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里是www.kaoyantv.com勤劳的小编帮助大家整理的寻人启事阅读答案最新13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寻人启事阅读答案 篇一
她才三岁,灾难降临时,她还在熟睡。是正在刷碗的奶奶发觉了有强烈的震感,然后把她从床上抱起来,飞奔向门外,哪知道仅仅走到楼梯拐角,强烈的摇晃就令奶奶再也动弹不得。奶奶抱紧她,蜷缩在楼梯拐角处,他们所居住的单元楼很快倾斜坍塌,正是这样一个楼梯拐角,让奶奶和她都幸存下来。
她睡得很沉,也许是奶奶的怀抱“减震”很好,强烈的地震和坍塌声竟然没有把她震醒,她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大雨透过废墟中的瓦砾淋进来,她惊慌地问奶奶:“怎么了,我们为什么要坐在这里?”
奶奶告诉她,为了听听雨姑娘的声音。
自从两岁开始,她就十分喜欢雨,每次下雨,她总要挣着往外跑,但是,每次都被妈妈拽住。她不明白为什么这次奶奶带她来听雨。她问奶奶:“我们为什么不到外面去听雨姑娘啊?”
奶奶告诉她,雨姑娘怕人,我们一出去,雨姑娘就跑了。于是,她就这样依偎在奶奶的怀里,静静地听雨姑娘唱歌的声音。强烈的余震一波接着一波,时不时就有瓦砾掉在她和奶奶的头上,她紧紧地蜷缩在奶奶的怀里说:“奶奶,我害怕。”
奶奶抚摸着她的头告诉她,孩子别怕,这是雨姑娘在跳舞呢。奶奶拽出了身上的围裙,从缝隙里接了些雨水,告诉她,快喝点,这些都是雨姑娘送给我们的露水,喝了它,就能快快长大了。她喝了几口,尽管有些碜牙,她还是高兴地笑了。
喝过几口雨水,听着奶奶给她唱的眠歌,她很快睡着了。第二天,她们被人从废墟里救了出来。她真是个嗜睡的孩子,一觉醒来,他们已经到达临时搭建的布棚里了。她说饿了,拉着奶奶的手,哭着要找妈妈。
奶奶告诉她,妈妈去送雨姑娘去了,很快就会回来。她哪里知道,就在昨天的地震中,妈妈所执教的那所学校整体坍塌,为了救学生,妈妈没能幸免于难!
当天下午,有人送来了矿泉水和方便面,奶奶的焦虑总算得到了解决,万一再没有吃的,真不知道该怎样向她解释。吃过饭以后,她再次嚷嚷着,要奶奶带她出去找妈妈。奶奶强忍住泪水,指着对面那片废墟对她说,妈妈被种进土里了,你要记着浇水,到了春天,妈妈还会发芽的!
她欢呼着对奶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奶奶一把把她抱在了怀里,不住地点头说好。她哪里知道,此刻的奶奶早已经泪如雨下……
(选自《杂文报》2008年7月3日)
1.汉字拼音――给加点的字注音。
蜷缩()废墟()
嗜睡()坍塌()
2.主旨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结合你的理解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节分析――发挥想象,在选文最后一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使上下文连贯。
4.拓展延伸――假如你是心理辅导师,你会为经受地震灾害后的小女孩做些什么工作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探究――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008年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的民宅处,搜救人员正在奋力挖掘,寻找存活者。突然,一个震惊的场景出现在人们眼前:一名年轻母亲怀抱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呼吸,而怀里的婴儿依然含着母亲的乳头……从母亲怀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在临死前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据抢救人员介绍,她是被垮塌的房子压死的,她死亡时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在她的身体下,躺着她的孩子,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还安静地睡着。随后,医生解开被子做检查时,发现了一部手机,手机屏幕上有一条已经写好的信息:“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二、两篇作文 刘吾福
坐在语文教研室的办公桌边,我饶有兴味地批阅孩子们幼稚的作文。把全部的作文看完后,我特意选出了两篇,准备作讲评用。
这是两篇很有意思很有特色的小作文,一篇是张小莉写的――“我最不喜欢的人”;另一篇是宋琪琪写的――“我最喜欢的人”。
张小莉的作文是这样写的:我最不喜欢的人是一个我并不认识的阿姨。我每天下午放学后就在人民路擦皮鞋,有一个阿姨每天都要到我的擦鞋摊来擦鞋。其实阿姨的皮鞋已经一尘不染,很亮很亮了,完全用不着每天都来擦,但这个阿姨每天都来擦皮鞋。我想,这个阿姨肯定属于那种特别特别爱打扮的女人。老实说,我巴不得她每天都来擦鞋呢,因为她每天都能给我增加一元钱啊!但是我心里其实最不喜欢这个阿姨,因为这个阿姨臭显摆!
宋琪琪的作文则是这样写的:我最喜欢的人是我妈妈。我妈妈每天下班都要绕到人民路一个女孩子的鞋摊去擦皮鞋。我说,妈妈您的皮鞋都那么亮了,还用得着每天都擦吗?妈妈说,那个女孩子很可怜的,小小的年纪就在街头擦皮鞋,不用说,她的家肯定很困难,我每天去擦皮鞋,每天就可以为那个女孩增加一元钱的收入啊!我说,您不可以直接捐给女孩一些钱吗?妈妈说,不能那样做,那样做会伤害女孩的自尊心的,你懂吗?我点点头。我最喜欢我妈妈,因为我妈妈是一个最有爱心、最善良的人!
(选自《楚天金报》2008年7月6日)
1.字词理解――结合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1)我饶有兴味地批阅孩子们幼稚的作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实阿姨的皮鞋已经一尘不染,很亮很亮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为这个阿姨臭显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把握――选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法理解――请结合选文谈谈标题“两篇作文”的精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物分析――你喜欢选文中的阿姨(或妈妈)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拓展延伸――假如你是选文中的张小莉,听到了“我”在班上讲评的宋琪琪的作文,你有何感想?当你再一次遇到来擦鞋的阿姨时,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假乞丐的真眼泪 子童
没钱了。
他又打算去当一次假乞丐,还不是因为没有钱去网吧玩了。找个什么原因呢?就说“父母双亡”?不行不行,太惨了;那“母亲得了重病”?不行,上次用过了;“母亲去世,父亲离家出走,讨钱找父亲”?好,就这个了。说罢,他就带着伪造的母亲遗像和一张写满假话的白纸出门了。
天真毒。
他跪在热闹的广场上,低着头,无数双鞋停在了他的面前,却只有看的人,没有给钱的。这可急坏了这个假乞丐,他眼珠一转,有了――便大哭起来。来围观的人更多了,可还是没有人掏一点钱给他,人们嘴里说着:“真可怜啊。”也许,他们在考虑,考虑眼前的这个人会不会是个骗子。但是,骗子再多,还是会有“好心人”的,一个肚儿圆鼓鼓的人轻轻放了5元钱。
5元钱哪够好好在网吧玩?他继续在广场上跪着,不时斜着眼看看。一对情侣停在了假乞丐面前,女的说:“真可怜,给他点钱吧!”男的就从口袋里拿出钱包,“呀!真不好意思,没零钱,就给你50吧!”那男的就把钱甩在了他的脸上,他没有流泪,他捡起钱就往垃圾桶里扔,这一幕可足足让过路人呆了很久。
一下午,他都跪在那里,一点也不为扔钱的事后悔,也许他的本性并不坏吧。这时过来一个贼头贼脑的人,他凑到假乞丐面前,看看那张伪造的遗像,嘿嘿笑起来,还热心地问:“小伙子,母亲的丧事办了没?”假乞丐听了,为了把自己的处境说的再困窘些,连连回答说:“还没还没。”“那不如买我的棺材吧,我给你八折优惠,看你可怜的份上,再免费送你一件寿衣,这是我的名片。”假乞丐不情愿地接过名片……
天黑了,人群也散了,他也该去网吧玩了。“我的孩子呢?”一个中年妇女急切地呼喊着,妇女像发了疯似的找着自己的孩子。他抬头看看,心里自言自语道:我的父母要是也能这样找我就好了!收摊,去网吧,还是先填饱肚子再说。到商店里看看,“老板,这个多少钱?”“老板,这个多少钱?”看什么呢?这么入迷,叫他两次都不理人!走到柜台前,见老板正在看电视,电视播的是一则寻人启事,电视中的一对父母哭得一塌糊涂。
假乞丐飞奔进茫茫黑夜中,竟然流了眼泪,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哭,但他正朝着家的方向赶回去……
(选自《意林・少年版》2008年5月)
1.人物形象――读了选文,请你说一说假乞丐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作用――选文最后一段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节分析――当一个男人将50元甩给假乞丐的时候,他为什么“捡起钱就往垃圾桶里扔”?你是如何理解假乞丐的这一做法的?请简要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言表达――请将选文第三自然段“天真毒”扩充成80字左右的描述性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拓展想象――结合选文,发挥想象,续写出100字左右的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quánxūshìtān
2.表现奶奶的坚强和慈爱,表现奶奶对小孙女身体和心灵的细心呵护。
3.示例:奶奶,那你要给我买一把漂亮的水壶。
4.示例:告诉小女孩要坚强,告诉小女孩妈妈会回来的等。
5.示例:母爱是坚强而伟大的,无私的母爱可以创造奇迹。(围绕着“母爱”来谈即可)
二、1.(1)饶有兴味:指很有兴趣。 (2)一尘不染:形容非常清洁。(3)显摆:炫耀。
2.“我”选出了两篇有特色的作文,写的都是同一个人,表现了一个善良体贴的母亲形象。
3.小说以“我”特意选出的两篇不同的作文向我们讲述着同一个母亲的故事。谁也不会想到,一个不受人喜欢的阿姨在她爱打扮的背后,隐藏着的竟然是一颗善良纯朴的爱心。选文正是借用两篇作文的写作视角上鲜明的对比,让母亲的形象变得可亲可敬起来。
4.喜欢。因为她是那么善良那么充满爱心、那么细心地呵护别人的尊严。
5.示例:会为自己先前对阿姨的误解而感到惭愧,从心底里开始喜欢那个每天都来擦鞋的阿姨,因为她是那么善良,那么细心地呵护别人的尊严。(后一问答案略。言之成理即可)
三、1.一个本性善良,误入歧途,知错能改的孩子。
2.紧扣文题,升华中心,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3.略(可围绕着“尊严”来谈)
4.略(语言优美,写的是天气的炎热即可)
5.略(合情合理即可)
寻人启事阅读答案 篇二
一对姐妹为自己的母亲举行葬礼。妹妹在葬礼上邂逅了一个陌生男人,并对他一见倾心。葬礼过后,那个男人便消失了。
一周后,妹妹把姐姐杀死了。
问,为什么?
老唐其实并不老,看起来三十几岁的样子。大家之所以称呼他老唐,大抵和老兵、老同志,老朋友是一个意思,说明老唐这个人很可靠。
他为本城一家非常有财力的集团公司董事长开车,并兼职当保镖。但他并没有像电视里那些明星扮演的保镖一样穿西装戴墨镜。他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平时总是穿着灰蓝色的衬衣,搭配军绿色的裤子和黑色的平底布鞋,就像菜市场上摆摊的普通大哥。
老唐是个退伍军人,他和他的老父亲以及5岁的女儿住在我的对门,唐老爷子在小区门口修自行车,他的女儿唐乙乙在附近的幼儿园读书。我记得几年前他还有过一个老婆,但不知为何离婚了,街坊们说,那女人不甘寂寞。
他很少说话,虽然我和他邻居多年,甚至还曾为他的女儿辅导过英语,但我们也不过是泛泛之交。你很难和他成为朋友,当然更难和他成为敌人,他和每个人都保持着礼貌的距离――据说这也是他能一直拥有那份工作的原因。身为大人物的贴身随从,难免知道很多秘密黑幕,老唐只听该听到的,只看该看到的。
我记得,我最后一次见到老唐,应该是在3个多月前。
那本来是个明媚的下午,但傍晚的时候,安然下了很大的暴雨,整个世界都暗了下来,狂风把雨水推到窗户上,啪啦啪啦响。
当时我正在阳台上收衣服,看到老唐开着公司的车停到楼下,然后神色慌张地下了车。他站在雨中,抬头望了望楼上,脸色惨白。
随即,我听到咚咚咚的上楼声,片刻后,又听到咚咚咚的下楼声。我原本猜测老唐可能回家拿什么重要东西,但当我收好衣服去关阳台的门时,却看到那辆车依旧停在楼下。
老唐就是这么失踪的。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也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更没有人知道他是否还活着。
在老唐失踪后的那几天,唐老爷子似乎一下子老了几岁,他四处张贴寻人启事,报纸电视都上了,没事便骑着三轮车载着孙女在城里晃悠,逢人便问他儿子的下落,祥林嫂一般。
一个月后,唐老爷子不知为何再也不找老唐了,他似乎放弃了所有寻找的希望,认命了。他的修车摊重新出现在小区门口,唐乙乙也回到幼儿园上课了。
有时,好奇的人们问起老唐,他总是淡淡地叹口气,说:该回来的时候,自然就回来了。
两个多月后,在我几乎都要忘记老唐这个人的时候,却又意外遇到了他。
当时,我男朋友突然得癌症去世了,这让我觉得生命十分脆弱,死神说来就来,那么让人措手不及。男友去世后,我的身体竟也一天天虚弱下去,胸闷气短。我担心自己重蹈男友的覆辙,于是到医院去做体检。
体检里有一项是验尿,当时我正在洗手间取样品。一个男人的声音突然在隔壁厕位响起,那声音很压抑,似乎很怕别人听到,却又担心别人听不到。
请问……门口还有别人吗?你、你别怕,我不是色狼……那个男人说。
我笑:你走错厕所啦?
呃?是……是啊!是啊!麻烦你,帮我看看门口有人吗?
好的,稍等啊……我匆忙把样品装好,走到厕所门口,四下看看。回头小声说道:有人
医院里怎么可能没有人呢?来来往往的医护和病人。
有可疑的人吗?
什么是可疑的人?
穿制服的!
没有!
于是那个男人站起来,长长舒了口气。我大惊道:老唐?
老唐看到是我,连忙把食指放在唇边,做了一个禁声的动作。他看起来很憔悴,眼睛里充满了不安和恐惧,似乎这些日子受了很多惊吓。他警惕地望着我:你怎么会在这里?是不是有什么人让你来找我的?你不会已经被他们收买了吧?
呃?我一头雾水。忍不住问:
谁?谁会派我来?
老唐摇摇头,又审视地看了看我,什么话都没有说,闷着头就出了厕所,一枚戒指从他裤兜里掉落。
哎!老唐!你的戒指掉了!我大叫一声。谁知我这么一喊,老唐大惊失色,疯了一般向前狂奔,走廊尽头几个不明所以的保安,竟然也莫名其妙地追了起来。老唐就这样再次消失了。
我弯腰拣起那枚戒指。
那是一枚很普通的戒指,甚至很廉价,指环已经锈迹斑斑了,指环上镶嵌的那枚银色的小花,也露出它的塑料真面目。
那天回家的时候,我正好在小区门口看到唐老爷子和唐乙乙。
当时,唐老爷子正把一个刚补好的车胎放到脸盆里检测,唐乙乙则默默坐在小板凳上,把一片脏兮兮的糖纸抹平了,压在一本画册里。
我远远地站着,感觉这一幕真是令人心酸。我踌躇地走上前,轻轻咳嗽了一声,招呼道:唐叔。
唐老爷子抬起头,默然地望了我一眼:唔。继而又继续忙活手里的活。
我蹲下来,递给唐乙乙两块钱让她帮我买罐可乐,等她离开后,我悄悄对唐老爷子说:我今天在医院里看到老唐了。
唔。唐老爷子并没有觉得意外,继续修补着漏气的地方,头都没有抬:别告诉别人,影响不好。突然,他抬起头,用浑浊的眼球望着我:你也有家人进了那医院?
不是,是我,我到医院体检的时候遇到的。
唐老爷子一听,猛地站了起来:你去哪家医院体检?
市三院啊!
他一听,急忙放下手里的活,颤悠悠地一路小跑着回了家。我莫名其妙地站在车摊上,转头,看到唐乙乙抱着一罐可乐,眼睛里闪着泪花。她怯怯地说:姐姐,你真的见到我爸爸了?如果你还能见到他,能不能帮我问问他,他是不是像妈妈一样,也不要我了?
我黯然地点点头。
那天之后,我一直在想着老唐和老唐这一家子,总觉得他们似平隐藏着什么巨大的秘密,或者,阴谋。这个想法令我忐忑不安,作为他们的邻居,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因此受到牵连。
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不是魔鬼、不是凶禽猛兽,也不是死亡,而是未知。比如你明明觉得浑身不适,却查不出自己得了什么病,就像我;比如你明明知道了一个大阴谋,却忘记了那个阴谋是什么,就像老唐。
是的,我又遇到了老唐。和第一次不同,这次相遇显然是刻意的。
老唐在刻意等我,他就守在这家医院附近等我出现。
当时,我拿着体检报告走出医院,一脸的沮丧,因为那份报告说我的身体很健康,这令我怀疑这家医院的医生玩忽职守。我分明觉得浑身不舒服,他们却说我没病。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男友,或许男友也曾像我一样做过体检,但那些不负责任的医院却什么都没查出来,是他们害死他,现在又想害死我。
当我一边嘀咕着一边走到医院大门口时,老唐突然一只手拉住我,另一只手捂住我的嘴,把我扯到一棵大树后面,这时我才看清是他。
他压着声音说:别怕,我不会伤害你。我松开手,你千万别叫啊他边说边警惕地望着四周。看到我拼命地点头,
这才松开了手。
那枚戒指呢?我记得那天你大喊我的戒指掉了,你有没有把它拣起来?他紧张地问。
我点点头。
他略略松了口气,伸出手:还给我。
我在衣兜里摸索了半天,抠出月B枚破戒指,递给他,他的眼睛里充满了感激。说实话,我不是刻意要留着这枚戒指的。而是那天拣起戒指后,看了看不值钱,本想随手扔掉,可在走廊里众目暌睽之下乱扔垃圾有失身份,于是我把它装进兜里想等出去了再扔,可是出去之后竟忘记了。
此刻,他抚摸着这枚戒指,深情而又哀伤地说:这是我最珍贵的东西,是我过生日的时候,我女儿送给我的。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脸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感动的温柔,这种温柔,令我坚信他不是坏人。
于是我忍不住问:你到底在跑什么?躲什么?逃避什么?为什么不回家?
他叹口气,又仔细地上下打量我。最终,他咬咬牙,似乎下定了决心:因为我知道一个大阴谋,所以……
大阴谋?我一下子来了兴致,什么大阴谋?
老唐低下头,从嘴里挤出三个字:忘记了。
事情就是这样。
老唐退伍后,他十分幸运地被安排了一个很好的工作,为老总当司机和保镖。
可是,他并没有过过一天安宁的日子,因为,他忘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秘密,这个秘密关系到他一家人的性命。可有些人认为他并没有忘记,所以一直在跟踪他。
可是,你知道。他抬起头,我说的都是真的!他们确实在追杀我!他们有阴谋,而我知道。
但是你却忘记了!我好奇地盯着他,你为什么不告诉他们你已经忘记了?
你认为他们会相信吗?老唐抬起头,灰暗的眼袋,眼睛里布满了血丝,看来,他很久没有睡过好觉了。
或许会吧……我觉得自己隐约能理解他的感觉,因为有时候,我也老觉得有人故意在害自己,比如这家医院,为什么查不出我身体有病呢?比如男友,为什么毫无征兆地说癌症就癌症了,说死就死了呢?
分别的时候,老唐低声叮嘱我:我不能和家人接触,他们可能会对一切和我有关联的人不利。所以,这段日子你也小心点儿。
后来,我又遇到了老唐,他央求我一起陪他去看女儿,他不敢独自面对,担心自己控制不住暴露了行踪。
那天,夕阳把树的影子拉得很长,老唐和我的影子藏在树影后面。
幼儿园一声枯燥而刺耳的铃声后,孩子们像蚂蚁一样从各个门口涌出来,等在门口的家长们张开了臂膀。
老唐也希望像那些大人一样,张开臂膀迎接自己的孩子,先在她的小脸上亲一口,然后用胡子扎她的脖子,直到她笑得喘不过气为止。
这种幸福,对于老唐来说,是奢望。
他偷偷望着在孩子群中的唐乙乙,她总是那么显眼,尤其是那根冲天辫。只见她跑着跑着,突然身后一个男孩照着她的脑袋就是一拳。
她没有哭,转过头,凶神恶煞般扯过那个男孩的衣领,照着他的肚子狠狠踢了一脚,然后就倔强地看着哭泣的男孩。
小朋友围过来,指着她大声骂着:小疯子!小疯子!
老唐的心剧烈地痛起来,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冲过去,抱起女儿,然后狠狠地呵斥那些是非不分的孩子们。
可是,老唐没有冲过去,小男孩的爸爸冲过去了,男孩见了大人,指着唐乙乙,哭得更厉害了。
那个男人瞪了唐乙乙一眼:又是你?你有爹娘养吗?怎么这么没教养?
孩子们又叫着:她没有爸妈养哦,她妈妈和她爸爸都不要她了!
唐乙乙在人群里大吼:我爸爸没有不要我,你们放屁!
啧啧……这么粗鲁的话竟然都能说出来……男孩的爸爸继续嘲弄着她。她皎咬牙,猛地冲上去,咬了男孩爸爸的胳膊一口,撒腿便冲着一个老人跑过去。
唐老爷子抱起唐乙乙,漠然地离开。
爷爷,爸爸是不是真的不要我们了?
唐老爷子没有回答她的话,只是叹了口气:你以后少给我惹点麻烦吧!
老唐躲在树后,紧紧攥着拳头。他谨慎地四下看看,小声对我说:除了你,我也没有别的可以相信的人了。请你替我好好照顾我的家人,尤其是小乙。我担心他们找不到我,会拿他们爷俩做文章。
他们到底是谁?
老唐竖起衣领,戴上墨镜,低声说:那些想杀人灭口的人,还有精神病院的人。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你觉得我是疯子吗?你觉得我有精神病吗?
我摇摇头,我不知道。
但老唐显然误会了我的意思,他紧紧握住我的手:谢谢你相信我不是疯子。他们想堂而皇之地杀人灭口,所以故意说我有精神病,他们想在精神病院慢慢折磨死我,或者把我折磨成一个真正的疯子?
说到这里,他突然全身颤抖起来,目光越过我的肩膀,望向我身后,紧张地说:不能多说了,他们跟来了!说罢,他就消失在人群里。
我小心翼翼地转过身,却只看到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色匆匆的路人。
说实话,老唐真把我弄糊涂了。
我搞不懂他是真的疯了,亦或是真的有人在追杀他。
按理说,正常人是不会捕风捉影总是认为有人跟踪自己:正常人也不会觉得自己身体里藏着什么惊天的秘密:正常人更不会觉得类似美国大片里的刑警在企图迫害自己。但是老唐就这么觉得,所以大家就都觉得他是疯子。
但是反过来想,我又有些相信老唐。老唐的经历以及老唐的工作性质,让他有机会接触到这样的秘密。每个人都有秘密,无论是自己的秘密被别人知道,亦或自己知道了别人的秘密,都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情。更何况,可怜的老唐竟然还忘记了那个秘密。
每每想到这里,我都觉得自己的处境岌岌可危起来。夜深人静辗转难眠的时候,我甚至怀疑自己也陷入了这场阴谋之中。或许我早已成为别人的棋子,他们谋杀了我的男友,并给我下了某种慢性毒药,然后利用我当诱饵引出老唐。我甚至怀疑,他们买通了医院故意说我没病。
虽然每到天亮,我都觉得这个想法过于荒唐,但一到晚上独处时,这一切就又那么理所当然起来。因为我觉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甚至连上下楼梯都气喘吁吁的。所以,我必须检查出自己的病因。
那天看过唐乙乙之后,老唐要了我的手机号码,就又继续逃亡了,他根本没办法在一个地方安静地呆下来。即便在某处有了短暂的停留,他也是全副武装,穿着外套,戴着帽子,保持着随时都可以离开的站姿,仿若一直受了惊吓的兔子。
这天,我正准备换一家更大更权威的医院去体检,却突然接到了老唐的电话。老唐在电话里紧张兮兮地说,他们因为找不到他,决定绑架他的女儿,他必须去幼儿园看望他的女儿,这一去,可能就回不来了,所以在电话里跟我道个别。
你去不就中计了么?我一边挂号一边说:他们就是想让你去,不如我替你去看看唐乙乙吧?
老唐的声音颤抖着:你一定要把我的女儿救回来!他们可能会杀了她!
放心吧!我说。
事实上,没有人谋杀唐乙乙,而是唐乙乙可能会谋杀别人。
见到唐乙乙的时候,她正坐在一个小男孩的身上打他耳光,边打边恶狠狠地说:
以后还敢不敢说?以后还敢不敢说?
小男孩嘴里一直叫着不敢了,不敢了,可是那丫头下手却越来越重。周围的小朋友们吓得抱作一团,有几个悄悄跑到教学楼去找老师告密。
不一会儿,老师跑出来,扯着唐乙乙的耳朵把她拉起来:你怎么又打人?
他说我爸爸不要我了,还说我爸爸是疯子!唐乙乙理直气壮地说。
你爸爸是疯子,你也是疯子吗?老师怒道。
小男孩从地上爬起来,站在老师身后,冲唐乙乙做了个鬼脸:看吧,老师都说你爸爸是疯子。
我爸爸不是疯子唐乙乙挺起小胸脯,宁死不屈的样子。
老师和小朋友们都回到了教室,只有唐乙乙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滑梯旁边,眼角依旧挂着泪痕。
我叹口气,轻轻替她擦去眼角的泪痕,带她回家。
倘若之前我还对老唐的话心存疑虑,那么,在看到报纸上的寻人启事以后,我就毫不犹豫地相信了老唐所说的一切。老唐确实因为知道了某个阴谋而被人追杀,那些追杀他的人找不到他,就绑架了他的女儿――那则寻人启事是唐乙乙的。
照片里唐乙乙嘟着厚厚的嘴唇,看起来很倔强。启事上说,她留下一个纸条,就离家出走了。
我拿着报纸,满怀忧虑地按响了对门的门铃,唐老爷子躬着背,颤颤地开了门:有事吗?
我舔舔嘴唇,实在不知该从何说起,似乎以什么样的方式打开话题,都显得有些唐突。我咬咬牙,说:唐乙乙……唐乙乙真的是离家出走的么?还是……还是别的什么?
其实,在唐乙乙失踪前,我曾接到过老唐的电话,他在电话里说有人要害唐乙乙。我说。
唐老爷子把水杯狠狠地放到茶几上,水杯里的水荡漾了几下,洒了出来。他努力保持着礼貌的语气,问:那么我儿子说是谁要害我的孙女了么?
我摇摇头:可能和追杀老唐的是同一伙人。
老人一听,嘴唇剧烈地颤抖了起来根本没有人要害他,更没有人要害我的孙女你怎么也相信他的鬼话?!难道你也疯了吗?到了这个地步,我也不怕把一切都告诉你。
唐老爷子哽咽了起来:我的儿子疯了,从他几个月前失踪的那一刻起。他认为有人要追杀他,因为他知晓了某个阴谋。当我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把自己折磨得没了人样儿。无奈之下,我才把他送到精神病院,医生说,他很可能是因为工作原因,知道了很多不该知道的事情,日积月累下来的精神压力,造成他患上了被害妄想症。
他说着,激动地站起来,指着我骂道:前些日子他从精神病院跑了出来,都是你?是你!是你告诉小乙你见到了她爸爸,她才会离家出走去找他!
我……我无言以对。但我依旧不甘心地问:你说小乙离家出走前留下了字条,字条上说什么?
唐老爷子哭道:她说,她要去找爸爸。
我能看看那张字条吗?
唐老爷子突然拿起杯子,狠狠地摔到地上,吼道:你给我滚!你也是疯子你也是疯子!全都是疯子!
我不知道老唐是否看到了这则寻人启事。我想他大抵只顾着逃亡,根本无暇关注报纸吧。我很想在第一时间告诉老唐,可是我们之间一直是单线联系,他有我的联系方式,而我却没有他的。
那几天我一直很焦躁,也一直拜托在警局工作的朋友打听这件事,我总觉得唐乙乙不是离家出走,而是真的被绑架了。倘若她是真的被绑架,那么我就辜负了老唐,我答应过他要照顾唐乙乙的。
事情有点失控了。
然而,真正的失控,是在警察找到唐乙乙的时候。
他们找到唐乙乙的时候,已经是几天以后。当时她像一堆破塑料一样漂浮在河边,全身已经胀得不像样子。
警察说,她很可能在爷爷发出寻人启事的当天,就死了。
死因是溺水,但她依然保持着生前倔强的样子。翘着嘴唇,嘴里有像泡沫一样的混合物,小手里,则紧紧抓着一个相框,隐约看出,那张照片中的男人是老唐。
唐乙乙的爷爷跪在尸体边上,似乎已经失去了哭泣的能力,他想抱起她,可是又觉得无从下手。他颤抖着枯瘦的双手,隔着空气,慢慢抚摸着她的脸庞。他的余光透过人群,似乎在寻找什么人,却又没有找到。他的余光落在我身上,又急忙收回,然后就扑在唐乙乙身上大哭起来。
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小孩子的葬礼是不宜大操大办的,就连尸体也不宜在家里过多停留。
可唐老爷子却把唐乙乙的葬礼办得异常隆重,不但像大人的葬礼一样停尸三天让亲朋好友前来吊唁,甚至连花圈挽联都摆到了小区门口。
大家都说唐老爷子是伤心过度了,儿子尚还下落不明,孙女又遭遇了不测。遇到这种事情,他怎么做,似乎都可以理解,都不过分。
可我却觉得怪怪的,觉得自己距离某个阴谋越来越近,距离某个真相也越来越近。
唐乙乙死后,我几乎没有睡过觉,不是不想睡,而是不敢睡。我总担心自己一旦睡去,就会错过某个重要的线索。
我越来越怀疑自己已经被盯上了,因为老唐失踪后,我是和他联系最密切的人。他们很可能怀疑老唐已经把那个阴谋泄露给了我,并可能会遁我说出那个秘密。
每个白天,我都会趴在猫眼上,看着每一个来老唐家的人。我印象里,老唐家没什么亲戚,他们也很少和人来往。可是,唐乙乙这一死,老唐家突然热闹起来,形形色色的人都来慰问,甚至,我还注意到,有那么几个人进去以后,一直就没出来,这实在太可疑了。
每到深夜,我都会挂起厚重的窗帘,然后拉开窗帘的一道缝隙,密切地注视着窗外的一举一动,每当有行人经过时,我全身的神经都会紧绷起来。
我无数次设想,倘若他们抓住了我,逼我说出那个秘密,我该怎么办?因为我根本不知道任何秘密,甚至,就连老唐自己也不知道。倘若我告诉他们我不知道,他们一定不会相信我,他们很可能会因此杀了我。
这太无奈、太可怕了――我到底要不要像老唐一样,出去避一避呢?
不,我不能,他们可能早已给我下了毒,目前我还没查出那毒潜伏在我身体的哪个部位,我必须想办法拿到解药。
我没有想到老唐是这么有勇气的人,在唐乙乙出殡那天,他竟然大摇大摆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了唐乙乙的葬礼上。
我悄悄凑到他身前,低声说:这附近有埋伏,你应该知道。前天我看到有几个人进了你家,就没有再出来,那一定是抓我们的人。
老唐低声说:我知道。但,我必须来。当时,老唐站得笔直笔直的,他不再缩头缩脑,也不再左右探顾,就像个大义凛然的英雄一样。他扑倒在唐乙乙灵前,哭诉着一切。他后悔从她懂事起,就没有抱过她,没有疼过她,甚至都没有打过她。他后悔那天没有冲到幼儿园抱起她,然后用胡子扎到她求饶为止。
他后悔自己只顾着逃亡,太自私了。
唐老爷子一直默默地站在一边,泪水啪嗒啪嗒地掉。他哭着抱住老唐:儿子……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我终于见到你了……
儿子……你倒是说话啊……别太难过……小乙已经死了,人死不能复生,等你回医院治好了病,我们爷儿俩好好过……到时候,咱再找个媳妇,生个孩
子……唐老爷子继续哭道。
儿子……你怎么啦他摇摇老唐的肩膀:别为一个捡来的孩子过度伤心啊……以后……以后你还可以生很多很多孩子的……。
老唐的脸,已经不能容纳过于丰富的表情,他就像一个木头人一样面无表情,像一个,有着两个泉眼的木头人。
他突然一把推开父亲,舔了舔干枯的嘴唇,冷冷地说:你这个叛徒!你们都是叛徒!你们统统都被收买了!这就是阴谋你们这些人统统要害死小乙!你们的目的就是要害死小乙。她的亲生父亲虽然有罪,但她是无辜的!你们为什么还不放过她?你们是她大哥派来的!他要杀她灭口!他要独吞财产!
他趔趄着走了几步,指着所有的人:你们早就密谋好了要害死小乙!你们都被她大哥买通了!
这时一个人反驳道:是你自己害死了她!要不是你从医院逃了出来,她怎么会自己离家出走去找你呢?是你害了他!我认得那个人,他就是偷偷潜伏在老唐家的几个人当中的一个。
老唐突然愣住了:你们在怀疑我……你们怀疑我杀死了自己的女儿……你们冤枉我……他突然变得不安起来。
我看到人群里有几个人挤出来,其中的两个手里遮遮掩掩地李着针筒――他们要害死老唐!
老唐!快跑!我大喝一声。
老唐一愣,脸上的肌肉剧烈地颤抖着,他拨开人群,猛地冲了出去。那几个拿着针筒的人一窝蜂地追了过去,小区的甬道上响起警笛,一辆挂着红十字的白色面包车顺着老唐跑出去的方向疾驰而去。
唐老爷子跌坐在地上,不停地喃喃着:造孽啊……造孽啊……突然,他疯了一般站起来,冲向唐乙乙的棺材,狠命拍打着:都是你!你这个扫把星!害得我儿子疯掉,害得我家破人亡!
众人拉住了他。
有个邻居问:刚才那几个是什么人啊?
唐老爷子说:精神病院的医生。
那人又问:他们怎么会在这里?难道你知道老唐一定会回来?
唐老爷子突然不哭了,愣愣地僵在那里:不……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那天,小区里的警笛一直响个不停,一会是医院的,一会又是警局的。有好几次,我都以为是来抓我的――或许警方也在追查这个阴谋,我害怕他们会把我抓起来审问,到时候我可什么都说不出来。
可事实上,被抓走的是唐老爷子。
有目击证人看到,是唐老爷子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孙女,他对此供认不讳。
事情到底如何,我也不太清楚,但邻居们七嘴八舌的,大抵也理出了头绪。
大家都说,是唐老爷子亲手把自己的孙女扔到水里的。寻人启事只是障眼法,一方面让别人知道他丢了孙女很着急,另一方面希望老唐能在看到新闻之后主动赶回来。为了把老唐引回来,他还特地违背常俗大办丧事。
在唐老爷子的心里,都是因为唐乙乙这个孩子,才害得自己家破人亡的。
原来,老唐退伍结婚以后,发现自己不能生育,老婆也因此和他离了婚。恰好,他以前的老战友突然找到他,求他领养一个女孩。他说那女孩是某个香港富商的私生女,那家里容不下她,希望有个可靠本分的人家可以收养她。作为回报,那个富商会给他安排一份非常优越的工作,就是给本城最有钱的人开车当保镖。后来老唐才知道,那个香港富商和自己的老板是生意上的伙伴。
其实老唐并不在乎自己获得了什么工作,他只是爱这个孩子,把她视为己出,如掌上明珠。
可是前不久,老唐无意中听自己的老板提到,那个香港富商患病死了。遗嘱里竟把1/3的财产都给了一个下落不明的私生女,说等她到18岁,他的律师就会找到她,让她正式接受遗产。为了这个,港商家里闹翻了天,据说还把那个律师私自关了起来,逼他说出那私生女的下落。他们甚至还扬言要买通杀手杀了她。
老板说得轻描淡写的,仿佛在说坊间八卦一般,却把老唐吓得不轻。很显然,那个私生女就是唐乙乙。从那以后,老唐总是担心他们会通过那个老战友找到自己,担心唐乙乙会因此受到伤害。他越来越不安,越来越焦虑,终于得了精神病,并被送到精神病院。
这些虽然只是传闻,但被大家说得煞有其事,而且听起来也十分有道理。最为重要的是,我愿意相信这个传闻,因为这样我就知道了老唐的秘密,而且所有人都知道了老唐的秘密。一个秘密倘若被所有人都知道了,那么它就不是秘密了。我心里也因此踏实了许多。
更让我踏实的是,我终于在一家小诊所查出了自己的病症,那个诊所的医生说我有些贫血,并且心率不齐,给我开了一大堆昂贵的补药。
吃了那些补药后,我的健康状况果然大有好转,虽然如此,我依旧每个月要到医院去做一次体检,只有这样我才能真正放心。
事实上,老唐在唐乙乙的葬礼上逃走后,我又见过他一次。
依旧是在医院,不同的是,那次我是在楼梯间遇到他的。
当时已经是冬天,他裹着一件破旧的军大衣,大衣上有好多破洞,露出脏兮兮的烂棉花套子。
倘若不是他叫住我,我几乎都已经无法认出他了。
我告诉他,已经没有人追杀他了,我告诉他,他的父亲已经被判了刑。
很意外,那一刻,他的目光里虽然流露出巨大的痛苦,但却清澈而坚定。他说,他知道,他什么都知道,从得知唐乙乙死讯的那一刻,他就彻底清醒了。但他不得不逃,一直逃。
我诧异地问:你现在还在逃什么?
我自己。他淡淡地说。随即,他的目光又迷离了起来,他紧紧裹着大衣,双手抱在胸前,低声说:嘘――记住,千万别告诉别人你在这里见到过我……说完,他警惕地将头探出楼梯口,然后就慌慌张张地下了楼梯。
从那以后,我便再也没有见过他了。
很久以后,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很变态的智力题,那道题目说:
一对姐妹为自己的母亲举行葬礼。妹妹在葬礼上邂逅了一个陌生男人,并对他一见倾心。葬礼过后,那个男人便消失了。
一周后,妹妹把姐姐杀死了。为什么?
我并没有过多的思考,而是直接阅读了答案:
“因为那样妹妹就可以再举行一次葬礼,那么她就又可以在葬礼上遇到那个男人了。”
寻人启事阅读答案 篇三
1.主要是由于母亲想见到从未谋面的小孙子。2.在北京,母亲感到诸多的不方便、不适应:小孙子怎么哄也不让她抱;全自动洗衣机她不会用;现代化的厨房灶具不知如何操作;独睡宾馆之夜的孤独等。3.这是母亲夸耀儿子的一段话。母亲夸耀儿子的感情基础是爱儿子,维护儿子的形象,决不会说出心中的委屈。因此她要在邻居大婶们面前说,儿子让她住宾馆,孩子如何对她好,对她孝顺。她之所以第二天匆匆回小城,是因为作为母亲的她怕花多了儿子的钱。这些话让人听后觉得很合情理。还能让人从“孩子的姥姥只能是外人,谁让咱是奶奶呢”的话语中,听出她的骄傲,她的自豪。4.愧悔至极。一是没能带母亲去看天安门;二是感到母亲受了委屈还要夸耀儿子,维护儿子的形象。
《做一只不顺从的蝴蝶》
1.采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波义耳不迷信书本,不随波逐流,坚定信念,敢于质疑,大胆探索的精神。2.通过谈话,父亲了解了儿子的想法,知道儿子有独立思想,想当一只不顺从的蝴蝶,向着自己的方向飞翔,无法阻拦,只好尊重“他”的选择。3.主观题,言之有理即可。提示:应表现他的善于思考,敢于质疑。4.依据是“结果我早就从教科书上得到了,盐酸对紫罗兰花瓣不起任何作用。”结果是“把一滴盐酸洒到紫罗兰花瓣上后,不一会儿,花瓣竟由紫变红了。”5.波义耳发明了鉴别酸与碱的指示剂――石蕊试纸。他还根据实验阐明了气压升降的原理,并发现了气体的体积随压强而改变的规律,后来在物理学中被称为“波义耳定律”。6.点明题意,突出中心。(大意相同即可)
《关于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1.写一则找妈妈的寻人启事。2.①承上启下,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不能。因为老师的作业要求同学们已经听清楚了,只是对作业的内容感到意外,一时不知如何下笔。3.①年龄、体貌特征。②孩子们平时对自己的妈妈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4.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的。5.①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②我们应关心父母,感恩父母。(答案是开放的,言之有理即可)
《一条腿的冲刺》
1.我的泪水涌了出来 我尖叫 双手抱着我的左腿2.拉利也只剩单腿,但成了跑步的运动员;一个陌生人的鼓励。3.反映出“我”的坚强和对左腿的珍爱。4.机会往往留给努力的人。文中“我”被锯掉左腿,但“我”没有放弃追求,用坚强和毅力又为自己赢得了一次成才的机会。5.能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言之有理即可。
《钱学森的“争”与“让”》
1.钱学森的“争”与“让”的实质及其具体表现。2.钱学森的“争”与“让”,彰显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他争出了中国人的志气和作为,让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境界和人格魅力。3.①冯・卡门。②钱学森的“官”越当越小。③以国为家、爱国爱家的情怀。4.他的老师冯・卡门由衷地感叹钱学森已经在学术上超过了自己;钱学森被国际社会誉为“新兴航空领域中最聪明的人之一”、“火箭领域中最伟大的天才之一”;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克拉克在他的科幻名著《太空漫步》中,塑造了一位神话般的中国科学家,名字就叫“钱学森”。5.钱学森的“让”的实质及其具体表现。允许有其他概括。6.表面看,前者是一个个体、一个“点”,后者是一个群体、一个“面”,但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争”所体现的正是“家国情怀”,而“让”所体现的正是“奉献精神”。允许有其他概括。7.只有继承并发扬了老一辈科学家身上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我们才不会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才能迎来大师云集的喜人景象,进而推动中国走向真正的创新大国、科技强国。允许有其他概括。8.略。
《论坚韧》
1.结构形式:总―分―总;行文章法:引―议―联―结。2.中心论点: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3.①举例论证,如当面对缠绵病榻或残疾时,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般的意志”的例子。②道理论证,如第八段引用名言警句告诫人们要抓紧时间,加倍努力,迎头赶上。③比喻论证,如以“漫漫长夜”喻遭遇到的逆境与厄运,“明灯”喻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高贵心灵。4.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坚韧品质就像厄运中的明灯,指引你通向成功的黎明,你清贫的生活现状将证明你的廉洁和正直,这样你的良心才会安宁,才能享受无怨无悔、问心无愧的幸福。5.例:①像王蒙、刘绍棠等不少作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初期的“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粉碎“四人帮”后,平反昭雪,写出了不少很具影响的作品。②司马迁受宫刑后写成《史记》,赢得后人的高度评价。
《敢于冒险才有机会》
1.A句:乙;B句:甲。2.他们不敢冒险,安于现状,畏首畏尾。3.例举小故事,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将两颗种子的不同命运遭遇进行对比,论证不能安于现状,而应敢于冒险的道理。4.示例:武则天打破传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王传福辞去总经理职务,冒险创办比亚迪公司,成为2008年度中国首富。5.提示:围绕“要敢于冒险,创造机会”、“冒险要掌握一定的度,过度冒险危害他人,更危害自己”来谈。
《低调,人生的黑金》
1.低调,人生的黑金。2.充当道理论据,有力地证明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低调的人,他不与世界争”的观点。3.(1)比喻论证,使论述生动形象,通俗易懂。(2)对比论证,突出论述了“低调”的真实内涵。4.不能,起补充论证的作用,避免人们对“低调”的误解,增强了说服力。5.举例略。分析围绕“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论述的说服力”即可。
《飞向火星的“萤火一号”》
1.示例:第三关是要保证“萤火一号”在探测期间不被“冻死”。2.在过渡椭圆轨道无动力飞行26小时进入地球到火星的双曲线轨道飞行11个月 联合探测器共同绕火星飞行几天 3.C 4.(1)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字说明火星阴影的温度及“萤火一号”经过阴影所需的时间。5.示例:发射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地面,探测火星地面的岩层构造,探测火星有可能存在的生命迹象。
《太空垃圾:包裹地球的“幽灵”》
1.三 四2.人类发射的各类航天器的残骸以及航天员遗留在太空的生活用品。使航天活动无法进行,近地空间完全失去使用价值。3.①列数子②举例子4.太空垃圾巨大的破坏力来自于它的速度,它和航天器撞击时的动能十分巨大。5.例如:卫星完成任务后清空燃料箱;把近地轨道上的残骸引入大气层焚毁;同步轨道上的飞行器则被发配到300km以外的轨道坟墓里;开发用于捕获残骸的系统(cnes)等。
《重现踪迹的豚鹿》
1.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运用列数字能准确说明豚鹿的体型特点,同时说明更准确更具说服力,让人信服。2.豚鹿喜欢单独活动,不如其他的鹿类行动敏捷。白天,它们躲入树林草丛之中,到了傍晚才出来觅食。以水生植物的嫩枝、嫩叶和落地的花、果、根等为食。全年都可以繁殖,但大多在秋冬季节。3.由于自然环境的迅速恶化和人们对野生动物种群保护意识的淡薄,是豚鹿在中国迅速消失的主要原因。4.增加了人们对豚鹿的认识,将有助于豚鹿的保护策略的制定与有效管理,同时也为相关研究奠定基础。5.保护野生动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为什么中国一直人口众多》
1.中心内容是“为什么中国一直人口众多”;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2.作比较;突出说明了中国人口密度高的现实情况。3.不能删去;这两段具体说明了两种假说的具体内容及其局限性,使文章内容更加准确全面。4.养人成本较低,养人数量较多,人口密度就会较高。5.在现有土地的基础上,搞好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
《泽人网雁》
1.(1)围绕(2)认为(3)拿(4)遗漏2.(1)有人来到就叫,群雁凭借这样可以闭眼(睡觉)。(2)群雁都惊醒,看看,没什么东西。3.B(B是“都”的意思,其他解释为“一起”)4.人至则鸣,群雁藉是以暝。5.因为群雁没有冷静分析,用粗暴的办法对待雁奴,使之不得申辩,从而中了猎人的反间计使哨兵失去了作用。6.凡事要仔细调查研究,应做到用人不疑,不能妄加猜疑,主观臆断,否则会自食其果。
《与顾章书》
1.(1)已经(2)充裕(3)特别(4)具备2.佳山秀水为仁人智士所喜爱,非虚妄之语。3.环境幽深,景色宜人,食源丰富。4.示例:阴森陡峭的山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高高的山峰遮断了阳光,幽深的山穴吞吐云烟,深深的溪水满含碧色,蝉鸣声、鹤唳声、流水声、猿啼声,各种各样的声音相互混杂,连续不断,和谐悦耳。5.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愉悦之情。
《刘迂鬼》
1.①统领②恰巧,适逢③游说,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④常常⑤其实;能够⑥偶然2.选③(提示:③与例句中的“于”字都是介词,在。①介词,向。②介词,到。④介词,从。⑤介词,向。⑥介词,给。⑦介词,对。⑧介词,从。)3.①还有一次,(他)得到一本古代水利方面的书,又伏案研读一年,自己认为能够使千里之地变成肥沃的土壤。②常常在庭院台阶前漫步,摇头自言自语地说:“古代的人难道欺骗我吗?”4.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刘迂鬼两次把古书上讲的知识用于实践,结果都失败了,因而抑郁成病而死。5.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书本上的内容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要用实践来检验其是真理或谬误。
参考译文:
寻人启事阅读答案 篇四
2003年1月,郭强生发表了新作《夜行之子》的开篇《换魂》,开始了他对911事件的自我整理。
911,我们都身在其中
911过后四个月,郭强生重回纽约,当他走过贴满寻人启事的街道时,他仿佛看到穿制服的消防人员与警察,也看到整个世界的缩影,有日本人、中国人、韩国人、非洲人、法国人、英国人……“对于911,大家一直将焦点集中在帝国势力的对抗上,但我觉得,其实这里头真正遭受到冲击的是每一个小人物。如果不能够真正从有血有肉的、一般人的观点去切入的话,对于很多人来讲是有距离的。非常有意思的是,我最近看到,一个长期居住在日本的美国人用日文写了一本小说,里面写了非常相近的经验,就是911发生当时所有的飞机都停飞,要出去的出不去,要进来的进不来,跟我这本小说里《回光》那一篇的背景如出一辙,很多感触是相通的。我的意思是说,911发生当时,那些人真的就只是两个国家吗?有多少小人物是国际性的?世贸大楼里面死的全部是白种美国人吗?不是。被冲击的所有旅客,是全世界的。在一个资讯这么发达的时代,没有一件事情我们会真正觉得:离我们好遥远。这件事情会带给我们某一些认识跟启示。”
随后几年,郭强生多次于假期前往美国,进行911的观察和资料收集,期间发表了多篇关于911的散文和论文,更于2008年出版英文专著《Ghost Nation: Rethinking American Gothic After 9/11》。但他认为,这些方式都是在处理一件已经发生的事情,只能论及它的背景、历史与现在,只有小说,能给予他一个虚拟的空间,去自由预测还没发生的事情。于是,在《夜行之子》中,在911后失踪的“李”牵展出一对恋人十年后于台北重逢的情节,在台北101跨年烟火下,成功跻身美国白人社会的小凯惊觉被“压抑”的真相,而与911擦身而过的阿文,错过的岂止一场灾难,幸还是不幸,却已十年走过;“李”再度出现,是在一个假设的未来停电之夜,黑暗中有一场传闻的大屠杀。这个“凡赛奇之夜”,来自于郭强生2003年在纽约经历的大停电。
2003年8月14日,北美洲大停电,没有了地下铁,几百万人在纽约街上茫然地走着。入夜后,整个曼哈顿陷入一片漆黑。这次经历让郭强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了911。“我觉得黑暗的状态是最容易让人胆大妄为的,丑陋的东西最容易在黑暗中冒出来。在黑暗中有的时候人性可以沉淀,有的时候人性可以更丑陋,在黑暗当中人跟人之间可能又有另外一种奇妙的互相安慰、取暖,这些都是一种推论、假设。这些感受后来我觉得还是要用小说来处理,除了对现状的批评,对于整件事情的论述跟分析,加上对它的想象,这三个通通做完以后,我觉得才更完整。”
纽约,回家与逃家之地
纽约,是郭强生生活了11年的城市。他在纽约领略了百老汇的精彩,受到完整的学术训练,看到不同于台湾的文学教育方式。完成纽约大学戏剧博士学位后,郭强生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任教。他的人生,本来会像很多留美学子一样,在异乡落地生根。但作为一个创作者,他敏感地察觉到其中的不对劲。“一个创作的人,脱离了自己的文化跟语言,还是可以继续写,但是那种感觉很奇怪,是一种很尴尬的创作立场。那时候台湾称之为‘留学生文学’,写一点海外的游记,写一些零散的或者花边式的东西给台湾的读者看,我不想做那样的写作者。”
这让我想到他笔下的几个异乡游子和徘徊于午夜酒馆的幽暗生命,不断在双子星的阴影下迷路,在城市中流离失所,为了一种身份放弃其它的身份,努力迎向主流的变化,以简单的欢愉遗忘不堪的现状,变换不同的装扮以左右逢源……这是一群迷失身份的人。
“所有的认同到底是什么?从最大的国族认同,到最小最基本的,你个人是谁,你的性别、你的爱情、你的种种,是同样的一件事情。认同就是一种对自己的认识,一种价值观的考验。在美国有很多很成功的人,但是我一直觉得,在那个成功的底下,还是会有一点点失落和遗憾吧。比如李安,永远都只拍好莱坞电影吗?他会快乐吗?他当然还是要回来拍一些华语片。这是人类底层的东西,你要认清那种遗憾是绝对有的。你要知道每一种认同的背后自己都要去化解、去妥协、去接受,这里头必定有失落跟遗憾。我所讲的这些人都没有一个是确定的,回来的有回来的遗憾,在美国的也有在美国的遗憾。绝对没有哪件事情是,别人给你一个简单的答案,所有事情都是个人的选择,你要知道选择了什么,然后去接受它。”
这样的认识,大概需要花费一番时间和思量,才能在心中成形。刚抵纽约的郭强生,重读沙林杰的《麦田捕手》,除了发现作者对纽约氛围的准确描写外,内心也经历了一场和荷顿一同回家、逃家的旅程。“对一个追求艺术、追求文学的生命来讲,你知道必须要去一个更宽广的地方,才有一种属于感。你想要接受更多的洗礼,离开了台湾,一个比较小的地方,去了一个比较多元、视野更大的地方,你在那个地方得到了某一种养分、某一种自在,但是同时,你也知道自己真正的家其实不是在美国,你的根还是在于母语是中文,你的父母、朋友,这些牵连又是切不断的。这是一种很矛盾的情绪。”
现在的郭强生,如何定义“家”?“那是你自己的一个‘中心点’,那个中心点,那个家,不是一个外在的形式,不是说你在哪里购屋置产了,而是内心的一个安顿,内心的平静感。现在‘家’对我而言就是一个内心的平衡点。”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小说家帕慕克说,他承认并接受他所在的地方是边陲,但是伊斯坦堡是他的中心。对于郭强生而言,那个中心是台湾。2000年,他受当时东华大学文学院院长杨牧先生之邀,返回台湾投身华文世界第一所文学创作所的创办工作。
当文学成为一种责任和职志
《夜行之子》是郭强生继1997年《希望你可以这样爱我》之后的第一部小说创作。这13年的搁笔,与创作所工作密切相关,但《夜行之子》的出现,也与多年的文学创作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6岁就开始小说写作的郭强生,以文学为志报考台大外文系。但在当年的大学里,没有一位老师同时在创作和理论两方面贯通而能给予指引。那时他就觉得,为什么这两个东西是断裂分离的?也是因为这样,大学期间他对于写作环境有着很多质疑。“这样子写没有进步,没有人指导,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不知道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到底是怎么样。”到纽约学习戏剧时,他发现,创作研究所在美国是非常普遍的,创作和理论并不是断裂的。正是有这样深刻的感受,他知道,创作所的成立将让台湾文学的版图更完整一些。
创所之始,学术界对于创作所的成立抱持着怀疑的态度。郭强生觉得,既然要说服大家相信文学创作对于文学研究是重要的,自己必须以身作则,让学院派知道,学术研究也是一种创作。之后几年,他把创作性元素加入到文学评论的写作中,让文学评论变成知识性的散文,这样的策略果然引起了学院派的注意。与此同时,他接下了东华大学英美系系主任及文学创作与英语文学研究所所长的职务,凭借行政工作推动创作所在学院中的发展。
“我已经不是单纯的所谓文艺青年了,当我觉得文学在自己身上有更大的功能,变成一个责任,一个职志,发现面对的是一个更大的战场时,我也必须挑起这些责任。当角色更多元,责任和工作就变得更复杂了。相对地,写小说的时间就被慢慢挤掉了。这是文学热情跟现实环境的磨合。”
郭强生认为,自己在文学创作教育中的角色是把学生的独特声音抓出来。 “在引导那个声音出来的时候,你势必要对他们的生活、背景有更多的了解。我每次都跟他们说,我是希望协助你们完成你们最想要完成的那个作品。那对于我而言,我在协助他们的过程当中,也扩展了我的想象力,我去想象不同的学生为什么想要写这样的东西,因此会了解更多学生不同的成长背景,和他们的困惑和价值观。现在的年轻人,尤其面临到一个自我认同或自我肯定的问题,像这些议题,也会影响到我后来的创作。既然年轻一代对于这些东西特别感到困惑,也许我的作品可以针对他们的困惑,给予鼓励或者指引。”
想象,是作为他者的同理心
《夜行之子》是一部三线交织、互相掩映的系列小说,精准描写跨国时代中的流离与追寻,直视社会主流偏见下弱势群体的真实处境,而贯穿始终的是人物之间忧伤且浓郁的情感牵系,尤其是“我”与大作家的恋人之间的五场虚拟对话,仿似一篇篇的忏情告白。这是我一直认识的郭强生,凭靠文字就可在你眼前创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世界,不自觉中所进行的心情洗礼总让人在掩卷之际生出一份惆怅。我总在想:这需要多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虚实之间,又有着多少作者的影子和心情?
“很多人都说我的文字画面感非常强,我想这跟我的背景有关,因为我的父亲是画家,所以我从小接触绘画,这养成平常走在街上时,我很快就会注意到一些东西。例如一栋日据时代的老建筑,那是曾经真实存在过的,但在不同的时空被我看到了。我的想象其实是基于同理心,去感受、揣摩那样的场景或者时代,可能会经历一些什么。想象不是天马行空、脱离现实,应该说,我是想象自己在不同的情境吧。我常常会写很多不同类型的人,不同背景的事情。戏剧的专业训练也让我更能去体会一个跟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人,就跟导演教导演员揣摩角色一样,从行为举止到内心建构出立体的人物。我想小说家最重要的还是借由他的感受力、想象力、同理心,帮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或者一些人写出原本可能完全流失掉、被遗忘掉的事情。”
如果说,《夜行之子》的主体是一出离乱、鬼魅的时代大戏,那穿插其中以大作家的恋人为主角的几段对话则恰似一幕幕沉稳低回的独角戏。失恋中的“我”,虚拟出与王尔德、莒哈丝、普鲁斯特、伍尔芙的恋人之间的对话,不断询问感情;郭强生也用这种后设写法,表达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态度。“我们常常会看到,作家多么的伟大,但其实我们往往忽略了很多作家身边被遗忘或被误解的小人物。是这些小人物成就了作家。对于写作,我的态度是把自己放在一个他者的位置,作品的主角不是作家,而应该是对他者的同理心。”
郭强生借试图走出失恋伤痛的“我”之口质问:
我再怎么写,再如何巨细靡遗把我俩的故事从相识开始重述,我就一定更清楚我为什么会为你陷落再陷落吗?我就一定能为你带来的伤口找出让我自己心安的合理解释吗?
解构了约定俗成,就真能逃脱得了吗?
成为记忆,就会比较容易书写吗?
被质疑的是被写下来的爱情,和对爱情的书写,而“我”却也凭借着短信维系着自己的爱情故事。“现在的人谈恋爱的方式,短信占了很大一部分。如果爱情是那么容易被外面的,不管是硬件软件修改的话,那所谓的自我认同,也包括你对于爱情的想法是什么。爱情本身就是一个故事而已。在这个时代,我们对于爱情的认知,真的是我们自己追寻出来的一个价值跟认知吗,还是一个被灌输的固定版本?不管是爱情故事、爱情短信还是情书,会不会框限了我们对于爱情的想象?”
在这三线的互文里,郭强生无疑是在引导读者与他一道站在他者的位置,颠覆所有约定俗成的主流认知,那一份同理心,是理解不同族群或弱势的基础,更是倾听内心声音的独特角度。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自己的答案,那或许不能简单表述,但我想就像《夜行之子》的末篇,没有惨烈的死亡,没有纠葛的情伤,你将看到,活了91岁的E.M.佛斯特淡淡地对你说:我没有对爱情这件事失望过。我相信的爱情是能让人坚强的,而不是让人逃避堕落的。而“我”在未来的岁月将不必害怕这段记忆的重现,直到暮年古稀之日。
写作,是一辈子的事情
常有学生跟郭强生说:上了班之后就不能写作了。他会告诉他们:“写作是一辈子的事情啊,你有一本非常想写的书,就一定会把它写出来,不在乎说,有没有人看,或者你的工作是什么。在西方,有的人就是餐厅的服务生,可是他回到家里就是写自己的东西。”
文学创作教育,在台湾很不普遍,也很不受重视。父母亲听到小孩子说要写作,第一个反应就是:怎么当饭吃?而有志写作的年轻人也认知错误,认为一定要找一个跟出版、文学相关的工作,才能让写作热情不减。郭强生认为,在创作、出版、阅读、评论整个环节中,台湾特有的问题还是在于创作本身。而除了创作的基本观念没有建立好以外,阅读的管道和来源,特别是翻译书的文字水准良莠不齐,也会让年轻人的中文欣赏能力和使用能力受到影响。他常跟学生说,如果所吸收的不是文学性文字,而是资讯性文字,对文字更深刻的感受力会慢慢消失。
这十年来,郭强生一直致力于训练学生成为眼界更高的读者。“好作家的出现必须先要有好读者。如果大家不认识这个作家在讲什么,不能认识这个作品好在哪里,再大的作家放在这样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里,也是没有用的;再好的作品也不会被阅读、被发掘。”
我不免揣想:在这个翻译小说大行其道而本土文学式微的时代,创作者会不会寂寞呢?自己又接收了多少资讯性文字而非文学性文字?是否有足够的眼界发现优秀的作者?
郭强生和我在电话两端同时笑了出来:“我们掉进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无解问题了。”
寻人启事阅读答案 篇五
关键词:大学英语 写作方法 探索 实践
大学生英语写作(College English Writing)不仅是学习英语的一种必要实践,而且也是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手段,英语写作越来越受到众多人的重视。但是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现状却不是很乐观,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以语言的系统知识如语法、词汇的传授为主,偏重于阅读的训练,忽视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写作动机,写作训练往往流于形式,往往由教师设定一个题目,围绕几个中心句展开,很少有仔细的观察,缜密的思考和真正发自内心的感受。本文将从如何选题、如何设计段落、如何选词、如何组合句子这四个方面谈一下英语写作的基本方法。
―、根据内容需求准确选定文体
当代科学的发展使社会实践活动的分工日益精细,因此,作者在执笔行文前,首先应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和目的准确选定文体,只有保持文体与内容的谐和,求得门当户对才能有效地发挥写作的功能。英语写作常用的文体有记叙文(narrative essay)、说明文(expositive essay)、议论文(argumentative essay)和应用文(practical essay)。不同的文体有不同作用,语言风格和表达形式也各不相同。
记叙文主要是记述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赞颂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新道德风尚。记叙文应以记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形式,记叙文框架中有六个要素(key elements):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这六个要素贯穿文章始末,作者应及时交待清楚,组织材料时,或者以顺叙安排结构,先叙述经过,后叙述结果,以突出事件的连贯性;或以倒叙安排结构,先叙述结果,后叙述经过。从而在一开始就把重要的场面展现给读者,以渲染气氛。顺叙文章条理清晰,倒叙能使故事曲折生动。一般来说,叙事性较强的文章多用顺叙,感情色彩较浓的文章多用倒叙,也还可以采用插叙(interspersion),即在叙述过程中突然插入,也可以补充丰富原有的记叙。
说明文是以实体事物或抽象事理为表达对象。其目的是传授某种知识或技能,,它是说明,作者应以冷静的态度,简洁的文字,紧扣说明目的,围绕说明中心,不枝不蔓,对客观事物事理进行质朴的如实的说明,解释其内在联系,解说其性状、性能、特点和功用。在过程中渗透着科学性、客观性和知识性。不需要绘声绘色的描摹,也不要逻辑推理记叙,更搀不进个人的主观感受。说明文需要有充分可靠的数据资料,只有用充足可靠的数据资料去阐释事物的本质属性,方能收到理想的说明效果。
议论文是议论说理的文章。其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作者应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剖析事理,揭示其正确或错误,并阐明作者自己的观点、立场和主张。议论文可用于学术论文(academic thesis),阐述学术观点;也可用于一般性论说,评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和问题。议论文必须具备论点(thesis)、论据(evidence)、论证(reasoning)三要素。论点要鲜明、正确,可以用一个或几个句子直截了当地提出。论据要充分、真实,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极强的针对性;论证要鞭辟入里,恰如其分,要以无可辩驳的逻辑推理使人折服。
应用文的使用范围较广,如书信(letters)、感谢信(letters of thanks)、介绍信(letters of introduction)、摘要(abstract)、演讲词(public speech)等。应用文具有定型性的特点,各类应用文都有自己特定的惯用格式,不可以相互代替,如:请柬要在封面第一行中间大写上Invitation Card,接着另起一行,顶格写上被邀请人的姓名,正文要写清邀请对象参加的活动以及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文摘应简短明了,简单结论即可。应用文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务实性、时限性和约定俗成的格式。写应用文,既方便读者阅读,群众乐于接受,又能提高书面表达和交流信息的效率。
二、根据内容变化合理设计段落
段落(paragraph)是文章的基本单位,也是衡量一篇文章是否优秀的主要标志。段落的展开要自然,段与段之间要衔接。一般讲,前段是后段的必备基础,后段是前段的必然归宿。各段在语义逻辑上应做到连贯一致,有条不紊。大部分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均可按三段安排。
引言段要开门见山地点明写作的主题或因由,交待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或论点,以便先声夺人,引发读者的兴趣。引言段的篇幅不宜过长,通常以三言两语最为常见。切忌内容浩瀚,空洞乏味。引言段可用背景介绍,对所要表达的主题背景先作一番介绍;也可用提问法(by asking questions)直接提出问题,以激发读者急于了解问题答案的好奇心;也可用定义法(by definition)先对某一特征或概念下个定义,通过定义进一步展开所写的范围。
主体段应紧接引言段的内容,围绕主题,发挥联想,列举事实,比较分析,生动合理地进行叙述、描写、说明、解释或论证。列举的事实要准确、具体,不可牵强附会;比较分析要中肯、恰当,切忌含糊其辞。
结尾段应对前两段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归纳和总结,或给以结论,提出号召(by calling),或引用名言(by quotation),或提出希望(by hoping),或留下问题(by a question),以使读者能进一步明确所写的内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结尾应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要自然顺势,前后照应,既要防止草率收兵意未尽,又要避免画蛇添足。
三、根据内容场合精心选择词语
英语词汇极其丰富,但又繁杂多变。这主要是由于英语与拉丁语、希腊语、法语长期相互渗透所导致。英语与外来语的融合形成了大量的同义和近义词语,有的结成一对,有的构成三词一组。现代语言学家认为许多同义近义词都有各自的使用域,使用域告诉我们用词要注意场合,不同的场合要使用不同的语体。
英语写作时,我们要在分清语体的前提下选用合适的词语。如:lively和vivacious同义,但lively不及vivacious正式,lively常用于口语,而vivacious多用于书面语。select和choose同义,但select强调选择客观科学性,多用于科技论文,着重于对型号、材质、模式;而choose则强调选择的主观意志性,多用于日常谈话,如对某种职业活动,或对某种物品颜色款式等的选择。英语中表示警察的词有law enforcement officer, policeman,cop和fuzz等,但它们的正式程度不同,用法有异。“law enforce men officers”最为正式,常用于法律文件或专业会议;policeman次之,常用于一般书面语及口语;cop用于不甚礼貌的言谈,fuzz属俚语,带有一定的侮辱性。woman,lady,skirt,female均指妇女,但lady是英美人最为推崇的雅词,属正式语体,可用于一切正式场合;woman是常用词,介于正式与非正式之间,可用于书面语或口语;female虽属正式语体,但不常用,一般只在填写身份表格或寻人启事中使用;skirt属非正式语体,在口语中含有轻蔑之意。正式语体中含有许多学术词汇,学术词汇是指有学问的人在专业领域使用的词汇,这些词汇的词义专一而稳定,能够精确地表达概念。学术词汇多源于法语和拉丁语,而且大都有对应的普遍同义词,其对应的普通词如“轮船舱室”要用accommodations,而不要用rooms;“公寓大厦”要用mansions而不要用houses;“严重的火灾”要用conflagration而不要用fire;国家民族之间的“友好”,要用amicable而不要用friendly;法庭上的“答辩”要用rejoinder而不要用answer;“营养品”要用nutrient而不要用food等。
四、根据结构组合句子
句子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单位,一个好的句子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统一性是指一个句子结构完整,能清晰地表达一个中心意思。在组合句子时,注意不该省略的句子不能省略;互不相关的意思应分句表达;正确使用连接词和转承语。如:Harry is a teacher and I am happy now.(句中两个意思互不相关)。修改后:Harry is a teacher and I am a teacher,too.
连续性是指句子各部分之间清楚而合理的联系。句子中的词语和部分应恰当地衔接,它们之间关系应十分清楚。不连贯的句子通常有这些毛病:平行结构有缺点;代词指代不清;修饰语和被修饰语的关系不明确;在人称、数、语态、时态或语气上有混乱之处。
简洁性是指句子中不应有不必要的词,只要意思充分表达了,词语越少越好。用词过多反而意思模糊,表达不清晰。最好在写完后认真检查一遍。如:Mr. Smith usually likes to drink all kinds of wines that are produced in France. (太烦琐)。修改后:Mr. Smith prefers France wines.
强调性是指把句子相对重要的信息突出来,以便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获得强调效果的主要手法是使用强调句型、焦点信息前移或后置以及重复重要词语。如:She looks much much older now.(重复much强调“老得多”)
多样性是指句型多样化,这是一篇好文章不可缺少的。好几个长短相同、结构相似的句子连在一起,如用同一个名词或代词作主语必会显得单调。因此在组句时,应短句和长句、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错综使用。
结语
写作是一个循环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造过程和社会交互过程。无论用母语还是用第二语言写作,都具有挑战性。它不仅能巩固已学的语言知识,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写作能有效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在化。写作能力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对写作能力的训练亦应采取不同的题型和不同的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从语言基本要素、语言基本技能、思维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和综合性的写作训练,并依次促进学生其他各项语言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在新。我国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主要问题[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蔡基刚。英语教学与英语写作中的汉式英语[M].外语界,1995.
寻人启事阅读答案范文 篇六
一个理念
要想做好阅读理解,必须具备的一个理念便是研读《考试大纲》,因为这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代表了中考命题组的思想观点和主张。命题人员对语料的选择、考试范围及重点的确定、难度系数的安排都会遵循考纲的规定。明确现代文阅读的考点,所以大家要吃透考纲,备考做到“知己知彼”,考试方能“百战不殆”。
中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的平均得分率却很低,如何才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呢?我们认为,关键是必须认识到,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过程。具体而言,这一过程有两个阶段构成。
1.“原文意识”,也就是所有的阅读试题答案都应该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和理由,因为中考语文阅读是以理解性阅读为原则。命题专家如是说:“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凭空想象。”离开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中考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实际上,现代文阅读至少有两道题是可以直接用原文的文字回答的。
2.“整体意识”,也就是对于主干性的阅读试题,一定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作解答,要根据试题要求,完整地筛选出相关内容要点,以避免漏写的答题现象。文章阅读,首先要确定文体,接着须根据文体特点理解内容。以记叙文的内容理解为例,须以记叙部分的内容理解为基础,以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理解为根本。记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理解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过程等记叙的要素。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根据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理解感受理或情,议论性语句揭示生活哲理,抒情性语句抒发作者情感。
近几年来,现代文阅读一般都设置主干性试题――即着眼于考查学生整体把握文意能力的试题,这类试题要求阅读视野宽阔,试题答案要点多个,阅读能力要求相对较高,这些试题都具有考查综合阅读能力和语言转述能力的特征。因不少考生阅读定位狭窄,缺乏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做出的答案或以偏概全,或要点不全,或表述不当,导致得分偏低。因此,在阅读时必须具备整体意识,做到“胸中有全文”。
三条规律
中考试题是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寻求适度变化。所以,现代文阅读也是基于这一原则,在命题规律上也是相对稳定的。一般情况下会遵循以下三条规律:
1.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的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
2.尽量照顾考生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
3.努力组成内容由浅入深的系列,体现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
设题点也是有规律的。有开篇设题,中间设题,内容设题,手法设题,结构设题,文章某一细节或某一特殊点设题,结尾设题。弄清了设题规律,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就会有侧重点,就可以在相应的阅读区域内审察题目,仔细筛选信息,将之组合成语言通畅、简洁明了的答案,这样就能提高阅读的速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度,做到事半功倍。
四种技巧
写作技巧是现代文阅读中必考的知识点,同样也有它的设题点及规律,对于这类问题,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审视写作技巧: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类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托物言志、以小见大、正面侧面。
3.结构安排――承上启下、衔接铺垫、照应。
寻人启事阅读答案范文 篇七
一、把握读前阶段:诱发学生的阅读激情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想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教师需采取有效策略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与兴趣,唤起学生的阅读动机。
1.以情导学,以情诱趣
在语文学习中,名著阅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可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名著阅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探究名著。而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时,教师首先要阅读名著,把握文本的内涵,用积极的情感和精练贴切的语言,调动学生阅读热情与兴趣。
如为了让学生课后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教师可以情诱导:在西方,“鲁宾孙”已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成为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那么,鲁滨孙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回英国之后,他又是如何成了一个百万富翁的?这样,可诱导学生主动探究答案,产生阅读动机。
2.善用技巧,诱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多种技巧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其主动阅读。如在阅读教学中,当讲到精彩之处时,教师可卖个关子,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寻找答案。其次,教师还可利用生动形象的插图、精美的名著封面、名著故事简介、引人入胜的故事目录、扣人心弦的故事片段、影视作品与动画、作家生平趣味故事、写作背景等手段,唤起学生的阅读动机,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将学生引入对名著的阅读中。
如在教学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时,教师可巧用插图与人物介绍等方法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可先呈现汤姆・索亚的插图,并用语言导入:今天让我们认识一个小男孩――汤姆・索亚,这位个小男孩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让大人都称羡不已。那么,他实现了什么样的梦想呢?于是学生迫切想知道这个小男孩的历险经历,产生阅读兴趣。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去寻找答案。教师还可延伸拓展,引导学生课后继续阅读:在小说中关于出让刷墙权的描写体现出汤姆有着杰出的领导才能。本不知不觉地成了汤姆的“俘虏”,既替汤姆刷墙,也为了能刷上墙,赔上了自己的苹果。在小说中,汤姆是多种角色的复合体,其身上还有着其他的性格特点,或许有着你的影子,请课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分析汤姆的性格特征。
二、优化读中阶段:激励学生坚持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进行阅读的热情,更重要是引导学生保持阅读的热情,将阅读由课堂拓展至课外,让学生坚持长期阅读,这就需要教师注意激励与引导。
第一,组织读书会,营造阅读的氛围。在教学的过程中,若想让学生保持阅读兴趣,教师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读书会是有效的实施途径之一。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向同学们推荐名著书目,引导学生一起阅读,让他们相互交流阅读的感受,这样可通过群体行为来诱导学生的个体阅读行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坚持阅读。同时,作为推荐者,教师需要先阅读名著,设置阅读指导区,给学生提供阅读指南。如教师可提前提出几个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要求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找出答案,竞争回答。然后,教师记录学生的答题情况,激励学生高质快速地阅读。其次,在读书会上,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读书展评活动,从而形成阅读的风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读书笔记本,记录优美语句,写作读书感受,定期开展读书展评活动,手抄报与读书笔记评比活动,师生共同评选出“小作家”“阅读之星”等。这样,激励学生坚持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寻人启事阅读答案范文 篇八
关键词:语文;试卷;讲评课
高三学生面临着高考,学习时间尤为紧张,任务较重,良好的试卷讲评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能力,积攒知识点,开阔视野。可是大部分试卷讲评课依旧是老师掌握课堂主动权、逐题讲解、全面覆盖的现象,令学生的复习效果大受影响。
一、如何看待试卷讲评课
试卷讲评课大致分为讲思路、讲方法、讲答案、讲错因、讲关联、讲创新。
讲思路以及讲方法最大的益处则为可以令学生掌握审题、解答的方法。所以,试卷讲评课效果如何,讲思路与讲方法尤为关键。讲答案是所有方法中最为省时省力的。讲错因:如果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这一方式则较为推荐。但这种方法也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及技能。讲关联、讲创新是通过一道题而谈关联、讲创新,这样的方式较为不易。这需要老师内心存有的不仅仅为一道题,还需要具备众多此类的题,老师讲一道题、学生掌握一类题,通过一个知识点,扩散到所有知识体系。创新追寻的是以此为基础,透过老师启发性讲评,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创新解题。
二、试卷讲评课的方法
1.形式丰富,方法多样
讲评课的形式尤为丰富,应当将一言堂的讲评课变成师生能够沟通、学生能够交流的群言堂,多为学生提供表达自身思维的机会,让学生透过质疑、讲解,回忆考试的思路。学生可以自主处理题目,比如,第一部分的第一题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现代文阅读、古诗鉴赏、文言文翻译能够通过小组探讨的方式进行,作为实践操作进行。每一次在讲评时都可以设定一些题目让学生主讲,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讲评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且透过学生自主讲解可以发现,学生未必真正理解了得分的题目,有时得分也仅仅是凑巧。试卷讲评时,老师还能够组建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解题心得进行沟通,让学生相互参考彼此的得分经验。透过不同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相互帮助,提升解题的能力。
2.分析考情,突出讲评重点
为了从总体上掌握试卷的基本状况,阅卷之前老师必须先单独完成试卷,如此才可真正感受,准确掌握试卷的难易程度、重点与难点,如此在讲评试卷时才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需及时阅卷,阅卷时必须对试卷进行批改记录,以此记录下批改时出现的各类状况,理清学生突出的问题以及解题的状况,以便为讲评课做好铺垫,让讲评课能够更加具备针对性。在探知未知世界时,兴趣则会油然而生,所以,学生都会的内容则不用再讲。假如因为时间或其他因素,事前并未对试卷进行分析,也没有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不清楚具体的主要点与次要点为何,不清楚学生掌握的内容及所需的方面,仅仅依照试卷中的试题先后顺序进行讲解,只会无法突出难点、重点,不分主次,浪费时间。
古诗文鉴赏以及现代文阅读,甚至是作文等方面都成为讲评课的重中之重,每次都具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必须透过对学生答卷的分析,大量搜集资料,了解哪些题目有问题,哪些问题十分严重,以此了解错误产生的原因,寻求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主要问题进行讲评。
3.教师需加强思维培训,提高对学生答题方式的指导
在高三语文试卷当中,题目的难度以及综合性较强,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做题能力训练时,与学生一同探寻解题的规律,尤其需关注各类考题的答题形式。比如,就现代文文本阅读题而言,学生在解答中具有众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无法理解原文,不清楚作者的目的,答非所问,答案无法表明中心及主旨等等。对于这些方面,老师不仅要在现代文阅读专题中对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集中复习,还要在试卷讲评中,对学生答案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对于学生无法理解现代文本而言,老师则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切实良好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层次进行梳理,对文意进行理解,找出文本各段的中心句、关联词、总结句等方式,通过评点法点评文本。比如,对于现代散文《草屋的声音》而言,其段意整合则为:(1)草屋(引子);(2)移民筑巢,草屋让人具有知足且生命重叠掠过的感受;(3)意志坚强的人征服土地,草屋主人憨厚淳朴的笑声;(4)温馨的草屋;(5)宁静且富有情致的草屋;(6)草屋风景别致;(7)草屋无言,倾听草屋的声音(点题)。通过老师与学生的合作,理解散文的主旨将不再是一件难事,也就是作者透过对草屋与草屋声音的描写,传达出对草屋生活的美好记忆,对草屋主人的赞叹,对草屋声音的怀念,展现出作者别致的内心以及追寻人生的态度。
综上所述,讲评课并非易事,只有通过不断追寻,脱离“一道题”进行方法、关联、规律的讲解,教会学生通过一个知识点了解更多内容的方法。总而言之,老师必须通过启迪式的方法进行讲评,为学生指点迷津。
寻人启事阅读答案 篇九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中考;失分对策
现代文阅读一直都是中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试卷的失分大项。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慨叹,现代文阅读是中考当中的一大难点,甚至不少老师也觉得无计可施,课堂教学似乎没太大作用,只能“听天由命”。那么为什么几乎每年这一部分试题都是失分率最高的题型呢?下面笔者结合平时的现代文阅读教学实践做一下简要分析。
一、草率审题
有些题目并不难,只要考生认真读题,弄清题目考查的方向,是应该能做好的。就是因为有的考生做题时走马观花,草草落笔,才会出现种种错误。
如2010年河南中考现代文阅读《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一文中的试题:说说第16段中画波浪线句子“要到何时,我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深情?”的含义。
有些考生没有扣住题目当中的“画波浪线句子”做具体分析,而是根据整篇文章的内容做了笼统的回答,所以出现了“要学会关爱父母”,“要学会感恩”等说法,这些说法显然不够全面。仅就“画波浪线句子”来看,其含义应该是不仅委婉地批评孩子们对父母的忽视,而且呼唤我们要怀着一颗关爱父母的心,从现在开始,及时回报父母。
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这是最基础的一步。在平时的复习过程当中,要加强这一方面的训练。在考试的过程当中,要认真落实到实处。
二、照搬原文,缺乏概括
做现代文阅读题,要学会从文中寻找答案,要学会从文中找相关语句来解答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照搬照抄原文来解决所有的问题。
如2010年河南中考现代文阅读《匠人与大师》一文中第13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一部分考生写的是原文中的“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还有一部分)www.kaoyantv.com(考生写的是原文最后一段中的“对事物要有识别p有目标p有追求”。这些答案显然不能全面地体现本文的中心论点,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我们不应满足于做“匠人”,要有较高目标p有追求p有不断创新的精神。而这一答案的得出则需要考生认真阅读全文之后才能做出归纳总结。
所以,我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但要善于从原文中找答案,而且要学会针对问题做出具体的分析,要学会提炼和概括。
三、缺乏文章常识
在回答带有常识性的p规律性的问题时,要首先弄清楚题目要考查哪方面的知识。弄清考查的对象,然后联系平时所掌握的相关知识的运用规律带入具体问题加以分析并解答。
如2010年河南中考阅读题第11题:第14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有些考生根本不知道何谓结构,在结构上可能会有什么作用,所以写对答案是绝对不可能的。还有的考生也知道是“承上启下”的作用,但不会分析如何承上即承接上文什么内容,如何启下即领起下文什么内容,因此,也不能得满分。这都是由于缺乏文章常识造成的。
另外像“这句话运用了……的手法,并谈谈……的作用”,“这句话运用了……论证方法?有……的作用”等问题,这些内容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会经常涉及到,而且这些知识都是带有“规律性”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解答这些问题时要学会正确运用文章常识。
四、表达能力差,语言嗦
很多考生在回答问题时重点不明,语言嗦,让改卷老师看得十分费力且不知其所云。所以考生在答题时要尽力做到语言准确p简洁p通顺p有条理。只有这样,才可能夺取高分。
功夫下在平时。平时练好基本功,考试时细心p认真答题,定会取得好成绩。
寻人启事阅读答案范文 篇十
一、 遵循整体感知的原则。
对于课外语段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要能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从而把握作品的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整体感知”在阅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了成分体现“新课标”的这一理念,近年来各地的中考语文阅读试题都强化了对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
整体感知能力一般包括以下几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线索和思路;分析试题与内容的关系;领悟文章的主旨,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具体的做法是:在解答阅读试题时,第一步要速读全文,捕捉关键语句,大致把握材料的主要容。第二步要整体感知全文,高屋建瓴地分析文章语句的意义,以及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第三步再把各个局部联系起,从而达到对文章整体的深层认识。这种“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策略,完全符合解答阅读试题的规律,能帮学生提高得分的机会。
二、遵循“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
所谓“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就是先在原文中找出题目相关语句或词语所在的位置,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然后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在相应位置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就能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分析综合,顺藤摘瓜,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题目相关词句所在位置的前后区域找到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善于在原文中寻找答案。
善于从文中寻找答案,还要求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或直接摘取原文词句,或从原文语句中概括出关键词,或综合概括有关信息,用自己的话表述答案。答题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把题目放到文中,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比如词义的分析,就得瞻前顾后,通过对上下文的分析品味词语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或通过分析语境的显性、隐性意义品尝词语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而对句子的理解,则应注意其所在位置前后的关联,通过分析句子本身和前后文句子的关联分析句子意义和作用,因为要你解释的句子一般是关键句,肯定要联系上下文,不能脱离文章来回答。先可以大致解释句子的字面意思,然后联系上下文,回答该句在文中的内涵或者作用(比如说点明了全文的主旨或者承上启下之类)。
三、遵循“擒贼先擒王”的原则
所谓“擒贼先擒王”,就是在对文章整体感知之后,就要首先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因为在阅读题的主观题的解答中常常要结合中心思想来回答,至少都要考虑到。如各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等的作用,都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自然要结合中心来回答。即使是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发表看法”,也是要扣紧中心思想来回答的。
那么,对于中心的把握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通过研究文章标题或副标题理解文章主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读懂了它,文章大概意思也就知晓了三分之一。有些文章题目交代了文章的文体或写作的方向,抓住了题目,答题一般就不致于产生太大的偏差。
2.抓住中心句,通过概括、综合各段段意理解文章主旨。中心句是文章内容的主要基石,常常是文章题目的阐释和延伸。抓住它,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认识就会更准确更具体。
3.通过分析文章线索、文路理解文章主旨。
4.通过品味文章的点睛句段理解文章主旨,一般可从文章(主要是末尾)的议论或抒情性语句中去把握,因为议论、抒情句往往起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是作者感情倾向最鲜明的体现之所在。因此,抓住这类句子,往往能明了文章的立意,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中心;
5. 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也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四、遵循“就前不就后,就近不就远”的原则
阅读题中,常常会问到代词指代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能做到熟悉语境,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解答代词指代内容的题目时,除了同样要遵循“词不例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弄清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的语意及关系外,更要遵循“就前不就后,就近不就远”的原则,也就是从代词紧接着的前面文字中寻找找答案,一般要求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五、注意积累“万能答案”
在解答阅读题时,我们会发现,其实有一些题型的答案的主要元素是相同的,就是所谓的“万能答案”。所以在平时的阅读训练过程中,应善于归纳总结并记忆相关的一些“万能答案”,也就是一些相关题型的专门术语:
比如使用某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或表达效果):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又如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表达效果:
①引号的用法:表引用表讽刺或否定 ;表特定称谓 ;表强调或着重指出;表特殊含义
②破折号的用法:表注释 ;表插说 ;表声音中断、延续 ;表话题转换 ;表意思递进。
还有一些关键句段的作用:
①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②文章首段的作用: 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或者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
③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
④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寻人启事阅读答案 篇十一
针对这一社会话题,笔者围绕“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这一语用知识点,选取了“新闻标题”“特别寻人启事”“新闻评论”“感谢词”四个语用题型,基本实现了“一以贯之,以点带面”的辐射意义。这样的考题形式,会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语言运用新题型离我们很近,充分认识到语言运用新题型确实重在应用。设题具体如下:(1)如果该新闻标题的前半句是“搜索最美姑娘”,请你补写后半句。要求:字数相等,结构大致相同。(2)四位救人的最美姑娘的无私助人行动,让人们在宁波最近发生的补胎哥、双闪志愿者、独臂校长江中救人等爱心事件之后,又一次感受到了爱的暖流和向善的力量。结合新闻,试写一则寻找最美马尾辫姑娘的“特别寻人启事”。要求:只写特别寻人启事主体部分,语言准确、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段,100字以内。(3)在闹市区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寻找爱心人士的公益广告,这是宁波从来没有过的事,我们要在全城进行“爱的搜索”。有人说,如果第四位姑娘不想出面,只想做一位做好事不留名的无名雷锋,也未尝不可。也有人认为这位姑娘应该自己站出来,让所有年轻人都像她那样用爱心温暖整个社会。请选其中一个角度,就这一事件写一段简要的评论。要求:观点明确,语意连贯,不少于60字。(4)浙江在线11月5日讯众里寻她千百度。在宁波首次推出公益寻人广告4天后,最后一名“最美姑娘”终于现身。昨天,国庆当天在灵桥东车站对李金国老人施以援手的4位好姑娘第一次团聚。她们相约一起去病房看李大伯,并在病房里留下第一张“全家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全城“爱的搜索”的故事,终于有了一个完美结局。请从李金国老人家属的角度写一段表示感谢的话。要求:符合情景和身份,语言得体,每句不超过50个字。李金国老人的老伴激动地说:_______________。李金国老人的女儿真挚地说:_______________。以上四个语言运用新题型,正是围绕“寻找最美姑娘”这一新闻话题展开的,可以说设题方向明确,应用价值明晰,思考维度多样化。如果在语言运用新题型的复习过程中有效分析、琢磨、比较、内化这些基本题型,审视语言运用的本体意义,做到切合题意、选定角度、规范表达,那么语言运用新题型的复习价值也就彰显了。
二、融会贯通落实语言运用本体训练
近年来,高考语言运用新题型在强调语言本体性的回归。因而,融会贯通落实语言本体训练应该是语言运用新题型复习教学的有效途径。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加以尝试:
1.弱化形式,加强语言本体表达的充分性当语用题渐趋成熟之时,考题的形式基本不会有较大的变化。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生做的工作就是在理解一定的形式的前提下,用自己的思维完成相应的语言运用题。例如以上第二个题目,要求“只写特别寻人启事主体部分”。题目的形式要求弱化了,语言表达本身的充分性的要求自然提高了。学生在拟写的过程中有两个较典型的答案:学生拟写1:寻找10月1日灵桥东公交车下仗义救人,默默离去的最美姑娘。该姑娘25岁左右,戴黑框眼镜,斜刘海加马尾辫。离去时身穿黑白条纹衫,紧身牛仔裤,挎鲜绿色提包。望知情者能联系我们,万分感谢!学生拟写2:当老人倒下时,是你第一个冲下车来到他身旁;当人们忙碌不知所措时,是你与其他三位姑娘齐心协力将老人送上救护车。心灵像百合花般善良纯洁的马尾辫女孩,多么希望你能站出来接受我们的赞美,共同传递甬城秋日的温暖。显然,学生拟写时前者忽略了修辞,口吻过于生硬,没有突出“特别”。后者马尾辫女孩的特征、事件模糊,向谁告知亦不明晰,让马尾辫女孩站出来接受赞美这样的表达与寻人启事似乎也不相符合。忽略了语言运用的本体要求,相当于事倍功半。相反充分注重语言运用题的本体性要求,就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综合以上几个因素,是否可以将这则“特别寻人启事”这样来写:黑框眼镜,斜刘海,马尾辫,鲜绿色的小挎包。全城搜索一位25岁左右,无私帮助一位遭遇车祸的老人,然后在全宁波人的视线里“走失”的年轻姑娘。请知晓或不经意间看到这位姑娘的你,尽快告知我们,中国宁波网焦急等待中。
2.融会贯通,实现重点难点突破的可能性语言运用新题型,可能新的只是形式,内容上有其延续性,因而融会贯通,实现重点难点突破也就有了可能性。在复习教学中,千万要摒弃大容量的集中训练。复习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抓住一类题型的突破口。比如以上第三个时文评说题。这类题目的解题步骤很清晰,无非就是亮观点,讲道理,重申观点或提出建议(视字数限制而定)。它的突破口在于角度的选择。一般而言,一个新闻事件本身由“人、事、物”三者构成,而评论角度的分离在于“人”或“事”。“人”显然关乎“自我”与“他人”,“寻找最美姑娘”这一新闻中“人”的角度就包含马尾辫女孩、市民和老人家属。“事”可以分为“已然”与“未然”,所谓的“已然”即事情发生后对个人或社会的影响,“未然”即推想可能出现的对个人或社会的影响。由此,我们是否可将这一题的答案拟定为:支持现身:我认为这位姑娘应该现身接受人们的赞美。(观点鲜明)一方面,马尾辫女孩的爱心是良好社会风气的彰显,她接受褒扬是社会对其自身价值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家属当面感谢救命恩人的心愿。此外,姑娘的行为能带来向善的力量,能共同营造社会的正能量,让人们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理由充分合理)不支持现身:我认为姑娘还是不站出来为好。(观点鲜明)首先,不是每个人在做好事后,都喜欢被推到台前大受赞美与褒奖。姑娘可能觉得帮助他人就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其次,对她而言,站出来,也意味着她要承受更多的社会舆论压力。如此大费周折的搜索会给她日常的生活造成干扰。(理由充分合理)因此,我们应尊重这位姑娘的选择,让她成为人们心目中最真实最美丽的姑娘。(重申观点)
3.关注生活,整合语言文字运用的多维性语言运用新题型是生活本身的呈现,它与思维同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比有效解题本身更为重要的可能是阅读生活,思考生活。有没有一个开阔的视野,会不会及时积累普遍关注的话题,能不能随时思考当下热点与焦点,可不可以从多角度评析论说,决定着一个学生在语言表达时的深度。而语言运用新题型实质上是一个微型的语言表达,如何有效整合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多维性呢?笔者以为可以从整合题型突破开始,注重语言本体表达时词句的锤炼,进而在阅读中实现鲜活写作素材的积累,最终达成“由点到面,以点带面”的跨越式发展。高考语言运用新题型的复习教学是一个难点,以上也只是本人的一个简单尝试。高考语言运用新题型复习有效性的探讨,是一项涉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评价的系统性工作。显然,我们的探讨还将不断持续、深入。
寻人启事阅读答案范文 篇十二
一、紧扣文本
如何紧扣文本?一般要经过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循环往复。拿过答卷,不要急于看问题,要做好以下几步:
第一步,要通读全文,疏理信息,整体感知文章的形式和内容。这一步要扫清阅读障碍,了解文体特征和主要内容,心中一定要有文体意识,要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精准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如:景色抒情类的,要注意情景交融,夹叙夹议的句子;议论类的,要注意作者的观点;小说类的,则主要圈画对人物的正面与侧面描写。有能力的考生会同时把握文章结构。
第二步,要认真揣摩要回答的问题,再读文本,有针对性地进行局部探究。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在于理解并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一定要细读文本,答案从文中来。如此类题中的词语理解型,它不是考查词典所解释的规范义,而是考查它的语境义,如:比喻义、象征意义、指代义等。答题时必须紧扣文本,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的观点、文章的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即使是考查有关文本探究题,也需紧扣文本,从文本生发开去,切忌脱离文本,架空分析。如2009年江苏高考题《上善若水》中的探究题: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义。答案: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本题看似考查探究作品丰富意蕴的能力,其实考查的是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探究。探索文本的主题要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角度切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本题一是从都江堰本身来考虑,二是从历代贤者来思考,三是意在启示告诫人们如何去做。这几个层面的探究不是随心所欲的探究,而是立足文本的探究。第三步,应从整体上将文章的内容再疏理一遍,反馈信息,查缺补漏,完善答案。
总之,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定要紧扣文本,尊重文本,答案要从文中来,尽量用原文中的关键词句组织答案。切忌脱离文本,架空分析,乱写一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二、严密审题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题干设置,限定了考生答题的内容,指示着思维的方向。我们在解答此类试题时就要仔细地审析题干,弄清题目要求,明题出题者意图,明确答题的语言组织形式(是在文中寻找原句,还是用自己的话回答)以及其他要求,如:字数限制、语言形式等。读懂题目,领悟出题旨意后,找准答题点,看题目涉及的问题是在文中的哪些段落或区域,并寻找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的意思,认真揣摩上下文意思,抓住关键词或关键语句,寻找答题的信息,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解答试题。如2008年江苏高考题《侯银匠》中第1题: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题目要求比较具体,要求分析小说第二段文字对全文情节展开的作用。而这无非是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情节作了铺垫。考生要做的是结合小说的具体情节分析铺垫及推动作用。结合要求,可以概括为两大点。若题目阅读的不细致,答题方向就会发生错误;不能结合得分点,分点叙述,也会影响得分。因而严密审题,认真分析题干是十分重要的。
三、规范答题
要想提高此类题的得分率,除了紧扣文本,严密审题还需规范答题。
首先,答题时必须分要点。因改卷时是按要点给分的。有很多同学答题时胡子眉毛一把抓,洋洋洒洒一大篇,这样很容易失分。可根据题目的分值来分要点。如4分题,一般分两点或四点。
其次,答题的用语一定要规范,语言采用的形式尽量用陈述句、肯定句,避免答题时出现语病、错字等现象。
寻人启事阅读答案 篇十三
――读后感像“1+1”一样简单
路博士带领同学们以“书香伴我行”为主题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读书活动,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一本本精彩纷呈的书籍,给大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淘气包马小跳的故事让人笑翻天,海伦•海勒的执著令人感动,舍身救子的藏羚羊使人震撼,圆明园的毁灭令人惋惜和愤怒……
【师生对对碰】
路博士: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读后会让人有很多感受。今天,我们练习写“读后感”。
泡 泡:怎么写读后感呢?
路博士:其实,细细琢磨,就像“1+1”一样简单,请看例文――
愤怒与惋惜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我感到无比愤怒和无限惋惜。
圆明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全园占地350多公顷,浓缩了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名胜。但是,1860年英法联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后又放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柱了。
这帮可恶的强盗,竟这样在中国的领土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一座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宝库,就这样在侵略者的魔爪下毁于一旦。这是中华民族多少代人智慧的结晶啊!
这让我想起前些年香港的拍卖会。在拍卖会上,拍卖的铜牛头、铜猴头和铜虎头,就是圆明园里十二生肖喷水池里的牛头、猴头和虎头。中国有关方面以数千万元的高价,从拍卖市场上买回了这三件国宝。这本来就是中国人的东西,我们理应拿回来,现在却要用重金买回来,这都是侵略者所犯下的罪行所致。
如今的圆明园早已没有了昔日的辉煌,每想到这些,我就感到无比愤怒和无限惋惜。
经过讨论,路博士和同学们为这篇例文列了一个提纲:
1.读《圆明园的毁灭》,“我”感到愤怒和惋惜。
2.英法联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后又放火烧了它。
3.抨击侵略者破坏人类文化和文明的野蛮行径。
4.联想我国花重金买回圆明园被窃文物,揭露侵略者罪行。
5.圆明园被劫掠,失去昔日的辉煌,“我”感到愤怒和惋惜。
路博士:从这个提纲里你能看出“1+1”吗?
嘟 嘟:第一部分,即1、2、3自然段揭露侵略者的罪行――这是写“读”;第二部分,即第4、5自然段分别从圆明园文物被窃和圆明园今昔对比的角度表达愤怒和惋惜――这是写“感”。
路博士:我们说读后感像“1+1”一样简单,前面的“1”指的是第一部分“读”,后面的“1”指的是第二部分“感”。读后感就是“读”和“感”相加,即“读+感=读后感”;写读后感,就是先写一写原著或原文的内容,再谈一谈自己的感想,把“读”和“感”加起来,就这么简单。
酷 酷:写“读”――完成前面的“1”有什么诀窍呢?
路博士:不妨这样设问:文中哪些地方让我最感动?写读后感就是要紧扣令自己最感动之处(感点)去写。可紧扣原文主要内容,或主题思想,或某一个情节,某一段话,甚至某一句话去写,例文就是围绕揭露侵略者破坏圆明园的野蛮行径这个主题来谈的。
涂 涂:写“感”――完成后面的“1”又有什么窍门呢?
路博士:可以围绕“感点”联系实际谈体会――或联系社会实际,或联系他人行为,或联系自己的感受和行为进行叙述、议论、抒情,写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例文举我国在拍卖会上花重金买回圆明园被窃文物这一事实,抒发了自己愤怒和惋惜之情。
【佳作串串烧】
伟大的母爱
――读《100个母爱故事》有感
顶呱呱作文训练营学员
李人可
前些天,我反复读了《100个母爱故事》,这本书闪耀着母爱的光芒。让我沉浸在对伟大母爱的感动中。
《勇敢的妈妈》主要写了猫妈妈勇闯火海,奋力救子的故事;《跪拜藏羚羊》中舍身救子的羊妈妈,不只让偷猎者震惊,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动物的母爱和人的一样伟大;《只有你会欣赏我》中的母亲没有因为孩子的缺点而放弃希望,她鼓励孩子的话像一盏明灯,指引孩子走向成功。
捧读一个个母爱故事,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母爱就像一曲不尽的乐章,贯串于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令人感动。一个女孩离家出走了,3年后,她看见寻人启事,于是,决定回去。她正准备敲门时,发现门未锁,进屋时,便问:“这门怎么没上锁?”年迈的母亲喃喃地说:“孩子,自从你出走的那一天起,这门就再也没有锁过!”多么伟大的母爱,母爱之门永远不上锁!
联想到自己,多少次,母亲为了我生活得更好,辛勤劳动,日夜加班;多少次,我生病了,母亲寸步不离地守护着我彻夜不眠;多少次,母亲为我取得好成绩喜极而泣,把我拥入怀中……
历经风雨沧桑,面对烦恼黑暗,有一个人让生命之花绚丽开放,她就是母亲!悠悠岁月歌,漫漫人生路,有一种情感给生命之花无私哺育,那就是伟大的母爱!
小评委酷酷:
小作者在简明扼要概括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浓墨重彩地抒写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联系他人实际,以自己的母亲为例,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方法,是本文突出的特点。
【修剪亮亮点】
涂鸦板
一个不幸的聋盲人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和荣誉,多么令人敬佩啊!海伦•海勒没有向命运屈服,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使她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她是强者的典范。我要以她为榜样,做一个坚强的人!
(《读有感》)
修改液
嘟 嘟:看得出,这个片段是读后感后面的“1”――“感”的部分,抓住了海伦•海勒不屈不挠精神这一“感点”谈体会。但读了之后,总感觉在说空话,没有说服力,是感却不感人。
酷 酷:就是,海伦•海勒不向命运屈服获得了成功,假如向命运低头又会怎样呢?不妨设想一下,能更加突出她不屈不挠的精神。
涂 涂:在我看来,这个片段之所以没有说服力,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没有联系实际谈感受,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和海伦进行对比谈体会。
嘟 嘟:说得有道理,那就用“我”遇到困难时退缩、放弃的情形来跟海伦对比吧。我们一起试着改一改。
誊写本
一个不幸的聋盲人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和荣誉,多么令人折服啊!假如海伦•凯勒向命运低头,可能会成为一个终身依赖他人的可怜虫。可是,她并没有向命运屈服,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使她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令人敬佩的人。海伦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她给予我们极大的鼓舞!一个又盲又聋的残疾人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而我呢?总以条件差、困难多等作为退缩、放弃的理由。和海伦相比,我遇到的困难是多么微不足道啊!她的精神让我汗颜,更值得我学习。她是强者的典范,我要以她为榜样,做一个坚强的人!
(《读有感》)
小评委泡泡:
嗬!这样一改,比原文多了“感人”的成分。其一,用“可怜虫”衬托海伦的成功和令人敬佩;其二,拿“我”跟海伦对比,“我”遇到的困难“微不足道”,海伦的精神让人“汗颜”,从而决定“以她为榜样,做一个坚强的人”就水到渠成了,自然能引起共鸣。读后感像“1+1”,看来还应在“感”这个“1”上下功夫啊!
【练习步步高】
练 句
唐僧师徒西行取经的经历告诉我们:有志者事竟成。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
(《读想到的》)
提示:你能抓住“有志者事竟成”这一“感点”由“读”巧妙过渡到“感”吗?试试吧,你能行的!
(答案在本期找)
练 段
每当想起五壮士的壮举,我就为祖国母亲有这样的英雄儿女而感到骄傲。在母亲遭受凌辱的时刻,她的儿女们挺身而出,为她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他们都是祖国母亲的好儿女!他们都是中华儿女的楷模!
(《读有感》)
提示:你能联想到像狼牙山五壮士一样为祖国母亲“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英雄儿女吗?用举例的方法写一写,填一填。
(答案在本期找)
习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