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高考家长帮为您精心整理了楚汉传奇观后感精彩4篇,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帮助到小伙伴们。
楚汉传奇观后感 篇一
如果说楚汉传奇最后的结果以刘邦为胜利结束,以我自己的看法,项羽刘邦双方都取得了胜利,甚至项羽的胜利更胜于刘邦。
从项羽的个性、性格和自身的追求观察,他的一生,内心所追求的一切都得到了;为楚雪耻战胜暴秦,与章邯以少胜多在巨鹿获得巨大的胜利,他用自己的勇武精神战胜了诸侯国,他具有统一国家的能力和机会,然而他的人生追求里没有这一项,放弃了最大的该得到的利益,用张良的话说这是愚蠢的行为,我并不赞同张良的这句话。人各有志,并不都以追求世人所供认的辉煌为最终追求,项羽最终选择了自己内心的需要只做自己的西楚霸王。对他而言我认为这是最明智的选择。
垓下他选择了自行解决自己的生命,这是我为他落泪的最根本原因,他是深刻思考过的,有生的希望,然而他放弃,在临死之前说的话,不知这话是不是编导给编剧的,无论是不是,以他的性格特点和对英雄的理解,他一定是想到了这些问题最终选择自己的走向,他的令人销魂的魅力就是“走入悲壮”是他最美好的追随。
好长时间沉浸在这一段历史长河里,很久很久不能平静,古人的人生追求令我回味,带着深沉的心情。
如果有和古人对话的机会,我觉得我可能第一要找的就是项羽,虽然他对于出身低微的人(韩信)不屑一顾,虽然他自傲不凡。
楚汉传奇观后感1000字范文 篇二
这周我读完了《楚汉传奇》这本书,根据以前读历史书的经验,我觉得这本书肯定非常有意思,果真这里面非常有意思,我这时候觉得, 读历史书就像看电影一样,每一个情节都惊心动魄,身临其境,仿佛它就在我面前发生一样。
因为秦国到了胡亥那里,国家动荡,人心涣散,这时秦国就有好多人想要去造反,把秦国灭掉,开始一个新的朝代,让国家恢复生机,可是他们哪知道秦军也是比较强大的,就拿陈胜来说吧,他原本以为自己人多势众,就可以把章郸的那只黑色军团给打败,可是没想到被章郸打的落花流水,自己后来都被自己的部下暗杀。不过很快项家叔侄就起义了,因为项羽和他的叔叔项梁都很聪明,所以他们屡战屡胜,招募了一个大军团。就这样,他们慢慢的壮大起来。他们辅佐楚怀王继位。楚怀王给项羽派了一个助手,那就是刘邦,他那时候以为刘邦和自己会永远的好下去。还没想到以后他们就会互相残杀。他们合力打败了章郸大军。因为刘邦离咸阳城更近,所以刘邦先进了咸阳城,可是他并没有拿任何的东西,因为他知道那些东西都是项羽打下来的,他不能拿,可是就当项羽快要到的时候,刘邦手下一个没有脑子的士兵建议刘邦要封锁关口,不让项羽进来,然后说了一大堆理由,也不知道刘邦怎么了,就听了他的话,往关口设了一大堆士兵。项羽就非常生气,先把关口的士兵全打完,又在那里修养了一天,第二天决定去攻打刘邦。刘邦一听吓了一大跳,非常后悔当初听那个士兵的话。但是项羽也不接受谈判,所以刘邦觉得这次自己必死无疑。因为项伯的恳求,所以项羽没有杀刘邦是设置了鸿门宴,可是项羽手下的一个部下特别希望他只能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但是在鸿门宴上,因为刘邦的诚心认错,项羽心软了,没有杀刘邦。这时那个给他提这个建议的谋士就不高兴了,他使得千方百计想干掉刘邦,可都没有成功。后来因为一些矛盾,项羽和刘邦打了起来,刘邦把项羽的军队打的溃不成军,最后项羽自刎了。
虽然项羽的军队非常的厉害,但是他们没有什么谋士。刘邦虽然军队不怎么厉害,现在。但是他身边有很多厉害的人,比如张良,韩信,因为他们的帮助下,刘邦有超过项羽的实力。所以我觉得。项羽固然厉害,但是敌不寡众,他身边只有范增一个谋士,后来还被刘邦他们气死了,所以,现在的项羽就是强弩之末。人多势众的刘邦,身边有很多厉害的人,而正是这些人帮他建立了大汉王朝。
这段历史告诉我: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我又想起了之前我之前听过的一句话:是即是多。而且我们也需要团结,不然的话就像项羽和刘邦一样,本来是战友,后来就成了敌人。
楚汉传奇观后感 篇三
刘邦能打败不可一世的项羽,为什么?历史上刘邦有过一段自我总结:“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吾擒也。”
这个分析是中肯的。刘邦以其志向和个人魅力组织了庞大的刘邦集团,又有效整合了这个集团的智力、物力、人力,综合战斗力发挥到最大;而项羽因其刚愎自用,成了孤家寡人,实际上是独力与刘邦集团对抗。所谓未决而胜负已分,有何悬念?
项羽虽败,却丝毫不影响他在之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获得应有的尊重和赞誉:其24岁起兵反秦,27岁成为西楚霸王,30岁自刎乌江,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其勇略,中华数千年无出其右者;其铁血柔情,比之刘邦的政治权谋,更有一番令人可爱处。他是一个能让勇士誓死追随的统帅,是一个让美女虞姬自刎以随的男子汉;项羽自刎乌江,成就了一个举世无双、悲壮英雄的绚丽形象,使他获得了更多同情。
应该这么说,从政治的角度来讲,刘邦必胜、项羽必败,刘邦是天生的统帅、项羽是天生的将军,两人高下有别;而从人性的角度来讲,我们更亲近项羽,也更喜欢他。刘邦以其雄才伟略,驱驰天下豪杰,措天下于衽席之上,打下汉帝国400年基业之基础,可谓千古一帝——但他没有原则,不讲规矩,不守诺言,不讲信义,不重爱恨,精擅权术,真是“三百步以内,无人愿近前与之为友”;项羽不同,他敢爱、敢恨,豪气干云,信义为先,犯其怒者、虽远必诛,受其恩者、虽微必报,哭笑由心、决不虚伪做作,更像是我们出门遇到的敢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好汉!
项羽和刘邦的区别,是一个性情之人和一个政治家的区别。
话说故事之初,嬴政欲使秦朝“千秋万代”,自称“始皇帝”,可惜二世而亡,诚为可悲——究其根本原因,不是秦朝不强大,而是他把天下人都当成傻子和猪狗。李世民说得好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把天下人当成猪狗,天下人难道就不会把你当成猪狗?
而刘邦呕心沥血、舍生忘死,辛辛苦苦创立大汉王朝,可想过400年后被宦官乱政,最后也要被朝代更替?都说这“富不过三代”,大汉朝毕竟传承了24帝呀!刘邦也应该含笑九泉了吧?
总结一句:无论纵观中国历史,还 是横察欧美列强兴衰史,要想国运长久,还 是必须从文化和制度入手,从根本上和谐社会各阶层之利益,畅通人才上升之通道,整合国民之信仰意志,达成国家团结、统一之大同……
楚汉传奇观后感 篇四
在那个叱咤风云的秦末乱世,群雄峰起,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首先打出了反秦的旗号,并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十分的带劲,于是群雄响应,浩浩荡荡的反秦斗争开始了。
秦灭六国时,楚怀王最冤,楚国灭亡时,大将军项燕说出了那句预言(也是咒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地自古以来民风彪悍,其他地方鲜有与之匹敌的。这个时候,项梁看到了光复楚国的时机,于是项梁遂起兵造反,侄子项羽也跟着项梁造反了,项羽力能抗鼎,一生自负天下无敌,天下莫敢于之争,他曾对着秦始皇的车队曾经说过:彼可取而代之,听!这是多么牛逼的志向啊!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他可以成为称霸一方的诸侯,却无法成为真正的天子,这恐怕绝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必然。不久,项梁轻敌战死,项羽成为军中主帅,掌握了军中大全,他痛恨秦人,新仇旧恨加起来使得他成为一个跃跃欲试的“暴发户”,终于有一天他爆发了,巨鹿之战中,他命令军中将士只得带三日口粮,破釜沉舟,与秦军决一死战。
俗话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楚军士兵进攻是死,后退也是死,不如进攻而死,至少死的悲壮,于是乎,向死而生的楚军在项羽的带领下个个爆发了战斗力,所向披靡,横扫战场,秦军大败,秦将章邯等人见秦朝大势已去,遂顺应天意,投降了楚军;项羽赢得不那么愉快,没有在战争中斩杀所以秦军,而却接受了他们的投降,现在又要管他们二十万秦军的饭,于是决定将二十万秦军活埋坑杀;古语有云:杀降不祥!既然敌人已经投降了,你还去杀他,这显然是不义的,以后谁还敢投降你,不投降是死,投降也是个死还让不让人活了。于是,从那个时候起,项羽逐渐失去人心;鸿门宴上,项羽念及旧情,未杀刘邦,放虎归山,史书曾多次描写这一情结,都言:项羽刚愎自用,不纳范增忠言;是啊!当时霸王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啊,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军,巨鹿之战名震天下,天下谁人可与我匹敌?噫吁嚱!我雄武兮大楚强,由于痛恨秦朝,他反对郡县制,仍然选择淘汰的分封制;他讨厌嬴政创立的皇帝称号,自称为西楚霸王,他厌恶秦地,退出关中,选择以彭城作为自己的都城,建立西楚政权,他的心里只有大楚!当是时,霸王号令天下,莫敢不从,是当时天下的霸主,司马迁写他进入本纪可谓名副其实。
分封制之所以被后世历代君主禁用,就是因为分封的诸王手握兵权,对中央政府构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分封一年以后,巴蜀一带的刘邦听从萧何建议,大胆起用无名小卒韩信,拜韩信为大将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占关中,俯视中原,这些霸王都知道,韩信在他眼里算什么东西!霸王快意恩仇,恩仇必报,他从不喜欢用偷袭的方法去攻打敌军,他喜欢用正面强攻的方法,以锐不可当的气势击败敌人获取胜利,赢得坦坦荡荡,老子心里舒服。
楚汉战争最后一年,霸王意气用尽,最终兵败生死;作为一个通读史书的人来说,我十分佩服项羽,哪怕他最后失去天下,反观刘邦,虽然打败了项羽,得到了天下,但我感觉他就是小人一个,精通厚黑之术,脸皮十分之厚,项羽是英雄豪杰,旷古绝世;我虽然鄙夷刘邦,但仍然承认他的功绩,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