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半截蜡烛》教案【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漂亮的高考家长帮网小编为您带来的《半截蜡烛》教案【8篇】,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半截蜡烛》教案 篇一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帕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做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练习把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回忆上节课内容: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一个什么绝妙的主意

来收藏绝密情报?

二、学习课文

里。出示深后第5题题目,讨论如何编排课本剧。交流后小

结。

(互)弄清故事情节,可用图画和文字表示故事情节。

(2)物色演员,演好语言、动作、表情等,必须要细细读剧本

(课本)。

门)准备道具(半截蜡烛、油灯、打火机)

2、弄清故事情节,用简笔画表示。

交流后板书。

3、指导第一场戏。读课文思考,这场戏中心人物是谁,怎样演好中心人物?

找出文中反映中心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图出关

键词,反复朗读。

交流,逐一明确: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语言——“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心理——可用内心独白。

神情一一镇定沉着,临危不惧。

其他角色怎么演?

德国军官的动作——闯、坐、拿、点、放。

孩子们一一脸色苍白。

指导朗读课文,进入角色。

4、指导第二场戏。思考:这场戏中心人物是谁?该怎么演好这一角色?找出表示中心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交流后明确:

动作——(慢慢地)站,(平静地)伸、端,(不快不慢地)走,(从容地)搬,生火,(默默地)坐待。

语言——“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

神情一一镇定,从容,不露声色。

心理——练习内心独白。

其他角色:“赶上前”动作要快,语气要狠,抢夺动作很粗暴。

此时伯诺德夫人又是怎样的心情?外表如何?

指导朗读第三段。

5、指导第三场戏。思考:这一场戏中心人物是谁?怎样演?

找出表示中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交流后总结:

语言——(娇声地说)“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讨E在礼貌地)“先生们,晚安。”

动作——(镇定地)端,(小心地)上楼。

神情——恭敬、镇定。

心理——练习内心独白。

分角色读第四段。

6、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的勇敢与机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三、有感情朗读全文,酝酿人物的动作,练习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神情,把握人物的心理,做好表演课本剧的准备。

四、练习表演课本剧,同学评议

五、作业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邻居家的孩子们听!

半截蜡烛教案 篇二

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生率,绿线中的3个生率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一说怕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怕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键

通过朗读训练,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宇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3.学习第一段,理解课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

3.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学习生率新词

l.自读课文,要求:(l)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划出生字新词,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生率新词。

Zho DU6 WO XI

蜡烛伯诺德夫人屋里熄灭

zdo占dThg kuilfn

遭到厄运盯着杰奎琳

行Xin y全

楼梯灯芯摇曳

(2)指读、正音后齐读。

(3)说说生字新词的意思。

3.指名读课文、正音。

4.通过读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附对开始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解答)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

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提供句式:当_________,(谁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_________。

2.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段(l~2节):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第3节):写一名德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节):写大儿子杰克想借搬柴生火之机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怕一7节):写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紧急关头,借口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后,字词质疑。

区别理解绝密、绝妙两词。

2.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3.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方法来收藏,她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儿?

指导朗读第2节第3句,并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办法巧妙。)

4.齐读第一段。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生率表,注意每个生率的笔画与结构。

2.重点指导厄与遭两字。

3.钢笔描红、临写。

4.反馈。

六、作业练习

1.抄写生率新调。

2.读课文。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ydo y0 mXml6 mbo6 m1

()()()()

qidng d6o叁you wei ru6 zh怠n ding

()()()()

didn r6n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文围绕题目半截蜡烛写了怎样一个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第一教时,就要求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概括得是比较全面的。第二教时,复习主要内容,体现从整体入手。发问,紧扣题目。)

过渡:同学们,让我们看看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绝密情报的呢?

二、讲读课文。

1、讲读第3节。

(1)自读。想一想:德国军官突然闯进伯诺德夫人家,一个中尉无意中点燃蜡烛。(板书:点燃。)一旦绝密情报暴露,后果不堪设想。这时,伯诺德夫人怎么做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提问交流。(板书:吹熄。)追问:为什么两个孩子脸色苍白?

(3)指名朗读,注意读好描写伯诺德夫人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的词句。

(4)小结。伯诺德夫人面对这样的危机,巧妙地与德军周旋,保住了蜡烛。

2、讲读第4 5节。

过渡:危机暂时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板书: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真令人担心哪!危机有没有过去呢?

(1)指名朗读,思考上面的问题。

(2)提问交流。(板书:端走,夺回。)追问 www.shubao www.kaoyantv.com c.com:杰克是个了不起的孩子,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3)画出描写杰克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自由朗读。

(4)交流。

(5)进一步提问:伯诺德夫人此时心情怎样?

齐读第5节最后两句话,让学生体会高度紧张的气氛。

3、讲读第6 7节。

过渡: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在半截蜡烛即将熄灭之际,伯诺德夫人的小女儿只有10岁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来,巧妙化解了危机。

(1)指名朗读。

(2)啊!多危险呀!杰奎琳把半截蜡烛拿上了楼。(板书:拿上楼。)我们要为杰奎琳喝彩!我们应该赞颂她什么呢?

(3)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描写杰奎琳说话语气和样子的句子,领悟她的机智。)

(4)指导朗读。

(这一部分的教学,采用顺教的思路,是对的。这样有利于把学生引到课文的情境中去。引导学生阅读每一部分的内容,所设计问题的角度有变化。)

三、总结课文。

1、总结性提问。

(1)伯诺德夫人的大儿子杰克和小女儿杰奎琳为什么能在关键时刻很镇定地与德军周旋呢?

(2)伯诺德夫人一家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战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品质和精神呢?

2、写作方法提示。

(1)课文为什么要以半截蜡烛为题目?

(2)在记叙事情的过程中,为什么要细致地描写伯诺德夫人、杰克和杰奎琳的语言、动作、神情和心理活动?

(总结,分别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课文。这样,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四、作业。

讲述《半截蜡烛》的故事。

(能否设计书面的作业?一般要有口头和书面两方面的作业,当然要注意分量。)

《半截蜡烛》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读读记记“解释、负责、无奈、小心翼翼、完好无损、不惜代价、若无其事”等词语。

2、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情感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剧情,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幻灯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揭题: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轻易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如下(顺便理清脉络)

课文先写……接着写……

然后写……最后……

4、再读课文,检查字词:

指导分段朗读。

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

2、朗读、思考课后练习4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半截蜡烛》这篇课文。谁能根据屏幕提示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当_____时,伯诺德夫人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当_____时,大儿子杰克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当_____时,小女儿杰奎琳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2、那么,伯诺德夫人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引入新课:

交代: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通过合作、探究把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分三场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好吗?

学习第一场戏。

1、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那些动作(xx)、神态(xxx)、语言(xx)及心理活动(xxx)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2、交流。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大家一起读句。

语言:关键读好哪个词?(亮)为什么?

要读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指导朗读。

心理活动:个别读,从中体会到什么?

圈画重点词。引读。

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能把这段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

指导这是你的心理独白,你这么大声说出来,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呢。谁再来做一回伯诺德夫人。

3、小结。

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如果让你演伯诺德夫人,你能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把伯诺德夫人机智、勇敢的形象表演出来吗?

4、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需要哪些角色?演出他们怎样的特点?文中提示我们演好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节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

5、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

旁白。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

6、布置任务。为了确保演员发挥最好水平,给一点合作的时间,下面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如何把文中提示我们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表演出来。

7、演员表演,观众注意看他们的动作,仔细听他们的语言,还要观察什么呢,自己动脑看吧。

简评:主角演得怎样?(激趣:假如我是当时的总统戴高乐,我一定会为你有这样的好公民而骄傲,奖你一枚荣誉勋章。)

其它同学演得好吗?(激励:甘当绿叶,演好配角从而反衬出主角的机智、勇敢这种精神值得敬佩。)

怎么没人表扬我呀?说明(老师读得旁白和分角色朗读时的旁白一样吗?

是的,在课本剧中,有些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的内容完全可以由演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演出来。旁白不必把所有的提示语都念出来。)

学习第二、第三场戏:

1、小结布置:刚才,我们通过共同合作、探究,非常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场戏的演出。能采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合作完成后二场戏的演出吗?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组长起立,代表小组选择其中一场戏。

2、同法默读一出戏,思考:你准备从人物的哪些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演好机智、勇敢的杰克或杰奎琳?

3、交流杰克。

动作:重点提示: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读句。

语言:关键读好哪个地方?指导朗读。

其它角色又要演好哪些表现呢?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想该抓住哪些方面演出其它角色的特点。

4、交流杰奎琳。杰奎琳的机智、勇敢你认为关键是演好哪个地方。

重点提示:娇声。理解。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谁能当回杰奎琳,用娇声对德军说这句话。

联系当时情况的危急,联系她说的话,谁能猜出杰奎琳此时一定在想些什么?再读她说的话。

还有哪个地方表演时也该注意的?给你个机会,找一个你最信得过的朋友跟你合作读军官的话,其它同学一起读旁白。同学们继续想象一下怎样把杰奎琳的机智、勇敢给表演出来。

5、小结。

通过刚才的探讨,大家有信心把这二场戏演好吗?注意演员关键要演出文中提示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情,有本领的还可增加一些你认为更能突出主角机智、勇敢的表现或心理活动。

旁白注意不要喧兵夺主。

6、挑选两组表演。

7、简评。

结合评最佳主角奖。抓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再次感受主角的机智、勇敢。

结合简评配角奖。感谢你们的演出,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凶残的但又尚有些人性的德国鬼子。也更加让我们感受到了伯诺德一家的机智、勇敢。

结合品品文末句子。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你想说什么?引读两次描写情况危急的句子。(出示)

总结: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靠自己的机智、勇敢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啊!

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通过合作、探究学会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把课文编成简单的课本剧读读演演。其实,在第二次世界期间,发生过无数像这样感人的故事。同学们可回去拿些资料,并把今天的方法试着把他们编成课本剧来读读演演,好吗?

板书计划:

送情报( )

12、半截蜡烛夫人快乐( )(机智、勇敢)

儿子搬走( )爱国主义

为儿端走(成功)

问题:

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

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什么内容?……

音:蜡烛许诺遭到盯住琳琅满目楼梯摇曳强盗秘密厄运虽然绝妙微弱绝密镇定

义:厄运:厄,困苦,灾难。困苦的遭遇。

厉声:声音严厉

从容:不慌不忙

摇曳:摇荡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

学生自读、自画

动作(xx)、神态(xxx、语言(xx)及心理活动(xxx)

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三个德国军官。)

组长起立,代表小组选择其中一场戏。

圈画关键词句。

(慢慢站、端、从容搬回、生火、坐待)

(真冷)

(博得敌人的好感,这样一来,当她提出要求时才不会糟拒绝)

(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小小年纪便懂事了,和妈妈哥哥一样机智、勇敢)

(镇定、道晚安)

小组合作开始排练。

同学作评委,评出最佳主角奖和最佳配角奖。

议一议,理解人物品质。 篇四

在这个部分,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对文中的三个主人公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文中的事例、有关语句加以说明。例如,一个学生说:“我认为杰奎琳很会急中生智,在妈妈和哥哥的方法

都失败后,想到了上楼睡觉的招数,因为她是女孩子,所以故意娇声说话,显得自己很胆小,怕黑,以此降低德国军官的戒心,而且提出的要求合情合理,因此最终获得了成功,保护了情报。”有的说,他们临危不惧,在这种危急关头,每个人都很沉着,没有显现出一丝慌乱的样子,每个人都竭尽全力,想尽一切办法保护情报,妈妈轻轻地吹熄,儿子从容地抱柴,女儿镇定地上楼,在这种时候还能保持镇静,波澜不惊,正是他们最后胜利的关键,假如有一个人失误,后果都不堪设想啊!在议论的过程中,是学生组织已有材料进行再加工,并且形成自己观点和认识的一个过程,在互相交流之后,对人物品质认识得更加深入和透彻了。

《半截蜡烛》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解释、负责、无奈、粉嘟嘟、小心翼翼、完好无损、不惜代价、例行检查、若无其事、了如指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剧情,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机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法国人的残酷迫害。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通过课前预习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说说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多少?谁来汇报一下自己掌握的资料。(生交流)

2.师小结。

3.在法国,人民忘记不了这样一件事,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半截蜡烛》。

二、初读课文,了解剧本

1.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这课文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交流看法。学生的意见会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1)课文的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4.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这是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电影、电视剧等,都是根据剧本拍出来的。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读读剧本,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指名回答。

3.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提供句式:当…………,谁(怎么做)…………,(结果怎样)…………。

4.故事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四、深入阅读,感受形象

1.同学们想不想根据剧本来演演一家人巧妙与德军周旋这一幕呢?可是要想把它演好,先得认真地研究一下剧中人物的形象,怎么来研究呢?

2.引导学生可以抓住剧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揣测心理等来研究人物形象。请同学们细读剧本,选择文中的一个人物,进行深入研究。

3.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

4.集体交流,尝试表演

(一)伯诺德夫人:

(1)语言: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

要说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关键读好哪个词?为什么?

(学生各自试读后指名朗读,评价)

【教师提示:只要能不引起德军怀疑,巧妙熄灭蜡烛,你的朗读处理就都是允许的。】

(2)动作:(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吹熄了蜡烛)。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

思考:你认为是急速吹灭还是轻轻吹灭?为什么要轻轻吹?

(3)神态:(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

怎样才是“不动声色”?为什么要“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

(4)揣测心理:在敌人面前,伯诺德夫人如此镇静,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可回顾前文伯诺德夫人说的“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来理解她的爱国思想。指导朗读这句话。)

(5)尝试表演,评价。

(二)杰克:

(若无其事走到桌前,端起烛台)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

(杰克无奈地去柴房,下)

(1)引导思考:杰克的言行巧妙地哪里?

(“若无其事”才能避开敌人的怀疑,“天真冷”是“去柴房抱柴生火”的理由,这样才有可能拿走蜡烛。)

(2)揣测心理:杰克为什么能这样勇敢呢?

(3)尝试表演,评价。

(三)杰奎琳

(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去楼上睡觉吗?(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 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1)引导思考:她的说话、动作、神态有什么巧妙之处?

(语言上,她称少校为“司令官先生”,满足他的虚荣心,“天晚了,楼上黑”、“我实在太困了”,把拿灯上楼的理由说得非常充分,她特意说是 “拿一盏灯”而不是“拿蜡烛”,避免怀疑;动作上,她“打了个懒懒的哈欠”,一副极困的样子让人可信;神态上,“宝石般的眼睛”、“笑容像百合花”让人感受到孩子的天真可爱,纯洁无瑕,顿生怜悯之心。)

(2)揣测心理:杰奎琳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3)尝试表演,评价。

(四)德国军人:(略)

四、小组组合表演

五、拓展想象:

1.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你想说什么?

(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2.想象:当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故事还会怎样发展呢?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六、布置作业:

1.阅读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

2.阅读交流战争故事。

《半截蜡烛》教案 篇六

《半截蜡烛》教学后记

薛元荣

《半截蜡烛》生动地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事,赞扬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片段一

师: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伯诺德夫人一家也的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生:(脱口而出)杰奎琳。

师:有不同的观点吗?

生:(沉思片刻)母亲的贡献最大。是母亲想出了这个绝妙的注意,是母亲巧妙地吹熄半截蜡烛,尽管危机没有过去,是母亲的镇定、机智影响了孩子,才有了杰克和杰奎琳的第二、第三次的化解危机。

生:我觉得是杰奎琳起到了关键作用。

似乎很少有学生说到杰克,我出示这样一段文字: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

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师:读读这段文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厄运即将到来,我为他们一家担心、害怕、难过。

生:我体会到了灾难即将降临。

生:杰克真了不起。他“默默地坐待着”,等待的可是生命危险!他还那么从容,我真佩服他。

师:看来,是一家三口共同化解了危机。

正当我想结束这一片段时,有学生提出来,说,给予杰奎琳机会的是德军少校,因为他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怎么理解德军少校的“仁慈”。

师:德军到伯诺德夫人家干什么?

生:搜查。

师:显然不是来看望杰奎琳的。他们是怎么进来的?进来以后做了些什么?找出有关词句读一读,体会体会。

(学生圈圈划划)

生:“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闯进”足以说明他们的本质——强盗。

生:“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对一个孩子是这样的态度,少校也没有制止部下的野蛮言行,少校为什么从容部下肆无忌惮,少校本人不会“仁慈”。

生:“……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恶狼的眼睛有一双是少校的。

师:那么少校为什么会“仁慈”呢?

生:是假仁慈,因为他绝不会想到杰奎琳在保护绝密情报。

生:一旦少校发现了半截蜡烛的秘密,是绝对不会放过和他的小女儿一样大的杰奎琳的。

生:也许,就在这一刹那,少校动了恻隐之心。一来,或许他也是被迫侵略法国的;二来,看到了杰奎琳,自然想起了自己的女儿。战争使得自己和女儿无法见面,战争使得杰奎琳生活在恐惧之中。

反思:战争给德国、法国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德、法两国人民都不希望发生的。和平是世界人民的愿望。可战争这架机器迫使很多人陷入了流血、逃亡和死亡的泥沼中。少校是“德国强盗”中的一员,是执行者,是战争的奴隶和炮灰,他的“仁慈”未必全部是假仁慈,他也有像杰奎琳这样的一个小女儿,这是他的“父亲情结”闪现,“少校”角色退隐。但是,一旦发现杰奎琳的半截蜡烛的秘密,他的“少校”意识马上复苏,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厄运难免。战争使得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片段二:

(总结课文)

师;课文学完了,你想对伯诺德夫人或者杰克或者杰奎琳想说些什么?

生:伯诺德夫人,我想对你说,你真了不起!机智勇敢,并且,您的儿女在您的培养教育下也是勇敢、镇静。您的心里装着法国。

生;我想对杰奎琳说,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你保住了情报,保住了情报站,你那么镇定,那么聪明,你用你的幼小、合理的要求——上楼睡觉、有“礼貌”地道晚安机智地保住了秘密。

生:杰克,你是男子汉,我佩服你。当我读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时,我快哭出来了。杰克你真勇敢、机智,你的机智还表现在危机没有化解后的从容。

生:法国人民真伟大,伯诺德夫人一家真伟大。这是了不起的一家,这是了不起的民族。因为你们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国家,所以你们面对厄运即将到来表现得镇定自若。

这时有学生提出,“战争让女人走开”,伯诺德夫人参加情报工作还情有可原,虽然她是家庭妇女,可是让两个幼小的儿女也参加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是不是有些残忍,因为太危险了。至少“战争让儿童走开”。我让学生们读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体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生:她们是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她们的行为是正义的。

生:伯诺德夫人教育孩子要爱自己的祖国。在战争年代怎么爱国,那就是为把德国强盗赶出去做些可以做的事情,比如情报的传递工作。

生:德国法西斯是不会放过任何人的,包括孩子。他们的集中营里也关着很多孩子,他们惨无人道地杀害了很多孩子。

生:今天和平年代的爱国是好好读书,身陷战争泥潭的法国孩子的爱国是为把德国强盗赶出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战争,无法让爱国的孩子走开。

反思:战争与孩子是一个问题。《半截蜡烛》里的战争是真实的战争,孩子是真实的孩子。而我们有些反映抗战的影视里的孩子简直是在玩敌人、玩游戏。过去渲染、激发仇恨,今天暗示孩子的是战争真好玩,侵略者真愚蠢。当侵略者踏上法国的土地时,意味着法国人民的尊严面临挑战;面对侵略,除了拿起武器别无选择,要么做亡国奴。伯诺德夫人和她的孩子都知道这一点:她们别无选择。

片段三:

危机过去了吗?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大多数学生说,危机当然过去了。可是,作者为什么不写下去呢?

生:我们能看懂了,可以不写了。

生:文章要留空白,让读者去回味、思考。

师:我们把空白来填满好吗?

(学生思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生: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杰奎琳不敢惊呆了,随即恢复了镇定,摸黑走进了卧室,点燃了另一枝蜡烛,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德军看看搜查不到什么,灰溜溜地走了。当大门关紧时,伯诺德夫人和杰克冲上楼去,三个人紧紧地拥在了一起,眼里满是泪花。二次大战结束后,半截蜡烛的故事传遍了全法国。

生: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怎么回事?”德国少校狐疑地问。

杰奎琳娇声地说:“可能我走得太快了,不小心弄灭了。没关系,还有两步就到卧室了。我能找得着火柴。”危机化解了。

过了一会儿,杰奎琳举着一枝蜡烛问:“先生们,要再亮一点吗?”

生: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伯诺德夫人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上,幸好,他们围着杰克生的火正在烤火呢。

反思:虽然也有个别学生认为,熄灭了蜡烛被狡猾的少校发现了问题,伯诺德夫人一家惨遭杀害,但大多数的学生以为不合文章的逻辑,应该不会引起德军的注意。但是,在二战期间,像这样的家庭遭到逮捕乃至杀害的很多。法国人民永远纪念他们。

半截蜡烛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难点】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具准备】

光盘、图片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12

半截蜡烛

2.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教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学生交流。

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再次读课文,重点学习字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2)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3.讨论主要内容。

4.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漏税缴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绝密、绝妙。

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这样做?

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句子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很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指名朗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二、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学生深入读课文,弄清故事情节。

2.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

3.指导编排课本剧。三、第一场的编排。

1.默读课文,思考:这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应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3.学生交流怎样表演。

4.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布置准备工作。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默写词语。

第三课时

一、第二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找出表示中心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学生交流体会。

2.如果让你来演杰克,你打算怎样演?

3.其它角色怎么演?4.继续读课文,圈出关键词语,一边读一边体会伯诺德夫人此时的心情。

5.齐读第三段课文。

二、第三场戏的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常戏的中心人物是谁?怎样来演?找出表示中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学生交流体会。

3.理解“娇声”:甜美可爱的童声。

提问:杰奎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司令官说话?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学生练习杰奎琳的内心独白。

5.分角色朗读第四段。

6.教师小结。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指名学生表演课本剧,同学评议。

四、作业。

回家给父母讲讲《半截蜡烛》的故事。

半截蜡烛教案 篇八

一、读题

师:谁来读一读课题。

生读(突出半截)师:这蜡烛不长,只有半截。

生读(突出蜡烛)师:你强调了蜡烛,这可是藏有绝密情报的蜡烛。

齐读。

二、复习,整体感知,拎出主线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眼前浮现了哪些画面呢?

生:我看伯诺德夫人四处藏情报的画面。

师:在战争年代,一个妇女带着两个孩子,与德国强盗斗争,多不容易呀!

生:我看到德国军官枪过蜡烛,点燃了蜡烛的画面。。

师:这半截蜡烛系着他们以一家的性命,情况多么危急。

生述(略)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了保护绝密情报和敌人周旋的画面,那么,你们听到他们分别说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把它划出来。

生读课文,划句子。

师:伯诺德夫人说了什么?生答略

杰克说了什么? 生答略

杰奎琳说了什么? 生答略

三、学习第三小节

师:我们首先来看伯诺德夫人的话。(出示)谁来说一说?

生1说。

师:你说得很准确,也很清楚,一个标点,一个标点,都说出来了。谁再来说。(略)

四、学习第四小节

师: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可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又一场更大的危机降临了。(课件显示:蜡焰摇曳,时间嘀嗒嘀哒响起) (略)

五、学习第五小节

(课件:时间嘀嗒嘀哒声音继续响着)

师:此时空气仿佛凝固了,时钟的声音不断在耳边回荡着、回荡着。突然,小女儿杰奎林说话了(出示)

师:谁来说一说 (生1说)你再来。(生2说)

师:杰奎林是怎样说这句话的?生:(娇声)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对谁会娇声地说呢?

生:我会对我的爸爸妈妈说。

生:我会对我的爷爷奶奶说。

生:我对我的亲朋好友、长辈们说。

师:可是,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杰奎林怎么能对这残忍的、凶狠的、杀人不眨眼的德国人说呢?

生:我知道了,杰奎林故意这样说,是为了让德国人喜欢她,不怀疑她。

生:杰奎林非常聪明,她是用自己的天真来骗德国人的。同时她也非常勇敢。

师:谁来娇声地说一说?(生1、生2说)

师:你们说得真好,我也想娇声地说一说。“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我可以拿半截蜡烛上楼睡觉吗?”我说得怎样?

生纷纷:老师,你说错了,是一盏灯。

师(惊讶地):她心里明明想的是那半截蜡烛,怎么说成一盏灯了呢?

生:她不能说半截蜡烛,因为一说会引起德国人的怀疑。

生:因为妈妈想把蜡烛吹熄,哥哥想把蜡烛拿走,如果她还说半截蜡烛的话,德国军官可能会想他们一家怎么都要着蜡烛呢?莫非这蜡烛理由不可告人的秘密。

师(领悟状):哦,原来是这样。杰奎林是多么了不起的小女孩呀!我们一起娇声地说一说。

生齐说。

六、拓展

师: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过了一会儿,三个德国军官终于离开了伯诺德夫人的家。同学们,当我们面对此时此刻的蜡烛。(课件:一盏熄灭了的蜡烛)闭起眼睛想一想,你的眼前又浮现哪些画面呢?请你用笔把他写下来,给“半截蜡烛”这个真实的故事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