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有许许多多的风俗民情,如新年之夜十二点整,一起放鞭炮;元宵节,三天三夜架“老爷”满街跑。那么你家乡有什么风俗呢?下面是漂亮的高考家长帮网小编为您带来的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8篇),希望能够为小伙伴们的写作带来一些参考。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600字 篇一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江苏泰州,在我们家乡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小伙伴们,我就给带大家感受下属于我家乡元宵节的狂欢吧!
元宵节作为春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虽然元宵节没有大年初一那么热闹,但是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过好元宵节,象征的整个春节的圆满谢幕!
正月十五闹花灯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一家家点亮盏盏精巧的灯笼,照亮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人们三五成群,一家人早早的吃完晚饭,来到非常热闹的街市,东逛逛西看看。街上的商铺都铺满了有关元宵节的商品,大人和孩子们挑选着各自喜爱的东西,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微笑,我想这就是属于元宵节的狂欢吧。
元宵节自然少不了吃元宵赏灯猜灯谜。孩子们吃着以芝麻白糖豆沙等馅料,用糯米粉包的圆子,寓意着团团圆圆吉祥如意;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走出家门,聚集在一起,欣赏着美丽的夜景享受着春天立即到来的气息。
元宵节除了吃以外,最有趣的习俗就数赏灯和猜灯谜了,相传汉明帝永平年间,皇家为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每逢正月十五便下令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参拜神佛。此后这种风俗便流传到民间,直至现代,人们为了增加其赏灯的趣味,便在各种彩灯下悬挂着红丝带,在丝带上写着谜面,让大家来猜谜底,大人们聚集在一起,互相竞猜着,人们绞尽脑汁地冥思苦想,最终猜出谜底,脸上充满了胜利和喜悦的笑脸,我想这就是属于元宵节的狂欢吧。
走在喧闹的街上,大人们牵着小孩的手,小孩们手牵着各式花灯,尽情着享受着节日的快乐,以饱满的热情迎接着一年新的开始,享受着美妙的元宵节的狂欢。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篇二
正月十六行通济
“行通济,冇闭翳”。行通济的习俗始于明朝,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现在这一习俗已扩展到整个珠三角地区,并成为这里的年度盛事。
前几年的正月十六,我们一家都会早早地到通济河边,拿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随着涌动的人群由北向南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幸福美满、顺顺利利。
但今年的行通济,与以往截然不同,却别有一番风味。因为疫情原因,“行通济”变成了“分批行通济”。“人越少,越多宝”这句俗语真的没错哟,在行通济的第一站就看到了许多灯谜,其中“历经几百春秋,广东的年度盛事是?”把我给难住了,站在身旁的“万事通”外公笑而不语,拉着我往前走。随着喜庆的音乐声熟悉的通济河又映入眼帘,我想我知道答案了——行通济!走过一排排公益商店,便到了通济桥。以前过桥时只觉得好玩,可这次过桥我就惊奇地发现了桥的两边楼梯数不一样。桥头是九级,桥尾是十三级。我不解地问外公,外公告诉我:“‘九出十三归’在以前是价值十元的东西,九元当押出去,却以十三元赎回,既反映了佛山早期依靠典当兴盛发展的历史,又表达了现代人对生活的美好期望”。原来如此啊!外公还告诉我:“广东人性格平和,节庆也爱图个好意头,人们在行通济时买风车和生菜并把它们带回家,取顺利、生财之意,如果生菜在途中被丢掉,象征着这个人来年不会发大财。”我感触颇深,等疫去花开之时,我定再好好体验这有趣又有故事的佛山习俗。
“通七堡之游行,济万人之往来”。这次行通济我不仅了解了行通济的历史,更希望到来的2021年大家幸福安康、和顺美好!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600字 篇三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深厚,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有着不同风俗习惯,在我们故乡,我最喜欢春节了。
在我的记忆中,春节是这样:除夕前几天在外地的亲人赶回家,平常宽阔的厨房,一下子变得狭窄了。我爷爷年轻时是个厨师,做饭口味极好,所以打杂的小事由我爸爸来干。餐桌上全是堆积如山的鸭鸡鱼,妈妈把洗好的床单窗帘全换好,静静等待着大年三十的到来。
大年三十向我家敲了门,我与家里的哥哥姐姐听奶奶讲故事,爷爷在门口煎蛋饺,厨房里依旧蒸汽蒙面,蛋饺都煎完了,爷爷提起毛笔开始写对联,我很小,看不懂写的是什么,所以就跳过去,而是看奶奶挂灯笼。这灯笼是外头买的,又大又红,我小时候特喜欢。
正月初一,我老早就起来了,因为可以拿红包,所以我赶紧换上新衣,偷偷跟爸爸溜出去,我们家亲戚忒多,所以给的红包也特多,糖也好吃,我们走访时都带个包去装小零食。
下午没什么好玩的,因为奶奶就住在楼下,而且不能放鞭炮,只有到了晚上才能放,只能静静等待着漫长时光。
晚上终于来临,一家人围坐在大圆桌边,热热闹闹,好不快乐。美味佳肴摆上桌,小朋友们垂涎欲滴,爷爷说完话,大家开始动筷子了,小孩子往嘴里塞了香肠,大人开开心心聊天,小孩快速吃完饭后,奶奶就开始发红包了,结果红包鼓鼓的,小朋友们拿着钱去买炮仗,大朋友则点火看着天空灿烂的烟花,不尽欢呼起来,电视里放映着春节联欢晚会,大家围坐在一起,团团圆圆,幸幸福福,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我童年里的春节。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篇四
中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泱泱大国,各地区各民族过年的习俗都不尽相同,我的家乡灵宝,汉族过年的习俗大致是这样的:
进入腊月,年的气氛越来越浓,大人、小孩都在为过年准备着。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节,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腊八粥里有黄豆、绿豆、江豆、花生、小米、大米、红枣和饺子,放在锅里煮熟后,再把同时准备好的浇汁(豆腐丁、胡萝卜丁、白萝卜丁、调料)浇到盛出来的粥上,放到院子中间准备好的桌子上敬天神。之后,才和家人一起吃。
腊月二十三,俗称过小年。这一天,家家要包饺子,买糖瓜。晚上,要送老灶神升天。全家人要把准备好的对联贴在老灶神像的两边。对联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在老灶神面前的桌子上,摆上糖瓜之类的祭品。全家人还要在老灶神像前,烧香,行礼,最后把老灶神像揭下来烧掉。
过了腊月二十三,人们就更忙碌了:杀猪、宰羊、买菜、磨面、蒸馒头……
到了除夕这天,人们忙着打扫卫生、贴春联,而且每家的门口都要放上一根挡财棍。人们还要煮饺子,年夜饭做好了以后,要把新请的灶神贴上,贴好后,还要敬神,放鞭炮,最后全家人才一起吃年夜饭。吃完饭后,长辈会给小孩子发压岁钱。这一夜,人们还要熬夜,称为守岁。
大年初一,在敬神和放鞭炮后,全家人开始吃早饭。饭后,人们就开始相互拜年,互致新年祝福。
从大年初二开始,人们相互走亲戚,拜年。
到了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家家要吃元宵,门上要挂灯笼,小孩也要提着灯笼,聚在一起比比谁的灯笼好,玩得可开心了。
一转眼,到了正月十六,年就过完了。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家乡的风俗 篇五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现在就让我们了解一下重庆的端午吧!
过端午,首先要吃粽子。在重庆包粽子,要准备粽叶,糯米,绿豆,蜜枣,排骨,花生米…………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轻轻勺起糯米,然后放入各种食品,再把粽叶包成三角形,最后拿绳子捆紧。这还没结束,还要把粽叶放进热水沸腾的锅里,煮上几个小时。掀开锅盖时,那香味估计整条大街都闻到了。一剥开,白白的棕上镶着两颗蜜枣,咬一口,那味道更是妙不可言。
吃完粽子,大家都来到河堤上看龙舟赛。只见碧波荡漾的河面上龙舟赛整装待发,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仿佛胜券在握,绿色作文网裁判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像离弦的箭,飞一般的向前冲去,顿时河面上鼓声震耳欲聋,他们如同军队一样威风,“加油,加油……”在人们呐喊助威声中,伴着急促的鼓点和响彻云霄的锣鼓,龙舟选手们斗志高昂冲向终点。好一副龙舟竟渡,白船争流的景象。
除此以外,重庆过端午时,家家户户的小孩都会陪伴香囊,据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及丝布,在以五色丝线成索。做不同形状,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故乡的端午节呀!你给了我多少欢乐与笑声?端午棕飘香,龙舟响当当,香囊香又香,可惜我已经好久没回家过端午了,不知道这风俗还依旧?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600字 篇六
端午节是我们国家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习惯,在这一天很多地方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节目来纪念这个日子。我们这边当然也不例外,举行活动的节目也是非常多的。当然其实各地的习惯都是差不多的,不是赛龙舟就是吃粽子,洒雄黄酒等等。当然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会在门口的地方挂上艾叶和菖蒲这类东西,具体的效果我也没有细问,不过我最喜欢的就是一边吃粽子一边看龙舟了。
在端午这天,必定是要赛龙舟的,我们往年的龙舟竞渡是非常激情的。“端阳的下午,小孩们都穿上新衣服,佩带“香囊”和“蛋兜子”,高高兴兴地跟着大人们观看龙舟竞渡。他们都会挤去码头或者河边,掌声,呐喊,尖叫,口哨,锣鼓让你听不见你自己在说什么。旌旗,浪花,赤裸的黝黑的臂膀,破浪的龙舟让你目眩神移。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没有亲眼目睹的人是没有办法体味当中的激动和振奋的。”而且谁划龙舟赢了还会被人表扬,说明我们这个村的村民比较厉害。现在赛龙舟也都带有一点比赛的性质,几个村组合到一起,大家进行比拼。
我们每年都是如此,在岸边上吃着粽子然后看大人们在下面进行比赛。以前我小的时候,我爸爸也是一个龙舟的选手,不过现在已经不是了,划龙舟还是很需要体力的,我爸爸年纪不小了也就不去赛龙舟了。不过现在可以带着我在岸边观看,端午节日还是快乐的度过了。每年到这个节日就是我们最开心的日子,有好吃的粽子有好看的龙舟,我们这也有自己的风俗和民俗,可能跟全国各地都差不多,但是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的,只有走南闯北的人才能够体会到其中的不同。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篇七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也有一些不一样的习俗。
到了除夕,家家赶做年夜饭,大街上到处是酒肉饭菜的香味。在我的家乡,年夜饭中还少不了一盘圆子。据说,这种圆子的做工非常精密,需要把肉、蒜、姜都切碎成丁,然后搓成一个个小团子,放进淀粉里滚球,最后开水下锅,捞出来放凉,就可以蒸着吃了。桌上还会有一盘饺子,吃饺子寓意来年财源滚滚、平平安安。看着这一桌子菜,闻闻这满桌香味,真是沁人心脾,使人垂涎三尺。
吃完了晚饭,父母的亲戚们就会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似的。而我们小孩则会去放鞭炮。拿着过年前准备好的鞭炮,来到街上,一边点,一边看。鞭炮真是多种多样,有的像一朵白花,有的像一棵小树,还有的像一个火箭,真是无奇不有。回到家,我们全家都会在电视上收看《春晚》。到了午夜十二点,我们还是一点睡意都没有。
不知不觉地一觉醒来,年就到了。正月初一这一天,女人们通常会去走访亲戚,给他们拜年。而男人们呢,就会去祭祖,去悼念死去的亲人们。在我的家乡,如果正月初一下雨打雷了,就必须在正月三十再过一次小年,只是不用那么正式罢了。
这天晚上,我则会给爷爷奶奶、亲戚朋友们叩头拜年,这样还能收获压岁钱,可以买很多好吃的、好玩的东西。
再过两天,到了正月初三,春节就开始收尾了。不过,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还会吃一次元宵,元宵寓意着团团圆圆,阖家幸福。
打这以后,大家就回到了原来的样子,孩子们去上学,大人们去工作。
听了我的介绍,你想不想来我家过一次年呢?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篇八
我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而我的家乡新兴就有一种特别的习俗——走大王,当地也称做“游神”。这是我们家乡一种家喻户晓的元宵节常见活动。
走大王是在正月举行的,在那天家家户户无论男女老少,都得回村里参加活动,那场面可盛大,可热闹了!
听奶奶说,走大王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雅岗村建设初期,有位老人说仙人报梦给他,说是今年村里会大丰收,于是次日老人便与其他村民用泥做出仙人的模样,围着全村走,以表感谢之意。结果那年村民就果真有了好收成,之后便将这习俗沿用至今;二是有一年山洪暴发,一间寺庙里的“大王”被水冲走了,顺着水流一路冲到雅岗村的“下水尾”才停下来。恰巧这时候雨水突然就停了,之后人们就把“大王”搬到村里的“胜塘坊”,而后人们把将“大王”搬回庙的日子定为“走大王”,每年这个时候抬着“大王”,给人们供奉朝拜,祈求来年顺风顺水。
走大王当天,以雅岗村为例,那天可谓是人山人海,强壮的男青年们都会争相去抬大王。之所以大多是青壮年去抬,是因为青壮年是村里的主要劳动力,也是朝气蓬勃的象征,也因为走的路程大约有十公里远,整个过程需要绕村两周半。在走大王的途中,锣鼓喧天,人声鼎沸,阵容庞大。来到最后一站——六祖中心小学,操场上的场面十分壮观,总人数高达万人,大家都举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万事如意”等等有关美好祝愿的旗帜,体现了村民们的团结和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活动结束后,就是村民们共同饮宴的时间了。
其实无论走大王的起源是哪种说法,那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向往,都是要我们去继承,去传承,去弘扬的,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把优良传统习俗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