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新课改论文范文(优秀14篇)2-13-93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以下是高考家长帮勤劳的小编帮助大家分享的新课改论文范文(优秀14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新课改论文 篇一

新课改论文范文(优秀14篇)2-13-93

一、体育教育的作用与地位

1.体育教学的作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迫切需求,体育事业也得到进一步的推进。我国曾有学者将体育的作用扩展到很多方面,如健身、娱乐、情感、教育、政治等。也有人将其分为生物与社会效能两种,其中生物效能包括健康、健美、保健、延寿;社会效能主要有政治、经济、教育、娱乐等。体育既能提高身体素质,也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起着积极的作用。2.体育教学的地位。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能帮助他们适应生活,同时也肩负起传递体育文化的使命。体育教育中的规范,能约束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另外,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体育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式单一。现阶段,很多学校仍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首先进行课堂讲解再做示范,并没有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发挥出来。课堂教学中多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多为被动接受,失去了主体地位,长此以往,便失去了对体育运动的热情。2.教学思想落后。对于新课程改革,许多教师并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接受新的教学思想,教学中仍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忽视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另外,很多学校因为体育不属于必考科目,因此其在学科体系排名中居于末位,这就使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很难实现。3.设备设施不健全。许多学校目前仍没有完善的教学场地,如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田径场等,甚至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学只在简单的空旷场地进行。而且学校体育设备、器材比较陈旧,大多用于应付教学检查,所以体育教学很难达到素质教育要求的目标。4.教学内容乏味。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大多还停留在自由活动层面,如男生打篮球、女生打羽毛球等,教师并没有将体育经验以及体育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5.缺乏完善的考核与评价标准。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由教师进行评判,在考核与评价方面十分单一,往往只看一方面的成绩,并没有综合考虑学生身体、心理、智力等方面,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育的发展策略

1.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创新教学内容。新课改教学中,对体育教学的要求是健康需排在第一位。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首先做到的应该是传授给学生健康第一的思想,使学生懂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加体育学习的热情,这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得到家长及社会的认可。在教学形式方面,教师应避免单一的教学模式,可适当增加体育游戏活动,进行引导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体育内容渗透到所有环节中,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不断进行思考。例如:在进行二级蛙跳考试时,体育教师首先应讲解规则,再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组讨论。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成绩进行反思。3.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完善教学理念。学校对教师应有计划地进行培训,不断更新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如学校可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到体育学院进行学习或交流,也可通过假期时间在当地体育教育部门邀请专家开展讲座,使体育教师集体参加培训,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4.更新教育设备、器材。学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将现有的体育设备及器材充分利用起来,也要定期进行体育用品和器材的购置。同时还要完善体育教学场地,避免因体育场地情况较差造成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或者因此而引起学生的意外损伤。5.丰富课余生活。学生仍处于童心未泯的时期,学校和教师不应过分压抑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可定期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如爬山、远足等,这些活动对体育教学都有很大的帮助,既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新课改论文范文 篇二

(一)开展综合探究和研究性学习活动

综合探究课强调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通过实验、观察、交流等探究活动解决问题。教师可指导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手抄报比赛等,比如开展“金钱是否万能”的辩论赛、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主题手抄报等。有些单元综合探究的内容可以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去开展。研究性学习能促使学生关心了解社会现实,感受课本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等。具体做法是由集体备课组共同商定一些研究课题供学生自主选择,如中学生消费观调查、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防城港市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居民投资理财的情况调查等。每位科任教师负责指导一到两个课题,每个学生都有具体的研究任务。课题的开题、实施和结题由年级和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部署,以保证研究性学习活动能真正得到贯彻落实。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学生有所收获,也有利于教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开展政治特色活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结合社会实际理解、领悟政治学科知识,我们组织开展了一些政治特色活动。例如:利用网络视频资源,在政治课堂上给学生观看时政新闻,并让学生及时结合课本知识进行评论;结合十精神,举行十知识竞赛;组织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参加消费维权科普知识讲座,开展“我的中国梦”合唱比赛和诗歌朗诵比赛;等等。这些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兴趣和感悟,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二、以课题研究为依托,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在各位教师的努力下,我们承担了“高中中等生学习策略指导的行动研究”“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高效学习方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互动德育模式的实践研究”等相关课题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要积极查阅文献资料,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改进教学策略。教师还得有意识地在教学研究实践方面进行反思总结,撰写教学活动设计、心得和教研论文,并且连同教学所用课件素材等汇总起来构建学科资料库。这样的过程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例如,政治学习策略课题研究组把课题研究成果做成教育主题网站———中学生学习策略网,并参加了全区的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比赛,荣获一等奖。本课题研究结果表明:高中政治学习策略应包含完整学习环节策略、信息加工策略、自我调控策略、专注策略、学习动机策略和互助策略六个方面。这对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内外指导学生的学习策略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实践证明,开展课题研究是全面推进新课改的强大动力,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参与新课改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三、新课改以来,提高政治教学质量的收获与困惑

(一)新课改的收获

1.师生的变化新课改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更注重学生的学及其全面发展。政治集体备课活动更加充分深入,教师的合作意识得到增强,自身的教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当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时,学生的智慧和能力就能得到全面发展。新课改使得师生之间变成了民主、平等和合作的关系,更亲近、融洽了。

2.课堂教学的变化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已经开始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化的发展性教学,教学需要设计一些多维互动的学习活动,注重运用问题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对话等课堂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学质量。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穿插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得学生更会学、乐学,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新课改的困惑

新课改论文 篇三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好课的标准是:教育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多样性与充分性的统一。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目前,课程论专家、教材论专家、教育专家眼中的标准并不一致。在20世纪90年代对语文有工具论与人文论之争,进入21世纪逐步归结到课堂“以人的发展”为最高标准的口径上,在“综合”的旗帜下,许多语文课上得失掉了“语文味”,闻不到语文特有的气息。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侧重于教师讲授功底的高低,如教师基本功占30%,教学过程占60%,教学效果只占10%,而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指导思想是,在教师提供的条件或创设的特定情境下,每个学生自我发现了多少新东,在这一过程中又发现了多少解决问题的策略与途径。

一、一堂好课是教育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教育性。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追求“整体效应”,重多元,重综合,重在“立人”。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21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一张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而是贯穿于学习者的一生。语文应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从功利性的角度来讲,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学生在学校要生存,今后在社会上要生存,就要考高分,读好学校,找“好”工作,这一切都必须通过考试这一关,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但是一个人能在社会上持续生存发展下去,并且“持续”得很好,就不应仅靠考高分,还应拥有较强的能力,在语文上表现为读写听说能力、交际能力、思考能力、合作能力、自学能力,能迅速、准确地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应通过学习语文懂得一点生活的情趣,建构一个精神家园,培养一种高尚的人品,形成健康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些便构成了现代人发展的许多内涵。

二、一堂好课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要姓“语”姓“文”,体现它本身的个性,就必须体现出师生是在进行语言学习,应有语言积累、语言诵读、思维训练。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现实,是其外在表现形式。所以语文教学就要围绕着语言去做文章,大力提倡范读、诵读、赛读、析读、理读、比读、品读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这样语文学科本身的科学性才能体现出来。有人说“教育是人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所以教学方法又要体现人文性,充满着人性的关怀,尤其是在教学评价上,更要突出这一点。对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我们要贯彻“及时、客观、丰富、有情”八字原则。

1.及时——“趁热打铁”,知晓“学情”。及时评价,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有利于学习反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持续学习。

2.客观——求真务实,追求“真”理。正误要分明,不能误导学生,以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科学的品质。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3.丰富——“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学情不同,个性也有差异,对待不同的学生,我们要用不同的策略。有人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又找不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宜“激将”就多“激将”,宜表扬就多表扬。评价时的方式也应丰富多彩,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语言本领,可根据学生学习行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朗读方面可侧重于语速,可侧重于重音,可侧重于变调;写作方面可侧重于开头,可侧重于结尾,可侧重于表达方式,可侧重于语言表述……

4.有情——热情鼓励,增加动力。学生毕竟是学生,他是为“学”而来的。对正确的学习行为与结果要肯定表扬,对不正确的学习行为的评价要讲究策略,可变直为曲,变灌为导,变批评为启发,变严肃为幽默。一切旨在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三、一堂好课是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学手段就要改革,这是必然的。手段要为教学服务,要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不能总是“一支粉笔一本书打天下”。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调动一切可用因素为教学服务。所以,语文课从其学科本身角度来看是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四、一堂好课是多样性与充分性的统一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堂活动就是一种语文实践,所谓活动的多样性是指课堂活动形式多样。目前,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升学的压力、教学方法的呆板、教学内容的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厌学语文的现象比较普遍。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要求,组织不同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语文学习的真谛,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的充分性是指我们开展活动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不是表面上的“哗众取宠”,而是让活动达到一定的层次和深度,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课程改革论文 篇四

关键词:环境舞蹈;课程改革;文化宣传

一、改革背景

随着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需要。很多高校进行了实践课程改革创新,结合当地的文化历史,建立双向互赢的实践课程。本人想通过以发掘安阳历史文化特色为基础,进行针对性的研究,经过实地的历史讲解学习,加深理论层面的知识,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民风及当时的舞乐特点。再通过对实际环境的感受就地起舞,把深层次的理论知识、感受融入到课堂所学舞蹈技能当中并展现在真实环境里。创作出更加新颖且具有安阳历史文化的舞蹈作品。通过环境舞蹈的方法,利用安阳文字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曹操墓、红旗渠等具有历史人文特色的现实场所,带领学生实地进行舞蹈即兴表演,最终对舞蹈课程的实践环节进行改革创新。这样不仅对学生、教师的综合艺术素养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安阳的整体历史文化也起到了发掘整理、特色宣传的作用。

二、师范类院校的舞蹈学课程开设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师范类院校大多在课程设置上技巧课以芭蕾基训、古典舞基训、民族民间舞、身韵、现代舞、技术技巧、舞蹈编导为主;理论课以中外舞蹈史、舞蹈教学法、舞蹈概论、舞蹈解刨学、作品赏析等为主。这些实际上大多数照搬了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及内容,有些并不适合师范类学生的学习。因为培养目标的不同照搬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是不科学的,专业院校培养的主要是具有演员舞台表演、导演的舞蹈专业人才;而师范类学生更注重培养能够进行舞蹈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教职岗位人才。如果一味的照搬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就会偏离自身的培养目标,甚至影响到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就业。(二)内容并不适合师范类学生。师范院校中,舞蹈课程的设置大多是舞种多,课时少。原因是师范类院校的公共课程相对较多,这就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同时由于师范类的培养目标是舞蹈类教师,这就使得学生要学习多个舞种及相应的理论课程,这是与专业院校所不同的。但是这样的课程设置就使得学生的专业课程多但课时不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不足。表面上看学习内容非常丰富,但实际的专业素养及技能掌握远远不足,不能达到专业教师的要求标准。目前全国很多高校的舞蹈学专业都开设了课堂实践课程,这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把课堂上所学到的东西真正的运用到实践当中,为以后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但是很多的师范类院校并没真正的把实践课程合理有效的进行安排,同时仍然存在学习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方法,没有去想是或否复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实践环节上,师范类院校没有突出自己师范的特点,而是效仿专业院校的实践方法进行,那就是以排练学习剧目为主,对于舞蹈专业学生来说剧目的排练演出是十分重要的积累经验的过程,不可或缺。同时排练演出也可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提高,包括很多的原创类剧目都可通过这样的实践环节来完成。但是对于师范类学生来说,当他们走出校园后更多的是面临如何去教别人,如何对舞蹈这门艺术进行研究创新,怎样才能当一名合格的舞蹈教师。一味的进行舞蹈排练演出,或许对个人的专业素质提高很快,但在怎样教学、科研的环节上并没有发挥很大作用。这就忽略了师范类的特殊性,脱离了实际,并不科学。

三、原因与分析

(一)教育目的不明确导致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与市场人才需求不相符。由于很多师范类院校照搬专业院校的舞蹈教学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模式。使得很多毕业生并没有真正的达到师范类综合院校所设置的培养目标。师范类舞蹈生要求具备教学、表演、科研及编创于一身的综合性误导人才,而教学、科研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很多师范类毕业的舞蹈学生作为舞蹈教师,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师自身跳舞非常好但是教授学生总是提高慢,甚至学不会的现象。同时在科研方面也出现知识面狭窄,对地方文化历史了解不足,无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等问题。说白了这就是没有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一味要求技术而忽略综合素质培养的结果。(二)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育一直在改革,但实际改革中对实施方法研究很多,却忽略了教学理念的创新,以及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交叉学科的学习与运用。在教学的方法上过于单一陈旧,很多时候还在沿用以前的模式,既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既单一,又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更为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通过新的改革理念及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同时利用本地文化特色为切入口,使相关交叉学科能够融入到舞蹈教学当中,在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对本地的历史文化特色进行科学研究,使资源得到最大化的整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取长补短,形成互赢互利的良性循环。

四、利用安阳历史文化特色进行课程实践改革

(一)进行实景教学,通过具有历史文化代表性的实景地点对学生进行讲解,通过实地学习就地即兴表演,及时记录相关文献、视频资料安阳作为历史文明古城之一,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文字博物馆、殷墟博物院、红旗渠等景点都非常具有教学、科学研究的价值。师范类院校的舞蹈实践课程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实景的环境,进行相关课程的实地实践,通过实地讲解学习提高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再通过实景环境的感受就地起舞,使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得到充分的结合,整体提高师范类舞蹈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二)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制定最为科学规范的课程改革方案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我们发现作为中国唯一的文字博物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到了文字的演变及发展过程,同时对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也得到了相关的学习了解。对文字的分析研究,可以创造出很多新颖的舞蹈造型及动作。殷墟博物院对了解殷商时期的历史文化、故事及传说具有相当丰富的资源。学生通过实地实践学习,编创出很多具有殷商时期历史文化特色的舞蹈剧目脚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可逐步进行具体研究分析,最终在师生而共同努力下完成具有殷商文化特色的成品剧目。通过实景实践将理论课程与技术技巧课程更加科学的结合在一起,利用本土历史文化特色创造出更加新颖实用的实践模式,使各类资源得到充分的整合利用,课程更加科学规范。

五、结论与建议

(一)课程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中探索属于自己院校的人文之路。各高校都在不断的进行课程的改革探索,以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需要。但大多数只注重内部的资源利用而忽略当地的资源整合。环境舞蹈目前是世界上较为先进的舞蹈训练创新的一种新型模式,将环境舞蹈的理念融入到课堂实践当中,通过实景的理论学习、即兴舞蹈使学生将理论知识更加科学的融入到技术技能当中,在学习舞蹈的同时拓展相关领域的知识文化,发掘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同时对安阳本土历史文化进行不断的发掘研究。充分利用地方特色优势,将课程实践模式扩大化,脱离以往的单一、死板。使教学目的真正符合教学目标要求,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文之路。(二)建立属于自己地方特色的舞蹈实践道路。安阳具有相当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可供各类大学进行发掘、研究及学习。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舞蹈系应充分利用本土文化特色,利用现有资源不断的进行科学研究,创作出更多具有安阳本土历史文化特色,更为新颖的舞蹈作品。在不断对课程及教学内容改革创新的同时将本土文化融入其中,以科学、严谨、创新、发展的理念真正建立起具有自己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舞蹈实践课程。(三)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进行紧密结合,凸显表教一体。整体提高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符合师范类教学要求及目的师范类舞蹈学生的理论学习内容比专业院校的相对较多,但在理论结合实际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实景实践就是将课本上所学到的历史文化、传说故事真正的展现在舞蹈当中,通过技巧课的动作学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理论知识更加科学的与实践相结合,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师范类学生不同于专业院校的学生,他们更多的是要面临在以后的教职岗位上如何能够更好的将自身知识能力教授给自己学生。通过实景实践,学生不但提高了理论知识,同时对相关交叉学科也进行了学习了解,这对今后的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有着相当大的辅助作用。在技术技巧方面学生也有了相当大的提高,能够把课堂所学动作技巧充分地额发挥到实践当中,并通过理论学习理解进行更深层次的二度创作,提高自己的综合表演能力。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使实践课程正真做到培养表教合一的综合师范类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中华舞蹈志(河北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新课改论文范文 篇五

主要是教师依靠教辅、课本和板书对知识进行讲解,但是教学方法应该与时俱进,适当地添加新元素和采用新的方法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果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授南京大屠杀这一课时,枯燥简单的文字陈述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播放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影音录像。通过观看电影等资料使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在学生的脑海里有一个直观、深刻的印象,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学习历史事件分析方法,总结历史教训和培养爱国情怀是新课改下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多媒体技术辅助,使教学课堂增加鲜活和活跃,发掘学生的探究欲望,使课堂具有互动性和轻松性。

二、教学活动的设计

除了是指教学课堂上师生互动活动的设计,还应该设计相关的课题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将所学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重现是情景式教学方法的核心内容,通过情景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切感悟理论知识,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有更深的体会和清晰的梳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象。比如,可以举办“重现历史”等文化活动,让学生分组选择各自想要演示的朝代,手工制作出能够代表该朝代的标志物品或者服饰,选择一个课后时间举办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由学生担任解说员,对他们组所代表的年代的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生动有趣的又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另一方面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加深他们对所学的理解,更详细、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对每一个朝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有系统、清晰的认识。

三、结语

新课改论文范文 篇六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语文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20-02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开展,虽然高中语文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过程中,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加以改进。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理解高中语文教学内涵不深入

目前,由于我国高中院校面临着非常大的升学压力,所以导致大部分高中院校语文老师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搞“一言堂”,对学生进行满堂灌,这种方式只突出了基础知识的讲授,片面的强调了成绩的重要性,而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内涵不仅仅是讲授语文基础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式的学习,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具体到教学实践中,个别教师仍然沿用原来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没有具体行动来践行新课程改革。

2.教师不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问了活跃课堂气氛,经常会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或是进行一些情景演示,这种方式虽然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改善并活跃课堂气氛,也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语文课程教学方法,但从深层次来分析,教师用来活跃课堂气氛所进行的讨论和情景演示,往往与教学内容相去甚远或毫不相关,这样既造成了课堂时间的浪费,也会在学生中逐步形成一些对语文课程的片面化的理解。长此以往,不能达到高效的语文教学效果,也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3.多媒体应用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存在矛盾

语文教学实践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现了语文课程与现代科技的高度结合,给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学工具,也为课堂增添了新的活力。目前,我国一部分高中院校为了提倡体现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要求教师每一堂课都要使用多媒体,久而久之,高中教师对多媒体教学工具出现了依赖性,甚至出现没有多媒体,就没办法开展语文课堂教学。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虽然增加了课堂及教学的趣味性,但也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了学生对书本的情感,对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4.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选修课缺失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从实际情况来看,各高中院校为了提高语文成绩,都将语文选修课改成了语文必修课,即便是有一些学校开展了选修课,其选修课程也是按照高考大纲来进行设定的。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对高中语文教师的培训,加深教师对语文教育内涵的理解

目前,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深深影响着高中语文教师对语文教育内涵的理解,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必须要不断的对高中语文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改变高中语文教师对传统语文教学观念中的僵化思想,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更新和拓展高中语文教师的语文专业知识,深层次理解高中语文教育的内涵,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对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将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首位,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2.多种教学手段并用,明确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协调好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不能全盘使用多媒体教学莫斯而全然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需要创设轻松、和谐的良好教学氛围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熟练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和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建立师生间平等互动,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教师要创设平等的交流环境,通过对话、讨论等形式,使师生之间形成实质性的互动关系,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与碰撞,达到教与学的高度统一。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与学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探索的欲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4.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设置并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要切实了解高中生的语文知识基础,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由简入难,由浅入深,设置并创新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应有的语文专业知识,还能兼顾与培养学习的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勇于挑战传统的教育模式,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转变自身角色,采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使学习既可以学习语文知识,又可以提高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洪艳。论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J].科教文汇,2010(23):88-89.

新课改论文 篇七

误区一:强调感性分析,忽视理论深化

仔细分析一下新教材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传统教材中的理论性强、抽象、难以理解的文字被删减,代之以图文并茂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或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或是根据学生以往的直接经验能感知的。新教材内容的变化是为了遵循人类认识的普遍规律,即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不断提高。

这里要提出的是,新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是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即只对知识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而是让学生通过感性材料的认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进而对抽象理论的深刻理解。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改精神的歪曲理解,往往只停留在感性分析的层次,而忽视理论的深化。

笔者曾听过一节政治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制度》的内容,这节课的核心内容就是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师通过一些数据来论证这个结论。这些数据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中,非公有制经济的比例越来越多,如果让学生从这些感性数据分析,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非公有制经济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否非公有制就冲淡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呢?教师没有解开这个疑团。很显然,教师只停留在感性分析层面,没有作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因此本节课结束以后,学生对公有制经济在数量上越来越少,却仍然起着主体作用,没有办法理解。如果教师再作深入分析: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是体现在数量上,而是体现在控制力上,那么学生的感性认识就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

误区二: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搞成自由放任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针对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学习,在探索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执行科学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自主性学习不是无师自通,因为学生很难把握自己该如何学习以及学到何种程度才符合要求。所以,自主性学习没有教师的指导是无法完成的。

笔者也曾听过一节活动课“上网的利与弊”,教师采用辩论的形式,首先把辩题交给学生,学生自由组成两组,辩论过程中教师站在—边。时不时地说“好,不错,继续”,不做任何总结、引导,任由学生发挥。教师这样做似乎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勤于思考,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和看法,但结果往往导致“放羊式”课堂。

也有一些教师做得更是离谱,一上课就说“今天请同学们自学,可以自由讨论”。诸如此类的教学形式可以说无计划、无目的、片面追求课堂的活跃气氛,还美其名曰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在搞自由放任。

误区三:“穿新鞋走老路”

有的教师也主动参与新课改,但总是对学生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不敢真正迈开课改的步伐,不敢放手让学生自我阅读、思考、议论、练习,仍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他们搞课改,只是形式发生了变化,实质上仍是传统教学的模式。我们把他们的做法叫做“穿新鞋走老路”。

笔者听过一节课改课,不能说这位老师在课前没有准备,他充分运用多媒体的功能,把这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分解,提出一个个不同类型的问题,再设计一定数量不同形式的巩固练习,在课堂上,他紧紧围绕着这个方案进行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在名义上是“新”,但本质上仍然是模式化教学,弊端不少。—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可能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把教材内容以问答题或填空题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课本中找出问题,那么学生只能成为回答问题的机器,毫无主动性可言,学生得到的也仅仅是记住教师给出的结论,结果,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拓展。二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指学生自觉能动地,有针对性地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去更新旧的观念,获取新信息,掌握新知识的能力。教学中,如果学生不是通过先阅读课本内容去分析、归纳、推理、总结,就毫不费力得到现成答案,就会失去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失去用已用知识和技能去感知新知识和技能的绝好时机。

真正的课改是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大胆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从而走进新课改的大课堂中。

总之,我们在政治新课改中,只有做到既不矫枉过正,又不徘徊不前,才能走出一个又一个误区。

课程改革论文 篇八

由于我国特有的“城乡差异”和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相“脱离”的现象,使农村社会对农村教育的供给“匮乏”和需求“错位”,面对正在进行农村的课程改革,区域农村社会“不能”也“不想”提供自己强有力的支持。

(一)区域农村社会供给的“匮乏”现象

在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格局里,农业剩余、农民利益在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中被剥夺或奉献,城乡差异越来越大,农村社会日益贫困落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越来越弱。与此社会供给“匮乏”相适应,区域农村教育也就出现了“教育基础薄弱、学校设施简陋、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艰苦、教育运作与自主发展水平低下”等不利状况,使农村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物资条件保障。

(二)区域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的“隔离”现象

传统农村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其功能定位“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农村教育的最大目标变成让农村最优秀的学生离开农村,为城市服务;农民的最大愿望是一家人省吃俭用,让自己的孩子跳出“农门”进入城市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功能性联系被阉割,出现一种与农村社会相“隔离”的现象,从而陷入“‘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而为城市服务”的误区,这使得农村社会发展更加“雪上加霜”,而农村教育也因缺乏农村社会的支撑成为“无本之木”。

“学而优则仕”使农民习惯了教育远离自己生活实际的“异化”倾向。在悠久的历史传承中造成的最大问题是:教育逐渐丧失了与当地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沟通、对话、互动的功能,农村教育的本体地位日渐消融,独立自主能力不断萎缩。由于其历史惯性在现实中的巨大张力,又由于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强力拉动,作为农村教育主体部分的中小学校,仍然保持着与农村社会相“隔离”的特性。

(三)区域农村社会需求的“错位”现象

在区域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相“隔离”的现实格局里,农民最大最现实的需要仍然是能够帮助他们的孩子跳出“农门”的“应试教育”。正因如此,农村课程改革就成为“游离”于区域农村社会需求之外的教育运动,它难以获得自我实施所必需的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系统支持,从而导致“农村课程改革好像与农村社会无关”的社会需求上的“错位”现象。对鲁南地区农村课程改革的调查,佐证了我们的判断。调查中出现了触目惊心的“三个”90%:有近90%人认为“农村孩子上学就是为了考学”;有近90%的人担心“课程改革会降低升学率”,于是就出现了有近90%的人“不愿意支持课程改革”。

二、外在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与形式化”倾向

农村课程改革缺乏区域农村社会的内在支撑和内需驱动,便成为依赖于作为外力的政府主导的改革运动。历史上我们曾有过类似成功的经验,如以“硬件建设”为主要特征的“双基”达标验收。但当我们进行主要涉及观念、制度领域的课程改革时,外在社会支持系统还能给予强力“支持“吗?

(一)教师培训的“匮乏与走过场”现象

尽管课程改革规定了“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但由于经费投入太少,现实中不少的农村教师只经过三五天甚至没有培训就上岗了。这就出现了培训中“走走过场,应付了事”的形式化倾向。据我们对鲁南地区农村的调查:农村教师对课程改革培训效果的满意率仅为8%,而89%的教师则认为课改培训是“走过场”。

“我们农村教师太需要培训了”是访谈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而很多比我国还贫困落后的周边国家,他们的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都要接受两周到一个月的正规培训,上岗之后也还要进行不断的培训;培训内容不仅是教科书,还有人文背景的教育,还让教师参观博物馆和各种展览等。

(二)教师培养的“封闭与迷失”倾向

1.培养目标过程的封闭僵化

在世界教师教育的主流理念中,作为培养目标的“合格教师”,是需要职前职后“分解任务和合力达标”的“一体化”概念。而在我国职前职后相隔离的教师教育格局中,培养目标却被定格为封闭式、完成式的僵化概念;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就容易出现职前职后“两张皮”和知识应用“相隔离”的现象,就不能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实施职前培养,也就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课程改革”的合格师资。

2.招生就业的恶性循环

让所有农民子弟都接受优良的义务教育,让所有农村中小学都配备优良的师资,让所有农村教师的工资不再被拖欠,这应该是政府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但自20世纪90年代末,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师范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被推上了“市场”,由于师范生就业状况的不断恶化(农村中小学师资紧缺且年龄老化,但乡镇财政无钱接收新教师),使得优秀的农村孩子不愿意报考师范学校从而导致师范学校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与此同时,师范学校本身的生存空间日渐萎缩,不少师范学校倒闭并转。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办学条件差连教师的基本工资都无法保障,农村中小学(特别是乡村小学一直在苦苦坚守);另一方面是“变差”了的师资以“代课”教师的身份进人农村学校(一般只有三四百元的工资)。这种“差—差”结合,又怎么能够承担起为中华民族培养合格接班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合格建设者的神圣使命呢!

3.“老中师”的迷失动荡

在由“三级向二级”过渡的教师教育层次格局的调整中(山东省从2000年开始),原中师学校变成“师范学校”这个中专学校与高校之间的“中介”形态。随着社会与教育(特别是教师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师范学校在不断分化:第一类通过“并入高校、独立或整合升格”等方式,已经开拓出步入大学门槛的出路;第二类通过“改办中学、职高、或者撤消”等途径,被迫退出了教师教育领域;剩下的是“迷失动荡”的第三类型的学校(山东有22所,是主体部分),它们在进退两难中苦苦“坚守”。

(三)管理的“外行与非专业化”倾向

现在教育上有一种奇特的现象:一些“仕途无望”者转行到教育上,以“外行”之身当校长、任局长;另一些“教而优则仕”者从教师中脱颖而出任校长、当局长,进入官场后,远离“课堂”,蜕变为“外行”。不论哪一种“外行”当家,都容易出现“教育行政化管制而非专业化服务”的倾向,致使“局长折腾校长,校长折腾教师,教师折腾学生”的现象屡屡发生,而久久呼唤不出“局长为校长服务,校长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局面。

有些局长、校长口头“讲改革、讲民主”,实则“僵化保守、专制粗暴”,不可能去弘扬课改中的“民主”精神;不少教师认同“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不免存有一种浓厚的“清官”意识和“奴化”情结,又与课程改革追求的“人本”思想南辕北辙。据我们对鲁南地区农村学校的调查:认为“课程改革”得到学校领导和上级部门“实质性”支持者仅为16%,认为是形式抓“课改”而实质抓“升学率”者占91%。

于是不少地方在校长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而一切为了升学率的同时,又不断制造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泡沫化”教改成果去应付素质教育的实施。考察中我们听到了“新课改:苦也校长,败也校长”的声音。

(四)考试评价的“缺失与错位”现象

在考察访谈中,许多教师提到“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不同步”的现实问题。上至大小局长,下到校长、教师,都认为应试仍是“指挥棒”,评价方式不发生根本性转变,“课程改革”就只能做表面文章。笔者所在地区的中小学,考试评估仍多由县、区统一命题。另外有教师反映:虽然课改采用了新的教材,但省、市下发的练习册依然是老题型、旧内容,在难度上与新教材有很大的梯度,而编写练习册者很可能是将来通考或中考的出题人,这样谁还敢忽视“应试”而天真地去搞“课改”。现实一些“课改”成功而“应试”失败的案例,更是“放大”了这种负面效应。

这就告诫我们:只要传统的“应试教育”不退出历史舞台,只要“课程改革”的评价标准不能实质性的推行,真正的课程改革就只能是奢望。

(五)组织实施的“误区与异化”倾向

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形式化的误区,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更让人忧虑的是:这种形式化的追求使“课改”的实施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现实中,学校在实实在在抓“升学率”的同时,更要认认真真地应付以“课改”名义进行的各种检查评比。面对频繁的会议、成堆的文件,校长们哭笑不得,而教师们在这些“此起彼伏”的检查中更是疲于奔命。座谈中我们听到很多防止教师“偷懒”的办法。仅以“检查教案”为例:教案要用手写,不能打印;第一年用蓝笔(或蓝皮蓝线格本),第二年用黑笔(或黄皮红线格本);每年检查过后盖上有时间标志的“印章”等。虽然这些追求表面热闹和形式规范的做法缺乏实质意义,但它却凭空给教师增加了“双重”负担,使教师没有时间钻研教材和研究学生,更没有心境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只能在身心疲惫中产生越来越强的职业倦怠感。如果教师陷入“每天在大量低水平劳作中沉浮”的误区,课程改革也就走向了自我否定的道路。

三、教师队伍主体的“老龄贫病与边缘倦怠”状态

如果说以上涉及的是“天时”和“地利”层面的现状问题,那么,教师队伍就是“人和”问题。我们的“人和”状况如何呢?农村教师能够承担起农村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吗?

(一)教师队伍的“老龄贫病化”

主要由于乡镇财政的原因,笔者所在县的大多数乡镇已经连续五六年没有引进新教师。一方面,大量的“五年一贯制”的专科水平的师范毕业生“失业待岗”;另一方面,农村小学急需的新师资难以“配备引进”。于是便有了“哥哥教高中,叔叔教初中,爷爷教小学”的戏言。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从侧面反映出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问题的严重程度。据调查:笔者所在县某乡镇小学共有教师114人,其中40岁以上的96人,占84%;45岁以上的76人,占67%;50岁以上的58人,占51%。

在我国的农村特别是在落后地区,中小学教师“工资的低廉和被拖欠”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据调查:笔者所在县大多乡镇的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的平均工资只有五六百元(不少新毕业生只有三四百元的代课费),且时常拖欠;有些地方出现了教师生活“难以为继”而不顾“斯文”课余外出“打工”的现象。

由于人到中老年,又由于经济贫困、生活拮据,更由于繁重的工作负荷和难以承受的改革压力,农村小学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存在恶化的现象。有不少教师染有“心血管、肺气管、肠胃、关节风湿和神经官能”等疾病,并普遍存在“由于精神透支与心力衰竭”而产生的职业倦怠问题。由于农村小学师资紧缺,教师多采用“包班”制,即使患病也没有人替换,大多教师只能带病工作(有病无力医治的情况也很普遍),这就更使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雪上加霜”。然而,他们仍是支撑农村教育的“脊梁”,是农村教育得以延续的“血脉”!

(二)教师队伍的“地位边缘化”

以“形而上”的视角来看,教师的职责与使命应该是神圣崇高的,教育世界和教学境界应该是神秘美好的,虽然我们还在小心呵护着关于“师道尊严”的传统“神话”,但回归现实世界,我们发现:教师职业的神圣需要高度的社会文化认同,教师劳动的美好更需要相当的现实地位支撑。曾几何时,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出现了“边缘化”现象,农村教师从物质到精神都不再是“令人羡慕的职业”,更奢谈是值得献身的神圣事业。

教师本应该是学校的主人,但不知从何时起教育领域的“官本位”现象变得突出起来:一些领导干部的“地位”上去了,官德却下来了;少数权力集团结成特殊利益共同体,侵占、多占公共利益和资源,成了特殊的“人上人”;教师在学校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边缘化”,沦为需要保护的“弱势群体”。更为甚者,或由于“无条件、无机会、无能力”等原因,农村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也面临挑战,有逐渐被“课改浪潮”冲击到边缘地带甚至被抛弃的危险。

据2003年教育部在全国12个课改实验区进行的一次调查,农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的信心明显低于省、市、县和乡镇的教师,他们中认为新课程理念“完全可以实现”的仅为5.6%,认为“受到条件限制暂时不可能实现”的达到了44.4%,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的教师。在此形势下,课程改革还会出现造成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马太效应”。

(三)教师队伍的“职业倦怠化”

如果说劳动的“繁重、忙碌、机械”是农村教师的一贯特征,那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则是他们传统职业性格的生动写照。但由于过去待遇相对稳定,社会认可程度较高,所以他们在遭遇“生活清苦”的同时体验“精神富有”,在承受“身体劳累”的同时品味“心理充实”,心态相对来说是健康向上的。教育改革新情境放大了原有工作的繁重琐碎,使教师的身体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残酷的岗位与应试竞争又使他们精神透支,心力衰竭;时常被拖欠工资,巨大付出与微薄报酬之间的失衡,更使他们倍感“心酸”,心灰意冷。三者相互诱导、强化,使得问题不断叠加、积累和放大,从而导致教师产生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和对各种教育改革表现出态度冷漠化的倾向。

我们对鲁南地区的调查表明:身处教育最底层的乡镇小学教师身上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教龄在10~20年间的中年教师为高发人群。具体表现为:第一,43%的教师和68%的中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在衰退,其中有19%的中年教师已感觉陷入情绪衰竭的边缘,觉得自己的“心”特别累;第二,37%的教师和56%的中年教师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程度在降低,有38%的中年教师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拉大,自己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在衰减;第三,35%的教师和49%的中年教师的工作效能、成就感在降低,有33%的中年教师觉得工作中过去熟知的东西在变陌生,胜任岗位的自豪感正在被挫折与无能感取代,似乎一夜之间“变得不会上课了”,其专业信心面临严峻挑战。

虽然我们在讲“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座谈中当我们问及“假如有其他可供选择的工作,你将如何”时,有过半的老师含泪选择了“离开”教师岗位。

新课改论文 篇九

论文摘要:高中语文新课改对每位一线教师都是一次机遇与挑战,如何解读新课改新教材,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反思与总结。一节《奇妙的对联》课的三个环节的设计践行了新课改的理念给了我一些启示与感悟,即设计课堂问题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要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高中新课程培训进行了20天。可当手中拿着高一新课程教材,脑中装着新课程的观点和理念,真正面对高一新生的时候,却又不知道这新课改的课堂该怎么组织,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怎么完成。在跌跌撞撞、似是而非的状态中,上了一个多月的课,困惑挣扎了这一段时间后,没想到《奇妙的对联》这一节课却给了我一些启示,让我看到了新课改的曙光和影子。

《奇妙的对联》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形式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对联对学生来讲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如楹联、春联、贺联、挽联等。但是真正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对对子,好像又没那么容易。以前课堂教师只是一味的理论讲解,学生似懂非懂,动手能力很差。那么新课改如何组织课堂,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动手是备课必定要深思的一个问题。枯燥的理论讲解不可能使学生有什么收获。于是,整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学生分析理论知识。走上讲台,我问了一个问题: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有这样一道试题,上联:孙行者;下联:——。有以下几个答案:胡适之,韩退之,祖冲之,王引之等。阅卷的老师认为非常好,为什么?同学们看到是清华入学考试的题目,来了兴趣,又看到如此简单的上联,更有兴趣,看到只是评价答案而不需要对,更是兴趣大增,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言开了。一些同学回答“者(zhě)”是仄音,“之(zhī)”是平音,平仄相对。我说好。什么是平仄教材的知识短文中有讲解,能回答上来,说明这些同学自己看并理解了,一些同学回答上联中间字是“行”,下联中间字是“适、退、冲、引”,都与行动有关,相对仗,我说好,这就是对偶。接着,我就又问,谁能从内容上评价一下?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最终有一个学生小声地说了一句“胡适之是一个首倡白话文的作家”……我及时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便要他再重复一遍。同学们愣了一下,突然都鼓起掌来。我想有戏,我问为什么鼓掌,不知哪位同学说了一句:“那还用说,都是敢做第一的。”然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孙悟空斗天斗地,敢于反抗;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冲之的圆周率……一个小问题引发了学生各方面的思考。看来,设计问题要巧妙,有趣味。

理论知识解决了,第二个环节就需要考查一下学生的文学修养。我把几副与一些名人有关的句子写在黑板上:

一代文章推——,毕生心血似——。(茅盾的两部作品,查资料填写)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涉及到哪几个作家)

同学们在一番紧张的翻阅资料、讨论之后,答案准确地写了出来。我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提问:《子夜》、《春蚕》写了什么内容?你还了解作者哪些作品?唐宋八大家是哪几个人物?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连续的问题,不但没有让学生感到厌倦,相反,他们的兴趣却越来越高。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文学储备,真令人惊喜、欣慰。

整堂课的高潮还在第三个环节上,学生当堂对对联。开始我只要求每组写两句上联,相邻组对下联。一会儿,情况就失控了,上联一出,学生就争着抢着对下联,一个上联甚至有好几个下联,学生也不由自主地离开了座位,围着讲台,思考着,评论着,争抢着,没有了回答问题的羞涩,没有了课堂上的挺身端坐,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展现自我的身影。看到好的下联,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便骤然响起。黑板的每一个角落都写满了学生稚嫩的对联,如

中国字四四方方,方方正正;西洋文弯弯曲曲,曲曲折折。

平顶山顶平;青草地草青。

东升旭日山河秀;西落残阳星空奇。

高一十班小组擂台热火朝天;鹰城二高运动盛会硝烟四起。……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不愿离开,还围着讲台讨论着……

课下交流,业务校长说,这节课,上得很好,如果买来红纸与毛笔,当时让学生来写对联,岂不是锦上添花?一语道破天机,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怎么完成?怎样在课堂上落实素质教育……回忆一下参观所见,资料所看,我恍然大悟。新课改的课堂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做学习的主人。

反思这一节课,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设计课堂问题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不是传统的分层、背景、写作意图与思想,让学生局限在这样的框框中而厌倦。形形色色的资料给了学生偷懒的机会,人云亦云的表述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备课切记远离现成的教案,给自己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更是给学生一个创新思维的机会,也就是说,备课一定要把“备学生”放在首位。

二、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就让他们担当当家作主的责任行使权利。“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每一个个体的才能是不可小视的,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就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权利,智慧的火花就会开遍课堂的每一个角落。

新课改论文 篇十

教师必须要透彻的理解课改并从体系和结构上进行把握。这是进行课改的前提和基础。教师需要明了知识的内涵及发展变化,且形成一套可操作的能让学生迅速建立这种知识体系的运作策略;同时还要能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进行结合。教师还必须具备高于学科知识的更广阔的知识储备。教师要积极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这次课改中,将推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作为了重要的任务。先进的教育方式是先进教育观念的重要表现方式,而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学方法除了受观念的影响外还与教学内容是密不可分的,当科学技术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使得教学内容不得不作相应的调整与改革的时候,教学方法也面临着必须变革和创新的时代要求。新课改还要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转变。课改的核心任务和成功与否的显著特征就是学生是否完成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前提的。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灌输—接受为主,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主要是以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为主,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扼杀学生的创造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由于过去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甚至忽视。

2.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

新课改下历史教材难度降低淡化知识体系,所以每课的导入新课环节都将以学生生活相关问题作为切入点。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情景进入学科内容的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种切入点可以由教师依实际情况设疑导入,学生在掌握、体验环节按课标要求,而教师则围绕课标和探究主题精讲史实,指导学生掌握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和线索的方法。同时,师生要在历史情景中体验、强化应有的情感态度并升华为一定的价值观念。而合作探究环节是通过全班或分组围绕主题在一定组织形式下展开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学会研究和解决问题。教师一方面充分发扬课堂民主,另一方面又适时启发引导,把握整个教学活动节奏。对学生的答案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对知识点小结。在教学的过程中实行分组讨论这样做可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渠道获取史料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分析、评说历史问题的能力,掌握课标中的相关知识点,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辩证史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全面达成三维教学目标,强化学生爱国情感与智慧。同时学生由原来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但是在目前的历史课改实践中还存在着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目前我们手中所掌握的资料极其有限,而且有不少的还是以前老教材的翻版。这种情况会制约我们的课改进程,让我们的课改教学存在一定的脱节。相信随着网络技术在课改中的应用,会让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很久。

3.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如何去做

课程改革论文 篇十一

充分认知现代设计学体系,有助于促进设计学整体发展。以多元的形式、模糊的边界、交叉融合的趋势为特征,各个设计学领域之间不再是彼此割裂和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整体构成了一个设计学的新体系。在各设计专业领域所形成的研究工具、方法及理论外,哲学、科学、艺术学、社会学、工程学、符号学、信息科学以及传播学等人文学科、工程科学领域的理论成果也与设计学不断交叉与融合,从而为设计艺术提供了丰裕的思想来源与技术资源,可从意识层&观念层、制度层&行为层、器物层&形象层三个维度来认知。意识层&观念层,作为设计学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其哲学层次,是在一般抽象的高度探讨设计本质、规律和原理(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决定着设计学其下的各个层次,引领设计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包含设计文化学、价值整合、设计思维、设计创新、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等范畴。制度层&行为层,包含设计责任、道德礼仪、伦理意识、器物文化、行为制度、思想意识,联结基本结构、器物文化、生态构成、文化影响,交融认知论、方法论、社会学、人类学等方面。器物层&形象层,核心要素包括功能、结构、材质、色彩、装饰等,内涵为技术创新、产品物化、技能发展、观念物化,外延为日常生活习俗、公众文化活动、组织行为制度,折射行为特征、认知取向、文化结构。

二、设计学课程内涵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设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明确“设计学(可授予艺术学、工学学位)”,推进艺术与科学融合、还原设计学本质属性。过去十多年,工业设计从工学逐步过渡到艺工融合、学科交叉,学科内涵发展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变化很大,对设计的服务对象、内容及评价标准都需要重新确定。(一)设计学课程演变。在这个基础上,作为学科和专业的综括性、纲领性核心课程,对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中设计学改名设计学、进一步实施课程改革,成为推动设计学科和专业继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北印工业设计成立于2002年,2016年中校内院系专业资源大调整中整体调入设计艺术学院便是在主动适应发展大趋势。与之相对应的,在2017年招生中,其中一个班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产品设计方向招生成为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先行先试摸索实践的自然选择。为接下来申请产品设计新专业打下扎实基础,让工业设计系的专业发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更扎实、打开跨越式发展的新空间。(二)设计学课程范畴。设计学课程作为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及其他设计学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及核心理论课程,既承担着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设计概念、类型、范畴、领域、特征、内容、方法等方面知识框架及与设计师职业相关的话题,又作为设计学课程理论体系的架构、深度和层次,对艺术史、设计史、工艺美术史、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设计语义学、设计美学、设计程序与方法、设计战略与管理等其他理论课程建设与改革起到引领性作用,作为设计通识基础课,更是在学生设计艺术素养培育、生活美学价值提升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三)设计学课程内涵。传统设计关注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而加工和装饰形式,而当下的设计发展则更加注重融合新技术以及用户体验;用户体验设计、心理与行为分析、可用性设计、界面设计、媒体设计以及情感设计等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不断涌现。建立大设计观念,关注新的社会和经济形势下的宏观热点问题和具体用户需求,运用包括产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手段,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设计学课程具有如下内涵:1.体现设计思维主导的艺术与科学互融互通艺术为设计提供情感与意象源动力,科学为设计提供逻辑与骨骼支撑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科学素养与逻辑能力统一于完整的设计能力体系中,培养人文精神、社会意识、科学思维及理性方法集于一身的创新专门人才。2.推动中外先进设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课程强调东西方文化传统的重要性,通过本土文化哲学思想的研习体会,从整体观、系统观、综合观思考方式上升为设计方法论的维度,成为学生设计学习、设计实践的重要思想基础。强调国际化、现代感的同时,地域文化传承的民族性、文脉性和历史性价值更加彰显。3.具有面向社会需求发展的可持续和开放性特性。在掌握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基础上,通过内外并重、灵活主动的设计思维和举一反三的创造性,获得深度研究和持续创新的能力,在突出动手实践能力基础上完善设计表达、信息加工、反馈展演、整合创新。体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课程框架的可持续性;社会实践的开放性,积极引入前沿设计理论和方法以及最新的工艺技术、产业形态、创新方式,认知设计价值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反思设计到底应该为社会做什么,实现设计本质的回归。4.彰显设计道德与伦理。设计担负着人们太多期望和梦想,根本上是要为人类文明创造精神、求取物质与心智平衡,设计学课程内容必须反映时代精神,引领当代文化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担当。5.推动学科边界延展的多元跨界。课程专业内容涉及:创新设计方法、设计理论体系,设计管理意识,及设计教育内涵深化等多个层面。设计创新是根本,设计理论是骨架,设计管理是社会管道,设计教育是价值延伸和人才培养落地。通过综合性、多元化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具备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实现专业终极目标。

三、设计学课程改革方向

设计学课程需要建构整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重综合型、应用型创新设计人才,包括市场调查、用户研究、设计研究、设计表达、沟通协同、设计伦理、设计哲学、设计文化、设计政策、设计批评等全面素质的培养。(一)建立设计价值理念。通过课堂讲授,包括理论阐述、作品分析以及课堂讨论、课外调研等方式,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设计相关内容和建立宏观概念,了解“做设计”的基本原则,初步形成个人的设计价值观、人生观和形态观。推动问题意识的培养,建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础,是设计类专业学生专业发展的起点和归宿;从微观角度的田野调查、用户研究、需求洞察、场景创新等素质建构,从个人需求与自我实现角度,实现用户需要的满足;从宏观角度对设计发展史中的重要阶段、重大事件、风格流派和代表人物有所认知,熟悉设计研究与实践的环境与语境,设计的一般思维方式与程序,设计哲学、设计文化、设计政策等相关重要领域,增强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提升定义产品或服务的能力,提供完整解决方案、整合创新应用必须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二)优化教学内容。当下的设计学(设计概论)课程教材,包括尹定邦先生的《设计学概论》、何人可先生的《设计概论》、李砚祖先生的《艺术设计概论》从不同角度建立了比较系统的设计学课程框架,理论深厚,文字扎实,被广为采用。另一方面,设计领域日新月异,从理论到实践都处于快速进化发展的阶段,不断地需要补充更多的新思想、新知识、新实践,到设计学课程教学内容中来,才能跟上学科发展的最前沿。学生生源特点也在不断变化,课件和教材需要从更新的角度出发,以学生设计视角、兴趣激发为核心,梳理内容、以用为先,推动学生们深入探索设计的世界。(三)深入教学方法。切实宣讲设计理念,组织设计思维训练营;以列表、图示、文字陈述、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制订阶段性读书计划,加强互动学习,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对设计现象进行文化解读,对工业设计的艺术性、科学性、经济性等特征建立认知。完善网络平台,在线学习、延伸知识推送、前沿专业浏览、课程信息交互、作业接收评点、作业展示、大设计理念普及等内容和交互支撑课程学习。(四)强化综合设计实践能力养成。培养精准、熟练、开放的设计传达与实践能力,重视培养敏锐观察、发现、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提高设计的理想性及完美性,贯穿于创意、设计、模型、原型及制造的全过程。通过设置多种形式的课题帮助学生更细致地理解知识点,更全面地了解设计。(五)建立初步设计研究能力。通过文献阅读、社会调研,经由课堂讨论、独立思考、访谈调研、专题研讨等多种方式,提升认知能力(认知设计形态、属性等)、思辨能力(判断与思辨设计价值)、合作能力(理解设计职业的协同)、表达能力(演绎、归纳、提问、反思和阐述设计)。(六)优化设计评价和反馈机制。建立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提升改进机制优化设计过程、设计结果,通过客观明确地从目标、过程、手段、方法、结果及相关进行评价,多角度、多方面确定评价标准,体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促进走进生活,拓展心理空间,延伸观察、想象、思考、创造、批判和反思的空间。

新课改论文范文 篇十二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程;模块终结性测验;测验性质;测验目标;测验规划

高中物理新课程目标的变化、模块化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革新、评价功能的转变以及课程管理模式的调整等等,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在高中物理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目标、内容、形式和方法作重大的调整和变革。基于模块的终结性测验是高中物理新课程模块终结性评价的重要一环,相对于其他评价方式,它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更具有直接的导向性。为此,本文拟就高中物理课程模块终结性测验实施中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以澄清人们对模块终结性测验的一些模糊认识。

一、模块终结性测验的性质:标准参照还是常模参照?

测验的性质是测验功能和价值的集中体现,对测验的编制和实施具有直接的导向功能,因此,明确模块终结性测验的性质是保证模块终结性测验有效实施的前提。

从新课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理念来看,模块终结性测验的目的主要不是用于甄别和选拔,而是通过模块终结性测验关注每一位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状况,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增强学生物理学习的自信心。

从发挥评价的功能上来看,模块终结性测验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通过评价确认学生的进步和达到的学业水平,诊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反思评价和能力发展。

从新课程的结构上来看,由于每个模块的学习内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各自独特的课程价值,同时在学生完成每个模块的学习任务后,需要对能否取得模块课程的学分进行认定,因此模块终结性测验就成为学生模块学分认定的基本依据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模块终结性测验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在该课程模块的学习中所达到的水平。

从对模块终结性测验结果的解释和利用上来看,模块终结性测验的目的主要用于判断学生通过一个模块课程的学习是否达到模块课程的目标以及达到课程目标的程度,主要用于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不是确定学生在班级中的相对位置,衡量学生的相对水平。由此可见,模块终结性测验的性质是标准参照。

二、模块终结性测验的目标

1.关注学习过程还是学习结果?

模块终结性测验目标主要是回答测量什么以及测量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即要确定测验内容的取样范围和测验的行为目标。在明确了模块终结性测验的性质后,我们知道模块终结性测验主要考查学生通过一个模块课程的学习是否达到模块课程的目标以及达到课程目标的程度,因此确定模块终结性测验目标的基本依据是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相关模块的内容标准。任何有效的测量和评价既依赖于对评价目标的清晰描述,也依赖对评价方式和方法的选择。因此,在编制测验或选择评价工具之前,我们首先应当清楚地界定测验目标。虽然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已经包括对教学和评价的内容和要求,但是内容标准中的表述还比较概括和宽泛,因而有必要对它们进一步具体化,亦即必须用一种能够指导课堂教学与评价的形式清楚地把学生的学习成果表述出来。而作为能用于表述终结性测验目标的只能是学习结果而不是学习过程,可见,模块终结性测验目标关注的是学习结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过程不重要,而是指学习过程可以有其他的关注方式。模块终结性测验作为一个阶段的目标达成鉴定,主要是确认学生在这一期间的最终学习结果:学生理解了什么、会做什么。

2、目标的分类框架是三维还是部分?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上规定了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中物理的学习评价当然也要落实三个维度课程目标的要求,既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又要重视过程与方法的学习,还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新课程倡导评价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只有综合使用各种评价方法和工具,才能了解和评价学生在课程目标的不同维度上的进步和发展情况,模块终结性测验只是高中物理学习评价的其中一种方式,可见模块终结性测验的目标不可能涵盖所有的课程目标。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模块内容标准规定了学生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应该懂得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因此模块终结性测验的重点应放在重要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上。根据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表述中行为动词的界定,模块终结性测验目标的分类框架,即知识、技能和探究能力目标,可以具体表述如下:

(1)知识目标的要求

了解: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评价可用的行为动词:了解、知道、描述、说出、举例说明、列举、表述、识别、比较、简述、对比。

理解: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评价可用的行为动词:阐述、解释、估计、理解、计算、说明、判断、分析、区分。

应用: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评价可用的行为动词:评估、使用、验证、运用、掌握。

(2)技能目标的要求

独立操作: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或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评价可用的行为动词:测量、测定、操作、会、能、制作、设计。

(3)探究能力目标的要求

科学探究要素对科学探究和物理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

提出问题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从物理学的角度较明确地表述这些问题;

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义。

猜想与假设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提出假设;

对物理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认识猜想与假设的重要性。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知道实验目的和已有条件,制定实验方案;

尝试选择实验方法及所需要的装置与器材;

考虑实验的变量及其控制方法;

认识制定计划的作用。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用多种方式收集数据;

按说明书进行实验操作,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

如实记录实验数据,知道重复收集实验数据的意义;

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

认识科学收集实验数据的重要性。

分析与论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尝试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描述;

认识在实验中进行分析论证是很重要的。

评估尝试分析假设与实验结果间的差异;

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

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探究方案;

认识评估的意义。

交流与合作能写出实验探究报告;

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

有合作精神;

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3.如何选择和判断目标?

确定了测验目标的分类框架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确认在模块终结性测验中哪些目标才是最重要且适宜评价的目标。我们可以下述问题为准则做出选择和判断:

(1)测验的目标中是否包含了该模块课程中重要的成果?

(2)这些目标与该模块课程的内容标准是否一致?

(3)目标是否适合学习该模块课程学生的能力水平,是否与学生的学习需要及兴趣有关?

(4)就学校现有课程资源、设备和条件而言,目标是否切实可行?

三、模块测验命题的科学化:编制命题计划双向细目表

在现实学校组织的测验中,教师一般关注出考题,登考分,很少注意和考虑试卷结构的合理性问题,也没有意识到对测验进行规划的重要性,从而导致测验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模块终结性测验是学校自行组织的测验,为了达到模块终结性测验的目标,实现测验的科学化,进行命题的第一步不是出考题,而是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命题计划双向细目表。命题计划双向细目是反映命题意图和设想的一个双向命题计划表。制定命题计划双向细目表的目的一是保证试题是课程内容的代表性取样,反映各部分课程内容和测验目标的相对重要性,从而提高测验的效度和信度;二是由于规定了各种知识层次,不同能力试题的比例,就为使试卷具有合理的难度和区分度提供了依据。根据模块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和上述对模块终结性测验目标的分类框架,对于高中物理必修模块I,我们可以按下列步骤编制命题计划细目表。

(一)列出模块的教学目标

为了简明、清晰、符合逻辑地列出模块的教学目标,我们采用的教学目标表述的一个基本策略是先描述学习结束时期望达到的一般教学目标,然后在一般的教学目标之下列出具体的学习结果。

1.了解有关力和运动的一些重要史实

(1)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运动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

(2)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3)认识伽利略有关实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2.知道质点的概念

(1)知道质点是用来代替实际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2)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什么情况下不能看作质点。

3.理解位移的概念

(1)能举例说明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

(2)能区分位移和路程。

4.理解速度的概念

(1)能举例说明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2)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3)知道用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定义速度,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

(4)知道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

(5)知道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变速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6)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知道在不同时间内或不同的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7)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8)知道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变速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9)知道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区别。

5.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1)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加速度的定义。

(3)会用公式a=(vt-v0)/t解决有关的问题。

(4)知道加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2。

(5)知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与初速度v0方向相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反。

(6)知道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及速度变化大小的区别。

6.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知道匀变速运动速度公式v=v0+at,位移公式s=v0t+at2/2,vt2-v02=2as的推导过程,并能用来分析解答有关问题。

(3)能用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

(4)理解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图像和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像的物理意义。

(5)能恰当地运用图像进行分析和判断有关的问题。

7.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2)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

(3)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运动。

(4)会运用相应的运动学公式解答有关的自由落体的问题。

8.理解摩擦力的概念

(1)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会正确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3)会使用公式f=μN计算滑动摩擦力。

(4)知道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状况有关。

(5)静摩擦力的产生的条件。

(6)在简单的情况下,能从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及其大小和方向。

(7)知道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

9.理解弹力的概念

(1)知道什么是形变,知道形变的种类。

(2)知道什么是弹性形变。

(3)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4)理解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并能在具体问题中正确画出它们的方向。

(5)知道胡克定律的内容和使用条件。

10.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

(1)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

(2)知道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得出过程,知道它是矢量合成的普遍定则。

(3)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4)知道力的分解要从力的作用的实际效果出发。

(5)会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1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3)知道什么是惯性和惯性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4)知道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5)知道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6)知道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7)能区分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

(8)能运用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有关现象。

1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1)知道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其公式。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3)能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13.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1)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知道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3)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能找出各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4)能区分一对平衡力和一对反作用力。

(5)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14.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1)知道什么是超重现象,什么是失重现象,什么是完全失重。

(2)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

15.了解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1)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2)能用力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物体平衡问题。

16.知道单位制

(1)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单位制。

(2)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3)知道在物理计算中各物理量要采用同一单位制。

17.实验技能

(1)用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相或其他实验方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2)通过实验研究质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从中了解空气对落体运动的影响。

(3)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

(4)通过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5)通过实验研究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在不同夹角时的合力大小。

(6)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18.科学探究

(1)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弹簧的形变与弹簧弹力之间关系。

(3)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4)通过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设计一种能显示加速度大小的装置。

(二)列出模块的知识内容要点

教学目标描述了学生通过一个模块的学习所展示出来的行为表现,知识内容要点则指明了每一种表现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为了避免繁杂,我们这里只列出了物理必修模块I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主题。

1、运动的描述。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3、力和力的运算。

4、牛顿运动定律。

(三)填写命题细目表

命题细目表是一个含有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两个维度的双向列表。表1是高中物理必修模I的一个双向细目表。

表1高中物理必修模块I命题双向细目表

比例

内容题目的功能及具体考查要求

知识技能科学探究合计

了解理解应用独立操作要素

运动的描述464----14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6967836

力和力的运算464----14

牛顿运动定律6967836

合计2030201416100

四、问题与思考

以上我们只是对模块终结性测验的性质、目标、以及规划的科学性问题等进行了初步的研讨。在模块终结性测验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1.采用何种测验方式和方法才有利于测验目标的实现?能否允许学生有可选择性问题,或者从试卷结构上体现选择性:必答和选答?能否在限定时间内开卷?

2.模块终结性测验的工具应具有何种特征?除了目前大家认可的开放性问题以外,能否增加思考题、定性推理题、信息辨别题、信息提供题等等。在命题上,如何做到题目的背景具有科学意义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3.模块终结性测验应如何评分和记分?目前一些学校给出的样卷,相同的题型,题目的赋分一律相同。对于主观性试题,每道试题的分值相同是否合理?对于新题型特别是开放性试题应如何评分才能减少评分误差?如果学生的最后成绩是等级给分,等级如何划分才是合理的?

4.模块终结性测验的结果应如何解释和利用?目前有些学校提出的模块测验计划中,对模块测验成绩的解释和利用仅限于给出等级分数,如成绩为F(不及格者)的,必须补考,补考仍为F的,必须重修这一模块的课程。除此之外,是否能为学生、教师、学校、家长提供一些其他有益的信息?

5.在纸笔测试中包不包括实验的考查?目前有些学校提供的测验计划中,认为实验的考查(这里的实验考查仅限于操作考查)不包括在纸笔测试中,且成绩作为模块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传统的实验笔试测试方法已经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成功的做法,不应排除在纸笔测试之外。另外,实验操作考试计分不应包括在笔试成绩中,应另行计分。

参考文献:

新课改论文 篇十三

[论文摘要]在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教师对课标三维教学目标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与把握是有效推进教学改革的关键;有效整合课堂教学资源,拓展课堂教学是实践新课程教学理念的重要方面。另外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以及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等方面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在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中,广大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活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纷纷出现在历史课堂上,学生学习也开始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个体性差异的存在,导致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存在一定差距,教学实践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对新课标的正确理解与把握、课堂教学资源有效整和及利用、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探讨历史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一、对新课标的正确理解与把握

三维目标是新课标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者是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的一个整体。在贯彻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对三者的有效统一,首先应该确保知识和能力的基本地位不能动摇,所有教学目标都是在学生掌握一定历史知识的基础之上实现的。在新课程的专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将前后相关知识点的联系,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材所涉及到基础知识框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宏观的、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只有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才能掌握学习方法,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实践中,部分老师的理解有失偏颇,认为仅仅是课堂教学方法在形式上的改进,因此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形式主义毛病,结果课堂搞的热热闹闹,学生却没有学到多少知识。这实质上是对新课程理念的误解。新课程理念中,过程和方法既要求贯彻在教学过程当中,又要求把它们当成教学目标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基础知识在史料研读、图表分析、课堂讨论、问题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支撑下“活”起来,达到在教学中突现方法,在目标中掌握方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知识与能力并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较深层次的教学目标,它拓宽了课程教育目标的内涵,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更加强调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做人,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教学环节,比如观看有关名胜古迹、名人、民俗风物的图片,表演历史剧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课外探究活动,作为学生触摸历史,体验历史的外在形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

二、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和及利用

在课程标的指导之下,教材在整体编排上采用模块加专题的形式,课程结构设计突出系统化、层次性和探究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这种编排下与存在教学单薄的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该积极转变思想,树立起整体的、宏观的概念,在认真研究课标与教科书、借鉴教学参考资料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差异性,以及教学任务繁重与课时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在不应影响教材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或调整,要能够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突破重点难点。同时根据“模块链接”的提示,指导学生积极搜集相关教学素材,对本课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进行纵横联系,充实、整合同类专题的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有效整合课堂教学资源,拓展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的重要方面。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以及学习与实践的结合,都可以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进行科学技术发展史教学时,可以和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联系起来;思想文化专题部分,可以将语文、政治、美术、音乐等课程的相关内容穿插进去。在历史课堂上让学生把在其他课堂上学过的相关知识点总结联系起来,可以克服新教材知识专题化所带来的学生知识系统不全的缺点,使历史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而生动。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通过观看有关名胜古迹、名人、民俗风物的图片,表演历史剧等方式,让学生近距离的触摸、体验历史。丰富有趣的课外探究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的兴趣,都是我们应该合理有效利用的课堂教学资源.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教师没有把新课程理念完全理解、内化为指导课堂教学的武器,就不能把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会出现“形”与“神”分离的情况。如何才能让历史课变得鲜活生动,富有情趣?如何才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进行探究式学习,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效”?这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实现新课程目标,教师的观念转变非常重要,不再是教教材,而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灵活使用教材教学。教学设计应该做到科学、合理、有效,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走形式主义的道路。这就涉及到正确对待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态度问题。提到传统教学方法,很多人会联想到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误解。其实方法本身无所谓好与坏,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灵活驾御。创新并不是指要完全抛弃我们原有的各种教学模式、方法,而是在借鉴原有教学模式、方法益处的基础之上积极探索其他教学模式、方法。

教师要能根据课堂实际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结合教材中的“学思之窗”“历史纵横”“学习延伸”等趣味性强的探究活动,指导学生主动收集和利用教学资源,逐步培养学生亲身实践、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同时精心创设形式生动,内容丰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通过组织课堂讨论、辩论会、编历史剧、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知识与能力在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支撑下“活”起来。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研究历史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实现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根本转变。并使学生在探索历史问题中学会交往与合作,在亲身体验中去感悟历史,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新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全新的价值理念。模块单元专题的编排体例突出了内容精炼,知识系统性强,思维层次高的特点,适合探究性教学的开展,这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更广的要求。因此教师更应该关注自身专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独立研究能力,要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问题,创造性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当今社会由于多媒体网络技术大量介入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教学所能获得的有效课程资源大大增多,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和有效的开发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在教学设计中如何理解和把握教学中应该“教什么”,完成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在教学条件相对比较落后,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老师又如何能创设出形式生动、内容丰富、富于思考的教学情境?在充分利用有效教学资源,备好教材的同时,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好课堂教学应该“怎么教”。在主要教学环节上,如何过度、如何突破重难点知识,这都对教师的专业研究能力和知识结构的更新更高的要求。

教师必须重视个人的文化修养的提高。教师的人文科学文化素养决定着教师理解、驾驭教材的能力,也决定着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能独独辟蹊径,形成有自己个性并适合教学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将丰富的历史知识通过板书的浓缩和转化,辅助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知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将历史知识中所蕴涵的丰富精神养料,通过准确、生动,且富有感情的语言讲述出来,才能创造出一个丰富活跃的课堂,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达到情感价值观的教育目的。

五、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以教师为主导,讲述性的教学方法占据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与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生主体地位的目标有一定的距离。

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可以借助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来完成。比如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名人故居、民俗风物,都可以作为学生触摸历史,体验历史的很好的外在形式。学生通过参观名胜古迹,进行社会调查,撰写小论文等形式,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同时在亲身体验中感悟,促使情感得到升华。古人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高中历史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真正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去感受历史气息的机会是不多的。因此,只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教学环节,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如果能注意营造出民主氛围,保持诚恳态度,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就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引导,积极主动投入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必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刻苦钻研业务,培养起发掘和利用教学资源的敏锐洞察力,在课堂教学中磨练教学行为,深入思考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相互学习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将新理念和技巧内化,力争使教学更加有效,在不断的探索与思考中推进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潘虹.“和乐”思想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6,12.

[2]赵克礼.“育人为本“与中学历史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8.

[3]曾超洪.21世纪中学历史教师的素质[J].理论研究.

[4]孙卫东。把问题意识引入课堂[J].教学研究,2006,(10).

[5]陆继银.对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J].教学研究,2006,(1).

[6]罗朝晖.历史教学创新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J].政史地教学,2007,(3).

课程改革论文 篇十四

一、中职德育课堂现状分析

1.重视不够。随着近几年国家对中职德育的重视有所提高,但是落实起来却差强人意。德育课作为副课,被认为是一门不重要的课的思想长期存在。如果德育课始终不被重视,作为专业课的配饰,或者说德育工作就只靠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一周的两学时,那么再改革又能提高到哪儿去。教师队伍中,从领导到基层老师,甚至有的德育教师本人,都没有充分的重视本学科。2.教材陈旧。教材决定了教师上课的内容,大多数的学校德育教材使用时间过久,书上的很多内容已经与当下形式脱节,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自以来,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与理论,就比如说《经济政治与社会》一书中提到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报告提出要全面决胜小康社会。时代变了,可是教材依然是陈旧的知识。3.形式单一。所有的课程都是循规蹈矩的五大环节,甚至有的时候,老师就是拿了一本书划书上的知识点。中职学生的德育课,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应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针对性、时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校企脱节。中职学校的老师要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可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德育老师不知道企业需求人才的标准,很多企业用人单位,也不知道德育老师在为他们培养什么样的人,二者之前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5.考核方式落后。目前,中职学校德育课评价仍以考核为主,用一张卷子的成绩高低判断学生的道德水平的到底,或者用一个规定题目的情景剧,看学生们的表现,教师主观判断剧情里的表现,而划定成绩。德育课,是考察学生一门综合能力的一门课程,这种以结果为住评价的机制,忽略的学生行为过程的评价,丧失了德育课对学生行为引导的主要作用,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古人说,有德无才会误事,有才无德会坏事。可见,德行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德育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技能再高,没有一个端正的思想品德,对这会危害越大,同时也限制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作为中职德育老师,越发觉得德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综上所述现下的很多问题,笔者认为,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对技能技术的要求高的同时,对劳动者的品行要求更高。中职学校是为国家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德育工作尤显重要。技能再高没有一个好的品德与高尚的职业道德操守,对社会也是无用的。面对上述的诸多问题,德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德育课改革的措施

1.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编撰新教材,注入新观念。时代在变化,学生在变化,所以教材理应跟上变革的步伐。选择那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社会的版本教材。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应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指明灯,为迷茫的学生照亮道路。2.教学模式多元化——打破常规,主体为学生。不把德育的教学拘泥于五大环节中,课堂是多样的,形式也可以大胆创新。打破之前的教师讲授为主的陈旧模式,由之前的“复习提问—课程导入—新授—小结—作业”到“教师给出情景—分组准备—分别展演—谈感课堂悟—师生互动总结”。再或者可以采取专业课的教学模式,每个学生一个作品,分别准备展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3.校企联手结合——互相合作,针对性培养。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与桥梁,了解企业用人的标准与动态,为企业培养针对性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学生到企业实习就业期间,建立监督监管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在企业的情况,针对问题有效的解决辅导,同时也为教学下届学生做铺垫。虽说现在有类似的校企合作平台,但是很少有涉及德育方面的合作,可以将这里作为一个突破口进行尝试探索改革。4.考核方式全程化——跟踪纠正,阶段性考评。摒弃之前的卷面答题或者是期末一个情景剧考核。学生的道德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所在一张卷子和一个角色,说明不了问题。德育工作除了德育老师,班主任也是主要重要载体,跟德育老师联手,将学生的平时操行纳入到德育的评定中,包括上课纪律,仪容仪表,班级卫生,尊敬师长等各个与品行相关的表现综合打分,才是学生最后的德育考核成绩。也只有这个成绩才能说明一定的问题。

总之,在德育课程改革的路上,还有很多困难,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信念。但是,德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因为只有改革了变化了,我们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为日新月异的社会培养高品质的技能技术型人才。改革我们一直在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