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可爱的家 《可爱的家》教学设计优秀8篇3-8-54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这里是勤劳的小编山仔帮大伙儿整理的《可爱的家》教学设计优秀8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可爱的家 篇一

你见过这样的墙吗?——紫砂邮票墙:40多幅彩色手绘邮票设计手稿,主题全是紫砂壶,壶形稀奇古怪,勾画稚趣可鞠;——“梁祝化蝶”墙:40多张儿童版的“梁祝蝶”跃然与墙上,化蝶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满是纯真的表情,就像幼儿园里亲密无间的同伴。

你见过这样的玩具吗?——竹制品玩具区:竹子做的竹马、竹梯、竹推车、竹拉力器、竹球。陶工作区:陶瓶、陶缸、陶杯、陶壶、陶娃……

这些都是蓓蕾幼儿园小朋友用作品装扮出来的教室墙壁,是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和老师一起制作的玩具、饰品。这是蓓蕾幼儿园孩子们感受家乡美、表达家乡爱、传承家乡文化的一个记录,也是幼儿园以家乡文化为主题活动课程的一个缩影。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依赖与生存的环境,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交流,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幼儿只有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同时《纲要》有指出:“幼儿园教育改革应注重开发蕴涵本土文化的课程,应对幼儿进行本土文化的启蒙教育。”根据《纲要》精神,结合本地区特色,我们在幼儿园环境与课程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环境是课程的准备:

陈鹤琴先生早就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宜兴有着丰富的本土文化教育资源,享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竹的海洋、茶的绿洲”的美称,这也为生成《可爱的家乡》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环境资源。记得大班郊游宿夜到茗岭山区,孩子们进了竹海公园,看见一支支破土而出的笋、一根根耸入云天的毛竹,发出阵阵赞叹:“老师,竹子小时侯是笋吗?”“笋是毛毛的,竹子怎么是光光的?”“竹子能做什么?”------回来后他们到处查找资料寻求答案,用语言记录下自己郊游的感想,用画笔画出宜兴美丽的景色。中班的孩子看见老师带来的紫砂泥,非常好奇:“老师,这是什么?”当他们知道紫砂泥能做茶壶,并且宜兴的茶壶远近闻名是,迫不及待地缠着爸爸妈妈到网上拉有关的资料,做成图片、邮票带到幼儿园来,还一个劲地往墙上贴:“这是提梁壶,这是方圆壶------”说的头头是道。我们还带孩子到户外上课,参观茶场、制陶厂、竹制品加工厂、陶瓷陈列馆------在孩子们的观察、提问、寻找、收集、发现的过程中,我们逐渐生成了以家乡的陶、洞、竹、茶为主题内容的生活课程。

二、环境是课程的发展:

“幼儿园课程是在幼儿园环境中进行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历程。”孩子们对周围环境产生了兴趣,发现了问题,老师马上适当引导,生成相关学习内容,促进幼儿的发展。有一次,孩子们散步时,看见幼儿园有一面墙壁没有装饰,马上就问老师:“其它墙壁都有图画,为什么这面墙没有图画?”“那怎么办呢?”“我们也来画一幅图画吧!”于是老师就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在绘画颜料中掺和陶粉、用刷子、拖把、滚筒、擦窗器等作画,激发了孩子的兴趣,画出心中家乡的美丽。又如,在区域活动时,老师无意间听到孩子在看善卷洞照片是说:“我是宜兴人,我爱善卷洞。”老师马上问:“善卷洞里怎么样?”“善卷洞里真奇怪,冬天暖烘烘,夏天凉爽爽。”“善卷洞里还有什么?”“有蜜蜂在采蜜,有蝴蝶在跳舞------”老师迅速记录小孩子刚刚说的关于善卷洞的小诗并激发孩子们寻找自己喜欢的乐曲配上小诗,创编了一首首好听的歌:“我是宜兴人,我爱------”同时,还让孩子参观不同的景色,创编不同的歌词,想大家展示宜兴丰富的物产、美丽的风情。渐渐地,孩子们的心田里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在表达心中美好愿望过程中又是环境变得丰富、充实,本土文化就这样与生活、艺术、社会、自然、健康等幼儿园课程整合起来,我们的教育就要这样相辅相成、互为发展。

三、环境又是课程的记录:

众所周知,区域活动的记录是反映孩子学习情况的最明显的方法。而怎样让 环境能真正对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发挥作用,怎样来体现呢?经过一年半的尝试,我们强调:“让墙饰成为孩子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

每一面墙饰某一个栏目,都是一个有序的整体。由孩子们用绘画和语言(儿童口头表述,家长或老师的记录)表达的所见、所闻、所想组合而成。墙饰是反映不同领域的教育活动对幼儿的作用,是儿童学习过程和经验的总结,起到强化和概括、提升的作用。而某一主题下的栏目之间,也构成了一个有序的整体。如小班主题活动“香香的茶叶”,由三个栏目组成:茶场茶叶多、茶叶的颜色、茶叶的味道,由这三个栏目分支开来,产生多个小栏目即一个个活动内容。这一系列的墙饰是伴随着设法让小班幼儿知道茶叶的种类、名称、味道及对家乡劳动人民的热爱这一教育活动而完成的。教育活动过程从参观茶场——认识颜色、种类——品尝味道——体验情感。每一个栏目孩子们都用图文并茂的方法记录他们在探索活动中的体验、认识、信息和发现。如为茶叶穿新衣(涂色)、采茶舞、我到茶场去(记录)、茶的味道(统计)、香香的茶叶蛋(品尝)------

“环境即课程”“生活即课程”我们还将努力为幼儿创设更多的条件,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大社会,让幼儿在周围生活中的到更和谐的发展。

可爱的家 篇二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

以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对家的热爱,并用口风琴吹奏旋律片段。准确地演唱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教学过程

1. 音乐游戏:七色迷宫

(1) 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规则同上节课)?

(2) 音乐游戏:节奏、视唱。

2、复习演唱歌曲《小船》、复习欣赏《内依巴河》。

歌曲《小船》和《内依巴河》都表现了对家的依恋、对父母的爱。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英国歌曲《可爱的家》,我们来听一听。

4、 学习歌曲《可爱的家》。

(1)学习曲谱。

教师范唱曲谱。

学生直接跟琴演唱第一、二乐句曲谱。

第三至六句学生小组形式学习曲谱,以口风琴畏助演唱。

(2)学习歌词。

1、 教师简述歌曲《可爱的家》词、曲作家的小故事。

提问: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以怎样的声音来演唱?

2、 学生朗诵第一段歌词了解歌词意思,并跟琴小声演唱第一段歌词。

提问:你觉得哪一句不好唱?谁为帮助他?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演唱。

全体演唱第一段歌词。

分两组互相倾听和演唱,并且师生共同作出点评。

3、 学生朗读和演唱二、三段歌词。

4、 演唱整首歌曲。

(3)竖笛吹奏歌曲。

学生自己伴奏和演唱歌曲《可爱的家》。

5、 课后小结。

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程度、参与率和情感反应。

2、 是否能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对家的热爱。

3、 是否能用竖笛吹奏歌曲等旋律片段。

《可爱的家》教学设计 篇三

学习内容:

《可爱的家》

课型:

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设计思路:

本课以可爱的家为情景主题,通过以学生对家的温暖幸福的感受为基点,激发学生的学唱欲望;以自主学习方式通过听赏、感受、体验来学唱歌曲,然后用比一比、评一评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表现力,与此更好地让学生通过演唱来表达对家的爱,最后通过画一画让学生在感受与体验中体会到家的幸福、温暖、可爱,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又渗透了德育教育。

一、学习目标:

1、能学会歌曲《可爱的家》,并能用真挚地、安详地情感演唱歌曲第一声部,表达对家的热爱;

2、体会弱起小节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能准确地演唱弱起部分;

3、通过歌曲学习,感受到家的温暖,懂得怎样表达对家的爱。

二、学习重点:

1、能用真挚安详地情感演唱歌曲;

2、准确演唱弱起节奏

三、学习难点:

唱准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四、教具: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五、学习课时:

一课时

六、教材分析:

《可爱的家》选自歌剧《米兰的少女库拉莉》,也译作《甜蜜的家》,是一首家喻户晓的英国歌曲。很多人以为它是一首民歌,实际上它是一首十九世纪英国作曲家亨利。罗里。比肖普和美国诗人剧作家佩恩合作,于1823年为歌剧《库拉莉》写的主题歌。

七、学习过程

1、走进《可爱的家》

(1)情感交流,说说我的家。(启发学生介绍自己的家)

同学们,我们人人都有一个家,你们爱自己的家吗?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家?

(2)听范唱录音

今天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去看看一个英国小朋友的家,那是一个充满温馨、幸福、可爱的家,(课件展示一张家庭生日聚会图)

2、家庭成员

师:一个完整的家有爸爸、妈妈、和孩子,《可爱的家》这首歌里也有爸爸,妈妈和宝宝,你们看,谁上场了?(课件展示节奏谱)

(1)节奏爸爸登场

师:今天节奏爸爸为了招待我们这些客人,特意准备了很多水果,我们一块儿来看看

4/4 x x | x·x x x | x — x x | x·x x x | x — O||

快吃葡萄苹果梨,香蕉橘子西瓜枣。

a、生观察第一小节,师引导学生理解弱起小节

师:请大家观察第一小节,它是一个完整小节吗?像这种不完整小节我们叫不完全小节。一般乐曲开头的不完全小节会和结尾的不完全小节组合成一个完全小节,来保证歌曲的'完整性。

b、读水果节奏

c 、生听范唱录音,找出这条弱起节奏在整首歌曲中出现了几次?师生随范唱一起找出歌曲中出现的四次“水果节奏”

师小结: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节奏爸爸在歌曲中反复出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歌词宝宝”加入

让我们来随着节奏爸爸的脚步,读读歌词好不好?(师生合作读歌词,师读前半句,生读后半句)

(3)“旋律妈妈”柔美相融

温柔细腻的旋律妈妈给我们带来了好听的旋律,大家听

A 、完整听赏歌曲伴奏音乐。

B 、通过听辨,分析乐句的不同,学唱歌曲曲谱。(师弹奏旋律,生作单纯的听辨,不要看书)

a、听辨第一、二乐句,生回答:只有最后一个音不一样,其它都一样。师:请同学们与老师合作,共同来学唱这两个乐句,老师唱前面的音,大家来填最后一个结束音好吗?

b、我们再来听辨第三四乐句,生回答:只有最后一个音不一样,其它都一样,师:能不能像学唱第一二乐句一样来和老师接唱呢?

c、让我们来听第五六乐句,随着老师的琴声来学唱第五六乐句。

师:通过以上听辨学习,我们知道这首歌曲总共划分了六个乐句,大家觉得我们重点学习那几个乐句呢?(引导学生发现歌曲只要掌握第一三五乐句,就等于掌握了全曲。)

d、让我们来随琴声哼唱全曲曲谱

(4)歌词学唱

A、师:节奏爸爸热情好客,旋律妈妈温柔细腻,歌词宝宝也毫不逊色,听,它们来了,让我们随着歌词宝宝来轻声唱一唱吧!

B、师范唱(老师来给大家范唱一次,看那些同学听的最认真,学的最快)

C、男女同学分组比赛唱,找同学评一评

(5)和谐的一家

爸爸、妈妈、宝宝是多么幸福的一家啊!在这个音乐大家庭里,“节奏爸爸,旋律妈妈、歌词宝宝”和谐融洽的相处着,组成了一首美妙动听的歌曲,让我们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唱出“可爱的家”的温暖,唱出自己对家的热爱。播放伴奏音乐,师生共同演唱。

(6)拓展

a、让我们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对家的热爱,画出你的幸福之家。生作画,师行间指导。播放萨克斯独奏曲《回家》

b、评一评,说一说

八、小结

家是小船停靠的码头,家是小鸟栖息饿摇篮,有家的感觉真好,孩子们,让我们好好爱我们的家吧!

可爱的家 篇四

可爱的家乡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声音学会演唱《蓝色的雅特朗》,并能分别参与高、低声部的演唱;能积极参与“唱一唱”的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62、能正确识读拍号,知道其含义和强弱规律;能随琴哼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合8

唱部分的旋律。

3、能安静地聆听《还乡》,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

4、能随乐跟唱歌曲《故乡的亲人》。

教学重难点:

歌曲的二部合唱。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导学习

1、播放音乐《刘阳河》。

2、交流:这是我们家乡的闻名全国、全世界的民歌。她使我们感受到了可爱的家乡山美、水美、人更美。

3、揭题:可爱的家乡。

二、创设情境,体验学习

1、听一听《还乡》

(1)介绍作者:喜多郎。

(2)初听全曲。

(3)复听全曲。

2、唱一唱《家乡美》

(1)分声部学唱。

(2)两部合唱。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家乡美》

二、学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

1、音乐知识:八六拍子

(1)回忆八六拍子的强弱规律。

(2)用击掌表示拍子。

(3)学生用手势感受节拍的韵律感。

2、学唱歌曲

(1)感受旋律;

①模唱;

②突破难点

附点八分符:1.; 切分音:6 5 5. ;

(2)学唱旋律

①学唱齐唱部分;

②分声部学唱;

③依琴轻声、完整练唱旋律;

④小组之间合作练习。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演唱歌曲旋律。

二、继续学唱歌曲

1、学唱歌词:

(1)朗读歌词;

(2)轻声分声部演唱;

(3)师生合作演唱;

(4)小组合作演唱; 前倚音:

(5)全体演唱。

三、听赏与跟唱《故乡的亲人》

四、课堂小结

可爱的家 篇五

作者宋曦 教材:沿海版第一册,第八课

课题:《可爱的家》

年级:初中一年级

执教:北大附中南山校 宋曦

一、 教学内容:

(1) 音乐知识:弱起小节,反复跳跃记号

(2) 欣 赏:《可爱的家》的MTV

(3) 学唱歌曲《可爱的家》

二、 教学目的:

(1) 通过欣赏,培养和激发出学生的内心感受。

(2) 学唱歌曲《可爱的家》,使学生能用情来演唱歌曲并了解英国歌曲的结构特点。

三、 教学重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

四、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师生问好,讲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和目的。

二、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部MTV.(背景有英国的风光,一些有趣的家庭生活照片全家照等,音乐用《可爱的家》。)

三、 导入  新课:

1. 教师问:同学门刚刚看完这部MTV,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谈一下家庭生活,并给这部片起一个名字。

2. 学生发言后,教师作出小结,并引入今天的课题《可爱的家》。

四、 简介《可爱的家》的曲作者创作经过:

1. 利多媒体把英国作曲比肖普的肖像及英国的风光展示给学生看。

2. 放出《可爱的家》的音乐。

3. 给学生讲述它的创作过程:这首歌是作曲家比肖普为歌剧《克拉里——米兰姑娘》写的主题歌,并把这部歌剧的大概内容讲一下,歌曲采用英国西西里尼民歌的音调写成的。

五、 分析《可爱的家》的旋律线条及情绪:

1. 用投影仪把歌曲的旋律显现出并请一位同学上来用彩色的笔把旋律线条勾画出来,教师在旁边加以指导,然后请他回到座位上。

2. 教师问:这首歌的旋律线条是平淡还是起伏跌宕的?

学生回答:是平稳的。

教师问:我应以什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启发学生回答。

3. 教师通过提问总结出,这首歌我们应用美好的心情来演唱,要唱出对家庭的眷恋。

六、 分析《可爱的家》曲式结构并讲解弱起小结反复跳跃记号:

1. 请学生们把这首歌的结构画出,相同的乐句用相同颜色的笔画出。

2. 教师小结,此曲是A-B-C三段体的结构

3. 讲解弱起小结及反复跳跃记号:

弱起小结:歌曲开始的第一个音起于小结的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

反复跳跃记号: : : 在 :: 记号内的音乐要反复两遍,第三遍则越过 : 接唱

七、 熟悉歌曲

1. 请学生把电子琴调到风笛的音色,一起来演奏。

2. 教师把电子琴的节奏调成4/4拍,要求学生跟着节奏用事打节拍,做试唱练习,可以变化多种变化多种形式,知道熟悉乐谱。

3. 请一位女同学配乐朗诵歌词,教师要求,用自己的情感来朗诵,下面同学来欣赏。

4. 再请一位男同学来朗诵,下面的学生一部分用电子琴伴奏,另一部分用哼名伴唱。

5. 请同学们边演唱边弹琴。

6. 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遍MTV,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听音乐,用心来感受,同时要回想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听完音乐后再来唱这首歌,用“情“唱。

八、 表演

1. 请同学根据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来做即兴小品表演,下面的同学做背景音乐。

2. 全体用合唱的形式来唱这首歌,分声部,加表演动作,用轮唱,伴唱的形式来演唱。

九、 教师作课堂总结。

来源北大附中南山校

可爱的家 篇六

可 爱 的 家 乡可爱的家乡

课    时:三课时

教学目标:1、看看家乡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可爱的家乡的情感。

2、学习创作画的有关知识。

3、学会用画面表达家乡的美。

4、感受画面的表达与可爱的家乡的美的联系性与不同性。可爱的家乡

教学重点:学会用画面表达家乡的美。

教学难点:表现的主题有新意。

教学准备:范作、欣赏图片、各种绘画工具、纸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走出教室,让学生看看常州面貌,看看可爱的家乡的变化。

(安全教育:走出学校的形象教育、纪律教育)

带着几个问题去看家乡的景、家乡的变化。

•常州的美体现在什么地方?

•你准备表现怎样的主题?请细心观察每一个细节。可爱的家乡

•家乡的美、家乡的变化给你怎样的感想?可爱的家乡

三、回程

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家乡,是诗人和画家讴歌不尽的主题。可爱的家乡,是游子心中永久美丽的风景。平凡的一切,变的神圣,画笔倾注了我的全部感情。

三、讨论

•谈谈上节课看家乡的感受。

•我们可以表现那些关于家乡的主题。

四、欣赏

•欣赏画家画的家乡,欣赏学生画的可爱的家乡。

•谈谈你喜欢那一种画?喜欢那一种表现形式?

五、示范

(介绍小技巧)用水把画面打湿,再画出具体的东西,画面效果会显得很朦胧,有渗化感。

六、学生作业

可以画家乡的真实面貌,也可画想象中的家乡未来的美景。

七、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

二、点评上节课作业

评构思、评构图、评表现力。评表现技法、评主题的具体描绘。

三、讨论

★如何对画面作进一步的调整。

★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有独到之处?

四、学生作业

继续上节课作业(完成稿)

五、巡回指导

★指导每位学生作业,使其更生动,增强学生作画信心。

★以组为单位,鼓励学生互相观摩。

★给学生更多的参考作品,使其有更大的进步。

★为一部分的主题绘画出谋划策。

★布置下节课要带作业。

六、小结、展评作业。

可爱的家 篇七

第四课 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

1、本课中的中外歌曲,反映以 “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身材、体裁均各有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2、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活动,我们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 。

教学重难点:

1、小切分音的演唱要准确

2、能听出两首歌曲之间情绪的不同。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聆听器乐曲《可爱的家》

2、演唱时表达出对这是一首叙述歌曲。

教学重点:

1、节奏的掌握和切分音演唱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发声练习

(1)连音练习

1=d→g 2/4

5   4  ∣ 3   -  ∣ 3   2  ∣ 1   -   ‖

lü                     ya

li                       la

要求:声音连贯,圆润,流畅,甜美,呼吸要有支托,初步体会头声(声音的高位置)的感觉。

(2)顿音练习

1=#d→g 3/4

3 0    2 0    1 0  ∣  3 0    2 0    1 0  ‖

mi      mi      mi       ma     ma     ma

要求:声音明亮,集中,短促而富有弹性。

2、聆听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3、边听边体会歌曲的特点。

4、再次聆听《外婆的澎湖湾》,细细的品味。

5、教唱《外婆的澎湖湾 》.

6、对演唱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范唱。

7、师、生共同随琴唱旋律。

8、学生随琴唱歌曲旋律。(困)

9、聆听《回家》

10、讨论这首歌的情绪与《可爱的家》有什么不同。

11、在乐曲的伴奏中,唱自己编的词。

课后反思:这首歌曲同学们都很喜欢,学习情绪也很高,可以借着这点,多介绍歌曲中包含的乐理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聆听歌曲《可爱的家》,聆听器乐曲《让爱住我家》

2、感受两首聆听曲的异同之处。

教学重点:

1、感受两首曲子情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导入新课:

1. 教师问:同学门刚刚看完这部mtv,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谈一下家庭生活,并给这部片起一个名字。

2. 学生发言后,教师作出小结,并引入今天的课题《可爱的家》。

三、 简介《可爱的家》的曲作者创作经过:

1. 利多媒体把英国作曲比肖普的肖像及英国的风光展示给学生看。

2. 放出《可爱的家》的音乐。

3. 给学生讲述它的创作过程:这首歌是作曲家比肖普为歌剧《克拉里——米兰姑娘》写的主题歌,并把这部歌剧的大概内容讲一下,歌曲采用英国西西里尼民歌的音调写成的。

四、 分析《可爱的家》的旋律线条及情绪:

1. 用投影仪把歌曲的旋律显现出并请一位同学上来用彩色的笔把旋律线条勾画出来,教师在旁边加以指导,然后请他回到座位上。

2. 教师问:这首歌的旋律线条是平淡还是起伏跌宕的?

学生回答:是平稳的。

教师问:我应以什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启发学生回答。

课后反思:通过欣赏,培养和激发出学生的内心感受。 学唱歌曲《可爱的家》,使学生能用情来演唱歌曲并了解英国歌曲的结构特点。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歌曲《牧场上的家》的基本旋律

2感受歌曲中,对自己在牧场上家的赞美。

教学重难点:

1、注意弱起拍的节奏及换气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二、新授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港湾,是我们生活的依托,在自己温暖的家里生活是非常幸福的,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在美国的乡村有个同样温暖的家庭,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这个美国小朋友家做客,老师也不知道他们家在哪儿?那我们就顺着导游去①看他们家到底在哪里?②他们家有什么美景?

观看课件(一)

2、师生观后交流。(他们家在草原,他们家有水牛、小鹿、羚羊;那里是快乐的天堂)

3、是呀!这位美国小朋友的家真是快乐的天堂啊!瞧!他们还在小院里唱起了家乡的歌。我们和他们一起学吧!出示课题:牧场上的家

聆听范唱。老师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

〈一〉学习曲调。

1、观察曲调。向同学提出学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弱起小节、连音线、付点四分音符等)。

讲解不完全小节和弱起小节:第一个小节同我们以前认识的有什么不同?(第一小节 不完全……..) 想想这样的小节应该弱唱还是强唱?它的不完全部分上哪儿去了?(末尾) 这样的小节就叫弱起小节。

2、想想以前我们在音乐课中唱过或听过的歌曲、乐曲有哪些是从“弱起小节”开始的?举几个例子。如:(本期的〈晚风〉)

3、先学第一部分。

(1) 听琴、划拍、自学曲调。

(2) 老师有重点地辅导。

(3) 听一遍唱一遍。第一遍:听琴、划拍、心里唱;第二遍:听琴、划拍、唱出声。(培养学生认真聆听的习惯,以听促唱)。

(4) 完整唱一遍。

4、          学第二部分。用同样方法学习。

5、          完整、准确唱全曲。

课后反思: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四三拍,大调式,旋律优美、流畅。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通过对歌词的学习,让学生说出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这首歌。

可爱的家 篇八

第二单元可爱的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船》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4/4拍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深情地喧唱歌曲。指导学生声断气连地歌唱,并准确唱好弱起拍。

引导学生认识全音符、了解4/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并能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教学过程

1  导人。

听歌曲《小小的船》“弯弯的用儿,小小的船”。学生听辨歌曲名字,并跟着轻声演唱。

导语:《小小的船》里唱的小船是指弯弯的月亮,今天老师再请你们听一首歌曲《小船》,听一听歌中的小船指的什么?歌曲演唱的什么内容?

2、学唱歌曲《小船》。

(1)       分别听歌曲《小小的船》和《小船》第一段歌词,熟悉歌曲旋律。

1)  提问:请你感受一下这两首歌曲有什么民同(从情绪、节拍、速度等方面)?

2)  复习3/4拍号的含义,学生思考或讨论总结出4/4拍号的含义。

3)  再次听歌曲感受4/4拍的韵律,身体随之做微小的律动,感受4/4拍的强弱规律。

动作提示:见教材图示或音乐材料分析提供的动作。

(2)       学习歌曲《小船》的曲谱。

1)  可分两组采用接唱的方式,师生接唱或每组演唱一个乐句的接唱方式学习曲谱。

2)  在曲谱中找出你没学过的音符:认识全音符、掌握全音符时值。

3)  指导学生演唱好弱起拍,休止符处声断气连,注意倚音的演唱。解决方式:可采用示范对比法,或是教师以动作引导学生演唱准确。

(3)       学习歌曲《小船》的歌词。

1)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音乐伴奏。

2)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3)  学生轻声演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错误的演唱。

4)  学生演唱歌词。

提问: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小主人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得到父母关爱后对爸爸妈妈的爱的。你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也这样的关心爱护你呢?你感觉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对爸爸妈妈的爱呢?

还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演唱歌曲?

全体演唱、小组演唱、个别演唱、领唱与齐唱齐,互相倾听和进行评价,并再次演唱。

3         教师提问:你还会唱哪些歌唱爸爸妈妈的歌曲,给大家唱一唱。

4.课后小结。

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程度、参与率和情感反应。

2、  能否准确而有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  能否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内依巴河》

教学目标

欣赏《内依巴河》,了解拉丁美洲民族特色的歌曲,感受作者对内依巴河旁充满爱的,温暖的小草房的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

1、  音乐游戏:我来唱----“七色迷宫”

(1)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出迷宫?

游戏规则:找到一条路线时,必须把这条路线经过的音演唱准确,小组形式找路线,比一比哪一个小组找的路线最多,唱的最准确。为小组加分。

(2)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

游戏规则: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听辨模唱,并且在迷宫中找到老师弹奏的路线,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次机会,看哪组唱得准找得快。为小组打分。

2、  复习演唱歌曲《小船》。

分小组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歌曲汇报展示活动,师生共同进行评价,为每组打分。

3、  欣赏歌曲《内依巴河》。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拍和歌曲情绪。

提问:歌曲是几拍子的?表现的什么情绪?

(2)欣赏歌曲了解歌曲表现内容、演唱形式。

看歌篇心里默唱歌词、欣赏歌曲录

提示:歌曲的演唱形式有几种?歌曲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说“小草屋如同天堂”?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回答交流老师的问题。

教师介绍词曲作者及哥伦比亚的简况,分析歌曲的风格特点。

(3.)欣赏歌曲轻声跟唱,进一步感受歌曲风格。

师生朗诵歌词。

学生轻声跟歌曲录音演唱歌曲。

(2)       编配打击乐伴奏。

学生分小组为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

4、课后小结。

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程度、参与率和情感反应。

2、  学生在游戏中的视唱和听音能力是否有提高。

3、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歌曲的分析是否准确恰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

以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对家的热爱,并用口风琴吹奏旋律片段。准确地演唱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教学过程

1.  音乐游戏:七色迷宫

(1)       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规则同上节课)?

(2)       音乐游戏:节奏、视唱。

2、复习演唱歌曲《小船》、复习欣赏《内依巴河》。

歌曲《小船》和《内依巴河》都表现了对家的依恋、对父母的爱。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英国歌曲《可爱的家》,我们来听一听。

4、  学习歌曲《可爱的家》。

(1)学习曲谱。

教师范唱曲谱。

学生直接跟琴演唱第一、二乐句曲谱。

第三至六句学生小组形式学习曲谱,以口风琴畏助演唱。

(2)学习歌词。

1、  教师简述歌曲《可爱的家》词、曲作家的小故事。

提问: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以怎样的声音来演唱?

2、  学生朗诵第一段歌词了解歌词意思,并跟琴小声演唱第一段歌词。

提问:你觉得哪一句不好唱?谁为帮助他?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演唱。

全体演唱第一段歌词。

分两组互相倾听和演唱,并且师生共同作出点评。

3、  学生朗读和演唱二、三段歌词。

4、  演唱整首歌曲。

(3)口风琴吹奏歌曲。

学生自己伴奏和演唱歌曲《可爱的家》。

5、  课后小结。

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程度、参与率和情感反应。

2、  是否能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对家的热爱。

3、  是否能用口风琴吹奏歌曲等旋律片段。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布娃娃》

教学目标

欣赏《布娃娃》,感受乐曲令人伤感的旋律和歌词,了解领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同时启发孩子们珍惜自己的幸福并且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教学过程

1、  复习演唱,演奏歌曲《可爱的家》。

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爸爸妈妈的关爱,但是还有一些没家的孩。。。。。。

2、  欣赏歌曲《布娃娃》。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师声情并茂地自弹自唱歌曲(谭件展示与之相符的画面:天上雪花花飞舞,一个孤单的小女孩儿走在孤寂的街头,地上躺着一个布娃娃。。。。。。)。

提问: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思考回答。

(2)欣赏歌曲,轻声跟唱、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3)欣赏歌曲,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速度等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听录音范唱,学生心理默唱。

提问:歌曲是哪种演唱形式?是什么速度的?以怎样的声音表现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回答。

提问:

为什么用中速稍慢的速度演唱?可以用其他速度演唱吗?

为什么用国家队中贯柔和的声音演唱,可不可以变化?

师生变化演唱速度和声音进行对比,感受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决定作用。

(4)欣赏歌曲(最好是声像都有的课件)、学生演唱歌曲。

(5)分小组进行表演。

学生分小组进行表演。

小组进行歌表演的展示(教师课前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带一些道具)。

3、  课后发散思考:

欣赏日本歌曲《星仔走天涯》,可放动画片欣赏。

请学生(或老师)简述《咪咪流浪记》的故事。

再欣赏一遍,学生可以跟着演唱歌曲。

4、  欣赏并演唱歌曲《布娃娃》。

5、  课后小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的学生使你想到了什么?

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程度、参与率和情感反应。

2、  是否能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速度等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3、  能否分辨和表现歌曲《布娃娃》令人伤感的旋律和歌词。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这一单元的歌曲同学们都非常的喜欢,都是表达家庭温暖的,歌曲都是非常的优美的,学生们都接受的很好。还可以及时的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