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秋思教学设计(优秀7篇)4-3-32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是小编帮大家分享的7篇秋思教学设计,欢迎参考阅读。

秋思教学设计 篇一

秋思教学设计(优秀7篇)4-3-3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反复诵读,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优美。

2、感受浓浓的亲情,珍视与亲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古诗,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抓住诗中所写的日常生活片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今天,我们切合时宜地来学习一首和秋季有关的诗——《秋思》。

2、板书:秋思。齐读。

3、释题:说说你对“秋思”的理解,再带着你体会到的感情读题。

4、质疑:对了这一诗题,你又有什么想要问的吗?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评读。

3、反复朗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互动交流。

三、品读,感悟情感。

1、默读,思考:你从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会出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2、互动交流:(见秋风;意万重;复恐、不尽;又开封)

3、带着自己的体会,感情朗读。

4、指名读。

四、回读,总结、积累。

1、回忆诗中描述的日常生活片断,反复朗读。

2、背诵古诗。

3、师总结:《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五、拓展延伸。

1、搜集其他写“秋天”、“思乡”的诗词、佳句。

2、给家人写一封信,传达你对家人的浓浓亲情。

《秋思》教学设计 篇二

《古诗词三首》教材简说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末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表示的是再次赴京荣遇之际,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之时,所有的乡情仕意。当然,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一点可以不必深究。如果从诗的字面上看,可以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思乡诗。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通篇立意亦含蓄悠远。

《秋思》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小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全诗的大意是: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此诗可见一斑。

《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

秋思教学设计 篇三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朗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重难点)

能力目标,体味各首诗歌中作者所创设的意境,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

情感目标,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领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

第1课时

1.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重难点)

3.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难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是哪种文学体裁取得的成就最高?(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教学新课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于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2.写作背景。

《观沧海》选自《曹操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二)朗读指导

1.学生自读,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正音解词。(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4.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三)合作探究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明确: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的,与诗的内容无关。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明确:“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目标导学二: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

2.写作背景。

诗人王昌龄于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二)朗读指导

1.学生自读,把握七言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正音解词。(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4.理解大意。

(学生概述,老师补充指正)杨树花已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三)合作探究

1.诗中融情于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哪两句?

明确: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明确: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鸣声异常凄切动人,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三、板书设计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第2课时

1.学习《次北固山下》,体会叙事写景的哲理美。

2.学习《天净沙·秋思》,理解诗歌的优美意境,感受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一、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就是一首写乡愁的诗,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二、教学新课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

2.写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3.文章体裁。

《次北固山下》是五言律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每句有五个字,叫五言。

(二)朗读指导

1.学生听读,把握五言律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正音解词,学生自读。(可以播放课文朗读的视频或音频文件)

3.理解大意。

翻译:我要走的道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暖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我多么思念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天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三)合作探究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明确: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明确:“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做简要分析。

明确:(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2.文体简介。

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相当于可以填词歌唱的乐谱;“秋思”是题目,意思是秋天的思绪。

马致远的散曲,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为“秋思之祖”。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乡愁。

(二)朗读指导

1.划分这首散曲的诵读节奏。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大意。

翻译: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

(三)合作探究

1.《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都是凄清、悲凉、感伤之景。

2.哪句道出了游子的情怀,可

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凄清、悲凉、感伤的秋景描写,表现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150字左右。

明确:深秋,夕阳西下。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正踽踽独行,陪伴他的唯有那匹衰瘦的老马。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将要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看到溪水流经的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充满幸福温馨,而他此刻却有家难归,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自己今夜又要投宿在何处呢?独自承受漫漫长夜,怎能不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四)比较阅读

《次北固山下》与《天净沙·秋思》在主旨方面有何异同?

明确:《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都抒发了游子的乡愁,但作者流露的情绪不完全一致。《次北固山下》描写诗人在船上的所见所思,表达了他在异地他乡热切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沦落异乡的游子的孤寂之情。

三、板书设计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秋思

可取之处,在开始时把这四首诗的阅读放在古诗的写作背景下去读,不为教诗而教;能够结合曹操的背景加深学生对曹操在《观沧海》中的豪迈之情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强调;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能够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学习气氛比较浓,课堂思维活跃。不足之处,课容量安排太大,课堂各环节之间时间安排不科学、不精确,导致授课时间紧张。今后在教学中应该增加学生的课中自由探讨时间,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秋思教学设计 篇四

【教材分析】

《秋思》是一首叙事抒情诗,诗人张籍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段——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这首诗。读准诗中多音字的读音。

2、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4、初步体会诗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诗句含义。

2、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理解诗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思乡诗《泊船瓜洲》,请一位同学来背一背。(生背诵)

师:在这首诗里,是什么勾起了王安石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呢?(生回答)

师:像这样抒发思乡情感的诗歌我们把它叫作“思乡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思乡诗,它是唐朝诗人张籍写的《秋思》。(板书:秋思)(生齐读诗题)

师:诗题怎么理解?(生交流)

师:在秋天里思念家乡,这样的思念应该是悠长的,所以朗读诗题时,可以把秋思这两个字稍微拉长一点,这样就更有味道了,请大家再试一试!(生再次齐读诗题)

二、读通读顺,读出节奏

(一)指导读准多音字

师:嗯,有点味道了。课前已经预习过诗歌,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生读诗歌)

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样?(生评价)

师指导读准多音字“重”。

师:“重”在这儿的意思是——那么“意万重”就是——

(生交流)

师:没错,“意万重”就是想说的意思很多,这是虚指。你看,根据多音字的意思来确定多音字的读音,这可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用上这样的方法,我们再来读读第四句诗。(生齐读)

(二)读出节奏

师:读得正确,也读得流利,不过,朗读古诗还要能够读出节奏来。现代人朗读古诗,常常根据音节或意义来划分节奏。如果按音节划分的话,七言诗每句多为四个节拍。如果按意义来划分的话,七言诗每句多为三个节拍。知道了古诗的朗读节奏,大家就可以选择喜欢的一种练习读一读,一会儿我们来展示。

(生自选节奏练习朗读)

师:读得真投入!谁愿意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可要认真听,看能不能听出他是采用第几种节奏来朗读的。(指名朗读)(生齐读)

三、感知诗意,体会诗情

(一)感知诗意

师:听你们朗读诗歌真是一种享受。这样读着读着,诗句的意思应该也有所了解了吧!请大家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生练习说诗句意思)

师:谁来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生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师:基本上把诗句的意思说出来了。关于诗句的意思,我们先说到这儿。我想,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你们对诗句的理解还会更加到位的。

(二)体会诗情

1、品读“见秋风”

师:同学们,这首诗只有28个字,却饱含着诗人那浓浓的思乡愁绪。是什么引发了诗人的这份思乡情感,让他急着给家人写信呢?请大家默读古诗,找出其中原因。(生默读)

师:读着诗句中的“见秋风”三个字,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都说风儿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可诗人为什么却说见到秋风了呢?展开想象,此时此刻诗人独自站在洛阳街头,瑟瑟秋风吹来,他可能会看到什么?

指导学生想象,读出“洛阳城里见秋风”中的忧伤和孤独。

师:都说诗中有画,瞧,你们已经读出画面来了,了不起。通过这样读诗句想画面,我们就会明白秋风看不到,但是秋风带来的萧瑟景象却处处可见。现在,让我们带着这种忧伤,这种孤独,再来读读这首诗,注意把声音压低点,努力读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2、品读“意万重”

师:正是这样的忧伤,正是这样的孤独,使得诗人思绪万千,此时此刻他最想做的是什么事?

师:用诗句中的字眼来说,那就是——(作家书)诗人提起笔来,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他可能会想起——(想象张籍的思念)

师:那他又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拿出练习本,任意选择一个写信对象练习写话,帮张籍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生练习写话,师巡视指导。)引导交流。

3、品读“说不尽”

这样的感觉——(生齐)复恐匆匆说不尽。

师:这说不尽的是什么?(生交流)……

4、品读“又开封”

师:正是这许许多多的说不尽,使得我们又看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起读——(生齐)行人临发又开封。

师:“行人”是指什么人?

古时候没有邮局,也没有邮递员。老百姓的家书往往只能托人捎带。对于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遇到一位可以捎信的人,是非常不容易的。

师:就是因为这个不容易,所以张籍才会有这样一种感觉——(生齐)复恐匆匆说不尽。

师:就是因为这个不容易,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这样一个画面——(生齐)行人临发又开封。

师: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是“又开封”?又把信打开,读着“又开封”,你又看到了什么画面?张籍为什么又开封呢?现在,老师就是行人,你们就是张籍,我想采访一下大家,谁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师采访学生)

师:其实我们可能很难理解张籍此时此刻的心情,相信了解了他的经历,你会明白他内心的情感。张籍其文学成就极大,但仕途却并不顺利。由于家境贫寒,他很小就远离家乡,四处求学、作诗,也数度返回故里,一直没有找到立身之所。三十岁左右,他得到韩愈的赏识和推荐,后来凭借自己的才华考取功名,却又默默地做了十年九品芝麻官。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在外漂泊又已近十年。十年来,他无时无刻不想起故乡,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想起儿时一起玩闹的兄弟姐妹,可是这一切都只能深深埋藏于记忆深处了。而这一封家书不知道要何时才能送到远隔千里的家人手中。

师:听了张籍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是啊,十年了,十年没回家了,难怪他会这么思念家乡,这么思念亲人。而这样的思念就蕴含在“作家书”中。像这样通过叙述一件事情来表达情感的抒情方式,我们把它叫作叙事抒情。

(板书:叙事抒情)体会到诗人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思乡愁绪后,如果让我们再来读读张籍的这首诗,大家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一起读——(生齐读)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师:背诵《秋思》。其实像这样表达思乡怀亲的诗歌还有很多,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读一读、背一背。

《秋思》教学设计 篇五

一、创设情境导入

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2、你能听出这首歌抒发了一种什么感情吗?

(思乡之情是古代诗人常常会抒写的一种真挚的情感。)

二、理解诗题,简介作者

1、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2、“秋思”怎么讲?作者思什么?

三、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1、观察诗中插图,想象图中画的是什么意思。

2、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3、指名试读,指名评价,全班齐读。

4、再读全诗,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诗的大意,把不懂的词句做上标记。

5、班级交流: 你读懂了哪些诗句?还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

四、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1、抓住重点词句导读:

体会“见”、“意万重”、“恐”、“又开封”等词的含义。

2、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和蕴含的故事,体味诗中的情感:

诗人这样做是因为什么?从他的行为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读完此诗,你被什么感动了?你最感动的是哪些词句?

4、感情朗读。

五、拓展延伸

1、把此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2、课外搜集、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板书设计】

秋思

唐·张籍

见秋风

欲作书

意万重

恐不尽

又开封

【教后反思】

《秋思》是人教实验版第九册第六课《古诗词三首》的第二首。这三首诗都是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诗歌。通过前一首诗《泊船瓜洲》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理解诗句意思,体味诗中感情的方法,因此在进行这首诗的学习时,教学设计的思想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依*自己的阅读理解诗句的意思,而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想象诗境,体味诗情之上。

诗歌是讲求意境的,而古诗更有语言高度精炼概括的特点,思维跳跃,因此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非常大。基于这一特点,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境,通过设身处地想象来体味诗人的情感。如首句“洛阳城里见秋风”,“秋风”是不可见的,那么作者见到的是什么?引导想象诗外之境,从而感悟到正是萧瑟的秋景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本课的教学基本按照教学设计进行,结构比较完整,教学效果也比较满意。但是课堂气氛仍然不够活跃,没有调动所有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教者说得过多,学生说得不够,在启发引导上花了较多的时间,以至于拓展环节──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故事──没有能够当堂完成,是一个很大的遗憾。由此,在本班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仍然要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多给学生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诗:

一年一度的秋风,

又吹到了洛阳城中,

催我写一封家书,

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

捎信人即将出发,

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

赶快再添上几句,

说不尽的心事,

无奈太匆匆。

鉴赏: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 ,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 秋思 》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 ,却有含蕴 。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 ,百卉凋零 ,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 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 :‘ 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 ,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 ,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三、四两句 ,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 ,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 ,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 。复恐二字 ,刻画心理入微 。这 临发又开封 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当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 ,都值得写讲诗里 。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这首诗,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 复恐匆匆说不尽 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 ,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此评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三昧。这首极本色、极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

张籍

(约767-约830) 唐代诗人。字文昌。原籍苏州(今属江苏),迁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799)进士,历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秘书郎、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仕终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因家境贫困,眼疾严重,孟郊戏称“穷瞎张太祝”。与韩愈、白居易、孟郊、王建交厚。张籍诗歌创作大致有3个时期。40岁前为早期。40-50岁为中期,其优秀乐府歌行作品多作于此期。50岁后为晚期。这时生活逐渐安定,除仍写乐府歌行外,多作近体诗。他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诗中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各种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塞下曲》、《征妇怨》;另一类描绘农村风俗和生活画面,如《采莲曲》、《江南曲》。张籍乐府诗艺术成就很高。善于概括事物对立面,在数篇或一篇之中形成强烈对比;又善用素描手法,细致真实地刻画各种人物的形象。其体裁多为“即事名篇”的新乐府;有时沿用旧题也能创出新意。语言通俗浅近而又峭炼含蓄,常以口语入诗。他还着意提炼结语,达到意在言外的批判和讽刺效果。张籍的五律,不事藻饰,不假雕琢,于平易流畅之中见委婉深挚之致。对晚唐五律影响较大。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张籍诗集》。

《秋思》的优秀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通过对比,体味诗句,揣摩作者的感情,体会作品的意境。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练习的学习方法。

3、审美教育: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培养学生爱故土,爱亲人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背诵诗歌;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意境;通过表达某方面的情感。

2、难点:运用审美观点,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古时候,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因而“秋思”成了一个永恒的主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去体味诗人怎样表达游子的思念之情的。

2、解题:“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 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 早年,马致远热衷于功名,不得志,漂泊20余年,本曲就是他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3、比较理解:

结合多媒体画面,配以音乐(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流浪------),老师做同步解说:

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荒凉的古道上踽踽独行,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卷起阵阵尘土,迎面扑来,使人顿生寒意。他放眼望去:近处,几棵古老的大树上缠着一些枯藤,几只归巢的乌鸦在上面“呱呱”地叫着,听后使人毛骨悚然。远处,一条小溪蜿蜒向远方流去;小溪上有一座桥,桥上坐落着几户人家;人家屋顶上升起缕缕炊烟。此刻。游子耳畔又想起了那熟悉的歌声:(老师唱)

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冬天的风啊夹着雪花,把我的泪吹下。走啊走啊走啊走,走过了多少年华。春天的小草正在发芽,又是一个春夏------

他暗暗在心里问自己:家乡最近怎样?亲人最近怎样?一切的一切,他都不知道。在这鸟儿归巢、人儿准备晚餐、自己却居无定处之时,他怎能不肝肠寸断呢?看着远方的暮色,他牵着那匹疲惫的马,艰难地向前走去,走去,走去------

按节奏和重音朗读诗歌,思考诗歌与多媒体画面有哪些不同?(师范读,生齐声朗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多媒体画面,同样是为了表达“秋思”的主题,只是表现手法有差异。为了突出人物,游子首先出场,他自然会看到、听到、想到------一个“又”字,不禁使人想到游子过去的生活。所听之歌是现代人唱的,老师穿越时空信手拈来,显得恰到好处。从中可以看出,想象在说话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可以使所说所写的事更曲折生动,使所说所写的人物形象更丰满。

4、朗读、背诵、回味。

5、老师以前做过统计,很多同学喜欢秋天。是的,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天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有许多生动的场面,,有许多景物可描写------针对你感受最深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以“秋天的思念”为题,写一文章。要求:500字左右;在写清一两个方面的前提下,可写对人、事、景的思考,也可写对人、事、景的思念之情。

6、作业:课外背诵,抄文。

补充说明 教学过程包括:新课引入,上课的主要内容,课堂提问的问题,解决重点和难点的过程;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安排(包括分组讨论等),对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估计;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使用,板书安排;课堂练习,课堂,布置作业,等环节。计划按照备课的要求完成教案,空位不够可以自行增加。

《秋思》教案 篇七

教学目的:

1、探讨《秋思》所表现的情感,并尝试运用其他艺术手段来表现,如绘画、舞蹈、为词配曲、配乐伴奏等,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探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和它们是如何去表现相同的一种感情。

2、通过创编活动,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迁移泛化,从一种表现形式如何开发、迁移。

3、学习合作。如如何去组织创编、排练,所有活动均需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4、学习各种艺术的表现手段。如绘画、舞蹈、奏乐、歌唱等等。

教学过程:——背《秋思》。介绍作者及作品的历史背景。

——讨论词的寓意和感情,有感情地吟诵(模仿古诗词吟诵),探讨在声调上的表现力,集体或个人各种形式吟诵。

——讨论《秋思》每一句中的声响(如鸟鸦叫声、流水、西风、马蹄声以及表现人的哀叹、思愁的声音),画面(有表现的)。充分发挥想象力。分四组,每一组画一句(最后两句一个组画)。建议小组共同构思,是共同画一幅还是每人画后集体评出小组代表画,用什么 方法画,由学生自己定。

——各组展示,介绍本组的构思,自我评价(比较满意和不足地方),其他组分析评价和建 议(如何修改)。根据时间决定是课上还是课下再修改。

——分两组,每组用人声、打击乐器(包括音条乐器,也可选用其它艺术类乐器)、各种自制声响为这首词编一个配乐朗诵,并排练成一个小作品,朗诵形式由小组决定。

——各组表演,并围绕表现词的意境和感情方面耒讨论、评价。

——讨论:用身体动作怎样表现这首《秋思》?在配乐朗诵的基础上,用舞蹈耒表现,分组设计并排 练,教师到各组观察,主要看是否围绕表现词所表达的情感(可以启发,但不能包办代替)。各组表演,并讨论、评价和修改建议。

——为这首词配曲,先将词的节奏定下耒,再给1.2.3.5.6五声音阶几个音,根据字的四声高低配曲调。学唱自已编配的歌曲。

——教师出示由作曲家编配的歌曲《秋思》(己有谷建芬、舒泽池两个作品)。教唱歌曲(由于学生对词己非常熟悉,且尝试过自已编配,一般学唱会较快)。

——讨论作曲家歌曲的创作特点。(可通过比较这两首风格各异的作品耒分析,如节奏上、曲调上音阶、音程、旋律走向,以及唱法等等)。

——全班分成舞蹈组、器乐伴奏组、唱和朗诵等几个小组,用作曲家写的歌曲共同创编一个诗乐舞《秋思》作品。先共同讨论一个总体构思,如选择那一首歌曲,准备唱几遍?有无前奏、间奏、尾声(器乐)?…然后分组创编、排练,再总排合成。如果有可能,建议在校内、外争取有正式表演机会。到时还可发展到服装设计、制作,组织演出等相关活动的内容。

总结:

1、这首词的艺术特点。与所学过或知道的古诗词比较。也可与现代国内外诗词比较。

2、这个单元都使用了那些艺术手段,它们在表现这首词时有什么是共通的?(情感) 又有哪些是不同的?(表现手段、形式)。各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