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历史,经常的归纳总结是非常的有必要的,因为知识点很多,很琐碎。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
高三历史复习的三大境界 1
对历史问题认识水平的考查,强调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强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运用知识的方法,体现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发展现;试题综合性强,既包括学科内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也适当引进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试题反映或折射社会现实的需要,不回避热点问题。
史实,充实、提高历史学科能力
历史学科能力,从考查的角度分为再认、再现历史知识能力,材料处理能力,历史阐释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四个层次(详见《考试说明》);从复习的角度,可分为史实、史观、史法三个层次。史实,即掌握教材基础知识,这包括两类知识,一类是史实性知识,另一类是结论性知识。史实性知识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历史现象的记录,结论性知识是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评价,如性质、意义、成败原因等。准确、系统掌握教材知识是迎考复习的基础,下面略做说明:
(l)导言,搭建章节知识结构框架和为具体史实在历史发展线索中定位。
(2)课文大、小字,是教材的主体内容,其中大字是复习的重中之重。
掌握大字,要"死"记"硬"背。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无疑是正确的,但理解不能代替记忆。其次,理解要深。理解知识,即掌握历史事件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区分历史事物的表层现象和内涵本质。特别要指出的是挖掘教材的隐性知识,一是同一历史概念的隐性知识,如魏源的"师夷制夷"思想,字面表意是学习西方和抵御侵略,隐含的目的是"强国";二是不同概念之间的隐性联系,洋务派继承了抵抗派"师夷长技"的思想,并扩大了学习西方的内容,但两派都不懂得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更不懂得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这一制度,这要挖掘的隐性联系。小字是对大字的延伸和补充,它更具体、翔实,可视情况掌握:知识性记述,浓缩成要点;情节性描述,转化为理性认识;观点结论性分析,与大字同等掌握。
(3)图表和文献资料是复习的重要内容。
表格中具体年代、繁琐数字不需要机械记忆,但要从年代、数字的变化中探寻反映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地图插图的掌握要注意两点,一是与重大历史事件、现象相联系,能够反映时代特征和历史演变趋势的地图;二是对图中内容,首先掌握教材述及的内容。文献资料是考生复习时易忽略的内容,高考对教材文献资料的命题技术不断提高。对教材文献资料,一要读懂,二要分析与正文的关系,三要能说明反映了什么现象和问题。
(4)注释不是章节知识复习的重点,但在某些专题知识的序列中有它的重要位置。
如"奇怪战争"是注释内容,把它放到绥靖政策这个知识结构中,可以看出它是英法绥靖政策在战时的继续。总之,上述几种教材知识,复习时既要有轻重缓急次序,又要注意各自特点,不可偏废。
史观,观察、分析历史事物的观点和基本理论
注重历史基本理论的考查,已成为高考命题的基本走向。历史基本理论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事物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其本质的观点和方法主要有:个性和共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继承和发展、偶然性和必然性、因果关系、矛盾关系等。评价历史事物,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有: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阶级和阶级斗争,国家,政党等理论,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中作用的理论。上述原理,都可从政治学科的复习中得到借鉴,但要注意两学科运用的区别。政治学科从"现实"的角度分析理论概念并例证说明,历史学科不阐述概念原理,只是用上述理论指导对历史事物的分析。
史法,分析、阐释历史事物的方法
从逻辑的角度分类主要有二,即归纳史实得出结论的归纳法和推演史实说明问题的演绎法。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分类,主要有历史分析法,即将历史事物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辩证地分析它的发展变化;阶级分析法,是对阶级社会中的人和事进行定性分析的常用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比较分析法,是确定历史事物之间异同关系的方法,要求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还以上面分析的欧洲封建改革为例,通过归纳四国改革内容,可知都有鼓励工商、拓展外贸、增加货币财富等项内容,因此可得出结论:各国改革都有重商主义色彩。再如,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异同点的比较,可以分析两场改革成败的原因。此外,将上述方法具体化,可以衍生出人物事件评价法、观点材料论证法等。
高三历史科复习要掌握三种知识:章节知识结构、专题知识结构和理论知识,其中,章节知识是基础,这由同学们在校教学复习中完成。章节知识和专题知识纵横交错,构成知识网络;历史理论支撑起网上的知识点,使同学们的历史知识结构形成一个多层面的立体交叉体系。在诸多知识的连接点上繁衍出新的知识生长点,这个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也是对同学们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知识点归纳2020相关文章:
★初一历史知识点复习框架与记忆方法 - 5068儿童网
历史必修一重要知识 2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夏商政治制度
1、夏朝(前2070—前1600):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商朝(前1600—前1046):成汤灭夏。(1)内服外服: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
治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地区,商王控制着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但控制力非常有限。
(2)神权色彩: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二、西周政治制度(前1046—前771):封邦建国。
1、分封制
(1)概念:保证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各地,建诸侯国。
(2)方法:A、周王:最高统治,王都镐京,都城王畿,直接驻地B、同姓亲族:分封主体,富庶之处,战略要地,土地人口 C、异姓诸候:(姻亲、功臣、先代贵族)待遇不同
(3)影响:周王通过授土授民,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确立天下共主地位,巩固了统治。但是后来逐渐导致诸侯割据称雄和国家分裂局面。
2、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权力、财产和土地的继承矛盾
(2)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4)体系:大宗、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5)影响:既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强化王权,保证“世卿世禄”。
3、礼乐制:成为政治生活准则,维护宗法分封的工具。
三、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带有浓厚的血缘色彩和上古部落联盟体制的遗存。
历史必修一重要知识2
第2课 大一统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秦朝的统一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分封宗法制逐渐崩溃;商鞅变法,秦国逐渐强大
2、统一:前221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
1、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表现在皇权至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措施):①皇帝制度。
②三公九卿制度(中央政府)。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为百官之首;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务。中央官员互相配合,互相牵制,大权操纵于皇帝手中。
③地方:实行郡县制
④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
⑤制定严密而严苛的法律,成为中央集权工具
三、影响:
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知识点归纳 3
一、夏商政治制度
1、夏朝(前2070—前1600):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商朝(前1600—前1046):成汤灭夏。(1)内服外服: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
治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地区,商王控制着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但控制力非常有限。
(2)神权色彩: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二、西周政治制度(前1046—前771):封邦建国。
1、分封制
(1)概念:保证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各地,建诸侯国。
(2)方法:A、周王:最高统治,王都镐京,都城王畿,直接驻地B、同姓亲族:分封主体,富庶之处,战略要地,土地人口C、异姓诸候:(姻亲、功臣、先代贵族)待遇不同
(3)影响:周王通过授土授民,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确立天下共主地位,巩固了统治。但是后来逐渐导致诸侯割据称雄和国家分裂局面。
2、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权力、财产和土地的继承矛盾
(2)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4)体系:大宗、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5)影响:既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强化王权,保证“世卿世禄”。
3、礼乐制:成为政治生活准则,维护宗法分封的工具。
三、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带有浓厚的血缘色彩和上古部落联盟体制的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