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高考家长帮小编精心为朋友们分享了三年级语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优秀8篇),希望能够对朋友们的写作有一点启发。
洒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篇一
【创新教案】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教学设想】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丽。
2、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的会写字。
3、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 同学们,树叶是什么颜色的?(绿色)你见过其他颜色的树叶吗?
2、 出示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水泥道为什么铺满金色的巴掌?金色的巴掌是怎么回事?)
3、 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 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 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4、 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排列 迟到 规则 凌乱 亮晶晶 湿漉漉 闪闪发光”。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法国梧桐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法国梧桐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简单介绍法国梧桐:
法国梧桐树,大乔木,高20-30m,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叶掌状5-7裂,深裂达中部,裂片长大于宽,叶基阔楔形或截形,叶缘有齿牙,掌状脉;托叶圆领状。花序头状,黄绿色。多数坚果聚全叶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长,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下垂。花期4-5月;果9-10月成熟。
它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是优良的行道树种,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在园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旷地,列植于甬道两旁,尤为雄伟壮观,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作为街坊、厂矿绿化颇为合适。
(4)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要指导读准字音,如“增、棕”,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
三、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
注释:通过学生自学,既加深了印象,同时在介绍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反复联系,加深印象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面积。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金色、水泥”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能利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零乱”等词语的意思,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重点)
2、学习用查字典、看图、找反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重点)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看图识树,导入课题。
师生交流:同学们一定都有自己喜欢的树,谁来说说你喜欢什么树?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书的图片(课件出示),你知道这是什么树吗?它的叶子像什么?(梧桐树,手掌。)
展示图片:
交流资料:世界上著名的行道树——法国梧桐,在我国公园和行道两旁可常常见到。而今在我国北自大连、北京、河北,西至陕西、甘肃,西南至四川、云南,南至广东及东部沿海各省都均有栽培。在南京老百姓们都把它简称为“法桐”或“法梧”,然而它却既不是梧桐树,亦非产自法国,而我们常说的梧桐树实际上是指“中国梧桐”。人们习惯所说的“法国梧桐”只是悬铃木中的一种。原来,悬铃木一属有8种,原产北美洲、墨西哥、地中海和印度一带。引入我国栽植的有3种。悬铃木果序柄的果实,有的1个果球,有的2个果球,有的3个以上果球,因此名称就不同,分别叫做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这是三个不同的种。
谈话导题: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法国梧桐树有着密切的联系,板书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板书课题: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学生齐读课题。)
(1)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巴掌为什么是金色的?水泥道上怎么会铺满金色巴掌?
(2)联系对梧桐树的介绍,请你把梧桐树和巴掌连起来,说一句话。
预设:秋天到了,巴掌似的树叶从梧桐树上纷纷落下。
(3)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领略一下法国梧桐在水泥道上留下的美景吧!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图片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的学习兴趣。借助图片了解树木,通过课题质疑,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介绍作者
张秋生,天津静海人,上海出生,天津市静海县人,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曾就读于上海第四师范学校。主要作品有《"啄木鸟"小队》、《校园里的蔷薇花》、《燃烧吧,篝火》、《三个胡大刚的故事》等。
1958年开始发表儿歌、儿童诗。曾任《儿童时代》杂志编辑,后调上海少年报社,任该报副总编辑、总编辑,并兼任《童话报》主编。出版有儿童诗集《"啄木鸟"小队》、《校园里的蔷薇花》、《燃烧吧,篝火》、《三个胡大刚的故事》、《爱美的孩子》,童话诗集《小猴学本领》、《小粗心奇遇》、《天上来的百兽王》,童话集《小松鼠和他的伙伴们》、《小巴掌童话百篇》、《丫形树上的初级女巫》、《鸡蛋·鸭蛋·老鼠蛋》、《来自桦树林的蒙面盗》、《狮子和老做不醒的梦》、《强盗、精灵和巫婆的故事》等。
作品先后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水洼印着凌乱增添棕红色雨靴
(重点指导生字“增、棕”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凌”是后鼻音。等。)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学习多音字: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数(shù shǔ shuò)
shù:1>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如数目、数量、数词;2>几,几个,如数人、数日。
shǔ:1>一个一个地计算,如不可胜数;比较起来突出,如数得着;2>责备,列举过错,如数落;谈论,述说,如数说、数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shuò:屡次,如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练读一读。
读一读:数(shù)学课上,一年级的小学生认真地数(shǔ)着手中的小木棍。
(3)理解词语
①下面加粗的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交流一下。
a、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b、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c、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预设一:我用联系上文的方法理解“明朗”就是“晴朗”的意思,因为上一个自然段有句话“天开始放晴了”。
预设二:“熨帖”就是紧贴的意思。我是通过查字典查到的。
预设三:“凌乱”就是“杂乱无条理”的意思,我是通过上文的“它们排列得并不整齐”。
②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印着: 光线充足(多指室外)。
排列: 留下痕迹。
规则: 贴切、妥帖。
明朗: 顺次序放。
熨帖: 规律、法则。
凌乱: 杂乱无序。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2)梳理课文思路
练填空:课文先写(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再写(“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情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然后写(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最后写(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本在生字教学中,放手学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四、学习“会写字”
铺泥晶紧院印排列规则乱棕迟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铺、泥、院、列、棕、迟。如“铺”,“钅”是形旁表义,表示这个字和金属有关,“甫”是声旁,表音。
(2 )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排:扌非规:见夫则:贝刂
(3)组词巩固:如“铺满水泥泥塘水晶院墙规则排列凌乱棕红色迟到”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铺、泥、院、排”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印列规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迟”半包围结构,“尺”的最后一捺变成点。)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紧”,左右结构的字“铺、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迟”,学生练写。
铺:“甫”上横要长,下框内两短横居中,中竖贯穿上下。
泥:“尸”上框扁小,竖撇要长;“匕”撇要短,竖弯钩的弯要大。
晶:三个“日”要匀称,上边的居中间,下边两个要平行排列。
紧:上下宽,中间稍窄,各部分都要写扁,“幺”最后一笔是点。
院:左窄右宽,“阝”在左边,右边“元”的撇和竖弯钩都在下横处起笔。
印:第一笔短撇起笔稍高,与下边的竖提分两笔写,中间一短横,右边是单耳。
排:“非”中间两竖右边的稍长些,左右各三横,下横都稍长。
列:“歹”首撇要短,横撇要长,点在里面不出头。“刂”在右边。
规:左边两横稍向上提,竖撇要长,点要小;“见”下框要窄。
则:“贝”下框要窄,竖撇在框内上部起笔,点在框外。
乱:“舌”的撇稍短,横略长,“口”要小。
棕:左窄右宽,“示”下横要长,竖钩在下横处起笔。
迟:“尺”扁框要小,捺变为点稍大一些,注意“辶”的笔画。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1)表示事物的词语:巴掌、水洼、
(2)表示动作的词语:蹦跳
(3)描写事物或人物的词语:明朗、潮湿、闪闪发光、平展、凌乱
(4)叠词:亮晶晶、湿漉漉、闪闪发光
(5)有新鲜感的词语:巴掌、放晴、水洼、映着、尽头、熨帖、平展、规则、凌乱、迟到
2、短语积累:
明朗的天空亮晶晶的水洼小小的蓝天金黄金黄的叶子
闪着雨珠的叶子湿漉漉的水泥道彩色的地毯闪闪发光的地毯
很远很远的地方金色的小巴掌棕红色的`小雨靴棕红色的小鸟
金黄的叶丛
3、精彩的句子:
(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3)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六、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及对秋的赞美之情。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朗读课文,抄写课文中喜欢的句子。(重点)
3、学习课文,感受到大自然秋天的美。并观察身边的景物,写几句话,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色的赞美。(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课件出示图片)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2、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很美)
3、(板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喜欢的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导入课文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培养了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的良好习惯。: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本文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
5、从哪看出“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真美啊?(从三个比喻句“水泥道像一块彩色的地毯。”“梧桐树的落叶像金色的小巴掌。”“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的具体描写看出的。)
6、读课文,说一说“金色巴掌”指什么?用一个词语说出“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给你印象?(文中“金色巴掌”指法国梧桐树叶。“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真美啊!)
7、再读课文,画出写“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美的句子。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细细品读。
三、品读赏析,交流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2、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谈谈自己的感受。(板书: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预设一:当我看见这些无比巨大的森林,被秋风吹落在地,心里头有一种甜滋滋的感觉,因为它美,瞬间会让我感到,这里才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秋天的叶子会跟着秋风伴舞,它随风,轻轻的落下,落下。只到地上铺成一个金黄的“地毯”,在秋风之下,我也会跟着它奔跑。
预设二: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3、指导学生带有美好的感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4、谈话过渡: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大自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有了什么新发现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阅读课文,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了水泥道的美,培养学生感受美,鉴别美的能力。:
(二)学习第二至九自然段。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第二至第九自然段。
(1)“我”有什么新发现?
①啊!多么明朗的天空。(板书:天空明朗)
②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板书:地面潮湿)
③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板书:法国梧桐树叶金黄金黄)
④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2)课件出示: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①交流对这段话的理解。(这个比喻句,从水泥道的颜色、柔软度、光泽、长度上写出了它的美。)
②作者为什么把铺满梧桐树叶的水泥道比作地毯?(因为水泥道的颜色是金黄金黄的、是“一片片”飞落下来落在路面很柔软,又闪闪发光(闪着雨珠)、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这些特点与地毯有相似的地方。)(板书:水泥道地毯)
(3)课件出示: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①交流对这段话的理解。(把“法国梧桐树的落叶”比作“金色的小巴掌”,形象的写出了法国梧桐树的形状像“小巴掌”,因为是“金黄金黄的叶子”,从颜色上又有了“金色的小巴掌”之比。)(板书:小巴掌)
②“熨帖”这个词语用什么方法理解,什么意思?(“熨帖”这个词语我先查字典,知道是“贴切、妥帖”的意思;然后看课文中的插图,明白这个词语是说梧桐树的落叶紧紧地粘在地面上意思。)
(4)课件出示: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①“这”指什么?(“这”指排列不规则、有些凌乱的法国梧桐树落叶。)
②从“然而”这个词你感受到什么?(“然而”一词表示转折,将“不规则”、“凌乱”这些与美无关的词语与美联系起来,还用“更”这个表示程度的词语强调铺满梧桐树落叶的水泥道的美,表达了作者对水泥道美的赞叹。)
(5)这个发现令“我”非常高兴,大家再来读读这部分课文。
(6)有了新发现后,“我”是怎么做的?(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我一张一张仔细地数着。)
①课件出示: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②交流对这段话的理解和感受。(将“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比作“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将“我”走路比作“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来表现秋天特有的美。)(板书: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③找出“我”陶醉于水泥道上的美景的句子,并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这两段话写出“我”太喜爱水泥道了,一边走,一边想象,那是多么美的生活啊!从中可以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2、再读课文第二至九自然段,读出“我”的喜悦之情。
3、按照课文意思补充句子。
水泥道像________________。(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梧桐树的落叶像________________。(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棕红色的小雨靴像_________________。(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4、读画出的句子,思考作者在水泥道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美在哪?(作者看到了水泥道上铺满法国梧桐树叶,不规则的排列着,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想到了法国梧桐树叶像“金色巴掌”,“水泥道”像彩色的地毯。美在它的颜色、柔软、发光、绵长,甚至无规则的排列。)
5、你在上学或者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有一天,我们上完四节课就放学了。虽然已是秋末时节,但中午的阳光从头照到脚,让人浑身暖暖的。当我走进一片小树林时,风轻轻一吹,我看见一些树叶随风起舞,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飞来飞去,然后又跳着“芭蕾”,旋转着落在了地上。我俯身从地上捡起一片树叶——很漂亮,摊开手掌,把树叶放在手掌里,仔细地欣赏着。突然,一阵风吹过,树叶随着风从我手中悠悠地溜走了,我正准备抓住它,它却调皮地飞得更高。我想,就让它在风中轻舞吧!)
(三)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此时此刻,作者又有什么感受?(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板书:水泥道真美)
2、指导学生带有赞叹地语气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四、总结课文主旨。
1、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抓住秋天雨后铺满落叶的水泥道,通过对眼前所见所闻所感的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秋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五、学习写作方法
1、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首尾呼应)
(1)“首尾呼应”本义是前面和后面的人一呼一应。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本文第1自然段“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第10自然段,再次写道:“一夜秋风,一夜秋雨。”这样使文章结构严谨,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板书:总起具体总结)
(2)举例:
开头: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结尾: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3)练一练:写写你眼中的秋天,注意做到首尾呼应。
2、本文题目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个题目好在哪里?
首先,点明课文的主要内容一水泥道上铺满了金色巴掌样的叶子,给读者带来美好的享受:其次,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叶子比喻成“金色巴掌”,生动形象;另外,还能引发读者思考:为什么会铺满金色巴掌呢?一是秋雨后,树叶飘落;二是作者热爱生活,才会有所发现。
六、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讲述了作者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秋天的美。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知道了要多注意观察生活,就能写出身边的美景。
七、主题延伸
每天上学同学们都从自己家出发,一路上看到不同的景色,同学知道你家怎么走吗?就让我们组织一次“我家这样走”的指路交流活动。建议形式要多样:
1、可以写到你家路边看到的景物、建筑物;
2、可以画一幅到你家的行程图,讲给大家听;
3、可以带同学去一趟……
八、推荐阅读
本课推荐阅读《秋天来到我家院子里》《上学路上》
(一)阅读《秋天来到我家院子里》完成练习:
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分别说说把什么比做什么?
(二)阅读《上学路上》完成练习: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词语,说说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八、当堂检测(选做)
九、课后作业
洒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金色、水泥”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能利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零乱”等词语的意思,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重点)
2、学习用查字典、看图、找反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重点)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看图识树,导入课题。
师生交流:同学们一定都有自己喜欢的树,谁来说说你喜欢什么树?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书的图片(课件出示),你知道这是什么树吗?它的叶子像什么?(梧桐树,手掌。)
展示图片:
交流资料:世界上著名的行道树——法国梧桐,在我国公园和行道两旁可常常见到。而今在我国北自大连、北京、河北,西至陕西、甘肃,西南至四川、云南,南至广东及东部沿海各省都均有栽培。在南京老百姓们都把它简称为“法桐”或“法梧”,然而它却既不是梧桐树,亦非产自法国,而我们常说的梧桐树实际上是指“中国梧桐”。人们习惯所说的“法国梧桐”只是悬铃木中的一种。原来,悬铃木一属有8种,原产北美洲、墨西哥、地中海和印度一带。引入我国栽植的有3种。悬铃木果序柄的果实,有的1个果球,有的2个果球,有的3个以上果球,因此名称就不同,分别叫做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这是三个不同的种。
谈话导题: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法国梧桐树有着密切的联系,板书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板书课题: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学生齐读课题。)
(1)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巴掌为什么是金色的?水泥道上怎么会铺满金色巴掌?
(2)联系对梧桐树的介绍,请你把梧桐树和巴掌连起来,说一句话。
预设:秋天到了,巴掌似的树叶从梧桐树上纷纷落下。
(3)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领略一下法国梧桐在水泥道上留下的美景吧!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图片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的学习兴趣。借助图片了解树木,通过课题质疑,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介绍作者
张秋生,天津静海人,上海出生,天津市静海县人,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曾就读于上海第四师范学校。主要作品有《"啄木鸟"小队》、《校园里的蔷薇花》、《燃烧吧,篝火》、《三个胡大刚的故事》等。
1958年开始发表儿歌、儿童诗。曾任《儿童时代》杂志编辑,后调上海少年报社,任该报副总编辑、总编辑,并兼任《童话报》主编。出版有儿童诗集《"啄木鸟"小队》、《校园里的蔷薇花》、《燃烧吧,篝火》、《三个胡大刚的故事》、《爱美的孩子》,童话诗集《小猴学本领》、《小粗心奇遇》、《天上来的百兽王》,童话集《小松鼠和他的伙伴们》、《小巴掌童话百篇》、《丫形树上的初级女巫》、《鸡蛋·鸭蛋·老鼠蛋》、《来自桦树林的蒙面盗》、《狮子和老做不醒的梦》、《强盗、精灵和巫婆的故事》等。
作品先后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水洼印着凌乱增添棕红色雨靴
(重点指导生字“增、棕”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凌”是后鼻音。等。)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学习多音字: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数(shù shǔ shuò)
shù:1>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如数目、数量、数词;2>几,几个,如数人、数日。
shǔ:1>一个一个地计算,如不可胜数;比较起来突出,如数得着;2>责备,列举过错,如数落;谈论,述说,如数说、数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shuò:屡次,如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练读一读。
读一读:数(shù)学课上,一年级的小学生认真地数(shǔ)着手中的小木棍。
(3)理解词语
①下面加粗的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交流一下。
a、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b、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c、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预设一:我用联系上文的方法理解“明朗”就是“晴朗”的意思,因为上一个自然段有句话“天开始放晴了”。
预设二:“熨帖”就是紧贴的意思。我是通过查字典查到的。
预设三:“凌乱”就是“杂乱无条理”的意思,我是通过上文的“它们排列得并不整齐”。
②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印着: 光线充足(多指室外)。
排列: 留下痕迹。
规则: 贴切、妥帖。
明朗: 顺次序放。
熨帖: 规律、法则。
凌乱: 杂乱无序。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2)梳理课文思路
练填空:课文先写(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再写(“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情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然后写(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最后写(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本在生字教学中,放手学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四、学习“会写字”
铺泥晶紧院印排列规则乱棕迟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铺、泥、院、列、棕、迟。如“铺”,“钅”是形旁表义,表示这个字和金属有关,“甫”是声旁,表音。
(2 )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排:扌非规:见夫则:贝刂
(3)组词巩固:如“铺满水泥泥塘水晶院墙规则排列凌乱棕红色迟到”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铺、泥、院、排”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印列规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迟”半包围结构,“尺”的最后一捺变成点。)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紧”,左右结构的字“铺、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迟”,学生练写。
铺:“甫”上横要长,下框内两短横居中,中竖贯穿上下。
泥:“尸”上框扁小,竖撇要长;“匕”撇要短,竖弯钩的弯要大。
晶:三个“日”要匀称,上边的居中间,下边两个要平行排列。
紧:上下宽,中间稍窄,各部分都要写扁,“幺”最后一笔是点。
院:左窄右宽,“阝”在左边,右边“元”的撇和竖弯钩都在下横处起笔。
印:第一笔短撇起笔稍高,与下边的竖提分两笔写,中间一短横,右边是单耳。
排:“非”中间两竖右边的稍长些,左右各三横,下横都稍长。
列:“歹”首撇要短,横撇要长,点在里面不出头。“刂”在右边。
规:左边两横稍向上提,竖撇要长,点要小;“见”下框要窄。
则:“贝”下框要窄,竖撇在框内上部起笔,点在框外。
乱:“舌”的撇稍短,横略长,“口”要小。
棕:左窄右宽,“示”下横要长,竖钩在下横处起笔。
迟:“尺”扁框要小,捺变为点稍大一些,注意“辶”的。笔画。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1)表示事物的词语:巴掌、水洼、
(2)表示动作的词语:蹦跳
(3)描写事物或人物的词语:明朗、潮湿、闪闪发光、平展、凌乱
(4)叠词:亮晶晶、湿漉漉、闪闪发光
(5)有新鲜感的词语:巴掌、放晴、水洼、映着、尽头、熨帖、平展、规则、凌乱、迟到
2、短语积累:
明朗的天空亮晶晶的水洼小小的蓝天金黄金黄的叶子
闪着雨珠的叶子湿漉漉的水泥道彩色的地毯闪闪发光的地毯
很远很远的地方金色的小巴掌棕红色的小雨靴棕红色的小鸟
金黄的叶丛
3、精彩的句子:
(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3)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六、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及对秋的赞美之情。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篇四
设计说明:课文用一个小孩的眼睛去发现梧桐叶落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的美景,体现了孩的天真烂漫。
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小作者观察到的每一个景点,体会比喻句的妙用,感受到小作者的观察细致,想象丰富。
学前准备
1、观察每天行走的水泥路。(学生)
2、自学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精读感悟
(用时:10分钟)1.自读课文,了解作者观察到的每个景点。
2、理解词语:明朗、亮晶晶、湿漉漉、熨帖、凌乱。
3、欣赏文中的比喻句。
4、根据课文内容释题。1.作者观察了明朗的天空、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亮晶晶的水洼、金黄的叶。
2、联系课文内容和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
3、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指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4、“金色巴掌”指梧桐树的叶,课题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6.仿写词语。
亮晶晶________________
7、仿写比喻句。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巴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赏析美句(用时:20分钟)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美景的句,用“”画出作者高兴的句。
(学生读后,课件相应出示)
2、欣赏、体会这些句中的美。1.美景:(1)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一掉下来,被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2)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2、高兴:(1)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2)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8.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水洼
()的地毯
()的巴掌
()的天空
()地走着
()地歌唱
三、总结仿写(用时:10分钟)1.多美的水泥道啊,你们喜欢吗?
2、你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小练笔:用几句话写下你上学或放学看到的景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文的小作者观察细致,想象丰富,语言也很优美。教学中,我注重对重点句的理解、感悟,先让学生感受到了文字的优美,再去想象欣赏美丽的图案,让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片段
◆抓住重点语句,感受水泥道的美丽(教学重点)?
师:一条普通的水泥道,作者却认为它很美丽,你能感受到这种美吗?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代表交流)
生1:我认为水泥道很美,水泥道的小水洼都映出小小的蓝天了,蓝天都铺在水泥道上,不美吗?
生2:水泥道的美在于梧桐树叶的装饰,金色的树叶落满地面,这种图案很美。
生3:我从文中的两个比喻句中感受到了水泥道的美。一句是把梧桐树叶比作我们的手掌,同学们伸出自己的手掌看看,美吗?一句是把铺满落叶的水泥道比作一块彩色的地毯,真美啊!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准确,你们读书很认真,还有吗?
生:梧桐树叶落在水泥道上,是自由落下,随意地贴在地面上,虽然不规则,但这也是一种不对称的美。
师:是啊,看来同学们也喜欢上了这条水泥道,和作者一样,你们能找出写作者喜欢水泥道的句吗?
(生齐读倒数三、四自然段)
(板书:小心地走着、仔细地数着、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师:由于作者的细心观察,把水泥道描绘得像一幅图,你能画下这幅画吗?
(学生画出这条美丽的水泥道)
赏析:这一教学片段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品读文中重点句,以读促悟,学生通过读,品味了语言的美感,想象出了一条美丽的水泥道。文内容。
学习重点认识生字、词语。
学前准备1.观察每天行走的水泥路。(学生)
2、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问题导入(用时:5分钟)1.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每天上学、放学走过的水泥路是什么样的?用一句话概括。
2、今天,我们要欣赏到一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你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吗?(板书课题)1.学生交流走过的水泥路的样。
2、齐读课题。1.用一句话概括你走过的水泥路的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识字(用时:15分钟)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重点指导“凌、增、棕、靴”的读音和“铺、印、图、迟”的笔顺。1.学生熟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2、同桌用自制的生字卡片识字:
加一加识字:案、规、图
熟字加偏旁识字:
甫(铺)尼(泥)完(院)
非(排)贝(则)尺(迟)
谜语识字:三天(晶)2.给加点字注音。
水洼()凌乱()
增添()棕色()
3、比一比组词。
洼()综()
娃()棕()
列()愉()
烈()偷()
三、熟读感知(用时:15分钟)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读自己喜欢的句。1.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读自己喜欢的句。4.同桌互讲课文主要内容。
四、课堂小结(用时: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按结构归类复习生字。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归纳字的结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读拼音写词语。
shuǐnítúàn
()()
páilièɡuīzé
()()
教学反思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较多,学生随文识字,还采用多种方法识字,最后又按结构归类巩固识字,效果较好。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感受文中的优美句。
2、练习写话。
学习重点理解相关句,感受作者的语言美。
学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
2.理解、交流“明朗、凌乱”的意思。
3.品读课文,摘抄喜欢的句子。
重点
1.会认6个生字。
2.品读课文,摘抄喜欢的句子。
难点
理解、交流“明朗、凌乱”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展示落叶,感受课题
1.学生说说课前收集到的落叶形状。
2.重点展示梧桐树的叶子,说说梧桐树叶的形状。
3.大家说得真好,比一比,看看梧桐叶子像不像我们的手掌。这些手掌铺在一条水泥路上,这就是……
4.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5.学生齐读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理清课文内容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师: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有没有觉得这条水泥道如在眼前呢。请同学们也来读一读课文,读不顺的地方画上记号,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同桌互相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不容易读通顺的地方相互帮助,多读几遍。
4.检查要求会认的生字,注意“凌、增、棕”是后鼻音。
5.学生画出这些生字在文中组成的词语。
6.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课文,感受秋天
1.品读第1~4自然段。
(1)师范读时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师:你们知道“明朗”的意思吗?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想一想这个词语的近义词是什么,还可以根据句子的意境来想词语的意思。
(2)学生朗读时出示句子: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师: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个词语?
2.品读第5~8自然段。
(1)指名读,并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句子。
(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随机指导学生朗读。
①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师: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板书:闪闪发光(印着落叶图案)的地毯
师:读的时候,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
②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师:想一想,说说“熨帖”是什么意思。落叶是怎样地铺在水泥道上的?为什么会这样熨帖地粘着呢?
③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师:“凌乱”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可以联系上文的“并不规则”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④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师:这句话里面哪些词让你印象深刻?
(3)指导朗读。
师:多美的水泥道呀,你会怎样朗读呢?先自己读一读,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告诉大家。
3.品读第9~11自然段。
(1)听老师读,想一想,小作者经过水泥道时走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2)学生相互交流。(从“很慢很慢”可以看出小作者经过水泥道时走得非常慢。)
(3)师:小作者为什么会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很美呢?(引导学生明白:仔细观察会发现意想不到的美。)
四、阅读课文,摘抄句子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2.让学生摘抄本课喜欢的句子到自己的积累本上,教师提醒学生抄写句子的格式。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会写13个字,正确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总结课文,感悟意境。
3.习得方法,练笔拓展。
教学重点
1.会写13个字。
2.总结课文,感悟意境。
教学难点
尝试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学流程
一、出示画面,积累语句
师:走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我看到了平时从未发现的美丽景色。大家快来看啊!
画面一(出现潮湿的地面):你会想起我们上节课积累的哪些词语或句子?
画面二(出现梧桐树掉叶子的画面):你又会想起我们上节课积累的哪些词语或句子?
画面三(出现一条铺满梧桐树叶的小路):你会怎样描述这条路?
画面四(出现一双穿着雨靴的脚在落叶路上的画面):这双小脚会怎样走在这条路上?
二、入情入境,理解感悟
师:同学们,小作者仔细观察秋天的水泥路就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他还想象自己的雨靴就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多美啊,带着这样的想象,美美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理清脉络
师:同学们,课文我们又读了一遍。你们发现课文的写作特点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1.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
(若学生找不到,教师可直接指导。)
2.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句尾用上省略号,让人产生无限的想象。)
3.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句子更生动、形象。)
4.一个亮晶晶的水洼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量词的运用,让句子优美、清新。)
四、学习字词,认真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读一读。
2.为生字找词语朋友。(指名口头组词)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全班交流,特别注意几个字的书写,如“铺”字右边的点不要漏写;“印”的第一笔是短撇;“规”左边的点不能写成捺。
5.学生书写生字。
五、丰富文本,完成练笔
1.出示课后的“阅读链接”。
2.学生自读,发现和课文在写法上的不同。
3.教师简介汪曾祺及《自报家门》这篇文章。
4.学生交流读后感。
5.出示学校周围的图片,引导学生想一想上学或放学路上自己看到了什么?
6.小组内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的发现。
7.师:同学们,你能像课文或“阅读链接”那样把自己看到的景色写下来吗?
8.学生练笔。
9.作品展示,全班交流。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篇七
【教学设想】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丽。
2、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的会写字。
3、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树叶是什么颜色的?(绿色)你见过其他颜色的树叶吗?
2、出示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水泥道为什么铺满金色的巴掌?金色的巴掌是怎么回事?)
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排列迟到规则凌乱亮晶晶湿漉漉闪闪发光"。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法国梧桐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法国梧桐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简单介绍法国梧桐:
法国梧桐树,大乔木,高20-30m,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叶掌状5-7裂,深裂达中部,裂片长大于宽,叶基阔楔形或截形,叶缘有齿牙,掌状脉;托叶圆领状。花序头状,黄绿色。多数坚果聚全叶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长,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下垂。花期4-5月;果9-10月成熟。
它是世界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是优良的行道树种,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在园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旷地,列植于甬道两旁,尤为雄伟壮观,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作为街坊、厂矿绿化颇为合适。
(4)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要指导读准字音,如"增、棕",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
三、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
注释:通过学生自学,既加深了印象,同时在介绍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反复联系,加深印象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面积。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水泥道上铺满金色巴掌?金色巴掌是怎么回事?
2、把你见过的法国梧桐树叶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出示法国梧桐树叶的图片(学生描述。)
二、品味课文,体会感情
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说说自己眼中的秋风。
(2)说说自己了解的秋雨。
(3)课件出示描写秋风、秋雨的片段,欣赏阅读。
秋天来了,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了,树叶开始变黄了,风一吹,大片大片的叶子从树上飘落下来,满地都是干枯的叶子,走在上面,发出"嘎嘎"的声音。
秋天的雨水特别多,总是滴滴答答下不完,害得我哪也去不了。不过空气变得清新了,不再干燥了,雨一停,秋高气爽,很美丽。
2、指导学生读课文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
(1)作者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
①多么明朗的天空。
②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③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④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⑤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2)作者在当时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①作者心情愉快。(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②作者非常喜欢雨后的水泥道。(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三、思考交流。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说说自己是如何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3、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和同桌互相交流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
(1)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观察细致,描写具体。)
(2)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把水泥道上的树叶比作一块彩色的地毯。)
(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把法国梧桐树的落叶比作金色的小巴掌。)
(4)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使句子生动、形象。)
四、课后延伸。
请学生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公开课教案 篇八
课前分析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我”在上学的路上偶然发现了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 水泥道是一个美好的故事,展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 水泥道的热爱。
关注文本:本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认识自然、走进自然的愿望,帮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实现自由无忧的童年,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注重结构:文本结构清晰,其片段特征鲜明。先是写了一整夜的秋风秋雨,等天放晴了,背上书包去上学,然后用金黄的叶子对铺满 水泥道做了一个具体生动的描述,最后写道,我家门前的水泥道真的很美。结尾呼应开头,点明中心,使文章融为一体。
注意用词:文中用词准确生动,很多词语充满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比如《明明》描写的是秋风秋雨一夜之后的晴空万里,文中的“天开始放晴”和“波光粼粼的水坑”等词语就详细描述了这一点。“铁铁”“平展”“凌乱”等词语,详细展现了作者观察到的不同秋景。
讲究修辞:文中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使文字生动有趣。例如,“水泥道铺着一张彩色地毯……”铺满落叶中的水泥道被形容为格外美丽;“你看,就像两只棕色的鸟、”一句话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写下了我走在水泥道上时一种幸福舒适的心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洼、阴”等6个新词,写“蒲、泥”等13个词,写“水泥、清”等15个词。
2、感性读课文,体会作者写的水泥道之美。
3、可以用“清乱”等多种方法理解单词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方法。
4、能够提炼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5、可以模仿课文或“阅读链接”,三言两语写出上学路上或放学后看到的风景。
教学重点
可以用多种方法理解“清晰、凌乱”等词语的含义,并与同学交流理解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者善于发现美、描写美、欣赏美。
教学策略
识字环节允许学生使用所学的识字方法独立阅读。书写环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结构特点,然后更加注重关键笔画,从而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不理解的关键词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想象图片等方式理解。在阅读学习中,可以通过反复朗读和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水泥道的美和作者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感受力、美感和辨别美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程表
2课时
第一节课
班级目标
2、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首先,介绍情况以揭示主题。
1、老师的问题:同学们,现在是秋天。你观察上学和放学路上的变化吗?落叶多吗?
预设:秋天到了,树叶变黄,有些树叶从树上掉下来。
2、揭秘话题:铺满落叶之路是怎样的?我们去看看吧!
3、在黑板上写字,一起读题目。(板书:水泥道5 铺满金色巴掌)
4、引导式提问:看完题目,你有哪些问题?
预设:为什么巴掌是金色的?
2: 水泥道上怎么会有铺满金色巴掌?
5、展示图片,介绍法国梧桐树。
6、老师提问:关于梧桐树的介绍,请把梧桐树和巴掌联系起来,说一句话。
预设:秋天到了,棕榈般的叶子从梧桐树上落下。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生活体验,从视觉图片入手,符合儿童认知规律,通过引入图片和提问话题,提高学生阅读预期,预热课程。)
二、一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己读课文。
作业:请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2、学习新单词。
①我会认出来的。
所有的学生都非常认真地阅读。背课文中的单词怎么样?
1)展示单词,读两遍,然后读名字。
注意正确读法:平舌音“渐增而褐”,前鼻音“印”,后鼻音“陵”。
②谈谈识字方法。
你是如何记住这个新单词的'?说说你的识字方法。
预设:学生可以说“加一加,换一”。
老师指导:这个班形声字很多。你能用形声字的规则举例吗?
预设二:“泥”是形声字,左边部首是形声字,表示意义。右边“Ni”在声音旁边,表示发音。
老师指导:我们也可以通过读单词来深刻理解单词的意思。
(3)自由练习阅读,带动火车阅读。
(2)我会理解的。
教师指南:你如何理解下列句子中的单词?
1、预设:我理解“明确”就是联系上面的方法“明确”,因为在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一句话是“开始明确了”。
预设二:“烫”就是执着,我查字典发现的。
预设三:“不整洁”的意思是没有章法,我从上面猜测是“它们没有排列整齐”。
(3)我会写字。
(1)展示词汇。读名字,一起读,读名字。
②学生观察结构特征。
(3)引导容易出错。
(3)学生练习写作。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整体观察生词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多关注重点笔画和易错笔画,正确规范书写汉字。)
第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阅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落,用横线标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分割文本并阐明层次。
(1)小组讨论与交流:课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课堂交流,层次分明。
(相机板书:水泥道秋风秋雨一夜见美景)
(设计意图:将文本分成自然段落,总结每个自然段落的内容,明确文本的顺序。)
第四,总结提高。
1、老师总结:经过一夜秋风秋雨,门前的水泥道真美!这节课,我们解了生词,扫清了阅读障碍,整理了课文顺序。课后请好好读课文,并认真写两遍生词。
2、抄写并积累“水泥,清理”等15个字。
5、课堂作业设计。
1、我会写字。
尼·tǔ·伊奥·扬·切达·奥·派·利盖·塞
( )( )( )( )( )
2、根据图案写单词。
晶晶() () () ()
金黄色()()()。
闪闪发光的()()()。
3、连接并形成适当的短语。
明亮的水坑,五颜六色的小拍打。
棕色的天空,金色的地毯。
闪闪发光的树叶小心翼翼地歌唱。
金鸟快乐地数着。
参考答案:
1、土壤足迹的后期排列规律。
2、红色是匆忙和黑暗的。
考虑活动、活动和手势。
一步一步,谦恭可爱。
3、晴朗的天空,棕红色的鸟儿,波光粼粼的水坑,金黄的树叶,五颜六色的地毯,金色的小巴掌,小心翼翼地数着,快乐地唱着。
第二节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验和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 水泥道上的行走,产生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理解、走进自然的愿望。
2、能够结合上下文运用“清乱”等各种方法理解单词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方法。可以提炼出你喜欢的句子。
3、可以模仿课文或“阅读链接”,三言两语写出上学路上或放学后看到的风景。
首先,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老师转场:路两边的法国梧桐树都掉了金黄的叶子。这片带雨滴的叶子,当它们落下来的时候,紧紧地贴着湿漉漉的水泥道。
2、老师问:看完图片有什么感受?
预设: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谈论自己感受到的美。
3、打印你在脑海中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和同学一起读题目。
(板书:铺满金色巴掌中的水泥道)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介绍文字,解读题目。感受水泥道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认真阅读课文,体验情绪。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名字,一起读。
2、老师提问:课文描述的是什么时间?
预设:学生在早上和上学的时候根据句子回答。
3、点名。带着情感阅读第一自然段指南。
(2)研究自然部分2至9。
过渡:一夜秋雨秋雨之后,大自然发生了哪些变化?我有什么新发现?让我们一起欣赏一组图片。
1、学生欣赏秋风秋雨图片,谈感受。
预设:当我看到秋风吹落在地上的树叶,会瞬间让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预设:秋叶随风起舞,随风轻轻飘落,直到地上铺上金色的地毯。秋风之下,我也会和他一起奔跑。
预设三:秋雨凉,驱走了夏天的炎热,给我们带来了凉爽。
老师转场:多少秋风,多少秋雨,落叶装扮大地,五颜六色的秋天在我们眼中是那么迷人。
2、分配任务:自由阅读2-9个自然段落,同桌讨论交流:经历了一夜秋风秋雨,我有了哪些新发现?
3、课堂交流。
1:天气好了,变凉了,地面湿了,蓝天露出来了,树叶从树上落下来了。
(板书:秋风一夜)
预设2:根据课文,学生找到一张描写梧桐叶落在水泥道上的迷人图片。
4、老师指导:找出课文中“清楚”、“压过”、“凌乱”等关键词,用各种方法理解,总结理解单词所用的方法。
5、老师指导: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谈谈感受。
预设:梧桐叶覆盖的水泥道形象,铺上五颜六色的地毯,真的很美!
前提二:通过仔细观察,笔者发现悬铃木的叶子形状像手掌。他这么有思想,我也要学会仔细观察事物。
(相机板书:七彩地毯,金色巴掌)
5、老师质疑:为什么说梧桐叶像小巴掌?
预设:学生会注重外貌和身材。
6、这真是大自然赐予的美景!
7、这个发现真的让我很开心。谁会高兴地读它?
它指的是学生的阅读、男性的阅读和学生的阅读。
8、教师引导思考:当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你在哪里看到的?
小组讨论和交流,课堂上的小组交流。
7、一起读第二至第九自然段,读出其中的喜悦。
8、摘录喜欢的句子。
(三)学习最后两段自然段。
教师引导思维:
1、作者此时此刻的感受如何?
1:我很喜欢雨后的水泥道。
预设2:第一次感觉门前的水泥道真的很美!
(板书:水泥变美)
2、用赞赏的语气读这两段自然的文字。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拓展想象力,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水泥道的美,培养学生感受美、识别美的能力。)
第三,拓展学习和阅读环节。
(一)老师提问:说说看,你认为作者能把水泥道写得这么漂亮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细心观察,丰富想象。
(板书:细心观察,丰富想象)
(2) 1、教师过渡:我们来读一篇文章的节选。作者在往返学校的路上发现了什么?
2、学生自由阅读,老师点名。
3、老师们互相提问和交流。
告诉我去学校的路。
预设:你必须穿过一条街道和一条蜿蜒的小巷。
(2)上学路上看到了什么?
预设:看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烟花店、芝麻饼店、卖石灰麻刀的店、染坊、、、
(3)“我”有什么感觉?
预设:百看不厌。
(设计意图:扩大材料的阅读面,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理解作者的细心观察,更全面地理解这篇文章。)
(3)看图认叶。
1、到处观察,处处有美景。老师,你知道这些叶子吗?
2、学生集体回答。
第四,课堂作业。
1、分配任务,第一次尝试你的技能。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上学路上看到的美丽秋景。希望同学们能向作者学习,善于用心去观察和感受身边美好的事物。让我们写啊写啊!
2、展示片段,欣赏和评价。
学生练习阅读自己的片段,而其他人则进行评价。
动词 (verb的缩写)板书设计。
5+金色巴掌中的水泥道。
夜秋风夜秋雨。
铺满金色巴掌 水泥道彩色地毯和金色巴掌。
水泥道振美
教学反思
本单元着重运用各种方法理解难词。能够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和生活积累理解难词,是三年级语文训练的必备要素。只有理解词义,才能理解句子片段和整篇文章。因此,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的第一堂课上,我重点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理解单词,从而为提高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打下基础。在新词的处理上,从认识和阅读新词到写新词,指导更加细致。在理解难词时,我通过经验和学习,引导学生讲述多种理解单词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设计了不同的阅读形式,让阅读贯穿于课堂的全过程,让学生每次在阅读的过程中都有所收获,比如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阅读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带着情感进入乡村,与主人公一起走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感受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铺满3上的快乐和喜悦。但是,我总觉得对语言美的感知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我觉得是因为学生的感受没有恰当地结合起来引导情感阅读,所以这个环节不够充分。
学会认真观察,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每个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能力。通过仔细观察,本文作者有了新的发现,描述了雨后水泥道的变化,尤其是铺满金色巴掌和水泥道的描述,更加生动。文章写得漂亮,让学生受到美的影响,同时学生真正懂得了如何仔细观察,这是理解事物的前提。人机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变化的兴趣,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课后作业设计
1、相似字符的组词。
铺()泥()院()排()然后()排()。
葡萄牙(尼泊尔)(已完成)(案例()测试()不是()。
根据原文填空。(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已经落叶了()。这片带着雨滴的树叶,当它们落下来的时候,粘在了()的水泥道上。
3、模仿句子。
(1)法国梧桐树的每一片落叶都像一只金色的手掌,紧紧地、平平地粘在水泥道上。
(2)你看,就像两只棕红色的鸟,在秋天的树叶间欢快地跳跃、歌唱。
4、理解课文,填空。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本文主要描述(季节)的美,发现这个季节还是有美景的。
1、床和水泥场定期布置。
葡萄修女完成衡量对错的例子。
2、金黄色是紧紧湿润的。
3、例:
(1)花开得越来越密,很快就被树枝盖住了。再仔细看,就像一个活泼的小喇叭,正大力地吹着。
(2)秋天来了,树上的金红色果实露出了笑脸。她朝我们点头微笑。
4、秋天铺满金色巴掌 水泥道金黄的稻田,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