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以下是编辑为大伙儿找到的13篇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的相关范文,欢迎参考。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一
《尾巴的功能》是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七单元的起始课,我把这节课的目标确定为:学生随文识字,认识“甩”等9个生字,能够读准字音;通过多种形式读文,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种动物尾巴的功能,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科学、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引导读书;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纵观整节课,我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教学目标。现将本堂课的表现做以反思。
一、识字教学重情趣。
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趣味教学法,把游戏引入课堂,比如“送字宝宝回家”;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例如以介绍四种动物尾巴功能的图画刺激学生视觉,以动手操作——找朋友、揭字卡作用于学生触觉;以互读表演读反复作用于学生的听觉;以屏幕飞入的词语像磁石一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己发现、自由交流识字方法,调动学生的智力和情感因素,这样,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主动、生动地完成了识字任务。
例外,不仅注重将生字放到生活环境中去识记,同时重视在文字本身上下功夫,把生字放在陌生的语段中去夯实字音,以及及时引入象形文字,介绍我国古老文字的渊源,都是一些大胆的尝试,力求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新鲜的感觉和美好的向往。
二、朗读指导重感悟。
学生借助拼音,凭借跃跃欲试的心理和强烈的表现欲望,在自读互读中很快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然而,学生是否能感受动物尾巴的功能这种情趣,又如何把自己的悟出来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却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我没有做朗读技术上的指手画脚,而是抓点带面,在教学非洲鳄尾巴的功能时,“我的尾巴是武器,挥舞起来力无穷……”先让学生读,读后谈谈自己朗读的原因,很多孩子很有表现力,未经老师的知道就把“无穷”重读了出� 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做主人,甚至是尝试了指导者的身份。
三、开展教学重实效。
虽然是一节公开课,但既然是上课,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学生,都要让他们有所得,教师上课的目的`始终应该是为学生服务,这一点是我所坚信而且一直遵循的。当学生的学习出现了波折时不能急匆匆地进行教学环节,而是力求让他弄懂、学会,坚持学有所得。
这是一篇蕴含丰富科普知识的小文章,介绍了四种动物尾巴的功能,但自然界是博大的,动物的范畴更是宽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进行拓展,适时适度地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科学、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并引导读书。
本节课也仍然有值得商榷之处:对朗读的指导方法多样很重要,形式活泼对低年级孩子来说也很重要,但应坚持从文本出发,让学生、指导学生尽量去体会语言的魅力,嚼出文字的滋味。我们要建立这种真正的语文情境,把学生柔和地自然地包裹住,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只要有文字,就要尽力保护这种感觉不被破坏,读文、晓意、懂理。在文字上下功夫还是我应该继续探究和思考的。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二
《小猴子下山》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符合儿童年龄及心理特点。通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孩子们能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能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积累过的词语对简单的段式进行仿说仿写练习。
教学中,我抓住课文的特点,对孩子进行词句的训练。如结合插图,理解“又大又多”这一词语。“又大又多”从图上看不仅仅玉米的个头大,而且这样大的玉米到处都是。在教学中我问孩子:如果你就是小猴子看到地里又大又多的玉米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非常高兴”就是(生:特别高兴)你们能不能带着这种特别高兴的心情读一读。孩子在比一比,读一读中,感受事物的可爱。同样的,又大又红说明桃子长得好,又大又圆说明西瓜长得非常好。在理解了这几个词语后,我又问:小猴子把曾经喜欢的桃子、西瓜都扔掉了,这说明了什么呢?其实小猴子的心里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看见一个就喜欢一个,而原来的那个就直接被扔掉了。围绕小猴子所见,积累“又~又~”式的`词语;围绕小猴子所做,体会动词妙用等,并让孩子进行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寓乐于学,这些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轻松抓住本课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在课堂中不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课堂上我太急于求成,只要有一个学生回答到点上,我就马上把他的思维拉到我这里来,以至于忽视了其他孩子的想法。在课堂上,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表达他们的想法,给他们更多自由思考的时间,而不是牵着他们走。
今后我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三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点燃学生的智慧的火花,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堂就成功一半了。课堂上我会安排多种形式的读,如一读,自由大声地读通课文,在文中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拼读几次,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中;二读生字宝宝请同学们读书(其实是自由读课文,只是说法不同),只要遇到生字宝宝多打几次招呼(多拼读几次),并且认一认、记一记;老师在这两个环节只是一个引领者,完全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三读是“争当读书小能手”的游戏,形式是同桌互读,争当读书小能手,以游戏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读得更有兴趣,四读是听电脑(或老师)范读,适当给学生放松的时间,也给学生一盏指明灯,起到范读正音的作用。这四读也是为识字作铺垫的,随文识字。
二、放手让孩子自学,老师激励再激励
每个教学环节完成后,老师都要有激励的话语,让孩子更好地投入下一个环节,也对他们的付出给予肯定。比如孩子完成第一次读书之后,我说:“你们读的很认真、很投入,热情地与字宝宝打了招呼,要想交上好朋友,一定要记住它们的名字和样子(也就是音和形)。所以生字宝宝请你们再读课文,遇到生字宝宝停一停,记一记。又如写字环节,我说:“书法家的字写得漂亮,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写好关键笔画?低年级的孩子爱赞美,爱表现自己,激励是不可缺少的。
三、教师是引导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老师讲40分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40分钟要指导学生读书不容易,老师应该在40分钟里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学得有效,学得充实。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强调的是“自读自悟”。新大纲也指出,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教师只是引导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每一次读书,老师都有明确的目标,学生除了读通课文,还要思考课文讲了什么?让学生有目的地读书,做到“自读自悟”。
四、目标明确,形式多样
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新课标要求低年级学生会认常用汉字1600至1800个,会写800至1000个。这艰钜的任务将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我们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有机结合。采用“四读法”,一读,学生自主初读课文,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二读是学生读中识记生字,三读是检查学生读或师生合作读,边读边出示字卡,四读是录音或老师示范读,这一教学过程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生心理出发,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种的教学模式省时高效,课课通用,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四
古诗《春晓》是唐朝大诗人孟浩然的名作。反思自己的教学基本做到了能根据课前准备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并能按既定的教学思路基本完成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读的指导,在学生熟读诗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5个生字,并会背这首诗。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时,能在一开始就从指导识字入手,并能用各种方法进行教学。在指导朗读这个环节中,我虽然知道学生很多早已会背诵了,但我还是花了大量的时间,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通过读,学生体会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大量事实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
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研读古诗时,教师能通过理解重点字来理解诗句,潜移默化的渗透诗歌的情景,对于学生研读古诗有一定的帮助。在以后的教学中更要让学生在自读中感悟,注重要把图和文融合的更加紧密些,要让学生通过看图对文的进一步理解。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五
课文讲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鲁班受鸭子游泳的启示而发明橹板的故事。课文叙事具体明白,通过朗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鲁班爱观察、勤思考、能创造的优秀品质。
在课堂上我抓住一些重点的词语来引导学生去体会鲁班善于观察、善于联想的优秀品质。一方面,我抓住了“两眼盯着”、“默默地想”、“出神地看着”、“眼睛一亮”等描写鲁班的词语通过朗读重点感悟鲁班“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品质;另一方面,我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察、比较“脚蹼”和“橹板”的相似点,知道了鸭子脚趾不是分开的,中间有薄膜连着,叫‘蹼’。这种形状的脚非常适合用来在水里拨水,所以鸭子游水会那么轻快,鲁班做的橹板也是这个道理。明白了鲁班不仅是个爱观察、爱动脑的人,而且说做就做,是个爱动脑的人。
后来,我又补充了《鲁班造锯》《鲁班造伞》等故事材料,让学生用“读读想想,画画比比”的方法来阅读,进一步地体会鲁班善于观察思考,勤于动手的优秀品质。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六
直面缺憾会使自己更真实,学会反思会使自己更完美。只有勤于反思,才会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使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
在教授《“j、q、x”》时,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我把教学目标订为:
1、学会“j、q、x”3个声母,读准音、记住形、能正确书写;
2、学习“j、q、x”与“i”的四声调拼读。
在备课时,每个问题的提出,我都尽量使用精简的语言;每个指令的发出,我都考虑到是否准确实效。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5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2、学习声母“j、q、x”的音形和书写;
3、游戏巩固;4.“j、q、x”与“i”的四声调拼读;
5、总结、开书朗读。
首先,采用爬楼梯拿到神秘钥匙进行比赛的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然后用“喊出老朋友名字”的游戏复习巩固了“d、b、p”等声母宝宝;授新知时,运用齐读、小组读、大组读、比赛读、男女读、小老师领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孩子们进行大面积地操练,同时穿插游戏巩固的环节,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游戏中巩固新学知识。
但是,自己的课堂上仍存在缺憾,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1、语速慢一点,动作小一点。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不能过于急切地盼望着出成效,不能缺乏期待和从容,需要慢慢来。我深知其中的道理,无奈自己是一急性子,做什么事情都急匆匆的,包括上课。从容与激情的和谐并存是我追求的境界,慢一点,再慢一点!每节课有意识地去改,让我的课堂变得优雅起来。
2、情境创设要常用常新。低年级的教学,虽然有一定的教学模式,但是情境的创设要经常更新,一个游戏或者情境创设使用了三四次后,学生就会对它失去好奇心、失去兴趣,只有不断更新生动活泼有趣的情境模式才能吸引住低年段学生,使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
3、常规训练要常抓不懈。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所以对常规教育常抓不懈,还要抓到细节,使孩子知道什么时侯做什么,什么事情该怎样做,培养好良好的常规习惯,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石。
4、逐步增加课堂容量。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这期间,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抓常规,现在孩子们已经慢慢适应小学的节奏,常规也大有起色,应该逐步的增加课堂容量了。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七
通过这段时间的语文远程平台培训,使我感受很深。我不禁回想到我的一年级语文课,不由而然地想谈谈自己心里的一些看法:
一、一年级语文教学童趣的语言是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 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菜园里》是一节 识字课,本节课教师本着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受感染的心里 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 吸引。以图片的形式引出了蔬菜的各种的实物图片,教师以富有童趣的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教学源于生活,只有让教学回到生活才能获得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突破。
在识字教学中为学生 创造了一个生活 场景——菜园。色泽鲜亮的蔬菜,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丰富的生活情景,激起学生探索生活的兴趣和欲望,激活了学生思维,让学生回想家里的彩园,为学生开创了一个愉悦的识字空间,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识字、记字的过程。在课中还涉及了蔬菜小宝宝、拼音宝宝 跟小朋友 捉迷藏 等有趣的环节,引导 着学生由带拼音 读生字词到读生字卡,逐步加深生字识字的难度,整个识字过程,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学生在无意识的学,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会了 生字 、()学会了合作。由原来枯燥无味的机械及以变为学生愿学愿记的行为。
三、及时评价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教师始终都用鼓励的口吻,以多种形式奖励学生,学生在读过儿歌后互评, 合作学习,再加上我的激励性语言的运用,使学生乐学,达到了学习目标,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习充满自信、有了成功的体验,调动了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不足之处:
一、教师应该立足学生现有的知识出发。
对于农村学生对蔬菜经常见,但又不理解这个词,在介绍时候可以介绍一下。
二、教会学生在兴趣中模仿。
教学生字在田字格里书写时,教师应该呈现的是清楚的田字格。教师范写,学生再写。
三、在让学生完成任务的时候,教师的语言应该明白具体,泛指不能太大,否则学生不能明白老师的意指。
四、恰当的色彩对比能够增强儿童的分析和识记能力。
在本节课中老师既然运用了多媒体进行了教学,在进行生字教学和偏旁部首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偏旁部首与字体的其余部分用上鲜明的对比色彩,我想这样效果应该更好一些。因为低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对鲜明色彩的呈现会胜过教师反复提醒他们要好得多。教师有意地引导生进行无意识而自觉的观察,然后自己去获得知识,这就更好了。
总之,我认为一年级语文的教学,从生活出发,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出发,精心设计教案,适合儿童的心理成为儿童中的一员走人课堂,以他们所喜爱的形式和他们一起互动,才会实现新的课标理念,才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大全语文教学反思范文语文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八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他们正确书写。
识字是低年级学习的重点,所以在教学写字这一块留有充足的时间。一些容易写错的字,让学生跟着书空,反复进行练习,让学生加深记忆。
让学生通过看图、动作演示,理解句子的意思,使他们感受到鲜花和星星的美丽和繁多。
我启发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把不同的。词语和不同的图画在头脑中恰当地组合形成板块,这样使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并在诵读中体会词串押韵的特点,增强了学生的语感,读出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来。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九
《路旁的橡树》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从《翠鸟》《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到本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建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几天的教学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今天讲了《路》的第二课时,虽是自读课文,但我还是着重了注意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心理活动的体会,重点放在体会主人公高尚的人格和强烈的环保意识上。
今天上《路旁的橡树》,感觉有点散,碎片多了点。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这篇课文,我觉得好象有点过,那么一条路为了一棵橡树,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这隐藏了不少交通隐患呀。也许有了这种想法,没有和课文的意图合拍,情未动,上起课来,没味道。
这是一棵怎样的橡树?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句子,请学生读,你读得可真有气势。仿佛看见了一棵高大的橡树,比六层楼还高呢!朗读评价语的确能起一定作用,学生在我的评价下,读得挺不错,再请学生动笔圈圈,句中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橡树的高大?学生说到了挺立、粗壮、结实,像哨兵一样。最后齐读: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接着,就引导学生去看路了。圈词体会,反复诵读,学生对这句话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只停留在:橡树的外在美,美在它的。高大,挺拔。难道这棵橡树的作用仅仅是美化环境吗?如果只是这样,为这棵橡树而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似乎不太值。可以在像草原的哨兵处,挖掘更深的内涵。为什么把橡树当作草原的哨兵?狂风怒吼着,橡树除了狂风,还可以说说噪音,黄沙。
接下来,我请学生思考:工程师和工人们面对这棵橡树,心里在想些什么?朗读4、5、6三段后,学生说这棵树很美,砍掉了多可惜。工程师和工人们的心情学生就是一个舍不得。如果通过上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认识到橡树的作用,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师和工人们面对这棵橡树,心里在想些什么?学生还可能想象到没有了树,空气不再那么清新,风沙迎面扑来,人们睁不开眼来,鸟儿无家可归。想到这,他们的心情将会多么难过,多么沉重。
最后,我请学生讨论工程师的决定,工人们的做法,你怎么看?学生说到的都是:这棵橡树太美了,他们真善良,虽然学生说到了要保护树木,保护环境,但是感觉有点牵强。如果学生认识到橡树的作用,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问学生:工人们和工程师保护的只是这一棵橡树吗?学生联系到生态环境的保护,理解高尚的心就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十
进行本课教学时,我从学习《写字很有用》入手,引出问题:写字需要哪些工具?认识这些文具后,认读“铅笔、橡皮、田字格”。反复带读6个词语,用听读法使学生整体认读它们,然后抽出单字让学生识记。比如从第一个词中抽出“笔”字认、读、记、用(口头组词)。先出示带有音节的生字,结合刚才读词语的积累,帮助学生识字。将复习拼音和学习生字有机结合,更发挥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当小老师,带动学生学习,当多数学生会读后,全班齐读,带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对常用的“笔、皮”,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扩词,调动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在此基础上,引出“我们、写字、要用心”三个词语,进行初步认读。提出问题,怎么写字才是“用心”?学生有写拼音字母的经历,所以很容易体会,结合识字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本课还进行了在课文中圈出生字条中生字的训练,为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打下基础。
反观本课教学,我认为做到了三个结合:
1、复习拼音与认识生字相结合,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
2、有效使用教材,识字与学习习惯养成相结合。
3、听读识字方法与拼音识字方法相结合,拓展学生识字途径。
注:本单元中涉及写字姿势的训练部分已经在拼音教学部分相机完成。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十一
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而是充满活力的、不断生成的、开放式的教学。怎么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呢?从以上《识字2》这一课的教学片段可以看到,我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主动质疑,学会质疑,善于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使整堂课充满着活力。
(一)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创新
首先,我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敢读、敢说、敢问、敢答。如“你们也想读一读这么好听的儿歌吗?(生:想!)那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吧!”“那这篇韵文,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好不好?”“你的想法真的很棒!”等等话语,无不在激励学生。有了一个轻松、和谐、质疑的环境,孩子们才会大胆地想、尽情地说,不断地进行创造性思维。
其次,教师少问,鼓励学生多问。课堂上,让学生多问,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课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精而少,如片段二中只有两处重点提问──“你从这篇韵文里读懂了些什么?”和“那这篇韵文,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好不好?”而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质疑,让他们学会提问。例如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提出“你觉得哪些字、句子比较难读”,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虽然一年级儿童年龄小,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却是最大的,也最爱问“为什么”。在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后,我又提供给学生质疑的空间,让他们说说: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提的问题虽然涉及到词语的理解比较多些,但这也反映了他们的'真实学习情况。而叶健斌小朋友提的问题着实让我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他是个很好问的孩子,平时上课总喜欢给大家提些意见和建议。对于他的好问,我一直鼓励和支持。我想,在上述案例中,他能提出“给韵文加题目”的建议,这也得益于平时我经常鼓励学生质疑。学生敢于质疑,说明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了。有时即使是离题或“冒犯”老师的问题,也应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有问有答。
再次,要善于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思维是最没有束缚的、是最活跃的。他们的脑子里装着许许多多奇异的火花,只要得到一个小小的思维空间他们就会发挥想象,开始创新。上述案例中,当一个学生提出要给韵文加标题的建议后,我就抓住这个闪光点,引导全班学生去深入思考,开阔思维。于是,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歪着脑袋在思考到底取什么名字好。接着,个个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还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如有的说──我想给它加个“懂礼貌”的名;有的说──我想让它叫“三字歌”,因为这则韵文跟我们念过的“三字经”很像,都是三个字三个字在一起的,所以就叫“三字歌”;还有的说──我想给它取名为“好孩子”。最后经过讨论,决定采用“好孩子,人人夸”这个题目。
(二)用“活”教材,不断生成课程资源
《识字2》是一篇识字课文,它是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的。但由于本篇课文思想教育意义强,所以我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己感悟。学生在理解感悟的过程中自行发现,自主质疑,自行建构了文本的意义,这就是课堂教学不断生成的课程资源,我们老师就应该用心引导,使这部分课程资源被利用起来。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创新点,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本课教学中,这个创新点是由学生自己挖掘的。没有叶健斌小朋友的“好问”,就没有了“给韵文加标题”的“创举”。而我只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质疑的环境,让他们大胆地想、尽情地说,不断地进行创造性思维。
“在儿童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语文学习不应该仅仅是读和背,更重要的是鼓励孩子们不断创新,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有生机,才有活力。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篇十二
课文
春天 春风 春雨
柳树 小草 嫩芽
布谷 燕子 蜜蜂
梨花 杏花 桃花
《识字1》是一篇围绕春天的韵文,将12个词语分为四组,排成四行,隔行押韵,容易诵读记忆。而且每组词表示同类,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春天的特征。课文还配有相应图画,形象再现了词串所表现的事物,使识字、识词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本课的重点是识字、写字。
在课堂上,我首先让孩子们欣赏图片,并看图说词语,这些图画非常漂亮孩子们很喜欢,而且通过预习后学生对韵文中的词语并不陌生。在单个认读词语后再一行一行的认读,最后到整篇韵文的诵读,整个读的过程中我和孩子们始终把握一个基调,那就是读出春天的美。如何读出美就是头脑中有画面,想象画面读。
在教学生字时,我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记住这个字形,让他们尝试编小儿歌或者打字迷的方式识记生字。因为是第一次尝试这样教学生字,所以我给学生一个示范,如“春”:三人一日。经过老师的`引导,一些有趣的字迷从孩子们的口中源源不断流淌出来,“芽”:牙齿上长草了。“谷”:八人一口。“布”:毛巾被风吹歪了、、、、、、、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兴趣很深厚,这样识字比以往老师在前面一笔笔教书写效率提高了很多,这样识字孩子们应是经久不忘的。
本课的生字很多,共有10个生字,在第二课时花了大半的时间放在识记生字上面了,在后面让学生用文中的词语说话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了,没有进行比较扎实的训练,是一大遗憾。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篇十三
学习目标:
1、就身边的垃圾进行交流,能说清楚垃圾是从哪里来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2、就如何处理生活垃圾,展开合理的想象,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具有自觉美化环境的。行动。
课前准备
1、生活小调查:我们身边有哪些垃圾?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学校、家附近。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校园的垃圾进行观察。)
2、布置搜集资料:垃圾的处理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义乌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吗?那你觉得义乌城干净吗?(可以播放义乌的风光或校园风光,让学生感受城市的整洁美)
城市里的垃圾到哪里去了呢?今天我们的口语交际课要谈的话题是:
我们身边的垃圾
二、小调查的汇报交流
(1)每人在小组里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互相帮助,互相补充。
(2)每组派代表交流。
(3)教师小结:
垃圾的果皮纸屑、塑料袋、各种瓶子、吃剩的食品等(校园垃圾)
厨房垃圾。
三、开展活动,处理垃圾
小朋友在学习生活中,少不了出现垃圾,但是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城市仍然这么美丽干净,你们知道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吗?
1、让学生自由说说,交流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学生可能会说扔到垃圾桶里、垃圾房里去了,那么老师就追问:“垃圾房装满了怎么办?)
2、该怎么处理垃圾呢?今天我们来成立“点子公司”,为处理垃圾出出点子吧。
(1)学生自由组合,成立公司,动脑子,想办法。
(2)分组汇报。注意评议:
谁听的认真?谁的点子好?好在哪里?
�
四、介绍科学的垃圾处理方法
1、义乌的处理办法:塔山垃圾填埋场。
2、焚烧法。
3、积肥法。
五、讨论质疑,求真创新
1、�
引导学生从环保、废物利用等方面谈谈看法。
2、介绍美科学家研制出用人造闪电出来垃圾的新方法。
六、导行
我为创建出力,携手共建全国卫生城。
成立环保小卫队。
资料:
处理垃圾的方法:
卫生掩埋法:顾名思义,就是找空地,把垃圾掩埋起来。
焚烧法;将垃圾分类后,送入焚化炉里燃烧。
积肥法;把垃圾堆叠起来,使废气物的纤维质和有机质腐化,变成肥料来改良土壤。
美马萨诸理工学院等离子物理实验室宣布,他们成功利用人造闪电所释放出来的巨大热量能将垃圾熔化,待冷却后,有害废物可以变为没有毒害的巨大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