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文是小编阿青给大伙儿分享的学法活动方案【最新9篇】,欢迎参考阅读。
学法指导范文 篇一
㈠概念学习
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教学过程的教学。也就是知识产生、发展过程的教学,要把来龙去脉给学生讲清楚。比方说一个公式,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公式是如何通过具体问题把它推导出来,并将它抽象为一般的结论,成为一个公式、一个定理的?要给学生把这个讲清楚。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认识知识发生的过程,他能够理解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过程,他就不会去死记硬背。第二,把这个给学生讲清楚后,他就能自己主动学习,并从知识形成、发展过程当中,理解到学会它的乐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㈡怎样解题
学数学就要做题,做数学题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提出三种不同的要求: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应该是先做后看。先做题,做完后再看同学怎么做的,老师怎么讲的,再看参考书怎么写的,然后去比较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有比较有鉴别才有收获,懂得哪种方法好在什么地方,掌握这一点,可能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对于学习能力稍差一些,基础稍稍一般一些的同学,可以边做边看,做了一部分,做不下去,可以请教一下别人,可以翻翻书,找找资料,受受启发再做。第三种,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先看后做,可以先问问别人,或是找老师帮你点一点可以怎么考虑,再自己动手做,这样,就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程度上得到提高。
具体做题时有三个步骤:想一想,做一做,看一看。看到题目后,想它涉及到哪些基础知识,哪些基本方法,想它考你什么?拿到题就动手做题习惯不好,很盲目,时间浪费了,还做不出来,想好了再动手,不管能不能做到底能不能做对,都得要做,回头看一看,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书上怎么讲的,老师怎么做的,回想联想再猜想,这样一比较,就能领悟到很多东西。
数学题靠做。对于教师来讲,要告诉学生怎么做题,帮助他克服做题当中的困难,碰到一个问题,要先想这个问题可以分成几个步骤来解决,我们把它叫做难题分解法,即把一个难题分成若干个基本问题,如果学生有了这个分解的能力,什么难题都可以做。
所以教师要通过教学把学生的能力提上去,老师讲题时,要把为什么这样做给学生讲得很清楚,而不只是教给学生一些死的方法,死的解题的模式,落脚点要放在提高学生学数学的能力。
㈢怎样复习
数学复习应从“反思”、“整合”、“运用”、“创新”这四个方面去考虑,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有一个清醒的复习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从而逐步学会学习。
1、反思
数学复习应是一个反思性学习过程。首先,对所学习的知识、技能进行反思。本课、本单元或本章涉及哪些知识,有没有达到所要求的程度;其二,对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中学数学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在复习过程中,反思一下学习中涉及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是如何运用的,运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这样的思想方法是否在其他情况下运用过,现在的运用与过去的运用有何联系、有何差异,有无规律;其三,对基本问题(包括基本图形、图象等)典型问题时进行反思。反思一下本单元有哪些基本问题,哪些典型问题,有没有真正弄懂弄通了,平时碰到的问题中有哪些问题可归结为这些基本问题。其四,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思。准备一本纠错本,把平时犯的错误记下来,并且经常地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最后,作为教师,更应该对所教的内容(知识的结构体系、思想方法、前后联系等)、教学过程(有无疏漏)、学生的学习情况(哪些内容学生可能存在问题,哪些学生可能需要个别辅导)等作一个整体的反思。
2、整合
数学复习应是一个整合知识的学习过程。在反思的基础上,一要梳理知识,理清脉络,教材每章后都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知识复习提要,我们应用好它,把它变为自己头脑中的清晰的知识结构图。二要有系统、多方位地去探寻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是从数学知识中提炼、概括出对数学内容的本质认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式,途径和手段。整合过程,就是一个把书由厚读薄的过程,是一个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重新组织所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建立联系、深化理解的再学习过程。
3、运用
数学复习应在数学知识的运用过程中进行。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是目的,运用是为了学习,即通过运用,达到深化理解、发展能力的目的。首先,应把新知识的学习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其二,在数学解题学习中,要把审题、解题后的回顾、反思作为重点,在“前思后想”中总结相关知识的作用、意义,变潜意识运用数学概念、性质等为显意识运用,变盲目碰撞为有目的、有策略地运用,变机械性练习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下的探究性解题。其三,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现实问题。
4、创新
数学复习应是一个温故知新的学习过程,在“创新”意识的指导下,我们就会努力去搜索与问题相关知识,多方位、多角度地去看待问题,从而达到对有关知识的活的复习、运用——对知识的一种最佳组合。在“创新”意识下的复习,就会真正注重“双基”的基础性、生长点,就不会就事论事,简单重复,概念、性质要努力探寻其与其他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在总结一般规律的同时还应挖掘其新的意义、新的作用;在数学解题练习中,特别是对典型题,要多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新解法,有没有更简捷的解法,代数问题能否用几何方法来解,能否用三角、向量等方法来解,等等;在开放题的求解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解法的多样性,答案的不惟一性,更要重视方法及解答过程的比较与鉴别,在比较与鉴别中复习所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所运用的知识、技能。
数学学法策略歌
读概念咬文嚼字,学命题明析因果,
概念出发解题意,辅助画图更清晰,
已知未知弄清楚,隐含条件挖掘尽,
解题信息含题中,逆求分析找解径,
回想联想再猜想,条件结论化简接,
转换典型程序解,逆向思维间接解,
开辟捷径创新解,逻辑严谨规范写,
一题多解深理解,多题一解厚变薄,
机关集中学法月活动方案 篇二
2015年机关集中学法月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提升司法行政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促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
二、活动主题
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推进依法治县进程
三、活动对象
全体司法行政人员
四、集中学习时间、内容及责任部门1、1月9日下午,学习《宪法》,领学领导:袁毅;学习《党章》,领学领导:任玉萍;学习《省法制宣传条例》,领学领导:。责任单位:办公室、机关党支部、宣教科。
2、1月16日下午,学习《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领学领导:。学习《人民调解法》、《社区矫正管理办法》,领学领导:。责任单位:政工科、基层科、社区矫正科。
3、1月23日下午,学习《法律援助条例》、《公证法》,领学领导:。观看警示教育片。责任单位:政工科、法律援助中心、公律科。
4、1月30日下午,召开集中学法座谈会,参加人员:局领导班子成员、各内设机构负责人、各司法所长,责任单位:办公室。
集中学习地点安排在五楼会议室。在开展集中学习的同时,主动进行自学,并做好个人学习笔记。各司法所结合工作实际安排在司法所集中学习,于1月8日前上报学习计划,每次学习结束上报学习图片和学习记录。
五、开展征文活动
每位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撰写学法用法心得体会文章不少于1篇,于1月25日前纸质同电子版一并送交宣教科。
六、开展送法活动
1、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于1月30日前开展一次送法进社区活动。责任领导:黄德平,责任单位:公律科。
2、各司法所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送法活动。
七、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司法所、内设各机构要站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高度,站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加快法治建设进程的高度,坚持把“机关集中学法月”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注重工作实效,做到规定动作抓落实,自选动作有新意。
(二)学以致用,深化效果。各司法所、内设各机构要以“机关集中学法月”为契机,建立学法用法长效机制,推进学法用法工作常态化;要全面系统学习宪法、党章等重点法律法规和部门“当家法”,做到联系起来思考,结合起来实践,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不断推进依法行政。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切实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在学法用法、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等方面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每个司法所、内设机构向信息科、宣教科报送不少于2条学习情况信息,着力营造全局“机关集中学法月”活动浓厚氛围。
学法指导 篇三
一、观察指导
学生的学习从感性认识开始,以感知为基础,而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生物学科的直观性很强。教者除了提供挂图、模型、标本、实物、录像等丰富的感性材料外,还应指导学生多接触动植物和大自然,留心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如指导学生多观察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参观动物园,观看《动物世界》和《人和自然》等电视节目,拓宽观察的广度。
在观察具体事物时,应指导学生明确观察内容、步骤和方法。明确观察内容就是让学生知道观察什么,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通过观察得出结论或验证结论。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觉的无意识性,注意力易分散,因而应充分运用心理学的注意规律,使他们的注意力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观察的步骤一般是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由表及里。观察的方法有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和对比观察等。全面观察的要求是认真、细致、全方位,全面观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利于形成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重点观察就是结合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对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地观察。如“观察花的结构”时应重点观察雄蕊和雌蕊等。对比观察即通过对两事物的观察比较寻找异同。
在观察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实现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二、阅读指导
阅读是自学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它还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阅读从时间上分课前、课中、课后阅读。课前阅读可以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课;课中阅读帮助形成正确的概念、原理和规律;课后阅读温故而知新,梳理知识形成网络。只有当学生明确了阅读的意义,才能积极参与阅读并乐于阅读。
在阅读时让学生做到眼、口、脑、手并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阅读中对于概念、规律等结论性内容用笔勾勾划划;对于说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修饰语或限制词可加上着重号;对于文中晦涩的文字可反复吟读,理解其意;对于不能理解的内容要加上问号。随着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教者要求学生阅读后能提出问题并能提纲挈领地归纳大意,形成知识结构。此外还要指导学生重视图表的阅读,明确其意,领会其质。
三、知识精加工的指导
新授课后或阶段性复习时,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精加工是理解整理知识的过程,是去粗取精浓缩知识的过程,是去伪存真形成真知的过程。常见的方法有比较法、分类法、联系法、归纳法等。
(一)比较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求同法和求异法是进行比较的两种重要手段。求同法即找出事物之间相同点。如通过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比较可以得出两细胞器的三方面的相同点:双层膜结构;遗传上的独立性;与能量代谢有关。求异法即找出不同点,例如通过对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比较可总结出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大液泡、质体、以及高等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中心体。
比较法是学习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其它方法的基础,在教学中应强化这样的训练以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
(二)分类法
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有关材料进行科学分类,分类随标准而异,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如新陈代谢从“方向上”分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从“性质上”分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新陈代谢的类型从同化作用上分自养型和异养型,从异化作用上分需氧型和厌氧型。
(三)联系法
每门学科都有其严密的知识体系,学科内部以及不同学科间都存在着联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从横向、纵向两方面去挖掘相关知识的联系。如渗透作用与物理学上的扩散作用的联系,遗传问题与数学上排列组合和概率的联系,染色体、基因、DNA、碱基排列顺序四者的联系,遗传规律与细胞分裂的联系等。
生物体是一个互为联系的统一体,生物体各结构之间,结构与功能间、结构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从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水平寻找结构间的联系,体会结构与功能、结构与环境的统一性。如人体的呼吸、消化、循环、泌尿、内分泌和神经系统之间以新陈代谢为纽带而相互联系。
此外还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生物学现象,做到学以致用。
(三)归纳法
归纳法是学生在占有学习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提纲挈领总结概括形成知识点或知识体系。归纳时思维方式可采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归纳方法可采用符号纲要法和主题词法等。例如利用发散思维可将染色体的知识点归纳如下:
附图{图}
利用聚合思维可将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过程、实质、意义浓缩于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中。将细胞分裂中前、中、后、末期的特征归纳为:“仁、膜消失现两体;赤道板上排整齐;均分牵拉向两极;仁、膜重视重开始。”
以上几种知识精加工方法具有交叉性,使用时不要把它们截然分开。
四、记忆方法的指导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习刚结束遗忘也就开始了,并且遗忘表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及时复习,一章节一单元结束后再进行阶段性复习,与遗忘作斗争。
学法指导 篇四
一、数学学法指导的意义
1.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的那样:“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即教学方法是受教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约的.
当前,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向,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前提,寓学法于教法之中,把学法研究的着眼点放在纵向的教法改革与横向的学法改革的交汇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法指导应该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2.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他的教学经验新体系中,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作为五大原则之一.就是说,学生不能只掌握学习内容,还要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要学生对如何学、如何巩固,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评价.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3.更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的需要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美国心理学家罗斯也说过:“每个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专家学者精辟地阐述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思想,强调了学法指导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的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
二、数学学法指导的内容
1.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
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动机、兴趣、毅力、情绪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形成的指导.
2.学习方法体系的指导
(1)指导学生形成拟定自学计划的能力.
(2)指导学生学会预习的能力.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边做好预习笔记,从而能带着问题听课.
(3)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4)指导学生做笔记、写心得、绘图表的方法,使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5)指导学生有效的记忆方法和温习教材的方法.
3.学习能力的指导
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自学、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4.应考方法的指导
教育学生树立信心,克服怯场心理,端正考试观.要把题目先看一遍,然后按先易后难的次序作答;要审清题意,明确要求,不漏做、多做;要仔细检查修改.
5.良好学习心理的指导
教育学生学习时要专注,不受外界的干扰;要耐心仔细,独立思考,不抄袭他人作业;要学会分析学习的困难,克服自卑感和骄傲情绪.
三、数学学法指导的原则
数学学法指导的原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学习规律和学习经验,对学生数学学习提出的基本法则.它是用来指导和改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质量的准则.
就目前数学教学研究情况和学生学习经验来看,笔者以为有以下几条原则.
1.系统化原则
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体系,成为他们知识总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和学中,要把概念的形成与知识系统化有机联系起来,加强各部分学习基础知识内部和相互之间,以及数学与物理、化学、生物之间的逻辑联系;注意从宏观到微观揭示其变化的内在本质.并在平时就要十分重视和做好从已知到未知,新旧联系的系统化工作,使所学知识先成为小系统、大结构,达到系统化的要求.
2.针对性原则
就是针对数学学科的特征及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指导,这是学法指导的最根本原则.首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指导.一般来说,初中生知识面较窄,思维能力较差,注意力不持久,学习技能不很熟练,因此,对初中生的指导要具体、生动、形象,多举典型事例,侧重于具体学习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生则不同,知识面较广,理解力较强,因此,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侧重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开设学法课.其次,要针对学生的类型差异进行指导.学生的类型大致有四种:第一种,优秀型.双基扎实,学习有法,智力较高,成绩稳定在优秀水平.第二种,松散型.学习能力强,但不能主动发挥,学习不够踏实,双基不够扎实,学习成绩不稳定.第三种,认真型.学习很刻苦认真,但方法较死,能力较差,基础不够扎实,成绩上不去.第四种,低劣型.学无兴趣,不下功夫,底子差,方法死,能力弱,学习成绩差,处于“学习脱轨”和“恶性循环”状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指导方法和重点要不同.对第一种侧重于帮助优生进行总结并自觉运用学习方法;对第二种主要解决学习态度问题;对第三种主要解决方法问题;对第四种主要解决兴趣、自信心和具体方法问题.
3.实践性原则
学习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就必须进行方法训练(即实践),使之达到自动化、技巧化的程度.指导中切忌单纯传授知识,满堂灌,学而不用.进行方法训练时,要与具体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具体运用中掌握学习方法.
4.实用性原则
学法指导的最终目的是用较少的时间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改正不良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应以常规方法为重点,指导时多讲怎么做,少讲为什么,力求理论阐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增强可读性,便于学生接受.注意穿插某些重要的单项学习法,如怎样记笔记,怎样积累资料,怎样使用工具书,怎样阅读,等等.
5.自主性原则
指导学生优化学习方法,其着眼点在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力求贯彻学生自主原则,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和余地进行自学,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6.及时巩固原则
及时巩固原是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例如,数学符号、概念、定理、公式等是数学特有的表现形式.教学实践表明,数学符号、概念、定理、公式没有学会和记住,是造成学生学习质量不高、学习发生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及时巩固,才能迁移应用.
四、数学学法指导的实施
数学学法指导是一个由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组成的动力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反馈系统的整体,对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忽视,都会直接影响学法指导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应以系统整体的观点进行学法指导,以指导学生加强学习修养,激发学习动机,指导学生掌握和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特点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习能力及效果为其内容及范围.
1.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
非智力因素是学法指导得以进行的动力.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盛不衰.我们应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放在首位.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激发学习动机,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首先,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其次,以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习动机.再次,挖掘数学中的美育因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选用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还可以运用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还可以安排既严谨又活泼的教学结构,形成热烈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锻炼学习意志.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因此,数学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因为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二,反复训练,持之以恒;第三,树立榜样,激发自觉性;第四,评价表扬,鼓励发展;第五,建立学习规章制度,严格管理;第六,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如搞好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建设.
2.数学学习方法内化的指导
(1)正确认识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启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如,结合教材内容,讲述一些运用科学学习方法获得成功的例子,召开数学学法研讨会,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介绍经验,开辟专栏进行学习方法的讨论,等等.
(2)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
①合理渗透.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学法因素,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②相机点拨.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结合教学抓住最佳契机,画龙点睛地点拨学习方法.
③及时总结.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使其逐步系统完善,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④迁移训练.总结所学内容,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在训练中掌握学法.
(3)开设数学学法指导课.学法最好安排在起始年级(高一、初一)开设,时间一般是每周或每两周一课时,开设一学期或一学年,并列入数学教学计划.要结合正反例子讲,结合数学学科的具体知识和学法特点讲,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讲,边讲边示范边训练.例如,讲授名人和优秀学生学习的事例,或对反面典型进行剖析;介绍如何读书、如何复习、如何记忆等一般的学习方法;精讲数学解题的策略和思维方式;等等.当然学法课有时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来上,或请优秀学生介绍经验,或请有关教师作专题报告,还可以采用讨论式.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4)数学学法的矫正指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总要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善于发现问题的症结,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密切注意学情,加强调查与观察,最好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个人档案,随时记载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针对性矫正,从而使学生改进学法,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3.数学学习能力形成的指导
学法指导 篇五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学法指导 学习效率
传统的体育教学比较重视教法的研究而对学法的研究却不够重视。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教学改革要求把学习方法放在首位,强调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学会学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势在必行,而“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一、不同类型学生的学法表现
1.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显著区别,学生对学习内容并不完全陌生,田径、球类、舞蹈、新生代类体育活动起源于生活或衍生于生活,大部分体育比赛可以在电视上或生活中看到,有的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体育教材与理科的教材相比,尤其是抽象的内容例如公式相比,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相对熟悉,但对于同一内容学生的表现往往有多种类型,主要表现为:积极学习型、普通学习型、对抗学习型。[1]
2.发挥好积极学习型,避免这些学生“吃不饱”,并让这批学生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教学中教师的眼睛能从一双变成无数双,效率提高了,课堂安全性就提高了。
3.鼓励普通学习型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活动积极性,在学习方法上进行有效指导,使他们从普通型学习转为积极性学习型的学生。
4.对抗性学习的学生是一群特殊的学生,他们主要是运动能力极强或欠缺的学生而且通常伴随着不良的学习态度。对于这类学生,教师不能简单地去埋怨学生不配合,感到无能为力,而要深入了解学生,要勇敢地负担起知识技能上的查漏补缺重任,在学习方法上进行有效指导,为他们向上一级类型的学生转变营造良好的条件。
二、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是在全面把握学生学法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2]体育学法指导主要有:兴趣指导法、观察指导法、听讲指导法、练习指导法、讨论指导法、展示指导法等。
1.兴趣指导法
兴趣指导法指教师根据教材、学生、场地、器材特点,而设计兴趣化练习手段,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与身体锻炼的一种学习指导方法。[3]要学好体育,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前预习是学好新课、取得高效学习效果的基础。例如新授排球知识:排球的由来、规则、场地、基本技术,课前对学生提出要求,要求学生查阅相关知识并进行浏览,还可以尝试画场地。在教学中,学生预习时产生的疑问经教师的学法指导后容易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从而对知识的识记与技能的掌握更深一层次。
2.观察指导法
运用观察法指导,教师要向学生说明观察的部位、顺序、重点,让学生学会对教材、图片、录像、比赛等的观察。[4]例如,教授羽毛球发高远球动作的时候,教师在示范前,要求学生清楚观察什么、怎么观察、观察目的。学生经过指导后观察有了重点,观察效果有所改善。一般教法,教师只让学生观察教师示范而没有明确观察的重点。
3.听讲指导法
听讲指导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在教师讲解时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加深对动作的理解,提高认知水平的重要的一种指导方法。听讲指导法的得当与否直接决定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一般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专心听讲。而没有在细节上关注和指导学生,所以学生听讲的质量不甚理想。教师在讲解之前,要让学生清楚:怎么听?听什么?让学生听完后豁然开朗,有疑问有重点地听。
案例陈述:本案例的教学内容是“脚内侧踢球”。在讲解之前,教师向学生提出听讲要求:要用心听,听教师讲解过程中反复强调的内容、边听边思考、有疑问及时提问。在教师示范后,学生提问:老师让我看一下踢球部位。学生的提问,教师的答疑这个互动环节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
4.练习指导法
练习指导法是为了掌握运动技能技术动作而有目的地反复做一动作的一种指导方法。学习一项动作技能从粗略掌握动作技能到动作技能自动化,需要千百次地反复练习才能形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前,要勤于钻研教材,丰富课堂练习形式,总结学生的学法表现,对运动技能学习的不同阶段对学生学法有不同的指导,推广好的学法,纠正不良的学法。
4.1游戏指导法
案例: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新授前滚翻动作时,北京的王仲生教师是这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我们先做个游戏吧!我们一起做个“看天”的游戏我们要低头看天你们自己想想办法,怎么能低头看天?看谁坐得快总结出前滚翻。学生在育教寓乐中学会了前滚翻,而且积极性始终高涨。[5]
4.2口诀指导法
口诀指导法是指根据动作要领,运用形象化的语言,编写成口诀,让动作要领朗朗上口,加深学生对动作概念的理解与记忆的指导方法。口诀教学是对儿童进行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有益有效的好形式。它既体现了深入浅出,精讲多练的原则,又照顾了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受到儿童的喜爱。
4.3默念、自我暗示指导法
默念指导法是指让学生做动作前默念动作要领,回忆动作过程的一种学习指导方法。念能促记,静能助忆,因此默念指导法能培养学生静思的良好习惯,有助于技术动作的掌握与理论知识的学习。自我暗示是通过无声语言来表达的。无声语言不仅能在头脑中表达即将进行的动作过程,而且能在某种程度表达动作的形象,有助于正确、顺利地完成技术动作。这是学生巩固所学的一种重要学法。
例如,学生在跨越式跳高前,自我暗示“我能行”。学生在支撑跳跃之前先在脑海中把完整动作想一遍有利于动作的正常发挥。
4.4矫正指导法
矫正指导法指学生因未正确掌握动作要领而出现的错误动作,教师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并指导学生矫正的一种指导方法。学生在投掷的时候没出完成肩上屈肘的动作,而是采用抡大臂。教师通过分解示范,帮学生纠正动作,帮助学生掌握投掷的本领。
三、升华教师素养
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师生双方努力地结果,缺一不可。学生学法得当与否,与教师教法指导密不可分。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钻研教材、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锻炼,并掌握多种运动技能。
参考文献:
[1]于素梅。常态课和观摩课体育学法表现及差异性比较(八)[J].体育教学,2009,8:41.
[2]于素梅。国内外体育学法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二)[J].体育教学,2009,2:43.
[3]李松。体育学法指导十二法[J].体育教学,2000,1:34.
[4]毛振明等。体育教学理论问题与案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2:94.
[5]毛振明等。体育教学方法选用技巧与案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2:82-83.
学法指导范文 篇六
一、指导学习方法的途径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法指导大致有如下的做法: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学法指导,灵活运用“四个应该”组织和设计教学
在教学中,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应该让学生去动脑;能让学生辨认的事物,应该让学生去观察;能让学生表达的内容,应该让学生去说一说;能让学生动手操作演示的,应该让学生亲手做一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如教学文字题之前,先训练学生用多种形式读算式,即把算式口述成文字题,再进行听写算式的训练。这样,在教学文字题时,教师就用不着系统讲解了,在学生自学中适当地点拨就能较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学法的启发。
2.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新课前,让学生先行预习新课内容,教师先给学生拟详细得当、难易适中的自学提纲,依据提纲的要求和顺序去自学新课。时间长了,学生摸着了规律,无形中受到学法的训练,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自觉性。
3.在传授知识,总结解题规律时揭示学法
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在掌握百分数三类应用题的结构和特征,判断哪个量作单位“1”和解题方法之后,教师可指导学生改编习题,改变标准量,进行一题多变的作业练习,让学生理解题中“形”变“神”不变的实质,抓住事物本质,举一反三。
4.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教师应让学生互相帮助学习,让优生帮助后进生改进不良的学习方法,让有进步的学生现身说法,让他们谈自己的体会,同时,也让不适应生总结教训。
二、指导学习方法的具体要求
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习过程中的预习新课、听课、作业练习等环节都有具体的要求,按学法进行学习,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提高学习技能,变“学会”为“会学”。各个学习环节的学习要求是:
1.预习新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通过预习,弄清哪些是旧知,哪些是新知,分别做好标记,上课就容易听懂些,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2.教师在授课时教给学生听课的方法
听课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是思想高度集中,把听、想、记结合起来,既要听教师讲,又要动脑筋想,还要把重点内容记下来。二是要学会抓重点,抓住关键,特别是对解较复杂的应用题,要学会抓住题中的关键词。三是勤问,敢于上课发问,发表自己的见解,擅于提问题。对学生提出的意见,教师不但要认真听,还要据理判断其正误。四是认真总结,一堂课的总结是课堂教学的浓缩,对重要的结语不但要认真读,还应该条文式地记下来。
3.作业练习
每堂课的作业练习是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知识的重要手段,“活”题“巧”练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切忌抄袭别人的作业。
三、教会学生多种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1.解题的分析思路
教师要使学生知道,分析思路的起点在问题中,找出主体数量关系,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2.解题的综合思路
组合已知条件,使学生明确条件的组合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不同形式组合,可以找到综合思路的起点,从而使问题得到解答。
3.等量思路
在解题时,要找出题上相等的数量关系。如教行程问题的应用题,就要理解和熟记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4.比较思路
学法指导 篇七
1、学法指导的规律性
学法指导贵在揭示学习全过程的规律性(因为学习本身是有规律的),只有体现规律性,才有指导的高效性。如语文学习,其规律包括两方面:
一是学生的认识规律。一般说学生认识的发展可分为动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反馈六个阶段。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制约学生学习的规律有“内在动力规律、有序整体规律、获取信息规律、记忆规律、知识与智能促进规律、情感制约规律”等。
二是学语文的规律。学语文规律很多,无论字、词,还是句、篇,都有各自不同的规律可循,掌握了这些规律,学生便可以自能读书,自求知识。
2、学法指导的艺术性
(1)导言中指导学法的艺术。①引旧成新,迁移学法。即教师在研究新旧知识联系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的复习检查,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新问题。②审题激趣,提示学法。即教师根据教材特点或教学需要,审题在前、中、后皆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心理,借助审题(题目是文眼),激发学生兴趣,提示学法。(2)提问中渗透学法的艺术。好的提问,可激发学生思维,渗透学法。如以小语《白杨》为例,教师可依次提问:①课文中描写白杨树外表有什么特点?②白杨内在有哪些特点?③作者赞扬的是边疆建设者的崇高思想境界,可为什么先要描写白杨树呢?这三个层次的提问寓含着借物喻人一类阅读文章的学习方法:①初读,重点找出物的外在特点;②再读,重点找出物的内在特点;③精读,重点理解物与人的联系。(3)引导中提示学法的艺术。即教师在教学中不单纯引导学生领会知识、纠正错误答案,还要指导读书方法。(4)示范时把握时机的艺术。示范的最佳时机需视教材、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定,可在指导前,也可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在教学结束时回顾总结。
3、学法指导的示范性
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孕伏有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应提供模型、典型教材及作出良好示范,使学生便于从教师示范中领悟,总结出学法。具体有两种:(1)明示。其操作过程是“明示”→“领悟”。即教学开始,教师就明确告诉学生将按什么方法学习,接着按老师所示方法学习,对学法由浅入深地不断领悟,逐步深化对学习规律的认识,最终达到学法指导的目的。(2)暗示。其操作过程是“领悟”→“明示”。即教学中教师有意识、有步骤地将某一学法暗含在每步教学环节中,到了关键处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帮助总结经验,促成学生的“领悟”,再经教师明示,将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
学法指导 篇八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使我深切地体会到当前初中生,特别是初一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基本方
法“读、听、思、记、写”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严重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主要表现在:
1.阅读能力差。往往沿用小学学法,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像浮萍溅水,一摇即落。根本谈不上领会理解,当然更谈不上应变和应用了。这严重制约了自学能力的发展。
2.听课方法差。抓不住要点,听不入门,顾此失彼,精力分散,越听越玄,如听天书。如此恶性循环,厌学情绪自然而生,听课效率更为低下。
3.思维品质差。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不善于分析、转化和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以致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
4.识记方式单调。机械识记成份多,理解记忆成份少。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往往满足于记住结论,而不去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不去弄清结论的来龙去脉,更不会数形结合,纵横联系,致使知识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二、初中生数学学法指导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导“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中居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自主读书,必须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才能由“读会”转为“会读”。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翻译,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怎样读数学,这是读法的核心,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教会学生读书:
(1)粗读。即先浏览整篇内容的枝干,传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然后边读边勾、边划、边圈,粗略懂得教材内容,弄清重难点,将不理解的内容打上记号(以便求教老师、同学)。
(2)细读。即根据章节的学习要求细嚼教材内容,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因果关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3)研读。即带着发展的观点研讨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并归纳要点,把书本读“薄”,以形成知识网络,完善知识结构。这样,当学生掌握了读法“三部曲”,形成稳固习惯,就能从本质上改变其读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2.开导“听”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讲是信息的输出,学生的听是信息的接收,只有调谐学生的“频道”,使接收与输出同频,才能获得最佳收效。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听法的开导,教师首先应从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入手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激活原有认知结构,打开“听门”,专心听讲。这样,才能把接收的“频道”调谐到教师输出的“频道”,达到同频共振,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其次,要开导学生注意去听教师对每节课所提出的学习要求;对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过程;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联;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课末的小结。这样,让学生会抓住要点,延着知识的“生展线”来听课,就能大大提高听课效率。
3.引导“思”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要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需要教师科学的指路引导。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法的引导,教师应着力于以下四点:
(1)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来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思考,使学生学会联想。
(2)从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综合,使学生学会转化。
(4)从回顾解题分歧过程来开展评价,引导学生去分析错因,便学生学会反思。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善于暴露思维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求中”。这样,就能使学生学会并掌握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达到思悟思,融会贯通。
4.传导“记”
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是与其有无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正相关,而学生对良好记忆方法的领悟,尚需教师的传授指导。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记法的传导,教师首先要重视改革教学方法,摒弃“满堂灌”,以避免学生死呆背。其次要善于结合教学之际,来传授记忆方法。如通过对知识编成顺口溜,使学生学会去联想记忆;通过绘制直观图,使学生在以形助数中,学会数形结合记忆;通过对发掘知识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在形成概念的同时,学会凭特征记忆;通过归纳概括所学知识,使学生学会按知识结构来系统记忆;通过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学会循线索记忆。此外,教师还应让学生明确各种记忆的价值、效果、适用范围,以使他们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
5.指导“写”
作业书写最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必须充分重视。
深究学生书写条理混乱的原因可知,教师教学起始时不重视写法指导是一主要导致因素。因此,精心指导学生怎样写,才有助于其驾驭知识,正确解决问题。为此,应切实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教学。
(1)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教学语言的解释,又要注重必要的句法分析,这是理解、掌握数学语言的基础。由于数学语言不像日常用语那样能在生活中得到直接印证,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在特定的教学研究环境,一般难以使用其语言,因此,其特定的语义、句法规则,使学生理解起来困难。为此,其一,必须明确数学语言的语义,使学生正确理解其含义。如通过比较、区分和弄清一些易混淆的词语,如“大于”与“小于”,“都不”与“不都”,“有一个”与“至少”等等;其二,要明确符号的指代,提示符号的特征。如对某符号,不仅要指明其所代表的对象,指明其几何意义,提示它的非负性,还应与其它相关的表示方法相联系,加深学生的认识;其三,加强句法分析,由于数学语言有一定的逻辑结构,其概念符号需要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了解这些句法规则是学生会用数学语言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教学中要进行必要的“咬文嚼字”和对比分析,如“两数的和的平方”与“两数的平方的和”等,要作仔细的分辨,帮助学生体会、区分、理解,进而会灵活运用,对一些长句。还要作必要的分解。
(2)要注意语言规范,这是正确运用数学语言的保证。其一,说法要规范。以利思考和表达的规范,如“在直线上顺次截取”不能说成“在直线上截取”;其二,书写、作图要规范,如(x+5)千克,不能写成x+5千克。画图也要规范,直线要直,垂线要垂,锐角要锐,不能乱来。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障碍和情绪障碍,克服学生在“读、听、思、记、写”等方面的缺陷,创设正迁移条件,矫正学生学习障碍;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提高师生互动的正面效益,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益。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学生平时及升学考试中均正常发挥,取得较好的成绩。
【摘要】教学的过程归根结底是如何教会学生学习,而要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必须先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对症下药。
学法指导 篇九
物理学习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学生个体与物理环境相互作用中认识物理世界的过程,亦即学生物理认知结构的变化。充分理解物理学习认知的模式图对于我们进行学法指导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包括了物理学习的认知准备,物理学习认识中的第一次飞跃、第二次飞跃。
二、学法指导在物理教学、学习中的表现
物理学方法是指物理学的具体科学方法。主要有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理想化方法、类比方法、假说方法、数学方法。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紧紧依据物理学方法进行具体的学法指导。也就是说,物理学法指导在物理教学中也相应地分为:观察法指导、实验方法指导、理想化方法指导、类比方法指导、假说方法指导和数学方法指导。观察方法指导。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指导学生了解观察法的一般程序是:(1)确定观察的目的任务。(2)制订观察的方案。要引导学生在判断观察方案时,方案应尽量选择典型对象,并对观察对象存在的条件、发生的现象、过程、时间的顺序和空间的分布等,力求作出全面系统的反映,引导其选择适应观察仪器等。(3)进行实际观察。指导学生观察现象的发生过程及结果等。(4)翔实的记录。指导学生学会借助列表、绘图、摄影、自动记录仪表等把观察结果详细记录,并要注意记录观察中出现的“意外现象”。(5)进行初步描述。(6)进行初步解释。此项记录要结合详尽的思考来进行。(7)进行观察结果的核实。可以通过随机取样、反复核对和取平均值等有关方法进行详细具体的核实,尽量使观察结果接近真实结果,很多物理的感性认识都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得来的。还有其他诸多的方法,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三、学法指导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的活动。当前,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重教师教法探讨而轻学生学法指导的现象,这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是极为不利的。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物理效率的高低,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不仅应重视教师教法的探讨,更应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也就是说,学法指导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观察法指导的作用。教师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法的指导,能让学生接受物理环境的刺激,通过眼睛等感觉器官把环境刺激转变为神经信息。就物理学习的主线而言,是把与典型物理情境有关的信息传入大脑,为思维加工提供素材,使学生感知物理现象,获得对物理现象的第一手认识资料。由于观察这种感知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和有思维参与的,所以,通过观察能够比较深入地了解物理现象,明确对象的特点及其变化等。同时定量的观察还能取得数据,为进一步的思维加工提供资料,观察还能挖掘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指出方向。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观察法进行物理学习,通过指导学生在观察中明确观察的目标,从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中抓住最重要方面的东西,排除无关或次要方面的东西,就会让学生深入了解教学重点、学习要点,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