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目中无人2一口气看完 初中生调查报告【通用3篇】2-17-61

在当下社会,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本文是可爱的编辑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生调查报告【通用3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生调查报告 篇一

近年来,虽然对于学校和老师补课一事骂声不绝于耳,各地相关教育部门也做了很多工作,被电视曝光的,被报纸批评的,被处分的老师和学校领导也大有人在,可补课之风不但屡禁不止,反而愈演愈烈,且“形式多样,内容含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补课的形式都有哪些?而补课后的效果又是如何?带着这些问题,利用近两周的见习时间,对部分中学的学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

一、学生为什么要补课?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倡导减轻学生负担,三令五申禁止占用学生课余时间给学生补课,可为什么这种现象呈越演越烈之势呢?

1、目前教育体制的“产物”。虽然政府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惟“分”论英雄的事实普遍存在,而整个社(www.kaoyantv.com)会仍在为学校排名次,用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另外我国目前的招生,入学,就业体系,以及官民子弟在待遇上的差别,使一些家长为了孩子不“享受”在上重点高中时因差一分而掏6000元钱的“待遇”,或者在将来找到一份好一点的工作,选择了平时花“小钱”,给孩子补课,打“预防针”。

2、家长的“安慰剂”。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学生之间的竞争随之加剧,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正说明应试教育的局面并未从根本改变。家长们不会空喊口号,“考入重点高中,上了名牌大学”才是硬道理。迫于此压力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自然就要要求补课,暂且不看结果如何,起码能从心理上安慰自己,因为这是在给孩子“充电”啊!

3、学生的“镇定剂”。有的学生因为一两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或班级排名出现下降,产生焦虑急躁自卑等心理。于是上课外补习班,或是请家教,结果成绩有所提高,从而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镇定。须知,学生在过渡时期成绩一时跟不上,通过自身的努力,调整学习方法,一般都可以赶上。

4、老师的“新产业”。一些老师故意在正常的学校课堂对讲课的内容有所保留,将精髓留在“私塾”上讲,有的老师甚至故意在补课中向学生楼考试题,迫使学生加入补课的队伍,显然,这些教师是将补课作为一种“创收”的“新产业”。一个老师可以通过开设补习班,一个月赚到上万元,这与每个月XX多元的工资相比,真令这些“误人子弟之士”动心啊!

二、补课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的?

国家明令禁止学校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等时间给学生补课,那么学生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补课的呢?

1、学校设“新班”。一些学校为了能使自己的补课名正言顺,不与国家相关政策唱反调,而开设课外提高班。说是学生自愿选择参加,而所谓的提高班只是提前讲新课。一些没有参加的同学到正常课堂上发现老师的进度是按提高班进行的。自己没参加自然就跟不上了。所以也得“自愿”的去参加了。

2、老师开“私塾”。在国家三令五申的禁止下,公开不可少了。然而老师家里的“私塾”式的补课却多了起来。在调查中,100%以上的学生或多或少参加了“私塾”是不可。不可时间一般都是择在假期、周末或每天放学后,补课地点多是在老师家里或历史租借的房间,不可对象多是毕业班学生。

3、家长请家教。一些家长由于工作关系,没有充足的时间来照顾孩子。但又不放心孩子能否独立的完成作业。于是就请一些高小的大学生在周六、周日或每天孩子放学后到家里,为孩子辅导。在调查中我们发现,78%以上的孩子都请过家教或正在请家教,且高年级学生占大多数。以英语、数学为主。

三、补课后的结果如何?

家庭花了大量的钱,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来补课,那补课的结果如何呢?

1、学生的依赖强了。不少学生尝试过请老师或上补课班的“甜”后,容易产生以来心理,要和家长继续找老师补课,以保持自信和正常上课时的轻松感。一名同学在谈到不可的好处时说:“可以学到但是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有补课即使上课走神了也不用怕。有时不开心不想听课,有补课垫底就不听。“

2、家庭的负担重了。补课不但增加了学生是学习负担,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在调查中了解到,各校老师一对一补课,一般每节课都要100元以上。如果几个学生一起补,起码要50元一节课。这样一学期下来也要几钱元钱。这对于普通中产阶级家庭来说,是有一定困难。

3、老师的腰包鼓了。一些老师通过补课,经济收入如股市“熊去牛来,”全线飘红,买电梯房、开轿车、有的甚至专门买上一套价值不菲的商品房当作“补课基地”、“课外产业”从此进入了良性循环。

四。如何看待当前风行的补课现象?

迫于各种形式的压力,学生们纷纷选择了补课,补课已成为当前比较风行的一种现象,那这种现象究竟是否正常呢?

学生要求补课,希望获得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信息,学到更多的技能,这似乎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但我们明白一般事情都有两面性,而要衡量其本身的价值,这就要看是利大还是弊大。

中国自古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之说,反观现在的一些老师的行为,不免让人寒心。在正常的课堂上把该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没有给予学生,而留一手于课外的“私塾”。可见老师不是在“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在“串道收业截获”,至此,我想起来了余秋雨先生所说的一句话:在每年九月十日人们庆祝教师节之时,老师们又没有反思自己是否误人子弟又一年。

任何事情都有其发展的规律,一切不切实际,与规律背道而驰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只会落得害人害己害国家。我们仔细算一下,现在学生一般早晨六点半从家走,下午五点半左右到家,如果有补课,又要上到晚上八九点钟,回到家后还有学校的作业和课外补习班的作业需要两三个小时,而他们的睡眠时间只有六个小时左右。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违背其发展规律的,,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另外,这是的学生自我安排的时间少了,自主性减弱,而依赖性增强,如果有一天让他们独立的走向社会,他们能否挑起自己的那一份担子,承担起自己的那一份责任。这很值得我们去思考。

补课的背后事师德的沦丧和违背规律的发展,我不敢说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但我肯定这是一种亚正常的现象。

而如何解决这种现象,则需要政府,舆论媒体,社会各界发挥各自的职能,履行各自职权,互相配合,共同面对,由于本人学识所限,不能一一俱谈。恳切相关人士予以指教。

初中生调查报告 篇二

初中生语文作业实效性的调查报告提要:本课题旨在调查了解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现状,分析、归纳教师语文教学能力,形成有效布置作业、督促学生有效完成作业的操作规程,激励学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调查的原因

众所周知,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师生对课堂学习的共同检测形式。语文作业相比其他学科作业有其特殊性。它是慢工,需要长期的积累,不过与语文作业的实效性长期得不到落实有直接关系。现在学生的语文作业存在应付现象,比如读书笔记,从学生作业情况看,真正阅读、思考,然后做笔记的学生每班不到10人,交差应付以凑字数为目的的占绝大多数,其他形式的语文作业马虎现象也很严重。短期内看不出学生能力的降低,常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质大幅度下降。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语文能力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其他学科能力的培养,因此,提高初中生语文作业的实效性迫在眉睫,成为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为了更好的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人才,从本质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课题旨在调查了解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现状,分析、归纳教师语文教学能力,形成有效布置作业、督促学生有效完成作业的操作规程,激励学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获取语文知识,有创造性的获取新的语文知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和审美情趣。

三、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

1、了解目前在校学生语文作业的完成情况

2、了解目前课任老师布置作业的具体情况

3、了解学生对语文作业的态度和认识

四、调查研究的具体过程

1、调查问卷

以东山中学初中部作为调查取样的样本,选取了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各30名学生,以问卷形式展开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生对语文作业的态度、对不同类型作业的态度、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等几个层面。

(1)“现在的语文作业你认为有布置的必要吗?”被调查学生的回答统计如下:

2、调查语文同行

了解目前语文教师布置作业的几种常见形式与内容,结合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探讨改进的措施。

五、存在问题

1、问卷中发现的问题 从学生对问题

(1)的回答可以看出“可有可无”或“没有必要”的学生竟占74.4%,说明当年初中生对当前作业的形式和效果都产生了怀疑乃至排斥情绪,现有的作业形式对基础教差的农村中学生而言,已是老师强加的不得不做的“苦力”。许多学生对语文丧失兴趣,把作业视为负担,在这种不感兴趣的情绪支配下,作业根本起不到对课堂学习检测的作用,实效性得不到落实。 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不同情感态度决定了他对待该事物时付出努力的程度,从问题

(2)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待不同类型作业的情感认同态度清楚表明了传统作业形式的有待改革,新的作业形式或需认真探索,以提高语文作业的实效性。 从问卷

(3)中再印证了“态度决定结果”的道理。从统计表中反映出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存在诸多问题,农村中学学生基础相对簿弱,学习目的不明确等等是造成他们完成语文作业困难的原因之一,但从④⑤⑥问题中我们不难发现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当前语文作业自身的弊端,作业若仅仅变成一种机械无味的劳动,那它就不会有理想的效果,同时更不用说通过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③④问中明显反映出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缺少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作业也没有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⑤⑥表明成功体验的缺乏更使得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这与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相去甚远。

2、教师布置、批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1)指导思想落后 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语文作业的外延也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所以作业形式不拘泥于课内,也不完全是对课堂的检测,更多的`应该是再思考,再延伸,再创造。因而应允许学生的个性发挥,认可学生的自主精神,主张学生的创新意识,切实提高作业的实效性。

(2)作业模式老化 指导思想的落后势必导致作业模式的老化,重复的题海战术;不是抄写就是语段分析,不是语段分析就是写作训练……这些单一文字形式的作业很大程度上还是延续了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前的老路。

(3)作业方式的单一 我们的作业不但存在形式上的单一,内容上刻板的毛病,而且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也较为单一,从作业内容上看,多要求书面文字形式;从时间上看,多为限时完成;从作业承担者角度看,多要求独立个人完成。

(4)作业的反馈效果不明显。 作业批改下发,很少反馈订正,找个别同学面批的机会很少,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直接影响了作业效果。

(5)不了解作业的完成与学生掌握的程度是否相符。 作业批改下发,部分同学书写工整美观,常常得到满分,可考试时,他们的成绩却不理想。而一些作业态度看似不认真,有些偷工减料的同学,却能考得比上述情况的同学好。

六、改进建议

要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提高语文作业的实效性着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批阅及时并有效反馈。

鉴于此,语文教师在语文作业方面要做如下工作:

1、作业的布置有系统性,不能随便布置。初一可以读书写字为主,打好基础,初二可以阅读感悟,提高分析能力,初三可强化写作等。

2、作业的布置应灵活,内容丰富。可积累名言、成语、对联,可展开想象写日记,编故事。可以看新闻联播,可以看焦点访谈,今日说法,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谈见解,谈收获,做时代的小主人。

3、作业的布置应有层次,有梯度。程度不同,作业也有所不同。例如古文的学习,程度好的读背、默、译应一条龙;基础差的可熟读,了解大意。读书笔记程度好的可多读写感悟,差点的可多摘抄少写感悟。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

4、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作业的布置,学生有选择作业内容的优先权。作业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去布置,学生需要他们感兴趣的知识,学生需要他们很欠缺的知识,与学生商讨之后再布置作业会减少盲目性和很多无效劳动。

5、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作业。生活处处有语文。为学生树立大语文观,生活中的人和事及种种现象,引起了自己的关注,引发了自己的思考,可以写杂记,写调查报告。这比单纯从课本中布置的作业意义要深远得多。

6、教师批改作业要有针对性才能有实效。作业批改要精,抓住主要问题进行批阅。字词作业可调动学生互批互改,随时订正。教师独立批阅与学生互改相结合,抽查与全查相结合,面批与整体批阅相结合,课堂反馈与课下巩固相结合。

7、改进完成作业的单一方式,可以书面作业、口头作业、网络作业、制作表演类作业结合,可以个人作业、小组作业甚至是全班作业相结合等等,完成方式的自由,事实上程度上会“解放”学生的思维,从而也会提高其学习语文的能力,取得较好的作业效果。

初中生调查报告 篇三

一、问题的提出

1、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研究初中生心理发展规律的需要

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儿童在初中阶段心理上的特殊变化。前苏联心理专家达维多夫的研究结论指出,11-15岁是儿童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年龄,这是个“危机年龄”,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与不平衡。

处在初中年龄儿童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身心发展不仅速度加快,还伴随着质的变化与转折,这给学校教育提供了重要机会。教育得好,初中生身心发展就可能非常顺利,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得不好,则可能会使初中生感到成人的干扰太多,管教太严,反感情绪就油然而生。从而漠视甚至抗拒成人的教育。一旦产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就会变得很难教育,给以后的发展造成困难,不少十分聪明,原本可望成才的孩子,就是因为在初中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与疏导,不能顺利度过“危机年龄”段而丧失成才机会的。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因此,对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进行调查以便采取正确的疏导措施,帮助其度过“危机年龄”,正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2、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我校社区环境差,生源差。本学区小学升初中时,经过重点学校两次筛选后进入我校。小学六年苦读,未进入重点校,这本身便是一个不小的心理挫折。在这一挫折下产生逆反心理是现状之一。此外,我校教师竞争意识强,总希望经过三年努力使自己教的学生在中考成绩上能赶上重点校学生的中考成绩。而这一目标又常常难以实现,于是在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支配下,则有可能产生教育方法的不恰当,导致学生受到新的挫折,这是初中生因受挫而产生逆反心理的现状之二。因此,及时地调查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疏导,这正是调查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3、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心育课题研究的需要

我校心理教育课题是《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的调查及其疏导》,课题研究的核心是通过正确疏导,促进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转。要进行正确疏导,必须通过调查了解其表现,分析其成因,才能据此选择正确而有效的疏导措施,因此,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正是我校心育研究的需要。

二、课题的界定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类型来看,一般有自负型逆反心理,困惑型逆反心理,失落型逆反心理和受挫型逆反心理四种类型。本课题研究的是受挫型逆反心理。其内涵是通过对本校初一学生心理现状的调查,探索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表现特征及其成因,以便有的放矢地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疏导,促进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转,预防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再度发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提高学校的全面素质教育质量从心理学角度提供有效的教育措施。

三、调查的目的、对象与方法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实施调查,目的是了解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分析导致此种心理的内外因素,为寻求受挫型逆反心理疏导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验证初步疏导的效果。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我们进行了两次调查。

第一次调查为以下两步:第一步,公开信调查和谈话式调查。xxxx年4月,我们向全校教职工宣讲课题研究方案,在教师们充分了解课题研究内涵、目的和内容的基础上发出公开信,由教师以书面形式提供可能属于逆反心理的各种表现。同时,我们选择了初三的一个班进行谈话式调查(话题是:三年来,你对教师或家长是否有过较强烈的反感情绪,你渲泄此种情绪的方式有哪些?),并由学生写出自己渲泄反感情绪的表现形式。第二步,xxxx年5月,课题研究中心组认真分析了第一步调查的资料,与潍坊学院前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8名大学生一起研究设计了调查卷,然后选定9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培训,对初一(7个班)300余名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实施了问卷调查。

第二次调查:xxxx年4月,在对学生和教师近一年的心理疏导之后,我们又设计了第二份调查卷,对原初二195名(随机抽取4个班)学生和新初二新初一各100名(随机抽取4个班)学生实施了对比验证调查。

四、调查的结果与分析(一)、调查结果

1、公开信与谈话式调查结果:

60封公开信调查反馈:认为学生存在着逆反心理的教师为100%,列举出可能属于受挫型逆反心理表现的教师为71%(43份)。谈话式调查反馈:三年来对教师和家长曾有过较强烈的反感情绪的学生分别为48%和22%,其反感情绪的渲泄方式有10余种(下文将作具体分析)

2、两次问卷调查结果:

(1)抽样本分析,我们从两次调查问卷中随机抽取100份样卷作了分析,结果见下表:

统计主项(学生数)

第1次

第2次

1、自认为没有受挫型逆反心理

2%

7%

2、认为教育教育不当引起逆反心理

87%

64%

3、认为家长教育不当引起逆反心理

38%

33%

(2)全样本分析,我们对接受了两次调查的195名学生的问卷作了全样本分析,结果见下表:

统计主项(学生数)

人数

百分数

1、诊断受挫情形明显减轻

106人

54%

2、诊断受挫情形未见减轻

45人

23%

3、诊断受挫情形有所加重

12人

6%

4、认为经疏导能把挫折转化为动力

57人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