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教师与学生谈话记录(优秀3篇)6-7-88

学生一般指正在学校、学堂或其他学习地方受教育的人,而在研究机构或工作单位(如医院、研究所)学习的人也称学生,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我们可以把学生分为:幼儿园学生、小学生、中学生、高等院校学生(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下是可爱的编辑为家人们整编的教师与学生谈话记录(优秀3篇),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与学生谈话记录 篇一

【关键词】后进生;心理辅导;行为矫正

【案例描述】

周三的早自修,我刚到办公室坐下没多久,就见到班级中个子最小的小Z又溜进办公室交作业。“老师,给你,这是我妈妈写给你的一封信!”交完数学作业后,小Z递给我一张叠的整整齐齐的字条。“知道是什么事吗?”我心里感到非常诧异:这可是第一次家长写信给我!“具体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昨天晚上妈妈和我谈了我的动作磨蹭、作业拖拉、老是要影响他人学习等坏习惯,估计和这些有关吧。”我连忙拆开字条,粗略地浏览了一遍,信中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以前孩子在家里也有类似作业拖拉现象,但作为家长并没有引起重视,谢谢老师的提醒;二是她昨晚与孩子谈了一次,一起分析了孩子坏习惯的养成原因;三是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帮助,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孩子改正坏习惯。

看来这位家长还是挺重视的,正好手头上有一份新出炉的班级单元检测成绩,在我平时的观察中,发现小Z对与成绩还是挺看重的,我决定借此机会和小Z谈一次。

“其实,我还是挺欣赏你的聪明和灵气。许多数学题目,其他同学都还没有反应,你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路。”小Z没响,但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你觉得和班级中的小S比较,谁更聪明些?”我知道小Z的自我感觉相当不错。果然,他虽然不响,但脸上露出了不以为然的表情。

但是,小S的成绩比你理想!”

小Z一脸惊讶地说了一句:“怎么可能?”

我拿出了成绩单,让他自己对照。小Z看了一会,表情逐渐严肃起来。“你认为小S没有你聪明,但成绩却比你理想,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与动作慢,别人学习时,我老是闲逛。”

“还有呢?”

“白天作业不认真,把所有的作业都留到晚上去做。到了家里,又东看看,西看看,时间晚了,就把作业随便应付一下或者干脆不做!”

紧接着,我又抛出第二个存在问题。“有同学反映你经常要影响他人学习。”

“我妈妈昨天也和我说了,就是他们做作业的时候,我老是在旁边讲话。”

“如果是你在作业时,你的爸爸妈妈老是在旁边唠叨,你愿意吗?”

“当然不愿意!”

“其他同学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感受,所以才提出了‘抗议’, 你觉得你的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

小Z 思考了一会,“要不,我每天放学前先把数学作业交起来,以后再争取多交几门。”

“还有呢?”

“可以让我的同桌和我的爸爸妈妈监督我的作业上交情况。”

“其实,作业拖拉和影响他人学习这两个问题是连在一起的。你在忙于完成自己的作业了,也就没有时间去干扰他们。”

这次谈话后,小Z主动要求其他同学和家长一起监督他,每天,他都能按照自己的承诺,在放学前把1-2门学科的作业本交起来,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的现象也随之减少。而我每天则把他的交作业情况通过作业记录本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在分享小Z进步的喜悦,同时也让家长参与到小Z的教育中来。看到小Z的一步步改变,我不禁暗自窃喜。

【案例点评】

小Z可以说是我接手这个班级一个月来,所接触到的一位比较特别的学生:他总是每天到校最迟的一个,也是傍晚回家最迟的一个;平时其他同学在学习时,他喜欢走过去在旁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同学让他走开他也总是死皮赖脸的不肯走。等到其他同学都上交完作业本时,他的作业本却还是一片空白。我和他谈过几次话,保证书也写过几次,但是效果不大。直到昨天一个同学因为再次收到干扰、不能静心学习而告状到我这里,在气愤之余,我在他的作业记录本上写了一句“作业拖拉,有影响他人学习的现象”。没想到他妈妈今天马上给我回了一封信,我抓住了这个契机,用事实说话,把成绩和其他同学的投诉摆在他面前,对其形成触动,激发改进的动机。

一、学生谈话,要善于捕捉契机

谈话是班主任教育中最常用的办法。一次成功的谈话,可使学生如沐春风,给学生以启发、鼓励。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和学生的谈话都谈不到点上,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满不在乎。究其原因,那就是我们的谈话没有注意谈话的契机,没有关注到学生真正想听的内容,不能解决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自然也就很难对学生产生影响,以致效率十分低下。因此在与学生的谈话前,要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这样与学生谈话时就能抓住重心,找准切入点;在与学生谈话时,班主任要老师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动机,关注情绪,从学生的自我需求、思维方式入手,这样的谈话才能与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交流,心理上有了沟通,学生才能敞开心扉,将内心袒露无异,这样的谈话才能起到作用。

二、班级管理,需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培根也说过:“无论何人,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由此可见耐心在教育中的作用,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更应有耐心。在班级管理中,简单粗暴说服不了学生,耐心教育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尤其是对于班级中一些特别的学生,平时要多关心他们,多交流思想,宽容地面对每一次“问题行为”,多给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循循善诱,努力让他们明白自己哪里错了,为什么错?从而从根本上去改变自己。

教师与学生谈话记录 篇二

一、利用谈话导入

谈话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简单的交流方式。利用谈话,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教师的谈话中受到启发和感染,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如学习《绘画日记》时,授课老师是这样设计导言的:“同学们都写日记,日记能够记录当天发生的有兴趣的或感受最深的事,那么,既然我们都会画画,为什么不能给日记配以简单的画面,使日记更直观、更形象呢?”简洁的一句话既点明了绘画日记是在日记上配画的课题,又以一个反问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想要尝试的学习欲望。这时,教师板书课题———绘画日记,接着,教师趁热打铁,利用实物投影放大文字日记和绘画日记的范图,让学生观察,让他们说说,文字日记和绘画日记有什么不同(前者只有文字,后者既有文字又有绘画)?再问这些绘画是干什么用的?学生会很快回答:“是为了表现文字内容的。”这时,教师小结:“文字日记与绘画日记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表现和记录每天发生的有意义的或重大的事情。但绘画日记比文字日记表现得更直观、更形象。”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绘画日记的课题意思,而且通过范图和启发分析,加深了他们对绘画日记表现特点的了解,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愿望,为学好创作课《绘画日记》打下了基础。

二、利用想象导入

想象在美术课中用得较多,往往能启迪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如在学习《想象画-----我飞起来了》时,授课老师是这样利用想象导入新课的。上课一开始,教师先启发学生:有一只小鸟在天空中飞呀飞,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教师头戴小鸟头饰模仿小鸟在空中飞翔的动作,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模仿兴趣)。课堂气氛开始活跃,学生的注意力被老师漂亮的头饰和模仿小鸟飞翔的动作吸引了。教师问:“同学们,你们愿意像小鸟一样在空中飞吗?”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愿意!”教师高兴地说:“好!现在我们就来飞一飞。请大家慢慢地站起,伸出胳膊,闭上眼睛飞起来。”说着教师打开录音机,配上轻松的音乐,在乐曲声中教师有表情地朗读:“在蓝蓝的天空中,阳光灿烂,霎那间,我长出了一对翅膀,像小鸟一样在空中飞起来了。飞过天山,飞过草地,看到了家乡的新面貌,有高楼大厦,有草原牧场,还有我们新建的学校。还有……”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都急不可待地想表现自己。教师抓住学生的表现心理,鼓励学生按顺序接着发挥想象,说出自己飞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待多数学生一一说出自己丰富的想象后,教师让学生慢慢地睁开眼睛,问:“刚才你真的飞起来了吗?”学生回答:“是想象自己飞起来了。”教师说:“同学们说得对极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画一画《想象画——我飞起来了》(板书课题)。这样的导入,既创设了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又点明了课题,达到了导入新课的目的。

三、利用实录导入

教师与学生谈话记录 篇三

一、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互动合作学习的低效现象

1、学生合作不主动 组织课堂小组活动的目的是让全体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充分地进行“谈、说、评、议”等言语表达活动,而许多学生只顾自己思考,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地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使合作流于形式,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2、学生参与不全面 有的学生习惯于讲座式课堂教学,多数时候在合作中沉默不语;有的学生由于基础薄弱,想参与活动却又力不从心;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在人前发表意见;而有的同学基础较好,但不善于争取机会……这些原因,使得教师难以调动学生人人参加。

3、学生合作不充分 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活动时,因为教学内容多,任务重,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不敢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一等个别小组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就匆匆结束任务,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致使许多问题的讨论仅仅停留在表层理解或缺乏深度,或要求过高,学生根本无法完成所布置的任务,只好被动接受别人和教师的观点和看法。长此以往,学生对合作学习就容易失去兴趣。

4、学生角色不明确 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分组时,往往随意性大,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各小组成员学习能力、性格等个性差异,使小组成员不能均衡搭配。加上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或角色落实不到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了各小组名符其实的常任报告员,形成小组活动被一二个“积极分子”垄断,而其他学生陪坐的局面。而教师怕影响教学效果,拖延时间,也不敢过分地让学习困难学生充当报告员,使他们的能力得不到全面发展。

5、教师评价不全面 教师在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要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基础,但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励过多地集中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了对个体的评价和奖励。而小组合作只是一种教学形式,它最终是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如果教师在评价合作学习时,不把小组评价和个体评价紧密地结合,势必会影响到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课堂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活动效率的建议

组织课堂小组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全体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充分地进行“谈、说、评、议”等言语表达活动,从而达到学生个体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也要调整评价的方式、手段以及内容。教师要改变观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或方式进行教学,要体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探究性和合作性学习等新理念,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走过场。此外,教师还要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教学技能,在合作学习的分组指导、教学设计、课堂实施、课后总结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使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因此,本人认为,高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小组人数的确定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研究设计。就我国中学课堂座位排列的一般情况来看,安排4-6人一组为宜。小组规模小些,既可以保证人人有机会,又可减少腼腆学生的拘谨示感。

2、小组的构成 英语课上,教师要允许学生临时调换座位,以便学生能够“类聚”而畅所欲言;鼓励男女生混编,以调节某些话题的气氛;提供多个可谈论的话题,让学生根据自己话题的兴趣自行组合。

3、小组成员的角色 小组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担任。组长负责组织、管理、主持小组讨论,确保每个组员均有发言机会,而且保证全过程使用英语表达。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用简洁语言记录每位发言人的讲话要点,然后拟成提纲交给报告员。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搜集。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先向本组陈述讨论意见或结果,然后代表本组向全班报告。

4、讨论话题 设计讨论话题应该考虑其趣味性和拓展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所选话题应是学生很感兴趣并乐意参与的话题。因此,教师需要设计多角度的话题并考虑合适的人员组合。一般来说,教师应让学生自由选择课文中的有关角色展开对话和讨论,若能设计出对课文原意有创新而且可谈论的话题,则最佳。

5、启发与提示 启发与提示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要素之一。学生愿意说,往往是由于他们有话可说。因此,教师应该做到:⑴设计的话题应与所学课文的内容相关,话题以有趣、新颖为宜。⑵在课文学习中或学习之前,配发相关的阅读材料,以便学生有可供模仿或运用的语言材料。⑶给出词语或句型等文字提示或口头提示。由教师给出提示词语,让学生根据所给词语形成小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