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科学发展观思想汇报(精选9篇)8-3-80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定义是什么?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下面是可爱的小编帮家人们收集的9篇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篇一

科学发展观思想汇报(精选9篇)8-3-8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思想指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凝聚力之一,在少年儿童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国家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4做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的重要讲话,此次讲话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的视角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推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同年5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党组织会议中对的讲话精神进行了传达,提出了在少年儿童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驾驭的“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的基本要求,同时,对具体如何实现在少年儿童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做出了指导。可以说,此次会议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工作的重要指导,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里程碑。

通过对此次会议精神的学习,笔者认为,在少年儿童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

首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少年儿童教科书。现阶段,根据我国少年儿童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教科书是学生接触最多、实现学习任务的主要途径,在大多数情况下,教科书是教师对少年儿童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工具,甚至是全部工具,而对于少年儿童而言,他们在校园的生活中,更多的时间都是以课本为伴,其潜意识里就有认同教科书、接受教科书、学习教科书、把教科书的内容作为行为的指导,所以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少年儿童教科书,是实现在少年儿童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直接的方式。考虑到少年儿童对于一些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少年儿童教科书,有几点需要注意,其一是形式能吸引青少年,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长篇文章的形式出现在少年儿童的教科书中,显然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教育效果自然很难发挥,所以说,可以根据教科书的受众,选择以漫画、生活儿歌的形式在教科书中向少年儿童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实现其对少年儿童教育的目的;其二是内容不能晦涩难懂,同样的道理,少年儿童的理解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其对知识的学习能力还比较有限,所以说,在内容选择上,要适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简单化,通俗化,这样才能让少年儿童真正理解,才能以此为行为指导。总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少年儿童教科书,是在少年儿童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

其次,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是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所以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氛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整个校园内的文化环境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可以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这种方式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更深,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有利于促进其它途径的少年儿童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开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校园的文化氛围是教学活动的催化剂,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可以更好的实现其它形式的教学活动。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通过校园内课外活动实现,比如少先队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活动主体展开活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具有一定的帮助,此外,也可以通过校园内宣传栏的方式在整个校园内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以校园广播、校园学报等形式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处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风尚,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氛围的营造也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构建起学校和家庭共同培养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科学体系。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是最为重要的两个环境,甚至家庭承担的教育责任要重于学校,在过去,我们常常忽视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但是现在,我们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帮助,所以说,在少年儿童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构建起学校和家庭共同培养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科学体系同样重要。一方面,家庭教育要做好学校教育的辅助工作,少年儿童在学校获得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内容,需要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进行巩固,所以这就要求家长能够严格依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自己;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也应采取主动形式,除了辅助学校教育之外,在家庭生活中向少年儿童传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少年儿童的生活中更多的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同样非常重要。

总之,不论采用怎样的形式,在今天,在少年儿童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工作者应当全面贯彻落实的讲话精神,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心里生根发芽。

科学发展观 篇二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是要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必须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不能墨守成规,要全面认识新形势新任务,科学分析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新课题新矛盾,不断作出理论上的新概括。解放思想要与时俱进。党中央按照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也要以新的理论体系为指导,充分了解广大人民群众意愿,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探寻适合本地实际的新思路、新手段、新方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新时期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也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必由之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诣社会。科学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集中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在内的综合性建设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系统性建设过程。推动这一建设过程快速而健康发展必须靠科学发展观指导。科学发展观合乎逻辑地承载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双重含义。在发展的价值取向上,强调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谋求发展;在发展的根本动力上,强调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来促进发展;在发展的能力上,强调必须提高党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在发展的条件上,强调必须积极创造发展条件,努力营造发展机制;在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强调要抓住发展机遇、强化发展意识、更新发展理念、创造发展环境、创新发展体制、增强发展动力、拓宽发展空间。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全国人民不断得到越来越多实惠的过程。经过29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国民经济连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已经具备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坚实物质基础。从我国的现实国情来看,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如何确保在2020年或提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既是对各级党委、政府的进一步要求,更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和世界各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如何实现这一承诺,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崇高而十分艰巨的任务。顺利实现目标,将对我国实现全面现代化将产生积极影响。相反,则会严重影响全面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必须从现在开始,就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并确保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事业之间、眼前与长远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科学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加强党的领导与建设。能不能始终带领人民走在时代的前列,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对党的根本考验。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扎扎实实搞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继续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使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充满朝气和活力。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收、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完成执政使命。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篇三

为了使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更加实在的成效,就要正确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努力学深学透,学习只是途径,目的应该是为了应用。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没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造成了学与用、知与行的严重脱节。二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只有把学习成果运用于实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才能真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真谛;既解决突出问题,又创新体制机制,既突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对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都有明确具体的既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又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实事求是查找问题,齐心协力推动科学发展的生动局面。理论指导实践,是将抽象变为具体的过程。为此,必须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紧密结合实际,紧密联系实际,不能“空对空”,而应“实打实”。三是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干部是学习的主体,群众是实践的对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干部受教育、发展上水平,都是为了群众得实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得实惠”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学习实践,离不开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实践方式。但是一定要始终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要服从于、服务于科学发展。坚决做到不利于科学发展的形式坚决不搞,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事情坚决不做。要以内容统领形式,而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为了造势而造势,将学习实践活动搞成“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五是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广大基层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政绩观、价值观,要有“不怕今人说不好,就怕后人骂脊梁”的忧患意识,把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和得失看淡些,把党和国家的千秋事业发展看得更重些,只有这样,科学发展观才能从文件中走向当地发展的实践中,并在生动、实在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把握和对待的几个问题(一)正确看待发展与增长的关系,不能把发展与增长混同起来。“发展”包括了“增长”,发展要以增长为基础和必要条件,但“增长”并不能代表“发展”。从最终意义上说,发展不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就业、教育、文化、卫生、社会公平等更为广泛的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只有明显的量的增加,而没有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状况、政治经济体制、科技等明显的进步和质量的提高,反而出现了严重的分配不公、社会不平等、政治动荡。所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受到了普遍的批评。(二)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务之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没有根本转变。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二是积极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三是努力节约资源,积极保护环境。四是要以机制转换为动力,加快体制创新。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树立和落实科学 www.kaoyantv.com 发展观,迫切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当前,政府在经济和社会管理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越位”、“缺位”现象。各级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五个统筹”的思路,更好地履行职责。一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增加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加强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二是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完善人口和就业管理,改进社会管理方式。三是加强宏观调控,改善市场监管。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作用范围,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加强规划制定、政策协调和信息服务。改进宏观调控方式,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四是加强民主、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要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自觉地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中央是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科学发展观问题的,它表明,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言,造成许多现实问题与矛盾的原因固然不少,但关键的一点还是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近期,全委上下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活动。通过教育使我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今后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通过参加委内组织的科学发展观学会,系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理论,我深刻感到:科学发展观是我党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科学发展观内涵 篇四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首先,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其次,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最后,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2、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中央是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科学发展观问题的,它表明,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言,造成许多现实问题与矛盾的原因固然不少,但关键的一点还是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公务员之家:

3、“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论科学发展观范文 篇五

我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1940年在《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经济学”这个术语,并根据这一思想写出了《中国经济原论》(后修订本改名《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应当说,无论是从提出“中国经济学”的初衷,还是从《中国经济原论》的思想,或是从经济学本身的学科性质来看,探讨中国经济问题的“中国经济学”,都具有特定的固有涵义。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开展相关讨论以来的有关文献看,关于“中国经济学”有两种对立的看法,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为“少数派”;主张建立“中国经济学”的是“多数派”。赞成建立“中国经济学”的“多数派”,相同点是都主张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出发进行基本理论的创新,实现经济学的中国化或本土化;不同点是对“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理解,有“窄派”和“宽派”两种观点。以刘诗白、洪银兴为代表的“窄派”认为,“中国经济学”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以于光远、谷书堂为代表的“宽派”则认为,“中国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所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中国现阶段,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究竟有没有以及需不需要“中国经济学”呢?

事物具有个性。每个国家的经济问题,都具有不同于其它国家的差异性。“任何一个社会,它的自然条件,从而它的历史条件,不能与其他社会恰好一致。”但并不是存在差异就需要建立国别经济学。王亚南认为,发达的法国、德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经济发展有一定特殊性,也有在理论上总结的必要,“但从整个经济学的世界性一般性上讲,它们却格外显得破碎支离,从而,把它们在对英国经济理论的对立意义上,冠以国别的,或有‘德国的’,‘奥国的’,‘美国的’形容词,那不但对其现实的一般妥当性,无何等益助,且反而表现那都不过是资本制经济在它各发展阶段,在个别国家特殊条件下的有局限性的意见而已。”王亚南进一步指出,只有一国的经济形态在质上具有特殊的规定性,只研究一般的共同的规律难以深入地把握问题的实质时,国别的经济研究才能形成独立的经济学。

中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任何国家市场经济建设的条件、过程、目的等,在本质上都是不同的。特殊性之一,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历史文化、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等客观情况,与其它国家有根本性的区别;特殊性之二,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既要破除计划经济又要建立市场经济,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特殊性之三,虽然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也已有10余年,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还相当低,发展也极不平衡;特殊性之四,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是公有制占主导的市场经济,所有制结构、利益分配方式、宏观调控方式等,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相比都是特质的。

因此,中国目前需要且应当建立“以中国人的资格来研究”,“其例解,其引证,尽可能把中国经济实况作为材料”,“特别有利于中国人阅读,特别会引起中国人的兴趣,特别能指出中国社会经济改造途径”的“中国经济学”。经济学界“少数派”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是不准确的和缺乏根据的。

那么具体说来,“中国经济学”的科学发展观是什么呢?

事物又有共性。“中国经济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经济学。王亚南指出:“经济学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科学。科学上研究的诸般法则,都是有一般性的,比如经济学中的价值法则,利润法则,工资法则,乃是从现代商品货币经济关系中发现出来,无论哪一个国家,只要它的商品货币关系确立起来,它就必然会有那种价值法则,利润法则,工资法则等在其中发生作用,而由这诸般法则综合起来构成的经济学,也就可以看作是这个国家的商品货币经济关系的‘说明书’。”因而“经济学在当作科学的限内,不允许带上‘国别’的帽子,来破坏它的一般性。正犹如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等,不允许带上英国,美国,法国或德国的帽子一样。”

事实上,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抽象意义上说,商品的内在矛盾和企业的性质是相同的,商品经济规律也是相同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只能是一套而不能是多套。即使是生产关系,本质上说也都是经济利益关系,同样有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广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学作为研究生产一般和生产关系一般的科学,不论在哪个国家、在什么背景下研究,基本的原理和结论都应当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作为科学的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属于全人类,各国都能相互理解和交流,都能共同探讨和应用。

[next]

王亚南强调指出:“在理论上,经济学在各国尽管只有一个,而在应用上,经济学对于任何国家却都是不一样。”只是为了科学的慎重起见,才没有使用“中国经济学”的名称的《中国经济原论》户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实践和真实写照。中国今天要建立的“中国经济学”,也是运用世界性的经济学一般原理,包括应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来研究中国特定经济问题的经济学。

这种特定的“中国经济学”,具有固有的明确涵义。“中国经济学”需要有理论经济学的内容作基础,但根本任务不是理论经济学创新,而是应用理论经济学来分析特定经济问题,“在整个世界经济中来考察中国经济,并在整个中国经济中来分析各部门或各种形态的经济。”研究的主体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的范围是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全过程,研究的对象是中国过渡时期的特质经济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和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因此,科学的“中国经济学”,并不是在基本经济理论创新使经济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基础上,“窄派”所认为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或“宽派”所认为的社会主义所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正确理解和定位“中国经济学”,树立“中国经济学”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不利于科学地研究和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特殊规律,也不利于通过有关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践,还不利于中国政府制定切合实际的宏观经济政策。

认为“中国经济学”是先进行基本经济理论创新使经济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然后再建立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者然后再来建立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总体,既不利于理论经济学的创新,也不利于中国特定经济问题的研究。

经济学讲分工,研究经济理论也需要分工。把特定的“中国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的创新混同一起,对于“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来说,容易导致主题不明确,影响问题的深入探讨;对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而言,则易于限制视野,阻碍基本经济理论的创新。

中国的特定经济问题中,也包含着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因此在进行“中国经济学”研究时,可能会引发理论经济学的创新,并且这一创新还可能用来分析中国现实经济问题,但这一创新本身不属于“中国经济学”的范畴。从中国现实市场经济问题出发,进行理论经济学创新,与从中国特定的经济问题出发,进行“中国经济学”研究,根本的区别在于视角和目的的不同。“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视角和目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理论经济学则是一般性的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

特定的“中国经济学”,虽然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目的都是明确的,但研究的基础包括具有普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成熟市场经济的可供借鉴的西方经济学,以及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如何运用两大理论体系和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来建立“中国经济学”,需要从多层面、多角度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中国经济学”的不同流派,这是“中国经济学”走向成功的标志。同时,以中国市场经济问题为基准,站在总结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高度,创造具有世界性的经济学,并形成不同的流派,这是中国理论经济学研究走向成熟的标志。

区分“中国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有利于中国经济理论界正确对待不同性质的经济学,一方面集中力量研究“中国经济学”,以更好地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为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和振兴中华服务;另一方面集中力量研究理论经济学,使经济学走向世界,冲击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世界经济学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与文献:

[1]王亚南文集:第1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

[2]王亚南.中国经济原论,王亚南文集:第3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

[3]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147.

[4]于光远.《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序[J].经济学问题探索,1997,(9).

[5]谷书堂.再谈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的发展[J].经济经纬,1999,(1).

[6]刘诗白.中国经济学构建的若干问题[J].经济学家,1997,(1).

[7]谷书堂,顾颉.理论创新与中国经济学之发展[J].经济评论,1998,(2).

[8]盛洪.会有经济学的中国流派吗[N],南方周末,1997—10—10.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篇六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计财科全体党员干部以“坚定不移地推进兴水战略,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提供保障”为主题,以“实施六大民生水利工程,实现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为载体,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目标要求,创新形式引深学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开展。

一、 学习内容

“党的十七大精神”“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对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市和水利部门各级领导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二、 学习形式

学习活动采取集体学习、集中听辅导、集中看录像、自学与同事之间主动交流学习、记笔记、写心得相结合的多种学习方式,联系各自的工作实际,学以至用,活跃学习气氛,形成良好学风,保证人人都学习,处处能学习,时时在学习,不断把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

三、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的认识与体会

1、通过学习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观点,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特别是通过市直机关工委张晋蜀书记的专题讲座,掌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内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每一理论提出时的国情。三个理论解决的实际问题分别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把握理论体系的三个要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根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方向,坚持从国情出发是前提。讲座通过对典型事例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深入浅出。为下一步引深学习实践活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3、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体会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我们要结合部门实际深刻领会王永珍局长的讲话精神,“水利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要解决三个“能不能”的问题,即:能不能站在保障社会经济较快平稳发展的高度,认识水利的地位和高度;能不能站在民生水利的高度,切实解决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水问题;能不能站在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发挥水利部门兴利避害的作用,形成人水和谐的局面。”强调要把三个“能不能”作为我们工作的任务和责任,要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作为我们工作的兴奋点和解决问题的重点。

四、围绕全局重点,确立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

1、通过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提高政治觉悟与理论修养,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部门自身建设,做好计划、财务管理工作。认真剖析在思想、能力、工作和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学习讨论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过程,成为转变思维方式、改进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过程;使我们的思想得到新解放,认识达到新高度,工作取得新突破,使学习实践的成果最终体现到推动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上。

3、进一步提高科学管理能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科学发展观内涵 篇七

(一)科学发展观的产生。一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华民族相继面临着“革命”和“建设”这两个历史性课题。相继产生了两个方面的理论成果:(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人迄今为止的理论创新犹如四级“火箭”。就是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二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看。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二)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一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我国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四位,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在这个新起点,人民群众产生了新期待,对建设和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二是提出科学发展观并以此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是应对和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必然要求。根据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在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也往往对应着社会矛盾最为严重的时期。这个时期,是一个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我国从20*年起进入这个时期。这个规律在我国当前主要表现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三农问题十分突出;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东西部地区差距仍在继续拉大;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在经济大发展的同时不和谐因素大量增加;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大大提高,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特别是生产、食品、金融、粮食等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二、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总书记在*报告中作了精辟概括:“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为了全体人民,发展依靠全体人民,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共享。通过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是统筹各种利益关系,即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二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争取又好又快的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关系,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发展道路。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重庆民宗工作新变化,找准民宗工作切入点,助推重庆经济新跨越。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 篇八

最近,由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出版发行了,这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件大事和喜事。它为我们深入学习、正确领会、全面贯彻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本好教材。

《读本》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进一步统一认识、凝聚力量的需要。它在坚持发扬此前由主持编写《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比较全面准确地勾勒和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系统理论。通过对这个《读本》初步阅读学习,我认为,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和优点:

第一,《读本》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准确的理论定位,彰显了它的重大意义和指导作用,有助于我们增强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读本》肯定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一种准确和科学的理论定位。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探索中提出科学发展观,既是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也符合认识发展的客观逻辑。《读本》基于对科学发展观产生的理论基础、时代背景、历史经验和现实依据的深入分析,阐明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辩证联系;论证了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科学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因此,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反映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和新经验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只有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第二,《读本》正确地阐发了科学发展观的许多思想、观点和命题的科学含义,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领会和理解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初衷和原意。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以人为本”这个重要命题的正确解读。《读本》根据同志的有关论述,认定“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众”,强调“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它把以人为本顺理成章地解释为“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这样,就抓住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精髓。从而,它既肯定以人为本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有一定的思想继承关系,又强调“以人为本”与中外的民本思想、人本主义有“根本区别”。尤其使人深受启发的是,《读本》还进而揭示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阐述了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观点,强调了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的社会价值目标。我认为,这样理解和阐述以人为本及其相关原理,忠实于原意,符合唯物史观,有助于我们以科学态度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篇九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集中表述和高度概括,其中的每一点都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这几个维度中,笔者认为要特别着重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内涵。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和最终归宿,是核心和本质。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和深厚的历史、现实背景,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我们党深刻的执政理念。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还是西方古希腊时期普罗太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都蕴含着朴素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要求提高人的地位,维护人的尊严,肯定人的现世幸福生活,真正开始了人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发现,形成了后来的人道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类存在的真实本质,对以人为本思想作了最根本的规定和最有力的说明。马克思在《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中写道,“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之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社会的一切发展,离开人就无从谈起,社会的一切进步,离开人都无法实现,“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规定。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发展观,在唯物史观的科学体系中,人的发展是其理论的核心,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进步的标志,只有从现实的人及其自主活动、实践出发,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以人的发展为尺度考察社会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者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所以,“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2]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系统地阐述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同志告诫我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他在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也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他多次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4]“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5]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重要标准,就是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利益,把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高度统一起来,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的具体落实;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6]同志指出,“党的领导、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汲取人民的智慧,尊重人民的创造,接受人民的监督。这里既有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共产党人的工作方法”[7]。

由此可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有着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同时又是与时俱进地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时代的新高度,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社会主义的新观念。

二、“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提出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同志在报告中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基本阶段的国情没有变”,我国的发展面临很多新机遇新挑战,也面临很多新课题新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重视和解决,这些新问题、新矛盾也是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理念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本身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马克思曾尖锐描述道,“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挺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这些马克思曾经批判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消极事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一定程度存在,金钱至上主义,“以物为本”主义等等,造成了人的被异化和物化,社会道德的败坏以及人对人的剥削与压迫。

其次,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出现了发展不平衡问题。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发展还很不平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出现了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加剧,阶层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持续扩大,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明显,社会弱势群体生活困难等现象。另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发展失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片面地理解为GDP增长,“效率优先”成为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出现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重经济总量扩张、轻结构优化,重物质财富获取、轻环境生态保护,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等现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在对当前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反思中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对于反对和克服改革开放以来所出现的以“物”为本或以“经济”为本的偏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我们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科教更加进步、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更加和谐,就要克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把“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执政施政的各项活动中去,落实到领导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从而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三、“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我党深刻的执政理念

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一体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使得追求发展特别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目标,为了人而发展的思想也成为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尊严和权利不断得到重视和强化,人的素质和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和改善,“以人为本”的理念站在历史发展的新高度来面对新的挑战,超越单纯的经济眼光,树立经济政治、文化与环境全面发展的标准,以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着眼于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和长远需要,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也是人民的政党,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党的这些执政理念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首先,以人为本与党的执政建设的目的的一致。“以人为本”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既是对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功能的全面开发,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这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奋斗目标和历程是一致的。其次,“以人为本”与党的执政建设的任务的一致。在我国,强调“以人为本”的“人”就是肩负建设社会主义的工人和占劳动者中的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党提出建设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不但揭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也提出党完成执政任务的路径。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我党深刻的执政理念。[8]

党的“以人为本”这种执政理念在“5.12”在今年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和体现,成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战胜重大灾难的一面伟大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