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是苏教版六年制语文第五册课文《寓言二则》中的第一篇课文。如下是编辑帮家人们整编的15篇《揠苗助长》教学实录与评析,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一
一、说教材
《揠苗助长》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揠苗助长》选自《孟子﹒公孙丑上》,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爬,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安排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体会寓言包含的道理。寓言本身通俗易懂,故事情节鲜明有趣,但寓意深刻,体会寓意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课文特点,和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一个二类生字。掌握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老老实实,不能急于求成。
3、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寓言故事。结合本单元的要求,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寓言所表达的寓意”,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品位。本课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悟出寓意,潜移默化地从这个故事中汲取经验教训,达到自我完善的教育效果。
三、说教学思路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力求做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创造性。为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力启发学生质疑、朗读、表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课堂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不断创新,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合作互助、共同探索、共同进步、共同享受的乐园。因为本课是一则寓言,短小精悍,所以我准备一课时完成本课教学。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二
这则寓言故事学生早已有所耳闻,故事中的农夫为了能让自家的禾苗长得快些,愚蠢地将田里的每棵禾苗都往上拔了许多,辛苦了一天没有想到反而帮了倒忙,禾苗全都枯死了。
这个农夫做事很性急,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找从哪些文字中可以看出这是个性急的农夫。学生通过朗读,找到“巴望”、“天天”等词,比较“天天”和“常常”的区别,想象农夫“天天”去农田看禾苗的情景,从故事的一开始就埋下伏笔,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农夫。不同寻常的农夫终于做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将田里的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尽管累得筋疲力尽可是仍然感到很自豪很骄傲,因为禾苗在他的帮助下长高了。可是第二天,等儿子去看的时候,结果却出乎意料,禾苗都枯死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违背了事物的生长规律,由于他天天去农田看禾苗,就不容易觉察到禾苗的细微变化;由于他心太急了,就越希望禾苗长得快些,在这样的心里怂恿下,他做了一件蠢事。
学生在课堂上生动地再现了农夫在田里忙活的情景,抓住表情和语言表现出农夫的性急,很好的表演了这个故事。
遗憾的是,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延伸出去。假如农夫现在知道了这个道理,他会采取什么行动促使他的禾苗长快些呢?假如农夫的儿子早点制止父亲愚蠢的行为,结果会是怎样的呢?假如你是农夫的邻居,你会怎么劝阻这位农夫呢?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 篇三
一。揭示课题,启发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24课《寓言二则》。我们大家都听过寓言故事,那么什么是“寓言”呢?
2.通过预习,谁能说一说“揠苗助长”的“揠”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长”又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揠苗助长》是一则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读了以后,它会让你思以前所未思,得以前所未得;它会让你在快乐中懂得道理。
2、学生各抒己见。
3、检查读书效果。
(1)出示生字词,抽读。字理学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巴望 筋疲力尽 白费 一大截 纳闷 兴致勃勃
(3)分组分段读课文。
4。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脉络。
三、师生对话,感悟寓意。
1.默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1)你读懂了什么?你找到了哪些关键词语去理解的?
(2)“巴望”是什么意思?
课文中为什么要用“巴望”而不用“希望”呢?
①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②他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两句话,是用“巴望”好,还是用“希望”好呢?
(3)他看到的结果怎样?
禾苗是真的一点儿也没长高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那个人为什么会认为“一点儿也没长高呢?”
(4)请同学们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总结一下第一段的意思?
(5)指导朗读。讨论:读这段应读出什么样的感情语气?
(6)体会感情,自己朗读。
2.默读二、三段。
(1)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语句读懂的?“终于”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2)这个人是怎样拔禾苗的?”指名回答。
“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 他为什么会筋疲力尽?请大家结合图思考一下?
(3)他认为自己的办法怎么样呢?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名读句子。
(4)“白费”是什么意思?“没白费”说明了什么?
(5)他说:“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意在说明什么?
(6)指导朗读。要注意这个人一边喘气一边说话的语气,说出对自己的办法很赞赏很得意的语气。
3.指名读第四自然段,问:结果怎样?指名回答。
四、点明寓意,升华拓展。
1、你知道禾苗为什么会死吗?假如你是儿子,你对父亲说……假如你是农夫,你会这样长叹……
2、小结:你看农夫多傻啊!揠苗,使禾苗不能吸收水分了,违背了禾苗生长的规律。所以禾苗不但不能长高,相反都枯死了,这是个错误的做法。
3、你会对种田人说些什么?
4、“揠苗助长”这故事让我们懂得了: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要做傻事。
五、总结、扩展
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揠苗助长》,不按规律办事的例子呢?(指名说一说,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 篇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在读中悟出寓意
教学重难点:体悟寓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回顾课文内容
1、播放课文flash动画,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教师小结完成板书(起因、经过、结果)(巴望、拔苗、枯死)
2、结合内容,理解成语。
根据“揠苗助长”字面意思理解课题,学生说说成语“揠苗助长”的意思,特别是先说说“揠”的意思。
3、精读体悟,认识道理。
①过渡:但这只是成语字面的意思,想要知道它深刻的内涵,我们还得深入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接下来,老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或轻读,或默看,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去读,去体会,说说(出示:读了课文,我觉得这个农夫很……)
②交流汇报,朗读体悟。
a、[很心急]出示第一自然段
★结合回答,扣信“巴望”,理解意思。巴望可以换成哪些词?(盼望、希望、渴望)
★指导朗读,你们认为怎样读,才能读出农夫焦急的心情呢?焦急可以换成(着急、十万火急、心急如焚)
★指名读,说说你仿佛看到了农夫怎样?仿佛还听到他在说什么?
★齐读
★你能帮他想个办法让禾苗长得快些吗?课件演示禾苗的生长过程(锄草、施肥、捉虫、浇水)
b、农夫想出了什么办法?课件演示出示第二自然段
★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结合回答:
扣信“一棵一棵”(展示图片),感受“棵数多”,体会辛苦。
扣信“一直”,感受“没休息”,体会累。
扣信“筋疲力尽”,理解词意,感受累,体会辛苦。
★指导朗读:这次除了要读好上面这些词,还要边读边想象农夫一棵一棵拔禾苗的情景,才能读出农夫的辛苦,筋疲力尽。先自由练读,再分男女生读。
c、课件演示农夫的表情,出示第三自然段
★谁先来把第三自然段读一读,你从哪体会到农夫的开心?
★指导朗读。
第一步:指导看图
第二步:想象农夫说话时的动作、表情
第三步:指名赛读
第四步:一起边做动作边读
★扣信关键词,体悟道理。
“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其实禾苗在不在长?怎样长?(板书:生长规律)
可农夫恨不得禾苗每天能长多少?(板书:急于求成)
结果禾苗全枯死了,就是把……(板书:事情弄糟)
★把板书连起来说一段通顺完整的话。
小故事学完了,大道理也不知不觉被你们悟出来了。
★小结提炼:农夫的可怜就在于他不懂得这个道理,结果是一切的辛劳化成了泡影,空欢喜了一场。真是“急于求成”,反而“事得其反”。
★(出示:假如你是农夫的邻居,你会怎样用这个道理来劝他?假如你是农夫的儿子,你知道父亲犯了什么错误吗?)让学生任意挑选一个说说。
★揭示寓言:是啊,不仅仅是禾苗的生长规律不能违背,所有事物的发展规律都不能违背,这就是这由寓言要告诉我们的最深刻的道理。[出示寓意]指名读,齐读。
★现在,你对成语“揠苗助长”有更深刻的理解吗?它让你联想到了哪些言简意骇又意思相符的词语?
(出示:急于求成,事与愿违、违背规律、欲速则不达)
★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揠苗助长”这样愚蠢的事呢?
三、回归整体,练习自述。
农夫后来后悔极了,他要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其他人听,希望大家别学他那样做傻事。
(学生练习:《“农夫”的自述》)
《揠苗助长》教学案例 篇五
我认为作为教师教育的目的是学生学会学习,真正的课堂应该让学生成为主人,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近年来,我也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上狠下功夫,将学生获取学习方法作为培养学生学习的一个突破口。《揠苗助长》是我的一个教学片断。
一、理解感悟
1、种田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从哪些词语看出他很焦急?请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第1自然段,标画出有关词句。
自由交流:
生:“盼望”是希望的意思,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急切,所以他“天天到田边去看”。
师:你们认为怎样读,才能读出农夫焦急的心情呢?(生读) 生:“天天”也能看出农夫很心急。
师:农夫觉得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到底长高了没有?(长高了)农夫为什么觉得一点也没有长高呢?(太着急了)读一读。
生:从“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这几个词语还能看出农夫心急。(师板书:焦急)
师:你试着读一读,好吗?谁再来读?(指名朗读)说说你仿佛看到了农夫怎样?仿佛还听到了什么?(齐读第一自然段)
2、农夫究竟想到了什么好办法呢?读一读第2自然段。思考:你觉得他这个方法怎么样?
生:农夫把禾苗拔高了。生:农夫干了一天,筋疲力竭。(板书:筋疲力尽)怎么体会到的呢?
生:从“终于”、“急忙”可以看出农夫急切、兴奋的心情。
生: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心里高兴。
师: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指名读)
同桌之间练习朗读,看看谁读得好?(指导朗读)
3.在第三自然段里,农夫又有哪些表现呢?
学生朗读课文(喘气、很累的样子)
4.农夫这样心急,结果怎样呢?谁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生读后交流:禾苗枯死了。
师: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儿子看到枯死的禾苗会对农夫说什么?
生:我会对农夫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禾苗要慢慢地长大,是你把禾苗害死的,以后可千万别这样心急了。
是啊!如果急于求成,不但办不好事,而且会受到惩罚的。(教师相机引导理解寓意: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看到过“揠苗助长”这样的事吗?(生自由交流)
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关注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每个词语的理解不是来自于老师的讲解,而是学生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教师不仅强调了学习方法的运用,而且也强调了方法的积累。
所以,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感悟一、抓词品句,插上想象的翅膀
帮助孩子们学好寓言的最好策略是充分利用寓体的形象性,引导儿童在深切的感受中领会寓意。所以本课教学中,利用重点词句让学生充分感受农夫那可笑而又发人深思的形象,如抓“盼望、天天、好像”等品味农夫的“急”,抓“好像”在不同句中的作用体会语言文字的妙用,抓“一棵一棵、一直”体会农夫的“傻”。期间融入“焦”字及给“焦急”换词语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寓意,又进行字词的积累。同时十分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发散训练,因为寓言故事留有丰富的想像空间,教学课文时,指导学生对感兴趣的地方想象,如:种田人看着拔高的禾苗,,( )地想( )。教学课文结尾时,引导学生想象儿子看到禾苗枯死会对爸爸说些什么?你会对种田人说写什么?在学生在想像中发表自己对寓言故事的领悟、见解,说出故事所揭示的道理。
感悟二、课内课外链接,使孩子的语文素养更丰厚
学生生活在母语的环境中,寓言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应让学生从小接受熏陶与感染。在学完课文时,结合小专题“借鉴课文仿写”的要求,引导学生模仿本文的写法,续写《揠苗助长》,让学生明白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古今表达的多样性等等。让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感悟寓言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丰厚学生的语文素养,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感悟三、激趣复述,培养孩子们的表述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容易注重语文基础知识而忽视策略知识教学或注重策略知识教学而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在这节课中我注意两者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尽力做到两者的齐驱并进。在讲故事活动中,我紧紧抓住关键的词句,深刻理解文中农夫的“焦急”心理。课的最后,我创设了说的训练—续写《揠苗助长》的环节,为学生生动的讲述故事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反思整堂课的教学,我觉得还有几个地方做得不足:
首先是指导朗读做得不够到位,读得太少。“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活动,在这一教学片段中,“读”应贯穿始终,分层次,体现坡度。例如抓住重点词句,如:“盼望、焦急……”等,抓词品味,既培养了阅读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其次应加大点拨力度,引导学生参与朗读评价,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落实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
其次,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我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预设的课堂情境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理解寓意的环节中,引导不够准确,导致学生思维过窄,而我依然按自己的教学环节进行,就出现了教师引导过多,学生主体性欠缺的局面。教学应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教案只是一种思路,真正的课堂实践应该跟随学生的思路,顺应学生的课堂生成而随机应变。
课堂教学的实效表明,在某种程度上,儿童就是小小哲学家,他们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寓言故事,能很清晰地明白农夫错误的原因,并从中明白故事的道理。因此,只有顺应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活动和情境中,与教材对话,与角色对话,才能产生积极的内部言语,从而形成自己生动的思想,成为会思考。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 篇六
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本则寓言中的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说、想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3、在读准、读好的基础上练习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激发兴趣
1、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听故事?今天我就给你们讲个故事,想不想听?
生:想。
2、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
师手指课题,生齐读:揠苗助长。
3、师讲故事。
二、读故事,了解内容。
1、这个故事有趣吗?想不想读一读?
生:想。
2、你们自己读一读吧,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师:故事读准读通了吗?老师请4个人,一人读一个自然段。
师评价:
生1:读书不多字,不少字。
生2:读得真流畅,声音也好听。
生3:正音,领读“长了一大截”。
3、知道题目中的“揠”是什么意思吗?
生:“揠”就是拔的意思。
再次齐读课题。
4、怎样才能读好故事呢?看屏幕,这儿有些词,有的是难读的,有的比较长,你们可以加表情读。(出示词语)
一点儿也没有长 十分焦急
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筋疲力尽
长了一大截 兴致勃勃
都枯死了
5、你们发现什么了?
生:左边是禾苗的长势,右边是农夫的心情。
6、师生配合读,师读左边的词,生读右边的词。
师:你们真了不起,读出词的味道了。如果把这些词放进课文,一定能读得有滋有味,自己读吧!
生自读,师评价:你们的表情告诉我,你们已经读出味道了。
三、品故事,读出味道。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评价:听出来了,这个农夫有点急。
领读“焦急”。
师:先看“焦”字,出示:焦的古文字。
分析字形,课文里的这把火在谁心里?
生:农夫心里。
再来读这个词“十分焦急”。
师评价:
生1:嗯,强调了“十分”,还有不同的读法吗?
生2:嗯,他读得都急到眉毛上了。
师:带到课文中读。(出示:可他总觉得……十分焦急。)
师: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农夫在田里怎么样啊?仿佛听到他说什么?
师:他为什么那么焦急?
生:因为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
师:真的一点儿也没有长吗?(生:不是。)那他为什么觉得它一点儿也没有长呢?
师:是啊,禾苗有它自己生长的规律,可这个农夫太焦急了,天天去看,能看出它的生长吗?
2/、看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指名读。
哪个词告诉你农夫心情很急切?
生:巴望。
师:能换个词吗?
生1:希望。(师补充:迫切地希望。)
生2:盼望。(师补充:十分地盼望。)
师: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
生1:我考试没考好,巴望着下一次能考好。
生2:有一次,我去超市,人好多,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排到我,我多么希望人少一点啊!
生3:我很盼望每天只有一小时,这样星期天就能快点来到。
3、谁带着这样的心情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
他晴天去,雨天去,天天都去,真是太心急了,一起来读。
生齐读。
4、看,我们一边读一边想就把第一自然段读好了,用这样的方法你能读好下面的自然段吗?
生自读。
5、咱们来合作读好不好?
师引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6、出示动画:农夫拔禾苗。
师描述:农夫栽下禾苗后,希望禾苗快快长高。他每天都到地里去看,但禾苗长得很慢,他心里非常着急。怎样才能让禾苗尽快长高呢? 他想出一个办法,到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师:你想对农夫说什么?他应该怎么做?
生在师的引导下说出:禾苗有它的生长规律,农夫这么一拔,就破坏了它的生长规律(师纠正:应把“破坏”改成“违背”)。他应该让禾苗一天天自然地生长,这样禾苗才能长得好。
师: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7、读书让我们思考,思考又让我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补充讲一个《喂金鱼》的故事。
提问:金鱼是怎么死的?他应该怎么做?
8、小结,揭示寓意:任何事都不能违背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小故事,大道理,这就叫“寓言”。(板书:寓言)和老师一起写。注意“寓”的下面是竖、提、点,不要写成撇折、点。
四、讲故事
1、你能借助词组把故事完整地讲一讲吗?
2、指名说,师评价:你不简单,能把故事讲完整。但是,把故事讲完整还不够,把故事讲精彩,才能被称为真正的故事大王。(出示一颗“☆”)
3、同桌互相练一练,互相指导指导,看谁讲得最好。
老师巡视指导
4、谁想成为今天的故事大王?
一生上台说故事,师把故事大王的☆奖励给她。
师:如果你想挑战她,可以在课后去找她,当然,也可以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教学生字。
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中的六个生字。
出示:宋、焦、疲、勃、闷、枯。
读一遍。
2、拿出笔,每个字写一遍,边写边记。(配古筝曲)
3、反馈:投影显示某位学生的作业。
写得怎么样?笔画漂亮还是结构漂亮?
老师有个小建议:“疲”的横短一点,这样里面的“皮”会露出来,字就更美观。
六、总结
今天我们读了《揠苗助长》,我们不仅读好了故事,还讲好了故事,学写了里面的六个生字,还懂得了:做任何事都不能违背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课后,同学们可以去读一读另一个寓言故事——《鹬蚌相争》,练习讲一讲那个故事。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七
作者:彰武县实验小学 黄茹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215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二
彰武县实验小学 黄茹
教材分析:《揠苗助长》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了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不遵循规律,破坏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的《揠苗助长》。
教学要求:
1、会认本课生字,新词。正确书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识字、写字、朗读、理解能力等。
2、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通过学习读悟寓意,教育学生做事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不要急于求成。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知道什么叫寓言吗?这是寓言的具体解释,你能读读吗?(学生读屏幕上文字)。你读过、听过寓言吗?(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寓言的名字)大家看这几幅图:滥竽充数、亡羊补牢、掩耳盗铃、自相矛盾,这些都是寓言,有趣吗?27课就为大家讲述了两则寓言(板书课题:27、寓言两则)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板书,大家先闭眼睛听一听。(课件播放范读全文)
二、初读感知
读读认认
1、提出自读要求:圈画出生字新词,用不同方法学会,与同桌指认交流。
2、课件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读。
3、交流识字方法,扩词。
读读写写
1、课件出示:焦 费
望 算
学生认读,组词。
2、指导“费、算”笔顺,学生书空。
3、引导学生观察生字,汇报书写应注意之处。
4、学生会仿写、练写。
再次读课文
1、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学生检查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3、自读、思考:这则寓言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三、细读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学生读文。
b、抓住重点词句汇报读懂的内容,随机板书相关内容。
c、演一演。
d、体会句子的含义。
e、感情朗读。
2、第三自然段:
a、出示插图,引导观察,图中的人正在做什么?
b、课件出示二、三自然段。学生自读,体会。
c、抓住重点词句汇报读懂的内容。随机板书相关内容。
d、演一演。
3、第四自然段:
a、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学生自读。
b、汇报故事的最后结果。
c、感情朗读。
d、组织讨论:为什么结果禾苗全都枯死了?随机板书相关内容。
e、启发谈话:你想对那个人说点什么?
f、启发总结: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拓展学习
1、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2、用“揠苗助长”说句子。
3、讲故事给家长听。
4、收集寓言故事。
五、课堂总结
寓言故事是有趣的,但蕴含的道理是深刻的,发人深思的,它时时告诫我们: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要急于求成。我相信大家以后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 篇八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
教学这两则寓言故事中,学生针对插图与课文内容提了一些问题,想想还真有些道理。
如《揠苗助长》这课,学生对着插图提出质疑:“既然文中写老农干的是筋疲力尽,那为何图中真在拔苗的他连一滴汗也看不到呢?不太符合常理呀!”针对课文内容,学生问:“既然是老农,应该是很有这方面的经验才是,怎么连这简单的道理也不懂呢?是不是改成刚刚学种田的年轻人比较恰当呢?”
如《鹬蚌相争》这课,学生也对插图存在质疑:“鹬蚌身旁不是有一块大石头吗?鹬为什么不把蚌甩向石头,让它破碎,不是可以美食一顿,又不至于被抓吗?”针对内容,问:“既然双方的嘴都被夹住,又怎么能说话呢?”
看对这么一群善于思考的孩子,特别欣慰。虽然上面的问题都可以找到理由让他们明白,但这些问题还是有一定的思考价值的。希望自己教出的孩子能有自己的思想,有个性,这样社会才会不断进步。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 篇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会写四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
3.明白做事不可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齐读课题。学习“揠”。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字音读准确。
2.相信小朋友们已经把课文读会了,要是课文里的词娃娃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焦急喘气一大截巴望自言自语白费筋疲力尽总算
生认读,多种形式读。
3.写写“费、算”。
3.请同桌互读课文,看看是不是能把句子读通顺,课文读准确。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读完课文,小朋友们能给“揠苗助长”换个词语说说吗?(拔苗助长)那你知道“揠”的意思了吗?
2.那个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长高呢?指名回答。
出示“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里去看。”
(1)“巴望”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说吗?希望、盼望、渴望。写写“望”
(2)谁来读一读?
(3)农夫天天到田里去看,他的心情会怎样?(焦急)
(4)农夫这么心急,会对禾苗说些什么呢?
3.但禾苗有向他所想象的长得那么高了吗?
出示“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1)禾苗真的一点儿也没长高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禾苗实际是长高了,“好像”一词就说明禾苗是在不断生长,只不过速度不像这个人想象的那么快。
(2)比较句子,去掉“好像”可以吗?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3)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哪句更加确切?
4.这个时候他的心情会怎么样?(焦急)谁来给它找找近义词?(着急)
写“焦”。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很焦急?
出示“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1)谁愿意来读一读?
(2)再读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像一下他当时的样子。
(3)谁愿意来边读边演一演?
(4)齐读,看看能不能把这个人焦急的心情读出来。
5.齐读第一自然段。
6.农夫看到禾苗长得这么慢,他心里非常(焦急)。板书:焦急
四。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过渡:读2.3自然段,说说他是怎么做的?
出示2.3自然段
1.指名说他是怎么做的?板书:拔苗
2.你有什么不懂的词语吗?(筋疲力尽、喘气)
3.他人是很累,但是他心里呢?(高兴)所以这两段读时要又累又高兴,自己去试一试。
4.陈老师想来读一读,师范读。谁愿意来挑战陈老师?
五。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点明寓言。
1.他这么高兴,这么得意,可是结果呢?板书:(枯死)
出示最后一段。
2.他的儿子看到禾苗都枯死了,跑回家告诉了农夫,想想农夫知道后会是什么反应,又会怎么想呢?
3.他的邻居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后,会怎么跟他说呢?
4.师小结:是啊,小朋友们,禾苗长大,要经过生根发芽,长出小苗后,农民伯伯还要经常给它们锄草,施肥,捉虫,这样它们才会慢慢地长大。这位农夫就是太心急了,禾苗才会都枯死了。其实我们做很多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太着急了好事也往往会变成坏事。(板书:急于求成,反成坏事。)
六。续编故事。
1.农夫听了他们的话,以后会怎么做呢?请四人小组讨论,给这则寓言续编故事。
出示:第二年,农夫又开始种禾苗了,
八。拓展延伸。
1.小朋友编故事的能力都很棒,向这样通过一个故事能告诉我们一些道理,我们就称它为“寓言”,出示课题“寓言两则”。读一读。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 篇十
这则寓言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勾勒出了古代一个可笑的人物形象,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在本课的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插图,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设置了较多的问题去引导学生朗读。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最好手段,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再现了当时的场景,理解了人物。在对情节的深刻体悟中,读出理解、读出个性,解读文本。但是在设疑的时候忽略了一个问题,没有抓住重要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问题比较琐碎,导致没有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二,词语的理解不够到位,没有深入细致的让学生理解分析。可以采用逐字理解或表演说话等方法让学生明白透彻。
第三,综观全堂课,教学设计不够新颖,能吸引学生的成分比较少,可以采用读完课文后,让学生对本故事进行表演,以进一步理解词语,理解课文。同时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利用多种辅助教学,学生在轻松,愉悦,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年级的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喜欢做各种游戏,在学中玩,玩中学。在创设教学情境,呈现教学内容等方面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自然地,主动地将自己的情和感融入到学习中。本节课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满意:
1,在设计"导入新课学习生字"等环节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设计了讲故事,闯关游戏,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富教于乐,达到了学习最佳境界。
2,利用多媒体创设课文情境,激发了学生读文的兴趣,支持了学生的想象。
3,"自主学习"拓展练习中,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更好地做到因人而异,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
4,"我给老农取个名"这一环节以学生的疑问为契机,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拔苗老农的名字。学生外引相关经验,内联课文内容,兴致盎然。从课堂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从寓言内容出发,同时又超越了教材本身,将个体自身的相关语文经验融入其中。于是,"白费力","贾聪明","胡涂","辛急","大傻"一个个富有想象力,充满灵性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让我们不得不由衷地赞叹:"同学们可真聪明!"我们有什么理由抑制这一朵朵创新的小花呢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
寓言是一种用比喻性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的文学作品,大都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含有讽刺意义和教育意义。《拔苗助长》是一篇含有深刻寓意的课文。就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认识能力,要理解文中的寓意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堂必须创设一种与学生生活体验直接联系的场景,让学生去体验、感悟,从而明理。
语文学习应时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语文带到生活中。本片段的教学,通过让学生回忆自己参加拔草的感受,利用已有的经验体验劳动的辛苦,再让学生演"筋疲力尽"可谓水到渠成。这样的教学,唤醒了生活场境在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沟通了书面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引发了学生与语言文本的对话。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实现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叶澜教授也指出:"只有关注学生的潜在性,才会促使学生实现智慧和才能的发展。"在这里我摒弃了以往教学寓言时,把隐含的寓意用语言向学生描述的做法,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演、去说、去感悟、去体验,让学生的思维尽情地拓展。在轻松、愉悦的表演中、笑声中,他们的潜能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挖掘出了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类似"拔苗助长"的现象,受到了深刻的启发和教育,这些是我始料不及的,但这又仿佛是必然的,因为我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翅膀,还给他们展翅腾飞的空间。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我想说,给学生一个空间,学生就能释放潜在的才能,在课程改革的课堂中,"教教材"只会令课堂产生窒息,"用教材教"才能凸显课堂的生机与活力。我们应抛开一切杂念,做课改全心全意的拥护者,去追求教学合一的境界。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十一
之一
佚名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讲一则寓言故事,我们不仅要学会,还要会讲。什么是寓言呢?
2、(出示投影)注意寓言的“寓”(大屏幕演示“寓”字的写法)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你们是如何预习的?通过预习你读懂了什么?
相机板书:巴望
焦急
激动
伤心
二、猜猜看
既然你们都读了不少寓言故事,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谁愿意接受挑战?愿意接受挑战的请起立。
(出示课件-猜猜看)
三、读课文,讲故事
1、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便是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动听的声音把课文读一遍,要做到正确、流利。一会儿站到前边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2、为了展示最佳的读书效果,我们再将课文听一遍。善于聆听也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出示课件边看边听)
3、同桌互相讲故事。
4、再以第一人称小组中改编故事
四、配音讲故事
1、选出农夫、农妇和他们的孩子的扮演者
2、(出示课件:揠苗助长动画)自我介绍
3、配音讲故事
4、小结。
问农夫:当时你为什么会想到拔苗的办法?现在后悔吗?说说你的想法。现在你最想对观众们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问农妇:你的丈夫做了一件蠢事,你该如何处理这件事?你的丈夫有勇气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讲他的这件蠢事。他真是一个勇敢的人。你看他懊悔的样子,你该怎么开导他?
问孩子:小朋友,你的爸爸干了一件蠢事,你一开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现在你知道了吗?你还爱你的爸爸吗?你知道你爸爸为什么会犯错误吗?
五、总结
1、同学们,你们从这位农夫身上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呢?(出示课件-总结的话)
2、我们以后做任何事都不能违背了事物的自身规律,让我们都做一个聪明的人,做一个善于观察、不急于求成的人。
六、作业
《揠苗助长》新编(说说自己做过的一件蠢事)
《揠苗助长》教学案例 篇十二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光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还要有好的措施。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象揭题
1、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 播放录象《揠苗助长》
3、
师:哪位小朋友已经知道这个故事的题目了?(若有学生说拔苗助长,老师提示揠苗助长是拔苗助长的另外一种说法,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是一样的。)
4、
师: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件出示课题:揠苗助长)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读读。刚才看了动画片,你能结合故事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叫“揠苗助长”吗?
5、 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
1、
师:《揠苗助长》是一则生动又有趣的故事。读了以后,它会让你在快乐中懂得道理。现在,请小朋友们翻开课本,先自己来读一读课文,在读课文的时候,读准字音,遇见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师:大家都读好了吗,那老师就来检查检查大家读得怎么样了吧!(课件出示词语:时候巴望禾苗好像焦急终于急忙喘气总算白费揠苗助长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筋疲力尽)
(1) 自读屏幕上的词语(请小朋友们先自己来读一读屏幕上的这些词语,把字音读准确。)
(2) 指名读(哪位小朋友能站起来大声地读一读这些词语?)并正音
(3) 齐读词语(大家读得真好,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吧!)
三、围绕“急”展开教学
1、
师:在这些词语里,有一个词语,老师是用红色打出来的,这个词语是什么?(一起读焦急)请大家整整齐齐地再来读一次这个词语。
师:哪位小朋友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呢?
是呀,焦急的意思是着急,着急起来是什么感觉呀,是不是就好象一团火在心里烧呢?所以老师用红色把焦急表示出来。请大家赶紧在文中找一找,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焦急?(课件相机出示:巴望天天转来转去并理解巴望的意思:盼望,但是比盼望程度更深一些。)
从这些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农夫真是太希望自己的禾苗能早点长大结谷子。那谁能读好它?
2、师引:瞧,他多着急啊,在田边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大。”那他最终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请大家再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来说一说。
指名答——出示第二段——齐读。
自己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很累,从哪里看出?)
随机理解“筋疲力尽”、“终于”。——谁愿意来读读?(慢些)
还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这位农夫对自己拔苗助长的办法很满意呢?
3、指名回答——出示第三段。
谁能读好它,来演一演农夫?——(不行的话,教师范读。)——男生齐读。
4、师引:他的儿子听了父亲的话,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第二天他跑到田里一看,发现禾苗都——枯死了。他急忙跑回家,把还在沾沾自喜的父亲拉到田边。农夫一看,田里的禾苗都枯死了,后悔极了!他想:
(课件出示)学生自由说。
师小结:是呀,这个农夫太想让他的禾苗快快长大,能早点收获,结果却使田里的禾苗都枯死了。他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违反了禾苗生长的规律。他真是太“急于求成”了,结果却是“徒劳无功”。(教师板书八个字)——齐读。
5、师:这就是这则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吧。(配舒缓的音乐。)
你周围有《揠苗助长》中的农夫这样的人吗?
6、指导学生学习“寓言”。
师:像我们今天学的“揠苗助长”这样短小而生动的故事,故事中又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故事我们叫它——寓言。(板书:寓言
7、学习“则”:有两个寓言故事,我们也叫它——寓言两则。(板书:两则)
8、师引:平时,你们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学生自由说。
指导书写
《揠苗助长》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十三
一、说教材
《揠苗助长》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第三篇课文,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本则寓言通俗易懂,故事情节鲜明有趣,但寓意深刻。
教学目标:
1.会认“寓揠焦”等5个生字,会写“焦费算望”4个字,理解“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是本课的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读、说、想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3.进行课堂说话练习,培养表达能力。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集中识字,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品味。本课教学的难点是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悟出寓意。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情的正确了解有助于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理解这则寓言所蕴含的寓意,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里特点,能够在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这也是借助创设情境理解这则寓言所蕴含的寓意的有力因素。
三、说教法方法
在教法上,总的概括就是方法引领,阅读品味。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并借助插图、做动作来理解人物心理活动来读懂课文。再通过“以读代讲法”品味课文,再现当时的场景,理解人物特点。让学生在对情节的感悟中,读出理解,读出个性。
教学是学生与教师的双边互动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紧扣教学创设一系列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自主地思考、讨论,从而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揠苗助长”是一则寓言故事。教学寓言故事,重在让学生理解寓意。而寓意的理解,又必须通过具体的语言感悟和故事情节的解读去落实。因此,注意了两个重视:重视故事情节的理解,重视重点词句的感悟。
本课主要分为两大板块:识记生字和朗读品味。又分为四个环节:
环节一、谈话导入,让小朋友们说说都看过哪些故事后揭题,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寓言、寓意。从而引出课题,课题质疑。通过出示标注禾苗不同部位的图片帮助学生分清揠和拔的区别。
环节二、学习字词,奠定基础。开火车读带拼音的生字,去拼音认读词语,男女生赛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要求“我会认”的四个字提出识记方法和说说在书写的时候你觉得有什么要注意的,进一步强化学生记忆。最后我运用字理重点帮助学生再次记忆“焦”字,并在田字格范写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在课文中的田字格练习写一写。至此,教学目标一达成。
环节三:初读,整体感知课文,这环节让学生带着课文讲了什么故事的疑问,自由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环节四:品读课文,品词析句。学习第一自然段究因,理解农夫的急,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明确农夫焦急的心态,为下文的理解打下铺垫。同时,抓住农夫急这一主线,带动“巴望、天天”“焦急地转来转去”等词语的教学,然后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里这么多地方都体现了这个人很焦急,用焦急的语气读读第一自然段。
在第2、3自然段,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品析“一棵一棵”“筋疲力尽”体会农夫的累,再角色朗读农夫一边喘气一边说的话,农夫这么累,可他心情怎样?(快乐)从哪里可以看出?(总算、没白费)有感情朗读:你是农夫,你怎么说这句话?体会农夫的花费了很大的力气,但累并快乐的'心情。
环节五、创设情境,揭示寓意。小学生对蕴含于课文情境中的深刻蕴含往往难以理解,就事论事地引导理解,学生则难以接受。因此,我在最后创设情境再现:如果你就是农夫的儿子,你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这个农夫说的?同桌想像练说,师生共演。导出四人小组讨论:农夫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为什么禾苗反而都枯死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自悟寓意。教学中我多次让学生读课文,初读理解故事内容,理解自然段前熟读文段,理解自然段后有感情、分角色读,体会人物情感。至此,教学目标2和3达成。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力求体现寓言梗概和深刻寓意,既重点突出,又便于学生复述。本课的板书我设计为线索式的板书,分别是原因急、经过累、结果死。将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有条理的呈现出来。相机板书学生抓住的体现关键词“急、累、死”的课文重点词句,例如“巴望、天天、焦急、一棵一棵、筋疲力尽”等词语。板书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对故事情节一目了然。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十四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寓言两则---揠苗助长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
《揠苗助长》是寓言故事,教寓言故事这种体裁,一是了解故事的情节,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特点。二是懂得故事揭示的寓意。这两点是教学的重点。因此,讲读课文时,所有的环节都应围绕这两个重点开展。另外语言训练方面,体会作者的用词造句的准确性,这一点也不容忽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24课。
生:读课题。
师:什么叫“寓言”?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
板书:故事
道理
师:寓言是一种特殊的问题,它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向人们说明一个道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揠苗助长》这则语言,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范读课文。
三、检查预习
1、字词。
重点指导:寓、勃、疲
2、读书,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3、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一个词概括)
四、理解文章的脉络。
1、出示第一小节,指名读一读。
串讲,体会农夫心情,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 巴望”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个词?为什么用“巴望”而不用“希望”、“盼望”?
▲ “天天去看”是怎样看,什么样的情景?
▲ 可他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真的一点儿也没有长吗?这个人为什么觉得一点儿也没有长?去掉“总觉得”行吗?为什么?
师点拨:用词、造句准确。
2、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想出了什么办法呢:
▲出示第一小节,指名读一读。说说想出了什么办法。
▲ 请4名同学表演拔苗(教室前后两个来回,体会累)
▲ 谈谈拔苗感受。农妇干了多长时间,他干完后什么样?(筋疲力尽)
▲ 我们在什么时候会“筋疲力尽”?
3、他这样的努力,这样累,有怨言吗?
出示第三小节,理解“兴致勃勃”。那么累,为什么还“兴致勃勃”?我们什么时候会“兴致勃勃”?
4、农妇想禾苗快点长,而且尽了那么大的力气去干,结果是如他所想吗?
出示第四节,齐读。
问:他儿子“纳闷”什么?心里怎么想的?
问:故事的结果和农夫的初宗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农夫该怎么做?
师: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板书:规律
师总结:《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就是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它的发展规律去做,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揠苗助长》教学案例 篇十五
教学要求:
1、掌握本课7个生字。
2、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做事一定要遵循规律,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所寓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相关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爱听故事吗?森林里有只小白兔,这只小白兔又勤劳又聪明,它在门前空地上撒了一些萝卜籽,它多想快快收获脆嘣嘣、水灵灵的大萝卜呀!你们猜它用了什么好办法?(晒太阳、浇水、施肥、捉虫等)对,你们真聪明,小白兔用的就是这些好办法,它如愿以偿地提前吃到了大萝卜。
从前有个农民和小白兔一样,他也想赶快享受收获的喜悦,不过他的办法和小白兔的不一样,想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吗?(板书课题:揠苗助长)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范读课文。
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每一个字的正确读音。
2、学习生字。
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3、读通课文。 (指名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要读准字音)
三。 再读课文,读懂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划出不懂的词。
2、指名说说自己不懂的词有哪些?
3、小黑板出示生字
4、写写生字:费、算、焦、望
5、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认读
四、再读课文,谈读懂的内容
1.读完课文,小朋友们能给“揠苗助长”换个词语说说吗?(拔苗助长)那你知道“揠”的意思了吗?
五、学习第一段
师范读,生体会心情
1.那个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长高呢?指名回答。
出示“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里去看。”
(1) “巴望”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说吗?希望、盼望、渴望。写写“望”
(2)谁来读一读?
(3)农夫天天到田里去看,他的心情会怎样?(焦急)
(4)农夫这么心急,会对禾苗说些什么呢?
2.但禾苗有向他所想象的长得那么高了吗?
出示“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1)禾苗真的一点儿也没长高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禾苗实际是长高了,“好像”一词就说明禾苗是在不断生长,只不过速度不像这个人想象的那么快。
(2)比较句子,去掉“好像”可以吗?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3)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哪句更加确切?
3.这个时候他的心情会怎么样?(焦急)谁来给它找找近义词?(着急)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很焦急?
出示“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1) 谁愿意来读一读?
(2)再读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像一下他当时的样子。
(3)谁愿意来边读边演一演?
(4)齐读,看看能不能把这个人焦急的心情读出来。
4.齐读第一自然段。
5.农夫看到禾苗长得这么慢,他心里非常(焦急)。板书:焦急
六、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过渡:读2.3自然段,说说他是怎么做的?
出示2.3自然段
1.指名说他是怎么做的?板书:拔苗
2.你有什么不懂的词语吗?(筋疲力尽、喘气)
3.他人是很累,但是他心里呢?(高兴)所以这两段读时要又累又高兴,自己去试一试。
4.谁愿意来读?.谁愿意来演一演?
5、齐读,看看能不能把这个人又累又高兴又得意的心情读出来。
6、学到这,你知道“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了吗?指名说
七、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点明寓言。
1.他这么高兴,这么得意,可是结果呢?板书:(枯死)
出示最后一段。
2.他的儿子看到禾苗都枯死了,跑回家告诉了农夫,想想农夫知道后会是什么反应,又会怎么想呢?
3.他的邻居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后,会怎么跟他说呢?
4.师小结:是啊,小朋友们,禾苗长大,要经过生根发芽,长出小苗后,农民伯伯还要经常给它们锄草,施肥,捉虫,这样它们才会慢慢地长大。这位农夫就是太心急了,禾苗才会都枯死了。其实我们做很多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太着急了好事也往往会变成坏事。(板书:急于求成,反成坏事。)
八、续编故事
1. 农夫听了他们的话,以后会怎么做呢?请四人小组讨论,给这则寓言续编故事。
出示:第二年,农夫又开始种禾苗了,( )
九。拓展延伸。
想象他儿子看过禾苗回来会与父亲说什么?农夫会怎么样?同桌先讨论再指名演一演(注意父子关系,语言文明,要指出父亲错在哪。)
十、总结
如果把你们比作禾苗的话,那么老师是什么呢?是农夫。你们希望农夫给你们什么呢?阳光、水、土,也就是爱和知识。想要老师揠苗吗?对,我们只助长,不揠苗!每个老师都是一手捧着爱另一手捧着知识走向你们的,希望你们在阳光温暖的抚摸下,尽情地吸吮知识的营养,快快地成长,快快乐乐地成长,好吗?
十一、作业。
写一写后来的故事或者为本文绘制几幅连环画,下面写上简单的说明。
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
盼禾苗长 巴望、焦急
拔高禾苗 筋疲力尽、高兴、得意
禾苗枯死 急于求成,反成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