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农村基层工作基础知识(通用9篇)7-15-50

下面是www.kaoyantv.com爱岗敬业的小编帮大伙儿分享的9篇基层工作知识与实务的相关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村基层工作基础知识 篇一

农村基层工作基础知识(通用9篇)7-15-50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基层党建,万元增收

2010年初,重庆为加快“两翼”发展,着力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让农民通过林下经济种、养殖产业,整合资金,包村帮扶,为贫困村“供血”、“输氧”,扶持“两翼”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通过林权改革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这一政策的提出给“两翼”农民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同时也给大学生村官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为助推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市委提前为“两翼”地区足额选派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后,尽快转变角色,勤奋工作,积极发挥作用,强化了农村基层组织,推动了富民惠民政策“落地”,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步伐,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提升了村级管理水平,对于“两翼”万元增收工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助推作用。

一、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当前农村发展仍然滞后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党员干部素质相对偏低。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打破了人才的城乡壁垒,有效地推动了人才资源向农村的流动和倾斜,弥补了一些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较低、观念陈旧的缺陷,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农村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流动,有效改善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并且,大学生村官充分运用在文化、专业、计算机等方面的优势,将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和大学生的成才锻炼共同结合,夯实了农村党建基础。

第一,做党政策方针的宣传员

他们以“送学”和“助学”为载体,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结合 “三项制度”和村里各种工作,开展进农家、入农户走访活动,向老百姓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知识以及农村合作医疗、粮食直补、家电下乡、征地拆迁政策等党员群众关心的各种信息,全面调查了解所在村党员群众家庭成员、住房、就业、收入等基本情况,认真做好调查日记、民情日志和活动笔记,再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对老党员上门“送学”、远程教育辅导“助学”、集中培训全面学等学习形式,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必读书目,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形成科学发展共识。同时大学生村官还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投入到实践之中,着力帮助解决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切实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积极参与调研,撰写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做基层党委与群众的联络员

大学生村官是基层联系党委的重要联络员。他们根据基层党组织的实际情况,将群众反映强烈、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以信息等形式将所在村的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向上级党组织汇报,为各级各部门知民情、解民困畅通信息渠道,踏踏实实做好党紧密联系群众的中间桥梁。

二、拓展群众工作渠道,为万元增收工程奠定思想基础

大学生村官是信息技术处理和科技服务的好帮手。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传播党的声音、密切党群关系,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基层党组织要实现全社会的舆论监督合力,实现从群众中了解、实施整改再次回到群众的良性改革。大学生村官在反映民情、寻找问题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们运用计算机水平相对较高的特点充分运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的技术平台,将各村的党员基本情况、各种问题整理归类在电脑上,规范党建资料,为建立长效的党建机制奠下基础论文的格式。并依托党员远程教育设备、QQ、飞信、移动电话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群众联系党的多种平台行政管理毕业论文,畅通党员沟通渠道,使党员能及时了解党组织动态,参与党员讨论,提供意见建议等,推动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为贯彻落实基层民主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为“两翼”万元增收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三、为万元增收工程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支持,成为万元增收工程的助推剂

第一,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大学生村官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与文明风尚的形成。以往村民发生矛盾纠纷后,当事人对当地村干部普遍存在一种戒备心理,担心他们顾及乡亲情面,调解时有亲疏之分,一碗水端不平。而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他们法律知识多、见识广、群众比较信任的优势,采取法律讲座、以案说法、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与村民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积极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大学生村官观念新,文化高,才艺多。他们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牵头组织开展“唱读讲传”和各种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破除陋习,弘扬正气,大力倡导文明村风,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带到了农村,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增强了农村的生机与活力。

第二,助推“两翼”万元增收工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学生村官入村任职后,以满腔的热情和独特的自身优势,走村串户,深入旮旯角落,切实服务三农,帮助农民增收。他们充分发挥农村远程教育网络作用,通过互联网、会议宣传、专题讲座、举办夜校等形式,积极普及科学知识,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主动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和市场信息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把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带到农村。在如何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选择经济发展模式等问题上,他们积极开展调研活动,为乡镇和村委会出谋划策,为农民出点子,想办法,寻求致富门路,有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我们曾对89名大学生村官进行了跟踪调研。调研显示,90%大学生村官都能从最基础的村办公室工作入手,进而参与到村庄规划、道路建设、拆除违章建筑等中心工作。调研时不少村支书都反映,之前,村里档案、远程教育、图书等都没人管,大学生“村官”到村后,将村办公室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同时,还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业开展创业。与农民创业不同,大学生村官的创业一般技术含量高、成本低、销路广且辐射性强,往往是一个项目便可拉动一批村民创业致富。许多大学生村官,通过“村官+大户”、“村官+专家”、“村官+基地”、“村官+合作社”等多种模式,把企业、大户拥有的资金、管理经验,专家拥有的技术、合作社拥有的市场渠道等与自己的创新意识、开拓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多途径创业带民致富。切实推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农民致富的“领头羊”。

重庆市梁平县委党校 邱雪茹

农村基层工作基础知识 篇二

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更好的为村民服务。

1、加强各种知识的学习,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向乡、村干部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向书本学习农村理论知识,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知识和关于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拓宽自身知识层面,以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继续开展农村调研,深入考察,研究符合村民意愿和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同时带头学习,大胆探索带动村里现有的干群不断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本村村民服务。

2、参加各种实践,增强基层工作业务水平。多角度、多渠道与外界接触,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增强解决纠纷技巧。同时,更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及时、经常为群众提供各类信息。要不断的学习,切实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3、坚持记录好个人工作日志,详细记录每天工作的内容、进度、成效、收获、不足等,形成完整的到村任职工作日志。

其次,要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1、在上一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村中的各项日常工作,及时做好各类会议、活动记录,资料的整理、归档等日常管理工作,发挥专长做好网络宣传、计算机维护等工作。做好村务电子化工作,协助村两委继续做好村务公开工作、退伍军人档案以及各种资料、文件录入电脑存档工作,促使村务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2、加大对大汲店旅游业的宣传力度。关于村庄的故事、传说,要尽最大努力去和村里的老人探讨,认真记录并录入电脑,为大汲店的旅游业提供文字性材料。

3、为国庆献礼工程大水系十月份的通水工作做好准备,包括河道清淤以及沿河农民生活用水排污口的治理等工作。

4、主动关心弱势群体,继续完善我村困难群众档案,通过个人努力给予他们帮助,并积极联系外部力量对困难群众予以帮助。另外,选定一户困难户作为重点帮扶对象。

5、加强与相关高校的联系,邀请河北农业大学的大学生来村进行社会实践与调研,加大宣传规模,提高层次,加强与高校、企业等的联系和合作。

农村基层工作基础知识 篇三

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

我们党历来都高度重视并强调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这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之一。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能够为农村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重要的智力支持。农村基层民主的改革和发展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基层民主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一个经验总结和重要共识。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是不断提高农民民主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基层民主发展是民主国家构建的基础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个政治发展的路径问题。对于中国这样的后现代化国家来说,如何正确处理基层民主与国家整体民主之间的关系,成为中国民主国家构建的重大课题。在我国,基层民主与国家整体民主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了国家要以基层民主为基础,进行民主国家建构。

基层民主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基础部分,它的发展和完善对于国家整体民主的发展和完善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基层是力量之源,社会没有基层,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改革的起步以及市场经济的发育,都是从基层开始的。基层民主搞好了,发展民主就如鱼得水。基层民主是国家整体民主的重要构成部分,基层民主的发展能为国家的整体民主发展前途提供经验和教训。

(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农村基层民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力,依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民主制度,它由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构成。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强调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认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要将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进一步扩展了基层民主的深刻内涵。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基层民主,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和问责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动基层协商制度化。”由此可见,基层民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性工作。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能够激发农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基层民主,能够有效地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发展基层民主也能够培育最基层民众的民主意识和锻炼基层民众的民主实践能力。从整体与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来看,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和建设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基础打得结实,国家民主政治的力量和成绩才能发展起来。创新民主政治,需要有极其丰富并且极其彻底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埋藏在广大的基层群众中。正如毛泽东所比喻的那样:“我们建设一个坚固的塔,就要从打下坚固的塔脚开始。”

(三)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就是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大力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能够使农民真正的当家作主。当农民的整体民主水平提高后,有利于处理和协调农村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的安定,从而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农民文化素质低的原因以及对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制约

1、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政策的影响,国家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政策,在国家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城乡资源分配不均匀,资源配置偏向城镇地区,尤其是教育资源分享不平等,近几年虽大力发展并普及义务教育,但是由于长期差距的存在,要想很快消除差距,并且达到两者相当的水平,这似乎是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任务。

2、受农村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农村基础教育底子薄,并且长时间的存在着对教育的重视度不够的现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才会去考虑除温饱问题之外的事情。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分布较为分散,生产结构比较单一,抵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限,并且受封建小农思想的影响,农民也就很难重视自身和子女的教育培养。

3、村民文化水平总体偏低,民主意识不强,法律观念淡薄。村民是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活动的主体,村民参与行为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质量。而在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的人数占相当大的比重,在参与基层民主活动,行使民主权利时,以及在讨论问题,做出决策决定时,因受文化程度的影响,不免会出现目光短浅,考虑不周全的现象。长时间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民主的长远发展。有些村民在参与民主活动时因文化素质和政治参与能力低的原因,甚至在民主选举时不能正确填写选票,有时则无法真正明白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再加上容易受某些外部经济利益的干扰,甚至因某些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很容易出现贿选和以权压法的现象出现。

4、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辍学现象严重,导致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但是尤为明显的是初中和高中辍学现象比较严重。其辍学原因有很多种情况,比如:因为中学课程设计跨度大,部分学生基础薄,跟不上学习进程,学习成绩差,容易产生挫败感,从而就失去学习的信心;某些家长不注意对孩子的思想和心理教育,再加上某些学生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所以极易产生辍学的行为;部分学生家长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甚至劝其孩子退学务工挣钱。如果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并且不就得将来他们的后代就会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久而久之就会陷入低文化水平的恶性循环。

三、提升农民文化素质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农村的发展同样也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依靠教育,教育是人类的遗传机制和创新机制。因此需要改革和发展教育,不断完善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努力将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口优势。全方位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新世纪新阶段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要选择,也是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点和落脚点。

(一)重视并落实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建设

之所以重视教育的培养,是因为教育是改变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最为有效的方式。打牢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需要优化配置农村教育资源。国家可以加大对乡村教师的照顾力度,为农村教育留住人才。努力提升新一代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人们的文化水平提高后,自然而然的也会加深对农村民主观念的理解和应用。首先,农村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配合,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共同承担起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责任。其次,完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的有梯度的开设课程教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之所以重视教育的发展,是因为青少年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农村也不例外,农村的发展也离不开一批批的青少年的努力和贡献。增强青少年们的民主观念和民主意识,同样离不开青少年的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发展教育可以从根本上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加强对农民的民主政治的教育宣传

定期开展对农民的民主法制教育培训,普及法律知识的教育宣传,也可以定期制作宣传栏进行相关内容的宣传,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能够降低组织农民参与民主政治的难度,并且还可以调动农民参与到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积极性,提高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新高度。

(三)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农村干部的领导能力和文化素质

农村基层工作基础知识 篇四

众所周知,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农民,而由于历史和经济上的原因,我国农民群众往往思想意识观念保守,小农意识强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农民群众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这就决定了农民群众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接受程度存在一定的障碍。同时,群众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更是漠不关心。以上两方面内容极大程度地制约了当前乡村基层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当前乡村基层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内容失真

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往往留于表面形式,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农民群众实际困难的结合。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视域下农村社会前进的步伐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建设步伐不一致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村地区生活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农民群众存在看病难、报销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极个别农民群众还在为不能解决自己的最低生活保障而犯愁。“仓廪实而知礼节”,在做到仓实的同事注重群众文化思想政治的教育如今已成为重中之重。

(2)管理方式落后

现阶段不少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仍沿用之前的模式。总是沿袭老一套的工作方法与农村社会新的发展形势不相适应,不少农村地区思想政治工作仍然采用“大墙上写标语”、“大会上讲道理"、等刻板陈旧的宣传教育方式,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针对性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发挥它强大的教育功能。

(3)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当前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身份复杂,现有的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半路出家居多,这些人大多的文化水平偏低,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知识。而大部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没有经过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专业理论功底较差,在工作时往往凭借经验去解决问题,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甚至不能准确地把党的方针政策传达给农民群众,甚至有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连上级所传达的文件精神是什么自己都没有搞清楚,不学习、不分析、不研究,理论功底水平急需加强。

三、新形势下乡村基层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改善策略

(1)丰富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在新时期要加强乡村基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不断丰富内容。一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解决新课题、迎接新挑战的能力。二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当中,在追求共同理想的过程当中逐步实现农民群众的个人理想。三是重视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道德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树立健康向上、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追求积极进步的社会道德风尚,为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四是开展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内容的法治教育,使得农民群众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懂得做什么事是法律所允许的,做什么事是法律所禁止的。

(2)改进乡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

在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创新工作方法,可以明显提升工作效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以理服人"是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重要的方式,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应注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用道理让农民群众明白事理。要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了解农民群众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要站在农民群众的立场,设身处地的为农民群众着想,切实帮助农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避免形式主义的说教和言之无物的训斥。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农民群众的娱乐活动当中,使得农民群众可以接受这样的教育形式并乐于接受教育内容,符合现阶段农民群众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让农民群众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学习。

(3)提升乡村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

加大对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力度,提升乡村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定期组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培训学习,灌输思想政治理论内容教育、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教育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公仆意识教育,要不断提高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道德素养,使其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能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从农民群众最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循序渐进的引领农民群众改正错误的思想观念,切实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农村基层工作基础知识 篇五

[关键词]农村基层 党建工作机制 完善和创新措施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 Q016)03―0008―01

所谓“党建”即“党的建设”的简称,它主要指马克主义党的学说在党建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和应用,与党的建设实践有机统一,主要从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制度等方面进行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县政府在日常工作中精心总结经验,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建设列为首要任务。因为一个县级要想快速发展并强大起来,必须缩小人民之间的贫困差距,即对农村建设有新的认识,使农村逐渐向城市靠拢。过去一段时间里,在各级县政府及人民的密切配合下,有关农村基层党建活动的开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然而,由于受到中国封建社会残余力量和其他外界因素的制约,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仍不够完善,对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严重影响。这篇文章将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工作现状出发,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1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形势愈来愈复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的党建工作理念贯穿于整个党组织的始末。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国家整体党建活动的基础,对于社会的整体发展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日益成为当代社会的主流建设思想,城镇的发展离开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将寸步难行。首先,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农村发展的基础力量,能够大力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为农村现代化发展“保驾护航”。其次,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促进农村的文化建设,提高人们的基本素质和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最重要的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能够领导人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建设理念,服从党的安排。第二,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继续更进。农村的发展与邻近县政府等的发展息息相关,农村党建活动的顺利开展更能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发展,使整个地区的经济“更上一层楼”。

2我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的现状分析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自开展以来,其工作机制和管理体系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为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从其根本发展理论来看,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2.1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人才作为支撑,只有这样才能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可能。但是就目前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人员大多来自广大农民群众,对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缺乏科学认识。以致很多工作人员墨守陈规,缺乏创新理念,农村党建工作依然固守传统模式,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为此在日后党建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党建队伍的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

2.2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有效管理机制

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对于先进信息资源的接受能力较弱,因此很多地方的基层单位仍然存在“分派”问题,受利益与权利的影响,党支部与村委会相互对峙,造成领导班子不和谐,缺乏统一领导。除此之外由于专业知识水平的限制。农村基层缺乏完备的管理机制,加之近年来农村集体收入单薄,农村空巢现象渐趋明显,基层组织内部后继无人,导致基层党建工作无法展开。

3有关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的完善和创新措施探讨

3.1加强理论与资金支持

经济基础往往是上层建筑的基础,只有在保证基层党组织正常运行的基础才能确保党组织的执行力度。在日常工作中,基层党组织要积极与县委等上层机构以及多方面专家取得横向联系,联系农村实际,开展经济链条,共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国家专项资金,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加强基层党组织工作人员专业理论知识、文化修养、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培养与训练,从何试图改变基层党组织工作思维,开展开放型、创新型的基层党建工作模式。

3.2辅之以必要的激励体制

为了充分激发基层党建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将共同的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需要辅之以必要的激励制度,譬如薪金报酬制度、人员考核制度等。将倡导贡献精神与解决物质待遇紧密结合起来,将村干部应有的物质待遇给予落实,提高村支部岗位的吸引力,排除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地开展工作。除此之外,完善监督制度,保证党建工作的透明度与专业度,增强组织在群众中的威望。

农村基层工作基础知识 篇六

发挥“主角”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为进一步强化乡镇党委在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主角”作用,提升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近期,XX县委组织部12名干部分两组,由县委副书记和常委组织部长带队开展了为期10天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解剖调研活动,共深入全县18个乡镇,随机抽查、定点解剖好、中、差三种类型村54个,采取听取乡村干部汇报、与党员、干部或群众座谈、实地查看、党务知识考试等形式,找准了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探索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奠定了基础。一、乡镇党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乡镇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前线指挥部”,担负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任,能否充分发挥“主角”作用,直接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真正贯彻落实到基层。调研中发现,绝大部分乡镇党委能够始终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放在保持稳定发展、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高度来对待,作为一项牵动全局、抓纲带目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但是也有部分乡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比较薄弱,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乡镇党委书记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不能完全落实,管党意识不强,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围绕经济抓党建的思路不清,工作时紧时松,缺乏连续性,习惯于搞几次突击、整顿,开展几项活动来代替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存在“平时不抓评时抓”现象,没有建立长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在村级班子管理上,固强攻弱的力度不够,缺少过硬的综合性典型,后进村治理整顿进度缓慢;部分村党建基础工作薄弱,两室脏乱差现象较为突出,有的甚至没有两室,个别村“”制度不能坚持经常,有的村长时间不能召开党员会,党员发展不正常,党务公开不够及时;乡镇党务干部和农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干部对应知知会的党务知识不能熟练地掌握,有的甚至对县委正在开展的重大活动不了解,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热情不高、劲头不足。

二、强化乡镇党委在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主角”作用的途径

1、从思想上,增强一种意识。即增强乡镇党委的管党意识,提高管党能力,发挥好乡镇党委在抓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乡镇党委、党委书记履行职责的考核机制,不断强化乡镇党委书记直接责任人的政治责任,使其牢固树立“不抓基层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基层党建是不称职”的观念,增强自觉抓基层、打基础的意识。要求乡镇党委书记带头精心制定党建工作规划,定期深入到村,指导、协调解决村内矛盾问题,带头分包问题最多、转化难度最大的后进村,以点带面,指导全局。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例会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委会,专题研究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会诊。实行党委成员包村“五包”责任制,即包支部班建强、包两委关系理顺、包难点问题解决、包重点工作完成、包选准富村路子,坚决杜绝出现支部瘫痪或半瘫痪的村、支部书记长期由乡镇干部兼任的村、遗留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村、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村。

2、从力量上,抓好两支队伍。着力抓好乡镇组织员队伍、农村党建指导员队伍,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专抓力量,确保党建工作有专人去抓、有足够的精力去管,确保党建各项任务落实。

选拔高素质年轻干部充实乡镇组织员队伍,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和目标,对乡镇主管副书记、组织委员、专职干事、村党支部书记、主管副书记或委员定期进行党建业务知识培训。强化党务工作者对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认识,严格落实党要管党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抓早、抓细、抓实。

借鉴向后进村下派党建指导员的作法,村村下派党建指导员。重点负责村情民意调研、组织建设指导、政策法规宣传、富民强村服务、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制度规范、后备干部培养等职责,提高村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筑牢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根基。

3、从制度上,建立三项机制。重点建立交流指导机制、督查督办机制、考核激励机制,促使乡镇党委主动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好“主角”作用。

一是交流指导机制。实行“月例会、半年述职、年终联查互看”制度。每月组织召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例会,乡镇主管副书记或组宣委员参加,汇报上月工作完成情况,安排部署下月党建工作。县委每半年直接听取各乡镇党委书记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县委主要领导进行点评,乡镇党委书记之间加强横向交流,并就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年终组织乡镇党务工作者组成联查组,随机确定联查对象,对党建工作进行定点解剖,加强横向交流,促进工作落实。

二是督查督办机制。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实行日常督导与明查暗访相结合,县委联系办建立日常督查考核台帐,随时将督导和明查暗访的情况记录在档,并利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简报》向全县通报。对督导和明查暗访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以及通过渠道反映的突出问题,由县委联系办向乡镇党委下发《基层组织建设督办卡》,限期进行解决,解决结果作为年终党建考核排名的参考依据。

三是考核激励机制。设立基层组织建设 创新奖,评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个人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优秀信息员,年终进行专项表彰,引导乡、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务工作者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着力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

4、从基础上,力促四项规范。着重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四项基层基础工作进行全面规范,促进党建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一是阵地建设规范。乡镇党委引导村党支部积极利用好“两室”开展组织活动,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对没有“两室”的村,结合文明生态村创建,协调资金,在年底前建好“两室”。按照县委组织部《农村“两室”标准》,开展好“两室”达标活动,基本要求为:不透风、不漏雨,有桌椅、有制度、有档案、有宣传设备,能开会、能学习。“两室”要有专人管理,定期打扫,经常维护,提高使用效率,使之真正发挥阵地作用。

二是档案记录规范。档案记录工作要实行逐级分类,逐层管理,做到“十有”:即“有时间、有地点、有主题、有参加人、有议程、有发言、有决议,有事必记,有记建档,有档可查”。要提高乡村党务工作者对做好档案记录工作的认识,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档案记录工作进行强调和规范,明确乡镇专人负责,村专人记录,坚持定期检查、定期通报,对丢失记录本、管理不善和记录混乱的要进行严肃批评。

农村基层工作基础知识 篇七

刚才,钱国忠副区长结合我区情况,对做好全区农村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这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意义

村级组织是党和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前沿阵地。做好这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对于维护全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加快实现我区“两个率先”的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做好这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不久前,我们党胜利召开了第十六届四中全会。全会通过的《决议》对新时期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做出了全面部署,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如何进一步加强政权建设,特别是把以村“两委”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干部素质。做好村委会换届选举,选准配强村委会班子,对于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到农村基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政权基础和阶级基础,加快农业发展、农村城镇化和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镇党委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做好这件关系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其次,做好这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是更好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途径。村民委员会是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广大农村基层实行村民自治,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符合亿万农民根本利益的重大决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基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也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政治要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确定的村民自治原则,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依法保障群众民主政治权利的行使,使农民群众依照法律运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手段在农村基层当家作主。村委会换届选举,是全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因此,能不能搞好这次村委会换届选举,直接关系到党的村民自治制度的巩固和发展。通过村委会换届选举,可以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激发他们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感;通过村委会换届,村民把自己拥护的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村委会班子,可以进一步密切农村干群关系,形成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通过村民参与民主选举,可以使村民更好地参与村里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广大村民的愿望和意志得到充分的表达,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得到全面落实和切实保障。同时,农民群众在参与中可以增强民主生活的锻炼,掌握民主与法制程序,提高民主能力和法制意识,为推进全区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实现依法治区目标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三,做好这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开创村、镇和全区经济发展新局面的重要保证。村民委员会不仅是农村村民的自治组织,而且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在全区工作大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把村委会班子建设好、作用发挥好,就能为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和村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打下良好基础,农村工作就有了可靠的保证。今后一个时期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富民强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各镇党委要抓住这次换届选举的契机,选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新一届村委会班子。通过换届选举,树立村干部队伍的新形象,更好地把广大农村干群的精力聚集到搞好村的各项事业中去。同时,要大力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为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提供坚强的基层组织保证。

二、认清形势,正确把握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抓好基础,长治久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确把握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把我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真正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进“两个率先”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服务者。

第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围绕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新目标来展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党对过去工作经验的总结,更是党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基础环节。同志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强调,广大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次村民委员会换届的有利时机,坚持以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为主线,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努力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广大基层干部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真正成为人民群众信赖的贴心人带头人。一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增强学习能力。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广泛学习一切有益的知识,更好地把新知识、新经验运用于推动农村发展的实践。二要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增强发展能力。切实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科学谋划符合时代要求和本村实际的工作思路,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全力推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三要适应改革发展稳定的要求,增强统筹协调的能力。大胆创新农村干部工作机制,善于协调各种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真正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保护好、发挥好,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开创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四要适应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维护基层群众的民利,推动基层各项民主制度的贯彻落实,坚持依法办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同时,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加强对基层干部的业务培训,倾听基层干部的心声,设身处地地体谅他们的难处,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做到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我们的基层干部,为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第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实现和维护群众利益这个根本来展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执政理念的新升华。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要求。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内在联系,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建设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城乡统筹发展的观念,引导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各个方面。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在于实现好和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最普遍的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推进“两个率先”的根本目的。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教育引导农村广大党员和基层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政绩观,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所盼、所需、所急,满腔热情地做好各项工作。坚持少务虚,多务实,少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多办造福于民的好事、实事,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刚才,钱国忠副区长的报告,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这次换届选举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应该说是机遇和困难并存。面对新的形势,各级党组织作为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力的基础,在这次换届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坚持村民自治,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做到维护不干涉、支持不包办、总揽不包揽、帮助不旁观、分工不分家,确保选举工作圆满完成。

第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背景来展开。发展是我们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要务。当前,农村改革和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但也要看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处于爬坡阶段,还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等问题。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者和执行者。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中心来展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农村基层组织要着眼于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把推动发展作为农村(www.kaoyantv.com)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任务,切实增强服务农村发展的意识,积极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各项工作的结合,努力破解“三农”难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提供坚强保证。一要成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推动者。农村基层组织要积极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大显身手,解决好农业结构调整中带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的问题,更好地发挥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引导和表率作用。二要成为壮大集体经济的实践者。从强化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和搞好资源开发入手,以健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扶持各类新型经济组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着力点,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逐步化解村级债务,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三要成为实现农民增收的引路者。要把实现农民增收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既要立足于农业,通过调整结构、壮大龙头、组织营销来提高效益,又要广开门路,通过发展二三产业、推进劳力转移等增加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三、加强领导,努力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实现“两个率先”的坚强堡垒

全区农村党的各级基层组织要以本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为契机,确立更高的目标定位,以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为重点,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整体水平,努力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实现“两个率先”的坚强堡垒。

第二,要明确要求,稳步推进。这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在选举方式方法上有一些新的要求。各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在认真学习、吃透上级文件精神的基础上,认真做好选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选举工作稳步推进。一要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围绕本次换届选举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发挥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有针对性地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二要充分发扬民主。牢固确立村民的主人翁地位,相信和依靠群众,让群众当家作主,认真落实好村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保障村民依法行使好自己的民利。三要严格依法办事。认真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省制定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依照法律程序组织选举,做到法定的程序不能变,规定的步骤不能少;要教育引导村民学法、知法、守法,让村民学会正确行使自己的民利,依法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农村基层工作基础知识 篇八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执政的重要组织基础。广大党员是党执政的主体力量,也是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主力军。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村党员在党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搞好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使广大农村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和组织基础。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组织基础,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使其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是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也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的最终执行者,其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直接影响着我们党能否在广大农村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工作。目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强,缺乏带领广大农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领,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能力。因此,抓住领导班子这一“牛鼻子”,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坚强领导集体,是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杭州市而言,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农村既面临更广阔的市场,也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提高竞争优势,使农村经济跳出固有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领导班子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把握大局,正确决策。目前,一些基层领导班子成员虽然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但却缺乏新知识、新思维,无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只有通过再学习、再实践、再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工作,将战略目标化为现实行动。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组织基础,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每一个党员都是党组织的细胞,一支强有力的党员队伍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有力保障。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党员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老党员党性强,但由于文化程度偏低,缺乏现代知识,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些年轻党员具有脱贫致富的本领,但由于对党的认识不深,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不强,也难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此同时,随着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党员的流动性不断增强。因此,如何抓好新形势下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一方面,应加大对广大党员的思想教育和党性教育,通过集中培训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增强党员的政治责任感,提高党员的思想认识,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形象;另一方面,应积极创新工作体制和机制,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在注重发展新党员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的管理,使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与发展变化的新形势相适应,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农村基层工作基础知识 篇九

关键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作用。

一、选好一个村党支部书记、是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的根本保证

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农村党支部是农村的政治核心,而村党支部书记又是村级领导班子的带头人,也是农民致富的领头雁。因此,选好党支部书记对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至关重要。要注重其政治素质,坚持把政治坚定、办事公道、清正廉洁、乐于奉献、群众拥护的优秀党员选拔到岗位上来,切实做到举贤任能,宁缺勿滥。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其办事能力,把能够驾驭全局、有较强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善于带领广大农民致富的先进分子纳入选拔的视野。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带头人,引导村党支部书记争当“政治坚定、服务群众、引领发展、维护稳定、廉洁自律”的表率。

二、建立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向心力的村党支部班子,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

在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中,要将那些熟悉农村工作、善谋敢干、群众公认的精兵强将充实到村 “两委”之中,实现班子的优化组合。要增强农村党支部成员的组织观念和大局意识,以形成基层党组织向心力的思想基础。所谓组织观念,即农村党支部每一个成员必须遵守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一党的最基本的组织纪律,并自觉地将自己纳入党这个有机体之中。所谓大局意识,一是要顾全大局,即凡事要以党和国家的利益、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二是要服从大局,即在政治上始终同县委乃至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凝聚人心、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能力,坚持把能不能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能不能随时掌握敌社情动态、及时 果断实施有效处理,积极主动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衡量基层组织是否坚强有力的重要标准。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他们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领路人。

三、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建立“两好”工作机制,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第一线,能否有一个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思路,并身体力行地加以实践,直接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不仅要具备领导政治工作的能力,而且还要有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要善于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在制定正确的发展思路的基础上,身体力行,带头实践,真正做到办实事,务实功,求实效。比如要从完善水、电、路、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入手,带领群众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立“好人让基层干部当、好事让基层组织办”的机制,做到各项优惠政策让村干部去执行,各类资金下放让村干部管理,慰问、扶贫帮困让党支部来组织实施,把凝聚服务群众的资源和手段更多地交给基层,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体现在基层,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凝心聚力的作用,牢牢扎稳根基,并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四、加强组织制度建设,是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是建立健全制约机制,全面规范基层党员干部行为,只有完善制度,加强民主监督考核,严格惩戒手段,才能使基层党员干部自觉将其行为和活动纳入规范化的轨道,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对工作中做得好,发挥作用大的党员干部要提拔重用,并给予精神的和物质的奖励。

二是抓好促进群众参与的阳光操作环节。只有建立一个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分工明确、民主高效、依法办事的工作运行机制,不断推动规范管理,才能获取群众支持。要继续推行政务、村务、党务公开,保证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不断推进农村各项决策民主化、操作透明化、村务公开化。

三是健全充满生机活力的民主自治机制,坚持“两个凡是”(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最缺乏什么、最期盼什么、最需要什么,广大农民应当最有发言权。坚持立足实际,尊重群众意愿,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形式主义。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都须有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按多数人的意见做出决定。注重“议事”环节,做到所议之事符合群众意愿、议事过程充分发扬民主、实施结果接受群众监督,给老百姓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五、采取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是搞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条件

目前,农村一些党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偏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村党支部一班人要采取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促使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利用阵地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以解决提高党员素质的问题。二是要教育党员树立宗旨意识,树立五百服务意识(近百家门、知百家情、管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既关心群众疾苦,又设身处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从而在群众中建立起威信。关心群众,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

基层党组织处于群众工作的第一线,是我们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建设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我们必须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始终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服务基层,才能为稳定改革发展提供根本保障。围绕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就要把抓基层、打基础抓得实而又实。

参考文献:

[1]离石新闻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构筑坚强战斗堡垒。2013年0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