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及认识(精选9篇)6-6-89

党员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造师魂,贯彻学习好党的创新理论并运用到工作中去。以下是漂亮的小编帮助大家收集整理的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及认识(精选9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党的创新理论概览 篇一

一个民族要站在世界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创新。十六大以来,在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指引下,党的理论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之际,探讨五年来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对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以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形成不久,就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则确定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上来;落实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上来;落实到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持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来;落实到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增强开发创新能力,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上来;落实到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努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上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即民众的民主和法治意识大大增强,公民的民利得到充分保障,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公平和效率的原则得到正确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得以树立,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恰当处理;全体人民诚实守信,团结友爱,融洽相处;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得以迸发,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得到尊重、鼓励和支持,整个社会充满了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社会组织健全,社会管理完善,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井然有序,人民生活富足、安居乐业;人们热爱自然,自觉地美化自然,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开辟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把提高执政能力作为党的建设的重点

同志指出,“各级党委和全党同志都要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坚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领导水平,不断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抓紧解决执政能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同志给我们明确了两个层次的目标任务:一是对党的总体执政能力的要求,即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一是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和本领方面的要求,即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是党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决定着党能否在历史舞台上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也决定着党所领导的国家和人民能否不断地走向兴旺发达。中国共产党要保持生机活力,把自己建设成为经得起任何风险和考验的党,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作用,就必须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深刻认识时代进步的方向,继续保持在人民群众中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充分发挥先锋队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行动纲领,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人们有理由相信,社会主义新农村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九亿农民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宽裕。

建设创新型国家

在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上,总书记发表了题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的重要讲话。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说,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建设和谐世界

中国一直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着和谐世界的理念。*5年4月,主席在亚非峰会上首次提出了建立和谐世界的主张,*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正式阐述建立和谐世界的思想。建设和谐世界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在一个和平、和谐、和美的世界中生活,是人类普遍的愿望和要求。建设和谐世界的提出,是对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新贡献,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党的创新理论 篇二

一、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提出了执政能力建设五个方面的内容: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一论断的提出,主要源于党所面临的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革命党”与执政党在自身建设上出现了一系列显著的不同。

第一,党的任务发生了变化。执政前,党的任务主要是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党的一切工作都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执政以后,党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以此赢得最大多数群众的拥护与支持,赢得政权的巩固与持久。上述任务的变化,要求执政党必须努力掌握领导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能力与本领。

第二,党的功能发生了变化。执政前,为了凝聚本阶级的力量,团结最大多数人,以对抗统治阶级,政党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特点就十分明显。而在执政的条件下,执政党掌握着公共权力,要把它所代表的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就必须照顾、整合方方面面的利益,减少各阶层、群体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这就要求执政党必须具有构建和谐社会、民主协商、引领全社会共同价值观的能力与本领。

第三,党的活动方式发生了变化。在不执政的情况下,政党的活动处处受制于国家权力,遭到国家权力的暴力镇压和残酷围剿。成为执政党以后,就由过去的受权力压制,变成了权力的主人,政党与国家权力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就要求执政党必须善于运用政权并通过政权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越俎代庖。为此,努力学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本领,将是执政党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第四,党的自身建设发生了变化。由以往高度集中向发展党内民主转变。为此,在组织结构上,既要坚持集中统一,又要具有活力;在干部选任上,既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又要实行群众公任原则。

上述“革命党”与执政党建设的若干区别,其根本点就在于政党手中掌握了国家权力,由这种根本性的变化,导致执政党建设的重心要从过去提高推翻旧政权的能力,转向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上来。所以,执政能力建设便成为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二、必须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2005年到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马克思主义政党赢得先进性固然不容易,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更不容易。我们必须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更加突出、更加紧迫地摆在全党面前。

执政党保持先进性有其必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主要是由于:

第一,这是党内出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内始终存在着一些与党的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薄,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不高,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不强,工作作风不实;一些基层党组织还比较薄弱,有的软弱涣散甚至瘫痪;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还比较严重,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的案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严重削弱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

第二,这是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下台的深刻教训。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东欧和苏联共产党垮台,之后又有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丧失执政地位。这些政党,既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也有资产阶级政党;既有发达国家的政党,也有发展中国家的政党;既有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政党,也有在执政中取得过不俗成就的政党。这些政党失败的原因,有其内部外部、经济政治等各种复杂的原因,但归根结底都与失去民心、丧失能力、没有解决好自身问题密切相关。

对此,胡锦涛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固然不容易,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评估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三、确立与制定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

党的十七大首次概括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后,经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和2012年胡锦涛总书记“7·23”讲话的不断完善,已成为当前加强党的建设的具体要求和有力措施。

这一总体布局摆脱了“革命党”建设的中心,全面规划了党的五大建设,并完善和细化了五大建设的内容与要求。

第一,加强思想建设。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为重点,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全体党员和干部。

第二,加强组织建设。要求以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为重点,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以保证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为根本,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党代表大会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和党内民主决策制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机制。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第三,加强作风建设。要求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通过开展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等工作,切实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保证党心聚、民心顺。

第四,加强制度建设。要求以健全民主集中制,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重点,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其他各项建设之中,构建一个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坚持和完善党内各项制度,努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第五,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求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重点,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在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的同时,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的创新理论范文 篇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13)03―0055―05

9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归纳总结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于自觉的理论创新才能使

理论创新收获实效

自发的理论创新与自觉的理论创新在动力、过程和效果上不可同日而语。理论创新的自觉性是指创新主体对为什么要创新以及怎样创新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为的意志品质。自觉的理论创新不同于随心所欲、误打误撞式的所谓创新,更有别于囿于旧理论而不思突破的所谓执着坚守。中国共产党90余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表明;什么时候我们自觉地坚持理论创新,什么时候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发达,我们就能化解前进过程中的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就能收获实效,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什么时候我们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故步自封、不思进取,什么时候我们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就遭受损失,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就受到质疑。

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造就了理论创新的人格,养成了对理论创新的高度自觉。和邓小平曾多次说过,离开老祖宗万万不行,光靠老祖宗也不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书本里本就没有什么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马克思、恩格斯不可能也没有责任和必要为160多年后的中国提供现实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国共产党应该结合中国的情况和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书本背到滚瓜烂熟算不得马克思主义者,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立足中国实际和时代背景,理性对待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就是为什么提出新的时代要写出新的《实践论》与《矛盾论》的道理所在,也是邓小平高度评价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道理所在。

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被提上议事日程,能否创新、怎样创新事关执政党的前途和命运。、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包括理论创新在内的一切创新,把创新提到事关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高度来看待,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中国共产党喜逢建党90周年之际,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和理论创新的方法进行了深刻的总结,提出了“理论创新无止境”的重要命题。

一个执政党能不能带领人民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能不能在错综复杂、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永葆生命活力,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有没有理论创新的自觉、理论创新的勇气和理论创新的智慧。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政治领袖的理论素养和对理论创新的自觉,都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90余年的光辉历程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理论创新自觉――理论自觉、方法自觉和意义自觉Ⅲ,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并自觉地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充满活力的理论支持。

二、科学规范的理论创新才能使理论

保持正确方向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以及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规范的态度是保证理论创新正确方向的根本前提。离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规范的态度,理论创新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就会产生出根本错误的理论,从而给实践带来重大损失。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有机地统一起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科学规范性,这是9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之一。

侯惠勤在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动力时指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科学继承,其时代背景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其历史根据是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其现实依据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对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这四个“科学”(即科学继承、科学把握、科学总结和科学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四大根据(即理论基础、时代背景、历史根据和现实依据),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实基础和光明前景,也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我们认为,这四个“科学”,不仅适用于改革开放30年,同样适用于建党以来的90年,只是时代背景、历史根据、现实依据有所不同罢了,其内在精神和体现出来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是前后一致的。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为后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树立了光辉典范。邓小平在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思想问题上体现出了极高的政治智慧和理论勇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史上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邓小平在领导全党拨乱反正过程中,用极大的精力和极高的智慧来解决如何正确评价和思想的问题。在他的主持下,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和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为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思想、坚持和发展思想指明了方向,也为党坚持理论创新的科学性提供了示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续发展,先后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两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另一方面,善于结合新的实践与新的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的,根本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推向了新的阶段。

三、扎根实践的理论创新才能使

理论生命之树常青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元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和人民的实践是不断前进的,指导这种实践的理论也要不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完善。这一过程必将为理论创新开辟广阔前景。”这是对中国共产党90余年来理论创新基本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凸显了理论创新的实践性品格,符合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实际,对今后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极具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必须在不断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相互运动中前进,实践孕育理论,理论推进实践,这是一个彼此相互推动的统一过程,实践创新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演奏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曲又一曲宏大的交响乐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一种简单的艺术文本,而是直接来源于实践并面向社会实践的实践性文本。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实践基础上主观和客观、知与行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既是认识(理论)发展的规律,也是理论创新的逻辑。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历史,正是遵循了实践与认识的这一辩证关系。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当理论与实际相矛盾、在实践中遇到理论解释方面的困难时,唯物主义者不是去剪裁实际使其符合理论,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创新理论使其更好地解释实际,并为实践提供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理论和实际做法引起了争论,邓小平说,“我的一个发明就是不争论,要允许试,大胆地闯,让实践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告诉我们,理论创新,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时刻关注变化着的实践呈现出来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概括,在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揭示新规律,形成新理论。总之,理论创新必须根植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只有这样,理论创新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才能常创常新。

四、紧跟时代的理论创新才能使理论

引领社会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强调:“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崭新的时代呼唤创新的理论,创新的理论引领社会开拓前行。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顺应时代,应运而生,应运而变,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最基本规律。

中国共产党90余年理论创新的成果,都是时代主题的充分体现。20世纪上半叶,面对着一个深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泥泞中的中国,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理论探索,形成了思想,指引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探索到了光明的出口。20世纪70年代以降,东西方阵营的对抗发生了重要变化,和平与发展逐渐取代革命与战争成为时代主题,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代主题,实现了思维方式的转变、思想理论的转变和政策的转变。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仅要使马克思主义反映中国国情,体现民族特色,也要把握时代特征,体现时代特色,在实践基础上把二者统一起来。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理论,理论不创新,就难以跟上时代步伐,发挥其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理论概括,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轨迹与时代的演变高度吻合。坚持了理论创新的时代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就具有了科学性、前瞻性,就能产生极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就能反映时代精神,引领社会发展。

五、扎根群众的理论创新才能

使理论真正深入人心

真正有价值和有生命力的理论创新,必须是源自人民群众,通过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任何脱离群众的所谓理论创新,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扎根群众的理论创新,才能使理论真正深入人心。

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多次阐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思想。正因为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所以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善于倾听群众呼声,善于总结群众的经验,把群众的智慧化作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同一样,邓小平也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人民群众有很深的感情,他的那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曾让多少人为之感动。邓小平尊重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始终坚持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的人民性,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充分相信人民群众,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实践中的首创精神和理论创新的主体地位,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关切,把理论创新成果的价值评判权交给人民群众。邓小平多次以乡镇企业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例,坦言自己的决策和思想来源于人民群众创造性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能够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就在于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包括理论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表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提出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具体地说,坚持以人为本,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和巩固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最关键的就是要重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坚持以人民群众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最紧要的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六、开放包容的理论创新才能使理论

具有科学魅力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创新,也必须保持其开放性的特点,只有开放包容的理论创新,才能凸显理论的科学魅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开放包容性,一方面是指对前人先进理论的继承和对先进文明成果的发扬,对当代先进思想、优秀成果的高度概括与融合;另一方面又包含了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的交流交融交锋,通过与形形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的开放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科学解释世界的新变化、新问题,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在与其他形形思潮的争锋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无愧于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根本奋斗目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诠释了理论创新的开放包容性。思想既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精华,同时也吸收了西方思想中积极的有益的成分,并注重向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学习,从实践中向全党同志学习、向全国人民学习,甚至向我们敌人学习,不断撷取思想营养,从而形成自己常青的理论之树。它有着书斋式理论或学术体系所没有的那种强烈的现实感和宽广的开放性。

改革开放以后,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随着国门的打开,国外各种各样的学术思潮涌人中国,如何正确对待这些思想,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理论自信和自觉,学习借鉴国外一切先进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以完善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他们的论述中经常能看到“和而不同”的表述。所谓和而不同,实质包含着理解、包容、相互尊重、互相学习的意思在内,是理论开放包容性的具体表现。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面临着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必须从封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走出来,勇敢地面对并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乃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关系,必须借鉴别国、别党成败的经验教训。只有这样的理论创新才有科学性,才有说服力和生命力,也才有影响力。

七、面向现实的理论创新才能使理论

赢得发展空间

理论创新实践性品格,决定了理论创新的现实性追求。坚持理论创新面向现实,就是在理论与实际的互动过程中,瞄准现实问题,通过理论创新来回答、解决、超越现实问题,发挥理论解释世界、改造世界、构建理想世界的强大功能,同时为理论发展拓展无限的发展空间。当代著名哲学家孙正聿指出:“面向现实”的哲学家,既要具有对“现实”、“实践”进行否定性思维的创新意识和对象批判意识,更要具有对已有的“哲学”进行否定性思维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批判意识。哲学只有以“自我批判”的方式去“面对现实”,才能实现哲学的与时俱进和理论创新。理论创新的主体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放眼世界大势,研究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增强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积极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探索,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党的创新理论 篇四

[关键词]学习型政党党建理论继承创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要“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任务,这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学习型政党既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党的自身建设发展的内在要求,旨在把我们党建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与时俱进、持续创造的政治组织,成为名符其实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成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学习型政党建设是我党对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宝贵经验的总结和继承

纵观中国革命的历史,重视学习和善于学习是我们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在新世纪新形势下,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体现了我们党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都十分重视和强调学习。20世纪40年代,我党在时期,同志先后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等一系列重要文章,指导和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想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指出,“全国胜利前夕,同志号召全党重新学习。那一次我们学得不坏,进城以后,很快恢复了经济,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因而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实践,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讲学习”作为“三讲”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历史课题,系统地总结了我党80多年的历史经验和国际共运的经验教训,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号召“要构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在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的讲话中首次提出“要积极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论断。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重要思想,进一步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向深入。总书记强调指出:“为了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承担起党和人民所赋予的重任,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习。”中央政治局建立集体学习制度,以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为全党做出了学习的表率。学习紧紧围绕学习宪法、依法治国、当代科技发展、世界新军事变革、文化产业发展以及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等一系列涉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展开。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三农”增加农民收入、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学习领域之宽广,研究问题之深入,学习态度之认真,为全党做出了榜样。这是新世纪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大创新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二、学习型政党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系统工程。学习是政党进步的前提,创新是政党建设的灵魂,不断增强的学习力是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原动力。建设学习型政党既是对我们党的学习、教育、管理理论的继承,也是对我们党的学习、教育、管理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学习力、创新力、执政力,全面推进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设学习型政党把学习置于党的建设的突出战略地位。

纵观历史,工人阶级政党的领袖们历来都重视和强调学习。我们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把学习问题置于党的建设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提出学习型政党建设,不是强调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而是要把党的学习推进到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境界,使党能够真正成为与时俱进,持续创造的政治组织,是对党的学习、教育、管理理论的重要创新和发展;建设学习型政党,不是强调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而是要形成全党学习、终身学习的一套有效学习机制;建设学习型政党,不是倡导某种学习方法,而是要创造出适合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发展要求,赋予时代内涵的先进教育、管理优秀成果的学习理论、技术与方法,使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不仅认识到为什么要学,必须学,而是明白怎样学,怎样才能提高学习效果。

2、建设学习型政党以提高党的学习力、创新力、执政力为核心。

工人阶级政党的领袖们历来重视提高党的学习效果,注意研究解决党如何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的问题。建设学习型政党则是把善于学习,学会学习置于更加突出的地位,主张党的学习,要以提高党的执政力、学习力、创新力为核心。党的学习力表现为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不断学习、知识继承、知识创新、善于学习的能力上。建设学习型政党通过探索创造一套适合党情、国情、民情的理论、技术与方法,把提高学习力变成可操作的方法,有利于解决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知识信息时代条件下如何学习的问题。

3、建设学习型政党以党建理念的更新为先导。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对党的学习力、创新力、执政力的提升,是以理念更新为先导的。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变革传统学习、教育观念,树立全党学习、终身学习理念,把党的观念变革、理论创新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三、学习型政党建设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探索党的建设新路子的有益尝试。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从整体上探索新世纪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路子。目前在知识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国内市场化改革深入发展和党的建设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党在过去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许多观点、习惯、做法、体制和机制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迫切需要进行观念的变革、体制的变革、实践的创新。如果我们的党不能使自己成为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政党,就会成为时展落伍者、社会前进的绊脚石。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以变革党内的学习、教育、管理观念和体制、机制为切入点,探索把我们党建成与时俱进、持续创造的政党组织的有益尝试。

2、建设学习型政党拓宽了党的自身建设研究的思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拓宽了党建研究的视野,确立了“大党建”视野,把党建问题放在始终反映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要求的大背景下观察思考。建设学习型政党将沿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拓宽的党建研究思路,进一步推进党建研究思路创新。不仅注意研究中国共产党自身经验和其他工人阶级政党的经验教训及其他政党的治理经验,而且注意研究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治党治国思想和其他工人阶级政党思想家的科学思想以及人类一切优秀思想理论成果,真正在党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用宽广的视野观察研究党建问题,以党建研究思路创新推进党的建设路子的创新。

3、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我们党站在时代潮头,誓做“两个先锋队”的生动体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是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和政治核心。毫无疑问,站立在时代潮流前头的中国共产党,明确地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表明了我们党坚定地站立在时代潮流前头的决心。目前,我们党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政党,率先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正是我们党坚定地站立在时代潮流前头,誓做“两个先锋队”的实际行动和主动体现。

4、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建设变革创新的正确战略与策略。

变革创新将是新世纪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通过帮助全党同志树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变革一切不合时宜的学习、教育、管理观念,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党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推动世界进步的力量是思想。推动党的建设发展,要靠科学理论。新的时代需要有新的党建理论。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具有重大基础性、全局性、创新性的课题,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将为党建理论创新打开广阔的空间。全党同志只要能深刻认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大创新价值和指导意义,积极推进建设学习型政党进程,就一定能够把党的建设和领导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党的创新理论 篇五

【关键词】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人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不断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勇于创新,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就没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建党以来党的理论创新

1、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基础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先后创立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体现出巨大的理论威力。

2、思想对中国的作用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尽艰辛获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发展。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认真考察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道路,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思想,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思想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简单运用,而是在许多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数十年的革命实践证明,有思想的指引,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早在2000年5月14日,同志就说过,“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用它来作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指导。同年6月9日,他重申了这一点,并明确指出它是为了回答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重大现实问题”的。同年10月11日,他又指出要把“三个代表”作为“我们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2001年的“七一”讲话,把我们党八十年奋斗历程的基本经验,以及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为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今年5月15日在纪念共青团建团八十周年的讲话中,他进一步指出“三个代表”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针”。“5・31”讲话进而作了完整的表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并且强调,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经验,总结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以上这些,都是从第二重含义上讲“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三个代表”反映了形势发展变化提出的“新要求”。这是指明“三个代表”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创造精神。“三个代表”对于老祖宗不光是坚持、继承,更重要的是发展、创新。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次作出“三个代表”的高度概括,把“三个代表”作为完整的整体而提出。“三个代表”的有关思想,虽然早已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也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努力实践的目标,但是,把它们提炼、概括为“三个代表”,深刻透彻地阐明其内在辩证关系,从而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并把它确定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尚属首创。这类似于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有关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我们党早已有之,并见诸于实践。但是,1979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把它提炼、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而提出,并被确立为立国之本,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邓小平同志指出,四项基本原则虽然都不是什么新问题,“但是这些原则在目前的形势下却都有新的意义,都需要根据新的丰富的事实作出新的有充分说服力的论证”。

从“一个代表”推进到“三个代表”,扩展了党的先进性的内涵。共产党代表什么?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党的性质和先进性。我们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对此说法不一,但基本精神一致,都是在党与阶级和人民的关系上,在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的关系上,认识、界定党的性质和先进性,宣布党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也就是“一个代表”。这个基本精神没有错。但是,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一个代表”的认识和界定需要深化,提法和表述需要完善,于是就有了“三个代表”。从“一个代表”到“三个代表”,不仅是提法和表述上的完善,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党的先进性的内涵,拓宽了研究党的先进性的思路,提高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标准。

进一步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升华了党的先进性的要求。关于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和邓小平同志都曾有过很多精辟的论述,提出过不少深刻的观点。“三个代表”则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问题提到坚持党的性质的高度,把它们作为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前提和衡量、检验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准,这也是理论上的一个提升。

深化了党的宗旨的内涵,指明了新时期实践党的宗旨的途径。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一切为了人民和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教导。但是,这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出发,从一般的原则的角度论述党的宗旨的,还未涉及宗旨所应当包含的其他内容。“三个代表”则在此基础上前进一步,把党的宗旨与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联系起来,指出这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基础条件,也是坚持党的宗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使党的宗旨的内涵、要求和实现途径得到深化和具体化,并且更加科学化和理论化了。

“ 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现了对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的深刻认识。“三个代表”是对于历史规律性与必然性的把握,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是为了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对于推动新世纪的理论创新,进而引导实现新的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告中强调,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同志的深刻论述,既是对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发展历史的精辟概括,也是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发展的方向和指南。

参考文献:

党的创新理论 篇六

关键词: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理论创新;理论意义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4-0001-07

回溯我们党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近1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人们会发现具有突出特征的标志性符号: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创新型国家、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财产性收入”、学习型政党、廉政文化、“四个考验”、“四个危险”、和谐世界和文化强国,等等。这些符号客观地展现了历史发展过程中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引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创造。以上伟大创造是胡锦涛对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创建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所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理论与实践中,都有一系列的创新和突破,创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理论,构成科学理论体系,在新世纪新阶段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些重大理论创新可以概括为以下十三个方面的重要思想观点①:

一是提出并陈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地位问题。2007年6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胡锦涛这一重要论述在当年党的十七大上得到强调,进一步明确了当代中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这个根本问题。胡锦涛在2011年的“7·1”讲话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样,概括为经过90年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还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这些重要论述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新的深刻内涵,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二是依时确定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哪些重要原则?胡锦涛早在2007年6月的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就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四个层面,明确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的重要论述。在2011年的“7·1”讲话中,他依据新的发展形势,又进一步概括为“五个坚定不移”的重要内容,即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对改革开放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项建设事业作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政方针和目标任务,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更加深刻,运用更加自觉。

三是提出和不断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新理念。胡锦涛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系统阐述并精辟地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还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标志性的理论新成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对此,2007年党的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又不断探索推进了理论创新,使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全面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过程中,不断深化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在应对各种危机和考验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想不断深化和发展,这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理论最显著的新进展[1]。

四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强调较多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三个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个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2007年党的十七大,根据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创新性地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思想,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即将党的十六大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发展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文明”建设,并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充实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格局。生态文明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文明新的认识和对社会文明理论的新贡献。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体系的六大建设。

党的创新理论 篇七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0-0044-03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原则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科学道路。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统领一切工作的灵魂。中国共产党人几次理论创新的过程,既是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又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在新形势下坚持理论创新,一是要坚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把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此为指导,我们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同时,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教条式地拘泥于个别词句,固守某些已经过时的结论,就走不出一条新路。因此,我们既不能偏离、背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能僵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应该“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也就是说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必须一切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能否按照这个要求去做,是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二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把中国实际与时代要求结合起来。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创新不能脱离这个实际,但是研究中国的问题又必须要有世界性的眼光。历史证明,眼界狭窄,主观空想,必然会在实践中碰壁;不深入研究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就很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居于主动。这就要求我们既立足中国,又放眼世界,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对国际国内重大问题做出科学分析和回答。三是要坚持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把大胆探索的勇气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勇于探索是认识真理的前提条件。没有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不可能有新思路、新办法、新经验,也就不可能有理论上的突破。然而,创新必须以科学的态度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否则就会导致蛮干,造成实践上的重大失误。面对新世纪的新挑战,我们党只有在充分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继续发扬勇于探索、大胆突破、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精神,党的各项建设事业才能得到不断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前提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则。只有建立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自觉地把我们的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按照客观事物规律办事。

1930年,就提出反对本本主义,强调“调查研究是一切工作的第一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2]运动前夕,他又指出:“主观主义就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3]这些精辟论断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一次大解放。 邓小平针对“”造成的危难境遇及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重重困难,冲破“左”的思想的严重束缚,亲自倡导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自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发表,到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始终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努力将其贯穿于社会实践和理论思维的各个方面,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最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针对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现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发展,以非凡的胆识和智慧,进行了理论创新。他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在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理论上做出了新突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包括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以及建设和谐世界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解放思想的产物,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

三、坚持直面现实问题、勇于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特定的问题。理论创新就是为了顺应时代潮流,解答时代课题。马克思指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4]重大的现实和理论问题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起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次历史性飞跃,都是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在解答时代课题的实践中实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大理论支柱分别解答了中国社会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所面对的不同时代课题,而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基本问题的解决,都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正是在不断解决新问题、新矛盾的过程中前进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手段。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都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解决现实中存在的迫切问题。之所以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能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两个凡是”既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又制约着中国的发展;邓小平的南方讲话,不是兴之所致,而是本着高度的责任感,解决当时存在着的姓“社”姓“资”的争论导致的思想混乱、国家经济发展不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难以建立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原因之一,就是要解决共产党执政的现实的合法性问题,也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是为了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就必须着力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四、坚持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

理论创新源于实践,而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当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精神力量。历史唯物主义与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一个根本不同点,就是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而是马克思主义坚决地承认群众的革命毅力、创造力和首创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一大优良传统,“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因而,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

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深入群众实践,进行调查研究。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必然结果和基本要求。同志指出:“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首先就要进行调研,摸清情况。”[5]因为只有深入实践,调查研究,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进而解放思想,实现创新,使“三个代表”要求得到落实。同志反复强调,理论创新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要重视和善于调查研究,这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如果我们不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凭一知半解,靠老经验,想当然作决策,指挥工作,没有不失败的。”[6]为此他指出,做好调查研究,就要求我们善于抓住问题,摸索情况,掌握有说服力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经过科学的提炼、概括和总结,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工作,这就为我们指出了进行调查研究的有效方法。

五、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条件

所谓宽广的眼界,一方面要有历史的深远眼光,另一方面要有世界的眼光。世界眼光是检验理论创新的重要方法论原则。理论创新的程度取决于深邃的理论积淀和宽广的世界视野,取决于是否能把本国的发展放在全球的大背景当中,在历史与现实纵横交叉的深厚土壤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马克思主义就其理论本性来说,完全是世界性的产物。所以,马克思主义者具有世界眼光和强烈的时代感,是显而易见的。以为首的共产党人的世界眼光和强烈的时代感,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眼光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把中国革命作为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二是对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正确理解;三是关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不应当影响或者阻碍中国革命发展的看法;四是制定关于中间地带的战略和进行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这四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比较国际斗争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点而形成的,尤其是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一科学判断和理论分析,是思想从萌芽到形成过程中一个基本出发点。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才历史地逻辑地演绎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想的理论体系。 邓小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光观察世界,精辟地概括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邓小平的世界眼光,不仅表现在对当代中国所处时代特征、历史条件以及在这种世情中如何发展自己的思想上,而且也表现在自觉意识到中国发展的紧迫性及其对世界发展的影响方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邓小平理论正是基于对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历史和现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 以世界进步潮流为坐标,以其他国家政党兴衰成败为参照,对党的先进性给予了新的历史定位。他结合我党80多年的历史经验,对新形势下党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理论思考,集中全体人民的智慧,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以世界的眼光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紧跟时代脉搏,回答了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正是他高瞻远瞩,洞察世界风云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把马克思主义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科学发展观深入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体现了关于发展的民族视野。同时,科学发展观又把中国的发展放在宏大的全球背景中去思考,自觉融入并引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潮流,为世界提供了研究视角和理论资源,体现了关于发展的世界视野。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跟上时代,瞄准世界。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没有变,但是马克思主义要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作为开放的理论体系,其本身就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产生的。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应有更多的创新,我们的理想信念、党性原则、行为方式等都要注入新时代的特色和内容,这样才能适应时代之潮流,合乎发展之需要。我们只有站在历史的高度,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创造出切合时代和形势需要的、推动历史前进的新理论。

六、坚持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是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逻辑必然是以历史的必然为基础的,但它剔除了历史中的偶然、虚假的因素,更加符合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全面地审视历史发展,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精密地梳理历史的逻辑,准确地概括历史的规律,形成新的理性认识,是实现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条件。不断地从历史经验特别是自身发展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形成新的理性认识,实现理论的创新,是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总结历史经验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以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中的胜利与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对这些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经过,使全党的思想认识得到统一,党的七大确立了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胜利与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党的十二大上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命题。随后,在改革开放实践的过程中,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深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经过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四大以来,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发展趋势,同时,非常重视总结和借鉴党的历史经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科学地总结150年来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总结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发展、50多年执政和领导社会主义建设、20多年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部历史经验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在总结历史经验中进行理论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立足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眼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在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注释]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选集(二),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党的创新理论 篇八

〔关键词〕 理论性与实践性,继承性与创新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科学性与价值性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3-0052-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开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提出和阐发的关于党的建设的一系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之一。可以预见,随着学术界、理论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研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党的建设理论也必然会受到关注并予以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从总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的特征进行探讨,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首先以理论的形态存在,具有鲜明的理论性。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有着自己特定的主题、范畴、内涵和逻辑结构。从特定的主题看,它紧紧围绕探讨和解决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而展开;从其特定的范畴看,最基本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基本路线”,“民主集中制”,“党的历史方位”,“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党内和谐”,“反腐倡廉建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型政党”等。在其特定的内涵上,它包括邓小平党建理论、党建思想和党建思想;当然,这一理论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它不是终极真理,还应包括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特定的逻辑结构看,它包括理论基石、理论主线、基本内容、理论精髓等方面。理论基石包括党的建设总目标、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理论、党的历史方位理论。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对“建设什么样的党”的科学回答。理论主线包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理论基本内容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理论、组织建设理论、作风建设理论、制度建设理论和反腐倡廉建设理论等。它们是以党的建设总目标理论、党的历史方位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理论为立论前提和基础,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阐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建设党”的一系列基本思路,是具有中国特色执政党建设的基本方法。理论精髓,即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党的建设理论的创立和发展;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党的建设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理论来源和依据,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运用于党的建设实践,是以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实践为基础和依据的。其理论的检验和发展,也是依赖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实践,即以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通过党的建设实践的检验而不断发展的。其理论的目的,并不在理论本身,而在于实践,即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成功。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辩证统一的,其统一的基础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1 〕 (P284 )。一方面,实践使理论得以产生和发展,理论要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也必须通过实践。另一方面,实践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又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用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二、继承性和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的继承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于马列主义建党学说和建党学说来说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工人阶级政党的活动中,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纲领、党的策略原则和组织原则等问题,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基础。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也使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党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紧紧围绕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全面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这一理论“生动而具体地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 〔3 〕,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二是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自身的演进来说的。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过程中,相继产生了邓小平党建理论、党建思想和党建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是我们党励精图治、探索真理、开拓进取的结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3 〕。邓小平党建理论、党建思想和党建思想,在理论渊源、理论依据、理论主题、理论精髓、理论目标等方面一脉相承。其理论渊源,都是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关于党的建设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出发的;其客观依据,都是党现在所处的历史方位下党的建设面临的国情、世情和党情;其理论主题,都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理论精髓,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其理论目标,都是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又具体而生动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 〔2 〕,创造性地提出党的建设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党的制度建设理论。1980年,邓小平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 〔3 〕 (P33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使用“制度建设”概念,明确提出在党的建设上,要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此后,制度建设就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一起,构成了党的建设的四大领域。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明确把制度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布局,强调要“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制度建设上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新论断,把制度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第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1999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结束时讲话中,首次提出“党的执政能力”概念。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并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提出了五种执政能力的要求。这样,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成为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的重点。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阐述了党的执政能力的内涵、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执政的主要经验,以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途径等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史上第一次阐述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

第三,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科学命题,深刻阐述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科学总结了党成立以来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深刻阐明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科学内涵、目标任务、指导原则、实现途径、衡量标准等一系列问题,以新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思想。

第四,反腐倡廉建设理论。惩治和预防腐败,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对腐败的危害,产生原因,预防和惩治方针和措施,都进行了阐述,也查处了一大批腐败分子。但过去一般把反腐败列入党的作风建设之中,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概念,并把它与党的其他方面专项建设并列在一起,构成了党的建设五大领域,将反腐倡廉工作提升到一个更为显著的地位。

第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努力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尊重和运用科学规律,发扬民主,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这些提法和概念,我们党过去都提过,但是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与执政联系起来,并作为执政党建设的目标之一鲜明地提出来,这还是第一次。

另外有些新观点,是在深刻汲取了包括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在内的外国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如:“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4 〕 (P5 )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的继承性和创新性是辩证统一的。它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为主导,在实践中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对新时期共产党执政规律、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三、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是时代的产物。指出:“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 〔4 〕 (P536-537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是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党所在的历史方位,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的基础上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深刻反映了我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同时也包含着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新经验的提炼和深化,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首先围绕“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正确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自觉适应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对外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执政党建设思想。当苏联东欧发生巨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中国加入WTO而面临新的挑战,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呼唤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加强、改善党的领导之时,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党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复杂、严峻时,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战略思想。在适应时代的变化中,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实现了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是在回答时代提出的课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课题,不同的时代对一个政党提出的任务和要求也不同。当今时代向党提出的全局性、战略性的课题是,如何适应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如何适应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如何适应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如何适应世界范围内的政府管理革命、科技革命和新的民主浪潮的挑战。这四个课题归结到一点,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已经成为党的建设的主线。围绕这一主线,产生了三个基本问题:党政关系问题,即党如何领导国家政权;党内关系问题,即执政党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持自身的生机和活力;党群关系问题,即如何在新形势下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每一个基本问题又派生出一系列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符合实际的新观点,并由此逐步深入和展开,把握各个观点的有机联系,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而形成的科学体系。〔5 〕 以时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完善自己,这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鲜明特色,也是党的理论不断发展创新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一理论主要不是回答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问题,而是回答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新鲜经验,是它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历史和现实依据。同时,这一理论对其自身的范畴和原理做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述,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具有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品味、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时代性是以民族性为基础的,党的建设理论,只有与中国国情和党情相结合,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只有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才能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和拥有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另一方面,民族性要以时代性为发展导向。“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党的建设理论,必须敏锐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才能永葆“时代精神的精华”本色。

四、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恩格斯指出:“科学愈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愈加符合工人阶级的利益和愿望。” 〔7 〕 (P253-254 )坚持理论的科学性和政治性(价值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性和根本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理论” 〔8 〕。作为这一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同样是科学的理论。因为,这一理论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敏锐把握世情、国情和党情新变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既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又不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党的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党的建设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不但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价值性。主要表现在:

其一,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为人民谋利益。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就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的物质生活的改善上。” 〔3 〕 (P128 )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他提出要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党的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指出:“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2003年7月1日,在召开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明确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00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阐明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基本立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就是在这一价值原则的指引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二,理论来源,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对党的建设做出的每一个重大部署、出台的每一项重大措施,都要先行试点,放手让基层大胆探索、大胆试验,以便创造经验,为发现规律、实现理论创新提供充分的实践依据。同时,每一个思想和理论观点,都是在调查研究,总结基层创造性实践,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集中全党智慧基础上提出来的。实践表明,亿万人民群众和广大党员的实践,是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的科学性和价值性是辩证统一的。其中,科学性是价值性的基础,不讲科学,无视客观规律,无视实际情况变化,就会导致思想僵化和教条主义,就不可能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价值性是科学性的目的。离开价值性,科学性是脆弱的,就不可能产生物质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体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科学决策,2008,(9).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6〕姚桓。谈谈党建理论创新研究的方法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10).

党的创新理论 篇九

的一份文件这样评价:“该系统内容丰富,分类科学、检索方便,为广大党员干部、高校师生和部队官兵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优质便捷的信息资源平台……是一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工程、创新工程、精品工程”。

打造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新平台

2008年上半年,为推进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西安政治学院发挥自身优势,专门成立由专家教授组成的理论宣讲团,深入部队、党政机关、街道社区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宣讲,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宣讲团成员便横跨20多个省区,辗转数十万公里,作了上百场报告。由于超负荷运转,有的专家教授累倒了,而邀请函和电话仍然纷至沓来。

“学院弘扬延安精神专题网页,在互联网上点击率超过2千万人次了!” 2010年3月一开学,这则喜讯触动了学院党委“一班人”的思绪:建设一个党的创新理论数据库,发挥信息网络优势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而实现理论武装与信息技术的有效对接,为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留下“不走的宣讲团”。

经过一系列调研论证和专家咨询, 2010年6月22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研究系统”项目建设正式启动。“我们就是要着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需求,适应信息时代人们学习方式的变化趋势,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进政治工作信息化服务。”课题负责人、学院政委刘强在动员会上的讲话,道出了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心声。

这是学院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科研攻关活动。学院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军队政治工作、军事思想、计算机等专业抽调80多位专家教授,分3个组,辟出专门的场地进行集中办公、集团作业,展开了跨学科“联合作战”,院党委还大张旗鼓地将这项工作定为科研创新“一号工程”。

在首席专家张维忠的带领下,课题组成员开始了几乎是“白+黑”、“5+2”的工作日进行连续作战,破解了一道道难题。历时一年多时间,完成了系统建设任务。该系统在总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军事理论五大模块之下,设置了理论渊源、重要文献、重大事件、热点聚焦、理论研究、视频精选等重点栏目,收录了公开出版的经典著作、党的重要文献及相关理论文章、报告视频等大量研究成果资料,内容十分丰富。信息资源总量达230G,其中文字资料5亿多字,视频资料2600多条,750余小时。

系统研发成功后,学院没有急于申报成果,而是先后组织召开30多次协调会和40多次研讨会,围绕“权威、准确、完整、规范”的原则,一字一句、一条一目进行审读,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2011年初,课题组又邀请8名军内外专家、10位学科带头人对系统进行集中会审,组织来院学习的师旅团政委、处(科)长和政治机关干事上机试用,专门给系统“挑毛病”。在决定推广使用前,他们又于2011年4月,发动院内100多名教员、机关干部和研究生组成“百人审读团”,分组对系统内容进行全面审读。随后,课题组对收集上来的1400余条意见建议,分门别类、逐条研究处理。

“这个系统资料浩繁、信息丰富,可要想快速查找、准确定位所需内容却很难。”系统试用之初,基层官兵提出的这一问题,让课题组又开始了新一轮攻关。软件开发组不等不靠,自主开发出智能检索系统和概念关联、多元媒体、图文浏览、音视频播放系统,可实现精确检索、模糊检索和全文检索等多重检索功能。进入系统,无论列出标题、作者,还是时间、出处,哪怕是一个论点抑或是一句文字,轻点鼠标,都能快速查询、浏览,有效地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点,开创了国内同类信息资源平台的先河。

开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新路径

8月的亚丁湾风大浪高,执行护航任务的海军第12批护航编队劈波斩浪,勇往直前。在“常州”号导弹护卫舰上,一群官兵饶有兴趣地点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研究系统”,撰写学重要讲话的体会文章。某舰载直升机团政治处副主任陈宗胜深有感触:“有了这套系统,远涉重洋再也不用为缺乏学习教育资源发愁了。”

系统的成功研发,让西安政治学院名声远扬。中央和军委领导给予大力褒奖,数十位全国知名专家予以赞誉,成功入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课题,列入全国“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大型展览。

这是一次必将载入学院史册的办公会。本来这次会议主要是对系统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可很快,学院领导不约而同地把会议主题指向了如何依托系统做好理论传播的下篇文章。大家形成共识:系统好,但最根本的是党的创新理论好。研发成功系统不是终极目标,要用好系统,把宣传普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一项永恒的事业做下去。

为了让系统尽快走出校门,服务全党全军理论武装工作,今年4月,学院党委作出一项重大决策,在《政工导刊》重要版面上专门刊发启事:面向全国全军免费安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研究系统”。随即,一场天南地北安装系统之路隆重启程。

学院分批次派出安装小组,奔赴雪域高原、黄海之滨、白山黑水、南粤大地,232人次累计行程13万公里,为126家军地单位进行免费安装。

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兵站部,安装小组克服恶劣气候、高原缺氧等困难,为该部雪线政工网安装了系统,使数千公里青藏线理论学习“一网牵”。

2011年10月,系统率先在全军政工网、武警部队政工网上线,官兵点击网站首页的“理论”专栏,系统即时呈现,网页快速浏览,信息便捷下载。党的十代表、某通信团指导员房萍,接触到这个系统后激动不已。她发现这个系统非常符合基层官兵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课题组根据不同层次人员的使用需要,研制了网络版、单机版、精编版等多个不同版本,还专门从系统五个模块中总结提取了270多个理论关键词制成词语手册,并对每个关键词作出解释。她依托系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还辅导了一批连队“小教员”,受到上级好评。她还与向南林、王保成、李晓钰等先进典型交流运用系统激活基层理论教育课堂的成功经验。

系统不仅惠及座座军营,在地方多家单位也落地生根。2011年11月14日,经和总政治部批准,学院隆重举行系统推广使用启动仪式,为全国7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正式安装。此后,系统又陆续在中央党校、中央编译局、国家教育部、文化部、中国社科院、延安干部学院和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等45家地方科研院所和省市党校、高校安家落户。

凝聚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新力量

今年7月,对于驻守在祖国西大门的新疆军区某边防连副连长任杉来说,与十几名专家教授在网上交流探讨,是件十分幸福的事。这个月,他围绕战士关注的理想信念、收入差距、道德风气等6个问题,通过系统向专家在线请教。让他没想到的是,10多名军地知名理论专家从不同角度作出了深入浅出、入情入理的解答。他据此给战士上的理论课,引来满堂喝彩。

院长张本正告诉记者:“我们这样做,就是在发挥系统最大效益,凝聚起更多的力量加入到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行列。”系统面向军地推广使用后,学院向一批全国全军知名专家、教授发出邀请函,诚意提出依托系统共同做好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伟大事业。学院从院内遴选了28位教授,从全军聘请了6位专家,从中央党校、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国人民大学等聘请了14位名师,建立专家库,依托系统交流互动平台,在线解答网友理论学习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学院与中央编译局、全国7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等单位达成合作意向,在人员培训、网络建设、理论成果提供等方面进行广泛协作。

记者在一份视频资料中看到,在学院承办的师旅团政工研究班上,学院领导向高层次班每名学员赠送一套系统安装硬盘,并请他们在部队推广使用。在全军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培训班上,他们为两批163名学员颁发了“系统推广使用联络员”聘书,请他们反馈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