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最新教育感悟随笔(精选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说到随笔,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随笔?高考家长帮小编精心为朋友们整理了最新教育感悟随笔(精选10篇),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中班教育随笔 篇一

很多幼儿都有挑食的不良习惯,不喜欢吃粗粮,不喜欢吃绿叶蔬菜,如芹菜、韭菜、油菜、香菜、小白菜等;不喜欢吃青椒、茄子、胡萝卜;不喜欢吃虾皮、紫菜、菌类等食品。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进行了家庭调查,结果令人吃惊,有90%的幼儿挑食是由家庭饮食习惯决定的。以下的例子就是很好的说明,在星期三的午餐时,中班小朋友通通只吃红烧肉,而旁边的香菇炒油菜却一口没动。尽管老师讲了很多吃蔬菜的重要性,但他就是一口不吃。老师把香菇放到他嘴里,让他尝尝,他马上把香菇吐了出来。事后,我们找家长反映了这一情况,家长满不在乎的说:“是啊!我们家都不吃!也从来不买!”从这一例子不难看出,很多幼儿挑食并非是孩子自己的过错!家长应该负很大的责任。

所以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我们想提出几点:首先家长自己要不挑食,以身作则。另外,家长还要学习掌握一些育儿常识,了解一些幼儿合理的膳食结构,使饮食多样化,这样才能保持营养均衡,满足幼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第三,家长还要配合幼儿园共同纠正幼儿挑食的不良习惯,保证幼儿能够全面的摄取营养素,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

中班教育随笔 篇二

已是深冬,可我们没有抓住冬的痕迹,记忆中那冷冽的北风似乎温柔了太多,拂过万物,已没有冷彻心骨的那种强劲与不可一世,伸开双手,与扑面而来的风轻轻相拥,走在河堤上,桃树已在孕育着新的花苞,隐隐透着微微的红。

真是一个暖冬,阳光灿烂,普照大地,中午的时光犹如暖春,孩子们可以卸掉厚厚的棉袄,在阳光下奔跑,嬉戏玩耍,没有冬的约束,多么尽兴啊!在他们的世界里,永远没有冬,没有烦恼。看着孩子们红扑扑的笑脸,思绪回到小山村,回到白雪皑皑的童年世界。也许我可以告诉孩子们,什么是真正的冬天,可这犹如一个远古的神话故事,离他们有些远,即使我讲的很精彩,恐怕孩子们还是会云里雾里一般。是啊,这些幸运的幸福的孩子们在今后也许没有机会像我一样和雪进行亲密的接触。

夜幕下的一切是那么的静谧,等你睁开双眼时,会惊奇的发现世界像一个魔术师,在不知不觉间,给你一个惊喜:好大的雪,好厚的雪。淹没了大地,笼罩着房屋,树枝被压得发颤,好像只要一丝风,就可以折断它默默坚持的身体。

上学时,大家吆三喝四,结伴而行,因为前面有一个孩子的家长穿着过膝的胶靴子,估摸着原来的路,用腿部的力量打开一条雪白的通道,我们在后面紧紧跟随,顺手捏几个雪球,砸进雪地里,雪球就像一个善于捉迷藏的小调皮,钻进雪里不见了,只留下或直或斜的小洞,似乎在等待找他的孩子。大家吆喝一嗓子,振的周围树上的雪簌簌的票跌落。上学时间紧张一些,又有家长相伴,大家不会玩得很过头。远远的听见学校炸开了锅,那时早到的孩子们开始玩雪了,雪球在空中飞舞,有的相碰又散落成小雪球或雪末,有的飞进脖子里手忙脚乱的往外扒拉着,有的击中脸部尖叫声此起彼伏。开始玩雪地创意了,男孩子张开双臂,直挺挺扑下去,雪末飞溅,等他爬起来时,雪地上活脱脱一个“雪人”,眼睛鼻子清晰可见;女孩子们用手指头或树枝在雪地里作自画像,卷卷的长发,洁白的长裙,永远的公主梦;以鞋跟为圆心顺着一个方向,踩出不同花纹的大大小小的花朵;滚雪球,直到所有的人都推不动,雪球夹杂着地面的灰尘矗立在操场上,即使地面的雪化完了,它还耷拉着半个身子孤单的守着校园。

放学的路上可比上学时热闹多了,大家玩雪的热情再次高涨,这时的雪已没有早上的松软,阳光让它踏实了许多,融化后的水分让他们“黏在”一起了,轻轻一握,就可以握出一个比早上有分量的雪球,刷下去他也不会轻易的散掉。

回家了,家长已把院子里的积雪扫到低洼处,那就是“雪山”,找几条长凳,前面系上绳子,一人在前面拉,一人坐在倒过来的凳面上,这就是雪橇,爬上雪山,冲下去,就是栽在雪地里,也是一种奇妙的享受。有时也会像鲁迅那样支一个竹筛,用玉米粒来诱惑小麻雀啊斑鸠啊,这些小精灵太吝啬,连一根羽毛也不会给你留下,但你却喜欢和他们乐此不彼的玩游戏。天晴了,房子里的炊烟袅袅伸起,屋上的雪开始融化,雪水顺着屋檐由点结成线,刷刷往下流,第二天你会发现,屋檐下挂着一排整齐的倒锥形的洁白的冰凌,就像一道倾泻而下的冰瀑,长的有一米多,稍稍踮踮脚,就可以抓住冰柱,轻轻一掰,一节小冰棍就落在手心了,嘴馋的孩子也会悄悄的品尝一下。老人们是不会答应孩子们把这些冰凌随意敲掉的,据说会在夏天招来冰雹。

我的这些孩子们,能在这个冬天体验雪的韵味吗?若能把书上、动画中的关于冬季和玩雪的画面搬到生活在生活中来,那该多好啊!大雪无痕,润物无声,冬去春来,但愿每个孩子能收获多彩的童年。

初中教育随笔 篇三

生物学教学要求大胆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和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程序式、研究式教学,加强生物学实验教学,积极采用计算机等先进媒体,使生物学课堂生动活泼起来。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现行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体现了上述的精神。

作为主要经济,资源的知识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知识的共享性,即指知识不具有排它性,可供许多人同时共享,较少受时空的限制。加之,计算机网络作为知识传播的有效途径,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知识经济的这些特点呼唤“开放式”教育,以培养一大批具有广博知识,有较强摄取知识的能力和具有开放思想的人才。新的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就是适当引进了合作式教学,加大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力度,实现了生物学课堂的开放性。例如,实验教材每三节探究生命的方法中探究“蚯蚓的刚毛运动中的作用”的实验,课前老师讲明本节→www.kaoyantv.com←课的任务和学习方式后,学生就相互协作,分小组学习,学生们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热烈地议论,相互帮助着操作、学习,课堂的知识信息多向传递,热点区域此起彼伏,学生学得轻松、活泼。在这种开放式课堂中,学生学会了相互协作,学会了在和他人交流中获得信息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开放思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初中教育随笔 篇四

老师是一片阳光,是乌云也挡不住的阳光。阳光是温暖的,现代社会中的孩子生活的家庭相当多的存在着不幸。这些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多少有点小小的阴影。这就更需要老师这一片阳光的温暖。用博大的胸襟去包容,用无私的爱去呵护,用满腔的热情去培育,即使枯萎的幼苗也能重萌新绿。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

我班有一位学生名叫季晋洲,是个编外生,在他的脸上很少看到笑容,眉头紧锁着,也很少看到他与学生一起嬉戏玩耍,总显得心事重重,在他的身上显现着同龄人少有的成熟和落寞。这让我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从而激发起一连串的疑问,他怎么了,到底是什么带走了他的快乐,使他的童年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我有一种冲动,一定要揭开这个谜底。虽然我多次耐心的询问,但他总是缄默不语。后来我找到了他的爸爸,通过交谈才了解到:原来他从小体弱多病,医院是他经常“串门”的地方,从出生到现在,已为他支付了医药费近5万元,大量的支出使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妈妈受不了贫困,出走了,只留下他与爸爸艰难地度日,而且时不时地付了这个费,那个费就交不出。这些都在不知不觉中吞噬着他的笑容,他的快乐,他的童真,这一切紧紧地揪动着我的心……从此我更加关注他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他的一举一动。

初中教育随笔 篇五

1、运用地图获取知识

初中地理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各种地理事物、现象的空间形象,如大洲、大洋、国家、地区的轮廓、界限,某地的地形区、气温的高低变化等,它们是难以用语言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的。借助于地图,便能一目了然,要求学生身边时常备有地图,对各地理事物、现象能形成准确、牢固的印象,避免了诸如世界各国名称、气候类型等的混淆现象,尝到运用地图好处的同学是对地图常看常新,新知越积越多。在初一新生第一节地理课时,我就要告诉学生运用好地图是学好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要养成经常读图的习惯。地理学科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它的综合性,我们可以从一张地图中采集大量的地理信息,如一个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资源等自然知识,再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该地区人口、工农业、交通、商业等人文状况,从整体上把握该区域的综合特征。因此,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就应该多运用地图来指导学生获取知识。

2、联系实际内化知识

把日常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引入课堂,如在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节时,记住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非常困难的,新授课时,教师要求学生辨认车辆牌码上的字,由此说明学习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实际用途。然后让全班同学各说出自己知道的车牌上的字,教师写到黑板上(不重复),问:“在全国范围内,还可能有哪些字出现在车辆牌上呢?”学生此时急切地想知道,翻开书细细地找,并且已经体验到它在实际中的应用,找到后积极主动地结合省级轮廓、简称由来去记忆,谁也不甘落后,学习气氛非常浓厚。这样不仅顺利地解决了教学难点,同时使学生学会了自己获取知识的途径。这种方法就是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地理法。

3、分析-归纳-综合升华知识

学生的思维过程中少不了分析、归纳与综合,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紧密结合的,为此,地理教学中应遵循“分析-归纳-综合”的规律,使所学知识得以活用。分析应从各类地理事物本身内容的系统性入手,从个别到一般,把个别分散的地理事物联系在一起,找出它们的共性,总结出规律,再从部分到整体把具有相关信息归纳综合起来,这样能加深理解各地区域的特征,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新授完初中地理教材后进入复习阶段,师生先一起研讨,将初中地理知识归纳为自然和人文两大类,自然地理再划分为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资源等,人文地理可划分为人口、民族、工农业生产、交通、商业等;有的专题还可分为若干项,如地理位置可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分项,气候可以从气候名称、分布地区、气候特征以及对当地植被、农业的影响分项,工农业可分别从各自发展的条件、分布地区、生产的产品(工业部门、农作物)分项;工业发展的条件又可从资源、交通、人力、科技等分项,农业发展的条件可以从地形、气候、劳动力等分项。再运用整体指导局部的学习方法,大到国家,小到乡镇、村庄都要从上面这一知识结构中进行系统地回顾、整理、探讨。在地理会考复习时,我常运用这种方法,学生复习积极性高,复习效果不错。

中班教育随笔 篇六

园丁与花朵的关系到底是什么?花朵的成长离不开园丁的呵护,园丁的成就在于花朵的长成。在这里有这样一群花朵等待着我们的呵护与关爱,或许我们要的不是他们的璀璨,只是那一点的茁壮。

新学期来了几个新孩子,从开始的哭泣到现在的适应,真的很欣慰。刚来的宝宝你们真的很棒,是你们给了我最大的动力。皓皓,一个娇惯的小男孩。你还记得吗?你刚入园的时候拽坏了教室的吊球,撕碎了窗花,那时的你真是个十足的小霸王,真的很让我头疼啊。看看现在的你,满脸的笑容,每次让你做什么都会很痛快的答应,你啊真是让我哭笑不得。月月,一个瘦小的小姑娘。你还记得吗?你刚入园的时候好乖,可是第二天你就哭着要回家,你说让我领着你、我去哪你跟我去哪……慢慢的你适应了,虽然现在还像我的小尾巴,可是那也是进步对吗?!小小啊,胖乎乎的小姑娘。还真是精怪精怪的,总是默默的流眼泪因为她想奶奶了啊。你喜欢聊天,我就跟你多沟通;你喜欢小红点,那我就多奖励你。你看你现在多棒,老师为你骄傲。

花朵需要阳光,我们就给予他们最灿烂的照耀;花朵需要灌溉,我们就给予他们最充足的关爱:花朵需要泥土的保护,我们就给予他们最温暖的怀抱;当他们受到伤害,我们会给予他们心灵跟身体的治愈。

我们就是为花朵服务的,因为我们是园丁,他们的成长需要我们,他们的绚烂需要我们,他们的心情也需要我们。我们不需要太多的回报,只要孩子们的灿烂微笑。

初中教育随笔 篇七

孙明霞老师曾说:课堂就是与孩子的约会。把微笑带进课堂,生动幽默进课堂。利用合适的办法提高学生注意力,适时的玩笑更可提神,营造气氛。对于上课睡觉的现象,开学第一课有严格的要求,但偶尔也有打盹的,不集中注意的现象,此时我会突然停顿,或干脆停止一分钟讲课,条件是一分钟后不得再有走神的,顺便也让刚才溜号的学生看看黑板上的板书,再次理清思路后,上课的效果就好了许多。有时,我会把与生物知识相关联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展示给学生,如“大树底下好乘凉”、“笋有多大,竹有多粗”、“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 ”,这些不仅使学生一下胃口大开,气氛异常活跃,课后学生还有反复的哼唱,轻松掌握知识。

把竞争带进课堂,特别的爱给“差生”。生物可以成为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学科,有一门优势学科,可以让“差生”看到希望。在他们身上狠下一番功夫,鼓励好点的要领先,差的不要相信这就是自己的水平,下次我也会成为更好的!让他们心中憋足了一口气,每次都会有一进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需要我们教师正确引导和培养与呵护,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更多的乐趣,在乐趣中找到自我,一定能事半功倍!

依据学校“五高理想”课程标准,结合新版初中生物学思想,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努力为学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就尽可能精简课堂讲授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观察、思考、表达、交流、表现的机会,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多的时空。例如“种子萌芽需要的外界条件”一节的教学,通过依据生活经验分组表述菜豆种子萌发的条件,再通过视频分组讲出由学生自己归纳的关于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水分、空气、温度。通过探究实验的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教学要求提倡和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使生物学课堂生动活泼起来。要求我们精心组织,注重知识发生过程的分析,把握知识系统内部的关联和转化,促进知识、技能、思维的迁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初中教育随笔 篇八

李玉珩是我班上的一位外地借读女生,父母在菜市场以卖菜为生,家中还有一位弟弟。在家她常常遭遇“冷落”。加之她家境贫寒,学习成绩一般,在学校她也常常默默无闻,长此以往,造成了她内向的性格,不愿与同学接触,不参加任何活动,常常一个人玩,她默默地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

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几次与她的谈心却是收效甚微。但是我发现她的字却写得非常不错,我如获至宝,决定以此为突破口,一天批完她的作业本,我在作业后写了这么一段话“看着你工整漂亮的字,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没料到第二天她在作业本上画了个笑脸,我也仿佛看到了孩子久违的笑容。那时正逢班中要出黑板报,我意识到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于是我马上找她谈心,问她能不能为班级的黑板报誊写文章,由于受到了鼓励,她一口答应了。在她看来,誊写文章是个很了不起的“待遇”,她非常珍惜这个机会,誊写文章一丝不苟,字写得工整漂亮。当她出完黑板报时,她漂亮的字体,引来了许多同学的称赞,往日从不引人注目的李玉珩,一下子成为了同学们羡慕的对象,我第一次发现她露出心底的微笑。这时,我也深深感到鼓励孩子树立信心的时机已经到了,我在班会课上,当众表扬了她,并带头鼓起掌来。此时的她笑得很甜,沉浸在受人尊重,受人赞扬的氛围中,体验着成功的喜悦。这时又有学生提议,让她担任班级的宣传干事,在同学们的期待声中,她愉快的接受了这个任务。放学后我找李玉珩谈心,我激动地说:“这件事正是证明了你的才能,你并非事事不如人,同学们也很喜欢你,关键是自己对自己有信心!”她笑着点点头。至此以后,我更关注这个孩子了,集体的活动总是鼓励她参加,常常为她的点滴进步而高兴,给予表扬。慢慢她的学习尽头也足了,比以前勤奋多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勤奋使考试分数一次比一次高,这又让她一次次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这次的期中考试她数学得了97分的好成绩,她笑得合不拢嘴!此时,我发现李玉珩已经彻底走出了自卑的阴影,笑容又重新回到了她的脸上,她愿意与同学一起玩了,她终于找回了属于她的快乐,我也深深感受到了一种快乐。

教育随笔作文 篇九

我和几位同事在闲聊的时候,不知不觉之中就说到了孩子,说到了孩子,很多时候就在说孩子的学习,说到了学习就不由地说到了作文,而作文又是语文学习的重点,而作为家长却常常为孩子作文写不好而头痛,孩子作文虽然也能写出来,读起来却干巴巴地没有味道,确切地说应该是没有好词佳句而苦恼。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作文读起来有味道呢?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其实也不是那难,在课本中有的课文虽然简短,而读起来却朗朗上口;有的课文读起来感觉语言非常优美。这是为什么?也许有的家长会说,那都是精心选出来作为范文用的,当然这样,其实并不完全如此。我们的文章也可以变得如此优美。那也让我们给自己的作文穿上美丽的外衣,包装一下,你会发现自己的作文也是这样的棒。

在写作文的。过程中要学会运用修辞,各种修辞手法就是最好的包装,特别是对刚写作文的学生,比喻和拟人就是最好的原料。例如在写秋天的景物时,菊花就是常要写的景物之一,我把菊花的一段描写让同学们来学习一下:秋天,一些花儿已经凋谢了,而菊花却在阳光下,有的刚刚绽开了笑脸,好像向人们展示自己美丽的面庞;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好像在悄悄地修饰自己的发梢;有的露出半个脸庞,似乎要害羞地低下头。各种颜色的菊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像龙飞,像凤舞,像美丽的珊瑚,像节日的火焰,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经过这些修辞的包装以后你会发现,其实我们的作文也很美。

在我们写人写事的文章中,我们同样也可以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包装,如在写人物外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不同的细节描写。例如:他40多岁,中等身材,眉毛又黑又浓,瘦瘦的脸,一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眼角也挤出了几道鱼尾纹儿,洁白的牙齿也随之露了出来,显得那么憨厚和慈祥。

只要我们对作文进行简单的包装,你就会发现好的作文就在我们的身边。

中班教育随笔 篇十

在一次区域游戏活动中,有两个小朋友为了争抢新投放的材料(小熊排序碗),发生了争执,由于活动就要结束了,所以我并没有出面干涉,在活动结束后的讲评时间,我把刚才看到的情况讲给小朋友们听,并组织幼儿讨论。“如果有一样东西你和另外一个小朋友都很喜欢都想要,你会怎么做?”孩子们的反应很积极,都举起了小手。然而他们的回答都大同小异:“我会谦让,让别人先玩”。虽然我进行了引导,但仍然没有孩子说出别的办法。我诧异:这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吗?要知道,他们还只是四、五岁的孩子啊!当我再次审视孩子们时,发现了那双本应天真无邪的眼睛中流露出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顺从。无可否认,谦让是一种美德,但它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假如我们的教育只能使孩子违心的谦让,这也不会是我们成功的教育。

于是,我开展了一次谈话讨论活动,让幼儿想出更好的办法。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不伤害他人。在我的启发下,幼儿提出可以两个人一起玩、轮流玩、也可以交换、竞赛等方法确定玩者。我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这些经验运用与实践。再一次的观察中我发现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孩子们都能够使用自己想得办法解决问题,在发生类似情况时及没有违心的谦让也没有争抢,使大家都得到了满足。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抛出问题让幼儿自己讨论解决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这远比老师直接告诉答案教他怎么做要好得多。