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优秀8篇】5-12-95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下面是高考家长帮小编给大家收集的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优秀8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一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优秀8篇】5-12-95

《燕子专列》:

【设计理念】

《燕子专列》是一篇人文情惊较浓的文章,因此本设计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

【教学流程】

一、置境设疑,诱发阅读动机

1、创设情景:

多媒体呈现站台上人头攒动,与正待启程的列车挥手告别的画面。

2、质疑:

随着汽笛一声长鸣,老师娓娓道来—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略停)相信同学们一定想知道答案吧。

通过设问句诱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快速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师:请同学翻开课本第六课──燕子专列(教师相机板书课题),让我们边读边想,比比谁的答案最正确。

(学生快速扫瞄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后汇报:

学生汇报的时候,教师根据学情引导,要求学生先具体讲讲,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反之亦可。

阅读心理学讲,阅读应该是先由整体到局部,然后再由局部到整体。先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为局部感知作好认知与情感上的铺垫。引导学生先具体讲后概括讲既是整体感知内容的需要,也是一种较好的语言训练。

三、再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提出学习要求:

师:请大家按照下面的阅读要求,认认真真地读课文,如果遇到困难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多媒体出示阅读要求:一根据音节读准生字字音;二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三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2、学生可独立学,可同桌合作学;教师座间巡视,个别指导、答疑。

3、等学生充分学习后,教师逐项检查,予以纠正落实第一步,多媒体出示课后不带音节的生字,抽生认读,努火车”巩固;第二步,请五名学生分段落依次读课文,相机作好个别句子的朗读指导,使个别读与全班读适当结合;第三步,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依托课文感知大意即可。

阅读要求的逐步落实,既是落实学生常规性语言知识的需要,也是为进一步感悟课文铺垫认知和情感基础。

四、研读重点,感悟人文情怀

1、感悟燕子面临的“麻烦”:

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成千上万只燕子高高兴兴地从南方飞往北方。然而,它们在瑞士境内却遇到了麻烦。究竟是什么麻烦呢?请同学们在课文第2自然段中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1)汇报。

(2)指导朗读“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致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借以体会燕子所面临的艰难处境。

(3)想象成千上万只燕子瘫痪在雪地里的场面。

2、感悟政府决策的伟大:

师:正当这些燕子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瑞士政府做出了怎样的决策?

(引导学生明白,一群遇难的燕子与一个国家的其他大事比较,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但政府却决定用专列送燕子回北方,真是了不起的举动。)

3、感悟居民奉献的爱心:

师:居民知道了这个消息以后,表现怎样?

(1)多媒体出示句子:听到消息以后,居民们_____走出家门,冒着_______的春寒,顶着_______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_______寻找冻僵的燕子。

(2)按照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3)想想从横线上的词语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透过“纷纷”“满天飞舞”“四处”等词语,体会人们得知燕子的危险情况后的焦急心情,体会人们不畏严寒、不辞辛苦拯救燕子的博大产爱心。)

(4)读句子,想象成百上千的居民丢焦急而又耐心地四处寻找燕子的感人三场面。

(5)感情朗读。

4、感悟贝蒂付出的真情:

师:让我们把目光一起集中到一位名叫贝蒂的小姑娘身上,她跟随爸了爸妈妈一天就救护了十几只冻僵的燕子,虽然小脸冻得通红,小手冻得僵硬,但她却一点也不在乎。(相机引导学生观看课文中的插图)

(1)想象她一整天遇到什么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2)小贝蒂不在乎的是什么?她在受乎的又是什么?

(3)朗读第4自然段,从“冻得通红”“冻得僵硬”“不在乎”等词语感受小贝蒂对待燕子的忘我真情。

感悟层面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只有感悟到燕子的“麻烦”,才能更进一步体会政府、居民和贝蒂的爱心;政府、居民和贝蒂是“解决”燕子麻烦的三个不同层面的代表,并且由大到小,由高到低。在四个层面的感悟上,都是以具体语言为载体,读中悟情,体现了“以情为基点、

五、续读课文,唤醒生命感触

1、体会送别的感人场面:

师:这些冰天雪地中饥寒交迫的燕子,等待它们的似乎只有死亡, 列车缓缓启动,在人们送别与祝福的目光中,车厢里的燕子对着人们卿卿喳喳地叫个不停,它们在说些什么呢?—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车厢中的一只曾经被居民或贝蒂救护的燕子,在你即将告别他们的时候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想好了,请写下来。

学生独立写话──准备发言──真情诵读。

2、与贝蒂关切交流:

师:列车在人们的视线中渐渐远去,大家陆续离开站台,然而贝蒂却依然眺望着列车远去的力一向,挥动着冻得僵硬的小手,为车厢中的燕子们祝福……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此时此刻的贝蒂内心深处的语言,也一定有很多的心里话想对贝蒂说。请同桌的同学相互说说。

韦唯演唱的《爱的奉献》轻轻响起,学生在真情而悠扬的背景音乐中表达内心真切的感受。

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师大段的独白,目的在于进一步唤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萌动的爱心,升华学生的情感品质,催生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实现从感悟、积累到运用的语言训练。尤其是在第二个“创生”环节中,学生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情意达到*,意味着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二

经过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班上的学习风气已基本形成。课堂上,学生大都能够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一部分孩子上课发言很积极学习踏实认真稳定,且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写作能力发展全面。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课堂活跃,对什么都充满好奇,但由于基础较差书写马虎导致成绩不够理想还有待提高。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8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出色发明”“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究自然奥秘”“游览童话王国”。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亮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语文园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

二、教学目标

识认字250个,写字250个。

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继续培养阅读的爱好,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阅读体会。

通过“语文园地”中设计的活动,创设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可写。

三、教学措施

继续重视字的教学。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

激励学生累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出色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生活材料。

开展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扎实进行语言练习,着重进行段的练习一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赋予重视,帮助他们累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

注重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练习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激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巩固“纪、必”等14个生字,会写“世”1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其妙的想象,读好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读好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

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续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在你们很小很小的时候,刚出生没多久的时候,都学会了什么呢?

(预设:走路、吃饭、穿衣服等等。)

2.师:不只是我们人类,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年纪很小的时候,都要学习本领,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第24课《当世界年纪很小的时候》。(齐读课题)

二、识字写字

1.指导书写:学写“世”。

(1)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笔顺。

(2)教师指导书写要点,学生临摹、练写。

(3)相机评价。

2.巩固要求会认的字。

(1)齐读词语,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标注红色。(相机指导读好轻声和三声。)

(2)字词游戏:摘星星,抢读生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读课文。(要求第一遍大声自由读寻找答案,如果没有找到,可以默读第二遍。)

2.释疑

(1)课文讲了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2)课文先后介绍了太阳、月亮、水学会生活的故事,在2-4自然段。

(3)只要万事万物都做它最容易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在5-7自然段。

(4)这个故事只是开头,在8、9自然段。

四、深度探究,展开想象。

1.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猜一猜“譬如、粗糙、敏感”的意思。

(3)找一找太阳学会了什么。(发光、上下山)

(4)展开想象:如果你是太阳,你还想学习什么?(配图提示)

2.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2)说一说为什么“这主意不好”,为什么“这主意不错”。

(3)在这一段中找一个合适的词或短语形容月亮。(反反复复、不断变化)

(4)找一找月亮学会了什么。(不断变化)

3.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找一找水学会了什么。(往低处流)

(3)指导三个“往低处流”的朗读:第一个自然平实,第二个强调“低处”,第三个“轻柔延续”,结合省略号感受区别。

(4)思考:为什么水要往低处流?(因为这对它来讲是最容易的事。)

4.学习第5-7自然段

(1)读第5自然段,发现:每样东西都做自己最容易的事,生活的就变得很简单。(指导读好长句子)

(2)分别说一说“太阳、月亮、水”做什么事最容易。

(3)当万事万物都做最容易的事,世界就会变得很有秩序。

(4)展开想象:还有哪些事物做了自己最容易的事,让世界变得有秩序?

(根据填空补充句子,配图朗读小诗,感受事物的美好。)

5.学习第8、9自然段

(1)读第8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有很多开头?

(引导:最开始的时候,太阳、月亮就会发光吗?是不是慢慢学会的呢?高山一开始就喜欢安静地待着吗?还是慢慢学会的呢?)

明确:一切事物都有年纪很小的时候,都要慢慢学会本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2)展开想象,续编课文。(根据填空补充句子,展开想象。)

6.师生合作,配乐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万事万物都有年纪很小的时候,比如一颗小小的知识的种子,在我们的心里生根发芽,伴随着我们的学习,开出一朵绚烂的花。(板书)

六、布置作业

从这两个开头中任选一个,把你课上说过的句子和你的组员分享,组成一首首优美的小诗吧!

1.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2.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同学通过观察。交汉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使同学通过观察。丈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同学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的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设计理念

一、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同学探索的动机。

在这节课中,通过创设两只猫比散步路线的长短这样一个实例,设置悬念,让同学在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中开始学习,并且让这个情景贯穿整节课,充沛调动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巧设数学活动,激励同学主动探究。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为同学的探究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通过操作。交流等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比方:先说怎样可以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让同学借助与自身的生活经验,初步得同长方形周长计算有哪些战略;通过猜一猜图形的周长初步感知计算方法,培养了数学直觉;用自身的方法算一算图形的周长,让同学感悟解决问题的战略多样化;说说自身比较喜欢哪种计算方法,等等。

三、和时反馈反思,渗透学习战略。

在本课的教学中,对学习过程的和时反馈,对解决问题结束的和时反思,使同学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认知过程。比方,通过反馈周长的计算方法,暗示性地让同学注意战略的优化;用试一试的方法教学正方形的周长,让同学感受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全课小结时,通过交流收获与体会,使同学感受到胜利的喜悦。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感受文中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学重点:

能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感受文中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育训练点:

1.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2.自主预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我们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读了这个课题,你发现了什么?(课题上有一个引号。)

2.� )

3.能把课文里的这句话读一读吗?(“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4.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坚定)

二、体会坚定。

自读课文,看看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体会到了爸爸的坚定?

1.(多媒体出示)“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1)你觉得这句话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坚定、斩钉截铁)

(2)再来看看这句话,你可以从哪儿体会到爸爸的坚定?

(必须、感叹号)

(3)指名读,齐读。

2.(多媒体出示)“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1)了解一下这个背景:这是爸爸的解释,为什么要把这条鱼放掉,爸爸说得从容而又如此坚定。

(2)练习读。重点强调“现在”、“还有”。

3.(多媒体出示)“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1)没有理由,必须遵守规定。联系“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理解这句话。练习读。

4.把三句话连起来对比读,再次体会坚定。

三、体会鱼大

1.爸爸如此坚定,目的就是一个,就是让(汤姆把这条鱼放掉。)

不就是一条鱼吗?需要如此大动干戈吗?

(这是一条大鲈鱼)

2.鲈鱼,说到鲈鱼,我就想起了一首诗,《江上渔者》。鲈鱼的味道是那么鲜美,难怪汤姆舍不得放掉。更何况这是一条(大鲈鱼)

3.这是一条大鲈鱼,从课文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多媒体出示)

突然,汤姆觉察到水下有动静,鱼竿弯成了弧形。

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大鲈鱼摆动着强劲有力的身子游向湖心。

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鲈鱼。

4.指名读,齐读

5.放?不放?

6.是呀,这么大的鲈鱼,味道一定异常鲜美,这是我钓上来的!然而,爸爸却说:(“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7.汤姆舍得吗?(不舍得。)

四、朗读感悟

1.同学们,阅读文章就是让自己的情感不断贴近文本、贴近文中人物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2至11自然段,这里讲述了汤姆钓大鲈鱼、放掉大鲈鱼的过程,这里有一段这对父子的对话。

2.同桌合作读,指名读。

3.要走进一个人物,就是要听其言,观其行,才能知其心。除了课文里写的,这里还蕴含了一些潜台词,能把你读出来的潜台词加进去吗?

五、合作讨论,指名读。

1.从爸爸坚定的语气中,从爸爸斩钉截铁的语气中,汤姆(引读——知道已经)

(多媒体出示)

他只好……这么大的鲈鱼了。……这么大的鱼。

2.指名读。(从你的朗读,我听到了一丝遗憾。不舍……)

3.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

(多媒体出示):“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可是那晚的情景却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

4、这似乎更加让人遗憾了,你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

六、迁移明理

1.同学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之中,我们有的时候也需要这一份坚定,比如,

(多媒体出示)

当你看到有人在学校的花圃里摘花的时候,你应该( )的对他说:_____。

当我看到( )的时候,我就( )对他说:_____。

2.让我们也坚守这份“坚定”,去收获更大的“鱼”,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一些大鱼的时候,我们也能坚定地对自己说(齐读课题)。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二、复述课文。

1.简要复述

2.详细复述

三、思考。

1.结合文中的语句初步认识一些描写方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练习运用这些描写方法。

板书设计: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惊喜赞赏

不情愿反对

无可奈何

(自觉)遵守规定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24页例5、例6及“做一做”,练习五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题意,初步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

2.初步理解和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算理和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0在商中的占位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口算:

3+0=

0+7=

8-0=

6×0=

0×9=

0×3=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个数加零、减零、乘零的计算方法,那么0除以一个数又会得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课件出示例题。0÷5=

(2)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3)全班反馈。明确:因为0和5相乘得0,所以0÷5=0。

(4)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第1题。

(5)想一想: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什么呢?

小结概括: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并板书。

2.教学例6。

(1)课件出示例6情境图: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课件出示例6第(1)个问题。

①你会列式计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08÷2=

②组织学生试算,思考。在试算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解决的?

③教师巡视,根据学生试算的情况指名板演。

④全班反馈。师:被除数十位上的0除以2,商是几?(0)写在什么数位上?(十位上)商十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不可以)

⑤强调:商十位上的0不可以不写,因为0在这里起占位的作用,如果不写,商就是14,结果不正确。

⑥讲解简便写法并板书。十位上的0÷2=0,可以直接在商的十位上写0,不必写清计算过程。

(3)例6第(2)小题组织学生试算,并将计算的过程和方法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然后指名汇报。

强调:十位上的1除以2,不够商1,要商0。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两种书写方法。

3.师:怎样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呢?

小组讨论,全班反馈。

n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做完后,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第3题。读完题后,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教材练习五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商中间有0的除法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例6:(1)208÷2=104(2)216÷2=108

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时,我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与感受,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学生在试一试、辩一辩、算一算等过程中,给自己提供一种自我探究、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从而真正理解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n的规律,掌握了被除数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对于被除数中间有0的除法的算理比较容易理解,但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错在哪里?怎样避免这些错误?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在计算时每一步都要认真计算。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七

《黄山奇松》:

一、导入课文

1、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哪些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

[调动学生直接、间接的经验,唤起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山”的黄山去看一看,好吗?(板书:黄山)打开网页,进入“黄山旅游”观看录象和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

[儿童的思维来自对世界的好奇与惊诧。网络的视频播放生动直观,使学生入情入境,对黄山产生直观感知以及各自的体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3、“黄山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奇松”则情有独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仔细观赏一下这些奇特的松树吧。(补充完整题目:奇松)

[据题提出阅读专题一个,既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又能 ]

4、据题质疑:黄山松奇在哪儿?

二、初读感知

1、进入“阅读指南”的“整体感知”,呈现:

[整体感知课文,落实自主学习理念,人人参与读书活动,围绕阅读专题,接触文本语言,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松树之奇,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1)自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并结合上下文初步领会生字词的意思,不能解决的加下划线。

(2)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3)简要说说黄山松奇在哪儿?

2、自学课文

3、读后检测交流

4、简要说说黄山松“奇”在哪儿?

5、小结:黄山松非常奇特,那就让我们再读课文,细细地去感受一下。

三、精读第一节

1、进入“阅读指南”的“整体感知”,呈现:

(1)默读第一节,想想黄山松奇在哪儿?

(2)联系课文说说“四绝”、“情有独钟”的意思,有困难的可以访问“说文解字”。

[访问“说文解字”,可让学有困难的学生得到指点帮助,是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

2、学生返回首页自学

3、同桌讨论

4、学生显示网页内容进行交流

(1)学生读第二句,抓住“潇洒”、“挺秀”体会,并点击第二句话,出现黄山全景图,展示黄山松潇洒挺秀的身影,体会黄山松的奇特。

[语文姓“语”,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同样十分注重语意的领悟和把握。]

(2)读好第二句

(3)学生点击第一句话,联系“说文解字”,展示“黄山四绝”的图片,理解“四绝”的词意。

(4)打开“说文解字”,理解“情有独钟”的意思。

(5)读好第一句话,读出人们的喜爱之情。

5、齐读第一节,再次完整地感受黄山松的奇特。

四、精读第二节

1、进入“阅读指南”的“第二节导读”,呈现:

(1)读读描写三大名松的语句,想想从哪些重点词语中感受到名松的奇特呢?加上下划线,并说说是怎么体会到的。

(2)联系课文说说“饱经风霜”和“郁郁苍苍”的意思,并用“郁郁苍苍”造句。有困难的可访问“说文解字”和“造句指南”。

(3)你能通过想象任选一种名松,把它的形象画下来吗?你可以进入“创造天地”试一试。

[利用网络优势,给学生创设创造性学习的空间。学生自渎自悟,感受三大名松潇洒、挺秀的身影,语感得到培养。在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电脑绘画这一学生极感兴趣的方式,让学生描绘“内心视像”,在相互评价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2、学生自学,同学之间可以交流讨论

3、学生显示网页内容进行交流。

(1)感受“迎客松“之奇

A、学生读写“迎客松”的句子,抓住“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斜伸”等词体会,并点击这句话展示“迎客松”的图片,进一步感受迎客松的奇特。

B、部分学生把优秀的画作传送到大屏幕,图文对照,师生点评。

C、读好这段话,读出迎客松的奇特和人们的赞美之情。

(2)感受“陪客松”之奇

A、学生读写“陪客松”的句子,抓住“如同”、“绿色巨人”体会,并展示“陪客松”的图片进一步感受陪客松的奇特。

B、部分学生把画好的陪客松的画发送到大屏幕,师生点评。

C、读好这句话。

(3)感受“送客松”之奇特。

A、学生读写“送客松”的句子,抓住“蟠曲”、“天然盆景”“向山下伸出”体会奇特,并点击这段话出示“送客松”的图片进一步体会。

B、学生把画好的送客松的图片传送到大屏幕,图文对照,师生点评,进一步感受送客松的奇特。

[展示是的学习。为了展示,学生会以自己的负责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作品。在发布自己作品的同时,学生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激发起内心的创造*,有利于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养成。]

C、读好这段话

(4)齐读写三大名松的句子,整体感受他们的奇特。

(5)看图描述三大名松。

4、部分学生把造的句子发送到大屏幕,师生点评。

五、精读第三节

1、进入“阅读指南”之“第三节导读”,呈现:

(1)默读第三节,想想“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文中列举了哪些不同的姿态?可以进入“图片集锦”欣赏千姿百态的松树。

(2)理解“屹立”并造句,有困难的可访问“说文解字”和“造句指南”。

(3)你能选择一种最喜欢的松树,学习第二节的写法,给它配上几句话吗?

[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写一写,并发布到网上,把作品展示给大家。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实现了读与写的完美结合。]

2、学生自学

3、学生打开网页交流

[利用网页,展示更多的黄山松的形象,加深学生对黄山松树之奇的感受。]

(1)展示图片理解“千姿百态”、“屹立”、“斜出”、“仰”、“俯”等词,体会松树姿态之奇。

(2)部分学生把写好的片段发送到大屏幕,师生点评。

(3)读好这一节。

六、总结全文

1、读了《黄山奇松》,请你说说黄山松奇在哪儿?

2、读了《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你是否觉得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黄山奇松的赞叹之情?如果是,请你浏览全文,举例说说。

[整体感知—部分精读——-回归整体,这一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则能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七、课外延伸

读完课文,你还想知道什么?可以进入“人文地理”和“推荐网站“查阅相关资料。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八

《她是我的朋友》: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区别“啜泣、呜咽、哭泣”在词义上的差别。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2、通过描写小男孩神情、动作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活动的变化,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用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方法读懂重点语句。

2、通过描写人物神情、动作的词句,探究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心情,进而读懂课文,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悟。

【教学设计】

一、读题导入

1、齐读课题。

2、她是谁?我又是谁?

3、这句话是谁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

阮恒在输血过程中有些怎样的神情和动作?这些神情体现了阮恒当时怎样的心情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课。

二、出示提示,分组学习

1、自学:轻声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划出课文中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

2、小组学习:把你划出的句子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谈谈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或疑问。

(小组学习时可以参照屏幕上的学习提示进行)

幻灯出示小组学习提示:

(1)读:读出你想交流的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

(2)想:从阮恒的举动中,你读懂了什么?

(3)说:阮恒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3、引导学生自学并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质疑问难,教师巡视指导。

三、研读句子,体会内心

1、在献血前后,阮恒的心情究竟是怎样的呢?

(害怕而又坚决,是一种复杂的矛盾心理)

2、哪些句子描写阮恒很坚决?请用“△”做标记。

哪些句子描写阮恒很害怕?请用“⊙”做标记。

3、着重通过以下几个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从描写小男孩神态、动作的关键词中去揣摩他的内心,进而体会小男孩精神的可贵。

4、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展示课件。

(1)哪些句子表现了阮恒给小女孩献血很坚决?

①出示句子1:

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

A、哪些同学读懂了这句话?为什么要很快?此时阮恒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B、还有哪个句子也写出了小男孩的这种坚决?

C、点击出示句子: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D、为什么他“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呢?谁能读出阮恒这时的坚决?

②指导用比较坚定的语气,读好句1和句2这两句话,以读促解。

(个人读、全班齐读)

(2)哪些句子写出了阮恒害怕而又坚决的矛盾心情呢?

①出示句子3: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A、哪些词反映了当时阮恒的心理?通过这些词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一边读句子一边模仿阮恒的动作,想象阮恒的内心。

(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B、让学生在读句和动作的模仿中体会到:阮恒心里很害怕,举手时才会发抖,才会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没有马上献血,小女孩就会死去,所以又把手举起来。

②指导学生在朗读中再次体会阮恒的心情。

(3)出示句子4: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①“啜泣”是什么意思?

②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③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啜泣”、“全身颤抖”、“捂住脸”,来体会阮恒既怕又不想被别人知道的矛盾心理。

(4)你还找到了哪些句子也是描写他忍不住哭的?

(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句子5和6。)

①出示句子5:

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A、哪个词是写哭的?怎么样的哭叫“呜咽”?

B、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C、指导朗读。

②出示句子6: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A、指名读句。

B、这时课文是怎么描写小男孩哭的?

C、引导梳理并比较词语:

啜泣:断断续续地哭

呜咽:低声哭泣

哭泣:哭

(5)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从啜泣一下,到又开始呜咽,再演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说明了什么?(说明阮恒哭得越来越厉害,感觉死亡离自己越来越近,心里越来越害怕)

(6)指导学生随着老师的手势演读句子3~6,读出男孩越来越害怕的心里,在读中深化理解和感悟。

5、最后男孩是怎么知道自己会没事的?这时的男孩是什么样的表现?

(1)出示句子7:

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①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医生是怎么安慰阮恒的,让阮恒一下子就停止了哭泣?他会对阮恒说些什么?

②这时阮恒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2)指导朗读。

四、模拟情景,升华主题

1、随着一滴一滴的血从阮恒的身体里被抽出,他感到越来越害怕。他为什么这么害怕呢?他心里想到了什么?

2、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理解阮恒害怕但又坚决地要为小女孩献血的矛盾心理。

即使如此,但是___________(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对课文中阮恒的反常举动的理解)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一名善于发现问题的小记者,面对这样的阮恒你有什么问题要采访他?作为阮恒你又是怎么想的?

4、小记者模拟采访。

问1:�

问2: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还要坚决地给小女孩输血呢?

答2:因为她是我的朋友。

5、师:是啊!多么朴实而又真诚的话语!同学们,你们是怎么理解“朋友”这个词的?课文中的阮恒呢?

6、评价小男孩:

(1)你觉得阮恒是个怎样的孩子?

(2)如果你是那位小女孩,你怎么评价阮恒?获救后你又会对阮恒说些什么?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演示板书小结课文:课文主要写了阮恒给小姑娘献血这件事。围绕着这件事,课文写了两个关键字。是哪两个字呢?请大家再浏览一遍课文,往深里读。

2、这两个字一个是……(死),一个是……(活)。谁(小姑娘)伤势严重,濒临死亡?如果不输血、不抢救就会……死;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谁(阮恒)虽然害怕但却坚决地站出来了?他为了挽救小姑娘的生命,宁愿自己去死,也要献血让小姑娘�

3、虽然他的担心只是一场虚惊,但他那愿为朋友而牺牲自己的美好心灵却永远放射出夺目的光彩。这就是真诚的友谊,这就是真正的朋友!这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4、播放歌曲《朋友》,结束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