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页是细心的小编有缘人帮大家分享的6篇观看我们是第一书记心得体会,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个人感悟 篇一
8年间,中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一“奇迹”背后,是300多万名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数百万名基层工作者日夜奋战,1800多人牺牲在脱贫一线。17日,由_出品,任杰导演的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来汉路演,该片聚焦全国各地扶贫驻村第一书记,讲述他们在扶贫攻坚一线默默奉献的动人故事。
扶贫事业中的动人瞬间
“什么样的青春才算无悔?什么样的诺言可以生命赴约?什么样的奋斗值得一生奉献?”这是《我们是第一书记》想要解答的问题。
电影中,西藏定日县宗措村第一书记旺青罗布带领村民养殖珠峰绵羊,带动全村富裕,他的人生格言“翻越山峰,虽千里犹无悔”令人感佩;四川布拖县博作村原第一书记胡小明笃信“少年强则国强”,在当地教育事业中坚持“一个都不能少”,因为 ”
一位位朴实的书记们,一项项扎实的脱贫举措,一句句触动心灵的金句语录——《我们是第一书记》带观众看到了扶贫攻坚事业里无数个动人瞬间。
据制片人魏骅介绍,“第一书记”原本是新华社主导的一个新闻选题,因为采集到的素材让整个团队都非常震撼,便对其进行了影像化包装,以新闻纪录电影的形式走进电影院,让更多的观众记住这些一心为民的书记们。极目新闻记者观影过程中看到,不少观众被第一书记们的事迹打动落泪,而当片尾字幕显示片中几位第一书记已经不幸离世时,全场观众都陷入静默。
第一书记们的经历,比想象中更感人
在《我们是第一书记》里,观众看到了许多真实、生动的脱贫事迹。胡小明和罗洪这两任第一书记� 来自武汉传媒学院的一位大学生说道:“在此之前,我无法想象祖国还有如此贫苦、困难的地方,更无法想象脱贫是这样一点一滴、艰难实现的。”
“最开始,我也以为第一书记就是村官。”制片人魏骅说道,“真正接触了第一书记,才发现‘第一’二字的意义特别深厚,东家的猪跑了、西家的房漏了,都是他们去解决。就像片中第一书记刘恭利告诉小朋友们的一句口头禅:‘有事找谁?第一书记。’”
武汉路演活动中,剧组为观众们带来了一些特别的鸡蛋。而在电影里,这些鸡蛋的故事几度令观众落泪。在完成任务离开博作村后,所有人都反对第一书记胡小明再次回到村中,不是因为他工作失职,而是他太认真负责,而他的母亲已罹患了阿尔兹海默症,“母亲不认识儿子,但村里的所有老太太都知道胡书记”。最终让胡小明决定重返脱贫战场的是这样一个画面:“扶贫初期,村中办起养鸡场,多出来的鸡蛋煮给孩子们吃,谁知孩子们第一次吃鸡蛋时,竟不知道要剥壳。”
魏骅说道:“很多人以为当第一书记是为了刷履历,但去到村里的第二天你就会明白,当什么官不重要,老百姓的诉求、需要才最重要。每天太阳下山之后,满是烟火气的乡村是第一书记们的战场。如何让村民们脱贫、过上好日子,是第一书记们的使命。”
不煽情不摆拍,摄影师坐在轮椅上拍下真实画面
《我们是第一书记》剧组最初搜集了1000多位第一书记的感人事迹,经过艰难抉择,最终选取了十余位担任影片主角。在魏骅看来,《我们是第一书记》的最大特点就是真实。据他介绍,为了融入每位第一书记的生活环境,摄制组前期投入了大量时间和书记、当地居民交流,因为只有成为了他们身边的人,沉浸到每个村子里以后,摄制组才能拍到最真实的素材,“所以我们这个电影大概拍了3年才完成。”
《我们是第一书记》作为新闻纪录电影,是国内新闻领域首次尝试以新闻素材依托电影方式进行融合创作的大银幕作品。剧组自2019年起开始关注第一书记群体,耗时三年进行创作。魏骅透露,创作之初收到了1200多个故事,从中筛选出15个,每个案例耗时三四个月拍摄,最终形成了大银幕上的4个故事。
“新闻要求快速准确,而电影有很长的工业流程,对画面的要求非常高。”在这部电影中,新闻与电影的基因各占50%,“既有新闻触角发现到的真实故事,也有电影艺术带来的视听冲击。”
而作为一部纪录片,真实成为《我们是第一书记》的更高要求。魏骅透露,摄影师们甚至用起了“偷拍”,把摄影机的红色指示灯遮挡起来,或是干脆把机器藏起来。因为担心采访对象讲述不清晰,剧组曾摆拍了部分镜头,但为了真实呈现,这些摆拍镜头全部被舍弃,“最终大家看到的画面里,99.9%都是真实拍摄”。
在影片的末尾,“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等牺牲在脱贫一线的基层工作者出现在镜头中,观众为之泪流不止。但在影片的其他部分,第一书记们在逆境中也不间断的笑容更令人敬佩。魏骅说道:“在拍摄过程中,我们的想法非常一致,不要过多的包装,不要卖惨,不要刻意煽情,只要平实、朴素地把故事讲出来,让大家有所思考就够了。”
第一书记们奋战的地方,很多都位于崇山峻岭、山野乡村中,剧组也随之走遍大江南北。在拍摄过程中,三位摄影师都曾身受重伤。“一次拍摄中突发山体滑坡,摄制组的车被冲走,摄影师鼻梁骨、膝盖都骨折了。但他不愿意撤回来,也不愿意在当地休息,第二天就开始继续拍摄,他说坐在轮椅上拍摄,镜头更稳。”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看心得及感悟 篇二
近来,笔者观看了电影《第一书记》。这部影片以事实为根据,用生动感人的叙事手法向我们展现了x凤阳小岗村党委书记沈浩同志的感人事迹。通过观看影片和了解相关事迹,沈浩同志的行为之所以如此打动我,是因为在他的身上,有着“三心”。
一是责任之心。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沈浩同志始终能凭着自己对人生选择的崇高责任感用心做事,用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沈浩来到小岗村伊始,便逐门逐户调研,深入了解小岗村存在的问题。调研过程中他发现,小岗村人民经济水平之所以迟迟不能提高,主要是以下两种因素在作祟:一阵受落后思想观念束缚太深,享受不到改革的春风、晒不到致富的暖阳,不少人对于传统的男耕女织生活习以为常;二则物资和权力被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人民力量分散,任由少数人折腾,却敢怒不敢言。
二是无私之心。环境优越的省城与条件艰苦的小岗村,条件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沈浩同志却能在小岗村一干就是6年,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正如他的一位同事所说:“让一个省直机关干部下到农村最基层,不要说像沈浩这样为地方为百姓干了这么多事,就是能在村里住上三年他就是了不起了。” 本来,三年时间过去,沈浩同志便可以回城里工作,但是,全村一百余户人家却在他离开之际一起摁下红手印挽留他,如此庄重的挽留让沈浩同志无法拒绝,于是他决定继续留在小岗村干三年。
三是大爱之心。对母亲,因不能照顾自己的母亲,沈浩同志不得不将母亲托付给在老家的四哥,并以磕头方式作出了“等我任职期满再去接您”的承诺;对女儿,因全身心投入工作,无暇顾及省城的女儿,因此不得不把女儿从省城送回到老家的一所条件艰苦中学读书……没有这种舍小家顾大家、舍小爱为大爱的胸怀,沈浩同志是不可能在岗呆上一届又一届的。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应该在沈浩身上学些什么呢?学习他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实干精神,学习他时刻把群众挂心间的精神。尽管我刚工作不久,仅仅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公务员,但是我认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位居何种岗位,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始终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必备的。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三
伟大的脱贫攻坚斗争,锻造出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第一书记正是这种精神的缔造者、实践者。
“我一辈子都是一个人在干活”“我希望有盏灯”“恨是恨这个地方,但是无法走出去嘛”……预告中,一张张无助的脸庞,一句句无奈的心声,让观众深切地感受到,贫困就像一座大山,重重地压在了这些村民的身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为了让贫困群众过上美好的生活,第一书记们跨越高峰、穿越山河,来到了这些村民的身边。
“你们放心,咱们一定是管到底干到底”、“我们一定要和贫穷打一场硬仗”。他们把村民当成自己的家人,把自己当成村里孩子的父母;为被群山包围的山村修公路、通水饮,为这里的人打开通往大山外的路;用血肉之躯撑起村民的希望,用双手守住丰收的希望;在海报4300米的雪域高原养羊,为这里的牧民寻找到了脱贫之路……他们一步一步走,一句一句问,一条一条记,一件一件做,千方百计、倾尽全力,真正做到了不负人民。
他们却有愧于家人。村里的每一个老乡都认识胡小明书记,但是病床上的母亲不认得他了;将“家”搬进大山里的刘恭利书记,母亲骨折只在门口看了一眼就匆匆离去;30岁人生戛然而止的黄文秀,留给家人永远的思念……预告片中的这些片段,让我们看到了第一书记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经历、崇高品格。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第一书记的奉献和牺牲,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通过大银幕真实再现了这群“为你而来”、为时代而来的共产党员的伟大和不凡,为下一代留下了可供追寻和回望的脚步与精神。
这一次,就换我 让我们一起去电影院,重温那些热血与青春,体会那份真实与感动。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孩子问我们美好生活从何而来,这部电影就是很好的回答。
书记观后感 篇四
"第一书记",沈浩同志,一个平凡的人,一个为群众办实事的村委书记,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他胸怀理想抱负,选择下放基层,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干事业,以实际行动忠实地履行了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将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了小岗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短暂的一生。
一座崭新的大包干纪念馆,一条开启民心的通村公路,一场隆重特殊的葬礼,一顿热闹特殊的年夜饭,一次又一次挽留的红手印……正是这样的一个好人,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用他的执著与真诚,凝聚了小岗人的心,感动了小岗人的情。"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将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绝不叛党。"沈浩同志做到了,他用自己的生命履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虽然沈浩同志已离我们远去,但从他身上学到的,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正如影片结尾沈浩女儿说道:"你虽然走了,但小岗村还在,和你吃过饭、说过话的人还在,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也在……"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五
影片中的四川篇讲述了胡小明和罗洪两位前任和现任第 胡小明,曾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觉撒乡博作村原驻村第一书记,两年前他结束派驻,离开了博作村。
但缘分没有在这里终结,两年后,胡小明乘车翻过座座大山,又一次踏上了他曾经走过的路:“闭上眼睛经常想起我们村的孩子们,忘不了他们。”他回到了熟悉的战场,与现任第一书记罗洪并肩作战,一起打完“最后一仗”。从一个村子只有两个初中生,到全村孩子都有学上,清脆的读书声成了博作村里最动听的声音。
凉山州越西县乃托镇乃托村第一书记谢斌韬,对影片中讲述的凉山教育底子薄感同身受。“2009年在银行工作时,我看到许多彝族小伙办理存款业务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发展教育是拔穷根的治本之策。”谢斌韬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乃托村在继续做好村里控辍保学、防止返贫监测工作的同时,将通过种植中药材、扩大养殖场规模等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35岁的黄海博是交通运输部派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芦花镇热拉村的第三位第一书记。从前任手中接棒后,黄海博感到责任重大:通过交通扶贫,热拉村通了硬化路和客车,村民们实现了“出门硬化路”梦想。下一步,将在村里培育更多电商“新农人”,利用电商平台外销山里特色农产品,助力更多村民实现致富梦,建设更加美丽宜居的新农村。
今年是臧涛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虾拉沱镇扎交村担任第一书记的第五个年头,他已把炉霍县当成了自己的故乡,“正如影片中所说,实现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我们更加奋斗过上更好日子的新起点。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这些第一书记们要继续发扬顽强拼搏精神,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设身处地为村民做更多实事、好事。”
观看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六
电影《第一书记》根据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优秀村党委书记沈浩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沈浩2004年2月从省财政厅下派至小岗村,兢兢业业地发展小岗,先后为村里修了公路、为散居的二十六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并在村里成立了大包干纪念馆。3年期满后,被小岗村村民集体摁手印留任,直到2009年11月6日,他因积劳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线,年仅45岁。
多么年轻的一位中国好党员好干部呀,对于他的离去,我不禁为他扼腕叹息,命运之神为何这么残忍呢,在这个腐败形势日益严峻,官员丑闻频发,可谓前“腐”后继的官场生态环境下,我们急需向沈书记这样的好干部,与邪恶之行为做斗争,让浩然之气长存。
正如主题曲所演唱的:“清清白白勤勤恳恳,不求光环不求缤纷,只愿做棵禾苗深深扎根”,这不就是沈浩书记的真实写照么?一开始,沈浩和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并无不同,一位在省财政厅一干十几年的科级干部,生活安康,工作稳定,与妻子、女儿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可究竟是什么促使他离开家人,放弃安逸前往农村成就一番事业,又感动了村里朴实的农民三次按红手印只为深情挽留?因为他是农民的孩子,他对农民有着最深沉的感情,对土地是发自肺腑的热爱;因为他尚有理想和抱负,不愿在机关里度过余生,希望来到基层为农民们做一些实事;小岗村给沈浩提供了一个舞台,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给了他一个实施理想抱负的机会和最强有力的支持。更因为他有着坚不可摧的信仰,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人活着总是要有点信仰的,在这个浮躁,缺乏信仰的时代,我们穿梭于人群之中,抱怨着生活的乏味,却不曾知道:信仰并不是个遥不可及的东西,而就在我们身边,信仰总是能给人带来正能量,中国共产党的今日辉煌与胜利离不开坚不可摧的信仰。特别是在当今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今天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坚守着自己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