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篇一
(一)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确立:1944年,美、英、中等44个国家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2、内容:
①确立国际货币制度:a.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b. 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②建立国际金融机构: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ib)
3、结果:美元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形成
4、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关贸总协定
①形成: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②宗旨: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自由贸易。
(二) 知道欧共体到欧洲联盟的发展过程,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1、欧盟(eu)
(1)欧洲联合原因:①欧洲各国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②吸取战争的教训;
③应对苏联的“势力扩张”和美国的控制;
④马歇尔计划的推动。
(2)过程:
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建立——西欧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④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⑤欧元:欧盟单一货币,xx年1月1日正式启用。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概念,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增长,推动了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3)欧洲统一进程的特征:从经济一体化到经济、政治一体化
(4)欧盟的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联盟组织。
2.北美自由贸易区: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贸易集团
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3国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开始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亚太经合组织(apec):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1989年,12国第一届部长会议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召开,宣告成立。
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香港加入该组织。
xx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了高级别的大型国际会议
(三)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1、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
①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
②世界贸易组织是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形成
2、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①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②促使各国生活水平和经济的提高;③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国提供建设性和公平合理的解决贸易纠纷的方案。)
3、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复关申请;xx年11月多哈会议上,中国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
①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②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繁荣与发展。
③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应该积极面对,趋利避害,深化改革,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利用好世贸规则等,才能在世界中赢得市场。
(四)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认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环境问题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历史过程。
2、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①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②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技术手段;
③两极格局结束,提供有利国际环境;
3、问题与对策
▲存在的问题:①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污染、环境污染严重;
②发展中国家科技落后、与发达国家发展差距拉大。
▲对策:①坚持对外开放;②既要快速发展本国经济,又要关注和防止环境污染等问题,和谐发展;③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⑤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⑥加强区域合作等。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篇二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分析课标要求:《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根据的要求,本课的基础知识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其中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存在问题是本课的重点,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是本课的难点。
2、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是本模块最后一个专题的最后一课,具有对整个模块的总结性的作用,反映了经济成长历程的最终趋势——走向全球化。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认识在全球化趋势之下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辩证地看待全球化。
3、本课内容与初中教材的区别和联系:初中教材中也有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但初中重在基本史实的学习,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高中的学习更侧重于理性的分析和思考,使学生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辩证地看待全球化。
4、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重点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存在问题;难点是: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二、学生分析
1.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来看,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世界史,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史实已经有所了解,并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初步了解了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归纳和概括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了查找和收集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2.从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行为来看,学生的兴奋点仍集中在直观教具或有趣的历史事件上,对历史的认识仍处在感性认识阶段,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在教学中要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活跃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形成较全面的历史观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熟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理解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及全球化进程中问题。
2.学生能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原因、表现和影响的具体分析,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教材、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按设计的程序,辅以多媒体教学,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搜集、整理和运用相关资料,参与辩论和讨论等活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运用材料论证问题以及同他人合作学习、交流的能力,形成对经济全球化全面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及其利弊,更好地理解我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策略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的一个热点问题,学生关注点较集中,有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主体作用;在网络上也有很多相关的图文资料,便于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辅助教学,学生也搜集到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因此本课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辅以多媒体创设情景、问题诱导、辩论和讨论等教学方法。五、教学流程
六、教学过程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导读 制作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布置课前预习提示。 根据阅读提示自主学习教材,查找相关资料,并将学习成果带到课堂上分享。
导入新课
(3分钟) 多媒体显示麦当劳、可口可乐、雀巢等跨国公司的商标。在此情景下,引导学生明确跨国公司的出现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表现,经济全球化不仅集中在金融和贸易领域,而且涉及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导入新课。
引起兴趣,进入角色。
讲授新课 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1、原因(10分钟) 设问引导学生回顾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出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并做记录。
多媒体显示图片:磁悬浮列车、跨海铁路、海底隧道等;文字材料:“被接近的距离”,指导学生阅读材料,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观察图片,阅读材料,得出认识。
提问:促使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还有哪些?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得出结论。
阅读教材,划出相关知识点。
2、表现(3分钟) 提问: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教材,自己得出结论,并划出相关知识点。
二、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1、积极影响(5分钟) 显示有关经济全球化的意义的材料,引导学生从材料入手认识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得出认识。
提问:请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举例说明经济经济全球化如何丰富和方便人们的生活。
互相交流,自由发言。
肯定学生的发言,说明“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引出下一部分: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
调整思维,整理知识。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讲授新课 二、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2、存在问题(11分钟) 多媒体显示有关全球贫富差距、环境问题、经济危机等问题的图片及文字材料,设问:结合上面的材料,请你谈一谈经济全球化中存在哪些问题。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得出结论。
肯定学生的思维成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问:有人说:“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大家怎么看待这一观点? 学生按课前准备的材料,自愿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畅谈见解。
肯定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看法。过渡至下一部分。 调整思维,整理知识。
三、经济全球化的展望(3分钟)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得出认识: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m.baihuawen.cn 阅读教材,形成认识。
小结
(7分钟) 组织讨论: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既给我们中国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也提出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趋势,我们怎样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回顾本课的主要内容,多媒体配合展示本课知识结构。 完善知识结构,并记录于笔记本。
形成性练习
(3分钟) 多媒体显示教材“解析与探究”的材料及问题。 思考并作答。
八、教学后记
本教学设计是我在学习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和学生水平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的。在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讨论、辩论、自由发言、设计灵活的课后调查活动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了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这些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从本质上认识经济全球化,辩证地看待全球化的利与弊,并进一步思考我国目前发展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充分体现出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有关课程目标的理念。学生在课堂上也能主动参与,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立思考,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与其他同学合作探究,共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较好地完成了课程标准的各项目标要求。
从课堂实施以及学生后续学习的情况来看,本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自主发言时,学生的争相发言让我感到十分欣慰。当然本设计仍存在着有待修正的地方,如多媒体手段的利用不够充分,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还是有所欠缺等。假如以后有机会再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我会在这两方面进一步完善。
附录:
一、课前阅读教材提示及自主探究主题
1、从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经济全球化的展望三方面阅读教材,自主建立知识结构。
2、围绕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搜集和整理资料,形成自己的见解。
3、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应当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二、上课需要用的图片及文字材料
1、几个跨国公司:
2、先进的交通工具: 3、全球贫富差距扩大
近xx年来全球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贫富悬殊情况却日益严重。如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按高低分成五等分,则全球最高20%国家与最低20%国家所得差距,已由1987年的57倍扩大至92倍。
近xx年来各国所得贫富不均情况有恶化之势。1997年人均gdp逾1万美元的为28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占全部国家的17%,但所创造出的gdp比重高达79%;人均gdp在1000至9999美元间有43个国家,人口比重为26%,gdp比重为15%;人均gdp在999美元以下者有33个国家,人口比重高达57%,其gdp比重仅6%。
4、环境污染 5、经济危机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篇三
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通史概要: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二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归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生产国家化、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需要加强合作的结果,也是世界经济竞争激烈的表现。它产生的原因有:现代科技的发展、国际间经济竞争和客观上存在的分工。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集团化的趋势主要出现在欧洲,如欧洲煤炭共同体的出现。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区域集团化成为一种世界经济现象。欧洲区域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如欧共体的建立;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如东盟的出现。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集团化掀起新的浪潮,进入了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经济集团。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它突出的表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和跨国公司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的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把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扩展到全球,造成南北矛盾、贫富分化、环境问题、能源危机、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等,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中,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成了新时期经济发展人们共同关心的话题。从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强同东盟的联系的史实中,我们的态度是: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拥有“双赢”的思维,抱着开放的心态,加强国际的合作与交流,参与国际竞争,抓住机遇,接受挑战,在国际的竞争和合作中,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跟随世界发展的潮流。概括而言,就是辩证地看待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这一经济现象,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一 欧洲的联合
课标要求: 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简述欧洲国家从“欧共体”走向欧盟的历程, 认识欧洲联盟成立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
概述欧元产生的影响,培养多角度、多层次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西欧经济在二战后进入“黄金时代”的共同原因,进一步思考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如何借鉴其合理的方法与正确的经验,学习用联系的方法看待问题,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通过分组学习,搜集“欧共体”及“欧盟”成立的资料,了解整个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欧洲走向联合这段历史的学习,认识当今国际社会国家间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树立国际意识;通过对欧洲走向联合的史实的归纳,得出一个别国家或地区怎样才能快速发展的一般规律;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进一步探讨一下我们可以借鉴哪些做法,从而树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责任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欧洲走向联合过程及影响。
难点: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教学建议:
1、本课共有三个方面的内容,“西欧经济的‘黄金时代’”主要讲述:二战后的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西欧各国经济在恢复的基础上,进入调整增长期,被称为西欧经济的“黄金时代”;“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主要是欧洲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货币王国的世界公民”主要以欧元的流通为例,进一步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趋势。
2、西欧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第一,西欧各国进行社会改革和政策调整。进行社会改革,例如:推行福利制度,适当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进行政策调整,如:将一些私人垄断企业国有化,并建立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部门。这些政策的推行,促进了西欧经济的稳定持续高速发展,从而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第二,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解决了西欧战后经济发展的启动资金,西欧重工业在短时期内完成了新的装备,并有能力购买足够的工业原料。第三,战后西欧广泛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并对产业部门进行了改造,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3、伴随着欧洲经济合作的成功,欧洲经济不断的恢复,要求在国际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而要加强在政治领域的合作成为欧洲各国的一致要求。面对二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争霸的冷战格局,欧洲各国迫切要求组成一个更加强大的团体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于是在政治领域的合作很快便实施开来。
4、为进一步加强欧洲共同体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减少共同体内部成员国存在的贸易壁垒,用统一的货币在欧共体各国之间流通,实现经济的联合,从而进一步加强欧洲各国之间的政治合作。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篇四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案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知识梳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
背景:
过程:会议:
文件: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内容:
(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
主要任务:
机构:
战后资本主义
经济体系的形成 世界银行:宗旨
作用:
背景:
世界贸易体系:
(关贸总协定) 建立:
宗旨:
三大支柱: 作用:
作用:
【重难点突破】
材料一: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贬值一半以上,韩国政府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紧急贷款,得到了其提供的19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并按其方案进行了改革。经过短短的两年,韩国金融秩序稳定,经济迅速恢复。
材料二:世界银行贷款支持四川甘肃地震灾后重建。中新网xx年3月21日电 :3月20日,世界银行同中国政府签署文件,向汶川地震恢复与重建贷款项目提供7.1亿美元的贷款。这一项目是世行迄今最大的紧急救援贷款项目。
材料三:xx年3月21日,北京:世界银行执董会昨天批准给中国的“甘肃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项目” 3840万美元贷款,用于修缮保护甘肃省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文化自然遗产,开发可持续旅游业。 ——世界银行集团网站
材料四:“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转绕着美元转。” ——美国财政部长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作用
【典型题例】(xx年江苏高考单科考试)阅读下列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积极谋求世界经济霸权。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则是其具体表现之一。该体系虽然于上世纪70年代初崩溃,但美国凭借其实力在国际货币格局中仍占主导地位。请回答: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是什么?该体系是如何设定汇率机制的?这一机制对美国有何特殊意义?
(2)欧洲经济一体化将对世界货币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知识梳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背景:
欧州联盟
经济一体化:
过程:
政治一体化:
欧洲一体化加深:
特点:
影响:
背景
北美自由贸易区
经济区域集团化
建立
特点
影响
背景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建立
特点:
【典型题例】《赢》第236页第21题
【巩固练习】《赢》11题
第24课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知识梳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世贸组织的作用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
原因:
表现:
实质
世界经济
全球化
影响:
前身:
建立:
世贸组织:
宗旨:
作用:
中国加入世贸: 原因:
经过:
影响:
【典型题例】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2分)
材料一 1997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已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作为—种活生生的社会形态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 ——《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
材料二 “……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面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生产经营者“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始于80年代中期的乌拉圭回合,经过近8年的艰苦谈判,各国终于基本达成一致,从而为更加广泛的贸易自由化确立了基本框架。……到90年代中期,世界2/3以上的国家已经实现了经常账户项下的可兑换。同时,所有发达国家已完全取消资本交易的汇兑限制,许多发展中国家对于资本账户的开放也开始越来越积极。
——《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材料四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近7万家跨国公司,其产值已经达到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60%,对外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90%,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进行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使“经济无国界”,从而将全球的生产连为一体,并且形成生产—研发一销售全球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保罗斯威齐认为全球化进程始于何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不能摘抄原文,4分)
(3)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回答,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是什么?此外影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还有哪些? (4分)
(4)自四五百年前以来,世界经济呈现什么发展趋势?(2分)
2. 某中学组织学生参观“中国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题展览。请结合下列展览内容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二: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材料三
世界贸易壁垒的逐步消除,进出口贸易在世界gdp中所占份额在1960年和xx年之间翻了一番,从24%升至48%。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额平均每年增长6%;xx年,增长速度达到12.5%
材料四 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枝术水平的落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xx年1o月15日东莞樟木头的最大玩具厂——合俊玩具厂倒闭,数千名员工走上街头,供应商面对紧闭的厂门,徒叹无奈,舍俊集团高层则集体“蒸发。”一位玩具业资深人士感叹:“东莞玩具业正在下霜。”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砦重要的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分)
(2)根据材料二,谈谈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经济领域产生的影响。(3分)
(3)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据材料三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3分)
(4)据材料四,请你为面临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的中国企业如何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2分)
1. (1)时间:15、16世纪;(1分)事件: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出现。(1分)
(2)变化:从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森向世界性、相互依赖性转变。(意思相近即可)。(2分)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分)
(3)推动者:跨国公司、世贸组织等各种国际组织。(2分)原因:科学技术的推动;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等。(答出2点即得2分)
(4)资本主义经济不断扩张;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2分,各1分)
解析:本题 考查基本知识相对简单,可结合书本以及书本作答就行了。
2.(1)现象: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产品行销世界各地,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分)原因: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工业生产发展迅速。英国通过殖民争霸活动,击败其他殖民国家,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运动的推动)。(2分)
(2)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历程,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创具有近代性质的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分)
(3)生产(生产经营)的全球化、投资(金融)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3分)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发展自主产业;积极学习吸收外国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警惕世界金融风险。(任答2点,每点1分,共2分)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篇五
一、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其主要内容;
2.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背景: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西欧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
(2)时间、创始国:1944年,美、苏、中、法等44国
(3)内容:
a.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b.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4)特点: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1)倡议国、签订概况:
美国倡议,1947年,美英法中等23国签订。
(2)宗旨:
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1.了解欧元的启动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
2.理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认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1.欧洲联盟和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1)欧洲联盟的建立:
背景: 随着经济发展,欧洲一体化出现;1967年,欧共体成立,欧洲走向联合。
建立:①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宣布成立。
②1999年,欧元诞生;xx年正式流通
(2)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正式诞生: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
参加国:美、加、墨
意义: 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对美、加、墨三国经济都起着积极作用;逐步向中南美洲推广,最终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区。
2.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
(1)倡议者: 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
(2)成立时间: 1989年11月
(3)中国加入apec的情况:
1991年11月,中国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4)有关中国在apec活动:
①1993年,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美国西雅图会议,并提出“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原则。)
②xx年,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了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三、世界经济全球化
1.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
2.理解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3.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
4.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
(1)前身: 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
(2)世界贸易组织(wto)
①依据:1994年4月,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②成立:1995年1月1日,正式建立。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③性质:调解各成员国相互间贸易关系、解决各成员国贸易争端的国际机构。
④发展:截至xx年12月,世界贸易组织共有148个成员。
2.世贸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1)它表明全球化进程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并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它促进了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3)世贸组织的一些规定,对抑制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强权政治有重要意义;
(4)世贸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的新时期已经开始。
3.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
(1)努力: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台湾当局非法占据其席位;
自1986年起,申请重返关贸总协定,为“复关”和入世行了十多年的努力;
1995年中国复关谈判转为入世的谈判。
(2)正式批准加入:xx年11月,多哈会议
4.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存在问题:①加剧全球竞争中利益的失衡。 发达国家是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因资金、债务、技术等影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
②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等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2)对策:
①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在积极参与中谋求发展。
(既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又要注意经济安全)
②建立公正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保障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做好环境保护。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篇六
高二文科历史必修ii(第五单元)课堂导学
单元知识体系
背景
准备: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标志:《布雷顿森林协定》签订
影响
条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
行的成立(宗旨、规定、标志)
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影响
背景
标志:《关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过程
主要目的、性质、作用)
基础: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
背景、开始标志
1967年欧共体成立
一体化建设(措施、影响)
1993年欧盟成立(简称、旗帜、意义)
发行欧元(过程、意义)
影响
发展历程:成立、发展、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 扩大、深化
意义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背景、时间、标志、评价(意义、弊端)
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背景、时间、会标、宗旨、特点、组织原
则、合作方式、意义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原因、表现、意义、存在问题、发展展望)
第一部分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确立)
一、背景
1.防止战争悲剧重演,稳定世界经济
2.二战打破旧有的世界经济体系,冲击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美国企图称霸世界
二、过程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准备: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
内容: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2.标志:《布雷顿森林协定》签订
3.影响:美国对外经济扩张需要,稳定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世界贸易
(二)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1.条件: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正式成立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宗旨(作用):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
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同国际收支不平衡
规定:成员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
比价固定
(2)世界银行
宗旨(作用):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
均衡增长
2.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3.影响: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确立美国霸权地位
(三)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形成
1.背景:①贸易保护主义阻碍发展,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②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
2.标志:1947年《关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1)主要目的:消减关税,消除贸易堡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
(2)性质:国际经济组织
(3)作用:确立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三、基础: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
四、影响
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发展
第二部分 世界经济区域化进程加快
一、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一)背景
1.西欧具备一定的联合基础
2.“二战”后西欧削弱,受到美苏控制和威胁
3.西欧认识到,只有联合发展、实现欧洲统一,才能重塑昔日辉煌
(二)开始标志: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
(三)过程
1.1967年欧共体成立
2.一体化建设
措施:①建立关税同盟(逐步取消各种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外建立共同的关税率)
②实行共同农业政策
③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稳定成员国之间的汇率
④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
影响:欧共体成为世界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经济集团
3.1993年欧盟(eu)成立
意义: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
织,欧洲一体化的内容从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欧洲各国的
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
4.发行欧元
(1)过程:1995年,欧盟决定将欧洲单一货币定名为欧元(euro),xx年元旦,欧元正式启用
(2)意义: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里程碑,有利欧洲经济稳定发展;加强欧洲民众认同感
(四)影响
1.符合欧洲整体利益和各国利益,有利欧洲经济发展、和平与稳定
2.反映经济区域化趋势,改变世界格局,提高欧洲国际地位
二、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asean)
1.发展历程
(1)成立:1967年
(2)发展:1976年,东盟正式将政治合作列入联盟合作范围
(3)扩大:冷战后,东盟区域化进程加快,“东盟意识”形成
(4)深化:xx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2.意义:促进东盟各国经济发展和地区稳定,扩大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
1.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迈上新台阶,欧共体日益成熟,亚洲经济区域化起步
2.时间:1994年
3.评价
意义:①美、加、墨之间取消贸易堡垒,公平竞争、合作,增加就业机会,经济交流、互补
②实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弊端:美、加、墨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造成墨西哥一些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倒闭
(三)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成立
1.背景:20世纪70—80年代,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区域化趋势加强
2.时间:1989年
3.宗旨:①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
②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
③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
4.特点:成员国差异性明显、经济结构互补性强
5.组织原则:相互尊重和平等、开放的地区主义、协商一致和自愿、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
6.合作方式:“apec”方式
7.意义:亚太地区地位作用提高,在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中走出新路,创造新模式
第三部分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
一、原因
1.新航路的开辟,开始经济全球化过程
2.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生产技术更新和生产力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3.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基本技术手段
4.两极格局结束为经济全球化消除障碍,许多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二、表现: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货币交换和流动规模扩大,速度加快
三、意义
加强了国家间相互依存,有效地利用和配置资源,提高生产率,提供发展机会,丰富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四、存在问题
1.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加大,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发展中国家
经常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破坏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引发全球性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
2.加剧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加剧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五、发展展望
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这一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只要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对它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达到世界各国共同繁荣
2.全球化时代要求我们要有全球意识,承认不同民族拥有共同性,人类具有共同利益
3.在推进全球化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多样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的协调统一,是时代发展的方向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篇七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考点一、二】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其主要内容、了解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发展银行(世界银行)成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①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
②主要任务: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4、世界银行的宗旨 ①初期: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的复兴;
②后来为成员国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考点三】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定:1947年在日内瓦签署。
2、作用: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
3、国际货币基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这三大经济支柱,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考点四】了解欧洲联盟(eu)与北美自由贸易区
一、欧盟:(1)、欧洲联盟
a、成立过程:①、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②、1993年底,欧洲12国,欧盟正式成立(性质:欧洲政治经济共同体)
③、欧元的启动: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问世。(除英国、希腊、瑞典和丹麦外的11个欧盟国家首批使用)
b、从 “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的发展趋势:由单一的经济组织向经济政治集团过渡
c、影响: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
【考点五】了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⑴1991年中国加入;
⑵xx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
【考点六】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
形成:前身是关贸总协定,1995年1月1日wto取代关贸总协定正式开始运作。xx年中国加入。
【考点七】理解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1、世贸组织的目的: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2、世贸组织的作用: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考点九】认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①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
②两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使世界市场迅速扩大,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开始朝着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
④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2、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①世界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根本动力)。
②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全球化扫除了障碍。
3、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篇八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课程标准】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课标解读】
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过程、影响与问题,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注意把握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考试大纲】
经济全球化
【知识梳理】
一、原因
1. 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2.层出不穷的 和 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3. 的结束为其发展消除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 。
二、进程
1.开始:随着 的开辟,世界贸易体系逐渐建立,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三、表现
1.市场的国际化: 迅速发展,范围不断增大,贸易额不断增加。
2.生产的国际化: 日趋成熟,大型 数量增加。
3. 资本的全球化
四、影响
1.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 ;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2.存在问题:
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 进一步加大;摆在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护和发展自己的 。
②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 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③发展中国家 遭到严重破坏,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 。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④经济全球化也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
五、展望
1.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 的必然结果。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
2.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 以及 ,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知识拓展】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工业革命产生的强大动力使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战”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生产力迅速提高,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国际分工日趋成熟,更加精细;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4)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了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2.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机遇上看,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从不利方面看,由于发展中国家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参与中谋求发展。
【走进高考】
例1.(xx年广东文基,36)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解析:a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a项说法是正确的。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所以“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的说法错误,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所以“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说法错误,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b、c、d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
例2.(xx年重庆)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主要原因有①跨国公司发挥主要作用②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提高③冷战以后局部冲突减少 ④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a冷战以后局部冲突减增多;国际经济新秩序至今尚未建立。
例3.(上海,35)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沃勒斯坦认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
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 ……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问题:(13分)
(1)两位学者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
(2)你持什么观点?请结合史实扼要阐述。(11分)
参考答案:
(1)经济全球化是否以欧洲为中心形成,或欧洲创造了世界,还是世界创造了欧洲。(2分)
(2)见下列要素与要点。持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均可给分,但本问不超过11分。
要素新航路开辟后 (1分); 工业革命后 (3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3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3分);两极格局结束后 (1分)
“欧洲说”要点:
开始了世界范围的联系;发达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资本输出加强经济一体化;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全球化进程持续加速。
“世界说”要点:
加速了欧洲原始资本积累;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和原料;促进了欧洲经济不断繁荣;第三世界兴起与经济差异;经济改革与区域经济合作。
【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是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②两极格局的结束③现代通讯手段的发展④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确立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确保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关键是
a.建立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b.消除世界的贫富差距
c.杜绝经济危机的发生 d.共同解决生态危机
3.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
a.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b.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发展
c.两极格局结束 d.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4.下列哪项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a.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b.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发展
c.两极格局结束 d.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5.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a.可以平等地享受风险和机遇 b.起着相同的推动作用
c.都主张实行贸易高度自由化 d.处于不同的受益地位
6.世界经济发展使中国面临严峻挑战,其中不包括:
a.区域经济集团化保护主义使中国面临竞争
b.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民族经济主要是制约
c.少数发达国家推行强权政治攻击社会主义d.综合国力竞争取决于科技力量的竞争
7.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渐弱
c.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8.瑞士雀巢公司把厂房建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厂。这反映了世界经济发
展的什么趋势。
a.区域集团化 b.全球一体化 c.发达国家主导世界 d.瑞士经济的发达
9.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是
a.美国 b.英国 c.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
10.xx年初肯德基在早餐时段开始卖油条,一些汉堡店也开始迎合各地民众口味而兼卖适合当地口味的食物,这些汉堡店还提供新式文化空间,供当地青年学生聊天、读书、看报……。这些现象表明
a.全球化促进多种文化的交流 b.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
c.外来文化开始向地方化发展 d.世界各地民族文化趋同
11.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该体制的中心任务是
a.维护国家的和平和安全 b.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c.减轻发展中国家的债务 d.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
12.《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13.中国为兑换开放市场的承诺而做出的持续努力不如贸易争端更引人注目,中国欧盟商会执行总经理马乔治形象地比喻说“一棵树倒下的动静,要比一片森林成长还要大。”马乔治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是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带来的弊大于利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对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利大于弊
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弊大于利
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大于弊
14.把地理大发现作为全球一体化开始标志的最主要依据是
a.它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b.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展 d.激励人们进一步探索大自然
15.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反全球化运动也开始出现。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在此后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
a.不符合世界各国人民愿望 b.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
c.不利于各国经济长远发展 d.是一种新殖民主义的形式
16.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亲密合作 b.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
c.各国生产和销售都连成一体 d.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和影响
17.“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庞蒂克牌汽车时,300美元是给韩国配装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付给广告商….”
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的汽车生产离不开其他发达国家 b.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全球化的特征c.韩国工人的工资比较高 d.美国汽车行业的利润在下降
18.以下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世界贸易走向制度化 d.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19.右边是两幅儿童照片对比,
你认为要改变这种巨大反差,主
要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
c.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美国儿童 非洲儿童
20.(广东,25)关于经济全球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
b. 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提供了同等的发展机会
c. 经济全球化催生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d.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一 xx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正式生效,墨西哥4种农产品玉米、大豆、蔗糖和奶粉市场对美国、加拿大完全开放。1月31日,墨西哥农民举行大规模示威(下图),要求政府就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展开重新谈判。
—— 摘自新华网
图二 xx年9月,西班牙发生不法分子焚烧华商鞋店事件(右图)。有人打出标语:“把埃尔切(西班牙制鞋业中心)所有亚洲鞋子都赶出去。”
——摘自新浪网
(1)图一和图二反映的相同问题是什么? (2分)
材料二 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的新型车“polo”,虽然是在沃尔夫斯堡(德国城市)组装的,但是几乎有一半部件来自国外。……单是在德国汽车制造部门中,从1991年到1995年,就失去了30万个工作岗位。
材料三 (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有一个词开始走红:既得利益。……据说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既得利益)指的是病假工资、子女补贴费、对不当解雇的保护、失业救济金、国家创造就业机会、每周5天工作制、每年30天法定休假,……1996年4月出台的政府施政纲领使用了这样的标题:《为了增长和就业》。科尔和他的部长们现在开始剥夺这些既得利益,全面削减各种社会福利和工资。……(这些政策的)核心理论之一是德国的社会福利国家变得愈来愈昂贵了,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
——汉斯—彼得·马丁 哈拉尔特·舒曼《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的原因是什么?其影响如何?为此,当时德国政府打算采取什么措施?(5分)
材料四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对此出现了以下两种议论、看法。
看法一 “ … …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刘心武《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看法二:见漫画
(3)你赞同哪种看法?依据材料概括其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5 分)
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5年,日本千叶市川崎炼铁厂将严重污染的铁矿石厂转移到菲律宾。这个事情在当时的日本被认为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污染转移到其他国家,不致危害本公民,又有充分理由向世人宣称,这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赚取外汇和工人就业的机会。
——赖余贵《污染转移与生态殖民》
材料二 xx年12月,香港承办世贸部长会议,全球几千名反全球化人马随之纷纷杀到,用特区政府的话叫做“展现世界示威文化”,有人说反全球化运动已经“全球化”(见下图)。
材料三 xx年3月11日,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世界多维勒会议上表示,中国和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希望成为全球化的替罪羊。(见下图)
走向世界的澄海玩具 西班牙发生焚烧“中国制造”的鞋类事件
材料四 有人欢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他们认为这是能够带来幸福的“馅饼”;有人反对全球化的到来,认为这是一个“陷阱”。(见右上图)
请回答:
(1)你如何看待材料一中的“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3分)
(2)你如何评价材料二中日益升温的反全球化活动?(3分)
(3)你如何看待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分)
(4)对全球化现象你有什么认识?(4分)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 5 caabd 6―10 babca 11—15 dcbcb 16—20 bbdab
二、非选择题
21.(1)问题:①世界经济全球化道路曲折;②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不利地位。(2分)
(2)原因:德国工人的福利太高,使劳动力成本增加。(2分)
影响:造成德国的一些产业转移到国外,使国内的失业问题严重。(2分)
措施:削减德国工人的福利。(1分)
(3)看法一:经济全球化(或“地球村”的出现)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2 分)理由:有如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3 分)
看法二:经济全球化是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加速了其资本的扩张,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的地位。( 2 分)理由: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占有优势(或:具有资本技术优势,控制着不合理的经济秩序),往往是获利者;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落后,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3分)
22. (14分)答案要点:
(1)这是一个典型的污染转移事件。发达国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把一些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引起了各国的关注。(3分,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2)反全球化运动是在全球化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综合引起的。但全球化的趋势难以改变,人们只有更好的调节自身去融入全球化进程,理智的对待全球化带来的问题。(3分)
(3)中国即有机遇又有挑战。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及更多的参与国际商务,必然给中国的商品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发展契机;(2分)但一些国家实施贸易保护政策,排斥中国商品,从而产生了各种贸易纠纷,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世界市场规则,提高产品竞争力,方能立于不败之地。(2分,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4)全球化既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也不是危机四伏的“陷阱”。参与全球化的国际日益享受到全球化带来的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带来的高效、利润和发展计划(2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全球化过程中带来的贫富差距扩大、环境等问题,必须引起注意,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经济危机乃至社会动荡,引起全球经济的衰退。(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