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高考家长帮小编帮大伙儿整编的小溪流的歌优秀4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溪流的歌 篇一
江西万载黄茅中学 龙永忠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体会并掌握挑读法
导入 :有人讲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一个猎人到森林里去打猎,要准备猎枪和干粮。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只知道积蓄知识,而不懂得与此同时,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那么,他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就像猎人走进森林,只带干粮没带猎枪一样。没有猎枪,干粮带得再多,也会很快地消耗殆尽。如果有一支猎枪,并能运用自如,那么还愁没有吃的吗?这番话比喻生动,意味深长。说明了掌握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说是何等重要。
所以今天,就来体味一种阅读的好方法——挑读法。
一、齐读明大意。
1、挑出你们认为不认识的字词,大家相互质疑,或自己自查工具书解决。
2、选出你认为最不好理解的三至五个词,联词成段,说个小片断。
3、课外用最为工整的楷书摘录这些词语,每个词摘录三遍。
二、挑词理线索。
1、从文中挑出关键词,补全下列两个题目的空白。
分小组讨论后补全空白:
①小溪 → → → (小河、大江、海洋)
②枯树桩
枯黄的草→ → → (乌鸦、泥沙、沉船)
2、请思考:在小溪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四次阻力,你认为代表了生活中哪种人?而小溪成长的四个阶段你认为又代表了生活中哪种人?小溪成长的各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三、挑句悟主旨。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两个话题,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1、请同学们快速挑读全文,挑出文中不断反复出现的一句语话。
2、请谈谈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妙用?并联系生活谈谈你对这句不断反复的话有何看法。
四、挑段评妙语。
1、自由朗读。
2、挑出喜欢的妙段,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学生自由发言展示。
五、迁移训练。
运用“挑读法”阅读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的配语文版七年级语文课本的自读课本P147页的童话作品《小螳螂学艺》,并在空白处作出自己的评点。
后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探究童话的特点,并试写童话。
一、提供参考料。
1、阅读教材P112页的第五单元说明。
2、听读几段材料:
① 周扬论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② 贺宜谈童话
童话中的形象是从生活中来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甚至也不是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童话的形式是象征性的形象,并且具有极大的夸张性。
二、分角色创造演读课文。
在班上选4位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说不同阶段小溪流成长的情况。
三、探究发现并简述童话的特点。
请学生根据以上参考材料,有理有据地讨论童话的特点,准备好后发言。
四、迁移训练:
完成片断童话创作《 的歌》。
1、起草准备。
2、学生发言教师精要点拨。
2004-12-10根据教学实践后改进设计
小溪流的歌 篇二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读准字音,理清文章脉络。
2、品味作品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语言。
3、理解“小溪流的歌”所体现的精神,领会作品的主题。
【教学重点】
品味作品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小溪流的歌”所体现的精神,领会作品的主题。
【教学方法】
品读赏析、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堂导入】
童话我们都很熟悉,《白雪公主》描述了嫉妒导致的残忍的阴谋,《海的女儿》写了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青蛙王子》体现了对承诺的态度……在这些优美的故事里,不仅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幻想,它还蕴含着生活中许多深刻且耐人寻味的道理,它以最恰当、最轻灵的方式为读者打开一扇可以终身受益的大门——思考人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严文井先生的童话作品《小溪流的歌》,看看这篇文章会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一、整体感知
1、作者介绍
严文井(1915~20xx),原名严文锦,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湖北武昌人。作品有: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报告文学《一个农民的真实故事》;童话《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蚯蚓和蜜蜂的故事》、《三只骄傲的小猫》、《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小溪流的歌》。
2、自读课文,正字正音
sāo mò diàn bó ài hè xù
牢 骚 水 磨 沉 淀 兴致勃勃 阻碍 恐吓 积蓄
xiōng mò yuàn náo xiǔ tiào
汹 涌 泡 沫 怨 恨 挠 挠 朽 烂 眺 望
3、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形象
⑴全班分成四组,分别朗读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四个部分。
⑵ 分组探究,培养学生想象力。
成长阶段 歌声特点 力量表现 劝阻者 主题
⑶分组讨论刚才分角色朗读的优缺点,提出改进的意见。
⑷教师重点点评朗读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所说的话的语气要求。
附:朗读时的语气要求
(1)小溪流是快乐的、活泼的、同时又比较幼小,所以应读得快乐、活泼,声音清脆纯净,像一个可爱的儿童。
(2)小河比较壮大了,他精神旺盛,精力饱满,所以应读得洪亮、朝气蓬勃,像个青少年。
(3)大江比小河更壮大了,他积蓄着巨大的精力,同时也变得有些深沉,所以应读得洪亮,又略带些深沉的声音,像个成熟的青年。
(4)海洋无边无际,欢乐地动荡着,他博大、复杂而又单纯柔和,所以应读得洪亮、饱满,而又稳重、安详,像个稳健成熟的中年人。
4、诵读全文,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写小溪由山间流经山谷渐渐长大成为小河的历程。
第二部分:写小溪长成的小河壮大成大江的历程。
第三部分:写大江汇入大海,继续生命的涌动、永不停息。
二、探究主题
本文的主题,可从多个角度理解。
1、组织学生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2、分组讨论,全班交流上述问题。
3、学生口述讨论出的结论。
4、若学生讨论不完整,教师可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进一步讨论。
附:讨论的角度
(1)本文赞扬了小溪流的什么精神?
坚持到底或坚持前进,永不停步或反对掉队。
(2)课文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为题?小溪流经过哪几个成长阶段?每个阶段力量是否有变化?
暗示“成长”或“发展”的主题。
(3)本文揭示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吗?这是一个怎样的关系?
本文揭示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即个人只有汇入到集体,才能积聚起巨大的力量,发挥巨大的作用。
5.教师小结讨论的情况,引导学生归纳本文的主题。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朗读整体感知了文章内容,积极主动地探究了课文的主题。这篇童话通过小溪成长为小河、大江、大海的过程,点明了小溪流唱的歌是一首在永不止息的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的歌,表现了坚持前进,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成长的主题思想。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学,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分角色朗读了课文,探究了课文的主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
二、合作探究
1、讨论思考
(1)小溪流的形象是什么?
(2)“枯树桩”、“乌鸦”、“泥沙”比喻社会生活中什么样的角色?他们与小溪流有什么关系?
(3)阅读文章第2段,讨论思考本段的语言有何特点?
(4)“小溪流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小河就这样奔流,不断向前奔流”,“大江就这样奔流,不断向前奔流”,“他奔流着,奔流着,永远向着前方。”这些相似的语句间隔地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何作用?
(5)首段“太阳出来了,太阳向他微笑。月亮出来了,月亮也向着他微笑”,语序和词语稍加变化后又出现在尾段有什么作用?
2、学生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口述讨论结果。
3、上述每个问题讨论完之后,教师及时点评。
附:点评意见(仅供参考)
(1)小溪流在自然中,本是没有性格,没有理想,没有语言的自然界的事物之一,但在本文中,作者却赋予它这一切,使它成了一个性格鲜明、思想坚定、富有顽强生命力的形象。
(2)“枯树桩”属于社会生活中腐朽没落的事物,他们即将走完生命的历程,对于未来没有信心,只有牢骚。“乌鸦”属于社会生活中没有上进心,不思进取的人,他们考虑的只是有没有“好玩意”。“泥沙”是跟随时代或潮流前进了一段之后,认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半途停顿,甘愿掉队的人。
他们都是作为小溪流的陪衬者出现的。他们在不同阶段从反面表现了小溪流坚持前进,坚持成长的可贵。
(3)作者有意识地把小溪流当作一个欢快活泼的儿童来写,使文章充满了童趣。这些词语形象传神,生动有趣,极大地增强了这篇童话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4)这些语句,既有力地串连着各部分内容,又反映事物的发展,暗示成长的主题。
(5)既拉紧了文章的结构,又表现了小溪流成长中的快乐之情。
4、归纳本文写作特点:
(1)把自然界的事物社会化。
(2)词语形象传神,生动有趣,富有表现力。
(3)相似语句间隔反复出现,语序和词语稍加变化后的句子又出现,在写作时值得借鉴。
三、拓展延伸,突出主题
1、小溪流的精神给我们以怎样的思考?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我们的人生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前进的,我们也应该以小溪流坚定执着的精神,勇往直前,在前进中不断壮大自己,这就是小溪流给我们的启示。
2、同学们想过没有:并不是所有的小溪流都能在前进中与其他水流汇合,最终流入大海。许多小溪流在流淌的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只能干涸。同学们认为,和流入大海的。小溪流相比,他们的命运怎么样?是悲剧吗?
明确: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可适当引导类似的人生当中去,让学生思考这种人生价值。
四、课堂小结
在这篇童话中,作者为我们刻画了一个顽皮、可爱而又奋斗不息、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的小溪流的形象,通过小溪流成长成为小河、大江,最后冲向海洋的历程,让我们深受启发:人的一生也应该是一个不断勇往直前、奋斗不息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赢得美好的前程。这就是我们应该向小溪流学习的。
【板书】
18、小溪流的歌
冲过巨大石块阻拦 奔流不息
小溪流
拒绝枯树桩的劝止 汇成小河
托起沉重的木船 奔流不息
小 河 1
拒绝乌鸦的恐吓 汇成大江
掀起汹涌的波涛 奔流不息
大 江
拒绝泥沙的劝止 汇成大海
不断地涌起来
海 洋 永不休息
向上、向前
无尽无止
拒绝沉船的劝止
【反思】
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样式,它通过丰富的想像、联想,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童话教学要特别注意儿童的接受心理,切忌成人化、一律化和替代灌输。
小溪流的歌 篇三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中学齐璠
1、 说明版本
《小溪流的歌》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2、 教学思路
教学内容:
《小溪流的歌》是一篇文字优美、内蕴丰富的童话。作为教读课,计划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授有关的童话知识,以及认识学习童话的规律,熟读课文,对文章内容做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充分认识童话的特点,并且能尝试创作短小的童话作品。
教学要求:
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生能够根据动画显示复述文章内容,并就文题提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发现、总结解决问题的规律,然后学生自己归纳童话的特点,最后能自己创作简短的童话。
学生情况:
刚升入 www.kaoyantv.com 初中的学生对童话并不陌生,接触的童话作品也很多,但真正进行的研读与分析却极少,更不了解童话的特点,也不太会欣赏。这个时期的中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极强的学习好奇心,好调动,易启发。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充分认识童话的特点。
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童话知识创作简单的童话。
情感目标:通过童话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向善的品质、乐观的心理。
3、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改革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师生关系的巨变。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教师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服务,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教会学生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1)、充分调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积极性。请学生利用电脑动画对课文进行多样性复述,并且由学生自评,教师点拨,借此回顾文章内容,加深理解,也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就文章题目提出思考问题,同时把问题层次化,明确这是自学的一种方法。
(3)、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自己解决问题。
(4)、调动学生实践的兴趣,自己尝试进行创作童话。
4、 教学流程:
(1)、常规活动:课前说话练习。(通过阶段性的口语练习,达到提高学生听话说话能力的目的)。
(2)、导入 新课,板书课题。(通过对前一课时学习内容的简单回顾,导入 此课时的学习,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3)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者用动画配合。(目的是再现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学生根据题目提出本节课研讨的重点内容。(教给学生分析文章的方法。并且有针对性的研究问题)
(5)首先明确要最先解决的问题,以此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规律,自由讨论已经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方法,通过讨论,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推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彼此交流。并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6)、学生将自己的感悟用简洁的语言写到黑板上,并且阐述获得这一感悟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看书发现、体味、欣赏、表达。体会学习的乐趣)。
(7)学生理解这篇文章的创作意图。为自己创作做准备。(利用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确童话创作的目的性,针对性,使得学生在脑中形成创作童话要有目的,有针对的进行)。
(8)学生总结童话的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再一次加深对童话这一文学样式的认识及理解)。
(9)给出练习,学生自由创作,并讲述评价。(这是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10)教师小结。(教师在此环节给予学生很高的评价,让他们有成就感,有被肯定的自豪感,使得学生对下一次自主学习产生向往)。
(11)宣布下课!
小溪流的歌 篇四
教学目标 :
1、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进一步学习总分段式的写法。
3、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第2段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朗读全文时如何把握住小溪流欢快、活泼的情感基调。第2自然段中的几个拟人化的句子。能从小溪流生动的形象体会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们学习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小黑板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清文章脉络。
2、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的精神。
3、进一步认识总分段式的特点。
教学过程 :
1、复习引入。
2、揭题,布置预习。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想想这篇童话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2)认读词语,说说意思。
(3)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分段指导。
4、阅读课文1—3自然段。
(1)围绕课后1(1)自学课文1—3自然段,读读划划。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其余思考:
你认为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溪流?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指导用欢快、活泼的语调朗读此段。)
(3)自读第2自然段,并思考课后2。
A、指名读,问:这是什么段式?
B、小溪流是怎样玩耍的?(划出有关动词。)
出示有关动词,认读:
拍拍、摸摸、打个转儿、挠挠(指导读好这些词,用轻快、活泼的语调读出小溪流的可爱、顽皮。)
C、齐读第2自然段。
(4)指名读第3自然段,回答课后1(1)。
读了这一段,你感受到了小溪流的一种什么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坚定)
齐读第3自然段。
(5)指名读1—3自然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阅读课文二、三段,指导感情朗读。
2、进一步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不断进取,热心为人们做事的精神。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指名读第1段。
2、说说小溪流在奔流中遇到哪些阻挡,他是怎样继续前进的。
二、阅读课文2、3两段。
1、默读第2段,思考课后1(2)。
2、读后讨论。
(1)小溪流和枯树桩是怎样对话的?
(2)指名分角色读,说说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响亮有力,意志坚强)
(3)枯树桩和枯草是怎样劝小溪流的?结果又如何呢?从小溪流的话中你看出了小溪流怎样的精神?
(4)指导读对话。
3、齐读第9自然段。
(1)思考:小溪流不知疲倦地奔流,结果是怎样的?(汇成大江,冲向海洋)
(2)指导读这一自然段。
4、指导分角色朗读2、3段。
三、总结全文,问:
学了课文,你认为应该想小溪流学些什么?(不断进取,永不停息,为人们做有益的事。)◆[200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