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编辑惊云给大伙儿整编的14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的相关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活动 篇一
教学目标:
1、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在情景中找角,摸角、制作角,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
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感知生活中处处有角。
教学重点:
认识角及正确画角。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想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吗?把题目读一:角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8页。
a、同学们知道这是在哪里吗?(美丽的校园)
b、谁来说说图中画了哪些景物?
c、图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呢?同桌间huxia指一指,说一说
2、教学例1
(1)找角
a、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剪刀钟面三角尺
b、让学生找实物中的角。
C、师:这三个物品都有角,闭上眼睛想想角是什么样子的。
生:都是尖尖的。
生: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2)认识角
a、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师: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顶点。(板书)
师:这是角的两条边,都是直直的,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一个角。(也就是角有1个顶点,两条边)
b、学生齐说角的名称。
C、判断角,学生判断再说理由。
(3)判断角的大小。
师: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
a、教师画线,提问,角有什么变化吗?
b、剪刀演示。
c、教师小结: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4)画角
师:先确定一个顶点。
师:从顶点出发画两条直直的线,这就组成了一个角。
师:学生练习画角,教师纠正。
师:展示画得较好的同学。
最后要求学生把角的名称写上去。
三、完成做一做。
四、教师小结
西师大版二年级小学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38——39页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活动情景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在操作体验中让学生感受到角有大小,感悟到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3、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交流能力。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绳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红旗上的五角星的名称缘由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的精神面貌真不错,老师准备把这几颗五角星奖励给表现最好的同学。(课件出示五角星)这几颗星星为什么叫五角星呢?师:角到底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通过学生熟悉的“五角星”,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角是什么样的图形,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又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1、找角
师: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角的家,在画面中,哪儿有角?
师:不仅这里有角,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然后把你的发现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生生互动)
2、摸角
师:谁愿意说说你们找到的角?
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的角原来是这样的一个图形(点)。想想怎样才能把你们看到的角完整地指出来呢?(点、边、边)
老师发现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这个点,还指了这两条直直的线。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吗?你们能像老师这样指角吗?试试看。
师生一起指三角形的角、课本封面上的角。
3、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同桌合作指一指课件中的角。
师:角到底是什么模样呢?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衣。(课件演示)
师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并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后板书(1个顶点、2条边)生再次指认实物角的各部分名称。
4、判断角
(学生用手势判断,并说明理由,如五角的角与几何中的角的区别)
5、创造角
师提供学具:一条绳子、两根塑料条、圆或不规则纸片。讲故事:“蓝角、红角比大小”(课件出示图)。
(在创造角的教学中,通过学生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说一说等方法,让学生通过操作及同桌合作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探索,使学生感受角有大小,更好的认识角的特征,建立角的表象。在学生介绍角的时候选择一个角来比一比两个角谁大谁小,这样可以更自然的引到活动角的比较大小。)
6、画角
a、请学生想想说说,应该怎样画角。
b、教师规范画角的步骤。教师边画边说:先点一个点,从这个点起,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教师板演)。c、学生练习画角,教师给予鼓励。
d、学生反馈后,再画一个跟刚才大小不一样的角。
三、练习反馈,实际应用
1、师:请同学们数一数三角形有几个角,再数一数每个小组桌面上其他图形的角。
2、给你一个长方形,只能剪一刀,你能把它变成几个角学生操作后交流:不同的剪法,得到角的个数不一样。(电脑演示几种情况)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1、谈收获
2、学唱《角的歌》:我的名字叫做角
我有边儿是两条
一个顶点两条边
所以我叫角角角(课中安排学唱《角的歌》,旋律是学生熟悉并喜爱的,加上简明扼要的歌词和动作,是对“角”的一个特写,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五、课外延伸
老师要交给你们一个任务,请你回去后仔细地观察一下,你还见过哪些地方有角,听说过哪里有角,然后把它们写下来,题目就叫做:我所知道的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1、角的认识、画角。
2、直角的认识、判断直角、画直角。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德育点: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会画角和直角。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主题图,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学们都在做早操,同住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抽出实物中的角,问:你们认识他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角。
二、自主探究:
1、找角。师:不仅图中有角,在我们的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找一找,把你看到的告诉你的同桌。
2、角的概念。
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衣,仔细观察,角是什么样的?
生:有一个点,有直直的线。师解释边和顶点。
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和边?
3、判断下面哪个是角,哪个不是角。
4、做角。利用学具自制角。交流做法,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一样,边不一样长的角,让学生判断哪一个角大。怎样判断?
师生共同操作活动角,感知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5、用尺子画角。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学生画角。
三、拓展运用:
1、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2、自由用角做画。
动手画画,动脑想想就会做。在下图中增加两条线段,使它有4个角。
课后小结:
第三单元:三、角的初步认识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 小学数学说课稿 sxsk/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三册第38-39页例1,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
2、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抽象思维等能力。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会用尺子画角,体会角是有大有小的,感悟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活动角,三角板、圆形彩纸、小棒等
教学流程:
一、情境激趣,乐学善启
1、故事导入
谈话:在数学王国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图形娃娃,他们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可开心啦!这不,它们正在玩“猜图形”的游戏呢。你们想玩吗?(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个圆形,露出一部分)
师: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图形?(猜完取出这个圆形)接着再依次出示一个信封,里面分别装着一个正方形、三角形,露出一个角让学生猜测。问:这次你们为什么不把它猜成圆形呢?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和“角娃娃”交个朋友,认识角这个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乐学善思,探索新知。
1、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师:在图形娃娃中,就数“角娃娃”最调皮了。在大家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角”娃娃躲到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上来了。现在我们一起到美丽的校园去找找,看看角都躲在哪?(出示情境图)小朋友们,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学生找角,教师总结。
老师这儿也有几种物体,你们从这些物体中找到角吗?谁来指一指?(电脑显示第39页上方的三幅图)。学生上前指出哪些部位藏着角。
师:很好,我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三个角。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剪刀、吸管、水管里用彩色线标出这些角。(课件演示)
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展示角:刚才我们看到的都是生活中的。角,那么在数学中我们学习的角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套,看看变成这什么样。(多媒体演示,将物体隐藏,出现不同方向的三个角)(出示例1图)
(2)认识角:
师:象这样的图形都是角。大家看看这三个角有什么共同点呢?
①下面请小朋友们拿出三角板,跟着老师做:用角的顶端轻轻扎扎我们的手心,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觉角的顶点是尖尖的)然后再摸一摸角的这边和这边,是怎样的呀。(感知角的两条边是直直的。)
②师: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板书:顶点、边、边)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围成一个角,这两条边所夹的这个部分就是角,我们通常用小弧线来表示。
③请同学们说出屏幕上三个角各部分的名称(点击课件)。观察一下,每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几条边?(板书: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3、乐学实践,感知角的大小。
(1)折角
①出示一张圆形的纸,问:大家看,这张纸上有角吗?(没有)你能用你会变魔术的小手将手中的纸做一个角吗?(小组比赛)
(学生小组活学生"折角"活动)。
师:老师看到各组同学折出了各种各样的角,有这样的吗?(教师一手持折出的黄色"直角")
举起来让同学看看。
②谁能折出比老师这个角大的角?顶点不变。试试看!教师将两个折的角重叠,让学生比较大小。
③谁能折出比老师这个角小的角?也是顶点不变。试试看!
教师将两个折的角重叠,再让学生比较大小。
师:可见角不仅有大的,也有小的。它还有更有趣的特点呢!
(2)认识角的大小
①师:老师也做了一个角,这个角的边是可以动的,我们就叫它活动角。
师: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愿意吗,哪位同学能把角变大一些吗?试试看。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叫“超级变变变”。好,听老师的口令,举起你们的小手,先摆一个角。跟着老师说:变大,变大,再变大。问:“这个角是怎么变大的?”师:现在把它变小,变小,再变小。怎么会变小了呢?
想一想,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板书: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③比大小:
师:(出示师摆的角),谁敢跟老师的角比大小?(请一名学生上来)你们猜一猜哪个角大?究竟是怎样呢?(跟学生的角重合)
师:大家认真观察,老师的角的两边刚好跟这个角的两边怎么样?(紧靠)为什么老师的边这么长,跟她的角却一样大呢?
(学生的角张开一些后,问:现在谁的角大?为什么你们的边这么短,却比林老师的角大呢?
师:那说明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呢?
④小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板书: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
4、乐学善画。
(1)观察画角
师:请看黑板,我们先来学习怎样画角。(教师示范)
师:谁能说一说画角的时候要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2)动手画角
师:你觉得画角时要注意什么?(小朋友们注意了:在画的时候要把尺子按紧,否则线画歪了,就不是一个角的图形了。)
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智力闯关)
(1)辨一辩
(2)排一排
(3)数一数
(4)摆一摆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角娃娃,那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儿歌出示:
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
先画顶点再画边。
五、作业
1、画一个角,并标出它各部分的名称;
2、欣赏生活中的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在认一认、说一说、指一指、找一找、折一折、摸一摸等活动,初步认识角,会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比较,明白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3、在折一折、动手做的过程中学会做角;通过画一画,掌握角的画法,能够正确地画角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5、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准确地画角。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上的画面:校园的一角。谁来说说校园里有什么?
操场上的活动可真丰富,这里边还藏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图形——角。老师手上拿着的三角板(抽象出三角板上的三个角),形状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做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评析]
情境导入抓住了二年级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二、引导探究 学习新知
1.联系实际,找角。
师:在这幅校园图里有好多这样的角,你能找一找吗?让我们比比看,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请学生自己指出来: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剪刀上张开形成的角、红旗上的角等等)
[评析]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图片中找出角,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给学生均等的参与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从现实个发现角、认识角。
2.初步感知,正确指角。
(1)出示剪刀、吸管和水管的`图片。这些平时用的实物中有角吗?谁来指指?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呢?
(2)从实物中剥离出角的几何图形。如何把水管上的角画下来,会是怎么样的呢?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也可以用手比划比划,看看角什么样子的。然后老师在黑板上把这些角画出来。
并让同学说说它们的形状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桌讨论并汇报)。整理并板书:尖尖的地方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角的边。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指出三角尺上的角,并感受。
(4)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哪些图形不是角。(题略)
[评析]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没有去急着帮学生纠正语言与动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探究去接触知识,理解掌握知识。
3.做角。
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初步认识了“角”这个朋友,那么现在我们动手来做一个角。请同学们拿出这张纸,用折一折的办法,折出一个角来。
学生自己做一个角,然后交流;并四个学生上讲台展示,并说出所折的角的两条边和顶点在哪里。
[评析]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角,问题的挑战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经过努力形成了形状、大小不同的角,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4.定义角的大小。
(1)教师演示活动角(两条边张开一些):你发现角怎么样了?怎么会变大的?(两条边收拢一些):这个角怎么样,怎么又会变小的?
(2)小结:角的大小就是与角两条边张开有程度有关,把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把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师生一起,边操作边说)
5.比较角的大小。
(1)观察法。老师拿出两个相差比较大纸折的角,怎么样比较?(学生回答)
(2)重叠法。老师拿出差不多大的角,这两个角谁大谁小?①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个角,谁的大一些?②学生想办法比较,指名上台演示,得出重叠法。一条边要对齐,看另一边张开的大小,再确定角的大小。③巩固重叠法。同桌做两个角,比一比,教师巡视,指名两个学生演示一下。
6、画角。
1、学生尝试画角,在小组内讨论画角的方法。
2、展示画角:先画一点,然后从这一点起用直尺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就画出了一个角。
[评析]观察、叙述、操作,使学生尽快掌握画角的技能。
三、巩固拓展
1.数一数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里各有几个角。
四、欣赏生活中的角
[总评]
本节课的设计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感觉到了数学于生活,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 具体表现在:
1.教师在课堂上敢于放手。在课堂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充足了时间与空间。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通过找角、指角、做角、定义角的大小以及比较角的大小,都是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完成的,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
2.注意了知识的拓展。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增设了一个拓展训练,别具匠心,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拓展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 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理“找一找,比一比”等活动,直观地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生活情景,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做角、比角等活动,知道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明确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
教学重点:
能直观地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明确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活动角、三角板、红领巾。
学生准备:
做角材料、彩笔、三角板、正方形纸片、剪刀。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首先,老师给大家变一个魔术,想看吗?
生:想!(多媒体动画演示由四根小棒摆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这是什么图形?
生:平行四边形。
师:现在我让它变(边说边用动画演示拿掉一根小棒变成三角形。)变成什么了?
生:三角形。
师:再变一次(动画演示再拿走一根小棒),又变成了什么?
生:角。
师:对,说得没错,像这样的图形就是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角的世界认识这位新朋友。(板书:认识角)
二、探究新知。
1、找一找
师:(课件创设情景:路标指示牌)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各种角,小朋友们请看大屏幕,这些物体的表面有没有角吗?角在哪里?赶快找出来。
生:七嘴八舌的指角。
师:小朋友们一眼就能把这些物体中的角找出来,真是好眼力,老师佩服你们了!我把大家找到的角请下来(课件演示抽象出角的过程)。那么你们能找出三角板面上的角吗?找出角,并用手势表示给你的同桌看,好吗?
师:巡回查看,正确指导学生指角。看到大家这么有兴趣,老师也找到了一个角,看我是怎么指给你们看的(师示范指角)。
2、摸一摸
师:看完这些角,你们愿不愿意用手去摸一摸,去感受一下呢?
生:拿出三角板摸。
师:拿出三角板领学生摸角。让学生说感受。
生:尖尖的、扎手。
师:(在多媒体里出示角的顶点)对,尖尖的地方我们叫它“顶点”。
师:(再让学生摸一摸角的两条边)有什么感觉?
生:平平的、直直的。
师:(在多媒体里出示角的边)直直的,我们叫它“边”。那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画一画
师:我们画角的时候要先画一个点,在沿着这个点画一条线,这条线是怎样的?
生:直的。
师:然后再沿着这个点画一条直直的线,这两条线都是怎样的?
生:直直的。
师:下面请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并将自己所画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指给同桌看一看。师巡回查看,有错及时纠正。
师:我们对角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但只知道角的顶点和边是不够的,还需要知道如何表示角。其实呀,两条边所夹的部分就是角。(课件用圆弧表示角)请同学们用刚才学习的标记角的方法标出你所画的角,用水彩笔标出。
4、做一做
师:师出示活动角,谁上来玩一玩,看看角有什么变化?
生: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
师:请小朋友们用课前准备的材料也做一个活动角。玩一玩,边玩边思考:角的大小与角的什么有关?
师:这说明角是有大小的,那么怎样可以把角变大变小呢?引导学生说出把两边往外拉就会变大,往里合就会变小,也就是两边开口大角就大,开口小角就小。
5、比一比
师:你们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再做一个比它小的角,可以吗?
师:你们能做出一个和它一样大的角吗?教师取一名学生做的角来比较大小。
师: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角是不是一样大呢?
生:自由回答。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师:小结:把顶点和一条边对齐来比较。
师:我们玩得这么高兴,有两个小伙伴却不知什么原因争吵了起来,瞧,是谁呀?小黄和小蓝各自画出了一个角。(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是边长不一样的角)。在比的过程中都认为自己的角大,现在请你们试着判断一下这两个角的大小,并说明理由,产生分歧,组内研究交流。(动画演示比较大小)
师:小朋友们,你们太棒了。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非常感谢你们!
师:刚才我们比一比角的大小,有的角可以用眼睛就可以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但是有的时候不能一眼看出,我们就用重叠法来比较了。
6、小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没有关系,只与角的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
三、儿歌渗透
我是一个小小角
一个顶点两条边
想要知道我大小
只看张口不看边
四、评价反思
师:这节课你们学得太棒了,我送给大家一份礼物——五角星,你们知道它的面上也藏着角,有几个角呢?
五、拓展新知
1、用身体的某些部位比划出一个角。
2、找一找我们身边的角。
六、总结回顾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如果你是角,你打算如何介绍自己?
七、作业
写一段话:说说你所知道的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单元主题图“校园早晨”,引导:校园的早晨不仅美丽,而且还藏着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图中许多物体表面有角,你能找到吗?
2、引导学生观察,从图中的三角板、剪刀、时钟等实物中找角。
3、(课件闪烁)三角板、剪刀、时钟上以及伸开两臂正在做操的小朋友身上都有角。
导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学生接触过生活中很多广泛意义上的角,对角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上课伊始,教师借助单元主题图创设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表面有角,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找角、指角。
(1)教学例1。多媒体出示例1实物图:剪刀、插有吸管的可乐罐、水龙头。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你能从这些物体中找到角吗?
(2)学生从例1的图中找角,教师用多媒体演示这些物体中所隐藏着的三个不同方向的角。
(3)学生从身边和生活中找角、指角,同桌相互交流。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三角板上的三个角,引导学生谈谈对角的感受,说说角的组成部分。
(2)让学生自学课本第39页,思考: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3)引导学生指出例1中各角的顶点和边。
3、判断角、数角。
①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②下面的图形中有几个角?
4、折角、变角。
(1)用圆形纸片折角。
①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圆形纸片,引导学生动脑动手用圆纸片折出一个角。
②让几个学生展示所折出的大小不同的角,并介绍该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2)用绳子变角。
①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绳子,同桌两人合作,用手中的一根绳子拉出一个角。
②全班学生听教师口令把拉出的角变大或变小。
③小组讨论,在变角的游戏中,你有什么新发现?学生汇报。
5、比较角的大小。
(1)从刚才的变角游戏中找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并说说比较的方法。
(2)比较两个大小相等、两边长度不同的角。
①多媒体出示两个大小相等但两边长短不同的角。
②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比较的方法,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动手比较课本中第42页第三题中两个角的大小。
③学生汇报比较方法和结果,并演示比较的过程。
④多媒体演示两个角动态重叠的过程,证实两个角大小相等。
6、体验画角。
(1)教师示范画角,学生观察后说说画角的步骤。
(2)学生动手画两个大小、方向不同的角。
(3)让学生展示所画的角,师生点评欣赏。
(4)引导学生小结画角的方法。
(5)多媒体直观演示画角的完整过程。
设计意图:教师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剪刀、吸管、水龙头等实物中找角,通过课件演示,直观地展现角的抽象过程,自然地从生活中的角过渡到对数学意义上的角的研究。接着,让学生从身边的实物中找角、指角并摸一摸三角板上的角,进一步体验到角就在身边,感受到角的特征。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在折角、变角的动手操作中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从中感悟到:角的大小变化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系,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最后,运用观察、模仿、思考、操作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初步掌握画角的步骤和方法。
三、创新设计,拓展提升
1、多媒体出示:由角组成的美丽的图形。
2、学生观察欣赏图形,说说观察后的发现。
3、学生自由创新设计:用角创作图案。
4、展示学生作品,全班欣赏交流,分享创作成果。
设计意图:学生在认识角、了解角、会画角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创造性地用角来设计作品。这是一个拓展提升练习,既可以将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又能放飞学生的思维,彰显自由发展的个性,点燃学生的创造性思想火花。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40页的内容及练习八中的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3、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重点
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角的画法。
教学难点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一些表面有角的物品和三角板。教师准备小棒、三角板、纸、硬纸条、图钉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好,我们现在先一起玩一个摆小棒游戏。请一位同学上来摆,其他同学在下面摆。注意听老师的要求,先用四根小棒摆出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教师巡视)
师:你们摆出了什么图形?(正方形)
师:好,现在拿走一根,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三角形)
师:你们真能干,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呢?(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教师先读,然后请学生读一遍。)
二、新授
师:在生活中,你在哪些物体的表面见过角呢?谁来说说?(让学生自由地讲,可以拿自己的东西说)同学们都说了许多,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在这美丽的校园里哪里有角?(老师的三角板,花工的剪刀上……)还有许多同学想说,请你们说说这些物品中哪里有角?(电脑显示第39页上方的三幅图)
(一)动手探索
师:刚才同学们都找出了许多物体表面的角,好,我们现在来试一试画一个角或做一个角,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硬纸条、图钉、彩色纸、尺子,还有白纸。如果你对角感觉还不是很清楚,可以再看看桌面上的物品,然后再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二)汇报,小结
师:刚才有的同学做角,也有的画角,都很认真,那好,谁来说说你感觉角是怎么样的?(头尖尖的,两条直直的线……)
师:我想问一下,刚才用硬纸条做角的同学,你们的角可以活动吗?角是怎么变化的?(请学生上台演示可活动的角,角张开得大,角就大,角张开得小,角就小。)
师:用纸折角的同学,你们发现了什么?(角折得越多,角就越小,相反则大)
师:画角的同学呢?你们又有什么想说的?谁画得比较好呢,上来展示一下。
师:好,刚才同学们通过做角、折角、画角,做出了不同的角(展示三种不同的角),你们发现了这些角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三)结合实践自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你们所做的和所讲的都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请教一位不说话的老师吧,请打开课本第39页,看第三行三个不同的角,自己看看。
课件显示第一个角,教师点顶点,问:角的这部分是什么?然后点边,问:角的这部分叫什么?点另一边问:这又叫什么?
出现另两角,问:谁来说一说,它们分别都叫角的什么?
电脑显示“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好,请大家检查一下,你们刚才所做的角是不是都只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呢,找出来,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摸一摸角的顶点和边。
师:好,下面谁来说自己做的角的顶点和边都在哪儿?(让做活动角的学生上来讲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小结
师:通过我们的学习认识了角是怎样的图形,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一个角只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五)画标准的角
师: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关于角的知识,下面再来画一个标准的角。你可以先看书再画。
(教师巡视)
师:请画好的同学展示自己画的角,并讲给同学们听你是怎么画的。
师:你画的顶点在哪儿?边在哪儿?(教师标出来,将之当做板书)好,下面请同学们再按这个同学的方法再画一个更好的角。
师:大家真能干,又学会画角啦。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些练习,看看你们是不是都掌握了今天学的知识。
三、练习
1、辨别下面的图形是否是角,不是的话,为什么?(图略)
2、用自己的方法比较一下两个角的大小。(图略)
3、数出下面角的个数。(图略)
教学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教学内容,在准备此课前我就查阅了这课以往的教案,但都觉得过去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因为新的课程改革提倡的是让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所以我在备课时,摒弃了以往从头到尾牵着学生学习的方法,设计了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知识的活动。全课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入,在学生原有的对图形的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小棒摆图形,当摆到三角形时问:再拿走一根后是什么图形?从而自然地引入所学的内容。第二部分是活动实践并小结。第三部分是练习。
其中第二部分又分为找出生活中的角、根据自己对角的感受制作角、结合课本和实践小结角的特征、画角等几个部分。这里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知识,自主学习,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也是整堂课最重要的部分,最能考验教师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和对所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因为教师很难预料到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教学中,我对于自己备课时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及时做出了灵活处理,没有生硬地把学生拉回到自己教案中所设计的思路。如在让学生自己制作角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用两条硬纸条做出三种不同情况的“角”,一种是常见的只有一个角,另一种是十字形的“角”,还有的是T字形的“角”。这里学生做的时候有的并不知道自己做出了几个角,只认为其中的一角是自己所做的,有的则是自己知道发现并创造出来。教师此时应因势利导,先让学生说出他说的角是指哪个,再问仅此一个角吗,还有吗,能比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吗?并及时给予表扬,这样既能鼓励其积极性,又能巩固对角的认识,一举两得。
新课改给广大教师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们也在教学中根据它采取了许多新的方法,创设了许多情境。但仅此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从思想上时刻意识到学生自主参与、体验学习、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想,去做,去交流,去发现,从自己的成败体验中获取知识,这样的学习才是积极的、有价值的学习。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40页。
教学目标与策略方法: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2、掌握用直尺画角的方法,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体验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策略与方法: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课前准备与课时设置
主体画挂图或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硬纸条、图钉、圆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1、课件或图片出示校园生活情景图(有角的地方可以随机闪动。)
问: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数学知识?
(不必强求学生把所有的角都说出来,只要能说出其中的一部分就可以。)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演示。
3、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有角,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是角?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
学生观看课件后先在小组内把看到的情景说出来,组内达成共识后,再进行班内交流。
探究体验
1、直观感知角。
(1)引导学生小组内说一说、指一指身边物品中的的角,并用手感觉一下物品中角的样子。
学生找出生活中的物品上角,如:桌子面上的角,黑板面上的角,文具盒上面的角,书面上的角……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指点角时一般只指角的顶点处,汇报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才能组成角。)
2、初步认识角。
(1)展示实物中的角(剪刀、吸管、水龙头、球门框。)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指角时一般只指角的顶点处,汇报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才能组成角。)
2、初步认识角。
(1)展示实物中的角(剪刀、吸管、水龙头、球门框)
(2)去掉实物,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3)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A、先在抽象出的图形中依次闪动角的顶点和边,然后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B、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汇报交流时,学生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出角的样子。
学生观察由实物抽象出角的过程,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
小组交流角的特征,明确: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C、拿出画有角的图纸,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4)闭眼想像角的样子。
3、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角。
(1)用纸折角。
A、提问:你能用圆形纸折一个角吗?比一比看谁折的又快又好?
B、展示学生折的角,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折的。
(选大小不同的角进行展示,出现不规的角,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
C、让学生体验角的顶点和边的特点。
(2)硬纸条做角。
A、小组合作,制一个活动角。
B、移动角的两边,观察角的大小的变化,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4、画角。
A、自己试画一个角。
B、演示画角的方法。
C、按照正确画法画角。
5、引导学生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此些新的收获?
学生闭眼想像角的样子,并用手势划出来。
学生动手折角,有的同学可能不会折,小组同学间可以相互帮助,折完后小组内说一说折的方法。
学生把小组内好的作品在投影上展示,边展示边说明折的方法,并用手指一指角。
用手摸一摸角的顶点和边,自己独立体验。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和图钉,先想一想怎样做,然后动手做出活动角。
小组的一名同学移动活动角,其他同学观察比较,把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再画一个自己感觉满意的角。
学生畅谈收获。
实践应用
1、投影出示练习八的第1题,判断下面的图形是否是角,不是的话,请说明理由?
2、完成练习八的第2题。
订正时老师可以投影出示,学生边指边说。
3、比较角的大小。(练习八的第3题。)
订正是可以用活动的投影片演示一下,用以验证比较的结果。
4、拓展题。
下图中有几个角,数数看?
全班学生用手势进行判断,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数的结果。
学生先观察,然后再用三角板的角比一比。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与实际操作中,感知角的基本特等特征。
2、利用角的特征来发现角、画角、创造角。
3、在小组合作中养成倾听的习惯,培养口头发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角。
2、从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和正确的画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在黑板上写上星级小组,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拿出一个五角星),喜欢这个吗?那怎样的小朋友可以得到五角星呢?今天我们要开展星级小组的评比,看看哪个小组能获得今天的星级小组,有信心吗?(生:有)同学们都有信心,每个组加上一个五角星,现在是几星级了?下面张老师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片,可要看仔细了。
课件播放引入。
师:屏幕上哪些图形我们已经学过了,它们分别叫什么?
生1:这些图形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师:这是什么图形呢?(课件出示角)
生回答:这个图形是角。
师:看来同学们都知道它叫角,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师:看,我们的校园多么整洁、优美。新的一天开始,校园里早早就热闹起来了。认真观察,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同桌活动,边听边说)谁来把你们的发现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1:操场上有老师、老爷爷、小朋友。
师:你发现了角吗?哪些地方有角,谁来指一指?(课件演示)
生1:老师手中的三角板上有角。
生2:老爷爷手中的剪刀上有角。
生3:钟面上有角、小朋友们做操时两手之间形成了角、球场上有角……
师:刚才第三组的同学发言特别积极,第一组和第四组的同学听得特别认识,给他们分别奖励一个一角星,现在是几星级了?还是一星级的不要灰心,因为还有机会。
师:在我们的校园里有角,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在许多物体上面都有角。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感知角。
师: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拿出三角板,看看上面有几个角?互相指一指,看谁指得好。
请一个学生拿三角板到前面指给同学们看。师:大家看好了,看他指的是否和大家的一样?(生指)
师:同意的给他鼓鼓掌。请同学们照样指一指角。
师:老师想再请一名同学,找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角,轻轻地压压它的头,有什么感觉?再压压边,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直直的。(师板书)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身边找一找,哪些地方有角?
生1:黑板的周围有角。
生2:数学书的封面上有角。
生3:教室的墙角边上有角。
师:大家找得很好,老师这儿有几幅图,看谁能找出角,把它指出来?(课件出示剪刀图)
生1:指剪刀头。(同意吗?)生:不同意。谁来说说不同意的理由。
生2:有一条边是弯弯的,不能算。
师:回答得很好,给第二个小组加上一个五角星。
生3:指剪刀把上突出的部分。(这个是角吗?不是)
师:到底这个角藏在哪里呢?
生4:指剪刀张开的部分。(课件显示找正确了)
师:大家一起来做运动,描一描角。
师:这个角找得好辛苦呀!下面来看看这个。(课件显示插一根吸管的可乐罐)生指吸管上的角。
师:你也找对了,对的给自己鼓励一下。看看钟面上,出示第三幅图:一个钟面。生指分针和时针的夹角。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很好,我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三个角。现在我们把这些角的外衣脱掉,来仔细看看。(课件显示三个角,逐渐隐去外形)
师:指第一个角,这个点叫什么?(生:起点。顶点、点)师板书(顶点)这两条呢?(生:边)师板书(边)
师:请同学们指出第二个角和第三个角的顶点和2条边,看你指的是否和大家的一样。
小结: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一个顶点、2条边)
师:角爷爷过生日,设宴请客,客人都是角家庭的成员,瞧(课件出示)这些图形都说自己是角,赶来参加宴会,请你用孙悟空般的火眼金睛帮角爷爷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的请露出你的笑脸,不是的用哭脸表示。逐个判断:
1、两条边没有连上离得较远;
2、正确的;
3、一边是曲线的;
4、两条边没连上;
5、正确的。(学生逐个说明理由)
师:刚才大家表现得很出色,每个小组再加一个五角星。
3、折角、做角。
师:小朋友们找到了那么角,还帮助角爷爷判别了真正的客人,真厉害。这次老师要考考大家,看这是什么?(出示一张圆形纸)你能想办法折出一个角吗?
生活动:自己用圆片折角、摸角,说说它的顶点和边,选择个别学生折的角贴在黑板上。
师:你们学得他们折的角怎么样?(同学们互相评价)
师:同学们心灵手巧折出了那么多角,那你能用这样的两根小纸片做个角吗?试试看,你好了再请你玩一玩。小组讨论:怎样才能使你做的角大一些,怎样才能使你做的'角小一些?
生活动:用小纸条做角、玩角,然后小组讨论、汇报。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看一段动画片吧。角的王国有一个红角和蓝角,它们是一对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它们吵起来了,为什么呢?请看(课件出示红角和蓝角)从动画片中你知道了它们为什么吵起来了?最后又怎样了?
生:它们是为了谁大谁小而吵的,后来通过比较,它们都是一样大的,它们又成了好朋友。
师: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角的大小与它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跟角的两边分开的程度有关,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师:这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好,给他们小组加一个五角星。谁能像他这样说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4、画角。
师:你们真厉害,解决了那么多问题,那你能不能把角画出来呢?
学生活动:画角,师巡视,指导。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是怎样画角的?
生:先画……,再画……。
师小结:先画一个顶点,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三、归纳提高: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生自由说说,然后全班交流。
生: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图形——角。
生:我知道一个角有个尖尖的顶点还有两条直直的边。
生:我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我们还学会了画角的方法。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我们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几个问题: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请你把它找出来,说给同桌听听。(练习八第2题。)
四、质疑交流:
师:除去老师刚才向大家介绍的这些内容,谁来说说,你还知道些什么老师没有讲到的内容?或者还想知道些什么内容?
学生自由质疑、交流。
五、布置课外作业,下课。
《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等主动参与的机会。使每位同学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小组中讨论,自由发言,认真地倾听,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给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使学生注意力持久,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使倾听变成了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十一
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学生初步学会画角,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画角。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探究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实物角逐步抽象出几何角。
教具准备:课件,三角板,活动角
学具准备:小棒、三角板、练习纸、圆形纸片、三张长方形纸、绳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拼图游戏:请同学们拿出4根小棒,围成一个漂亮的图形。
拿掉1根小棒,你能将它围成什么图形?
再拿掉1根小棒,你还能将它们围成图形吗?让学生将两根小棒两头接住,拼成怎 样的图形。
师: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把它叫做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操作过程中自觉参与学习,一步一步揭示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找角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周围或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哪些实物上面有角?比比看,谁找的又快又准确。
2.指角
请学生说出自己所看到的角,并用手指给大家看。(学生在指角时可能会出现指角的错误方法,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
适时练习:请学生拿出三角板,用正确的指角方法指出三角板中有几个角?
3.认角
我们在三角板中找到了角,请大家来用你的小手摸摸这个角,先来扎扎手,有什么感觉,再摸摸这两边又有什么感觉?(小组讨论,发现角的特点)
我们来给尖尖的这一点起一个名字?叫做顶点。直直的两条边我们叫做角的边。
板书: 边
顶点 边
请同学们指出三角板中其他两个角的顶点与边。
师生共同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4.画角
师:我们一起认识了角,你能给你所找到的角画张相吗?(学生活动:尝试画角。并且展示学生作品)
课件展示正确的画角过程。学生再次画角后交流,并且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5.课堂练习。课件演示,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且请学生上台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角的基础上,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教师的“导”、“扶”、“放”与学生的“探”、“思”相结合,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大胆探索下,培养了创新意识和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最后一组练习,及时让学生掌握了新知。)
6.折角
1)小游戏:(教师出示一张圆形纸片)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办法用它来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样子好。
提问:你所折成的这个图形有3个角吗?为什么?
7.比角
1)教师出示三种不同的角,比较角的大小?请学生想办法如何来比较?
教师小结:将两个角的一边重合,另一边比较,张开的大的这个角就比较大。
2)课件出示不容易判断大小的红角与蓝角
请学生比较哪个角大一些哪个角小一些?为什么?
提问:你发现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系吗?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
3)小活动:
A、请学生用纸条图钉做一个角,教师做一个边较长而角大小相等的角,请学生判断,哪个角大一些。
B、请学生用活动角做一个比教师所做大的角。
C、同桌做角,比较角的大小。
(通过这一游戏,让学生再次将所学的新知理解、掌握、深化,并进一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三、练习:
1.猜角:出示一组图。请学生在下面图形中找出有几个角?并且指出他们的顶点和边各在哪里?
(通过练习,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也深化了新知,教学信息及时反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
2.动手做一做: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他叫数学小灵通,他想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裁纸的游戏好吗?
A:一张长方形的纸,用剪刀裁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学生活动)
B:可是数学小灵通说,一张纸裁掉一个角,也可能有4个角。同学们你想知道是怎么裁的吗?试一试吧。
C:小灵通说:也可能是3个、5个角,你知道是怎么裁的呢?
3.活动:用准备的绳子,同桌合作做一个角。
(通过开放性练习,让学生在猜测——求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
四、总结:
同学们你们这节课玩的高兴吗?我们认识了角,并且画、折、裁、做。你从中都学到了什么呢?
案例评析:
这节课是学生对角的初步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通过用手摸、用眼看、用手画、动手折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在活动中自觉接受新知。
1.借助多媒体发展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
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借助实物、图形的外部特征及学生自己亲身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从图形中辨认出各种大小不同的角的表象,从而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精心设计趣味题,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教师在最后设计开放性试题,一题多解,有趣新颖。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好奇心被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迫切想得到答案,而当答案多解时,又产生了疑惑,进而又促使他们去思考。如此过程,达到了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良好效果。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十二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设计
〖活动一 〗 引入
从复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这有四根一样长的小棒,你们可以用这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吗?
生: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请学生上台演示】
师:做的很好,如果去掉一根小棒,又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可以摆一个三角行
【学生继续演示】
师:如果从三角形中拿走一根小棒,又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师边说边拿走一根小棒】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
【设计意图 对于正方形 三角形,学生们在一年级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设计意在唤起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认识新的几何图形做迁移铺垫。同时,由学生自己动手上台演示,激发了兴趣,调动了情绪,有活跃了学习气氛】
〖活动二 〗感知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课件出示实物
钟面 红领巾 剪刀 吸管
师: 这些物体中都隐含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角,让我们给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就变成这样, 【课件演示 从实物抽象出角来,声光提示】
师: 你能在自己身边找出角吗?找到角后摸一摸,角是什么样的 ?
生1: 角尖尖的
生2: 角两边直直的
【设计意图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 ,这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物中引出角,并从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活动三〗 创造
师: 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角的模型,要选择哪些学具,试着做一下。 【生从学具袋中选两根带孔的小棒做成一个角】 通过刚才做活动角,你发现,一个角由几部分组成?
生1: 我觉得有两部分组成 , 两根小棒就行了。
生2: 我也觉得是两部分。
师: 如果没有带孔的点连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生1: 不能把两根小棒连起来。
生2: 不能组成一个角。
生3: 组成一个角,这个孔不能少。
师: 是的,通过刚才做活动角,发现角是有三个部分组成的,我们把两根小棒叫做角的“边”,这两根小棒相交的地方就是有孔的位置叫做角的“顶点”。说一说 ,你们做的活动角的顶点和边在哪?
【设计意图 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而这节教学通过学生动手做活动角,让学生自主去发现角的三部分。】
〖活动四〗探索
师: 同学们,你们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 怎么变?
生1: 我把两根小棒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生2: 我拿住一边,把另一边一拉就变大了。
师: 你们能让角变小吗?
生1: 把两条边合拢一下,就变小了。
生2: 刚才,我们既能把角变大,又能把角变小,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 与角的边有关。
师追问 : 与边的什么有关,长短吗?
生1: 不是 刚才边没有变长。
生2: 不是 两条边张开的大 ,角就变大,张开的小,角就变。
师小结
【设计意图 这段教学,通过拔动活动角,去体验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在具体的操作中,学生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强了认识效果,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活动五〗 画角
深化角的认识
师: 我们认识了角, 现在在自己的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学生画 师巡视】 说一说 , 你是怎样画的。
生1: 我是照着三角板画的
生2: 我是先画两条边,再画顶点。
生3: 我是先画顶点,再画的边。
师: 很好,通常我们常用生3的方法画角,请同学们看看【课件画角】,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按这样的方法再画一个角,看谁画的好。 【指名学生黑板上演示。】
【设计意图 画角是这次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是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相互交流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十三
学情分析:
在认识直角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去判断锐角和钝角,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教学目标:
1、 能够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知道角的大小只与它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而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渗透集合与无限的思想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锐角与钝角的概念,会辨认锐角与钝角。
教学难点:
知道角的大小只与它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而与所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观察“鸟巢”引入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角”。
2、复习“角”的有关知识。
角的名称: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对于“角”,你有什么认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吗?(复习角的各部分的名称: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复习直角:在这些角中,找一找有没有自己已经认识的?它的名字叫什么?(直角)怎么验证呢?
二、新授:
1、认识锐角和钝角:
(1)请小组合作给角分类并反馈。
(2)认识锐角与钝角的特点。
(3)巩固认识的锐角和钝角: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优秀14篇)
b. 指出三角尺上的角。
2、探究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1)情景出示大三角尺与小三角尺在吵架,大三角尺说它的三个角大,小三角尺说它的三个角与大的一样大,你们怎
(2) 学生上来演示比较,教师在大屏幕上再演示,你们发现了什么?
(3)学生讨论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4)学生拿出学具角摆角。
(5)教师摆角。
(6)学生讨论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叉口有关。
(7) 讨论三类角的大小关系。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1、说说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形成的夹角是什么角。(9:00、9:45、10:00、9:30)
2、判断。
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 )
钝角比直角和锐角都大。 ( )
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可以拼成一个钝角。( )
四、课堂小结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活动 篇十四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地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活动对角有直观的认识。
教学难点:
简单的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
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生每人准备彩纸、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前交流:屏幕出现机器猫叮当在天空中飞行的动画。今天我们把小叮当和大雄请来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同学们高兴吗?我们先去大雄家看看发生什么事了吧!
大雄:“叮当,叮当快来啊!老师要我找出物体表面的角,角是什么啊?”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角吗?你们能不能来帮帮大雄啊?”
播放动画:小叮当带着大雄在看藏在生活中各处的角——闪烁角所在的位置。
学生回答后师:对,这就是角,这节课我们大家就来一起学习角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动手操作,体验角的特征。
1、师: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角,请同学们从下列实物中找找。(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来)
2、折一折、摸一摸直观感知。
(1)、师:你能用纸折出一个角吗?(生动手折角)
(2)、闭上眼睛,摸一摸手里的角,你发现了什么?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感觉“顶点”是尖尖的,而“两边”是直直的。
3、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师示范画一个角。让学生观察老师是怎么画角的,后讲述角的各部分名称,向学生说明:我们通常用小弧线来连接两条边来标出角。
(2)、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指指课件所示实物中抽象出来角的顶点和边在哪?
(3)、师:如果一个图形有多个角,为了便于区分他们,我们可以把每个角编个序号,例如我们把它编号为1。记作: 1,读作:角1。
4、学中练
(1)、下面请小朋友来做一个游戏好吗?用手势来判断下面图形是否是角,若不是,请说出理由。(课件出示)
(2)、完成课本中67页指一指的内容:请你用铅笔标出图中的角。
三、做一做,体验角的大小,
1、用学具做成一个活动角,体验角的大小。
(1)、任意拉一个角,同桌比比两个角的大小,并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2)、在小组内比一比谁的角大。
(3)、如果想使你的角变大一些,应怎么办?
(4)学生演示方法,师引导学生理解: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
(5)、接着请同学们看看红三角,黄三角来比一比谁的角大?(课件出示两个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比较角的大小。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三、组织练习,应用拓展
1、谈话:同学们表现真棒,大家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了这么多的数学知识。叮当对你们的表现满意极了,所以他决定带大家到处转转。
课件出现情境图:想听好听的歌曲吗?我们先要找到音乐的密码:数数N、M、T这三个字母中一共有多少个角?
2、师:这堂课我们学了这么多有关角的知识,你能找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角吗?看谁找得多?
四、全课小结
谈谈你本堂课的收获?
五、拓展练习
请你再仔细的观察,在我们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有角?听说过哪里有角?然后把它们写下来,题目就叫“我所知道的角”。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
两条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