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科举制度的影响(优秀9篇)

科举制度 篇一

科举制度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三年(6)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目录科举制度概述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科举制度起源科举制度完备收缩展开科举制度概述

科举考试 是 中国 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 人才资源 ,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 人才选拔 考试, 学而优则仕 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的 殿试 部分是由 皇帝 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魏晋 以来,采用 九品中正制 ,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 中央 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 考试 , 合格 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 进士科 , 考核 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中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以《四书五经》为准,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 朱熹 《 四书集注 》为准。

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

秦朝 以前,采用“ 世卿世禄 ”制度,后来逐步引入 军功爵制 。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 周礼 之 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 天子 、 诸侯 、 卿 、 士 分级负责。而各阶层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 客卿 ”、“ 食客 ”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 中央集权 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 察举制 与 征辟制 ,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 秀才 ,由郡推举的称为 孝廉 。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征辟制也存在着种种弊端。

魏文帝时, 陈群 创立 九品中正制 ,由中央特定 官员 ​,按出身、 品德 ​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魏晋时代, 世族 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 仅限 ​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材,还让 世族 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科举制度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 隋朝 。隋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 封建 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 中央集权 ,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 九品中正制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据史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 贤良 ”。应为开皇七年(587),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 志行修谨 ”“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隋炀帝 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 进士 二科,并以“ 试策 ”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进士一词初见于《 礼记 ・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 试策 。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 唐玄宗 时 礼部尚书沈既济 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 州郡 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 京师 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科举制度完备

隋朝灭亡后, 唐朝 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唐太宗 、 武则天 、 唐玄宗 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在唐朝, 考试 的科目分 常科 和 制科 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 常科 ,由 皇帝 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 制科 。

常设的科目有 秀才 、 明经 、进士、 俊士 、 明法 、 明字 、 明算 等五十多种。其中 明法 、 明算 、 明字 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 明经 、 进士 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唐高宗 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 生徒 ,一个是 乡贡 。由京师及州县 学馆 出身,而送往 尚书省 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 举人 。州县考试称为 解试 ,尚书省的考试通称 省试 ,或 礼部试 。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 春闱 ,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 经义 或 时务 。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 诗赋 ,明经重 帖经 、 墨义 。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 才能 。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 吏部考功员外郎 主持,后改由礼部 侍郎 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 状元 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 探花 使。要集体到 杏园 参加宴会,叫 探花宴 。宴会以后,同到 慈恩寺 的 大雁塔 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 孟郊 曾作《 登科后 》诗:“ 春风得意 马蹄疾,一朝看遍 长安花 。”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 选试 。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 柳宗元 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 集贤殿 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 节度使 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 韩愈 在考中进士后。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篇二

第一节 制科的设置

第二节 科目

第三节 制举之制

第四节 荐举和自举

第五节 考试一、考试时间二、亲试和考官三、考试科目和试题

第六节 录取和出路

第五章科目选

第一节 拔萃、宏词和平判入等一、拔萃、宏词和平判入等的设立二、科目选的设立与循资格

第二节 唐朝后期的科目选一、唐朝后期科目选的情况二、科目选在唐后期官吏升迁中的地位

第六章学校与科举第一节 梁陈齐周的学校

第二节 隋代的学校

第三节 唐前期的学校及其与科举的关系

第四节 私学的兴起一、私人讲学的衰落二、私学的兴起第五节 唐朝后期的学校和学生

第七章进士科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的变化

第一节 唐前期进士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的变化一、唐初进士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二、进士三场试的确立

第二节 从文学取士到诗赋取士一、以文学取士的反复二、诗赋取士

第三节 唐后期进士录取标准的变化一、安史乱后有关进士科的争论二、进士录取标准的变化

第八章科举在选举中地位的变化

第一节 进士科与高级官吏的选拔一、进士在高级官员中比重的逐步提高二、开元、天宝之际形势的逆转三、进士科成为高级官吏的主要来源

第二节 明经地位的变化一、唐前期明经的地位二、明经地位的下降三、明经在唐后期官僚结构中的地位

第三节 制科的衰落

第九章座主门生关系的`形成

第十章请托行卷的盛行

第十一章科举中的权贵子弟问题

第一节 子弟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不放子弟局面的形成

第三节 晚唐微妙的形势

第十二章门荫的衰落和进士家族

第一节 门荫的衰落

第二节 辟举与进士科的结合

第三节 进士家族和官僚世袭

第十三章唐后期应举及第范围的扩大

第一节 阶层的扩大一、贫寒子弟 二、州县胥吏和工商子弟

第二节 地域的扩大

第十四章科举与社会等级再编制

第一节 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

第二节 士族含义的变化

第三节 衣冠户

第四节 举人层

第十五章科举发展的趋势后记

图书目录编辑

第一章 科举制度的产生

第一节 察举制内部新制度的萌芽

第二节 科举制的产生

第二章 科举在唐代选官制度中的地位

第一节 门荫入仕

第二节 流外人流与杂色人流

唐朝的民族政策和科举制度教案 篇三

活动实践作业: 《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科举制产生的背景及其诞生,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

2. 使学生掌握科举制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辩证的分析以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 让学生了解隋唐科举制的运用,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当今的考试制度。 4. 要求学生理解科举制的影响,端正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知识的回顾与比较,将科举制与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相对比。得出之所要实行科举制的理由。

2.通过知识补充和图表,让学生了解唐代科举制的主要内容,自行归纳科举制的完善。

3.以历史人物故事为线,用具体事件启发学生认识科举制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用人制度重大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原因之一。符合历史发展的需要。科举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2. 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与学习,从中汲取教训。

四、教学重点

1. 科举制度诞生的背景。 2. 科举制度的内容。 3. 科举制度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

如何评价科举制度的作用及深远影响。

六、课前预习指导

学生分组:第一组,了解隋唐以前我国采取什么选官方法。第二组,查阅科举考试是怎样考的,一个读书人是怎么样才会成为进士。第三组,找出课文中的几位人物是如何通过科举考上官的。

七、教法与学法指导

1. 教法:指导预习,问题设置。 2. 学法:阅读,讨论,探究,合作学习。

八、教学准备

1. 了解历史人物,比如“房玄龄、李白,范进”等。 2. 准备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表。

九、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比较唐朝三位杰出的皇帝,他们对知识分子的态度如何? 2. 科举制度的诞生。(学生阅读,讨论,归纳,点评)

师指导:1.让学生用2分钟时间预习教材内容,获取科举制的创立等基础知识。 2.检查预习效果,提问:科举制是从什么时期开始实行的?其选官方式是什么?

学生活动:让学生明确从隋唐开始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师指导:让学生归纳:在隋唐以前,中国历代选官制度有哪些?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在隋唐之前实行过“察举征辟”“九品中正制”。

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隋唐前的“九品中正制”等选官制度与科举制哪一种更有利于人才的真正选拔?

学生讨论分析对比后明确:隋唐以前的选官制度均须安官吏的推荐或出生世家,而科举以考试方式进行,更有利于真才实学之人入仕。

师提问后讲述科举制度诞生的两件重要事情:A.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B.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

师用房玄龄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所带来的变化。学生明确回答:科举制带来的变化之一就是打破门第的限制,门第不高的人也可以考试做官。

师引导让学生思考:认识科举制对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

学生讨论后明确:通过科举考试,将选拔官吏的权利集中的中央,将天下人才归纳为己用。

3. 科举制度的完善。

师展示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分类表:让学生认识科举考试的只要内容。

唐代科举考试科目:1.制科 (直言觐见,贤良)(方正博学宏词)(才堪经邦等)2.常科 (秀才 明经 进士)(明法 明算等五十种)

师组织学生阅读后归纳:唐代那几位任务对科举制的完善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讨论后明确:1.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严格考试制度。2.武则天实行殿试开创武举。3.唐玄宗以诗赋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补充讲解:唐代考试“贴经”与我们今天的填空题类似。

引导学生思考:古代科举考试要经历哪些环节?

师生讨论后,师引导补充归纳: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为州县考试,削减选试,宋代分为解试(州试),肖试(礼部试)殿试,元清则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道。

4. 科举制度的影响。

1.让学生思考科举制对当时文人求学心态的影响。听“范进中举”录音剪辑。

学生讨论师点拨:文人为取功名,深陷科举考试中,但促进了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2.学生列举出自己知道的出生低微而以科举入仕的著名人物,评价科举在人才培养上的影响。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

3.唐玄宗以诗赋为进士必考内容,促进了唐文学的发展。

4.小结:1.科举制完善了用人制度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本课总结: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社会制度中的主要选官制度之一。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科举制度的完善上起了重要作用。科举制沿用到清末,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人才培养和文学艺术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举制度板书设计:

1. 诞生:①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②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2. 完善:①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 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③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3. 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 ②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练习设计:1.分析唐玄宗讲诗赋列为进士考试的主要内容的利和弊。 2.评价一下科举制度产生的影响。

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篇四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 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 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 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

【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 也叫“童试” ;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状元】参见“殿试”条。

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条。

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

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

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

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写,故而称黄甲、金榜。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

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

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国子监jian】参见“太学”条。

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

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

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

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学官名。

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

“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后成为学官名。

汉唐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

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 篇五

内容提要编辑

本书追述了科举制度的产生过程,论述了科举在唐代选官制度中的地位变化,对唐代科举制度中常科和制科中一些主要问题、科目选和学校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述,还探讨了进士科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的变化,并对由科举制度发展而产生的座主门生关系、请托行卷盛行、门荫衰落和进士家族、社会等级再编制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作者简介编辑

吴宗国[1],1934年出生于南京,祖籍江苏如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史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主要著作有《隋唐五代简史》、《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主编)、(CON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主编)等。[2]

目录编辑

第一章科举制度的产生

第一节 察举制内部新制度的萌芽

第二节 科举制的产生

第二章科举在唐代选官制度中的地位

第一节 门荫入仕

第二节 流外人流与杂色人流

唐朝的民族政策和科举制度教案 篇六

1.概况

2.品级与勋官 3.唐代考课制度

4.考课制度的规定及其运行 5.考课与吏治的关系

一、概况 1.中央官制

1)三师:太师、太傅、太保(荣誉职务) 2)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荣誉职务); 3)三省:中书省(决策、秘书)、门下省(侍从、谏议)、尚书省(行政)、;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人事)、户部(户口、财政)、礼部(礼宾)、兵部(国防)、刑部(法院)、工部(工程、水利); 4)一台:御史台(监察); 5)五署: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循旧制,与六部分工); 6)九寺: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与六部分工合作)。 7)散官:(荣誉职务) 2.地方官制

1)虚设(道)置观察使

2)州(郡):刺史(太守);别驾、长史、司马;录事、参军事; 3)六曹: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 4)县:县令;县丞、主簿;县尉、录事、佐史。 5)乡:耆老; 6)里:里正; 7)村:村正; 8)保:保长; 9)邻:邻长。

四家一邻,五邻一保,五保一里,五里一乡;一自然村为一村。城市内无村设坊,坊正和村正相同

二、品级与勋官

唐代沿袭隋制,把官员分为九品,每品内又分为正、从,共为十八个等级。文官自正四品以下,武官自正三品以下,还分{SHUBAOC.COM}为上下阶,因此,唐代文官的散官实际上有三十个等级,武官散官等级是三十二等级。这些等级总称为流内官,为正式文武官员。此外还有流外九品,实际上已属于吏员,不属于正式官员的范围。官员的散官称号与品级大致对应,表示官员地位 与资历高低,作为升迁的序列。

唐承隋制,文武官员均可授勋官,共有十二级。按照规定,勋官可以与相应品级的公卿大臣处于同等班位。但实际上由于授勋过多,动以万计,因此无职事的勋官实际地位往往在胥吏之下,仅仅成为一种授予的官员荣誉称号。

三、唐代考课制度

考课也称考绩、考核、考察,是对在职官吏的官箴政绩和功过的考核,是职官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考课不仅是政府对职官实施奖惩、升降、俸禄的主要依据,也是积极向上、整顿吏治的有效措施,因此,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并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考课制度。

1.唐王朝对考课制度的重视及原因

1)唐王朝对考课的重视

唐代进入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官吏的政绩考核制度日臻完备。官员的政绩考核经两晋南北朝的试行,全面考核官员政绩的导向更为明确。一是负责官员政绩考核的机构设置和考核方式趋于完善;二是政绩考核更加注重共同标准与侧重标准相统一;三是把政绩考核的结果公示,并与官员的定级、晋升和奖罚相结合。

唐王朝对考课制度高度重视,唐初就制定了考课法,同时唐王朝制定了系统完善的考课体制并且实行了严谨周密的考课办法。不仅如此,唐王朝的统治者对考课制度也是亲恭其事,对于都督、刺史的考课皇帝都亲自过问、提示。考核官员时,防范也是非常严格的,并且这种严格还体现在执行过程中。

不仅如此,唐统治者还亲任主考官,别赦德高望重的京官二人担任校考使,分校京官、外官考,同时,特派御史大夫或者其他高级官员为监考使。 2)重视的原因

-----隋朝的前车之鉴

隋朝的灭亡,除了史学界常说的隋炀帝的暴政之外,从政治的

运作来看,考课不严等诸多弊端,进而导致吏治腐败,也是隋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王朝的现实需求

唐初统一的局面,为唐王朝考课等官僚制度的建设提供了物质保证和安定的政治环境;唐初管理来源的多元化要求加强官僚系统的考课环节;唐王朝面临着制度建设,完善的官制是其中的一个重点;统治者的用人思想,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唯在得人”。

四、考课的制度规定及其运行 1.唐代考课的制度规定

1)考课机构

唐朝时代,直接负责官吏考课的是考功司隶属中央尚书省吏部。唐代,致考功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此外,还有主事三人。令史十三人,书令史二十五人,掌固四人,分管考课的具体事宜。

唐代考核官吏自中央到地方各部门皆有严密的组织机构,并设专人负责,且中央各决策机关派人协助,共同协作,做好这项工作。尤其是负责考核的各个机构相互牵制,相互监督,而不相统属。

2)考课的类别

内考和外考。内考是皇帝直接对亲王级中书门下与京官三品以上。外官五大都督的考课。外考是由吏部考功郎中和员外郎对四品以下的官员的考核。四品以下又分为京官和外官两类,分别进行考课。 3)考课的年限和时间

唐代统治者明确的规定了考核官员的具体期限,保证官吏考核的经常进行。根据玄宗时期编制的《唐六典》载,唐代考核官吏之制为每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每年十一月十五日以前,京外官的考解的一律送到尚书省,御史台和诸道观察使在九月三十日以前就要将所访官吏的功过善恶申报考功,且根据内外官距京师路程的远近规定呈交考解的时间。 4)考课标准

流内之官根据品行和才能两个方面,以“四善二十七最”为标准。“四善”是对一切官员德行的共同要求;“二十七最”是针对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性质所规定的不同要求,主要是才能方面的考核。

然后,根据官员具备善最多少,使共同标准与专门标准相结合,分为九等。

流外官的考课采取四等法,它有分等和记分两种形式,分等比较简化,以行能功过评为四等级,记分则是根据具体事实来评判。这种记分法与分等法相结合的州县考课制度,总体上是,凡为中上者加官进级。中中者守其本任,中下者将被解任或受到一定的惩处。

一些特殊官职,如“博士、助教„”,唐代有专门的考核标准。而对于那些考功郎中无权过问的,由皇帝内定的宰相,其考课标准更严,要求很高。唐朝还常根据当时的经济、政治需要,临时规定一些定考标准。 5)考课的奖惩规定

唐统治者更具考核官吏的政绩标准,规定了严格的考核等级,并以此对官吏进行奖惩。唐代依据这种升降赏惩对考核优者,升官进爵,增加俸禄。劣者,予以降职,罢官削俸禄、减爵、甚至受到刑事处分,且从法律效力的角度保证对渎职者的惩戒和政绩卓越者的奖励。

在考察地方官时,特别注重实绩。 2.唐代考课的方式、方法

操作运作机制:

1)由中央各司和地方各州长官考定下属官吏

2)中央和地方各有关机构按照规定日期,把被考者的簿状送报尚书省

3)考科成绩还需进行复考,复考工作由考使和考功郎中、员外郎进行。

官位高的宰相、清望官、亲王以及大都督的考课则没岁进名由皇帝自行裁定,不受考功郎中管辖。 考核方法:

1)自下而上呈报政绩考核法 2)自上而下黜陟考核法 3)综合考核法---冬荐

3.唐代考课的保障制度

1)对书考官实行严格监督、审查

2)考课制度法制化

3)追考严格,纠其不当

4)实行公示制度,确保公正、公开

5)实行严格的考核资格审查 4.唐代考课制度的创新

1)考核对象分类化

2)考核机构专业化----吏部考功司

3)考核过程公开化

4)考核内容系统化

五、考课与吏治的关系

1.考课制度的完善及正常运转对唐前吏治的影响

1)唐代官吏考核制度化使各级官吏依法行政有了准则,保证了国家政令的贯彻执行。

2)完善的考课标准,为官僚行政职能提供了范本。

3)唐代官吏考核是治吏的重要手段,加强了官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完善的考课制度及正常运转促成了盛世局面的形成 2.考课制度的破坏和唐中后期吏治的腐败

1)定考不认真,不公平

2)乱施考课,作弊盛行

3)考课制度本身的弊病,如以年考为资历

科举制度《儒林外史》读书笔记 篇七

《儒林外史》是一本有趣的小说,得意或者失意的科场举子;清廉或者贪腐的官场老手;逃婚的才女,纳妾的盐商;冒牌侠客,水货隐士;找不到心上人的世家子弟,寻不着老父亲的孝顺儿郎;骗吃骗喝的书生,坑蒙拐骗的江湖游士,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人都在人间行走,有讽刺,有眼泪,有寒意也有温暖。每个时代都会有这么一段“外史”,而吴敬梓用一支妙笔写下了自己的时代。虽然是两百多年前的古白话文小说,但是本书对现代读者几乎没有阅读障碍,阅读的过程仿佛穿越,又好像旅行,作者竟有如此妙笔,那个时代竟然如此精彩。

作者简介

吴敬梓

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代文学家。安徽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故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暮年,客居扬州,落拓纵酒,逝于客所。

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小说《儒林外史》。

小说节选

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这周学道(周进)虽也请了几个看文章的相公,却自己心里想道:“我在这里面吃苦久了,如今自己当权,须要把卷子都细细看过,不可听着幕客(帮助评阅考生文章的人),屈了真才。”主意定了,到广州上了任。次日,行香挂牌,先考了两场生员。第三场是南海、番禹两县童生。周学道坐在堂上,见那些童生纷纷进来,也有小的,也有老的,仪表端正的,獐头鼠目的,衣冠楚楚的,褴褛破烂的。最后点进一个童生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广东虽是气候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接了卷子,下去归号。周学道看在心里,封门进去。出来放头牌的时节,坐在上面,只见那穿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周学道看看自己身上,绯袍金带,何等辉煌?因翻一翻点名册,问那童生道:“你就是范进?”范进跪下道:“童生就是。”学道道:“你今年多少年纪了?”范进道:“童生册上写的是三十岁,童生实年五十四岁。”学道道:“你考过多少回了?”范进道:“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学道道:“如何总不进学?”范进道:“总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周学道道:“这也未必尽然。你且出去,卷子待本道细细看。”范进磕头下去了。

那时天色尚早,并无童生交卷。周学道将范进卷子用心用意看了一遍,心里不喜,道:“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么话!怪不得不进学。”丢过一边不看了。又坐了一会,还不见一个人来交卷,心里想道:“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正要再看看,却有一个童生来交卷。那童生跪下道:“求大老爷面试。”学道和颜道:“你的文字已在这里了,又面试些甚么?”那童生道:“童生诗、词、歌、赋都会,求大老爷出题面试。”学道变了脸道:“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像你做童生的人,只该用心做文章;那些杂览,学他做甚么?况且本道奉旨到此衡文,难道是来此同你谈杂学的么?看你这样务名而不务实,那正务自然荒废,都是些粗心浮气的话,看不得了!左右的!赶了出去!”一声吩咐过了,两旁走过几个如狼似虎的公人,把那童生叉着膊子,一路跟头,叉到大门外。

周学道虽然赶他出去,却也把卷子取来看看。那童生叫做魏好古,文字也还清通。学道道:“把他低低的进了学罢。”因取过笔来,在卷子尾上点了一点,做个记认。又取过范进卷子来看,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又把魏好古的卷子取过来,填了第二十名。将各卷汇齐,带了进去。发出案来,范进是第一。谒见那日,着实赞扬了一回。点到二十名,魏好古上去,又勉励了几句“用心举业,休学杂览”的话,鼓吹送了出去。

科举制度始于 篇八

答案:隋朝

【相关阅读】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能够做官。据史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应为开皇七年(587),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大业三年(6)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能够“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能够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构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科举制度高考历史知识点 篇九

科举制度的历史影响

科举制度的`历史影响可以分为积极与消极两方面:

积极影响:科举考试不仅拓展了封建国家招揽人才的社会层面,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科举考试为下层民众提供了上升通道,对门阀制度形成一定冲击,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与政治的清明。

消极影响:科举考试在唐宋时期其积极性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宋代之后科举考试的消极性逐渐扩大,后期的科举制度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