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下是高考家长帮勤劳的小编帮大家整编的6篇绝活作文的相关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绝活作文 篇一
我是一只小小鱼,
我有绝活吐泡泡。
不用买,泡泡水,
一样吹的圆又大。
我是一只小小鸟,
我有绝活大声唱。
不用拿,麦克风,
一样唱的很响亮。
我是一只小小猫,
我有绝活捉耗子。
不用放,捕鼠器,
一样把鼠捉精光。
每个人都有绝活,
没事不防show一show,
绝活作文 篇二
【关键词】王小波 早期小说 叙事模式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107-03
在中国新时期文学起步的早期,文学尤其是小说承担更多的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认知职责,竭力反映刚刚过去的“”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的精神创伤和人生苦难,批判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自然而然地成为文坛的主流,《班主任》《乔厂长上任记》《高山下的花环》等通过题材、主题和人物紧扣时代脉搏而声名大噪,但很少有作家留意到文学技巧在写作中的位置,至多认为技巧不过是一种外表的修饰和润色。事实上对小说创作而言,艺术手段尤其是叙事方式和叙事手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倘若作家无视不同的叙述方式在整合形象体系方面迥然不同的艺术功能,那么,这些叙事方式所包含的‘变化’终将为传统小说艺术所同化,从而作为一种调剂或技术性处理手段附属于他们的庞大队伍之中。”①王小波的早期小说尽管最早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前期,但已开始有意识地注意叙事模式的选择与应用,显示了作家在小说文体上的一种艺术自觉。
分析《绿水毛怪》《战福》《地久天长》等王小波早期小说,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一个共同的叙事模式,即“失望――希望――绝望”模式,尽管各个小说文本风格不同,内容各异,但是这个模式几乎概括了小说全部的情节发展趋向,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进入王小波早期精神世界的隐秘通道。具体而言,“失望”指主人公往往面对外部世界的强大压力而感到怨恨和不满,但无力改变现实世界的生存体验;“希望”意味着生活现状的突然失衡,出现新的积极因素,能够使主人公摆脱当下的生存困境获得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使人物充满了幻想和憧憬;“绝望”指理想的生活信念或目标被摧毁,主人公又退回到原先的生活秩序,只是精神受到重创而变得更加消极和深沉,具有悲凉和绝望之感。之所以指出并分析王小波的“失望――希望――绝望”模式,目的不仅限于了解这些小说的叙事形态,从中更可以看出这一叙事形态所蕴含的对艺术和对人生的基本观念,这些思想内涵在王小波此后的杂文和小说代表作《时代三部曲》中被继续深化,是贯穿王小波创作生命始终的主要精神内容。下面我们将从王小波早期小说中选取有代表性的篇目进行叙事模式的分析研究。
《绿毛水怪》作为王小波的处女作显示了较为复杂的叙事结构。但是它的“失望――希望――绝望”模式是非常明显的。在叙事功能上整部小说分为两个层次,在第一个层次中,陈辉和妖妖因为特殊的天赋被老师和学校视为眼中钉,一直郁郁不得志――失望;两人一起读书,得到了极大的乐趣,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奇妙和快乐――希望;“”开始后,妖妖下乡插队溺死,“我”则重新回到孤独的生活――绝望。在这个具有一定写实性的故事中,王小波基本上表达的是一种对枯燥生活的反抗情绪,而在第二层次中则带有浓郁的浪漫色彩:“我”到山东老家插队而“地方闭塞得很,人也很无知”,使我觉得“生活空虚透了”――失望;“我”意外碰上变为绿毛水怪的妖妖,她给我描述的神奇而又美丽的海底世界令我激动不已,“我”渴望服药之后也变成一名海怪――希望;“我”回来后高烧不退,被当作精神病人看管起来而无法赴约,最终没能加入绿毛水怪的行列,继续忍受空虚的生活――绝望。
《战福》讲述的是一个由人变狗的悲惨故事。战福辛辛苦苦盖起来的新房被哥嫂霸占,一气之下变得厌恶劳动、游手好闲――失望;小苏出现,战福在幻想中得到爱情并和小苏结婚――希望;这一切都被供销社其他
《这是真的》和《战福》一样也是人物变形的故事,但两篇小说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战福》把侧重点放在战福变为黑狗前的生活经历,揭露了战福由人变为狗的悲剧成因,而《这是真的》则把小说的重点放在文教助理员由人变驴的过程及变成驴子之后的遭遇上,有酣畅淋漓的讽刺意味。但是它的“失望――希望――绝望”模式也是非常明显的。文教助理员老赵仗着手中的权力,横征暴敛,胡作非为,广大教师和民众敢怒不敢言――失望;老赵变为驴后,终日劳作,苦不堪言,大家因此扬眉吐气――希望;原来一切只不过是南柯一梦,老赵还是现实中的文教助理员,而且比以前更加暴虐。在其他小说中,都是主人公对现实抱有失望之感,渴望另外一个理想的世界,最终由于理想的破灭而产生绝望之感,而《这是真的》不同之处在于,主人公老赵是反面人物,是造成现实不堪忍受的罪魁祸首,他变为驴子成为大快人心的“理想”,而最终他醒过来,人物和读者都意识到一切都只不过是一场梦幻,这时候产生绝望之情是在其他次要人物心理上的。
《地久天长》是王小波所有早期小说中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在收入《黑铁时代――王小波早期小说及未竟稿集》之前唯一公开发表的小说。艾晓明曾经评价道:“对超乎性别的精神之爱的歌咏,还有单纯的叙述风格,这些都好像是向刚刚过去不久的青年时代的致意,浪漫诗情的致意”。②可以说,《地久天长》是一部典型的知青小说文本,在小说结构布局和叙述方式上都十分只稚嫩,也很严格地体现了王小波早期小说的叙事模式:“我”、大许和邢红作为知青到云南插队,生活十分枯燥,每天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指导员蛮不讲理,肆意下乡知青――失望;“我”、大许和邢红三人产生亲密的友谊,一起劳动、游乐和承受批斗,期望“三人永远在一起生活”――希望;邢红得了脑瘤,在北京医治无效去世,“我”和大许各奔东西――绝望。
由此可见,“失望――希望――绝望”的叙事模式在王小波早期小说中作为一种相对固定的叙事范型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提到模式,一般人总是将其理解为隐匿于现象组织后面的一种格局,一种框架,或者一种普遍遵从的规范,但是,之所以指出并探讨作家的叙事模式,并非指责作家依照某种固定的艺术模式成批地“生产”小说,而是力图说明作家的审美情感方式并非独一无二,在某种相对固定的叙事套路背后,蕴涵着作家深沉的艺术认知和审美经验。事实上,小说结构模式的艺术处理和审美情感模式功能密切相关:“小说结构并不意味着生活秩序确定如此,而是意味着审美情感按照这种秩序关照了生活。我们甚至可以在审美情感活动的意义上对小说结构的过程加以重述:在纷纷攘攘的现实世界中,审美情感发现了某些现象所包蕴的特定意蕴。审美情感将这些现象置于视野中考察,并且在这种意蕴的带动下重新关注现实。于是如同破译了生活中的一种密码,一连串与这种意蕴相关的形象联翩而至,逐渐聚合为形象体系。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小说结构正是作家的审美观照在叙述过程中的一种现实展开。”③事实上,“失望――希望――绝望”的叙事模式的选择并不断强化,正是其内心审美意识的烛照和外化形式。王小波之所以在小说中一再采用“失望――希望――绝望”的叙事模式,使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王小波的经历异常复杂、坎坷。少年时代的王小波像当时大多数同龄人一样,身上流淌着理想主义的热血,为了建设崭新的社会和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光辉理想,甚至放弃了较为舒适的干校锻炼而自愿远赴云南边疆,希望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练一颗红心”,战天斗地。然而崇高火热的理想和触目惊心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王小波们想象中的革命、奋斗等天真的信条被残酷的生活击得粉碎。大量匪夷所思、荒谬绝伦的事件纷至沓来,强烈地冲击着王小波敏感的神经。严峻的生活体验使王小波真正走出了被长期灌输的浪漫化的革命想象,在不堪承受的苦难面前开始对生活的真谛展开痛苦的思索。回顾自己的插队经历,王小波和梁晓声、张承志等作家不同,在他心底涌起的不是崇高与悲壮,激情与自豪,而是一种自始至终受愚弄的感情,一种油然而生的“行货感”。这一切给作为“觉醒者”的王小波带来强烈的精神痛苦,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深深的焦灼之情。所以,在小说中王小波一再选择“失望――希望――绝望”的叙事模式,作为作家组织情节的“隐性基因”,对个体在特殊政治时代艰难的处境和体验进行生动的展示和描绘。
很多评论者都把王小波定义为一位理想主义者,其一生都在追求爱与美,但同时他又是一位深沉的悲观主义者,从早期小说开始,即反映了一种深入骨髓的绝望与悲凉。《绿毛水怪》《战福》《这是真的》《地久天长》这批小说,虽然构思未必圆熟,但已充分显示了王小波在20世纪70年代残酷现实面前思想意识深处的痛苦和无奈:人活在世界上,应该充满理想诗意的栖居,但理想总被外部世界的强力破坏或摧毁,诗意的世界似乎永远无法抵达。这种绝望之情在《猫》中更是达到了极致。在“猫”眼中,世界仅仅包括“一条窄窄的通道,两边是万丈深渊,而两端是万丈悬崖”,除了坐以待毙之外,无法可施。显然这也是王小波眼中的现实世界。这种绝望情绪也在其以后的创作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创作,无论是人世还是人情,都抱以低调的悲观的态度”④。
对小说创作而言,作家采用一定的结构模式最终是为了表达一定的创作意图,处于其中心的是作者全部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蕴藉,问题是这种体验的丰富性使它具有不同的表现途径,同样也制约着小说叙事文本的构成。选择何种合适的叙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说文本是否具有丰富的解读可能。70年代的王小波在创作上非常娴熟地运用“失望――希望――绝望”的叙事模式,借以表现个人对那个年代的独特认识和体悟,虽然让人印象深刻,但在一定程度上似乎也预示着作家在艺术创新上的某种“困境”。好在进入八九十年代的王小波并没有裹足不前,在创作中以相当的勇气打破了情节模式的窠臼,沿着内心活动的次序组织各种形象片段,返照人物的情感过程和意识波动,以崭新的方式揭开了内心世界的广阔图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小说叙事技巧的从容跨越。
注 释
①③南帆。小说艺术模式的革命[M].北京:三联书店,1987:3、23~24
②④艾晓明、李银河编。艾晓明:《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318
参考文献
[1]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绝活作文 篇三
关键词:作文立意 善问 虚实结合
“意境”就是作文的“立意”,所谓“立意”就是确立某次写作活动企图表达的文章信息、文章所指的写作行为、写作思维活动。“意境”不是一种概念,而是融入了作者生命气息和精神个性的具体可感的美。作文的“意境”对学生作文来说至关重要,“意境”应该算是作文的灵魂和核心,是最能体现写作者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的层次,但是如何提升学生的立意水平?结合多年实际教学心得,笔者认为,“立意”提升绝非难事,找准方法,对准策略,问题即迎刃而解。
一。善问
“善问”三部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见到题目问: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问是一种思考,是发现问题最好的方法!例如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绿色生活》我们就可以问三个问题:什么是绿色生� 针对自己问的三个问题,你可以自言自语去解答,在解答中,哪一方面更适合去写,更能写得深刻和透彻,就怎么去着手!这里我不妨简析一下:什么是绿色生活?绿色生活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模式,比如人生应该有健康的追求,它是相对于不绿色而言即不健康的生活模式!为什么需要绿色生活?绿色生活能让人生活得更美好,更有目标,更有意义!如何去绿色生活?现实点就是要环保,深奥点就是人与环境的自然统一,就是人和自然应该和谐平等相处!三个问题下来之后,我们在立意上就比较明确,你可以通过写现实生活环境的破坏点出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自己的家园,你可以写自己的学习的环境不绿色,点出我们学习不能拘泥于分数的追求,我们应该有更好的精神追求,更深层地去讲就是我们人要和自然和谐!
再如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拒绝平庸》我们也可以问三个问题:什么是拒绝平庸,为什么要拒绝平庸,如何才能拒绝平庸。提出问题后,我们就可以一个一个解答,问题解答完毕,立意也就十分清楚!什么是拒绝平庸?首先“拒绝”是一种态度,一种人生主张和观点;其次“平庸”就是平平庸庸,无所作为,“拒绝平庸”就是截取他的对立面,我们的人生要积极向上,奋发有为,不能为挫折所击倒,不能为成功所满足,理解到这一层,立意已经体现。为什么要拒绝平庸呢?拒绝平庸是让人生有所作为,有所成就,让人生充实,无悔。如何拒绝平庸呢?想拒绝平庸需要良好的心态,需要决心,需要毅力等等。问题解答完毕,题目立意已现!当然,有些同学还能更进一步地去思考和立意,例如有同学谈到文坛中的平庸,娱乐圈中的平庸等等让人耳目一新,很能抓住老师的眼球!但是在实际中更多的同学没有想到这些。
同样在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忧与爱》的命题作文中,我们依然可以使用此法。我们不必简单地去问什么是“忧”,什么是“爱”,我们要问:在谁的身上既有“忧”又有“爱”?答:自己对国家,母亲对自己。如果是自己对“国家”,那么在国家身上,怎么把“忧和爱”结合在一起的?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人这样做的呢?那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在一问一答中,立意已经十分深刻。如果是母亲对自己,那么生活中什么事让自己意识到母亲对自己的担忧中其实蕴藏的是深深的“爱”呢?看到或是体味到母亲对自己的这份关怀,作为子女的我们对他们是否也曾经“忧和爱”?可以进一步追问,在社会中,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在问答之中,立意已经被层层挖掘,可见,善问是发掘“意境”的一把利器。
所以希望同学们在作文审题时能够多问,在问中提出自己的质疑,在解答中找出自己的答案,确定自己的立意。
二。虚实结合
“实”是真实,贴近于生活,真实生活。
“虚”侧重于精神等方面的提升。
高考作文无非让我们能够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提出自己的感想。其立意层次并非很深奥。我们在作文立意中更应该从两个方面去考虑问题,即虚的一面和实的一面。这里的“虚”就是不拘于表层,能看到问题实质或是更深层次的东西,实则是实实在在的客观事物,是我们眼能看,手能触摸到的东西。例如提到“阳光”我们不能简单想到白天的阳光,我们应该想到的是“阳光”的比喻性含义。提到“路”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理解为马路、公路等等,当然我们可以去写,比如写“乡间的小路”这样也很有韵味,但是这里的“路”更多的是指人生的“道路”。2011年连云港中考语文试卷作文题目《阳光路上》。我们学生在审题时就不能简单地抓住现实中的“阳光路上”,首先看“阳光”,如果把它理解为自然界中的阳光是不是很肤浅?所以聪明的学生都会取其抽象的一面!阳光对万物是有益的,有帮助的,所以,这里的阳光应该是对自己有帮助,起作用的阳光,哪些阳光对自己有益呢?我们自然会想到,身边父母的关怀,朋友的帮助,老师的谆谆教导,其实这些都是阳光!其次是“路上”,这里的路不应该是公路、马路等,这里的路应该是自己的人生道路!所以前后结合到一起,我们自然能得到很好的立意:在阳光路上,就是学生能选取身边生活、学习中的一些细微小事,通过父母、朋友或是老师的帮助,自己能走上一条康庄大道!如此而已!但是写到这里是不是就深刻了呢?当然不是!其实对我们学生有帮助的不仅仅是亲情、友情、师情,还有其他的帮助!有学生在作文中提及书对自己的帮助,在立意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惜提及这一点的同学少之又少!
再回头看下2010年高考作文《绿色生活》,在审题时,我们就应该注意两个方面的分析:实的“绿色生活”就是一种健康朴实平和的生活,虚的“绿色生活”喻指一种淡泊的人生态度。面对当今社会经济转型期,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人心浮躁,感到前途迷茫,自杀、他杀的事件层出不穷,如“富士康十二跳”、前期校园恶性事件等,贪污、暴力、色情等丑恶现象屡禁不止,如重庆打黑中落马的文强、北京的“天上人间”的覆灭等。对此呼唤人们过一种没有世俗污染的自然的生活,崇尚生活的本真,享受人间的真情真爱的“绿色生活”。这样的立意就更高远,必能引起阅卷老师的青睐。当然,如果我们同学能从实的方面入手也是不错,比如《绿色生活》可以写环保,面对当今环境污染、气候变暖,我们要提倡过一种低碳的绿色生活。但这是大部分考生在第一时间内的第一思维,如果仅从此角度而写,很容易人云亦云,造成撞车。也可以通过写乡村宁静自然静谧的田园生活,化大为小,仔细刻画乡土人情,写出充满乡间气息的古朴的自然风光,激起人们对乡间绿色生活的回归的欲望,那将会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果更妙趣一点,就抓住“吃”等日常生活来写,写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在“吃”上也越来越讲究了,越来越精了,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什么都吃,而身体疾病也越来越多,因而提倡一种绿色生活的良好习惯,这样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是从实方面入手还是从虚方面着笔,要根据命题立意来考虑,哪一方面能写出深意,写出巧点,能脱颖而出,出类拔萃,吸引大家的眼球,就写哪一方面。
绝活作文 篇四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焦虑;抑郁;医疗服务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632-01
WHO提出妇女健康的目标是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促进健康。围绝经期妇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社区的重点人群。随着现代社会的工业化进程,妇女面对更大的生存压力,围绝经期的年龄有提前倾向,并且伴有情感障碍。为了解乌鲁木齐市中老年妇女围绝经期症状以及精神障碍的发生情况,从而进一步完善围绝经期保健措施, 对城区若干围绝经期妇女进行了抽样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采取随机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七个社区40~60岁妇女459名, 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回收有效答卷433份,有效率为94.3%。
1.2调查方法及判断标准
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被调查对象的一般状况、月经情况及婚育史、生活习惯、慢性病情况等。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均以标准分≥50作为判定焦虑和抑郁表现阳性的标准[1]。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列联表分析、卡方检验、方差分析、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资料
有3%的女性未受过教育,具有高中以及高中水平教育程度的女性达到77.3%。在月经状况中,有23.3%的女性处于正常水平,有61.2%的女性的月经不规律,15.4%的女性有绝经迹象。
2.2 SDS与SAS调查结果
SDS调查结果, SDS总标准分≥50分者190例(43.88%),SDS总分为47.97±0.58。 SAS调查结果,SAS总标准分≥50分者198例(45.73%),SAS总分为44.66±0.56。
2.3 不同社会人口因素对汉族围绝经期女性SDS评分的影响
汉族围绝经期女性出现抑郁表现在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月经状况、工作压力、自我实现压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婚姻状况(以未婚为参照,其他婚姻状况者更易出现抑郁表现)、月经状况(以正常作为参照,不规律与绝经人群易出现抑郁表现)、工作压力与自我实现越大,越容易出现抑郁表现。文化程度表现为负相关,呈现文化程度越高越不易出现抑郁表现的趋势。如表1。
2.4 不同社会人口因素对汉族围绝经期女性SAS评分的影响
维族围绝经期女性出现焦虑表现的发生在月经状况、社交情况、社会生活压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月经状况月经状况(以正常作为参照,不规律与绝经人群易出现焦虑表现)、越不善于社会交往,社会生活压力越大,越容易出现焦虑表现。如表2。
3 讨论
围绝经期是女性在生命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段特殊时期,在此期间女性卵巢功能逐渐减退直至消失,发生在生理上重要的生物化学转化的同时,心理上也会出现明显的情绪波动,甚至是情绪障碍。心境障碍起病可受体内激素水平改变与心理社会应激综合的影响,这些心理社会因素包括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年长容易发生躯体性疾病[2]。其中以抑郁与焦虑表现为主,围绝经期抑郁症会影响到人的精神生活和躯体状况。围绝经期妇女的精神改变中还可出现焦虑的症状,部分已经达到了焦虑的诊断标准[3] 。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普通人群抑郁症状发生率明显增高,说明围绝经期妇女是一特定心理危机人群[4]。广东李国荣等[5]在受教育程度与女性更年期情绪障碍关系的研究中进一步证明,学历越高抑郁程度越重,两者之间呈正相关。焦虑症状是一种情绪障碍,多由于身体不适或负性生活事件(如离婚、丧偶、亲人病故、退休等) 诱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无论在正常人群还是在特殊人群(如更年期妇女) 中,都是十分常见的[6]。
乌鲁木齐市坐落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北部,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女性的社会角色逐渐丰富与突出,对于文化程度和自我实现的追求日趋增高。同时社会生活压力就会增加。由于大部分进入围绝经期的妇女对于自身生理的改变认识不足,产生心理恐慌和自卑情绪,同时欠缺正确的心理疏导从而容易产生情绪障碍。由此可知,围绝经期妇女的精神障碍与生理因素,社会因素及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建议社区服务着手,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加强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正确疏导有情绪障碍者,早发现,早治疗。努力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5-39
[2] 郝伟精神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0—102.
[3] 黄芳 更年期妇女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1):63
[4] 何志晖, 张晓薇, 麦小玲, 等。 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相关因素及预防策略[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7, 23(12): 935-937.
绝活作文 篇五
25日晚,妈妈带我来到天龙娱乐宫,观看来自中国特技绝活艺术团的身怀绝技的演员,为庆祝重庆乌江电力集团成立十周年而演出的精彩节目。
首先,女主持人一曲优美而抒情的《山路十八弯》,表达了中国特技绝活艺术团的演员对乌电员工和黔江人民的祝福;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令观众赞叹不已;川剧绝活《变脸》的精彩亮相赢得满场喝彩;一把普通的木工锯也能弹奏《西班牙女郎》、《北国之春》等美妙绝伦的音乐;一把特制的扬琴能模拟钢琴、小提琴等多种乐器演奏……
绝活作文范文(6篇)
一位阿姨扮成小丑,蹦蹦跳跳地跑出� 最让人胆战心惊的是吃刀片,阿姨在两位观众的监督下,连续吞下了六块锋利无比的刀片,又吞下了细长的线;然后,用线将刀片一块一块地拉出来,虽然观众为之捏了一把冷汗,但却是有惊无险。
精彩互动的特技绝活表演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我的心却意犹未尽。
绝活作文 篇六
关键词:凯尔泰斯 无命运者三部曲 反抗绝望的文学
“反抗绝望的文学”同“希望的文学”不同,它立足于绝望,表现为对绝望的否定,但这否定并不直接表述为希望,而是在绝境中保存希望。如果说“希望的文学”是幻想的,那么“反抗绝望的文学”就是现实的,凯尔泰斯的“无命运者三部曲”正是破灭了主流“希望的文学”而诞生的。凯尔泰斯作为尼采、维特根斯坦的译者,他受到了二十世纪生命哲学和存在哲学关于个体生命的思想的影响,他深知个体的自觉对于整个社会变革的重要意义,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探讨受到强权压迫下的个体是如何生活和思考的。
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莱于200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的深刻刻画以及他独特的自传体文学风格。”[1](P324)他的“无命运者三部曲”分别是《无命运的人生》(剧本《命运无常》)[11]、《惨败》《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告》,是“奥斯威辛的诗”。他是怎么看待奥斯维辛这段经历的,他发展出了怎样的生存哲学?因为不同于主流的希望文学,凯尔泰斯的小说一直不受重视,那么他的“反抗绝望的文学”精神内核是什么?
一、立足绝望
“反抗绝望的文学”立足点是绝望。凯尔泰斯・伊姆莱的文字是绝望的,从他给小说命名为《无命运的人生》就可以看出来。人生不再是有序的或者无常的,因为甚至根本不存在“命运”这种东西。
这种绝望首先来自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1944年,凯尔泰斯被投入奥斯维辛集中营,年仅15岁,随后被转入布痕瓦尔德集中营,1945年获救。这一年的集中营生活“洗礼”了凯尔泰斯,它就像幽灵一般紧紧地攫住作家,仿佛血肉中都打上了“奥斯维辛”的标记。凯尔泰斯要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阴影中走出去,他就一定要了解奥斯维辛,一定要回答奥斯维辛,要比任何人都要进入奥斯维辛。《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告》中的“我”觉得德国人随时都会卷土重来,当“我”看到德国士兵,即便在战争结束后,仍然紧张地快要晕厥过去。凯尔泰斯从来就不信任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加诸他身上的苦痛过于沉重,因为他看过“人性”中最可怖疯狂的一面,他一直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来之不易的幸福,时刻警惕帝国主义的复苏,他把自己获诺奖视为欧洲又重新需要奥斯维辛的见证者被迫所亲历的经验的一种迹象。
对这个世界的绝望,深层次地,来源于作家本身。《o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告》:“孩子,把我的存在视为你的存在之可能。”[2](P3)当然,唯有父辈的存在才能诞生新的生命,可是“我”不敢,因为觉得自己永远不可能去做别人的父亲、成为其命运的一部分和其人生的主宰。为什么?因为“我害怕自己的心中也已经没有了爱。”[3](P5)不知道为何去爱,还能爱什么人,这已然是丧失了爱的能力,这一切苦难加诸“我”身,早已让“我”核心的生命存在感遭到了破坏,“我”还敢给下一代带来同样的命运遭难吗?只有重复喊出“不要孩子”这个口号。
《无命运的人生》主人公久尔吉・克维什并不能理解胸前的“黄色六角星”带来的意义,警察展开的对犹太人的追捕行动,在他的眼里,似乎就是一场游戏。到了集中营,久尔吉甚至想到这样一种生存哲学:“首先,我成为一个足够合格的奴隶,以后的事情顺其自然……换句话说,这就是生活。”[4](P127)从久尔吉的旁白中,我们发现男孩对发生在他的身上的不公之事接受度是很高的,可以说是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一切,这种逆来顺受的态度让读者感受不到“命运”的流动。尤其是凯尔泰斯・伊姆莱借被解救的久尔吉之口问出“那么,我以前的生活呢?……我将怎么处置我以前的生活呢?那也曾是我生命的一部分……”[5](P234)作家终究还是问出了这样一个残酷的问题。确实,难道同盟国胜利后被俘者就能轻轻松松地让过去消逝,像人们希冀地那样走向未来、拥抱幸福?奥斯维辛集中营确乎存在过,今后,也继续存在在那些幸存者的心中。凯尔泰斯文本中的绝望是漫无边际的,是被接受的。集中营就像一个久疮不愈的伤口,作家每次都将这个伤口重新撕开,然后血液就从这个伤口中喷薄出来,蔓延在文本中,让读者觉得整个文本的基调就是绝望的。
二、发现希望
“反抗绝望的文学”拒绝乐观主义的世界观,作为“希望的文学”的对立面,它的独特性就在于出发点是绝望,落脚点是希望,它并不构成对希望的否定,反而提出一种更深刻的希望。这就需要我们从凯尔泰斯・伊姆莱的文字中找到作家重新界定的“希望”。
这就涉及到凯尔泰斯的生存哲学。凯尔泰斯的文字长期不被世人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表现奥斯维辛时与许多大屠杀幸存者不一样。人们想要看到的是遇难者悲惨的经历和对奥斯维辛的血泪控诉。当所有人都像打探秘闻一样想看奥斯维辛的生活时,身为从集中营活着出来的人,凯尔泰斯就是不写主流的“奥斯维辛文学”,诚然奥斯维辛几乎是他所有作品的源泉,但他对这段历史做了另类的解读,或者说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个体生存哲学,那就是从不反抗,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一切。这难道就是对奥斯维辛的妥协吗?身处真正的绝望之中,哪怕是坚持所谓的“服从”不也是一种在困境中保存希望的行为吗?绝望是眼前所见,亲身体验,凯尔泰斯必然坚定地相信绝望的存在,但希望是什么呢?希望或许暂时是看不到的,但不能就此否认它的存在,它总归会存在于可预见的未� 这就预示了他的写作是以�
如何找寻到希望?凯尔泰斯带着决绝的态度对自己进行了清除。《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告》:“将你的不存在视为对我的存在之必要且彻底的清除。”[6](P30)他选择让自己的一切都化为尘埃也不愿意把黑色的记忆通过血肉纽带传递给下一代,而下一代的不存在也意味着自己的彻底终结。自己作为黑色记忆的载体的历史将到此为止,终于可以划上一个句号。这种希望带着肃杀之气,却又无比地坚定。希望从来就不是廉价的,它应该是珍贵而有力量的。
写作是他接近希望的实践,是作家找到的他的那一条道路。《惨败》里塑造了一个“老人”形象,这个老人最重要的身份是郁郁不得志的作家。老人写的小说标题就是《惨败》,主人公是记者柯韦什,他渴望写出一部属于自己的小说,可是无论在哪里,他遭遇的都是失败。这两个形象其实都隐射了作家的个人经历,凯尔泰斯的处女作《无命运的人生》耗时13年之久,即便出版了也鲜有人问津。这是他们的惨败。可故事就到此为止了吗?不,柯韦什最终决定书写一部真正的小说,而凯尔泰斯也始终笔耕不缀。作家借老人之口说出:“被剥夺了所有的自信心,我得以某种方式让自己确信,我还存在。出于软弱和无助,还出于某种绝望和不定的希望,我最后开始写作。”[7](P91)写作是凯尔泰斯存在的意义。就像加缪说:“应该认为,西西弗是幸福的。”[8](P161)凯尔泰斯是西西弗式的人物,而写作就是西西弗的巨石。《惨败》也暗示了这种神话的联系,小说中出现了这块石头,看似无用,实则揭示了作家全部的快乐就在于此。巨石对于西西弗来讲,是甜蜜的负担,因这巨石构成了他的世界,永远前进的命运是属于他的。写作之于凯尔泰斯,就像是西西弗为爬上山顶所进行的有意识的斗争,是凯尔泰斯能够做的最无声最有力量的反抗。
凯尔泰斯的绝望是无法消除的,可是这种绝望与痛苦内化后,可以看到他对犹太人、人类的大爱,他决意“高高地托起这生命的包袱,动身上路”[9](P115)。《命运无常》(《无命运的人生》剧本)最后一句话是:“男孩的身影消失在人群里面,融化在阳光之中。”[10](P239)同《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告》中的“我”一样,两人都将一个孤独的背影留给人类。这背影是孤独的,因为上路的并没有同行人,或许在凯尔泰斯心中,这个孤独的背影就是那些在集中营中幸存者的写照,他们承载着人类最黑暗的记忆,形单影只。“背影”的含义是指人背后的光影,因为他们选择了动身上路,前方的光投射在他们身上所形成的,尽管他们背负的是黑暗,可前方终归是光明。凯尔泰斯以一种宗教式的虔诚和大无畏背负了一切,反抗了绝望,甚至是吞噬了绝望,除了那个略微灰暗模糊的身影,人类从这些前行者的周遭看到的都是阳光。
凯尔泰斯的文字是不可替代的,他替人类思考了个体与社会、人类集体文明化进程,找到普遍意义。作家的经历是独特的,但这种独特也是沉重的,形成了不一样的人生哲学,“反抗绝望文学”的内涵其实是将个体生存与生命意义相联系,在一片绝望中觉醒并下定决心在这冰冷的世界中生活,用实际行动赋予这世界以意义,燃烧自己,吞噬绝望。
注释:
[1]白烨:《2002中国年度文坛纪事》,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324页。
[2][3][6][9]宋健飞译,凯尔泰斯・伊姆雷:《o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告》,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4][5][10]余泽民译,凯尔泰斯・伊姆雷:《命运无常》,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7]卫茂平译,凯尔泰斯・伊姆雷:《惨败》,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8]杜小真译,加缪:《西西弗的神话》,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