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评语10篇8-6-29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细致的小编征途给大伙儿分享的10篇小学数学评课的相关范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小学数学评课评语 篇一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评语10篇8-6-29

首先,本节课教师能根据低年级儿童喜欢小动物的心理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贯穿全课,极大地吸引学生参与探索活动。如:以格林童话主人公小熊嗒嘀嗒情景引入分苹果;以打老鼠游戏进行巩固练习等。其次,教师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新知,并结合师生互动小游戏在学生学得有效又有趣。第三,教师能把新知识化解为几个梯度逐步展开,把新知识与旧知识紧紧相扣。如,导入环节的学生手中有几个苹果图片有的不足10个,教师追问再拿几个就10个,以此渗透10的组成,为新知识的探索做好铺势,如对10的组成几种分法也由集体模仿到独立,尝试到发现规律,逐步推进,建构数学模型。第四,郭老师注重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多次指导学生说完整话,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借此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表达能力;多次指导学生注重写字姿势,表扬学生声音响亮,指导正确发音“十”读“Shí”。

几点建议:① 在出示几组10的加减法算式让学生发现规律这一环节,教师留给时间思考太少,显得教师太急燥了。“以生为本”的理念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在这个很有数学探索价值的环节,教师可放手让学生思考、交流、总结,而不是怕后边的练习无法全部完成,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课堂上有限的40分钟是应该给学生探索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还是完成教师课前预设的每个练习,在课改回归理性的今天,教师应知道如何选择。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更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同时也能体现教师是否真正领会新课改理念,是否以理念指导课堂教学。②本课课末有连续5个的练习应用,形式活泼多样,生动有趣, 练习重要的是应扎实有效,如本末倒置,反而会显花哨、繁杂。③评价语言较为单一,全课中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有8次给予“声音响亮”的评价。我个人认为,数学课堂上的评价语言除了生动丰富外,要体现数学味,要有针对性,既能激励又能导向。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评语 篇二

一、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中明确地告诉我们:数学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龙活虎活经验和学生原来的认知基础上的。王老师能恰当的运用身边的教学素材,创造有趣的教学情景。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有明确要求:就是使学生在获得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王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所以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我们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

三、合作交流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王老师的课中,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四、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王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同时将观察、操作、讨论、练习、转化、对比等有效的学习方法与之相结合,大大提高的学习效率。

五、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渗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六、王老师语言优美,仪表大方,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王老师通过精心准备,为我们奉献了一节精彩的示范研讨课,从这节课中我们既看到了课改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优秀成果和教师积极践行新课程的有力步伐,同时又为我们后阶段的课改方向指明了航标。我想,我们镇的全体教师一定会以本次活为契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加大课改力度,逐步探索课堂教学的新路子,为了让我们的课堂达到民主和谐、轻松高效而共同努力。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心得 篇三

一、恰当的新课导入,让我耳目一新。

每位教师上课之前,都能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导入新课。有创设生活情境导入的,有采用故事情境导入的。如:《统计》这一课中,孙老师就以学生最喜爱的动画人物入手,让学生进行统计。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是消除学生对学习数学枯燥感的措施之一。孙老师这一环节,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其迫不及待的探究心境不言而�

二、精彩的教学过程让我回味无穷。

每位教师都是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选择学生熟悉的,喜欢的素材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数学并不枯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曲涛老师在《线的认识》一课中,她不时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形式多样的活动,灵活新颖的教法营造了融洽、和谐、积极上进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充分体会和感受的过程中完成了对比较抽象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使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在学习中将自己的理念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通过学习,我们不仅听到了各个学校的名师及学科带头人对课的评析。使我们从中更深一步体会和学习了怎样听课、怎样评课。为我们今后听评课上了很好的一堂好课。专家孙主任的解析与点评及指点,更是让我们有了一种再上一层楼的感觉。平常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也通过此次活动得到了答复。

总之,通过本次网络学习,我觉得运用全新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对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评语 篇四

张老师的这堂课在导入部分设计非常新颖。寻宝的这一环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从实际生活的需求中引出圆这一图形,而非如同以往我们在设计导入部分时为了情景而情景。而且通过这一情景同学们已经对圆有了一个初步概念。然后在摸一摸的环节中,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圆,而且老师的点评非常及时,使学生明确圆是一个平面图形,而不是一个立体球形。

在后面的环节中,张老师更加有创造性地将用圆规画圆这一环节提前。以往我们总是先认识圆,再画圆,但我发现在介绍如何使用圆规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圆的圆心和半径,事实证明,这个设计是成功的,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对半径有了良好的感性认识。

在认识圆的对称轴、半径和直径的过程中,张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折一折自己画的这个圆,用折的方式寻找圆的直径、半径和圆心,学生都比较感兴趣,操作的效果也不错。通过折,学生对“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对称轴,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半径这些概念有了充分的认识。

在最后的设计投币孔这个环节更是体现了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精神。随着争当设计师的活动的展开,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测量硬币的直径,更重要的是,学生意识到了为什么要测量圆的直径,掌握直径的意义何在,从某种程度上说,启发思维比掌握技能似乎更重要些。

在张老师的这堂课中充分体现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要真正认识圆,就必须联系实际。同时,也要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启发学生的思维。

小学数学听课评语4万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与6、7加减法中安排的“用数学”内容略有不同,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用同一情境图反映两个不同的数学问题;二是例题和习题选用什么计算方法去解决问题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决定,教材未作任何提示,这里“用数学”的要求要比第47页高;三是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通过数数去得出,而改为直接告诉已知数量。

作为一名新教师,上课前,要在钻研教材上下足功夫,找准前后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这样,可以便于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本节课,万老师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弄清算理,正确选用方法,使学生学会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整堂课,在关注全体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这些方面还显得不太够。由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因此创设生动活泼、兴趣盎然的学习情境尤为重要。可以设计引导学生去游玩大森林的教学情境,把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有机地串起来,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愉快的'旅途之中,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学中乐。不但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还能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有效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前面已经解决过用数学这样的问题,他们对这样的内容不陌生,所以,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观察动态情境图,根据已知数量和所求问题间的关系,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出算式,弄清算理,突出加、减法间的关系。这个阶段的小朋友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强,因此,为他们提供语言的“拐杖”非常关键,可以降低表达的难度。

小学数学公开课评语 篇五

这是一堂令人耳目一新的课,一堂用全新的教育理念突现教与学的好课。

其一,教师巧妙地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套圈游戏作为教学情境。

把数学知识融合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并以此贯穿全课始终。这就为学生架起了通往学习的桥梁,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因此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更是学得主动。

其二,把竞赛机制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其三,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本节课的另一亮点。

比如:在总结连加的方法时,不是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完成,教师只是画龙点睛般地加以引导,师生一起归纳出连加竖式的3种写法。较好地培养了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的意识和能力。

其四,恰到好处地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其五,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最后一道练习题,教师仅仅给出三件玩具的价格和600元钱,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也经常要用到。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方面略显不够。

例如:在第一轮比赛中,比较谁胜谁负,应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

第二,在第二轮套圈比赛时,男生的两次套圈得分明显低于女生时,教师如果能在这个地方提出一个问题:“男生还有没有赢的可能呢?”则会锦上添花。

第三,学生“说”的过程体现不够,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往往只满足于一、二个学生的回答,没有照顾大面积学生。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评语 篇六

1.引导“千位”这个新数位该放在百位的哪一边呢?孩子们拿着自己手里预先准备好的数位表,很轻松的便得出了应该放在百位的左边这一发现。

2.一节生动的数学课,留给同学们的是收获更是乐趣,然而这节课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望去,却都是那么平实,所以上有价值的数学,让精讲精练真正成为高效课堂的通行证,成为孩子们减负的高架桥,立足数学的本质,让数学还原于数学,让数学回归于生活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3.接下来练习写三位数,请用写出不同的三位数,孩子们更是不在话下,因为对数位有一个清晰的印象,所以三位数很快便写出来了,在老师引导下,逐个让孩子们表达这些三位数的组成,是由几个什么组成的`,孩子们在轻松的表达中即巩固了数的读法和写法,也锻炼了自己的数学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正是培养养成时期,老师让学生们反复表达各个数的组成,可谓是一举两得,把知识目标落实的恰到好处。所以说教学过程平实,有效。做到了数学的“实。”

4.教师语言表述能力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结合习题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并做到精批精讲,板书相当清晰规范。但做为复习课,对学生能力要求可再提高一些,课堂上可适当给予学生互动的空间。

5.教师能让学生在理解中背诵,逐步掌握本文的重点难点,但气氛少活泼。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累一些文言虚词和固定用法,能一定程度上自译成文。做到讲练结合,联系疏通新旧知识,分析精当。

6.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准确的把握了设疑的方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积极的的思维状态。

7.本节语法课内容紧扣知识要点,所选内容突出了重点难点,加深了学生的体会,便于学生理解。教师语法授课中讲解能注意引导启发。在课堂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还略显欠缺,各环节紧凑性还可加强,老师对学生纪律要提高要求。

8.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课题,教师授课中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学生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教学中能密切结合校园内及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件开展教学,深入浅出,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开展讨论。教师语言表述清晰精要幽默。建议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提炼总结问题的能力加强培养,提高要求。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评语 篇七

1、教师的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促成了知识的整合,体现了多元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整体性发展。

2、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比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

3、做到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4、探究活动的设计,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5、留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

7、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心得 篇八

3月22日至23日,我们有幸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桂林参加了“小学数学xx年改革经典课例展示暨广西小学数学特色教学研讨会”的学习。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观摩了6节展示课和3节同课异构课《垂直与平行》。并聆听了钱金铎、吴正宪、牛献礼、俞正强、黄爱华、江萍六位数学专家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以及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老师们做的精彩学术报告。这些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巧妙的教学构思、深厚的数学素养、真实的教学感悟,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更重要的是,他们让人在不经意间受到触动、受到启迪,细细品味他们的话语,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从这些名师身上,学到了许多。现在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每一位老师的课都是实实在在的,不追求花样,华而不实。讲课的6名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了解学生的起点,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来获取新知的。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执教的《乘法分配律》和俞正强老师的报告《来自学生的动力》以及示范课《用字母表示数》。

俞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动作,都充满着启发与挑战,将数学思想融于课堂之中。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同时也使听课的教师们感受到:原来数学课还可以这样上!回想起来:原来每一个看似随意的环节,其实都是徐老师刻意的设计,真可谓是“随意中的刻意”!

我在课堂上有时也用小故事来创设情境,而徐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用字母表示数”时却别有一番味道,他居然降到了自己的头发,如何用字母来表示。犹如一位相声演员在说相声,幽默、风趣。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教学情境之中,

课上,俞老师让学生猜信封里的粉笔有多少,大概在什么范围内可以怎样表示,把预设与生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环环相扣,甚至让人无法断定它们的分界,如行云流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善于把握学生思维进程的节奏,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每到谜底就要揭示的时候,他总是嘎然停止,在等待中使学生一步一步靠近事物的本质,从而领悟数学的真谛。

徐老师在报告中对中数学课的独特理解,对自我教学实践的理性提升以及极富感染力的的语言,使我们如沐春风,如临甘露。他的讲座,自然中流露真情,幽默中激情生动,生成中启迪智慧,愿我们都能成为徐老师的“同路人”,学会取舍、筛选和提炼,一起追寻朴素灵动、反璞归真的课堂教学!”

总之,这两天的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在此,我要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吃透教材,读懂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小学数学公开课评语 篇九

呈现亮点

1、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

吴老师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喜悦。

2、合作交流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课堂语言简洁明了,教态亲切自然,能与学生融合在一起,并在整堂课中倡导学生自主发展,自主探究,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吴老师首先以游戏的形式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小组,掷双色片,添表格。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在自己亲手实践与同学的合作中,初步感知规律。然后,全班同学交流。

改进和研讨:

1、合作学习的过程还需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对合作学习进程中的分工情况、参与率、合作方法等因素还要重点考虑。

2、课堂中各环节过渡不够自然,教师只顾完成教学内容,而忽视了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3、在学生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问题,学生有了自主活动的权利,他们就显得异常兴奋,说停手还不停,一个劲地在桌上玩,汇报交流时老师特意有规律排列,没有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规律。

小学数学评课评语 篇十

陈丹凤老师与何立娜老师执教同一课题《搭配中的学问》。下面我就谈谈听完这两堂课后的一些思考。

第一,两位老师都能创造性使用教材,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经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标准》中指出: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要从学生身边的行为、自身活动出发,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达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这两节课中,两位老师从设计搭配衣服的情境引入,再到午餐菜式搭配到游玩线路等一系列与学生熟悉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了参与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

第二,两位老师的课堂设计,环节清晰,层次分明。从依靠实物图片表示到连线表示到符号表示,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抽象模型的自主建构。相比之下,陈老师设计了以“笑笑一天的活动”为主线的搭配活动,过程更为流畅,思考探索的过程更为连接。

第三,如果说课堂预设的方案凝聚者执教老师背后团队的集体智慧,那么对课堂上生成的处理才显现出一位老师的真功夫。我认为对课堂生成的处理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二是评价。我记得吴正宪老师说过:“课堂上老师怎么评,学生就怎么走。”教师好的评价可从激励学生向更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可以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但这两位老师在课堂上评价做得不够,语言笼统空泛,而且有的学生非常好的发言,教师也弃之不理赶紧抛出下一个问题。如陈老师在课上有这么一段:老师要求学生用连线表示2件上衣和3件裤子的搭配,请了一名学生A上台板演,这名学生未能按上衣或裤子的顺序逐一搭配,出现了混乱。生A归位后,老师问:哪位同学说说她刚才是怎样连的?生B回答时把自己的方法说了一遍(有序),师未做任何评价又问:“刚才上台的同学是怎样连的?”又请生C来回答。显然生B的发言答非所问,但她连线的方法是很有序的,表述也很清晰,我建议老师可这么评价:你这样连线很有序,这样连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要是上台的同学能像你这样就不会出现那小问题了,下面的同学谁知道台上的同学出现了什么小问题了。这样既重申的搭配中应注意的问题,肯定了生B,又含蓄地指出生B回答的并非教师所提问的。等生C指出生A的小问题之后,教师可再次评价生C同学非常用心学习,能关注到其他同学,同时我们也谢谢生C同学,你出现的这个小问题,让我们更懂得如何有序地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