚作为自己囤积的商品,一囤10多年,一朝出手便赢利“无数”。第四计是出奇制胜,兵行险招。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派王围攻邯郸,情况非常紧急,赵国想杀死子楚。子楚就和吕不韦密谋,拿出六百斤金子送给守城官吏,得以脱身,逃到秦军大营,得以顺利回国。第五计是策度得失。也就是对投入及所得进行可行性分析及进行市场调查。吕不韦投资子楚时,秦昭襄王已经在位40多年,早已是垂垂老者,而太子身体不好,在位时间也不会很长,这才促使他下决心投资。调查结果表明,投资子楚所得远远大于所失。即使秦昭襄王和秦孝文王多活些年,迟早子楚是会继位的,只不过赢利晚几年获得罢了。当然,其中也隐藏着极大的风险,这个风险就是皇宫里围绕太子之位的争斗以及老王寿命的长短。倘若其他皇子的势力过大,使太子之位旁落;倘若老王寿命很长,在位时间长达五六十年,那吕不韦的投资很可能就会全部打水漂。可是这些“倘若”都没有发生,一切都按照吕不韦的设想在发展。这与他的策度得失是分不开的。第六计是集中兵力,重点经营。吕不韦纵然有钱,但是如果让他做善财童子,把整个宫廷里的人全都打点完,恐怕也是力所不逮的。对这一点吕不韦非常清楚,他知道有钱必须用在刀刃上,必须集中有限的资金,用在关键的人物身上。其实吕不韦花钱最多的人只有两个,那就是子楚和华阳夫人。子楚是未来的君王,华阳夫人是能够让子楚登上王位的王后,除此二人,其他的人,包括秦王都不在吕不韦的投资之列。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吕不韦实在是个非常精明的生意人。第七计是速战速胜,收回投资。做生意无不追求在最短时间内收回投资,如果投资大、工期长,产品迟迟不能上市出售,势必造成亏损。吕不韦深谙此道,有时甚至是迫不及待的。从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子楚从赵国逃回秦国,到公元前249年子楚即位,仅仅用了8年时间。8年的时间如果用来建一间工厂,可能是太长了点,可是用来完成三次王位的继承,那就显得太短了点。如果从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算起,时间就更短了。因为,继承秦昭襄王王位的秦孝文王在位时间仅1年,子楚继位也不过3年。这就出现了吕不韦投资子楚不过10多年,自己的年龄还不到50岁,自己的儿子便成为了秦王的局面。这完全称得上是速战速胜。如果再细细地分析,吕不韦所用的计谋还应包括诸如“因势利导”、“审时度势”、“避实就虚”等。

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吕不韦虽然精心策划了10多年,也顺利地让自己的儿子当上了秦王,可是却栽在了王后手上,可谓成也王后,败也王后。随着秦始皇的一天天长大,太后也一直淫乱不止。吕不韦惟恐事情败露,灾祸降临在自己头上,就向太后献上了一个名叫的人,希望太后移情别恋,不要再找自己的麻烦。这一招果然奏效,太后很快就喜欢上,并且还生有二子。这一计是“以利诱之”的翻版,叫“以色诱之”。可是,由于此计必须使用美女来担任角色,一旦成功,美女即为王后,成为了位高权重的大人物,完全不受吕不韦的控制,从而导致吕不韦的全部投资化为乌有。当太后和密谋在秦王百年之后,让自己所生的孩子继位时被秦始皇发现,及二子被杀,吕不韦因为是推荐者,自然受到牵连,被秦王贬往蜀地,吕不韦惟恐日后被害,喝下鸩酒自杀,时年57岁。我国历史上首例由经商而经国的主人公,就这样为我们演绎了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故事。

无独有偶。当吕不韦在秦国精心谋划由经商而经国的时候,其邻国楚国也上演了一出几乎完全相同的由经商而经国的大戏。戏中的主人公就是楚国的春申君(?―公元前238年)。春申君本名黄歇,是当时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曾任楚相。有记载称,春申君明智忠信且宽厚爱人,以礼贤下士、招致宾客、辅佐治国闻名于世。顷襄王时,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带兵打败韩国和魏国后,联合韩、魏两国共同讨伐楚国,形势危急,顷襄王派能言善辩的春申君出使秦国,说服秦昭襄王退兵。顷襄王病重,春申君设计使留在秦国作为人质的楚太子熊完逃回楚国即位,即考烈王。考烈王任他为相。在秦军围攻邯郸时,春申君带兵救援,后又为楚北伐灭鲁。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为他进献了很多美女,可始终也没有儿子。春申君府中有个门客叫李园,是赵国人,他想把自己的妹妹李嫣献给楚王,听人说楚王没有生子之相,又担心得不到楚王的宠爱。便要求事奉春申君,在他门下做舍人,后来春申君见到李园的妹妹李嫣,非常喜欢,就留了下来侍寝,致李嫣怀孕。这时李园与其妹想好了一个计谋。即由李嫣去做春申君的工作,向其晓以利害,要求春申君将李嫣送给楚王,如果生出孩子就是楚王,而春申君就是楚王的父亲。这样春申君就可以得到整个楚国了。春申君一听很有道理,便把李嫣献给了楚王,时间不长,李嫣生下双胞胎,长子立为太子,李园为国舅。楚王死后,李园兄妹怕春申君泄露秘密,便在皇宫内设下伏兵,春申君一进宫门,即被杀死,然后灭族。从此,李园把持楚国国政,楚国很快便被秦国灭掉。《战国策・楚考烈王无子》中有这样的记载:“是岁,秦始皇立九年矣,缪亦为乱于秦。觉,夷三族,而吕不韦废。”意思是说,在楚国发生的这件事,正值秦始皇即位9年的时候,也正好是缪在秦国作乱被诛灭三族,并且罢免流放吕不韦的同一时期。这也正是历史上非常罕见的一个巧合现象。

虽然楚国的春申君并不是经商出身,但是却企图用经商之道去经国。由于他与吕不韦的野心一样大,都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任何经商之人为之奋斗终身的终极目标。两人虽然处在不同的国度,但同处一个时代,所做之事惊人的相似。同样是从被羁押在他国作人质的王子入手,同样将王子成功解救回国,同样扶持王子登上王位,同样令美女怀孕,然后将美女分别进献给未来的秦王及楚王,并且都企图通过自己已登上王位宝座的儿子来把一个国家的所有财富攫为己有,但最后同时都毁在了自己进献的美女手上。

庄辛说楚襄王 2

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地方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他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年幼即位 拨乱反正

秦始皇名嬴政(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是秦庄襄王的中子,又称赵政。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13岁的秦始皇被立为秦王。这时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独擅大权。即位时由于年少,国政皆由相邦吕不韦把持,并尊吕不韦为仲父。

吕不韦既把持朝廷,又与太后偷情。他见嬴政日渐年长,怕被他发现,想离开太后,又怕太后怨恨,所以献假宦官嫪毐给太后。嬴政渐长,于是他们就骗嬴政,说太后寝宫风水不好,应搬离这里。嬴政信以为真,于是他们搬到雍县的离宫,结果太后生下了两个私生子,而假宦官嫪毐也以秦王假父自居。

嫪毐难免小人得志,在一次喝醉酒后对一个大臣斥责道:“我是秦王的假父,你竟敢惹我。”这个大臣听后很生气,并且暗中找了个机会告诉嬴政嫪毐和太后的关系,嬴政得知后非常生气,嫪毐慌了,准备叛乱。

公元前238年,嬴政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嫪毐动用秦王御玺及太后玺发动叛乱,攻向蕲年宫。嬴政早已在蕲年宫布置好三千精兵,打败叛军。嫪毐转打咸阳宫,那里也早有军队,嫪毐一人落荒而逃,没过多久便被逮捕。

嬴政将嫪毐车裂,曝尸示众;又把母亲赵姬关进雍城的萯阳宫;摔死嫪毐与太后所生的两个私生子。嬴政随后免除吕不韦的相职,把吕不韦放逐到巴蜀。吕不韦知他与秦王的关系无法挽回,饮毒酒自杀。

统一六国 君主专制

前236年,燕赵两国发生战争。赵国出兵攻燕,而秦国以救燕为名派王翦等将出兵分别夹攻赵国,先后攻取了赵的阏与、轑阳邑(今河南南阳西北)、河间邑(今河北省献县东南》、安阳邑(今河北阳原县东南)等地,漳水流域已为秦所占有。前234年,秦又大举向赵进攻,以所取的赵地建立雁门郡和云中郡。

前231年,魏国被迫把部分土地献秦,韩国亦被迫把南阳地献给了秦。秦派内史腾做南阳假守。

前230年秦派内史腾攻韩,俘虏了韩王安,以韩地建置颍川郡,韩国灭亡。这时赵国发生大旱灾。秦将王翦率领土兵直下井陉(今河北省井陉县西),秦将杨端和率领河内兵进围赵都邯郸。赵派李牧、司马尚带领大军抵御。赵王宠臣郭开受了秦国贿赂,散布流言说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因此改用赵葱和颜聚替李牧、司马尚,并且杀死李牧。

前229年王翦大破赵军,杀了赵葱,俘虏了赵王。赵公子嘉率领其宗族数百人逃到赵的代郡,自立为代王。秦就在赵都邯郸一带建立邯郸郡。

前227年,秦派王翦、辛胜攻燕。燕、代两国发兵抵抗,被秦军败于易水以西。次年秦军攻下燕都蓟城。燕王喜迁都到辽东。秦将李信带兵追击,燕王喜听从代王嘉的计策,杀了太子丹,把太子丹的人头献给秦求和。

前226年,韩国都城发生叛乱,秦国乘机出兵平定韩的叛乱,处死了韩王安。

前225年,秦派将军王贲攻魏,包围了魏都大梁(在今河南开封市),引黄河水灌城,三个月大梁城坏,魏王出降,魏国灭亡。秦就在魏的东部地区建立砀郡。同年,秦派李信、蒙武带20万大军攻楚。李信攻楚的平舆(今河南省平舆县北),蒙武攻楚的寝(今安徽临泉县),取得初步胜利。秦楚两军在城父邑(今安徽省亳县东南城父集)相遇,楚乘秦军不备发起反攻,大败秦军。秦王政派王翦带60万大军出征,大破楚军于蕲(今安徽宿县东南),迫使楚将项燕自杀。接着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秦于楚地设九江郡(在今安徽寿县)、长沙郡(在今湖南长沙市)。

前222年,王翦平定了楚的江南地,降服了越君,设置会稽郡,楚国灭亡。秦在灭楚的同时,不断地向东扩展,陆续设郡,并攻取齐地,设置薛郡(在今山东曲阜县)。

前222年,秦派王贲攻燕的辽东,虏燕王喜,灭亡了燕国。接着又回师攻代,虏代王嘉,建立代郡(在今河北蔚县西南)和辽东郡(在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区)。

前221年,秦将王贲从燕国南下攻齐,俘虏齐王建,灭了齐国,在齐旧地建立了齐郡(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和琅邪郡(在今山东胶南县西南夏河城)。

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首尾10年,陆续兼并了六国,在占领的区域设置郡县,直属于秦王,从此结束了贵族王侯专政的王国时代,进入了君主专制的帝国时代。

开创帝制 巡游求仙

至前221年,六国统一,建立了一统天下的君主专制大帝国。秦始皇帝命令军队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桂江支流漓江间的交通,统一了南越和西瓯地区,建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从此这些地区就成为秦国的疆域。

战国后期从西到北有一支强大的游牧部落——匈奴勃然兴起,掠夺粮食、人口,焚烧村舍。赵武灵王采取防御措施,移民开垦。但是仍不能阻止匈奴南下,九原河南一带为其所占有。前221年,迁3万户到河北榆中垦殖,同时在原来秦、赵、燕的北边长城基础上,建成长达5000里的长城。

秦始皇建国称帝,加强君主专制,削弱旧贵族势力,提拔由军功而上升起来的贵族。秦帝国的土地所有制基本上仍维持西周的“王有”土地制,而变“王有”为“国有”。秦始皇于公元前216年命令全国农民自报占有田地的实际数额,以便征收赋税。

为了巩固政权,他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驰道和直道;强迫迁徙六国富民和平民。秦统一六国以后,为了防止六国贵族依持宗族“死灰复燃”,强迫他们迁徒到咸阳,要他们看护皇陵,或者迁徙于西南边远地区,一些平民也同时被迫迁徙,叫做“迁虏”,做开矿、开盐井等苦役。

统一六国后,各方面的学派、人才也都纷纷来到秦国服务。从齐燕来的儒生方士们把儒家的“封禅”也作了改头换面的修改,同时他们又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不死之药”,服后便可“长生不老”。齐人徐福等上书海上仙境之事,秦始皇于是派他征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秦始皇又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等仙人踪迹,后来又使韩佟、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丞相李斯反对,李斯的奏议促成了秦始皇帝下令焚书禁书,规定史书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准保存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愿学法令,则以吏为师。

这时,徐福入海求仙,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

始皇心里已感到受骗,于是命令御史案问诸生,互相揭发牵连四百六十余人,秦始皇下令把他们都在咸阳活埋。这就是著名的“坑儒”。

奢侈生活 驾崩沙丘

秦始皇即位不久,便开始派人设计建造秦始皇陵。统一之后过七年,开始在渭河南岸修建后世皆知的阿房宫,每年动用民工七十多万人。而当时全国总人口不过2000万。骊山墓从秦王登基起即开始修建,前后历时三十余年,每年用工七十万人修建。仅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便知当年修建这座陵墓的百姓负担之重。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秦始皇死后,赵高采取了说服胡亥威胁李斯的手法,二人经过一番密谋,假造秦始皇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

为了继续欺骗臣民,车队不敢捷径回咸阳,而是摆出继续出巡的架势,绕道回咸阳。由于暑天高温,秦始皇的尸体已经腐烂发臭。为遮人耳目,胡亥一行命人买了许多咸鱼装在车上,咸鱼的味道掩盖了尸体的腐臭味,迷惑了大家。

到了咸阳后,胡亥继位,为秦二世,赵高任郎中令,李斯依旧做丞相,秦二世胡亥不仅偏袒赵高,最后将李斯腰斩于咸阳。

庄辛说楚襄王 3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战国策》;成语;来源 ;价值一、 指导学生探究成语的来源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集的一部作品,属于书面语科。其中数量可观的成语,来源可谓五花八门。

1、来自寓言: 寓言往往描述在自然界中的生物或无生物的某一情况或动物界的某一事件,借以使人们从它对人类现实生活的关联中,得到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启示和教训。适当地运用寓言故事来说明一些较为抽象的道理,是增强语言形象性的有效手段之一。《战国策》在这方面,堪称是行家能手。策士们经常通过讲寓言故事的方式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婉转地说服君王、权臣,达到自己的目的。据粗略统计《战国策》中有七十则寓言,其中的许多精华被后人凝结成了一个个成语。

“画蛇添足”语出《齐策二·昭阳为楚伐魏》。公元前323年,楚将昭阳伐魏,攻占八城,又移兵攻打齐国。作为齐国大使的陈轸前去劝说昭阳停止攻齐。陈轸见到昭阳后在询问了楚国的官制后讲了一个门客在地上画蛇分酒的故事,并指出昭阳官爵已高,战胜无所加,继续攻齐正像是画完蛇后再添足。于是昭阳就退兵而去了。后来人们就从这个寓言故事中结合陈轸所要表达的意思,提炼出成语“画蛇添足”。这样的成语还有“犬兔之争”“狐假虎威”等。

2、来自历史故事。 《战国策》中引古证今,以古为例是常用的手法之一。策士们为了阐明观点,力图使对方确信不疑,常常借助史事的引述,展开一幅幅鲜明的历史画卷,使对方从中得到启示和教益。且《战国策》本来就记述了一段段历史,用对话再现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历史场景。如“舍本逐末”“安然无恙”语出《齐策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3、来自文人作品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纵横家著作编集而成的一部独特的国别史著作。后人根据书中两个人物苏秦、张仪的政治主张归纳出一个成语:“纵横捭阖”。

4、摘录文人作品中的名句。 这种方法得到的成语在《战国策》中的数目比较多。主要原因:《战国策》是记录当时策士们说辩、言行的书,而当时的策士们为了达到说服君王、权臣,规劝他们归正,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的目的,精心锤炼加工自己的语言,使语言更具表现力。策士们当时所说的语言里有许多已经成型的成语,也有许多成语的雏形。也有成语是后人根据里面的话语提炼出来的。“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皆出自《魏策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仅此一句就有三个成语沿用至今,可见当时策士们的说辩能力之强。

5、摘录文人作品中的民间口头熟语。古代文人作品常大量引用民间口头熟语。这些古谚有的是直接被引用过来,有的则是经过了文人的再次加工。公元前277年,庄辛因楚王不听劝告,继续荒淫奢靡而避居赵国。秦将白起破楚后,楚王召庄辛回国,向他问计。庄辛趁机用“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这句古代的谚语向楚王劝谏,让楚王“见兔顾犬”“亡羊补牢”励精图治。(语见《楚策四·庄辛谓楚襄王》)这样的成语还有“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不翼而飞”等。

二、 指导学生评价成语的价值

有人曾说:“汉语像一面镜子,清晰地反映了民族历史文化的多种事物和蕴含的文化渊源和文化精神。”出自《战国策》的成语反映了战国时代的历史文化面貌,是战国时期的一面镜子。从这些成语里可以看到纵横家们的人生价值取向,展示出策士们的风采,也能反映当时社会的科学思想等。

1、成语反映了策士们的价值取向。 生活在战国那个时代的纵横策士们是人类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传播者,凭靠着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统治阶级服务。他们大多不安于现状,或著书立说、传道授业,或奔走于各国之间,谋取高官厚禄,享受荣华富贵,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今天我们看到的许多源于《战国策》的成语就能反映他们的价值取向。

战国时期,通过个人奋斗博取富贵荣禄是纵横策士们普遍的追求,这种价值取向在当时的影响很大。苏秦一开始想以连横游说秦惠王,却被秦惠王以“羽毛未丰”为由拒绝了。苏秦在先后上了十次书均未被采纳,“裘弊金尽”,只得回家。可到家后发现在织布的妻子不下机迎接,嫂子不为他烧火做饭,父母也不同他讲话。受到刺激的苏秦只得发愤读书,困时就“引锥刺股”保持清醒。学成后到赵国游说,赵王与之“抵掌而谈”,又得山东各国国君器重,合纵成功。最显赫时身佩五国相印。当路过洛阳时,他父母“清宫除道”,妻子“侧目而视”,嫂子“前据后卑”。所以他感叹到:“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从事件、言辞中透露出当时人的心声,其奋斗目标就是博取显贵的地位和荣华富贵,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世态炎凉、人情淡薄、惟利是图的风气。

2、成语展示策士风采。战国策士大都无钱、无权、无靠山,却多能言善辩,常以三寸不烂之舌取得卿相的地位。他们中有寡廉鲜耻、贪图富贵权势之人,但也有傲视功名富贵的高洁之士。颜斶见齐宣王后,通过一番言论让对方折服。当齐宣王要拜他为师时,颜斶毅然辞去,表明自己不贪图显贵,能安贫守贱,愿“晚食当肉”,“安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知足矣,归反璞,则终身不辱也。”(语见《齐策四·齐宣王见颜斶》)

《战国策》中反映的策士形象可谓多姿多彩,部分成语反映出不同身份的策士的独特风骨。《齐策五·苏秦说秦闵王》中的策士们的智谋形成的威慑效应令王侯不敢小视,以致秦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远交近攻”(语见《秦策三·范雎至秦》)尽显策士范雎的高瞻远瞩之路。

3、部分成语蕴涵的科学思想。有的成语虽经历代文人墨客加工改造但都是从实践中来的,因而这些成语包含着人们长期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自然规律和积累的生产、生活经验,蕴含着科学的知识。生活在战国时代的人们未明白其中的奥妙,却能反映自然界的真实面貌;而所有的这些,大多数都被拿来作为寓言对君王、权臣进行规劝。

弱肉强食是大自然的普遍现象。“鹬蚌相持,渔人得利”语出《燕策二·赵且伐燕》:“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鹬鸟喜欢吃蚌肉,而蚌的韧带肌劲头挺大,确实能够夹住鹬鸟的嘴巴。因此在古人看来“鹬蚌相争”是可以成立的,而两者皆有用,那么“渔人得利”也是合理的。

庄辛说楚襄王 4

现在看来,当时的策士们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奔走各国之间游说诸侯,能言善辩,动用各种手段与关系游说诸侯,在当时各国复杂的斗争中产生了很大影响甚至可以说是他们改变了一些历史的发展轨迹。

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便是这些策士的游说方法及其所体现的辩论技巧。

游说便是希望被游说者听从自己的意见并接纳才可以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你所说的意见必须要对其有利。所以,策士们便抓住诸侯的这一弱点并加以放大达到:“诱之以利,使之惑近利,而为我所趋”的目的。在《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中,游腾曾说过这样的话来打消楚王的疑虑:“今秦者,虎狼之国也,兼有吞周之意;使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周君惧焉,以蔡?由戒之,故使长兵在前,强弩在后,名曰卫疾,而实囚之也。周君岂能无爱国哉?恐一日之亡国,而忧大王。”①其实,着眼于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这一事件来看,我们可以做出多种解释,而游腾出于自己的利益,就做出了这么一番解释。由此观之我们可以看出他善于揣摩领导者的心思,然后自己主动讲出符合其心意的话来满足他。这便是策士们的厉害之处,而揣摩对方心思,在《战国策》里是谋士们的一种通用方法。与之相结合的方法是在猜测到对方心理的同时,他们还会寻找并抓住对方的弱点,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所说的每句话看起来都是在为对方着想。在众所周知的《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一文中韩庆为了打消齐国向西周求粮借兵的想法,他以齐国的利益为出发点,为齐国的前途着想,然而他在为齐国出谋划策的同时,不知不觉中也就到达了自己的目的。所以,说服他人时以他人利益为出发点,揣摩对方心思,摆明你我的利益所在,让他人听取自己的意见是很容易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是《战国策》的论辩技巧的一大亮点。

在《战国策》中策士们还通常使用一种方法那便是比喻,他们通常使用比喻来打动领导者。他们充分运用所能运用的一切比喻来达到打动人心的效果喻体可以是动物可以是植物还可以是不存在的生物。在《庄辛说楚襄王》中,庄辛运用了大量的比喻,“王独不见夫蜻蛉胡?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俯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②就是用蜻蜓为喻,他通过讲蜻蜓的故事告诉君主必须要有忧患意识时时自强。在这篇文章中,庄辛还用了黄雀、黄鹄来做比喻,大段的比喻由小及大最终得出整个国家也要有忧患意识的结论让楚王不得不信服,这就是比喻的威力。

在这篇文章中,庄辛还运用了另一种方法来劝说楚王,那就是引经据典。庄辛通过对以往的知名人士,重大事件的整理筛选找出自己需要的材料,然后对楚王进行劝谏。文中的这段话就是庄辛通过引用史实用来进行劝谏的,“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③从而让楚王懂得了没有忧患意识的危害也达到了自己劝谏的目的。这种方法在《战国策》中被广泛应用。

除了在前文中提及的那种比喻,还有一种比喻更有说服效果,能起到更好的打动人心的效果,那就是由己及彼的比喻。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先以自己的一件小事说起,随后以这件小事跳板过渡到国事上,得到了下面这段话:“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敝甚矣。”④这段话让期望深受启发。这种由小到大,由己及彼,用设喻来说服人的方法,也非常容易让人接受。而且如果语言委婉含蓄,忠言也会变得非常的顺耳。

《战国策》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运用寓言故事和轶闻掌故来增强论辩的说服力,如《齐策而》的“画蛇添足”,寓言的目的是劝说昭阳要知足,不然会遭到丢官身亡的下场。还比如《魏策四》中的“南辕北辙”,《燕策二》中的“鹬蚌相争”等等。这些寓言所反映的思想大都合情合理,源于生活,用来说服领导者非常合适。

相对于上面那些循序渐进的游说技巧,《战国策》让人印象最深的论辩技巧莫过于耸人听闻,虚张声势了。这会使统治者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在心理上屈服,听从这些谋士的建议。

对于一个君主来说,普通的陈述每天听得太多太乏味了,可是,如果有一个人在他面前突然很放肆,直言不讳的抨击他的过失,怒骂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反而会让君王对他刮目相看。例如,在《东周欲为稻》中,苏子一开口就指责西周君什么什么做错了,言辞激烈,这样做的后果是西周君没有发怒反而就很轻易的接受了他的意见。

而夸张的手法也特别能说服人。“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中连横,兵革不藏;文士并饬,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科条既备,民多伪态……”像这样的排比句和夸张句铺陈开来,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所以,游说时讲究语言艺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

总体来说,《战国策》的论辩技巧是非常繁复的,每一种技巧都有它的独到之处,也都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起到说服人的效果,容易让人接受,这才是它最大的价值。我欣赏《战国策》欣赏它的文辞之盛更欣赏它所体现的智慧与胆识,那样的时代那样的文人以及他们所体现的气魄,是后世所难以企及的。他们的智慧与才华更是值得我们终身学习的。

注释:

①《战国策》,《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

②《战国策。楚策》,《庄辛说楚襄王》

③《战国策。楚策》,《庄辛说楚襄王》

④《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庄辛说楚襄王 5

楚族认为自己乃火正祝融之后。火正,火神也。亦为太阳神。①楚族乃前商太阳图腾部族“高阳颛顼”以及帝舜族之直系后裔。②楚王族熊姓即有熊氏之后。有熊氏,黄帝氏族也。楚亦黄帝(帝舜)之后。其祖居地在中原中心的“祝融之虚”及昆吾故地,即今河南郑州、濮阳间(新郑)。③楚族在商代封为“子”。(其首领称“楚”子,见之于周原甲骨出卜辞。)周灭商后,将先楚诸族中一部分(舜帝后人)封国建于陈(今淮阳)。另一部分徙于中原南界的南阳盆地,即丹浙水之间的“鄢郢”故地,此于西周为国之南界。故称南国。楚族被逐于此,守望南方,以备南蛮。④与楚族关系密切的商族被迁于商洛,即古商国。⑤此地乃商之宗社所在,亦为楚之“三户”、“三闾”、“三?”、“三社”所在。⑥《史记商君列传》正义:“於商在邓州内乡七里,古於邑也,商洛县在商州东90里,本商邑,周之商国。”楚子在西周未始居丹阳(今南阳),地在今丹浙二水之间,所祀者,商社也。丹者,太阳别称。直到春秋,楚贵族死仍归葬于丹阳。⑦

①新郑古称“祝融之墟”。《左传》昭17年:“郑,祝融之虚也。”杜预注曰:“祝融,高辛氏之火正,居郑。”《路史·国名纪》:“今郑州有祝融冢。”“郐,祝融之后,复居祝融之墟”,郑为“祝融之墟”,是祝融八姓的中心。楚,郑音通。

②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

③新郑古称“有熊”。其地传说不一。一说即在今陕西商县一带,《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志》:“熊耳山在商州上洛县西四十里,齐桓公登之望汉也。”楚族在春秋时之活动范围,以南阳盆地南部边缘地带的浙川县为中心,西至陕西商县,南到湖北南漳和保康县一带。

④鄢奄故地本乃炎黄帝故地之号也。楚族起于炎黄,是一支南迁的分族。熊绎之居丹淅水间,因以郾、奄故地以名新邑,此即楚之鄢陵。楚人自中原南徙到丹江、汉水流域,同当地的土著蛮人杂处。遭到周人歧视,所以又被称作“楚蛮”或“荆蛮”。《周语·郑侯》:“祝融其后八姓,于周末有侯伯。昆吾为夏伯鲁,大彭、豕伯为商伯矣。当周末有。”昆吾即?(鲲)、禹之族,故称夏伯。夏亦祝融(帝舜族之后)枝族。大彭、豕伯二族为商伯。周人歧视祝融之族,故逐之,而不封之。

⑤值得注意的是在今陕西商县丹江上游地区,以“荆”、“楚”命名的山川甚多,如商山、秦望山均叫“楚山”,乳水叫“楚水”,清池水亦名“荆水”。

⑥三户,楚社也。’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言楚虽失土只要宗社仍在,灭秦者必楚人。楚俗强悍尚复仇。

⑦《左传》昭9年,记载东周一个贵族追述西周全盛时期的情形时说:“巴、濮、楚、邓,吾南土也。”楚被视作西周的“南土”。楚在“南土”的居地叫丹阳。《左传》桓2年“正义”引《世本》说:“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丹阳亦称丹淅,清宋翔凤《过庭录·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考》云:“战国丹阳在商州之西,当丹水、淅水入汉处,故亦名丹淅。鬻子所封正在于此。”丹淅入汉处,在今河南淅川县下寺附近。楚从始都丹阳以后,势力逐渐发展壮大,到了春秋战国之时,乃成为“五霸”、“七雄”之一。

从考古发现所见楚人的族属源流考察,其祖先最早亦活动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即今河南中部的郑州、新郑一带;在豫北的濮阳、滑县等地,也留下了楚先人的足迹。后来他们中间的一支逐渐南徙,来到南阳盆地的南部边缘地区。在那里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承继于有虞及有夏、殷商先祖的文化,南迁后乃同当地的南蛮融化结合,遂创造出一支生气勃勃的新文化——楚文化。

西周初年,楚定都丹阳,及春秋初,武王徙郢。标志着楚国早期历史的重大新起点,从此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於商、鄢郢故地接近中原,是楚族先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之地。后来楚虽不断南迁,文化中心向中南及东南扩展,但对此先王故地,仍一往情深。

战国中期,楚宣王时,秦相商鞅趁楚中心南迁,吴楚争斗方酣无力北顾之际,袭夺楚商於地,并受封于此。楚深衔之,子威王立,威王名“熊商”,即以志之不忘故地也。屈原本为楚之司徒(左徒即左司徒),因谗被贬为三闾大夫,则乃曾任楚宗社之司祭也。

屈原年表及大事

周安王15年(前387年)

吴起入楚。悼王素闻其贤,任其为楚令尹,谋变法。

其变法主要内容是改革贵族子弟食税于公田的制度,而将贵族非嫡子弟迁往“广虚之地”去辟田垦荒。国家不再奉养独立的“武士”阶层,而招摹游民设立常备军。

《韩子·和氏》:“吴起教楚悼王以楚国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喻老》:“楚邦之法,禄臣再世而收地”。“来绝(裁减)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此与商君之法有所不同,商君募平民垦荒,立军功者赐爵(赐地),而吴起则外迁贵族非嫡子辟远地垦荒。)

周安王21年(前381年)

吴起变法失败,死难。

“楚悼王薨。贵戚大臣作乱,攻吴起;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起,并中王尸。既葬,肃王即位,使令尹尽诛为乱者;坐起夷宗者七十余家。”

“吴起事悼王,使私不害公,谗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固毁誉,必有伯主强国,不辞祸凶。”

“吴起为楚悼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壹楚国之欲,南攻杨越,北并陈蔡,破横散从,使驰说之士无所开其口。功已成矣,卒支解。”

楚宣王17年(前353年)①

①关于屈原生年,异说殊多。参之余见各种史料及屈原著作,此从胡念贻、浦江清说。郭沫若说在楚宣王29年(前340)正月庚寅(初七)。刘帅培据王逸、顾炎武说推为楚宣王27年戊寅。皆过早。

正月初一屈原生于秭归。秭归,古称“归”,古夔国地。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史记正义》:“屈、景、昭皆是王族。”]

何按:屈当作“?”、景、昭、?(屈),皆以阳光为姓氏。王逸以为封屈邑受姓,臆测无据之说也。]

《水经》:“江水东过秭归县之南。”注:“故归乡。”《地理志》:“归子国也。”宋忠曰:“归即夔,古楚之嫡嗣有熊挚者,以废疾不立,而居夔。为楚附庸,后王命为夔子。”何按:归屈古音近,故王逸讹为以”屈“邑为氏。《水经注》明袁山松疏曰:“秭归县东北数十里,有屈原旧田宅。犹保屈田之称也。县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宅之东北六十里,有女?庙。捣衣石犹存。”②

②《永乐》本卷13第15页。

屈原虽出自贵姓,但非嫡子,而属庶族,早年身世孤寒贫贱。

[宋玉《九辩》说屈原早年,“坎廪(何按,即今语“可怜”)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即今语“旷浪”,孤独也)兮,羁旅而无友生。”]

楚威王元年(前339年) 15岁

屈原怀志高远,少年自励,有矫世远图之志。

楚威王7年(前333) 20岁

弱冠,行冠礼(男子进入成年礼),作“桔颂”而自勉。《桔颂》:

“后皇嘉树,桔来服兮。①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层枝剡剡[棘棘],圆果搏搏(团团)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纭宜(秀),??ɑ?┒?怀筚狻

①徕服,旧失解。窃以为即烂斑、斑烂、斑驳语转。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②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②苏世,即逊世,逊,远也。

愿岁并谢,与长反兮。疏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侍读楚太子熊槐于兰台(学宫)。

是年,越人伐楚。楚威王兴兵大破之,杀越王无强,尽取越及吴故地至浙江。越国以此散。诸王子弟或逃亡于海隅,或臣服于楚。③

③清儒黄以周以为楚灭越年应在楚怀王二十二年。(《史记·越世家》补并辨)

是年楚破齐军于徐州,威扬天下。

威王使将军庄?乔将兵循长江西进,略巴、黔中以西。至滇池,开边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之尽归楚。庄?乔以其众称王于滇,变服色,从其俗。今云南有地名“楚雄”,即庄?乔故地也。

《史记西南夷传》载滇王庄?乔故事如下:

“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乔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乔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系夺楚巴、黔中以西,?乔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①

①徐中舒谓:“《史记》此说有许多可疑之处:秦夺楚巴、黔中在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二七七年),而楚威王的年代则为公元前三三九——前三二九年,早于秦夺楚巴、黔中六十年左右,杜佑在《通典》中早已指出其年代的差误。”

[此事后人有所异说。荀悦于汉献帝时奉命改编纪传体的《汉书》为编年体的《汉纪》,于《史记》中庄?乔故事有所不同:?

“初楚庄王使将军庄?乔循江略地黔中,南以西。?乔至靡漠,地方三百里,其傍平地肥饶数千里。既克定之,会秦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乔因以其众王靡漠,变服从其俗。”

荀悦改楚威王为楚庄王。战国文字,严、庄、威字通,故易讹乱。徐中舒以为:“荀悦所说的楚庄王即楚庄襄王的省称。楚顷襄王之顷原当作庄。古阳部字如享如印其后或转入耕部,楚倾襄王在《战国策楚策》中亦得省称为襄王,此庄王为顷襄王的省称亦可无疑。”

荀悦此文除改楚威王为楚庄王外,又改庄?乔王滇为“王靡漠”。

常璩《南中志》:

“楚顷襄王遣将军庄?乔沂沅水,出且兰,以伐夜郎王,?????系船于且兰。既克夜郎。而秦夺楚黔中地,无路得归。遂留王之,号为庄王。以且兰有?链?处,因改其名为?。”①

①常氏此文乃据《太平御览》七七一卷所引,同卷一六六卷及《北堂书钞》一三八卷所引内容大致相同,《史记正义》及《汉书地理志》颜《注》所引,以上唐、宋类书所引,应是常书《南中志》的原文。

《后汉书西南夷传》分伐夜郎的庄豪与滇王庄?乔为二人。

“初楚顷襄王,遣将军庄豪从沅水伐夜郎,军至且兰,?链?诎抖?秸剑?让鹨估桑?蛄敉醯岢亍R郧依加?链?处,乃改其名为?。”

《南中志》:“唐蒙为都尉,①开?,以重币喻告诸侯王,侯王服从,因斩竹王,????郡。”

①唐蒙即唐昧、唐明。威王、怀王时楚之名将,于楚怀王二十八年与秦战败被俘,被杀。故徐中舒、杨宽俱采纳《后汉书》、《南中志》注,认为楚之开滇,在庄襄(顷襄)王时。不可信。威、庄、严三字古文字中音近义通,隶变后常相讹乱。《汉书·古今人表》有“楚唐蔑”,梁王绳曰:“唐蔑始见《商子·弱民》、《荀子·议兵》、《吕氏·处方》,又作唐昧(楚策、秦亿、六周表、楚韩世家、屈原传。昧、蔑古通。)又作唐明(赵象),亦曰唐子(韩诗外传四),兵败见杀。”

诸说悉不可信,仍应以《史记》为准。]

苏秦说楚威王行合纵拒秦之略。曰:

“楚,天下之强国也;王,天下之贤王也。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陉塞、郁阳,地方五千馀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夫以楚之强与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

秦之所害莫如楚,楚强则秦弱,秦强则楚弱,其势不两立。臣闻治之其未乱也。患至而后忧之,则无及已。故愿大王蚤熟计之。”

楚王曰:“寡人之国西与秦接境,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寡王自料以楚当秦,不见胜也;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

楚威王采纳苏秦与齐魏合纵拒秦之战略,于是六国从合而并力焉。以苏秦为从约长,佩六国相印,联盟抗秦。

楚威王11年(前329年) 24岁

威王卒,太子熊槐立,是为楚怀王。

楚怀王元年(前328年) 25岁

魏背盟约,趁楚丧,袭楚,破楚军于陉山、丹阳(今南阳)。陉山、丹阳,乃楚先祖宗社所在地。魏惧楚报之,乃以所得地赂秦。张仪任秦惠文王相国。

屈原侍职兰台。①

①赵逵夫说。

楚怀王6年(前323年) 30岁

楚使柱国昭阳将兵攻魏,破之于襄陵,得八邑。又移兵攻齐。

张仪初使楚,但连横略。楚怀王信之,秦、楚、齐、魏盟会于翟之啮桑。连衡拒秦之盟遂破解。

楚怀王5年(前214年) 31岁

屈原任楚“左登徒”,即“左徒”(登徒,升徒)。此官周制称“司徒”,位列三公。在楚国官制中,地位仅低于“令尹。”?

《屈原列传》:“屈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缰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楚怀王11年(前318年) 37岁

《屈原列传》:“王使屈原造宪令,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疏,异本作流,流迁也。)

屈原晚年南流后作《思美人》怀思此际云: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畦。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日嬉。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心纯庞而不泄兮,遭谗人而嫉之。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彻其然否。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弗詹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信谗谀之混浊兮,盛气志而过之。何负臣之无皋兮,被离谤甘而见尤”。可与《史记》所记相参证。

怀王出屈原,去其左徒,谪任三闾大夫。①三闾大夫者,楚宗社之守、祭酒及学官也。“三闾之职,盖专守宗社之事,而以教胄子为主”。

①此下用姜亮夫说。《离骚序》:“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王逸)子兰、子椒,应于此时为屈原学生也。又,王逸。

三闾大夫,乃宗社之官祭酒。宗教之官也。楚宗社在鄢陵/夷陵(今宜城)。地在汉北。

鄢陵,即夷陵。《括地志》:“故城在襄州安养县北三里,古郾子之国,邓之南郢也。”“又,率遂县南九里有故郾城,汉惠帝改曰宜城也。”楚郢都在荆州江陵纪南。

《楚世家》:怀王11年,苏秦再约合纵,会合山东六国共攻秦。以楚怀王为纵长。

《新序·节士》:“屈原为楚东使于齐,以结强邻。”

怀王遣屈原初使齐。屈原羁旅异域,作《抽(愁)思》。诗中云:

“有鸟自南兮,来栖(集)汉北。好?牙鲑猓?来Υ艘煊颉薄!暗捞鲈抖?胀?猓?缸陨甓?坏谩M?仙蕉?魈橘猓?倭魉?ⅰ薄!拔?分?稍顿猓?暌幌Χ?攀拧T?恢?分?辟猓?现冈掠肓行恰薄

楚怀王16年(前313年) 40岁

《屈原列传》:“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

《楚世家》:“16年,秦欲伐齐,而楚与齐从亲。秦惠王患之,乃宣言张仪免相,使张仪南见楚王,谓楚王曰:‘……王为仪闭关而绝齐,今使使者从仪西取故秦所分楚商於之地方六百里……’怀王大悦。”

楚乃遣使绝交于齐。

楚怀五17年(前312年) 41岁

《屈原列传》:“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於丹阳。”

《楚世家》:“17年春,与秦战丹阳,秦大败我军,斩甲士八万,虏我大将军屈?越?旰畛蟮绕呤?嗳恕K烊『褐兄?ぁ!

《张仪列传》:“秦齐共攻楚,斩首11万,杀屈?烊〉ぱ艉褐兄?亍!

[丹阳异本作“丹淅”。索隐曰:“丹、淅,二水名也,谓于丹水之北,淅水之南,皆为县名。在弘农、所谓丹浙是也。”]?

楚怀王大怒。乃悉国兵复击秦,战於兰田,楚军再大败。

楚怀王18年(前311年) 42岁

“怀王悔不用屈原之策,以至于此,于是复用屈原。”再使于齐。①

①此用姜亮夫说,屈原曾两使于齐,为楚结盟。

屈原受命再使齐修盟。返楚,劝怀王杀张仪而绝秦。

《屈原列传》:“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於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於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为哀悼纪念丹阳、兰田大战中死去的楚国将士,屈原作《九歌·国殇》。

《楚世家》:“18年,秦使使约,复与楚亲,分汉中之半以和楚。”

楚怀王19年(前308年) 43岁

张仪去秦,入魏,任魏相。

楚怀王20年(前309年) 44岁

《楚世家》:“20年,齐?跤?莩ぃò矗河ξ?胄?酰?癯?肭睾希?耸故骨渤?跏椤?nbsp;

楚王业已欲和于秦,见齐王书,犹豫不决。昭睢曰:‘王虽东取地于越,不足以刷耻,必且取地于秦,而后足以刷耻于诸侯。王不如深善齐、韩以重樗里疾,如是则王得韩、齐之重以求地矣’。

于是怀王许之,竟不和秦,而合齐以善韩。”

张仪病死于魏。“张仪相魏一岁,卒于魏也。”

楚怀王24年(前305年) 48岁

《楚世家》:“怀王24年,倍齐而合秦。秦昭王初立,乃厚赂于楚,楚往迎。”

楚怀王25年(前304年) 49岁

《楚世家》:“25年,怀王入与秦昭王盟,约于黄棘。”

楚怀王再度采纳亲秦路线,屈原再被放。

作《惜诵》,《抽(愁)思》,《怀沙》诸篇,抒写郁闷,讥刺小人,意在讽谏怀王。怀王不听。

楚怀王26年(前303年) 50岁

《楚世家》:“26年,齐、韩、魏为楚负其从亲而合于秦,三国共伐楚,楚使太子入质於秦而请救。”

楚太子名公子横。

楚怀王27年(前303年) 51岁

楚世家:“27年,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楚太子杀之而亡归。”

楚怀王28年(前301年) 52岁

《战国策·赵策》:魏攻楚,战于陉山,楚军大败。将军唐明(昧)被擒。

《楚世家》:“28年,秦乃与齐、韩、魏共攻楚。杀楚将唐?,取我重丘而去。”

或说唐?即公子椒,任楚司马。①

①赵逵夫说。

怀王令昭睢将兵以拒秦。

楚怀王29年(前300年) 53岁

《楚世家》:“29年,秦复攻楚,大破楚,楚军死者二万,杀我将军景缺。怀王恐,乃使太子为质于齐以求援。太子横师傅乃慎到,与横同行。屈原复被招用。”

“秦取楚襄城”。

楚怀王30年(前299年) 54岁

《屈原列传》:“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

怀王稚弟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

《楚世家》:“30年,秦复伐楚,取八城,秦昭王遗楚王书曰:‘……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敢以闻下执事。’

昭睢曰:‘王毋行,而发兵自守耳。秦虎狼,不可信,有并诸侯之心。’

怀王弟公子兰劝王行,曰:‘奈何绝秦之欢心!’

于是往会秦昭王。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

以怀王之远别,屈原悲痛而作《离骚》,寄情于怀王。①骚,又作“操”(藻)、“辞”,古赋之一体也。篇中力劝怀王迷途知返,曰:

①时年屈原约54—55岁。“《离骚》中多伤老叹逝、缅怀往迹之语,非壮仕之年所当有。则《离骚》之成当在晚年无疑。”(姜亮夫)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楚顷襄王元年(公元前298年) 55岁

《楚世家》:“怀王入秦,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

[楚国西境早已达金沙江上游流域,有地下遗物可据。1975年云南楚雄万家霸墓葬遗物,具有滇池地区特区而较江川李家山文化更为原始,其年代经碳14测定约在春秋中后期。李家山文化现在我们都认为是战国至西汉时代楚人遗迹。据此,知楚人到达金沙江及滇池地区皆有地下遗物可徵。]

楚王欲盟,秦欲先得地。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要我以地!’不复许秦,秦因留之。

楚大臣(子菽等)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诸臣乃欲立怀王子在国者。(幼子公子兰)

昭睢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

昭睢乃赴于齐,齐?跷狡湎嘣唬骸?蝗袅籼?右郧蟪?幢薄!?嘣唬骸?豢桑?辛⑼酰?俏岜Э罩识?胁灰逵谔煜乱病!

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

太子横至,立为王,是为顷襄王。”

《楚世家》:“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楚人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

屈原作《思美人》,以美人寄托对怀王的思念。

“楚立王以应秦,秦昭王怒。发兵出武关攻楚。

大败楚军,斩首五万取析十五城而去。”

顷襄王2年(前297年) 56岁

屈原《离骚》。诗中讽刺公子兰。“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怒而迁之”,废屈原之闻大夫之守,而流放南楚洞庭。

行前辞于社宫,观望画法史,作《天问》。

公子兰,名黄歇。襄王时任左徒。考烈王元年任令尹,后封春申君,封地吴门,在今之苏州、上海之间。今松江县地名有春申浦。①上海故名“申城”,当即本此。

①参姜亮夫说。春申者,春神、东君也。兰乃春草。

屈原由汉北谪迁湘中。

《楚世家》:“2年,楚怀王亡逃归,秦觉之,遮楚道,怀王恐,乃从间道走赵以求归。

赵主父在代,其子惠王初立,行王事,恐,不敢入楚王。楚王欲走魏,秦追至,遂与秦使复之秦,怀王遂发病。”

顷襄王3年(前296年) 57岁

《楚世家》:怀王拘困死于秦。秦归丧于楚。楚人皆怜之,如悲亲威。诸侯由是不直秦。屈原作《招魂》,招怀王魂。

屈原作《惜往日》悼怀王。其辞略曰: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因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嬉。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辞。心纯庞(敦厚)而不泄兮,遭谗人而嫉之。君含怒以待臣兮,不清彻其然否。

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避之。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率没身而绝名兮,惜瓮君之不昭。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或忠信而死节兮,或弛谩而不疑。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何芳草之早夭兮,微霜降而下戒。谅聪明不明而瓮蔽兮,使谗谀而日得。宁溘(可)死而流亡兮,恐祝殃亡有再。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庸君之不识。”

篇中所责庸君,盖指顷襄王也。

怀王死,秦楚绝交。

彗星见。

顷襄王6年(前293年) 60岁

秦王胁楚,遗楚王书云:“楚背秦,秦且率诸侯伐楚。争一旦之命。愿王饬士卒,得一乐战。”

襄王大惧,乃复谋与秦和好复交。

顷襄王7年(前292年) 61岁

楚迎妇于秦,秦楚复平。

顷襄王8年(前291年) 62岁

《秦本纪》:秦昭王命“大良造白起攻魏、攻韩,攻楚,取宛。”(秦本纪)

宛,地在今河南南阳,古称丹阳,乃楚先祖兴国之地。

顷襄王12年(前287年) 66岁

屈原屡作辞赋,讥刺时政。襄王怒,再逐放屈原。远迁原于洞庭、湘中一带。

屈原已老,而竟悲愤南下,作《涉江》。道过夷陵,谒楚先祖宗庙,见图壁画,乃作《天问》。诗中多有讽刺时政愤懑之词。

顷襄王14年(前285年) 68岁

楚王与秦昭王会好于宛,结和亲。

齐灭宋,南侵楚。据楚淮北。

顷襄王15年(前284年) 69岁

楚与秦、三晋、燕共伐齐。

楚取齐淮北地。

顷襄王16年(前283年) 70岁

春,楚王与秦昭王会好于鄢。

秋,复会于穰。

鄢陵,楚故地也。

顷襄王18年(前281年) 72岁

楚复谋与齐、韩连横伐秦。

时昭子(睢)为令尹,计中辍,未行。

顷襄王19年(前280年) 73岁

秦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北地尽予秦。

秦将司马错伐楚,赦罪人迁之南阳。

大发陇西卒,因蜀攻楚黔中。

顷襄王20年(前279年) 74岁

“秦白起伐楚,取鄢、邓、西陵。”(《资治通鉴》)

胡三省注:西陵即夷陵,属南郡。《水经》:“江水东径夷陵县,又东径西陵峡。”“应邵曰:“夷山在西北,盖因山以名县也。吴黄武元年,更名西陵、后复曰夷陵。”

顷襄王21年(前278年) 75岁

“秦大良造白起伐楚,拔郢,烧夷陵。”(《资治通鉴》)

“烧楚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保于陈城。”(《楚世家》)

“秦以郢为南郡,封白起为武安君。”(《资治通鉴》)

“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渚江南。①

①五渚江,即虎渡江,江在郢南。洞庭、虎渡江南,即今之湘西资、沅、澧、油道通黔中地。说见卞鸿翔《洞庭五渡江南考辩》。

荆王君臣南走,东伏于陈。”(《韩非子·初见秦》)

郢城破日,屈原在湘中流放中,悲痛而作“哀郢”。②略曰:

②郢字从王从邑,即王邑之合文会意也。王邑即王都,凡楚王都所在皆称“郢”。楚先世居“丹阳”,“武王徙郢”。此郢即楚之中都,在今江陵。桓谭《新论》记:“楚之郢都,车毂击,人相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新而暮衣蔽”。可知当其全盛日郢都之繁华。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按:指楚王迁都东逃于陈事。]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楫齐扬以容与兮,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心婵媛而伤怀兮,旷不知其所?。哀见君而不再得,上洞庭而下江。将运舟而下浮兮,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返!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曾不知夏(厦)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相接。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忠湛湛而愿讲兮,妒被(披)离而鄣之。彼尧舜之抗行兮,杳冥冥而薄天。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③

③《哀郢》云:“惟郢路之逐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郢都失陷时,屈原被放逐已达9年。(王夫之说)姜亮夫据《韩非子》:“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湖、江南。”谓“此时屈子自沉长沙,亦入秦矣。”而疑王夫之之说不确。案,姜说谬。武安君先出西陵峡,烧夷陵,再袭郢,再沿江入洞庭,取洞庭、五湖、江南,乃一系列战役行动,非一朝一夕之事,无经年数月不可达目标也。此数月间,秦兵先破郢,毁楚先王故居庐墓宗社,屈原悲之而作“哀郢”。及秦兵向南逼近长沙,屈原遂于五月绝望沉江。姜说不足信也。

[此年屈原在避兵祸之中颠沛流离。郭沫若说,夏作《怀沙》。怀顾长沙。秋作《涉江》(戴震亦有此说)。]

或说屈原悲夷陵楚宗社之见烧,而作《天问》。

秦武安君拨楚巫山、黔中,秦初置黔中郡。

[何按:秦之进军路线自西陵峡沿江而下,先攻夷陵,再破郢(江陵),回兵沿江入洞庭,侵湘中。又回兵逆江复下三峡,入川黔,遂据有黔中。]

楚军兵大散,国势衰微。

顷襄王22年(前277年)

端午(五月初五)屈原自沉汩罗而死。终年76岁。①

①郭沫若说死于前278年端午,终年62岁。

《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说文》:古者“七十曰老”。

《史记·屈原列传》: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瞧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醇?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于是怀石遂自沈汩罗以死。①

①《水经》:“汨水又西经罗县北。”注:“本罗子国也,故在襄阳宜城县西,楚文王亡此。秦立长沙郡。因以为县。”经:“‘汨’水亦谓之罗水,汨水又西经玉笥山”,“又西,为屈潭,即汨罗渊”。周圣楷注谓:“今湘阴县即古罗子国。汨罗一水,流经玉笥山下汇入湘潭,而以汨罗江名者,亦犹湘江之统称矣。其地在湘阴县北七十里。”

?秦武安君论破楚事曰:

“是时楚王恃其国大,不恤其政,而群臣相妒以功,谄谀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既无良臣,又无守备,故起所以得引兵深入,多倍城邑,发梁焚舟以专民,掠于郊野,以足军食。当此之时,秦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楚人自战其地,咸顾其家,各有散心,莫有斗志。是以能有功也。”(《战国策中山》)

《楚世家》: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考烈王元年(前262年)

以黄歇为相(令尹),封为春申君。

楚世家:以左徒黄歇为令尹,封拟吴,号春申君。

前248年(考列王15年)

春申君请封江东,因城于吴故墟以为都邑,宫室极盛。

前241年,考烈王22年(秦始皇6年)

楚考列王从春申君计,去陈,徙都于寿春,亦命曰“郢”。春申君就封于吴,居相事。

楚王负刍3年(前225年)(秦始皇22年)

秦将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丘,大破楚军。信又攻鄢郢,不克。于是引兵而西,项燕将楚军尾随之,突袭李信,大破李信军,李信奔还。

楚王负刍5年(前223年)(秦始皇24年)

秦将王翦、蒙武破楚国,虏楚王负刍,以其地置楚郡。楚将项燕自杀亡。

庄辛说楚襄王 6

大必起于小

《韩非子》

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故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欲制物者于其细也。故曰:“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①。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②,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也。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圣人蚤从事焉③。

【注释】

① 突:烟囱。

② 白圭:战国时水利家。

③ 蚤:通“早”。

【译文】

有形状的东西,大的必定从小的发展起来;历时长久的事物,必定是从细微开始聚集起来。所以说:“天下的难事必定开始于简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步于细微。”因此要想控制事物,必定要从细微处着手。所以说:“解决难事要从简易处入手,想干大事要从细微处开始。”千丈的堤坝,因为蝼蚁的洞穴而溃决;百尺高的屋子,因为烟囱漏火而遭焚毁。所以说,白圭巡视长堤时堵塞小洞,老人谨慎防火而涂填烟囱的缝隙。因此白圭没有水害,老人没有火灾。这些都是谨慎地对待容易处理的事来避免大灾难的发生,郑重地对待细小的漏洞来避免大祸临头的例子啊。扁鹊拜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扁鹊说:“您有病在表皮上,不治恐怕会加深。”蔡桓公说:“我没有病。”扁鹊走后,桓侯说:“医生喜欢医治没病的人来作为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拜见桓侯,说:“您的病到肌肤了,不治将进一步加深。”桓侯不理睬。扁鹊走了,桓侯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又拜见桓侯说:“您的病到了肠胃,不治会更加厉害。”桓侯还是不理睬。扁鹊走了。桓侯还是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看见桓侯转身就跑,桓侯特意派人问他。扁鹊说:“病在表皮,药物熏敷可以治好;在肌肤,针灸可以治好;在肠胃,清热的汤药可以治好;在骨髓,属于主宰生命之神的管辖范围,我就没有办法了。现在君主病入骨髓,因此我就不再求见说什么了。”过了五天,桓侯浑身疼痛,派人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于是桓侯病死。所以良医治病,趁它还在表皮就加以治疗,这都是为了抢在事情细小的时候及早处理。事情的祸福也有微见萌芽的时候,所以说圣人能够及早加以处理。

故事二

庄辛论幸臣亡国

《战国策》

庄辛谓楚襄王曰:“王独不见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俯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俯白粒①,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颈为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咸。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

“夫雀其小者也,黄鹄因是以。游于江海,淹乎大沼,俯鲤②,仰啮菱衡,奋其六翮,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射者,方将修其卢③,治其缯缴,将加己乎百仞之上,彼④,引微缴,折清风而矣⑤。故昼游乎江河,夕调乎鼎鼐。

“夫黄鹄其小者也,蔡圣侯之事因是以。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饮茹溪流,食湘波之鱼,左抱幼妾,右拥嬖女,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国家为事。不知夫子发方受命乎宣王,系己以朱丝而见之也。

“蔡圣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左州侯,右夏侯,辈从鄢陵君与寿陵君⑥,饭封禄之粟,而戴方府之金,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不知夫穰侯方受命乎秦王,填黾塞之内,而投己乎黾之外。”

襄王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栗。于是乃以执而授之,为阳陵君,与淮北之地也。

【注释】

① :同“啄”。

② :鲇鱼。

③ (bT)卢:弓箭。

④ (jiSn):锐利的箭。

⑤ (yLn):同“陨”。

⑥ 州侯、夏侯、鄢陵君、寿陵君:楚襄王的宠臣。

【译文】

庄辛对楚襄王说:“大王难道没有看过蜻蜓吗?它有六足四翅,在天地之间飞翔,俯身捕食蚊虻,抬头吸吮甘露,自以为没有灾祸,和人没有争端。它不知道五尺高的孩子,正用糖浆涂着丝网,要把它从两三丈高的地方粘下来,(最后)让蝼蛄和蚂蚁吃了。

“蜻蜓还算是小的,黄雀也是如此啊。它俯身啄食白米,仰头飞到茂密的树间栖息,张开翅膀,奋力飞翔,自以为没有灾祸,跟谁也没有争端。它不知道那些王孙左手持弹弓,右手握着弹丸,准备从七八丈的高空把它弹下来,拿它的脖颈当靶子。白天它还在茂密的树间游玩,晚上已经被放上佐料。真是一转眼的工夫,就掉在王孙的手里了。

“黄雀还算是小的,那天鹅也是如此。它在江海间遨游,在湖沼里栖息,低头捕食鱼类,仰头嚼着菱角和荇菜,奋力飞行,乘着清风在天空中翱翔,自以为不会有灾祸,跟谁也没有争端。它不知道猎人正在修理弓箭,系好丝绳,要从七八十丈的高空射杀它。它中了箭,拖着细丝绳,逆着清风落下来。它白天还在江河中游玩,晚上已经被煮在锅里。

“天鹅还算是小的,蔡圣侯的事也是如此。他南游高陂,北登巫山,饮马茹溪,食湘江鱼,左手抱着年轻的妃子,右手搂着心爱的美女,和她们一同乘车在高蔡一带游玩,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他不知道子发正接受楚宣王的命令,要用红绳绑他去见楚宣王呢。

“蔡圣侯的事还算是小的,大王的事也是如此啊。大王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车后跟着鄢陵君和寿陵君,吃着封地的粮食,车上载着国库的钱财,和他们在云梦泽中纵马驱车玩乐,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大王您不知道穰侯正接受秦王的命令,准备攻进楚国黾塞以南,把您赶到黾塞以北去啊。”

楚襄王听了这番话,脸色大变,身子发抖。于是把执的爵位授给庄辛,并封他为阳陵君,赐予他淮河以北的土地。

【实用解说】

我们在判断事物大小的时候,一方面是从它的形体上来判断:大山、大河……另一方面是从它眼前的重要性来判断:大人物、大事件……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很容易得到大家认可的。今天主要是想讲“小”这个不起眼的家伙对“大”的影响,比如说:小细节可以决定大成败,或者大事都是由小事开始的,等等。

第一则故事讲的是“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蔡桓公忽视小病,讳疾忌医,最后发展成不治之症,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所以处理大事就要从小处着手,而蔡桓公用他自己鲜活生命给我们作了反面的示范。

第二则故事讲的是庄辛用蜻蜓、黄雀、天鹅等例子劝谏楚襄王远离幸、佞,停止享乐,最终使楚襄王醒悟,从而使国家局势稳定,能继续与秦国对峙。文章由小及大,让当事人楚襄王和身为读者的我们都看到了小事当中蕴含的大道理。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 7

教学目的

1.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2.了解孔子主张仁政、实行礼治的**观点。

教学设想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字词句的掌握和课文的脉络层次,难点在于对孔子**主张出发点的理解。学生学习本文时,只有先扫清文字障碍,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鉴于此种情况,本文的教学设想如下:

1.课前安排预习,借助注释,细读课文一遍,结合书后练习中的问题,再读课文,并试作口头翻译。

2.结合预习,采用点拨法,理解词句。掌握应知应会的词语,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至于人物分析则在理清思路的过程中点到为止,不宜多作分析。

3.在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的基础上,反复朗读,促进学生熟读课文直至能背诵全篇。

4.比较《季氏将伐颛臾》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篇文章,体会孔子在原则问题上当仁不让的精神。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在初中教材中的《〈论语〉六则》一课里,我们学习了孔子“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著名的教育思想。《季氏将伐颛臾》也是论语中的著名篇章,反映了孔子实行礼治、以德服人的**思想。[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预习时遇到的疑难字句,可板书在黑板上,增强学生听讲的针对性。

三、讲析第一段

1.朗读和疏通文意

请同学朗读第一段并作口头翻译。

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伐:攻打,征讨,指正式的战争。

过:责备。

无乃……与?一种表示委婉推测语气的句式。

何以……为?一种表反问的句式。

2.简析第一段,提出思考问题。

①这次谈话的背景事件是什么?

点拨:背景事件为季氏将伐颛臾。教师可根据资料向学生介绍背景。

②孔子对这件事的反对态度可从哪句话看出?孔子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点拨:“无乃尔是过与?”一句。特别是“过”字确切而又传神地表达了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的强烈不满,同时也是对作为家臣的冉有、季路未加劝阻、严重失职的极大反感。孔子明确指出了不应攻打颛臾的理由:

颛臾受**之封,不可伐

颛臾是鲁国附庸,不必伐

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板书]

这三条理由体现孔子一向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以力服人的思想主张,也再次对冉有、季路提出含蓄的批评。

3.全体朗读第一段,结合简析思路,请同学试作背诵。

四、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第一段。

2.细读第二、三段,并思考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检查第一段背诵

二、讲析第二段

1.朗读和疏通文意。

学生朗读第二段,另指一名学生口译本段。

教师点拨本段重点字词:陈、列、危、颠、相、押、椟、过

注意辨析:

过:是谁之过与?过错

过:无乃尔是过与?责备

2.简析第二段,提出思考问题

在上文中孔子含蓄地批评了冉有,但他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企图推卸责任,孔子是怎样批驳的?

教师点拨:

①列名言。孔子先列史官名言,指出冉有、季路应在其位,谋其政,据理力争劝其改邪归正,否则,就应离去,不可一味苟同。

②用比喻。运用比喻阐释深刻道理。

[板书]

3.熟读第二段,试背诵。

三、讲析第三段

1.朗读和疏通文意。

集体朗读第三段,请两名学生口头翻译。

教师点拨重点字词:疾、辞、患、寡、均、贫、安

注意辨析:

安: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定

安: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

本段较长,而且集中表达了孔子的**主张,因此,除重点实词外,一些重要的语句要认真翻译(教师可适当板书),为分析本段内容,理解孔子的**思想打下基础。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第二段,熟读第三段,继续思考练习题。

2.完成课后练习三。

3.阅读语文读本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第三课时

一、检查第二段背诵及课后练习三

二、简析第三段

1.请同学默读课文,然后提出思考问题,请同学从文中找出孔子**安邦的原则。

教师点拨:

孔子认为一个国家要达到“无贫”、“无寡”、“无倾”的地步,、只有采取“均”“安”“和”的**原则,“修文德”则是实现这一原则的具体措施,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实行仁政、实行礼治、加强教化、以德服人的**主张。

2.从孔子的**主张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季氏“谋动干戈于邦内”非常不满,请同学思考,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是什么。

教师点拨: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只是漂亮的托辞,季氏之“忧”在于惧怕于鲁君抗衡失利。故孔子言“在萧墙之内也”。

3.再朗读第三段,根据以下思路,试作背诵。

冉有为季氏辩护→孔子提出安邦原则→冉有季路有背原则→孔子指出季氏之忧

三、阅读比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与《季氏将伐颛臾》

提出思考问题:孔子教育弟子的态度有不同,为什么?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教学小结:可以从孔子对学生的称呼和说话时采用的语气两方面加以比较。孔子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冉有、季路违反了他的**原则,因此孔子激昂、慷慨地批评了他们,《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写出了孔子对学说认真执著、对弟子爱深言切的一面,而《侍坐》写出了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一面。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文重点字词句。

2.认真理解孔子的**主张,背诵:全文

3.完成课后练**。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文言字词、句式等知识,能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学习文言文。

②能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并作出评价。

2.过程与方法:讲练结合,诵读,小组探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以德服人的**主张及反对战争、维护**秩序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文言知识的落实,难点是学生对孔子**主张的理解与评价。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多**平台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必修二第四单元已经学习了文言文(1),对于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应该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及其他的文言现象。

课前学生利用《学案》进行预习,应该能初步掌握文言字词等基础知识,但文意理解,孔子**主张等涉及背景的知识,还需要老师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孔子的“三怒”导入。(我们在学了《论语选读》第一、第二单元,知道了孔子待人处事的态度是“温良恭俭让”,称呼学生也叫“求也”“回也”。然而孔子也会发怒,在记载中,孔子发过三次怒。)

一怒: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①也!于予与②何诛③?”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注释】①圬(wū):指泥工抹墙的工具,也作动词用,指把墙面抹平。②与:语气词,同“欤”,下文“于予与改是”中的“与”同义。③诛:责备。

【译文】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

可见学生睡觉,老师批评是天经地义的。

二怒:

求也为季氏宰,**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译文】“冉求当了季氏的家臣,不能改变季氏的德行,征收田赋反而比过去增加一倍。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学生,弟子们,你们可以擂起鼓来声讨他!

孔子是发火了,而且脾气很大,是因为弟子冉有没有说服**实施仁政。老先生很看重仁。

三怒:在《季氏将伐颛臾》中,老夫子第三次发火了,这又是冉有惹的祸,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存个疑问,先落实了文言知识,再来找答案。

二、落实文言字词(10分钟)

检查预习的情况。(主要从实词、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翻译四部分检查掌握情况。)

1.实词

(1)季路见于孔子(见:拜见、谒yè见)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止:不去)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憎恨、痛恨。辞:托词、借口。)

(4)不患寡而患不均(患:忧虑、担心。寡:少。)

2.一词多义

(1)相相夫子(辅佐,动词)

则将焉用彼相矣(辅助盲人走路的人,名词)

(2)是无乃尔是过与(提宾的标志,助词)

是谁之过与(此,这,代词)

(3)过无乃尔是过与(责备,动词)

尔言过矣(错,形容词)

是谁之过与(过失,名词)

(4)于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引出对象)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对)

虎兕出于柙(从)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在)

3.特殊句式——(提示: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

(1)是社稷之臣也——这是国家的臣属(判断句)

(2)谋动干戈于邦内(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

(3)龟玉毁于椟中(被动句)

“龟玉毁于椟中”一句“龟玉”是指值钱的贵重的东西。玉是值钱的贵重的,无可非议。为什么“龟甲”也是值钱的贵重的东西?

明确:孔子所处时代还是巫术余风未消的时代,龟甲是占卜的重要工具,所以十分珍贵。历史上的甲骨文很多刻在龟甲之上,是占卜内容的记录。我们学过的《氓》中“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一句,“卜”就与龟甲有关。

4.翻译

提示——

翻译的方法:留、补、删、换、调。

注意:翻译要“字字落实”。

(1)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答案:A)

A.季氏准备攻打颛臾。冉有、季路两人谒见孔子,说道:“季氏准备对颛臾使用兵力。”

B.季氏将兴兵攻伐颛臾。冉有、季路来见孔子说:“季氏将向颛臾用兵了。”

C.季氏准备攻打颛臾。冉有、季路来见孔子说:“季氏将要军事行动对颛臾。

(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答案:C)

A.本国以外的人还不归服,就加强文教和施行德政以吸引他们前来(归顺)。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下来。

B.所以如有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加强文教和施行德政以吸引他们前来(归顺)。已经来了,便设法安顿他们。

C.所以本国以外的人不归服,就加强文教和施行德政以吸引他们前来(归顺)。已经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3)求!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答案:C)

A.求呀!这怕是你的过失吧!……为何要伐它呢?

B.冉求!这难道不该责备你吗?……凭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C.求!恐怕该责备你吧?……凭什么还要攻打它呢?

三、解题与背景介绍

1.学生齐读课文

2.思考:

(1)孔子的第三次发怒缘何而起?——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孔子、冉有、子路是何许人也?)

(2)背景介绍

孔子时代的鲁国,**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求)、季路(子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两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四、整体感知

1.针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师生展开了讨论,师生的态度各是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分析)

文中学生的话: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齐读文中学生的话。)由此得知,学生的态度:**赞同

文中老师的话:

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而在萧墙之内也。

由此得知,老师的态度:批评反对

(那么他们在表达各自的态度时,语气是否有变化呢?下面我们来品味一下师生之间三问三答的语气变化。)

五、课文分析

1.辨析师生双方的语气

(1)冉有()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A.悄悄地B.含糊其辞地C.恭敬地

用“含糊其辞地”“遮遮掩掩地”“轻描淡写地”。因为他们不是直截了当地说“季氏将伐颛臾”,而是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故意把“伐”字轻描淡写地说成“有事”,是想试探一下孔子。

如果前加“恭敬地”不妥,冉有等始终尊敬孔子,此时不必专门强调。而“悄悄地”则有“泄密”嫌疑。“含糊其辞地”则表现了冉有等赞成此事但又略觉不妥的矛盾心理。

(请一位学生读一下含糊其辞的语气。)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

A.义愤填膺地B.义正辞严地C.勃然大怒地

义愤填膺:义愤充满胸膛。形容极其愤怒。

义正辞严:道理正当充足,措辞严正有力。可以写作“义正词严”。

用“义正辞严地”、“旗帜鲜明地”。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孔子是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孔子不指责主谋季氏,而指责作为家臣的两个学生,可见孔子对自己的学生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孔子摆出三点理,“**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指出颛臾不可罚、不必罚、不当罚。既然是无可争辩的事实,用“义正辞严地”好。用“旗帜鲜明地”也对,因为冉有、季路想试探一下孔子的口气,而孔子则明确地表示反对。

但“勃然大怒地”、“义愤填膺地”既与“无乃尔是过与?”的语气不合,又与孔子的性格有点不相符。

(2)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A.口是心非地B.含糊其辞地C.遮遮掩掩地

冉有的“投石问路”遭到了老师的批评。他赶紧为自己辩解。

用“口是心非地”、“言不由衷地”。冉有、季路是参与了“将伐颛臾”事件的策谋,他们对季氏的这一主张,不仅没有反对,而且是赞同的。如果他们表示强烈的反对,季氏也可能不会贸然作出伐颛臾的决定,他们是季氏的**者;从后面冉有继续为季氏辩护来看,他俩是认同了季氏伐颛臾的理由。他们缺乏孔子那样的正义感。他们说“吾二臣皆不欲也”,其实是口是心非,只不过是想逃避老师的责备而已。如果用“遮遮掩掩地”,效果差一点。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

A.大义凛然地B.****地C.循循善诱地

对冉有为自己推脱责任的做法,孔子会怎样?

大义凛然:一身正气,威严不可侵犯的样子。

用“大义凛然地”、“不依不饶地”。对冉有为自己推脱责任的做法,孔子表现了强烈的不满。孔子讲究“温良恭俭让”,但涉及到原则的事情,他当仁不让,决不姑息,语气非常严厉。大义凛然,指出了季氏将伐颛臾,作为家臣,冉有、季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义正词严”也对。

如果用“****地”“循循善诱地”、“晓以大义地”,尽管可以表现孔子对他们的批评是以理服人(用引用和类比的方法),也体现了孔子大***的风范,但与孔子直呼“求”不相称。

(3)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A.强词夺理地B.口是心非地

在孔子的步步紧逼之下,冉有终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用“强词夺理地”。侵略者把发动战争的责任推给受害的弱者,这是**逻辑,冉有居然还在孔子面前振振有词,真是颠倒黑白。

“无中生有地”也可。颛臾的城墙坚固,应是出于自卫的需要;虽“近于费”也不会对季氏构成威胁,因为它只是一个附庸的小国,**强大的季氏说它“后必为子孙忧”,完全是在找借口。

“固执己见地”、“自欺欺人地”也可。经孔子的批评之后,冉有、季路可能意识到自己有责任,但他们没有识破季氏的阴谋;他们在师长面前是不敢强词夺理的,他们也不是那种无中生有别有用心的人,他们也是受了季氏的欺骗;当然,也说明他们不能站在孔子的高度来看问题,没有孔子那样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他们既然意识到自己的失职,说明他们也认识到伐颛臾是非正义的,他们还要固执强辩,那应是自欺欺人的狡辩。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A.一针见血地B勃然大怒地

用“一针见血地”、“针锋相对地”。孔子首先指出,说“后必为子孙忧”的说法是在找借口,这种做法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这就揭穿了季氏、冉有他们自欺欺人的阴谋;接着,孔子阐述了自己的**主张,再指责学生的失职;最后,揭露了季氏的阴谋,说明季氏认为颛臾“后必为子孙忧”是假的,他的目的是:消灭颛臾,扩大自己的地盘,削弱鲁君的**。这一番话,孔子说得针锋相对,一针见血。

2.孔子的辩难

针对冉有的三次陈述,孔子进行三次反驳。从孔子的说话的语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态度是从“不满”到“生气”到“怒不可遏”的。

第一次,摆事实,列出三点理由,“**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指出颛臾的不可罚、不必罚、不当罚。从中看出孔子从“礼”的角度教育学生。

第二次,讲道理。引用名言,运用类比,斥责学生的失职、不义。从中看出孔子是用“理”来教育学生。

第三次,讲道理。首先从君子品质的角度,斥责冉有的为人。接着从治理国家的角度提出自己的**主张。**: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对外:修文德。最后,揭穿季氏的阴谋。“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从中看出,孔子用“德行”、“**”的道理来教育学生。)

3.小结:孔子的**主张

在这次对话中,孔子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均”、“和”、“安”“修文德”。

孔子一贯的**思想就是礼治、仁政和教化。

“礼制”是孔子所期求的社会秩序;“仁政”是这一社会的精神气质;“教化”是这一气质得以形成的途径,也是理想社会秩序得以实现的方式。

六、探讨研读(时间如果允许播放**奥运会开幕式的“和”片段,2分18秒)

思考:孔子**的**主张是“均、和、安”,其中“和”的思想对我们当今社会影响最大,请同学们从朋友和气、家庭和睦、社会**、世界和平的角度举一些例子,并进一步思考“和”这一思想的现实意义。

老师小结:

《论语》有曰:“礼为用,和为贵。”*人讲求人与天地万物的****,修文德、教养百姓使其安居乐业,互助互爱,天下太平,人心安定,这样就达到**的目的。所以用“和”的理念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各种社会矛盾,正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大亮点。今天,我们提出构建**社会的理念是与古代“和”的思想一脉相承的,是当代*赋予“和”字以新时代的内涵,是对“和”的理解和传承。

七、作业做本课的古汉语知识归纳

庄辛说楚襄王 9

关键词:阮籍;《咏怀》;比兴;继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007-03

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清代陈沆《诗比兴笺》卷二评论云:"特寄托至深,立言有体,比兴多于赋颂。"李希圣《论诗绝句》曰:"感慨无端比兴深,《咏怀》谁识阮公心。"的确,《咏怀》诗与比兴关系非常密切。那么,《咏怀》诗对《诗经》《楚辞》以来的传统比兴有怎样的继承与开拓呢?现根据比兴这一概念的多元含义:比兴既指表现手法,也指诗歌体式,还指批判现实的诗歌内容, 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加以论述。

1.《咏怀》诗对《诗经》以来比兴手法的开拓与嬗变

《咏怀》诗继承并发展了《诗经》《楚辞》的比兴手法,主要有:以自然景物象征,以求仙访道寄托,以香草美人作喻,以历史典籍兴寄。

以自然景物象征 《咏怀》诗继承并发展了《诗经》中的众多飞鸟意象,善于借用玄鹄、凤凰、孤鸿等意象来喻指自己或他人。如《咏怀诗》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此诗具有整个组诗的序诗意义。无疑,这深夜象征着昏乱的社会。诗人多才多艺,善弹琴瑟,好酒会啸。那鸣响的琴音,寄托着诗人忧愁、苦闷和彷徨的思绪。那窗外的明月,徐徐的清风,寄寓着诗人内心的一片希望。接着,诗人由近及远,听到了孤鸿的鸣叫,看到了月光下鸟的飞翔。如果把"孤鸿"比作魏王,"翔鸟"则指司马氏;如果把"孤鸿"比作诗人自己,"翔鸟"当为司马氏的爪牙。"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两句不仅为本诗也为八十二首组诗定下"咏怀"的感情基调,被视为全部《咏怀》诗的总纲。透过诗人"徘徊"的身影,我们不是似乎可以看到魏晋易代之际,一群知识分子苦闷、焦虑、孤独的灵魂在天地之间"徘徊"吗?又如第二十一首,以"抗志扬哀声""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的玄鹄,比喻不肯与世同流、与小人为伍的自我。第七十九首则以奇鸟凤凰为喻,表达自己虽有旷世奇才,却"但恨处非位,怆恨使心伤"。

以神仙道家寄托 《咏怀》诗继承并发展了《楚辞》中假托神仙的手法,常常托意神仙,以求仙访道寄托对人生和现实的情感。与建安诗人感性地抒发人生苦短不同,阮籍把人生的悲哀挖掘得更全面、更沉痛。同时由于受玄学的影响,也就写得更深刻。如《咏怀诗》三十二:"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诗人体会到了道之无穷("天道邈悠悠"), 认为"人生若尘露",进而认为明君圣人面对人生短促也是无可奈何。正因如此,他以"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这种求仙方式来寄托自己的无奈。在司马氏的高压政策下,阮籍怀才不遇,不得不凭借古人古事、仙人仙事来隐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咏怀》其二: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全诗通篇皆用比兴寄托和反衬对比手法。首四句用江妃二女与郑交甫始好终弃的神话爱情故事,暗示现实的君臣关系。接下来,诗句多处运用了典故:"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二句,化用宋子侯"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的诗句。"倾城迷下蔡"化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嫣然一笑、或阳城、迷下蔡"的典故。"萱草"以下三句,皆用《诗经・卫风・伯兮》诗意,结尾二句中的"金石交"出于《汉书・韩信传》:"楚王使武涉说韩信曰:足下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禽也"。总之,此诗运用传说中的仙人仙事和其他典故,并不明言,故其旨意隐微迷离,引起不少学者的争论:沈约认为是讽刺对爱情不专,何焯言为喻君臣遭际,元代刘履则认为是嗣宗婉其词以讽司马氏对曹魏政权的背叛。此即所谓"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钟嵘《诗品・上》)。如果说此诗以男女情爱喻君臣离合,那么屈原的《离骚》、曹植的《七哀》等诗早已有之,但那是正比,而本诗却是反喻。前十二句全是为反衬结尾二句的,以形成强烈的反差,深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愤懑。

以香草美人作喻 对于屈原《离骚》中香草美人的传统,阮籍在《咏怀诗》中亦有继承和发展。如《咏怀诗》其四十五:"幽兰不可佩,朱草为谁荣。修竹隐山阴,射干临增城。葛儡延幽谷,绵绵瓜瓞生。乐极消灵神,哀深伤人情。竟知忧无益,岂若归太清。"以被弃的幽兰、朱草为喻,比拟君主亲信奸佞小人而疏远忠直贤良之臣,使其理想不能实现的遭遇和情怀。又如《咏怀诗》第十九首:"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被服纤罗衣。左右佩双璜。修容耀姿美。顺风振微芳。登高眺所思。举袂当朝阳。寄颜云霄闲。挥袖凌虚翔。飘恍惚中。流眄顾我傍。悦怿未交接。晤言用感伤。"以一仪态万方而又难以追求、亲近,若有若无、可望而不可即的佳人为喻,来表现自己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的失落和感伤,表现把握不住的理想和飘拂不可即的人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