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圆明园的观后感(精彩10篇)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游圆明园遗址观后感,希望能帮到各位。下面是帅气的高考家长帮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圆明园的观后感(精彩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朋友们。

观《圆明园》有感 篇一

圆明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是中华民族几代人的结晶,但1860年的那场战争,使艺术的瑰宝、使人民的汗水,化成了灰烬。今天,我们观看了圆明园的视频,觉得受益匪浅。

里面讲述了圆明园原来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公园,由3代皇帝建造而成,他们用无数双手、无数只脚,一点一点建造起来。圆明园有1000个宫殿一样大,里面也可以装下500个篮球场。圆明园不仅面积大,也很宏伟,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它吸取了各地名胜的一些精华,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等,圆明园里还收藏着一些奇珍异宝,青铜礼器,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但是,圆明园刚建不久,英法联军那贪婪的眼睛盯上了这珍宝、开始行动,他们整装待发,纷纷冲向圆明园。他们抢的抢、拿的拿,实在不行就放火烧,这美丽的景象,这珍贵的历史文物,就这样没了。我觉得这些联军非常自私,这个圆明园是我们国家花了好长时间花了好多心思,也花了好多的精力才建造起来的,这些联军居然敢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胡作非为来抢,我们这风景名胜的圆明园就在这些侵略者手下毁于一旦,这是中华民族许多人的智慧啊!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看见现在的圆明园已经残垣断壁,我们是多么的心痛啊!为了能让中华民族崛起,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增长知识,为祖国不断的奋斗努力,让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强大,屹立在世界之上。

观《圆明园》有感 篇二

那天,老师带我们去看《圆明园的毁灭》这部影片。看着看着,我紧紧握住了拳头—我感到无比愤怒!

圆明园是我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它是中华民族几代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它的陆地面积有故宫那么大,水域面积等于一座颐和园。圆明园可谓是一个“中华的精华”,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建筑全部都浓缩在这小小圆明园中了,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西湖的三潭映月……还有一座西方建筑屹立于圆明园中,那就是“西洋楼”。还有许多景物我们不能一一道尽,总而言之,它的辉煌,不是我们能想象出来的,要不怎么叫万园之园呢?

可漂亮的果实更容易引人注目,圆明园已被一双双贪婪的眼睛盯上了。可园中的皇上、太后、嫔妃们还浑然不知,依然在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我的心一下提了起来,拳头越握越紧。我好着急,恨不得冲上去一把把他们抓起来,让他们醒一醒。危险在一步步逼近……

终于,战争爆发了,我仿佛闻到了战火硝烟的气味。八国联军攻入圆明园,抓的抓,抢的抢,拿的拿,实在拿不走的就销毁。他们在园中胡作非为,竟然没有一个人来为祖国主持公道!后来,他们为了销毁罪证,一把火烧毁了这“万园之园”。圆明园化成了灰烬,可他英魂永存!看到这里,我不禁大喊:“死畜生,不要胡作非为!”

圆明园已经成了残垣断壁,只剩几根柱子立于中央,我悲痛啊!今天我们回顾历史,就是为了不让这段历史重演。“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要好好学习,为祖国明日的繁荣富强而奋斗!我们一定要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游玩圆明园遗址的个人精选观后感 篇三

今天爸爸妈妈要带我去圆明园公园玩。吃过早饭后,我们一家人就高高兴兴地出发了。

我们来到公园,正好有荷花花展。一进大门,便是一朵朵粉红色的莲花,一片片碧绿的荷叶。我们顺着路标指示的方向来到了花展,那里有睡莲和并蒂莲。还有一种荷叶叫王莲,它又大又圆,周围还有一堵墙似的边,这种荷叶人站上去都可以。远看,莲花和荷叶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好像一幅风景秀丽的山水画。我不禁对这幅美丽的图画有些陶醉。

随后,我们又去了西阳楼遗址。那里是由谐奇趣、黄花阵、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线法画等十余座西式建筑和庭院组成。我们一路参观了谐奇趣、养雀笼、方外观,据说方外观曾是乾隆帝爱妃(香妃)作礼拜的地方。然后我们去了海晏堂。海晏堂楼前喷水水池上曾有十二生肖铜像(石身),每一时辰(2小时),代表这一时辰的铜像口中往外喷水,中午时,十二铜像口中同时喷射泉水。参观完了海晏堂走不了多远就到了大水法。大水法的对面是观水法,以前皇上就是在这里观看大水法喷水的美景。大水法的西北侧就是远瀛观。远瀛观的高大石柱全是优质汉白玉。最后我们又去了黄花阵,迷宫中央有一座亭子。传说有一个关于这个迷宫的故事:据说每当八月十五中秋的晚上,皇帝在此举行灯火晚会,宫女们手里拿着用黄绸扎制的荷花灯,在迷宫中走,谁先走到亭子,就奖赏谁。所以此阵也叫黄花阵。

圆明园曾是一座皇家园林,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烧毁,1900年八国联军又一次入侵圆明园,两次浩劫就使圆明园变成了我们看到的这一片废墟。所以现在它被称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圆明园已经被八国联军破坏了,我们心里充满了对他们的憎恨。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

观《圆明园》有感 篇四

看了《火烧圆明园》这部电影后,我心中非常气愤,真想回到那个时代,拿起xx,把敌人杀个片甲不留。

圆明园是一座非常宏伟的花园,全园占地三百五十多公顷,这项伟大的工程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才建成。全园浓缩了全国最有代表性的名胜古迹,收藏了大量稀有的珍宝古玩,号称“万园之园”。要知道,这座圆明园是多少代人民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呀!可是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后,不但把里面的宝物都抢走了,还在西洋景观那里把这些宝物廉价拍卖出去。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为了销毁罪证,放火烧了圆明园,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现在的圆明园,几根残柱孤独地立在那儿,成了侵略者所犯滔天罪行的铁证。

我想对那些侵略者说:“你们真是太可恶了,仗着几支洋枪洋炮,就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烧杀抢掠,这不正是你们这群‘文明人’所做的事情吗?”但这位皇上也太懦弱了,连自己的国家都保不住,有什么资格成为万人之上的堂堂君主呢?

中国有句古话“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只有我们变强了,才不会被人欺负。联想现在,神七飞天了,北京奥运会也举办了,正因为有现在强大的科学技术,中国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被人欺负了。

我又想了想自己,一定要做一个强者,既不能被人欺负,也不能欺负别人。

《圆明园》观后感 篇五

前几个星期我们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让我感受很深的。这一篇课文让我知道了外国人把我国的圆明园看作一块“肥肉”每个国家都想咬一口下去。这样的想法让圆明园只有了几根残柱。

但是现在我国人走向了成功之路,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都发向了太空。有了海陆空的兵,有了小康生活,有了……这一切都说明了我国人民己站起来了,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了。但是,我们还是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只有让祖国更加强大,外国才能不敢欺负我们,历史才不能重演。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个我国人永远不能忘记的事实,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让历史在我国的国土上重演。

游玩圆明园遗址的个人精选观后感 篇六

神州大地,幅员辽阔、山川壮丽、水泽生辉,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历史,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景象骄人、数量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我写的却是圆明园的遗址。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是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耗时150年建造的一座中西结合、豪华壮丽的皇家园林。在圆明园豪华的宫殿里,收藏着难以数计的奇珍异宝、艺术精品、古玩字画、图书典籍。因此圆明园被西方誉为“万园之园”。可就是因为它的壮丽,把外国人吸引了过来,让圆明园遭受到了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1860年,英法联军来到了圆明园,他们刚进门,就被这里富丽堂皇的建筑和琳琅满目的珍宝给惊呆了,他们争先恐后,大肆抢掠。有很多士兵见了好东西就往兜里装,有的甚至把衣服脱下来包,有的军队把炮筒、弹药箱都装满了,实在装不下的就扔在地上摔碎。英军的军官第一次抢到了一个镂金花盆,盆中栽着一株高一英尺的黄金树,树上挂着以红玉为核的蓝宝石果子,他将这金花盆和其它宝物装了7大筐,归为己有。第二次,他又抢到了一座7英尺高的金塔,最后强拉了7个中国人将其“赃物”运回兵营。为了掩盖罪行,他们放火烧了圆明园,就留下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遗址。

当我知道圆明园的历史后,我感慨万分。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你永远激励着华夏子孙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向上。

有关北京圆明园遗址旅游的观后感300字 篇七

今年暑假我去了北京,到北京那就得去圆明园看一看,碰巧那天有荷花展。我一进园门就看到到处都是游客,特别是荷花池边,早已是人山人海了!我们坐上游船,想近一点欣赏荷花。那里的荷花可真是太美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把把碧绿的大雨伞,粉红色的荷花点缀在碧绿的荷叶当中,像一个个温文尔雅的小姑娘。一眼望去,眼前的景象好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儿,而我们就在这画里面。

离开荷花池,我们来到了圆明园的废墟前,听妈妈讲过去的历史,那是在1860年的10月,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把所有的奇珍异宝抢走了,为了掩盖抢劫的事实,还放火烧了整个园子,这举世无双的园林被彻底毁灭了。这段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

欣赏荷花时我的心情是愉快的,但当我知道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时,我的心情是愤怒的!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只有我们变强大了,才不受欺负。毛主席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只有我们强大起来,国家才会强大!

有关北京圆明园遗址旅游的观后感300字 篇八

今天,我们又来到了世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尽到了圆明园,我们坐着电瓶车去了圆明园遗址,里面的场景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一眼望去,圆明园遗址浮现在眼前,我们随着解说员进到了里面,整个圆明园呈现出一派皇家园林的景象!我们走着走着,看见了”黄花阵“,传说有那个宫女从黄花阵中走到中间的亭子中去,皇帝就赐她黄马褂一件。随着路向前走去,来到了皇帝看水法的地方,水法的对面有一个宝座,是皇帝看水法的时候做的。俗说,只要水法一开,几里外的人都能听见!这宝座的建造也是根据风水建的,这宝座的后面刻得不是龙而是枪炮刀剑。那时候的皇帝可真会享受啊!

圆明园的好多建筑都被八国联军给毁了,外国人也真是可恶,当时的清政府也是昏庸无能啊!

圆明园遗址观后感 篇九

五一期间,我和同学一起来到了圆明园。果然和历史书上的图片一样,园林已不见往日的华丽。一路沿主干道走下去,看到的只是断壁与残垣,大火过后的焦黑,毁灭后的寂静。很难想象这是万园之园。伤痕累累的石柱无言的伫立……可是正值春天,满园春色依旧关不住。废墟上竟也长出了嫩绿的小草,几朵盛开的不知名的小黄花也在阳光下吐露生机。可是我却不能看到那被毁之前的画面了。在同学建议下,我又去了另一边的福海。

福海让我眼前一亮。湖面波光粼粼,湖水清澈见底。湖心有一个精致的小岛,岛上还有别致的亭台楼阁。站在楼上,美景尽收眼底,春日的阳光下,碧玉似地湖水映衬着蓝蓝的天,几朵云作为点缀,加上周围的楼阁,美极了。可我突然想到这哪能也比得上清朝一百多年对圆明园的建筑与修缮?

不用赘述,圆明园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我们中华民族虽然在古代有令人骄傲的灿烂的文明,可到了近代,封建主义已经走向了没落。西方的国家在发展、在进行工业革命,而我们呢?闭关锁国!虽然清朝出了不少贤明的君主,可到了后期却仍然呈衰退之势。1840年,西方第一次侵华,这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随后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社会矛盾愈演愈烈。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联合发动了第2次鸦片战争直到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他们卷土重来,咸丰皇帝弃城而逃。十月,圆明园被洗劫一空。清政府的落后与麻木毁掉了自己辛勤经营了150多年的圆明园。从此我们再也见不到那美轮美奂的庄园,只能从史料上去寻找当年的辉煌。

建圆明园用了150多年,那时的清政府还是自大和无知的。而到今天,圆明园的毁灭也有150年了,中国已经强大了,可以骄傲地抬头,理直气壮地说话了。我们已不再是东亚睡狮,中华民族也已经觉醒。作为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证,圆明园没有太多的修缮,依旧保留着断壁残垣,以警醒后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无论圆明园如何美轮美奂,被毁了一个圆明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代人的毁灭,可怕的是人民只会娱乐,不会思考。希望每个人能在娱乐化、物质化的世界中保持清醒,胸怀大志,目光长远。

圆明园的观后感 篇十

法国大文豪雨果以前说过:“从前在世界的一方有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一个近乎超凡的民族利用其想象力能够造出的全部东西都集中在那里。请你想象一种大家不明白是怎样的、而又无法形容的建筑物,就像月宫的一座建筑物,那就是圆明园”。我们今晚所看到影片里的‘圆明园’只是透过现代的科技制作的一种假象,但足以感受到昔日的圆明园有多么的美。

影片《圆明园》就是一场视觉大宴,在影片中我们能够欣赏到超多的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也能够欣赏到西方以及西北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我们还能够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我所感受到的有以下三点。

一、建造的规模和特色。我信这是任何一个人看到这部影片后的第一个感慨。圆明园的建设经历了三代帝王的建设,这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离不开的。当时清王朝入关后,由于皇帝不适应北京紫禁城内炎热的气候,就在北京西郊的海淀建造了圆明园的前身畅春园,成为皇帝避暑的地方。之后逐渐扩建,到乾隆帝时,国库充盈,更是大兴土木。由此,圆明园的格局大体已构成,其面积也相当于此刻600个足球场那么大,能够任由你想象其规模了。圆明园的建设汇集了当时江南的若干名园林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皇帝也将自己的诗情画意融入于千变万化的景象当中。不仅仅如此,还吸收了欧洲的建筑风格,把欧洲的园林建筑特色与东方的园林风格相结合,最著名的就有‘大水法’。园内的各种亭台楼阁、洲岛、桥堤、曲廊等建筑群的整体布局让人感觉到了和谐完美。

二、中国古代和谐美。影片一开始就给我们再现了清王朝的宫廷画师所作的圆明园设计图,但这些几百年前的设计图纸在我们现代的人看来好像就是一幅山水与建筑现结合的国画。在这些‘设计图’上的建筑基本上贴合当时圆明园的真实建筑物,也就是说古人就是依靠这些‘设计图’来建设圆明园。在设计图上能够看到这些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很协调,与环境相融合,这也就是古代人追求的一种‘和谐美’,能够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的古典主义美学在美的形态上就主张和谐美,这也与儒道两家思想密切相关,两家思想的融合为共同的和谐美的思想。三代帝王对圆明园进行规划时就个性注意和谐,圆明园在整体上本身也就是一个帝国版图的缩影,在园中的西北方向,有一座假山就喻为‘昆仑’,还有仿庐山景色的‘小匡庐’等,建筑物再置身其中。在影片中也讲到这种和谐性直到乾隆帝时才慢慢消失。当然,古代的和谐美在文学上也有体现,苏东坡就曾说过;“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么一句话。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也是和谐的一种表现。

三、东西文化的差异。在影片中有这两个情节,西方传教士郎世宁来到东方这个礼貌古国后,想进入清朝皇家画院,就以西方绘画技法画了一幅小孩的肖像,以博得皇帝的欢心,结果失败了。原因很简单,就是皇帝不喜欢他的绘画技法。另一个就是皇帝想要建一个西方水法,而在当时就只有传教士郎世宁懂得西方的建筑,于是郎世宁成为了设计师。由于皇帝的极度关注,郎世宁的设计都要由皇帝过目后才能行。这位东方的主宰看到郎世宁的设计的水法后一度在改,他认为‘裸身的人’不能出此刻他的‘视线’内。更进一步的看,这些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当时的东方审美追求的是‘神’,神似而形不似。西方审美追求的则是‘写实’,真实的写照。难怪皇帝会说小孩的脸上怎样能有阴影呢!

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在清朝又到达了历史鼎盛时期,未出嫁的女子足不出户是当时所谓的道德规定,更别说会出现‘裸体的人’了。而在西方人们的思想则是较开放的,他们更喜欢去追求为当时不知的一些东西。在影片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待科学不同的态度,西方人对科学是执着的追求,而在当时的中国人眼里更本就没有科学这个概念,清朝的统治者也认为学习西方的技艺就是玩物丧志。我想文化也是影响一个

民族进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正是这些文化的差异,导致了火烧圆明园的杯具。

如今是圆明园已是一片焦土废墟了,但它以前的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不会被人们忘记,更不会被历史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