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小论文范文参考 第1篇
摘要:“史论结合”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策略。选择多彩的史实,强化对历史概念的教学,呈现多角度、不同观点的史料,避免史论的唯一性,加强对学生史料解析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有助于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论结合;教学策略
近年来,各地历史中考对“史论结合”的考查比重不断加大。“史”指“史实”或“史料”,“论”指“结论”或“理论”。史实是史论产生的基础,史论则是后人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历史发表的看法。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将史实和史论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还历史教学以本色。
一、选择多彩的史实
学生的材料处理能力和历史阐释能力是建立在对基本史实理解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给学生提供的史实越丰富、越全面,学生掌握起来就越容易。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通过生动的语言、有针对性的图画和图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借助现代化的电教手段等方式,为学生展现多彩的史实。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既能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也能对此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强化对历史概念的教学
一切知识的学习均开始于对概念的理解,历史学科也是如此。不全面准确地对历史概念进行解读,会使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始终停留在浅表层面,从而导致他们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无法找到准确的落脚点,无法在不同的知识概念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更谈不上对历史学科体系的构建。因此,我们应当强化对历史概念的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例如,讲到中国近代史时,我们一定要为学生厘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指近代中国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其中,“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半封建”则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是指形式上虽然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已经在不断发展壮大。“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则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这样解释清楚了,学生就能结合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分析得出其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三、呈现多角度、不同观点的史料
四、避免史论的唯一性
有时,即使是面对相同的史料或史实,不同素养、不同立场、不同史观、不同时代的人得出的结论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是尖锐对立的。历史评论既是历史学习的落脚点和归宿,也是历史教学的关键处和着眼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侧重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论,而不是随意加以限制、强制,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应当鼓励,尽量避免答案唯一。例如,关于“辛亥革命”,既有人说它胜利了,也有人说它失败了,你是怎样认为的呢?其实,教师只需要给学生提供4张图片——《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袁世凯率领百官祭孔大典》《签订“二十一条”》,学生就会形成较为辩证的认识。辛亥革命之功: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社会风俗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辛亥革命之憾:民主共和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独立没有实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让学生根据材料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就是做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辩论会,让学生针锋相对,展开辩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有效锻炼,思维层次可以大大提升。
五、加强对学生史料解析能力的训练
要想训练学生的史料解析能力,其前提是教师精选史料,最好不超过4则。这些史料既可以是教科书上的历史故事、历史图片以及引言、导语等,也可以来自课本外。这就要求我们多钻研、多积累。此外,选择的史料必须真实可信,要有可靠的出处,并且要贴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选好史料后,教师要围绕史料设计1~2道探究题,最好通过由浅入深的设问层层铺垫,引领学生在适度的新情境中,回顾已学内容,运用已会内容,或识别、判断,或联系、区分,或归纳、分析,进而走向必要的创新生成阶段。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两则史料,引导他们在比较的基础上,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趋势或者隐藏在背后的内容。教师最好让学生自行讲解,讲解时注意圈出关键词句,从而将对史料的解读规范化、系统化。
六、引导学生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尝试体验探索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每节课上,我们都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某段话或某一章节的主要内容,要求他们先理解文中所讲内容,然后自己组织语言加以表达。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自行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让他们试着写写史学小论文,这是教会他们“论从史出”的有效途径。这种写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他们往往会提出一些新见解,甚至是某种新观念。学生只有动手找了、动眼看了、动脑想了、动口讲了、动手写了,才能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才能培养发散性思维,才能提高学习能力,才能建立起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也才有可能将此能力由历史学习扩展至其他领域,从而终身受益。“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教学的基本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史料,积极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鼓励学生依据正确的历史观,结合史料,自主进行历史评论。教师不要越俎代庖,要充分相信学生,这样,他们的历史综合素养才有可能真正得到提升,而这,也才是初中历史教学所应提倡的。
初一历史小论文范文参考 第2篇
历史小论文参考
论文题目: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与当代价值
商鞅,又名卫鞅,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改革家之一。他主张以法家思想治国,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让积贫积弱的秦国发生了质的改变,也为最终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基础。
一、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国家为增强实力,先后掀起了各式各样的变法运动,而商鞅变法是其中最彻底、最有成效,也是政令延续最持久的一个。它的成功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一)深度迎合了统治阶层的政治需求。
变法之前,秦国在战国七雄中实力较弱,“六国卑秦,不与之盟”.秦孝公即位后,决心奋发图强,改变落后面貌。卫鞅闻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监求见孝公。①留下了“四见商鞅”的美谈。商鞅变法深度迎合了秦孝公“变法求强”的政治意图,所有法令都围绕“富国强兵”展开,为秦国“图霸”服务。君臣二人及变法集团之间形成了很高的政治默契,虽然变法遇到很大阻力,但是最终还是赢得了胜利。能取得秦孝公的肯定与支持,是商鞅变法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
(二)变法内容体现了“富国强兵”的发展旋律。
商鞅变法是较为典型的“战时变法”,受社会及政治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当时各国征伐不断,“富国强兵”是主旋律,商鞅变法的《强秦九论》都是为增强国力、提高竞争力服务的。
1. 鼓励农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在农业经济占绝对主体地位的奴隶制时代,“国富”与否直接取决于农业生产力的强弱,农业既是民生根本,更是战略保障。因此,商鞅变法的首要目标就是促进农业生产。第一,废井田、开阡陌 ,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耕者有其田,这是对奴隶制度的根本性颠覆,也极大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土地私有制的诞生还促进了土地资源的整合优化,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第二,奖励农耕,让农民多纳公粮以获得爵位,是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劳动的一种高度认同。第三,确立新的赋税体系,调整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课税种类及额度,特别是降低农民的赋税,突出“重农”导向。废除苛捐杂税 , 实现藏富于民。第四,统一度量衡,不仅打通了经济、文化的壁垒,而且促进了区域融合,对统一大势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奖励军功 , 打造强悍的军事帝国。强大的军力不仅是保境安民的基础,更是称霸列国的资本,军功爵制的改革也自然成为商鞅变法最关键的拼图,其核心便是“利禄官爵抟出于兵”.
商君为法于秦,战斩首一者,赐爵一级。②秦国子民无论家世显赫,还是出身布衣,要想加官进爵、获得封赏,就必须多立军功。新法给了普通百姓摆脱社会底层的途径,将百姓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变法后的秦国,军士之骁勇、军力之强悍是山东诸国无法比拟的。同时严禁私斗,有效遏制了内耗,营造出积极向上、一致对外的氛围。
3. 推行郡县制和户籍改革,有效稳定社会秩序。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将地方管辖权彻底收归中央,让法令直达地方。其次,改革户籍,规定所有居民都要进行登记,并实行连坐法,强制百姓相互监督,提升违法成本。上述政策的核心是增强社会生产力、规范社会秩序,为“富国强兵”的整体战略服务。
(三)依靠诚信和铁腕维护变法权威。
商鞅变法触动了奴隶主和旧贵族的根本利益,必然遇到极大的政治阻力。为使变法顺利推进,商鞅主要从两个方面维护变法。
1. 取得民众的信任支持。变法从徙木立信开始,变法集团的思路很明确,仅凭变法集团的力量,不足取得对反对势力的压倒性优势。因此将徙木立信作为变法的一种政治宣传,立信于民、立足于民,让民众参与,更使其遵从,自下而上地守法护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铁腕刑治反对势力。无论变法决心多么坚定,民众信心多么大,反对势力都会为自身利益奋力一搏。“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黔其师公孙贾。” 变法集团为维护新法的绝对权威,毅然处置了公子虔和太子傅公孙贾,破除了“刑不上大夫”的铁律,给了反对势力以致命打击。无论是反对势力还是普通民众,都认识到了变法已不可逆,变法最大障碍得以清除。
(四)顺应了解放生产力的历史潮流。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从奴隶社会迈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阶段,秦国统一天下,成为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商鞅变_不可没。它使劳动力得到了充分释放,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掌握了社会的主要财富,登上历史舞台。商鞅变法造就的崭新秦国,其优势对于山东诸强而言是全方位的,经济、军事、政治体系焕然一新,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列国征伐中游刃有余,立于不败。商鞅变法不仅重新划分了实力格局,也对后世秦国历代君王的统治打下了深刻的政治烙印。虽然帝国骤然而起,又骤然坍塌,但是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的步伐已然不可逆转。可以说,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其顺应了历史潮流,满足了解放生产力的需要。既是时代造就了商鞅变法,也是商鞅变法引领了时代变革,书写出战国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商鞅变法给“依法治国”带来的启示。
商鞅变法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虽然时过境迁,但是其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尤其是在推进“依法治国”层面,我们仍能够从商鞅变法中汲取精髓,深化依法治国战略。
(一)依法治国必须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
商鞅变法成功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得到了统治阶层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最底层民众的响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统治者和国家的基础合二为一。因此,依法治国的`总体方略和具体措施必须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本主义之所以未能够完成拯救中国的重任,就是由于其没有发动群众力量,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因而被人民所抛弃。
历史在不断证明,凡是满足人民利益的,得到人民支持的,就能蓬勃发展,凡是与人民意愿相违背的,不被人民所接受的,就要被历史裁汰。新常态下,依法治国也要坚持群众路线,保护人民的既得利益,更要发展人民的长远利益,使广大群众成为法制建设的坚实基础,才能使依法治国发挥强大的作用,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目标。
(二)依法治国必须明确法治体系的核心。
商鞅变法是战时变法,核心是“富国强兵”,重点突出,主题明确。虽然当时的法令在当下已意义不大,但是变法的精髓其实我们,法治建设的关键在于抓住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法治建设的重要主题就是大力发展经济,巩固物质基础。
当然,我国所面临的发展矛盾绝不仅限于经济发展一个方面,医疗、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医患关系紧张、教育资源不平衡、养老体系不完善等。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依靠法治,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使社会发展真正驶上平稳高速的运行轨道。亦如商鞅变法一般,所有措施都围绕“富国强兵”的核心展开。我国法治体系必须为国家发展服务,为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利益服务,为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服务。
(三)依法治国必须保障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
纵观建国之后的法治建设历程,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却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执法不严和违法成本相对较低。从中央反腐的典型案例中可以看出,执法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现象依然存在。
这给依法治国提出了一个严峻课题。依法治国,法才是治国的最重要标准,任何单位和个人绝不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执法必严,需要解决好两个“端口”,一是在执法的顶端决不允许“以权代法”和“以言代法”等情况的出现,不能够以个人或个别群体的意志代替法律意志;二是在执法的底端决不允许“中梗阻”和“权力寻租”等情况的出现,要将对执法的监督覆盖到每个环节。此外,还必须完善违法必究的惩戒体系。一是加强对社会违法行为的惩治,建立公正公平的法制环境;二是加强对执法主体违法行为的惩治,要使执法源头得到净化,打造廉政的政府形象;三是加强舆论引导,充分披露对违法行为的打击过程和惩处结果,如商鞅刑治贵族一样,使广大群众信服,更要使其遵从。
(四)依法治国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我国经济已不再适用两千年前农业至上的简单模式,而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体系。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果的优化,就必须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
我国已经初步构筑起经济健康运行的法律框架,但是还许多不足之处尚待改进。在这一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法律的主导地位,即便法律规定会有相对滞后的情况出现,也应在法律修改和补充的环节加以完善,而不应以过多的主观干预掣肘经济发展,这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也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要求。
初一历史小论文范文参考 第3篇
初二历史小论文
初中的时候,我不喜欢学历史,就像听天书一样,每节课都昏昏欲睡。我一直不明我们学历史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知道那些我们还没出生就发生的事情呢?
时间,地点,时间,过程,领导人,结果和影响,评价——这就是历史。我不知道历史在发生的时候是偶然的还是被人安排好的,但是我知道我们学习它的时候,是被安排好的。就连评价都是安静的躺在那里,等你去背它。
我上初中的时候我们的历史是开卷考试。我基本每次都做不完,时间过去一大半的时候我在奋力翻书找选择题的答案。可恨的是,我干干净净的书上居然总是找不到答案。
和老爸看电视的时候,看到电视上说一些历史人物的时候,我总是问老爸,这是谁呀。老爸每次都说一句话:“你历史怎么学的?”
是啊,我也很郁闷呢!我历史怎么学的?
前两天班里举行了一次辩论会,辩题是“李鸿章到底是著名的外交家还是晚清的._贼”。这个题目是我们班自己选的,当时还有关于慈禧太后和曾国藩的,可是慈禧太后被否决了,曾国藩又不感兴趣。
其实我当时已经很喜欢学历史了,这要归功于我们的历史老师。虽然高中也是先学_战争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历史在那位历史老师的讲述中,就活起来了,虽然我还是记不住那些基本的东西,可是我开始对历史感兴趣了。我想历史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把当时的社会描画的生灵活现,这不仅仅现象的反映,也是在发展着中国的文化。
可是我没有参加辩论,因为,在我心中,李鸿章不是作为个人被载入史册的,而是但是整个的社会。并且无论在你眼中李鸿章不论是_贼还是外交家,那些都已是百年前的事。我们不应该再追究谁对谁错,历史不会因为大多数人怎么想就被改写,就能重来。李鸿章不论做过什么,放在那个时代里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要做的是了解,感知和通过对他的学习来完善自己。
历史不仅仅是李鸿章。
我想说的是,历史在演变的过程中,是按照人类、社会、自然的发展规律成形的。我们应该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
在每个人的心中,对每一段历史的认识是不同的,不要把自己的当作唯一正确的,然后和意见不同的人争的面红耳赤,也不要拘泥于课本对历史的评价,要知道课本的人也夹杂了他们对历史的认识。
初一历史小论文范文参考 第4篇
人在尘世间,在追名逐利,勾心斗角的夹缝间生存着,总以无限委屈的眼神望着超然的佛陀说,我所承受的,实在太多太多。然而假如明天,你成了佛陀,又怎能承受他了却世事,心境皆空的寂寞?
庄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假如明天我就成了你,又怎能知道鱼在池中艰难地争夺吃食,亡命地逃出捕食者的.虎口?这般易失易得的生生死死,又有何乐可言?而人间俗事尽管烦扰人心,然终不有性命之忧,又有何悲可言?
当你慨叹自嗟的时候,设想假如明天你就成了别人,这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感慨不过世间一尘,微不足道。
凡人们惊羡于圣人的成就,心中总有不服,于是上帝让凡人经历种种磨难,体会圣人之苦。多数人只管仰头怒视上苍,只有机少数人埋头默默向前走,最终也成了圣人。假如明天凡人都成了圣贤,才会闭上喋喋不休的嘴巴,情愿做回凡人。
我愿做一个幸运的凡人,怀者我满腔的愤恨与不平,去感受成为圣人的痛苦。
假如明天我就成了你,海伦・凯勒,我将不再感受到鲜花的明媚,莺啼的婉转,我亦不能像你,依然坚强地露出笑容。
假如明天我就成了你,贝多芬,我怎能忍受失去音乐的难过!那百转千回的旋律,我再也感受不到!谁还能像你,凭者记忆,再作新曲!
假如明天我就成了你,雪芹先生,才知道你的血泪之书竟构筑在家破人亡,夜寒敲更的悲惨境遇之上!
假如明天我就成了你,圣人们,我将不能如你们一样从困厄中崛起,成就辉煌!凡人总是叫嚣着自己渺小的挫败,却不知道身后背负无数困难的圣人却默默无言!
司马迁说的好:“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圣人之所以为圣,是以无数艰难奋斗、拼搏构建起来的。假如明天我就成了你,圣人。怯懦与抱怨只是我所为,面对苦难也难及你。圣人所行路,非常人能行。于是收起我的不平,向圣人认错。
人在尘世间,活在喧杂纷扰里,安于享乐,畏惧苦难。一旦面对挫折,便终日抑郁,愤愤不平。然而设想,假如明天你成了圣人,他的挫折百倍于你,你又作何感想?凡人不再以怨恨的眼神怒视上苍,转而以感激的目光真诚地致谢,并继续仰望圣人,追寻圣人沧桑的脚步。
初一历史小论文范文参考 第5篇
历史小论文范例
论文摘要: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现已收为重庆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彭水的竹板桥造纸术通过代代相传而延续至今,它是蔡伦古法造纸的再现,但这份遗产眼看就将要失传。本文通过对该技术的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探究了该技术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分析了技术失传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了保护与开发的措施。
关键词:彭水;蔡伦造纸术;保护
彭水是一个位于重庆东南部的小县城,而在彭水的深山里的一个叫竹板桥的村落,还保留着一项最原始的民间工艺——蔡伦造纸术。
由于现代的文化正不断地对古代文化进行猛烈的冲击,使得不少的文化遗产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彭水的蔡伦造纸术也不例外。所以,我们要加紧其保护的步伐,在结合当地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以找到一个同时具有保护和开发的方法。
一、蔡伦造纸术的历史渊源
据竹板桥的造纸术传承人刘开胜介绍:早在清朝康熙年间,为了避难,他的先祖刘国伦从江西举家从江西西迁,在途经彭水县朗溪乡的竹板桥时,因看到这个大峡谷有山有水,山高竹茂,谷间河水清澈,两岸竹林青翠,形成一条有长约10公里的绵延的竹海,于是决定扎根下来,世代繁衍,以祖籍相传的造纸术为生,营造家园。从那以后,彭水竹板桥的蔡伦造纸就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到如今已有3的历史了。
二、蔡伦造纸术的社会文化价值
1、保留传统文化的生产工艺
刘氏造纸术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老造纸术的传统工艺,代代相传,不断改进,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是保留了当年蔡伦造纸的传统72道工序而成纸的工艺。原始的`造纸工序大致有打浆、调料、上浆准备、流送布浆、脱水成形、压榨脱水、烘干成纸、表面处理[3]P585。在竹板桥主要的工艺工艺流程有:取料(主料竹子,辅料石灰)、制料(浸泡,发酵)、制浆(碾碎,踩料,搅浆,制备桦叶)、成型(舀纸,榨干,打光上色)、干燥(揭张,晾晒)、包装保管六大工序。二是发展了传统的造纸法,自上世纪70年代起,改变了原始张型,从原来的每张30*50厘米逐渐改进为现在的规格,提高了产品的经济价值。三是保留了传统的文化艺术,在每年开始伐竹进厂前,要祭祀蔡伦、山王菩萨、土地菩萨,在春节、月半这样的传统节日里也要将他们与自己的祖先一同祭祀;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劳动号子、山歌,现今仍在传唱;同时还保留着多种禁忌,加重了它的神秘感,增添了更多的魅力。据村中刘开胜介绍:以往蔡伦先师发明造纸时,他造出来的纸张极不均匀,结构性也不强,很容易被扯破,长期以来也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有一个晚上观音菩萨托梦给刘国伦,让刘国伦在纸浆中加入桦液(桦叶碾碎)便能使纸张成型。事实果真如此,于是这技术便成了竹板桥人的“专利”。
随着行业资本、技术、规模、品牌等全面竞争阶段,造纸行业的现有规模、素质、结构必将逐步升级。技术发展将是引进开发并举,重点在原料、产品、环保、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等方面的适用技术[4]P145。竹板桥的造纸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任何机械动力,也不加入化学原料,其生产过程既节能又清洁环保,是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
2、见证古代文明的“活化石”
从造纸的工艺流程来看,企业管理论文72道工序道道都是就地取材,生产工具也全部来自于大自然,这就和古代的不发达的工业相吻合。而它能够奇迹般地传承到至今,还依然不被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所取代,这充分证明了该工艺是古代造纸文化的辉煌。
村中刘开胜说:我要与这个部落同在,死后也要埋在这里,和先祖们一起守候家园。我决不能让这个祖传的“传家宝”断根,我要把造纸的72道工序的秘诀记载下来。作为“遗产”留给后人,让竹板桥原始造纸成为见证蔡伦造纸的“活化石”。
3、蔡伦造纸术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工业还不发达的时候,这种草纸就是人们的生活用纸的最佳选择,尤其是女性。
其次,它还是巫文化传播的载体:在彭水,从贫到富、从民到官,都会用到这种草纸。人们或是对先祖的尊敬、或是对财神爷的崇拜、或是向上天祈福、或是对死人烧钱化纸,基本上都用这种草纸,这也使得巫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得以兴盛。
再次,它还能增加收入。在竹板桥土法造纸是他们的惟一的农业以外的经济收入[5]P298。草纸生产出来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更多的是走向市场。据刘开胜介绍,大约半年的时间方能生产出来一批纸,这批纸大致能卖到5000-6000元不等,这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扩大了他们的经济来源。
三、蔡伦造纸术的保护与开发
(一)濒危的现状及原因
竹板桥是一个大山深处的几乎与世隔绝的自然村落。竹板桥的造纸在3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的注入新的元素,县、乡政府也在给予大力的支持,但如今的造纸术依然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村中现已还剩下两家还在做纸,眼看该技术就要失传了,其主要原因有:
1、土纸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自魏晋以来,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以竹子为原料生产的草纸大量被用来制作祭祀和迷信活动用的纸钱,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大量印刷品占领这一市场,土纸的生存空间日渐萎缩。虽然竹子的间伐有利于竹林的更新换代,但在实行封山育林、严禁砍伐的政策下,其原材料的来源已突显矛盾。
2、科学技术的进步,限制了更新发展的空间。随着机制纸、卫生巾、纸巾等的广泛使用,草纸已退出了作为生活用品的市场。
3、受市场和经济收入效益的影响,后继乏人,生存困难。土纸全用手工,生产工序繁复,效率低,每斤竹子产值仅有1元钱,青年人不愿再居住在闭塞的山沟里学技艺,纷纷外出打工,使得竹板桥造纸术有断代遗弃的危险。
初一历史小论文范文参考 第6篇
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使课堂快乐起来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 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 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 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 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新编初中历史第一册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 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 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 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 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如 我在认真分析教材第1课《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和结合当前形势的特点后认为:这 一课首先要告诉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以及应做怎样的人。所以讲这一课时,我这样开头:“同学们,你们一定 听过或读过许多历史故事,看谁能讲出秦始皇、曹操、秦桧、刘胡兰分别是什么时期的人物?他们是怎样的人 ?”这一问题的提出,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不少学生七嘴八舌在议论。我先后叫了几个学生来回答,但他 们的答案都不够准确。这时,我先指出以上人物分别属于那个时期。在学生聚精会神地听时,我板书第1课课 题《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导入新课:“历史上的人物形形色色,有的光耀千秋,象英雄刘胡兰,受到了世世代 代人民的崇敬;有的遗臭万年,象奸臣秦桧,长跪地上向人民请罪。”这时我指导学生看课文《刘胡兰》、《 秦桧》的插图。进而激励学生:“我们学习了历史,就应懂得怎样做人。我们应当做象刘胡兰那样的人,有远 大的理想,高尚的气节,将来才能为建设祖国多作贡献。”这样的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 果。
二、讲好插图,引发兴趣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 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由于插图很多,限于课时, 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有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如果没有向学 生讲解,就会使学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经过教师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 。如第8课《战国七雄》中的《商鞅舌战图》。因为“商鞅变法”是这一课的重点。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 ,是通过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的变法或改革来实现的。讲好《商鞅舌战图》,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 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 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为起到这 个作用,我在讲课时,让学生看《商鞅舌战图》的同时向学生讲解:“图中就是当时商鞅舌战大臣的情景。中 间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正在跟反变法的大臣辨论。你看他手拿竹简,引经 据典,振振有词。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方便,就不必效法古代。他响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道,便 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坐在他对面的是两个保守派大臣甘龙和杜贽,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这
一 场历史性大辩论,最后由秦孝公作决定:他说:“商鞅说得对,就按商鞅说的去办”。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 中,学生全被吸引往了,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三、巧设疑问,以疑激趣
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 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 就会产生一种快感。这种快感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我在讲授第19课《昌盛的秦汉文化》第一目 “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我国发明的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所 起的巨大作用和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时,我作了这样的设计,我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纸在人们日 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哪个同学能够说出首先发明纸的国家和时间?”当学生做出“中国”和“西汉 前期”的正确答案后,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有谁知道我国在纸发明以前用什么作书写材料?”有同学回答 “龟甲、竹木简或帛”后,我简要向学生介绍在纸张发明前我国书写材料的变革:殷商-主要是龟甲和兽骨, 也有铜器和玉石器;西周-主要是铜器;春秋-竹木简盛行,并开始用帛书写;东汉-竹木简和帛仍是重要的 书写材料。继而我又提出第三个问题:“与纸相比,竹木简和帛的缺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竹木简太笨 重,帛的价格昂贵”后,我指导学生看彩图27“汉代木简,”指出这就是汉代以前的书。看到这种用绳子串 木简做成的书,引发了学生很大的兴趣,这时我又加上一句话:“要是你们的书包里的学习材料还是木简的话 ,该有多少木简?会有多重?”学生听后,情不自禁地议论纷纷,都感到纸的发明太伟大了。我紧接着提出第 四个问题:“西汉发明了纸,为什么东汉蔡伦又要改进造纸术?”由于课文中没有涉及这个问题,学生的回答 很难准确,而这个问题又是必须了解的。我告诉学生:“在蔡伦之前造的纸质量差,易脆裂,厚薄不一,急需 改进。”我又指着《蔡伦》图说:“东汉宦官蔡伦在公元1改进了造纸,造纸原料请同学们在书中找出 。”这样一环扣一环的设疑解难,把学生引向似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又一村”的境地,这样既激发了兴趣 ,又掌握了知识,也更好地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的伟大意义。
四、创设情境,以情求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 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 ,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 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如在讲第18 课《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一课时,我告诉学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东西夹 击匈奴。在讲到张骞带着100多人刚走出汉朝边境,就被匈奴兵抓住时,学生为张骞的安危担忧;当听到匈 奴人想让张骞投降,把他拘留了十几年,而张骞始终保持汉节,忠于祖国时,学生被张骞临危不惧,忠心报国 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继而听到张骞终于找到悔会逃出时,学生又为之欢欣鼓舞;当再次得知张骞历尽千难 万险,从大月氏返回汉朝的途中又被匈奴人捉住并扣留一年时,学生又一次为张骞的命运担忧;当知道张骞好 不容易在经受的磨难之后,终于和另一个人回到了长安时,学生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个故事具体 情节的生动描述,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极大兴趣,尤如身临其境,为张骞的命运时忧时喜,同时又加深了对张骞 这个历史人物的了解,深深地被张骞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这时我又强调张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探险家和 外交家。在他二出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得到频繁的交流,并为后来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使新 疆地区正式归于中央_的统治之下和开辟“丝绸之路”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这样以情感人的教学,使学生对 张骞在历史上做出的重大贡献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就能更好地回答课文中提出的“张骞对我国历史上做出了什么贡献”的思考题。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奇引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编写歌谣,以歌 导趣;设置图表,以图增趣等等,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 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 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初一历史小论文范文参考 第7篇
初中的时候,我不喜欢学历史,就像听天书一样,每节课都昏昏欲睡。我一直不明我们学历史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知道那些我们还没出生就发生的事情呢?
时间,地点,时间,过程,领导人,结果和影响,评价——这就是历史。我不知道历史在发生的时候是偶然的还是被人安排好的,但是我知道我们学习它的时候,是被安排好的。就连评价都是安静的躺在那里,等你去背它。
我上初中的时候我们的历史是开卷考试。我基本每次都做不完,时间过去一大半的时候我在奋力翻书找选择题的答案。可恨的是,我干干净净的书上居然总是找不到答案。
和老爸看电视的时候,看到电视上说一些历史人物的时候,我总是问老爸,这是谁呀。老爸每次都说一句话:“你历史怎么学的?”
是啊,我也很郁闷呢!我历史怎么学的?
前两天班里举行了一次辩论会,辩题是“李鸿章到底是著名的外交家还是晚清的_贼”。这个题目是我们班自己选的,当时还有关于慈禧太后和曾国藩的.,可是慈禧太后被否决了,曾国藩又不感兴趣。
其实我当时已经很喜欢学历史了,这要归功于我们的历史老师。虽然高中也是先学鸦*战争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历史在那位历史老师的讲述中,就活起来了,虽然我还是记不住那些基本的东西,可是我开始对历史感兴趣了。我想历史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把当时的社会描画的生灵活现,这不仅仅现象的反映,也是在发展着中国的文化。
可是我没有参加辩论,因为,在我心中,李鸿章不是作为个人被载入史册的,而是但是整个的社会。并且无论在你眼中李鸿章不论是_贼还是外交家,那些都已是百年前的事。我们不应该再追究谁对谁错,历史不会因为大多数人怎么想就被改写,就能重来。李鸿章不论做过什么,放在那个时代里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要做的是了解,感知和通过对他的学习来完善自己。
历史不仅仅是李鸿章。
我想说的是,历史在演变的过程中,是按照人类、社会、自然的发展规律成形的。我们应该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
在每个人的心中,对每一段历史的认识是不同的,不要把自己的当作唯一正确的,然后和意见不同的人争的面红耳赤,也不要拘泥于课本对历史的评价,要知道课本的人也夹杂了他们对历史的认识。
初一历史小论文范文参考 第8篇
北宋嘉祐年间,士人刘几多次在国子监考试中得第一名。因他文章中诡谲险怪的文句迭出,学子们纷纷仿效,一时形成了怪异浮华的风气。欧阳修很讨厌这种文风,总想整肃一下。
这年,欧阳修主持进士考试,规定凡是写艰涩险怪文章的考生一概不取。有个考生在文章中这样写:“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意思是:天地初分时,万物始生长,伟人方问世。欧阳修想:“这个人一定就是刘几!”于是戏谑地在其后续写道:“秀才剌,试官刷。”意思是:你秀才的文章违背事理,考官就把你刷掉!还用大红笔把文章从头到尾横涂一道,称作“红勒帛”,批上“大纰缪”三个字张榜公布。后来发现这个人果然就是刘几。考场文风因此发生了改变,大家都学着写内容充实、朴素的文章了。
过了几年,欧阳修担任廷试考官,发现刘几又来参加考试。欧阳修说:“清除邪恶一定要彻底,今天一定要狠狠斥责这些个轻浮学子,以便铲除文坛祸患。”他发现一个考生写的《尧舜性仁赋》,其中一句:“故得静而延年,独高五帝之寿;动而有勇,形为四罪之诛。”意思是:所以能得宁静就可以养生,可以比五帝还高寿;如果易冲动而莽撞,就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惩罚。欧阳修便将这个考生定为第一名。等到张榜公布时,发现考生叫刘辉。有人告诉欧阳修,刘辉就是刘几,为了彻底改变文风,他连名字也改了。欧阳修很感动。
欧阳修通过大力改革文风,发现了许多人才,经过他的提拔,一个个都成了名家,其中就有王安石、苏轼和苏辙。
初一历史小论文范文参考 第9篇
一、多元史观内涵解读
我们主张多元的历史,那么什么是多元史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体现了四种史观,即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除此之外,还有革命史观、阶级史观、正统史观、英雄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等。在新课标改革之后,传统的革命史观和阶级史观逐渐淡化
现代化史观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在认识历史的范围上,要改变以往偏重政治史的习惯,将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内容视为文明演进的重要内容。文明史观要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既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要看到各个文明的独特性,同时还应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关系。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同时又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
二、新史观下的历史教学
新的课标,宽泛的高考立意,全面的史观,这些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做出调整,以适应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帮助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历史观。
1、教学理念的转变。过去相对较保守和过于程式化的史观中解放出来,突破“只重史实”的局限性思维方式,进而上升到以“史论”的高度去看待高考、看待历史。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历史观指导,没有方法的历史教育是不能称之为科学的。从高一教学开始就不断渗透对多元史观的应用。如必修一对xx战争、开放通商口岸、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的评价;必修二新航路的开辟、洋务运动、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及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必修三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等这些题目都以多元的史观为角度,有比较经典的高考试题可供借鉴参考。
2、在新史观的指导下整合教材。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编排教材即体现在三个必修模块上,教材以专题的形式分别体现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避免了传统教材体系的学科体系、教材体例、教学内容的重复。 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政治制度民主化,教材从文明史角度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古代雅典和罗马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等重大主题。物质文明方面明确了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突出了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在世界史方面,近代突出了工业革命引领的工业文明历程,特别注意在文明是关下人们社会生活发展变化,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各国经济的影响。精神文明方面,与农耕文明相适应的儒家文化成为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主干。工业革命以来的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3、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多元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过去相对较保守和过于程式化的史观中解放出来,突破“只重史实”的局限性思维方式,进而上升到以“史论”的高度去看待高考、看待历史。
4、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能力。教师在教学常过程中,应该注重多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关注史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引导学生从更新、更具时代感的角度去了解和认识历史。对最新史学动态的关注,对一线的中学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无论是课改前还是课改之后,这都是我们必修的功课之一。在日常生活之中,更多地积累素材。要合理地运用教材。教材是教师师和学生最基本的学习资料,所以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已有的资源。如相关版教材的知识链接,这些内容应该是专家们精心选来的,价值不容小觑。
我们使用的旧教材体现的是片面的、教条的旧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是旧唯物史观主要观点。随着新课程实施,教师关注课程观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但忽视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史学理念陈旧。因此无论旧教材还是历史教师都存在新史观的缺失。
新史观的缺失既不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与时俱进,也不利于学生高考历史考试的发挥。在高校和中学最紧密的结合点――高考命题这个环节上,高校教师必定会把他们平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都融入了新史观,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中的现代化史观等。
新时代要求和高考推动,迫使我们在使用历史旧教材的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新史观。例如,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中有必要融入文明史观、现代史观、全球史观。中国近现代史反映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与冲突,中国近现史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用全球史观审视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变化。
多元史观在新课程中的运用,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僵化的看待历史的态度,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地分析历史,从而适应了新时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