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最新天宫课堂第二课心得体会400字精彩12篇9-15-99

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上了又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本页是高考家长帮www.kaoyantv.com爱岗敬业的小编帮大家收集的12篇最新天宫课堂第二课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500字 篇一

最新天宫课堂第二课心得体会400字精彩12篇9-15-99

王雨涵

神秘的太空一直是人们向往的领域,人人都好奇,太空里到底是什么样?我想,通过天宫课堂,大家就可以找到答案了——它不仅令人大开眼界,学习到许多科学知识,也让我对太空更加痴迷向往。天宫课堂由神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行授课。

航天员们就着冬奥会的“冰雪”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并展示了空间的科

学设施。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太空“冰雪”实验——在袋子中挤压,溶液通过长又细的管子,形成一个小溶液球。在空中飘荡着,紧接用一跟沾上结晶核颗粒的毛杆进行触碰,液体球表面立即结上了冰,成了一个小小的“冰球”!真是太神奇了!王亚平老师顺着讲解原因,大家的兴趣已然被吸引了过去,全神贯注的样子,仿佛就置身于太空中,穿上了宇航服尽情地遨游……

临近尾声,三位宇航员与地面对话,耐心地解答同学们的疑惑和好奇,最后依依不舍与大家告别。

天宫课堂,拉进了我们和太空的距离,在讲解和谈笑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仰望天空一闪一闪的明星,我下定决心更加努力学

“天宫课堂”第二课15时40分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以天地对话方式进行授课。课堂上,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太空“冰雪”实验演示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现象,液桥演示实验演示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水油分离实验演示失重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分层,太空抛物实验演示天地之间抛物区别。

观看过程中,五堰小学的同学们为微重力环境下的物理现象惊奇不已,时而发出惊叹声、时而因天地之间物体运动轨迹的差别而皱紧思索的眉头。讲解展示核心舱两个科学机柜,是这次“天宫课堂”课堂内容的一个亮点,同学们纷纷为祖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感到自豪。

观看期间,同学们还做起研究。有的同学拿起手边的橡皮擦和水杯等物品同步做起实验来,试图探究相互作用的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有的同学化身成“小科学家”,给同学一边描述天空课堂实验中的现象一边解释其中的原理。

五三班肖雅琪同学看完“太空抛物”实验后兴奋极了,为同学们讲述了“牛顿第一定律”,女孩子举起一块橡皮擦一本正经地对同学们说:“我把这块橡皮扔出去,如果它不受外力作用,那它会一直以初始速度前进,除非有力拦着它……”女孩的讲解让周围的小听众露出“崇拜”的神情。

五六班王尔塽同学看完“液桥演示”实验后,想起去年在“天宫课堂”第一课上的“浮力消失”实验,王尔塽跟同学们讲起自己的探究历程,她说去年看完天宫课堂后,就找科学老师探讨“为什么水在太空中没有浮力呢?”的问题,通过老师对“牛顿第三定律”的讲解和对阿基米德原理及其数学表达式的学习,明白了水的浮力是由于重力影响,王尔塽告诉同学们她认为“液桥”现象应该也可以从重力对水的作用方面去分析解释。

观看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学习感受,围绕“科学”展开热烈讨论。“科学老师告诉我,科学是自由的学问。”五七班邓懿轩说,“上完今天这堂课,我对科学有了更多的热爱,我要不断去学习和发现,探求知识的本身。”“科学老师给我们上课,老喜欢加些科学史的内容,这让我不仅学习了课本知识,也感受到科学并不是高深莫测,也不应该烧脑。”五五班邓璟萱同学说,“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更加理解了‘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以及‘科学’对‘技术’的影响。”

五堰小学此次“天宫课堂”收看活动,让学生学习到新的科学知识,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00字 篇三

今天,我观看了《筑梦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二课》,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首先,在地面上的张健老师给同学们做了一个小实验:用细线下面连着一块有机玻璃板,玻璃板上面放着一个装有半杯水的杯子,然后问大家:如果我把它抡起来,水会洒出来吗?我心想:水应该会洒出来吧,在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张健老师已经把水杯抡了起来,水竟然一滴都没落下来,我吃惊极了!原来,这是因为做圆周运动的水,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了重力的作用,圆周运动是需要向心力来不断地改变它运动方向的,如果没有向心力,它就会偏离轨道了,所以水没有流出来。

然后,画面切换到了太空中的王亚平老师面前,只见王亚平老师像变魔术一样,从手中变出一个冰墩墩。王亚平老师的实验是将冰墩墩抛出去,冰墩墩并没有像在地面上一样掉到地上,而是,按着抛出的方向在匀速前进。

最后,到了激动人心的天地问答时间,其中最有趣的问题是:宇航员在空间站里流眼泪是怎么样的?是像果冻一样在眼角拉的很长,还是会蹦出来,变成一颗一颗的小水球?原来,眼泪不会流下来,而是在眼眶中打转或者是黏在眼角。真是太神奇了!

现在的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贡献!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00字 篇四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零时23分,神舟13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宇航员送入太空。三名宇航员带着全体中国人的期望和祝福,奔向苍穹,前往浩瀚宇宙中的中国太空之家。

今天,学校组织我观看了由三名宇航员老师主讲的《天空课堂》第二课,让我们了解到许多关于太空和地球不同的地方,也更好地理解了失重这一物理概念。在天工课堂中,王亚平老师展示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现象,看到太空中美丽的“冰雪”实验。同时,还为我们演示地球上与天空中抛物的区别,直观地揭示了重力现象。

从神舟5号到神舟13号,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止。从半个多世纪前一曲东方红唱响宇宙,到现如今鲜艳的中国红闪耀太空。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航天梦”早已汇入伟大的“中国梦”,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惊鸿之笔。“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正如王亚平所说,只要敢于有梦,敢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300字 篇五

星辰大海未止步,航天英雄再出征。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着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3名中国航天员飞向太空,他 “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该怎么睡觉呢?”“太空看到的星星是否与地球看到的一样呢?”……随着课堂的深入,激起了我无数的好奇心。航天员的每一个回答都让我感到不可思议。同时,也让我更加了解太空,对太空充满了向往。

而当我了解到宇航员前往太空前的训练后,我深感他们的不易和那持之以恒的精神。为了能够适应在太空的生活,他们每天不得不穿着重400斤的训练服,一次又一次的模拟在太空失重的感觉,每次训练就长达七八个小时。王亚平曾经说过:“每次训练完后,吃饭时我的手都拿不稳筷子。”他们经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训练,忍受着各种苦难,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为之学习吗?

观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00字 篇六

《天宫课堂第二课》再次开课了,我感到非常激动,因为又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太空的奥秘,可以听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三位老师分享空间站的神秘与乐趣。

我早早地坐在电视前,怀着兴奋的心情等候开课。终于开课啦!这次的实验有太空冰雪、液桥演示、水油分离、太空抛物,最后介绍了空间科学设施。这么多的实验一个比一个神奇,比如太空冰雪,王亚平老师拿来一袋水,把水挤出袋口,用一根沾有粉末的小棒,触摸了一下水球,水球立刻结冰,变成一颗“冰球”。“哇!太神奇了!”我惊讶地叫了出来。还有太空抛物,抛的是我最爱的冰墩墩,只见这么一抛,“小可爱”便轻飘飘地沿着原有方向匀速前进,而不是掉在地上。每个实验都像在变魔法,让我感到十分神奇,因为地球有地心引力,所以这些实验的现象是地球上看不到的。

太空中这些实验现象让我大开眼界,我感受到科技发展的强大和祖国的伟大,科技强,则国强,我为中国航天事业而骄傲与自豪!我希望自己有机会可以上太空去看看、去生活、去探索,去感受一下失重带来的生活乐趣,我会努力学习,掌握本领,长大后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300字 篇七

天宫课堂真是太有趣了!这让我异常激动,因为可以看到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一系列奇妙现象。在这仅有的40分钟里,航天员们却只有用了简单的5个小实验来让大家更了解在失重环境下,物体的变化以及它变化的原理。分别有水膜实验、陀螺实验……就让我知道原来在失重的环境下能做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水球实验了!首先,用一个类似放大镜大小的环,伸进饮用的自来水袋里,拿出来时竟成为了一个水膜,再往里面不停地注入水珠,慢慢地水膜就变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水球。如果在地面上把一只针管插入水球里,那不用说,水球一定会爆开来。但是,在太空中竟然可以用针管给水球注入墨水,而水球却“毫发未伤”,这对于我们来说,简直是一个奇迹!这让观众们都看得目瞪口呆。感觉良好三人组真的特别有趣,他们把我们带入了这个太空,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太空。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00字 篇八

王欣妍

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并直播,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行授课。在第二课中,王亚平分别演示了水油分离、太空“冰雪”实验、液体搭桥、太空抛物等有趣试验。从直播画面来看,在中国空间站,王亚平利用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制作了一颗“冰球”。这个液体球,长得像冰球其实是“热球”。微重力环境下,液体的表面张力更加凸显。在液桥演示实验中,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将两个塑料板连接起来,在太空可用液体搭一座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地面上,水和油自然分层,油在上水在下。然而,在空间站,水和油并没有自然分层,需要在离心作用下才可实现分层。最后,在太空抛物实验中,王亚平还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助教:冰墩墩。被抛出后,助教冰墩墩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

这些实验都太神奇了,向所有宇航员致敬。这是多少人的梦想,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即为信仰!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1400字 篇九

3月23日下午,在北京中国科技馆地面主课堂和西藏拉萨、新疆乌鲁木齐2个地面分课堂,400余名中小学生等待着再次开启太空授课。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各位同学,大家好!”15时59分,“太空教师”王亚平亲切的声音从遥远太空传来,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内,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再次以天地交互的方式,开启了“天宫课堂”第二课。

在去年12月9日的“天宫课堂”上,3位航天员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天和核心舱,并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等有趣的实验,点燃了无数青少年探索太空的梦想。课程结束后,社会各界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广泛参与第二次“天宫课堂”授课内容征集,这次的授课内容是从征集到的意见建议中遴选的,并结合中国空间站设施条件进行了精心设计。在万众期待中,一堂以展示“微重力环境下特殊物理现象”为主要内容的科普课精彩开讲。

“空间站居然能制作冰球?”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王亚平再次如魔术师一般开始了神奇的实验。只见她从一个装有过饱和乙酸钠溶液的袋子中缓缓挤出一个圆圆的液体球,然后用沾有晶体粉末的小棍触碰一下,见证奇迹的时刻出现了——液体球迅速结晶,成为一个漂亮的冰球悬浮在空中。

看到同学们脸上满是好奇,王亚平接着讲解了其中的科学奥秘:“是微重力环境下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使得挤出的液体形成了饱满均匀的液体球。如果我们在地面上做这个实验就需要用容器,结晶的形状也会受到容器外形的影响。而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中,液体球可以悬浮在空中,当它结晶后就长成了这样的形状。”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失重环境下液体的表面张力,多个精彩的实验在空间站逐一展开:两片液桥板成功将相融在一起的两个小水球拉伸成一条透明的液桥;水油混合物靠着离心作用在太空成功分离;可爱的冰墩墩玩具被抛出后没有下坠,而是沿着原有的方向匀速前进……同学们全神贯注地看着一个个精彩实验。

浙江省平湖市黄姑实验小学三年级的钱欣怡这次又和同学们一起在线上观看太空授课。她说:“我知道这些实验现象之所以与地面不同,就是因为空间站所处的微重力环境。”

展示这些有趣的实验,3位航天员想告诉大家:我们可以利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打造国家太空实验室。

接着,王亚平和叶光富一起为同学们介绍空间站内的两个科学实验柜——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和无容器材料实验柜。

“空间站不是已经是微重力环境了吗?为什么还不能满足实验要求?究竟什么样的实验需要更高的微重力水平呢?”同学们心中的疑问很快得到了航天员老师的回答。

“实际上,高微重力对于物理学研究非常重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开展更精密的科学实验,提高测量精度。比如在高微重力环境下,科学家利用冷原子干涉仪对原子进行加速度测量比对,可以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等效原理进行高精度检验……”叶光富不仅给同学们做了详细讲解,还告诉大家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等到‘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我们会增加更多的实验柜,开展更多领域的研究项目。届时,中外科学家都能依托实验柜开展研究,我们的空间站将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太空科学实验平台。”

当得知去年9月第一批实验样品已由神舟十二号乘组航天员带回地球,交给科学家进行分析研究后,不少同学跃跃欲试:“真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走进空间站,亲自在太空做实验。”

眼看“天宫课堂”接近尾声,同学们都不想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纷纷踊跃提问:“在空间站流眼泪,是像果冻一样在眼角拉得很长还是会蹦出来?”“在地球和太空看月亮有何不同?”……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同学们,未来属于你们!”翟志刚洪亮的声音在太空响起。随后,航天员向同学们发来“太空寄语”, 热切的鼓励和期待回响在天地之间。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00字 篇十

太空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知之甚少的空间,直到21世纪的今天,人类也并没有探究清楚宇宙的奥秘。所以对于所有人来说太空是无比神秘的,更别说是我们学生了,对太空更是知之甚少。所以国家便让宇航员进行太空授课,让我们加深了解太空。

这次太空授课是第二次太空授课,上回太空授课是去年12月9日,而这次太空授课则是今天,2022年3月23日。中间相隔了三个多月了,三个多月都没换航天员,看来我们中国的空间站还是十分牛的!

在上次太空授课中,我最喜欢的实验当属“双面人”了,它是在太空中做出一个水球,然后向水球里注入空气,使它产生两个透镜,因为是在失重环境下做的,所以我们想做也做不了。而这次最让我感到新奇的便是“油水分离”实验了,因为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所以油会浮在水的上面。在地球上因为重力的原因,所以油和水会正常分离,无论怎么晃也不会混合。但在太空中,因为没有了重力的约束,所以如果晃一晃的话,油和水便会混合在一起。但是用离心机原理,又可以使其分开,所

第二次太空授课就这么结束了,但我还意犹未尽。而我希望下次授课可以快点进行,因为太有意思了。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300字 篇十一

代航天,个强国梦。代航天的功勋已经牢牢铭刻在新中国史册上,建国初期中国航天从零起步,从在洋彼岸的钱学森冲破百般阻挠回国筑梦,到以孙家栋为代表的中国第代航天,将我国第颗造卫星“东红号”发射升空,线电传播出的歌曲《东红》,再到第五代航天逐步完全主研发出载航天技术,“嫦娥”“天问”“祝融”呼啸来,“中国印迹”如今已闪耀苍穹,在载航天、探程、深海程、超级计算、量信息等领域取得批重科技成果。中国航天,是靠代代航天青春和命换回来的,论是“两弹星精神”,还是“载航天精神”,都将代代相传、不息。

天地迥,始觉宇宙之穷。归航不是终点,对于宇宙的探索,我们刻未曾停歇。新的“太空出差三组”即将搭乘神三号飞船即将启航,开启为期6个的太空之旅。不断接续的载航天精神,必将让中国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梦想。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00字 篇十二

古有嫦娥奔月,今有神舟飞天。2022年3月23日下午,我们上了一堂特殊的课:这是来自遥远又神秘的太空所连线的“天宫课堂”。短暂的40分钟,却令电脑前的我久久不能平复激动的内心情感。我想:在感叹太空实验之神奇的同时,我心里更加赞叹我们的祖国!中国人在太空也有了自己的星星!

直播中,航天员们化身讲师,为屏幕后的我们展示了一个个有趣的实验: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使我最为震撼的是太空“冰雪实验”。和地面上的冬奥会交相呼应,中国空间站上演的“冰雪”实验演示了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现象。王老师利用失重环境在水球表面加入化学药物,仅仅过了几秒钟,悬浮在太空中的水球便迅速结晶变成了一颗冰球!这些区别于地面上的实验现象,让我对太空产生了深深兴趣。

中国航天员的浪漫就是将神话变为现实。太空中越来越多的中国身影,正在将中华民族对浩瀚星空的浪漫情怀,谱写成探索太空的现实诗篇。少年强则国强,我会继续坚定理想,在追梦路上,向着未知的前方无畏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