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高考家长帮为您整编的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0篇),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有一点帮助。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 篇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造情景:出示第2页主题图。让学生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方位知识描述各建筑的位置关系?
2、组织学生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
4、出示课题:东西南北
二、探究新知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
(1)观察例1挂图
问: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 )面。教学楼在操场的( )面,大门在操场的( )面。
(2) 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
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4、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德阳市的东西南北方向? 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5、背儿歌
早晨起床向太阳,前是东,后是西,左是北,右是南。
四、小结。
课外作业:认方向。
教学反思:
在学生获得具体感知后,到教室里用自己的思维去尝试将具体的景物抽象成平面图,在展示交流中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二
教学要求:使学生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各位都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31×3=12×9=24×5=
30×4=27×3=15×5=
二、新授
1、出示例题:三年级有117人,每人一瓶牛奶,搬下10箱够不够?
要知道10箱牛奶够不够,只要算出10箱有多少瓶牛奶,与三年级人数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那位同学能够说说计算10箱牛奶的算式呢?(12×10=)
谁能来口算一下结果(120)
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呢?
(指名回答)
这10箱牛奶够三年级的同学喝吗?(指名回答,板书答句)
2、如果搬下30箱,够分给多少个同学喝?(第30页)
请大家在书上写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汇报。
谁能来说说口算的方法?
3、想想做做1:集体练习
4、20×40=30×40=
小组讨论,独立计算
小组汇报
5、想想做做2
三、巩固训练
1、想想做做3、4、5、6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三
设计说明
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比较两个一位小数和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了以下两个方面:
1.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时,结合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回顾万以内数的意义,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更好地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并掌握比较两个一位小数大小的方法。
2.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对分数的直观感受。
通过画一画、填一填等活动,给学生创设亲身体验的空间,使学生获得对分数的感性认识,同时进行两个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相关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和自信心。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说一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阅读教材84页第一个问题,然后请大家动手写出几个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整数、小数和分数,并在小组内说一说各自所写的数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示的意义。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2)个体汇报。
(3)集体总结。
数可以作为数量的数(基数);计数的数(序数);度量的数(量数);计算的数。
2.复习数位顺序表。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数位顺序表吗?请大家把教材84页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1)学生独立完成。
(2)个体汇报。
(3)出示教材84页计数器,让学生独立写出各数。
(4)指名汇报每个数中的“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师:如果在每个数中的“5”所在的数位上添上7颗珠子,那么在计数器上应该怎么表示这些数呢?先画一画,再写一写。
(小组内交流后个体汇报,然后集体总结)
(5)课件出示教材85页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3.复习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1)举例说一说怎样比较数的大小。(引导学生从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和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交流)
(2)学生先与同桌交流,然后个体汇报。
(3)集体总结。
(4)课件出示教材85页3、4题,组织学生个体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
4.复习分数的意义和简单计算。
(1)请分别画图表示和,并画一画、说一说如何计算+和-。
(2)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师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同时引导学生把相应的知识内容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2、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师: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师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每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研究一下。
(师边说边板书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师:课件出示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谁来说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学具,开动脑筋,四人一小组动手操作一下。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小组汇报操作结果。
生1:我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10个,竖排每排摆10个,一共可以摆100个,所以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100平方厘米。
(教师出示一面画有100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的正方形。)
生2:我们是用直尺去量
师:还有想法吗?
生3:我是直接把1分米换算成10厘米,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总结并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学生齐读。
2、知识迁移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师:仿照刚才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小组在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师巡视,生汇报。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因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1米=10分米,10×10=100(平方分米)
(板书)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学生读。
师:现在,谁来告诉我每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师在黑板上贴字条) 去掉“相邻”行吗?为什么?平方米和平方厘米相邻吗?它们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生回答师板书: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师领读生跟读(正读反读这三个关系式)
3、根据进率,进行换算
师:应用这些关系,你能推算出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吗?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2平方分米就是2个100平方厘米,也就是200平方厘米)
1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呢?
反过来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呢?你又是怎么想的?2400平方分米=( )平方米?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举几个例子吗?(生举例)
三、深化新知,巩固练习
(一)、火眼金睛(下列说法对吗?)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
每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
我们学校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合500平方分米( )
1平方米=1000平方厘米( )
(二)、神机妙算(你能很快说出答案吗?)
6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3平方米=( )平方分米
1000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6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8平方米=( )平方厘米
(三)、大显身手
一个正方形桌面的周长是360厘米,边长是多少厘米?这个正方形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四、回顾整理、总结生成
1、回顾一下我们今天所学内容,并把例题补充完整。
2、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呢?(生畅所欲言。)
3、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解决。
五、布置作业
1、83页做一做
2、练习二十第四题
六、拓展延伸
(智力闯关)
小红家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铺地,客厅正好用了96块方砖,小红家客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五
教学重点:
被除数中间不够商1怎么办。
教学难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32÷8 45÷5 63÷7 42÷6 54÷9 25÷5
13÷4 26÷8 33÷6 52÷8 46÷9 61÷8
2、列竖式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760÷4 405÷2
3、被除数末尾或中间有0时怎么办?
二、新授
1、出示例7:星光小学83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天文馆,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⑴读题,做什么方法,为什么做除法?怎么列式?
⑵ 832÷4=?自己列竖式算一算,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请两个学生板演
⑶汇报:你是怎么算的?3÷4不够商1,怎么办?为什么要写0,不写行不行?还有没有不同的写法?
⑷打开书31页,看看书上的两种写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2、做一做:615÷3 624÷6 218÷2 525÷5
⑴同桌任选一题列竖式计算,再同桌交换检查,说说算法。
⑵请学生板演
⑶集体订正
3、判断对错33页,第2题
⑴这些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⑵集体订正
4、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结合气球装饰方案问题,经历观察、探索规律、自己设计方案的过程。
2、能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谈话引入
过新年的时候,咱们班开了一场联欢会,同学们还记得吗?
看来,这次联欢会给你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不但在联欢会上表演了节目,还亲手布置了教室呢!还记得你们是怎么布置的吗?
二、观察、探索规律,用数学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1、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方案一)师:老师知道有一个班的同学,他们和大家一样也把不同颜色的气球串起来装饰教室。他们还制定了两个气球装饰方案呢!这是他们制定的第一个方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解决问题
既然我们发现了气球排列的规律,那么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想让大家帮助解决一下,(课件出示问题),照上面的顺序挂下去,第16个气球是什么颜色?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那么你能不能用这种方法算一算第25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呢?
3、比较不同的方法,分析用数学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你们都很棒,用不同的方法把老师的问题解决了,那么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呢?
那么同学们能不能用这种简单的方法算一算第85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
三、出示方案二,并解决所提问题。
(课件出示方案二,同时提出问题)
我这儿还有一个方案,请你来算一算,第28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第43个呢?
四、小小设计师
气球有很多种颜色,也可以设计许多种方案,下面你来当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一种方案,并依据你的方案给同学们提问题,好吗?注意:在给别人提问题时候之前,自己要把答案先算出来,不然就不能判断他的回答是不是正确了。好了,开始吧!
学生展示设计方案,提出问题,全班共同解决。
五、布置教室
咱们的教室长是9米,宽6米,现在咱们把教室的四周都挂上气球,每隔30厘米挂一个,同学们先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个气球?(课件出示
如果我们按方案二来布置教室,算一算需要黄色的气球和蓝色的气球各多少个?
那么如果我们按方案一来布置的话,各需要气球多少个呢?
课下可以按照你自己制定的方案来算一算各需要多少个气球。
六、回归生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像这上面排列气球的情况,能跟大家说一说吗?
通过新年开联欢会这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自然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先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重点引出把气球每4个分为一组,为后面学生利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作必要的铺垫。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
让学生充分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展现学生不同的思维方法。
在让学生充分思考、表达的基础上提出:哪种算法比较好。
本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用计算的方法要简单的多,而用画图或写数的方法就不太现实了。
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成功感。
提出设计方案的要求,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这是一道现实性、开放性、综合性都很强的题。有困难的同学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
计算方案二各需要多少个气球可作为计算方案一的铺垫。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用数学。
学生可能会提到挂拉花、挂小灯笼、贴窗花、布置黑板、挂气球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肯定。
生1:我发现气球是按两个红色、两个黄色、两个红色、两个黄色的规律排列的。
生2:我发现气球的排列是按照红、红、黄、黄的规律排列的。
生3:我发现两个红气球中间夹着两个黄气球,两个黄气球中间夹着两个红气球。
生4:我把气球分组,两个红色的气球、两个黄色的气球为一组,它们是一组一组排列的。(课件出示分组情况)
若学生自己说出分组的情况,就及时对他的观察结果进行肯定,并让他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如果没有说出,即适时引导:我把这些气球分组,两个红色的气球和两个黄色的气球为一组
生1:我用○表示红气球,用△表示黄气球,第16个是△,所以第16个是黄色气球。
师:你的想象力很丰富,能用图形来表示规律。
生2:我用1(或A)表示红气球,用2(或B)表示黄气球,第16个是2(或B),是黄气球。
师:真不错!能用数字(或字母)简洁地表示规律。
生3:我把气球分组,四个气球为一组,16个气球正好是4组。第16个气球是这一组的最后一个,所以是黄色的。
算式:16÷4=4(师板书)
让学生再次说想法。
如果学生能够说出方法3,就重点让他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让和他的想法一样的学生反复说一说。重点强调第16个气球是第4组的最后一个。
如果学生能说出方法3,但不能列出算式,就提示学生:你能不能试着把你的想法变成一个数学算式?(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法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算式:25÷4=6……1
(师板书)
第25个气球前面有6组,它是第7组的第1个,所以是红色的。
学生一开始可能还是认为自己的方法好,比如说认为自己用数字表示更简单。这里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自由辩论,学生自然会想到如果问的数字比较大,比如说第52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这样用画图或写数的方法就不方便了。所以用数学计算的方法更简单。
让刚才不是用计算方法的同学回答:第85个气球是红色的。师追问: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答案了?
让学生说一说用这种方法的理由。
85÷4=21……1
(师板书)
学生可能有许多种不同的方案,有的简单,有的繁琐,但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第一,必须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第二,几个气球为一组。
(学生在给别人提问的同时,首先要自己先知道正确的答案,以便判断别人的回答是否正确。)
生1:
(9+6)×2=30(米)
30米=3000厘米
3000÷30=100(个)
生2:
9米=900厘米6米=600厘米
900÷30=30(个)600÷30=20(个)
(30+20)×2=100(个)
师:你们的方法都非常好,我现在知道一共买多少个气球了,可是买什么颜色的呢?
100÷5=20(组)
黄色:20&×2=40(个)
蓝色:20×3=60(个)
生1:100÷4=25(组)
红色:25×2=50(个)
黄色:25×2=50(个)
生2:100÷2=50(个)
生2说说这样做的理由。
师强调:第2位同学的做法只适用于这道题,也就是每组中各种颜色的气球个数相等,并且正好是整多少组没有多余的。这样才能用这种方法。(师只要点到即可,不必要每位学生都理解)
学生可能想到挂灯笼等现象,运动会上在操场上插彩旗,体育课上按1.2.3.4报数等。
(有时间可以出示图片让学生看一看,没有时间的话只要说说就可以了。)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七
教学内容:32页例7的第二题及做一做
教学要求:
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掌握被除数末尾不够商1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被除数末尾不够商1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5分钟口算练习
2.列竖式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415÷3280÷6
二、新授
1.出示例2:56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克隆鼠展览。平均每批有多少人?还剩几人?
⑴全班读题,题目里告诉我们什么数学信息?做什么方法?怎么列式?
⑵562÷4,请你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再在四人小组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请学生板演
⑶汇报:你是怎么算的?2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为什么要商0,不写行吗?为什么?
⑷全班口答
2.做一 m.kaoyantv.com 做:631÷3340÷2704÷5843÷6
⑴同桌任选两题列竖式计算,再同桌交换检查说说算法。
⑵请学生板演,说算法。
⑶集体订正
3.巩固: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传递了816米,平均每天传递了多少米?
⑴独立完成后同桌说算法
⑵集体订正
4.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三、作业
1.33页第一题第二排
2.33页第四题和五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八
学习目标
1、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2、复习年月日相关的知识,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3、明确时间的重要性,增强时间观念。
导学案
自主预习整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1、我们认识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学了24时计时法,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归纳:
年12个月 平年365天 闰年366天
月大月:( )( )( )( )( )( )( )31天
小月:( )( )( )( ) 30天
二月:平年( )天 闰年( )天
日1日=( )时
时1时=( )分
分1分=( )秒
3、做一做P114页第6题,说说怎样想的?
(1)、3年=( )个月 24个月=( )年
(2)、 7月有( )天 15时是下午( )时
(3)、 展览馆每天的开放时间是从8:30到16:30,一天共开放( )小时。
交流合作
1、说一说时间单位的知识。
2、议一议有关时间知识的要点。
3、你知道什么是24时计时法吗?介绍一下你的学习经验。
4、你会计算起止时间和经过的时间吗?怎么算?
展示提升小组抢答:
1、一年中哪些月份是大月?小月?你会用什么方法记忆?
2、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闰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普通计时法?什么是24时计时法?各有什么特点?举例说说。
反馈测评1、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五第6 题:
小华每天早上7时30分到校,11时50分放学回家。下午2时到校,16时放学回家。他全天在校多长时间?
(1)先求上午在校时间:
(2)再求下午在校时间:
(3)最后算出全天在校时间:
2、出示钟面:
(1)现在是几时几分?
(2)17:00开往长沙的火车现在开始检票了,还有多少分钟开车?
(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4)如果你耽误了时间,会怎样?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
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把握时间,时时处处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合理利用时间安排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
2.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自己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在解答应用题的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
教学难点
使学生熟练运用这些术语和关系式.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口算:
30×40= 6×40= 200×20= 80×50=
12×8= 32×20= 150×4= 240÷2=
二、探究新知.
1.导入: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各种数量关系.在乘法应用题中有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2.数学例1: 认识:单价×数量=总价
(1)例1.铅笔每枝5角,买3枝用:
5×3=15(角)
15角=1元5角
篮球每个70元,买2个用:
70×2=140(元)
鱼每千克9元,买4千克用:
9×4=36(元)
(2)引导学生明确:以上三个问题都是买东西用钱的事.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单价;买了多少叫数量;一共用多少钱叫总价.
第一个问题里的单价是5角,数量是3枝,总价是1元5角.
第二个问题里的单价是70元,数量是2个,总价是140元.
第三个问题里的单价是9元,数量是4千克,总价是36元.
从例1可以看出,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
(3)反馈练习:
① 口答:每件商品的价钱叫( ),买多少叫( ),一共用多少钱叫(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② 请你举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以上数量关系的实际计算问题.
3.教学例2.认识: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1)例2.每棵苹果树平均收苹果25千克,3棵苹果树收:
25×3=75(千克)
菜园每畦产菠菜150千克,4畦产菠菜:
150×4=600(千克)
(2)讨论思考:这两个问题都是说的'什么事?这两个问题中单产量、数量、总产量分别是什么?从上面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单产量、数量和总产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3)学生汇报:这两个问题都是说有关生产数量的事情.每棵树收多少苹果或每畦菜地产多少菜叫做单产量;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畦菜地叫数量;把一共收多少苹果或产多少菜叫总产量.
第一个问题里的单产量是25千克,数量是3棵,75是总产量.
第二个问题里的单产量是150千克,4畦是数量,600是总产量,
从上面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单产量、数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是: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4)反馈练习:
① 回答:每棵树收多少苹果或每畦菜地产多少菜叫(单产量),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畦菜地叫(数量).
② 举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上述数量关系的实际计算问题.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两种数量关系?
四、随堂练习.
1.填空:
( )×( )=总价 ( )×数量=总产量
2.判断下面各题的对错.
(1)知道每袋洗衣粉的价钱和买的袋数,求总价应用洗衣粉单价乘袋数.( )
(2)生产队有土地20亩,每亩产粮400公斤,共产粮多少公斤,是求数量的题目( )
五、布置作业.
1.编一道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应用题.
2.编一道已知单产量和数量求总产量的应用题.
板书设计
省略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位。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指认其余三个方向。
教学过程: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右边是南,左边是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到教室,请各小组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方都有什么?(练习一的第1题)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